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说课课件优选全文

经济学基础说课课件优选全文
分析工具课: 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现实经济现象
市人 场才 营培 销养 专方 科案
3.教学目标
理解 原理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 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 智慧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关键
如何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 如何理论联系现实经济问题? 融“教学做”与“教学思”一体。
5.课时安排
14课时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基础》说课
说课人:**
说课目录
一 说课程 二 说教法与学法 三 说教学过程 四 说教学反思
一 说课程
1.选用教材 2.课程地位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课时安排 6.课时创新
1.选用教材
刘日星教授 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互联网+创新型教材
2.课程定位
专业基础课: 学习和了解经济学原理
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市场理论 分配理论 微观经济政策
6课时 实训环节
出牌游戏 —寡头与零和博弈 演讲比赛 —身边的经济学 市场调查 —某商品供需情况 辩 论 赛 —工资上涨与CPI 课堂讨论 —越大不等于越好 数据分析 —北上广宏观数据
经济学基础
共32课时
12课时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
反反 语言表达能力 思思
自自 己己
教学 反思
反思课堂 把握能力

思 学
自律能力

商丘工学院“优质课程”教学大赛
《经济学基础》说课
| 管理学院 | 营销教研室 | 说课人:李美娟
年龄和心理
年龄:18-20之间 心理特点:
喜欢表现自我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经济学基础》。

我将从课程定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时分配、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分析、课程考核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定位与作用本门课程教材是21世纪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第一版。

本门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特点是理论性、实用性、学术观点多、内容更新变动快。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和实际基础能力,我确定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2.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经济现象能力目标1.信息处理能力2.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3.合理制定计划,善于利用资源素质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理性消费2.培养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2.无差异曲线分析3.企业成本分析4.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5.乘数理论6.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7.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8.经济周期理论教学难点1.规模收益和范围经济2.市场结构3.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4.核算国民收入5.失业和通货膨胀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四、学时分配五、学情分析本课程主要针对连锁经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学生开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微积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知识。

把学生知识结构分为: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

六、教法学法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二)观察归纳——形成概念(三)讨论研究——深化概念(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六)任务后延——自主探究学法1.加强实践。

《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弹性》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弹性》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商贸管理学院的****,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需求价格弹性及其运用”,此次课程安排共计*个学时,下面我将用**分钟的时间为大家讲解一下我的课程安排。

说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缪代文主编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六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教育经管管理通识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新形态一体化规划教材。

教材的编写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本书有丰富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丰富的案例及视频动画,以学生为本,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是该书中的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章所述的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其中弹性理论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及其运用是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由理论到实践的具体应用。

(需求价格弹性力量弥补了供需法则的不足,说明量的变化程度。

供需法则只能说明当价格变化时,需求和供给的变化方向,而不能说明其数量变化——定性分析。

)2.学情分析本课程所教授的对象为物流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积极主动、有较强求知欲,但由于生活体验较少,不善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针对上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解决学生的体验问题,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授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及其运用情况。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分析经济生活现象;(3)职业素养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良好的职业素养。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经济学基础》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经济学基础》。

我将从课程定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时分配、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分析、课程考核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定位与作用本门课程教材是21世纪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第一版。

本门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特点是理论性、实用性、学术观点多、内容更新变动快。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和实际基础能力,我确定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2.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经济现象能力目标1.信息处理能力2.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3.合理制定计划,善于利用资源素质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理性消费2.培养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2.无差异曲线分析3.企业成本分析4.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5.乘数理论6.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7.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8.经济周期理论教学难点1.规模收益和范围经济2.市场结构3.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4.核算国民收入5.失业和通货膨胀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四、学时分配五、学情分析本课程主要针对连锁经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学生开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微积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知识。

把学生知识结构分为: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

六、教法学法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二)观察归纳——形成概念(三)讨论研究——深化概念(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六)任务后延——自主探究学法1.加强实践。

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

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

一、课程设置《经济学基础》是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面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开课时间为第二学期,周课时2节。

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完管理学、商品知识等后学习该课程,了解并学会分析价格变动、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分类、经济政策等经济学知识,为之后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经济学意识较薄弱,数学基础不牢固,且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经济学本身课程较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此方面入手,带领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常见的问题,并引入经济学,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带学生对经济学有一定兴趣和了解后,再进入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学习.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带入生活实践,引导学习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生活、工作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展现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课程资源我们教研室共有教师5名,其中中级职称3人;高级技师3人。

教师团队老、中、青结构合理,大部分教师授课及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丰富。

教室内设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亦能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经济学基础》,刘日星、赵亚芬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第5次印刷。

该教材旨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培养目标,在介绍经济学基础理论时,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三个主要部分,提炼其最基础、最重要、最实用的经济学知识,引导学生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利用经济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本课程共12个项目,项目1为经济学引入,2-7为微观经济学部分,项目8-10为宏观经济学部分,最后两个项目为国际经济部分。

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最为重要,和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授课时会联系实际生活做出相关分析,所以分配时间较多,基本上每个项目分配四课时,旨在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经济学基础理论。

高中经济学说课稿模板(优秀)

高中经济学说课稿模板(优秀)

高中经济学说课稿模板(优秀)
一、引言
- 介绍经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 引出本节课主题
二、核心内容
1. 基本概念的讲解
- 解释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及其关系
- 分析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
2. 实际案例分析
- 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 分析该问题的供给和需求变化
- 针对不同情景下的影响,对市场均衡进行探讨
3. 经济学原理的应用
- 探讨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
- 分析经济政策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经济政策的利弊和可能的后果
三、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 结合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方式进行互动
- 设计经济模拟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学原理
四、总结
- 结合实际案例和学生的思考,总结重要研究内容
- 强调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作业安排
- 布置相应的练题或写作作业
- 强调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六、参考资料
- 列出使用的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
以上是一份高中经济学说课稿的优秀模板,主要包括引言、核心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总结及作业安排等部分。

通过引入基本概念的讲解、实际案例分析和经济学原理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理解,并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的参与
和互动。

同时,通过作业安排,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此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经济学基础说课

经济学基础说课

经济学基础说课导言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做出有效的选择,以满足无限的需求。

它涉及了诸多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等。

本文将以经济学基础为主题进行说课,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

一、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可以被定义为对资源稀缺性和人类行为的研究。

资源稀缺性意味着我们面临着有限的资源,而人类行为包括决策、交换、生产和分配等方面。

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和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经济原理,以便做出理性的决策。

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和调控,主要关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指标。

而微观经济学则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主要关注供需关系、市场结构、价格决定等微观问题。

二、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在经济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这些概念包括但不限于:1.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商品市场上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往往下降;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往往上升。

通过供需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2.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其他方案。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做到所有事情,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有机会成本。

理解机会成本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附加效果。

边际效应在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我们决策时考虑到额外的收益和成本。

4.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情况。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理解市场失灵有助于我们意识到市场自由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需要政府干预来修正不足。

三、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论。

它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提供决策者制定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

我的说课稿子《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说课

我的说课稿子《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说课

我的说课稿子《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说课引言这是我的《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说课稿。

本课程旨在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3.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课程内容和安排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第一单元:经济学导论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经济学的分支和应用领域。

第二单元:供求关系与市场供求曲线的概念与分析;市场均衡和价格形成;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第三单元:消费者行为与效用分析边际效用与边际效应;消费者的选择与偏好;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分析。

第四单元:生产与成本分析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生产与成本关系分析;规模经济与效率分析。

第五单元:市场结构与市场效率市场结构的分类与分析;垄断、寡头与竞争;市场效率与公平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与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进行思考和讨论;2.运用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3.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强教学效果;4.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5.布置作业和课堂演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课堂测试:包括课后习题、小测验等;3.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4.课程项目:如论文、小组报告等。

学生的评价标准将综合考虑上述方面的表现,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结束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经济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我期待与学生们一起探索经济学的奥秘,共同成长和进步。

《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敏感性》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敏感性》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敏感性》说课稿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敏感性1. 引言本说课稿将介绍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需求价格敏感性。

需求价格敏感性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在经济学中,了解需求价格敏感性对于企业决策和市场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实例。

2. 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定义需求价格敏感性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反映了消费者购买意愿随价格变化的弹性。

需求价格敏感性通常通过价格弹性系数来衡量,其定义为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的比率。

3. 影响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因素需求价格敏感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因素:- 替代品的可用性:如果存在许多替代品,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更加敏感,因为他们可以很容易地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 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他们对价格的敏感程度。

收入较低的消费者更可能因为价格上升而减少购买量。

- 产品的必要性:一些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基本生活必需品,不太容易受价格变化的影响。

相反,一些符合额外需求的产品,如奢侈品或非必需品,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

4. 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实例以下是两个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实例:实例一:汽油需求价格敏感性以汽油为例,当汽油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驾车次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寻找其他节能方式。

这说明汽油属于需求价格敏感性较高的产品。

实例二:奢侈品需求价格敏感性奢侈品如名牌手袋通常价格较高,只有一部分消费者能够消费。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可能会明显下降,因为很多消费者会考虑购买其他替代品或降低消费。

5. 总结需求价格敏感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衡量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替代品的可用性、收入水平和产品的必要性是影响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关键因素。

通过理解需求价格敏感性,企业可以制定更有效的定价策略,市场分析也能更准确地预测消费者行为。

《经济学》说课

《经济学》说课
解基数效 教学重点 用和序数效用两种理论,掌握边际效用分析 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1、理解基数效用论及边际效用分析法; 2、理解序数效用论及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上次课回顾,案例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了解效用特点——(10分钟) 课堂讲解——(25分钟) 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及问题解答——(5分钟)
本课程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 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及主要内容,每章选编一个教学案例作切 入点,章后有课程小结、习题及实践,便 于学生理解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最基本理 论,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辅助课后练习和 实践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示 等手段,以任务趋动、案例讲析、个人自 主学习、小组讨论和阶段论文等多种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 组讨论、论文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和独立思考、创新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程评价
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 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 从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教学目的 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突出应用 全面考核学生, 性,全面考核学生,考核内容从以理论为 主转向考核学生对单元实践测试等综合技 考核方式期末笔试为主, 能,考核方式期末笔试为主,期末笔试成 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绩占总成绩的 , 30%。 。
四、课程目标
素质目标 1、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理性消费和 高效的资源分配。 2、具有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逐渐养成节 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高度自觉行为。 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浓厚兴 趣,能够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激励效率 的角度理解和应用经济政策和制度,认识 和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利率的决定》。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 由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年第五版。

该教材以全面反映新知识、新信息为主要特色;在内容上: 坚持基础性、针对性原则, 根据经济学基础理论选择教学内容。

本次说课的内容在教材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三节, 是首次介绍货币市场, 进而学习LM模型, 掌握IS-LM理论。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货币供求均衡”和“货币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动”等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本着教学大纲的标准,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货币供求均衡”和“货币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动”。

教学难点: “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供求均衡”和“货币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 我再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谈一谈。

三、教学目标根据《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我们这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货币市场的供给、需求、均衡等理论。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我将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理论逻辑与数学关系相结合以及图形分析”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本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2-3分钟)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货币市场, 并且缺乏对货币市场的感性认识, 所以拟合产品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 即需求供给均衡。

然后, 告诉学生货币市场有同样的实现均衡的过程, 只是货币价格是利率。

(2024年)经济学说课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经济学说课ppt课件完整版
董事会建设
加强董事会独立性,提高董事会决策效率和科学性。
监事会作用发挥
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保障公司合规运营。
2024/3/26
36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评估
激励对象选择
合理确定激励对象范围, 避免利益输送和道德风险 。
2024/3/26
激励方式设计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激励方式,如股票期 权、限制性股票等。
19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与效率评价
01
效率评价
0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价格能够迅速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有 效配置。
03
竞争促使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024/3/26
04
完全竞争市场有助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因为价格接近边际成本,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
20
垄断市场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
经济学说课ppt课件完整版
2024/3/26
1
目录
2024/3/26
• 经济学概述 • 微观经济学基础 • 宏观经济学概览 • 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分析 • 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问题探讨 • 现代企业制度及其创新实践案例分享 •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未来趋势预测
2
01
经济学概述
Chapter
2024/3/26
规模经济
某些行业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 大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 进而形成垄断地位。
技术优势
拥有独特技术或专利的企业在市场上 具有竞争优势,可能形成技术壁垒和 垄断。
2024/3/26
21
垄断市场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
• 政府特许或政策保护: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 或政策保护等方式赋予某些企业独家经营权 ,形成垄断。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经济学基础》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关重要。

作为经济学入门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经济学相关内容奠定了基础。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认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关系。

2. 供求关系:阐述供求法则,分析价格、数量变动的原因,以及市场均衡的形成。

3. 弹性理论:介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解释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4.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在有限预算下的消费决策,探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 生产者行为:研究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产量、价格等决策问题。

6. 市场结构:介绍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市场竞争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7. 宏观经济政策:探讨政府如何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手段调控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稳定和公平。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认识到经济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2. 教学难点:(1)供求关系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2)弹性理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3)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的决策过程。

(4)不同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5)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2024版年度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2024版年度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24
爱国主义情怀培养
2024/2/2
讲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01
通过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比较国内外经济政策
02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异同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
经济政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关注国家经济安全
03
在阐述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时,强调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经济学完整体系。
3
宏观经济学重要性 对于理解国家经济政策、把握经济走向具有重要 意义。
2024/2/2
4
课程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概 念、原理和方法。
2024/2/2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课程要求
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知 识分析经济现象,解决
实际问题。
2024/2/2
6
02
教学内容与安排
2024/2/2
7
总体教学布局
导入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 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宏观经济
学的学科体系和知识框架。
阐述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分 析方法,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宏 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模型等。
结合现实经济问题,分析宏观经 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问题
要求作业按时完成,注重作业的 质量和规范性
对于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 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2024/2/2
17
期末考试及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内容覆盖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点,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应 用能力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确保考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经济学说课稿

经济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你们辛苦了!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央银行的职能》,它是人大版《金融学》教材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由于上一节已经学习了中央银行的基础知识,因而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为后面学习货币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等奠定基础。

一、教育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我将达到如下教学目标:(1)在学生的知识培养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熟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了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2)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对经济危机和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分析,以及学生的讨论,教师的讲解,培养学生运用中央银行的职能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3)在情感目标方面:通过对中央银行职能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央银行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认同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这是本节重点要讲解的内容,我将用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来讲解。

它将为以后章节的学习和中央银行这门课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

虽然本节内容在理解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障碍,但我们的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上有所欠缺。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运用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

三、教法学法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问答法。

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金融方面的基础知识,因此,为了运用所学知识和经济危机的资料同化和索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课的学习主要是采用合作探究法和发散联想的式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1.本节主要是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让学生回顾第八章现代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明确中央银行在金融中介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引出要讲解的中央银行的职能。

2.在讲授新课时。

重点讲解的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本环节主要分为四个步骤:①在讲解每一职能时,通过多媒体导入图片和经济危机的相关资料②让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分组进行讨论③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经济学说课参考

经济学说课参考

经济学说课参考在当今社会,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理解和应对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如何将这门复杂而又实用的学科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他们的经济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接下来,我将以《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例,为大家呈现一份经济学说课参考。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

通过学习供求理论,学生能够掌握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如何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如何影响价格和产量。

这一理论不仅为后续学习其他微观经济理论,如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需求和供给的概念,掌握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和特点。

(2)掌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概念,能够运用供求曲线分析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过程。

(3)理解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能够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现实经济中的价格波动和市场调整。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绘制和移动。

(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和变动。

2、教学难点(1)理解需求和供给的弹性概念,以及弹性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

(2)运用供求理论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和政策效果。

二、说教法(一)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供求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逻辑清晰、语言简洁,突出重点和难点。

经济学说课ppt课件(2024)

经济学说课ppt课件(2024)

3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 增加,其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 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2024/1/28
20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
01
无差异曲线的概念与特点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具有负斜率、
凸向原点和互不相交等特点。
2024/1/28
02 03
预算线的定义与变动
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卖者,没有竞争 者,厂商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来实现 利润最大化。
寡头市场下的厂商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下的厂商均衡
在寡头市场中,存在几个卖者,他们之间 相互依存,厂商的决策会受到其他厂商决 策的影响。
2024/1/28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卖者,产品 存在差异,厂商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和营销 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
市场均衡的变动
当市场需求或供给发生变化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例如 ,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或消费者偏好改变时,需求曲线会移动,导致均衡价格和 均衡数量发生变化。
2024/1/28
13
弹性理论及其在政策中的应用
需求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 则需求价格弹性大;反之,则需求价 格弹性小。
劳动力市场分割
不同技能、教育背景的劳动者在劳动 力市场中的分割现象,如“白领”与 “蓝领”的区分。
寡头市场中的竞争策略
少数几家企业控制市场的现象,如石 油、电信等行业。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不同国家之间在国际贸易中各自具有 的优势,如中国的制造业优势。
2024/1/28
29
拓展思考:未来经济学发展趋势和挑战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整体经济现象,掌握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本文作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失业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探讨国民收入的来源、构成及其决定因素,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

2. 通货膨胀与失业:分析通货膨胀和失业的产生原因、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3.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了解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宏观经济指标。

2. 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的产生原因、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3.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手段,掌握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方法。

1. 提高学生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宏观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供合理建议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国家经济政策,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影响因素。

2.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手段及其运用。

(二)难点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

2.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相互关系及其政策调控。

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及其效果分析。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和认识。

高中经济说课模板

高中经济说课模板

高中经济说课模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研究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判断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理解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运作原理;- 掌握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 学会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经济问题或实例,引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图表和实例解释其运作原理。

3. 分析与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一项具体经济问题,并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分析该问题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4. 练与巩固(15分钟)通过小组活动或个人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

四、教学手段和资源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手段和资源:- PowerPoint或电子白板,用于课堂讲解和讲义展示;- 实例和图表,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分组讨论,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小组活动或个人练,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延伸研究。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分组讨论的表现与合作情况评估;2. 练与巩固环节的个人表现评估;3. 教师观察和学生互评。

六、教学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提出后续改进的建议。

以上是本节课的高中经济说课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希望本次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经济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课稿

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基数效用与边际效用分析》。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一下我对本堂课的设计:一、教材我这次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史忠健主编的《经济学基础》(第二版)。

本次我说课的内容是《基数效用与边际效用分析》是本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来探讨作为消费者,是如何把有限的收入花费在我们需要的或想要得到的商品与服务上,并如何选择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本节重点为总效用、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难点为消费者均衡原则。

本节课共需2课时。

二、教法为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1、谈话法。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发言,根据本节课内容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行为,让学生体会一下日常消费的选择和数量。

2、讨论法。

根据前面举例,让学生讨论日常是如何作出消费的选择和数量的。

3、讲授法。

根据刚才的总结和评定,讲授本节内容。

三、学法为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节内容,我准备采用以下学法:1、讨论法。

通过讨论,学生能体会到课本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阅读法。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专栏知识和相关课外书,进一步体会本节课内容。

3、归纳法。

通过讨论和阅读,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教学流程1、新课导入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消费行为。

如,有人喜欢听流行音乐,而有人喜欢古典音乐音乐。

有人喜欢饮酒,有人却滴酒不沾。

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消费偏好上的差异,是什么导致各个消费者在购买什么商品上作出不同的决定。

由此引出效用理论。

2、学生讨论效用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如,夏天的时候,人们饮用汽水来解渴解热等。

3、通过效用引出边际效用分析法,了解总效用、边际效用概念。

首先通过分析课本表3-1来体会和理解总效用、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然后学生讨论各自体会。

4、通过谈话法,让学生观察一下日常生活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现,并思考一下有没有例外。

5、通过讲授法来讲解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设置
《经济学基础》是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面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开课时间为第二学期,周课时2节。

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完管理学、商品知识等后学习该课程,了解并学会分析价格变动、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分类、经济政策等经济学知识,为之后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经济学意识较薄弱,数学基础不牢固,且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经济学本身课程较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此方面入手,带领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常见的问题,并引入经济学,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带学生对经济学有一定兴趣和了解后,再进入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学习。

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带入生活实践,引导学习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生活、工作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展现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课程资源
我们教研室共有教师5名,其中中级职称3人;高级技师3人。

教师团队老、中、青结构合理,大部分教师授课及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丰富。

教室内设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亦能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经济学基础》,刘日星、赵亚芬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第5次印刷。

该教材旨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培养目标,在介绍经济学基础理论时,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三个主要部分,提炼其最基础、最重要、最实用的经济学知识,引导学生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利用经济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本课程共12个项目,项目1为经济学引入,2-7为微观经济学部分,项目8-10为宏观经济学部分,最后两个项目为国际经济部分。

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最为重要,和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授课时会联系实际生活做出相关分析,所以分配时间较多,基本上每个项目分配四课时,旨在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经济学基础理论。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我还选用了两本经济学趣味读物作为教辅,以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演示,采用动画、颜色对比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播放课堂内容相关视频,并向学生提供二维码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延展课堂授课。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打破西方经济学固有理论框架,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三个部分
进行学习,从十二个学习领域勾勒现代经济学全貌,即微观经济学:导论、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学:国民贸易理论、汇率、国际收支。

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其中,微观经济学为经济学最基础知识,且需结合实际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并与实际生活、工作密切相关,故为学习的重难点。

整体课程安排与教学大纲相符。

四、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方面,从实际生活导入,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有机融合,主要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创新理论课程,加强讨论探究环节,融“教学练”一体,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加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观察、思考、进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职业素养。

课外,教研团队使用PPT、动画、网页等形式的多媒体手段创建并扩充教学资源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延展课堂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课堂练习和小结时也会联系学生今后职业特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以提高学生工作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方面,本课程虽为考试课程,但依然注重过程考核,考勤、作业、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共占总分数的40%。

特别是课堂互动方面,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促进学生良好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的养成。

在评价之后,分析教学,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课程的进一步改革。

六、课程特色
本课程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一、从“铅笔的生产”、“上学还是工作”、“下雨天雨伞更贵”这些简单、细小的生活现象入手,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职业能力。

二、使用头脑风暴等形式加强学生讨论和自主分析,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其主动思考问题的职业素质。

且授课时讲数理计算变为图形分析,简化学习、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三、结合实际工作问题,如产品设计、生产选择、营销手段等方面,让学生对今后工作内容建立基本认识。

七、课程改革思路
课程实施时,主要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较强提高,其次,头脑风暴过程中,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思考讨论,最后,作业形式较单一,学生做作业兴趣不高。

故应从作业入手,发散学生思维,从课前、课后两个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意识,布置发散性作业,如自举生活案例等。

课堂讨论互动应采取小组讨论形式,监督并促进更多同学参与讨论,并讨论出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