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照片分类,说明及示例

合集下载

224个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

224个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

224个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中药鉴定这一章是考试重点,2017年考试分值为33分,近几年的图片题都考到了高达10分的内容。

据药师帮教研团队专家预计,2018年的看图认药题仍将考到10分以上。

以下是《2018常用中药彩图》完整图片版,方便广大考生用手机随时查看记忆!另外,药师帮老师对里面常考中药的重点特征都进行了文字说明,记忆更加简便,拿下鉴定高分简单轻松!药师帮独家整理编写欢迎考生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其他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规转载,一经发现,立即举报总共203味中药一、根及根茎类双子叶和单子叶双子叶:有栓皮,形成层,木部射线明显单子叶:有内皮层,维管束散在,无射线单子叶根:有髓部单子叶根茎:无髓部双子叶根:无髓部双子叶根茎:有髓部记忆:单跟随块根入药:太子参,麦冬,何首乌,草乌,百部,天冬,地黄,郁金记忆:太子花百黄金吃二乌冬块茎入药:延胡索、白及、半夏、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记忆:唬几下,两天三泻,快禁。

金毛狗脊:蚌壳蕨科特征:金黄色绒毛,近边缘1~4mm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特征: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细辛:马兜铃科大黄:蓼科特征: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嚼之黏牙,有砂粒感虎杖:蓼科特征:皮部和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何首乌:蓼科,块根入药特征: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性维管束,形成云锦花纹;怀牛膝:苋科,主产河南特征:外周散有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苋科,主产四川。

特征: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

商陆:商陆科特征: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罗盘纹太子参:石竹科,块根入药威灵仙:毛茛科川乌:毛茛科草乌:毛茛科,块根入药特征:钉角附子:毛茛科常有加工品:黑顺片、盐附子、白附片白芍:毛茛科,主产浙江特征: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断面射线放射状,不易折断赤芍:毛茛科,多野生特征:表面棕褐色,粗糙,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易折断黄连:毛茛科特征:鸡爪状,有过桥鸡爪状——味连(鸡爪味道好)过桥长——雅连(长的看起来优雅)过桥短——云连黄连:味连,形如鸡爪,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中药资源的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中药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各个地区,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对中药资源的种类和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将对中国中药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1.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的重要产地之一、该地区气候寒冷,形成了独特的中药资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人参、黄芪、阿魏、细辛等。

其中,吉林省的长白山和云南省的辽东半岛是人参的重要产地,被公认为人参的“金三角”。

2.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生长一些喜冷耐旱的中药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黄连、苦参、地黄、牛膝等。

其中,山西省贡山县以产地优良著称,它的中药材质量极高,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3.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适合生长许多中药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当归、党参、茯苓、生地等。

其中,江苏省泰州市被誉为“中药之乡”,以其丰富的中药资源、灵活的经营模式和高品质的产品在中药市场上享有盛誉。

4.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分布重要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合生长多种中药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罂粟、南星、陈皮、草珊瑚等。

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中药资源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和天然草场,为中药种植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5.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适合生长多样化的中药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川芎、藏红花、木香、紫草等。

其中,四川省是中国最重要的中药资源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先进的中药加工技术。

总的来说,中国中药资源的分布情况表明中药资源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巨大。

各个地区都应充分利用本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土壤资源,加强中药资源的研究开发,提高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同时,保护中药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禁止乱采滥挖,加强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切实维护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常见中药饮片鉴别彩色图谱130幅(珍藏)

常见中药饮片鉴别彩色图谱130幅(珍藏)

常见中药饮片鉴别彩色图谱130幅(珍藏)为此,我们针对一些常用中药进行归集整理,分析中药常见质量问题,鉴别此类中药的优劣、真伪,供大家参考。

01广地龙【来源】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的干燥体。

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和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饮片特征】干燥全体,呈长条薄片状,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

全体弯曲不直,体前稍尖,中央有口,尾端钝圆,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前端有一环带,色浅,习称'白颈'。

体壁较厚。

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气腥,味微咸。

优质正品VS市售劣药鉴别重点:广地龙以条大、肥壮、不碎、无泥者为佳。

02当归【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饮片特征】本品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

外表皮浅棕色至棕褐色。

切面浅棕黄色或黄白色,平坦,有裂隙,中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并有多数棕色的油点,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优质正品VS市售劣药鉴别重点:当归以主根粗长、油润、外皮黄棕色、断面色黄白、气味浓郁者为佳。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03新疆紫草【来源】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饮片特征】为不规则的圆柱形切片或条形片状,直径1~2.5cm。

紫红色或紫褐色。

皮部深紫色。

圆柱形切片,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

优质正品VS市售劣药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为了达治疗效果,其用药部位不应包含茎等非用药部分。

鉴别重点:紫草为条粗长、肥大、色紫、皮厚、木心小者为佳。

04姜天麻【来源】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

姜天麻是取天麻,洗净,加入姜汁,闷润至透,蒸透,晾至七成干,刨成或切成薄片,晒干而成。

【饮片特征】天麻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淡黄色至黄棕色,有时可见点状排成的横环纹,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本次资源普查的流程如上图所示,其中“前期规划”之前的工作已经完成,我们所要做的是“野外调查”及以后的任务。

主要包括1.样方套设置2.普遍调查3.重点调查4.表格填写5.影像资料收集。

总结下来就三点:采标本、填表格、拍照片,其中采标本是最重要的,而且它还包括采集药材样品、种质及种苗。

一、样方套设置1.方法(1)若样地内小生境相同,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等距法确定样方套的位置;(2)若样地内小生镜不同,根据地形、海拔、地势自行设置。

2.要求(1)以样地准确位置为中心点,在其1公里范围内布置样方套;(2)每个样方套内样方的编号固定,如图所示;(3)记录乔木的株高,胸径,冠幅。

3.特殊样方套设置(1)无法完成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天然植被面积过小,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样方套数量;b.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很多位置无法到达,只能完成小于2个的样方套,建议更换样地;c.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很多位置无法到达,且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允许样方套设置的较为集中。

(2)超过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可适当增加样方套的数量;b.如果其他样地内设置的样方套都较少,可以在某些样地适当增加样方套。

4.填写《中药资源普查样地及样方套信息记录表》二、普遍调查1.普通药用植物信息记录(1)随处发现随处记录,不受样地位置的限制;(2)如果一种药用植物出现5次以上,只记录5株个体的种类信息;(3)填写《普遍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信息记录表》2.普通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集(需要牢记)2.1要求(1)同号标本最好包含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且不少于5份;(2)普通药用植物重点关注分类特征;(3)在笔记本上记录路线、地形、遇见的人、野外草图等;(4)填写《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采集记录表》2.2方法注:咱们在山上采标本时先把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随后再压制;小而易碎的要先放小塑料袋中,再放入大塑料袋中。

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多图版(上)[行业荟萃]

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多图版(上)[行业荟萃]

药用半知菌纲植物的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为昆虫寄生菌,寄生于蚕
幼虫体中,虫死而成中药的僵蚕(如图),在养
蚕区常见。
一类特制
18
僵蚕
一类特制
19
(四)药用苔藓植物 我国苔藓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中药利用种
类有限,至今尚无常用中药。药用苔藓植物有21 科33属43种,多生长在潮湿和阴暗的环境中。
一类特制
15
银耳
一类特制
16
猴头
一类特制
17
子囊菌纲植物中,麦角科3属10种:
麦角Claviceps purpurea(Fr.)Tul.寄生于小麦 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上,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冬虫夏草Cordyeeps sinensis(Berk.)Sacc寄 生于鳞翅目的幼虫体中,见于海拔4000m以上高 寒草地,分布于西南及青海等地。
我国的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主要集中 在担子菌纲(31科92属269种)和子囊菌纲(7科14 属25种)中,另外4种分布在藻状菌纲和半知菌纲 中(3科4属4种)。
一类特制
9
担子菌纲植物中常用的种类有:
灵芝(如图)Ganodemta lu-cidum(Leyss.ex Fr.)xarst.和紫芝G. japonwum(Fr.)Lioyd,腐生于 阔叶林内,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一类特制
2
一、药用植物的种类
一类特制
3
我国药用植物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占全 国中药资源总种数的87%。其中藻类植物42科 54属114种,菌类植物41科110属298种,地衣植 物9科15属55种,苔藓植物21科33属43种,蕨类 植物49科117属455种,裸子植物10科27属126种 ,被子植物213科1957属10027种。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工作指导手册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工作指导手册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系统工作指导手册(第二期)“基于我国自主卫星遥感数据的中药资源监测及服务”项目组研制中药资源遥感监测中心监制2012- 5目录第一部分辅助方案设计 (2)第一章准备工作 (2)1 数据准备 (2)第二章辅助方案设计 (4)1 样带计算 (5)2 类别合并 (6)3 样带勾画 (9)4 样带统计 (10)5 保存设计 (11)6 填写代表区域及样带辅助信息 (11)7 保存方案 (13)第二部分野外调查 (14)第一章准备工作 (14)1 PDA驱动安装 (14)2 表格数据导入PDA (15)3 空间数据导入PDA (17)第二章野外调查 (19)1 地图导航 (19)2 普查表填写 (20)3 重点调查表填写 (21)4 调查点查看 (27)第三部分内业整理 (28)第一章PDA数据整理 (29)1 PDA数据导入 (29)2 填报数据补充 (29)3 照片数据导入与关联 (30)第二章纸质数据整理 (32)1 照片数据导入 (32)2 纸质数据电子化 (32)第三章县级数据合并 (33)1 数据拷贝 (33)2 数据合并 (33)第四部分县级汇总 (36)第一章野生资源汇总 (36)1 野生资源名录汇总 (36)2 野生资源分布面积及蕴藏量汇总 (37)第二章栽培资源汇总 (39)1 栽培资源名录汇总 (39)2 栽培资源面积及产量汇总 (40)第三章市场资源汇总 (40)1 常用中药材市场综合情况走访表汇总 (40)2 常用中药材企业利用现状统计表汇总 (41)3 常用中药材出口情况走访表汇总 (42)第五部分数据上传 (43)按照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规定,县级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样线设计、野外调查、内业整理及数据汇总与上传。

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新技术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完成普查与调查工作。

其中,样线设计与PDA调查主要用于野生广布种的调查,也可使用平板电脑设备进行调查,栽培、市场药用资源的普查与调查主要使用纸质表格。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照片分类,说明及示例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照片分类,说明及示例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照片分类、说明及示例
附件1 生境照片
附件2 工作照片
附件3 植物群落照片
附件4 植物个体照片
附件5 植物形态特征(根)照片
附件6 植物形态特征(茎)照片
附件7 植物形态特征(叶)照片—基生叶、茎生叶
附件8 植物形态特征(花)照片
附件9 植物形态特征(果实/种子)照片—暂无
附件10 植物形态特征(显著鉴别特征)照片—花序
附件11 植物入药部位照片—全草
附件12 药材照片—暂无附件13 标本照片—暂无
(1)生境及群落:生境照片反映所调查药用植物生长的大地形、大环境;群落照片反映所调查药用植物生长的植物群落类型和特征。

(2)工作:反映调查现场工作的照片。

(3)植物个体:反映植物整体特征的照片。

(4)入药部位:入药部位照片为入药部位与植物个体相连时的照片
(5)形态特征:用于物种鉴定的植物局部信息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其它显著鉴别特征的照片。

(6)药材:反映干燥后的原药材的清晰图片,基本要求同入药部位照片
(7)标本:经过制作完整的标本照片(未鉴定和已鉴定)。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三、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推进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从去年开始,分批在22个省(区、市)共655个县组织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在我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除达到国家的目的之外,对促进陇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地理位置特殊,东西跨度很大,具有明显的生态多样性,造就了丰富的中芪、大黄著称全国。201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陇药发展的意见》。2011年省政府又出台了《甘肃省“十二五”陇药发展规划》。省上把发展陇药产业当作经济转型跨跃的增长点之一。201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近270万亩。其中陇西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吸引了国内外1000多家药商、药企,流动客商1万多人,500多家公司入驻交易城,向全国18家大型中药材市场供货,年交易额100多亿元。
二、认真总结经验,明确中药资源普查重点任务
2012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和卫生、药监、农业、科技、旅游等部门紧密配合,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18个县级普查队整理相关数据、信息并填报了全国普查数据库系统,共制作合格植物压制标本20869份,采集药材标本1168份,种子标本1151份,调查了264个栽培地,调查中药生产企业131家,共拍摄照片228531张,录制音像资料675份,发现甘肃分布新记录中药材品种6个,发表学术论文2篇。各试点县在普查工作中,起草了各县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并在2013年春季,各试点县较好地完成了春季开花药用植物的采集工作。
目前全省陇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长期以来,受种植农户分散、种质资源和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中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资源大省并始终没有实现到产业大省的转变,成为制约陇药产业长足发展的主要因素。此次普查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摸清全省中药资源分布情况、种植现状、产业发展状况,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提升中药产品的附加值,为推动我省中药制药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中药资源样方调查报告

中药资源样方调查报告

中药资源样方调查报告篇一:中药资源调查前言:一、调查目的:1,通过对中药资源的调查,掌握其中药资源的分布特征和特点 2,熟悉沿路中药的种类及其所属科属3,了解中药种植基地气候特点及其对生物资源的影响4,通过调查药用资源,掌握其药用资源种类、蕴藏量及生态地理分布规律 5,了解艾叶药材的分布及生长环境二、调查任务:1,生物群落特征;2,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即药用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植被;3,药用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种类数量特征;4,药用资源的贮藏量及其种类的更新能力三、调查范围:四、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工作过程1,出发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地理环境并确定调查目的; 2,通过老师的指导,确定调查任务,并明确分工;3,沿路途中,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复习途中中药材,采集标本,做好调查记录;4,艾叶蕴藏量估计调查中,分工对样地选取、样方选取及样方内艾叶株数记录。

5,整理资料,得出结论。

6,小组成员分工:沿路熟悉中药材资源分工如下:记录人员:1人采集标本:2人摄影:1人测海拔高度:1人五、调查内容与完成结果的简要概述艾叶分布情况,生长情况,开发现状等。

完成结果:通过沿途的了解以及观察,我们初步了解了艾叶在调查地的大体分布情况和生长情况,同时也对种植的艾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这次的资源调查比较成功。

六、调查方法线路调查:在有代表性区域内选择详查样地,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储量的详查社会经济概述和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概况:1.生活水平:人民生活幸福,已经达到小康水平2.人口及耕地:全区户籍总人口为429550人,现有农业人口万,耕地面积万亩。

3. 中药资源:区内植物起源古老、种类丰富、南北成分兼有、亚热带植被性质显著,野生药用植物达790多种,主要有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树脂树胶植物、保健植物等。

自然环境条件栖霞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低山、丘陵、岗地、平原、洲地交错分布,水面、滩涂资源丰富,长江横贯东西,有长江岸线公里(含八卦洲环江岸线)。

中药资源种类

中药资源种类

中药资源种类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动植物、矿物等原料。

具体来说,中药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植物药:这是中药中最重要的一类,主要包括草本植物,如人参、黄芪、甘草、枸杞等;木本植物,如桂枝、桑白皮、紫苏等;以及一些食用植物,如莲子、山楂等。

此外,还有一些藻类、菌类等其他植物,如茯苓、冬虫夏草等。

2. 动物药:主要来源于各种动物,包括昆虫、鱼类、兽类、鸟类等。

如蜈蚣、全蝎、熊胆、鹿茸等。

3. 矿物药:如各种矿石,如石膏、朱砂、磁石等;还有一些天然的植物或动物分泌物,如珍珠、麝香等。

4. 提取物: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等。

5. 复合药物:由多种药物成分组成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逍遥散等。

6. 加工品:经过炮制处理的中药材,如饮片、煎膏剂等。

除此之外,中药资源还包括一些中成药和中药配方。

这些配方通常是由多名医生共同研究制定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具有显著的疗效。

总的来说,中药资源的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效和适应症。

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同时,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药资源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中药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也在逐渐减少。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也期待能够更深入地研究中药资源的药效机制和质量控制方法,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更科学有力的支持。

浙江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3种地理新记录

浙江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3种地理新记录

·中药资源·△[基金项目]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2017年浙江省中药资源普查项目(17 21203)[通信作者] 俞冰,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E mail:zjtcmyubing@126 com浙江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3种地理新记录△汤丽,金晓青,顾秋金,俞冰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0[摘要]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浙江省通过调查整理发现3种地理新记录,经鉴定为海南山蓝Peristrophefloribunda(Hemsl )C Y WuetH S Lo、福建竹叶草OplismenusfujianensisS L ChenetY X Jin和弓果黍Cyrtococcumpatens(L )A Camus。

这些类群的新分布,对丰富和补充浙江省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相关文献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药资源普查;新记录;浙江省[中图分类号] R28;Q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4890(2020)11 1784 03doi:10 13313/j issn 1673 4890 20200715004NewDistributionPlantsRecordinZhejiangProvinceTANGLi,JINXiao qing,GUQiu jin,YUBingCollegeofPharmacy,ZhejiangChineseMedicalUniversity,Hangzhou311400,China[Abstract] Accordingtothefourth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resourcesurveyinZhejiangprovince,anumberofnewgeographicaldistributionrecordswerefoundinsuccession Aftersortingoutandidentifying,threenewlyrecordedspecies,Peristrophefloribunda(Hemsl )C Y WuetH S Lo,OplismenusfujianensisS L ChenetY X JinandCyrtococcumpatens(L )A Camuswerereported ThenewdistributionofthesegroupsisofgreatsignificancetoenrichandsupplementthespeciesdiversityofmedicinalplantsandrelatedliteratureinZhejiangprovince[Keywords] Chinesemedicineresourcessurvey;newrecord;Zhejiangprovince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云南省会泽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概况及思考

云南省会泽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概况及思考

云南省会泽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概况及思考作者:陈波张兴刚张碧会陆莲杨生李仁鑫陆宇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第12期摘要: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任务的要求,摸清会泽中药材资源,使其有计划开发利用和保护,并为医药、食品及其他工业生产部门提供持续稳定的原料来源。

通过现场调查、路线调查、田野调查、野外调查取样相结合。

调查了51个样地,255个样方套,1530个样方,完成率达96%,覆盖会泽县9个乡镇。

采集到药用植物腊叶标本613号4020份,药材样品74份;药用植物种子43份;通过鉴定和查证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有102科289属433种;拍摄到药用植物照片和普查工作照片约5000张。

调查到重点药材82种。

会泽县中药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质,值得发掘及开发。

关键词:云南会泽;中药材资源现状;思考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12-0059-0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先后3次组织了3次大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根据国务院〔2009〕22号文件精神,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部署,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始陆续展开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会泽县于2018年3月5日正式启动开展中药普查工作,通过为期1年半的工作,截止2019年8月31日,对全县23个乡(镇)范围内51个样地的中药资源进行普查。

笔者为此项目的参与者,根据项目要求开展了相关普查,对会泽中药资源、中药材种植进行了梳理及分析思考;对会泽中医材种植的思路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会泽中药材普查1.1 一般情况会泽县,地处滇东北高原,乌蒙山主峰地段。

隶属于云南省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之间,东邻宣威市、贵州省威宁县,南与沾益县、寻甸县毗邻,西接东川区、巧家县,北与鲁甸县接壤。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项目类别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项目类别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类别:一、生物资源普查类别:1. 中草药资源:对全国各地的中草药资源进行普查,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相关资源,对其生长环境、采集量、质量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统计。

2. 中草药保护区:对中草药保护区的范围进行划定和监测,保护原生态中草药资源的生长和繁衍。

3. 中药材采集区:对中药材采集区进行划定和管理,保障中药材的合理采集和利用。

4. 野生动植物资源: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和保护,防止过度开采和滥用。

5. 中草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针对中草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保障中草药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二、质量安全类别:1. 中药材质量检测: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抽检和监测,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2.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对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中药制剂质量安全:对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进行监测和管控,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4. 中药验收标准:制定中药验收标准,确保中药质量安全。

三、资源开发利用类别:1.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提高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2.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定中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3. 中药资源利用产业化:推动中药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加快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4.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制定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和措施,引导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四、文化传承保护类别:1. 中药文化传承:对中药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推动中药文化的传统和现代融合。

2. 中药文化遗产保护:对中药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弘扬中药文化的价值。

3. 中药历史遗迹保护:保护中药历史遗迹,传承中药文化的历史价值。

4. 中药传统知识保护:对中药传统医药知识进行保护和传承,促进中药传统知识的传播和发展。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类别:1. 中药资源国际合作:开展中药资源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中药资源的国际化发展。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一、本次资源普查得流程如上图所示, 其中“前期规划”之前得工作已经完成, 我们所要做得就是“野外调查”及以后得任务。

主要包括1.样方套设置2.普遍调查3.重点调查4.表格填写5.影像资料收集。

总结下来就三点: 采标本、填表格、拍照片, 其中采标本就是最重要得, 而且它还包括采集药材样品、种质及种苗。

二、样方套设置1.方法若样地内小生境相同, 可采用如图所示得等距法确定样方套得位置;若样地内小生镜不同, 根据地形、海拔、地势自行设置。

2.要求(1)以样地准确位置为中心点, 在其1公里范围内布置样方套;每个样方套内样方得编号固定, 如图所示;3.记录乔木得株高, 胸径, 冠幅。

4.特殊样方套设置(1)无法完成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天然植被面积过小, 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样方套数量;b、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 很多位置无法到达, 只能完成小于2个得样方套, 建议更换样地;c、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 很多位置无法到达, 且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可以允许样方套设置得较为集中。

(2)超过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 可适当增加样方套得数量;b、如果其她样地内设置得样方套都较少, 可以在某些样地适当增加样方套。

三、4.填写《中药资源普查样地及样方套信息记录表》四、普遍调查(1)1.普通药用植物信息记录(2)随处发现随处记录, 不受样地位置得限制;(3)如果一种药用植物出现5次以上, 只记录5株个体得种类信息;(4)填写《普遍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信息记录表》2.普通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集(需要牢记)(1)2.1要求(2)同号标本最好包含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 并且不少于5份;(3)普通药用植物重点关注分类特征;(4)在笔记本上记录路线、地形、遇见得人、野外草图等;(4)填写《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采集记录表》2.2方法(1)注: 咱们在山上采标本时先把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 随后再压制;小而易碎得要先放小塑料袋中, 再放入大塑料袋中。

中药资源普查中影像资料的采集与储存技术方法

中药资源普查中影像资料的采集与储存技术方法

中药资源普查中影像资料的采集与储存技术方法影像资料的拍摄与存储是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记录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和过程的重要资料和佐证,收集包括中药材产地生境、基原植物(或动物)、药材产地加工、商品药材形态以及调查过程中相关环节和工作场景照片资料是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束后编写新版《中国中药资源彩色图集》、建立中国中药资源数字化分布图、中国药用植物数字化标本馆、拍摄中药资源普查纪录片的重要资料。

该文论述了中药资源调查中影像资料收集的内容、流程和技术规范,旨在为中药资源普查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提供参考。

标签:中药资源调查;影像资料;技术规范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已经相继在各省试行开展,由于调查涉及范围大,参加人员众多,为了确保调查工作按照统一的规范执行,由本项目的主持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牵头,制定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1]。

在中药资源普查中如何获得系统、清晰而珍贵的影像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

鉴于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服务不同领域的特殊要求,对于收集影像资料的内容、质量和储存的形式均需要按规范化的形式进行。

为此,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专门组织编写了影像资料收集与储存技术规范。

本文以该规范为基础,进一步提炼出中药资源普查中影像资料收集的内容、流程和方法,旨在为中药资源普查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提供参考。

1影像资料的收集内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影像资料收集应该体现3个原则:第一,全面反映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过程和重要成果;第二,重点展示中药材产地生境、栽培生产、采收加工、收购储藏、传统应用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参考价值的影像资料;第三,系统体现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前台和幕后工作。

根据上述原则,本次普查应收集的影像资料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植物生境影像1.1.1拍摄内容拍摄能够反映所调查药用植物或动物的生长或生息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类型的照片和视频资料。

例如:反映地形地貌是山地、丘陵、平原还是高原等;生境类型为农田、湖泊、森林、草原、灌丛、沙漠、海洋等。

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技术方法探讨

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技术方法探讨

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技术方法探讨刘华;李明;李吉宁【摘要】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工作任务艰巨、工作量大,采用合理、高效的工作方法对顺利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普查实际情况,总结了普查工作中的经验,对开展普查外业调查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8(059)003【总页数】3页(P30-31,34)【关键词】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作者】刘华;李明;李吉宁【作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大学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1.4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1]。

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距现在已过去30年,中药材野生资源、栽培产区与产量、市场供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中药资源普查周期过长和资源监测网络不健全,资源家底不清,无序和过度利用,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2]。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是21世纪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事件,中药资源普查是摸清我国中药资源家底的必要手段[3]。

宁夏是我国西北地道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蕴藏量大[4],为摸清宁夏中药资源的基本情况,2013年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宁夏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开展了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等19个县、市(区)的普查试点工作。

笔者参与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灵武市、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等4个县、市(区)的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总结了普查工作中比较实用的经验,以期能对其他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1 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的目标在开展外业调查前,应明确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照片分类、说明及示例
附件1 生境照片
附件2 工作照片
附件3 植物群落照片
附件4 植物个体照片
附件5 植物形态特征(根)照片
附件6 植物形态特征(茎)照片
附件7 植物形态特征(叶)照片—基生叶、茎生叶
附件8 植物形态特征(花)照片
附件9 植物形态特征(果实/种子)照片—暂无
附件10 植物形态特征(显著鉴别特征)照片—花序
附件11 植物入药部位照片—全草
附件12 药材照片—暂无附件13 标本照片—暂无
(1

生境及群落
:
生境照片反映所调查药用植物生长的大地形、大环境;群落照片反映所调查药用植物生长的植物群落类型和特征。

(2)工作:反映调查现场工作的照片。

(3)植物个体:反映植物整体特征的照片。

(4)入药部位:入药部位照片为入药部位与植物个体相连时的照片
(5)形态特征:用于物种鉴定的植物局部信息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其它显著鉴别特征的照片。

(6)药材:反映干燥后的原药材的清晰图片,基本要求同入药部位照片
标本:经过制作完整的标本照片(未鉴定和已鉴定)。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