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B第6次作业及答案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春季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B》平时作业1答案

2020年春季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B》平时作业1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B》平时作业1共100道题总分:100分1、在“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中,“日记”之义为:A 古文体名B 每天记诵C 每天记载D 白天记忆E 常常记忆答案:B2、以下不能解释为“向所习举子业”中的“向”的是:A 过去B 以前C 原来D 面对E 先前答案:D3、在“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中,“时方”之义为:A 当时刚刚B 当时正在C 当时之医方D 时下流行之方E 与“经方”相对答案:B4、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A 鲜明B 少有C 清楚D 新鲜E 常有答案:B5、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克”之义为:A 限制B 克服C 克制D 战胜E 能够答案:E6、在“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中,“一”之义为:A 一概B 专一C 一切D 一定E 完全答案:B7、“简悫贞良”的正确译释是:A 简单诚实坚贞善良B 简易固执刚强和善C 简单固执坚贞和悦D 简朴诚实坚贞和善E 简朴刚毅坚贞贤良答案:D8、在“学精于医,得金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中,“旁”之义为:A 广泛B 旁边C 周围D 方圆答案:A9、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性褊”之义为:A 衣服狭小B 心胸不正C 心胸狭窄D 偏心眼儿E 心术不正答案:C10、在“已而求见愈笃”中,“笃”之义为:A 诚实B 恳切C 迫切D 着急E 专一答案:B11、在“遂北面再拜以谒”中,“北面”之义为:A 北边儿B 面对面D 背对着E 面朝北答案:E12、在“然有阴虚火动,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中,“消息”之义为:A 增加减少B 消除生长C 斟酌考虑D 了解情况E 打听消息答案:C13、在“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中,“指归”之义为:A 指出归向B 指点迷津C 指示归途D 指明意图E 主旨,旨意答案:E14、在“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班班”之义为:A 确实貌B 明显貌C 犹“点点”D 犹“件件”E 队列整齐貌答案:B15、在“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中,“浼”之义为:A 水缺B 水盛C 光洁D 玷污E 污垢答案:D16、在“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蓍”的正确读音为:A qīngB qíC qìD shǐ答案:E17、在“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中,“源委”之义为:A 水源B 水流C 源流D 先后E 真谛答案:C18、在“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中,“一”之义为:A 数词B 专一C 或者D 一旦E 偶然答案:C19、在“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中,“谅”之义为:A 确实B 诚实D 谅解E 宽恕答案:B20、在“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辏于道中”中,“辐辏”之义为:A 凑合B 车辐C 车轴D 车轮E 聚集答案:E21、“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正确语译是:A 完全抛弃了,也不正确B 全部去掉吧,原来学的知识不正确C 全部抛弃你过去的知识,是不正确的D 全部抛弃你原来学的知识,那是不正确的E 全部抛弃你过去学的医学知识,因为那些不正确答案:E22、在“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谨遇”之义A 谨慎遇见B 小心接待C 恭敬接待D 殷勤接见E 偶尔遇到答案:C23、以下作“眼泪”讲的是:A 泗B 洟C 潸D 涕E 滂答案:D24、在“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中,“重”之义为:A 多B 真C 甚D 沉重E 重复答案:C25、在“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中,“垣”之义为:A 矮墙B 山丘C 土坡D 房屋E 院落答案:A26 、以下除……之外,都不是“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中“咳婴”之义:A 咳嗽的婴儿B 刚会笑的婴儿C 男孩儿和女孩儿D 会咳嗽的女孩儿E 刚说话的孩子答案:B27、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A 已B 起D 甦E 除答案:D28、在“先生得无诞之乎”中,“得无诞之”之义为:A 没有欺骗我B 不要欺骗他C 莫非欺骗我D 莫非欺骗他E 不是欺骗您答案:C29、以下不能代替“特以诊脉为名耳”中的“特”的是:A 但B 徒C 只D 皆E 第答案:D30、以下不能代替“血脉治也,而何怪”中的“而”的是:B 若C 然D 尔E 汝答案:C31、在“后五日,桓侯体病”中,“病”之义为:A 患病B 小毛病C 不舒服D 与“疾”同义E 比疾重,病重答案:E32、在“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之义为:A 听任B 服从C 遵循D 盲从E 经过答案:C33、在“流涕长潸”中,“长潸”之义为:A 长长的眼泪B 长期流泪C 长时间流泪D 抽泣的样子E 泪水奔涌的样子答案:C34、在“居二日半,简子寤”中,“居”之义为:A 居住B 处理C 过了D 待到E 处于答案:C35、在“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中,“辟”之义为:A 除去B 征召C 任用D 判刑E 批判答案:B36、在“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将”之义为:A 迎接B 将要C 将近D 将养E 搀扶答案:E37 、在“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中,“省”之义为:A 察看B 探望C 节省D 检查E 诊视答案:B38、在“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中,“螫”之音为:A zhèB zhēC shìE shǐ答案:C39、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A 无奈B 不好C 无靠D 无聊E 无已答案:A40、在“但旁人数为易汤”中,“数”之音义为:A 音shù,次数B 音shǔ,几次C 音shuō,频繁D 音shuò,多次E 音 shū,列举答案:D41、在“小儿戏门前,逆见”中,“逆”之义为:A 违背C 不顺D 迎面E 忤逆答案:D42、在“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故使多脊痛”中,“多”之义为:A 大多B 常常C 仅仅D 过于E 有时答案:B43、以下加括号的词与“当得家书”中“当”字同义的是:A 所患(行)差B (适)值佗见收C (方)欲暂还耳D (应)时归,如佗所刻E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44、在“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中,“暂”之义为:A 突然B 很快C 将要D 短时E 临时答案:D45、在“太子累书呼”中,“累”之义为:A 劳累B 连累C 多次D 厌烦E 不断答案:C46、“考验首服”的译释是:A 考查检验,点头悦服B 考察验证,首先悦服C 拷打审问,供认服罪D 反复考验,首在忠诚E 严格盘查,心悦诚服答案:C47、在“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之义为:A 去掉B 离开C 舍弃D 收藏E 办理答案:D48、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中,“极”之义为:A 极端B 过分C 疲惫D 苦恼E 损伤答案:C49、以下“见”表被动的是:A 适值佗见收B 见一人病咽塞C 君有急病见于面D 小儿戏门前,逆见E 促去可得与家人相见答案:A50、以下句中的“县”用其本义表“悬挂”义的是:A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B 立吐虵一枚,县车边C 何县里,主名D 佗术实工,人命所县E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答案:B51、在“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中,“公”之义为:A 您B 老人C 父亲D 先生E 祖父答案:C52、在“大定初,校籍真定河间,户冠两路”中,“冠”之义为:A 居首位B 在前面C 覆盖D 闻名E 超过答案:A53、在“朋侪颇疾之”中,“疾”之义为:A 憎恨B 厌恶C 责备D 嫉妒E 不满答案:D54、在“谦父曰:亦传道耳”中,“亦”之义为:A 或许B 大概C 可能D 因为E 只是答案:E55、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中,“耳目”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委婉C 互文D 举隅E 借代答案:E56、在“中有细子,亦可捺种”中,“捺种”指:A 插种B 耕种C 播种D 区种E 栽种答案:A57、“烧灰撒地中,能死蛙黾”,其说出自:A 《埤雅》B 《尔雅》C 《本经》D 《周礼》E 《博物志》答案:D58、作者说“真菊延龄,野菊泄人。

医古文B第6次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医古文B第6次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精心整理您本学期选择了学习“医古文B”。

说明:本次作业是针对课件中14--17 内容的,总分为75 分,您的得分为74 分A型题:1.在“七登南宫,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中,“便繁”之义为:A. 事情繁杂B. 屡次经过C.多次上书D.多次供职E. 官运亨通2.在“死生契阔,不可问天”中,“契阔”之义为:3.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尸”之义为:A. 放弃B. 躺着C.尸体D.不管E. 主持4.在“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钦风请益”中,“请益”之义为:A. 请求增加B. 谋求得益C.向人请教D.请求帮助E. 向人求助5.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用”之义为:6.以下喻废物利用的典故是:A.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B. 断流之水,可以鉴形C.壁影萤光,能资志土D. 竹头木屑,曾利兵家E.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7.在“岁次甲子黄钟之吉”中,“黄钟之吉”是指:8.在“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中,“一隅”之义为:A. 一角B. 一边C.全部D.由此识彼E. 登堂入室9.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A. 好像B. 不如C.不像D.不要E. 无奈10.在“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尝百药,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沴”中,“变沴”之义为:A. 变动B. 变化C.变诊D.变证E. 变乱11.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12.在“作者谓圣,述者谓明”(《温病条辨叙》)中,此“作者”是指:A. 华佗B. 张仲景C.王叔和D.孙思邈E. 成无己13.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之义为:14.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笔削”之义为:A. 删除B. 校勘C.修改D.整理修订E. 摘要类编15.在“宋臣高保衡等叙业已辟之”中,“辟”之义为:A. 驳斥B. 阐述C.发挥D.张扬E. 分析16.在“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适足多疑”中,“适”之义为:A. 正当B. 前往C.适好D.恰逢E. 只是17.在“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中,“阚”之义为:18.在“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中,“加”之义为:19.以下可喻“能担当大事,不怕艰危”的坚强人物的是:20.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吮舐”之义为A. 吸脓舔疮B. 吮砵舔盆C.吮痈舔痔D.吮舔肛门E. 吮脓舔血21.在“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中,“操觚”之义为:22.在“壮月既望”中,“壮月”是指农历的:A. 七月B. 八月C.九月D.十月E. 十一月23.在“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中,“率由”之义为:A. 全都B. 遵循C.大率D.跟从E. 率领24.在“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中,“向”之义为:A. 如果B. 接近C.以前D.方向E. 趋向25.在“观坡仙《楞加经 ?跋》云:经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

医古文B修正完整版

医古文B修正完整版

医古文一1. 在“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中;“一”之义为: B.专一2. 以下句中的“县”用其本义表“悬挂”义的是: B.立吐虵一枚;县车边3. 在“太子累书呼”中;“累”之义为: C.多次4. “简悫贞良”的正确译释是: D.简朴诚实坚贞和善5. 在“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故使多脊痛”中;“多”之义为: B.常常6. 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克”之义为: E.能够7. 在“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中;“指归”之义为: E.主旨;旨意8. 在“遂北面再拜以谒”中;“北面”之义为: E.面朝北9. 在“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中;“辟”之义为: B.征召10. 在“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中;“源委”之义为: C.源流11. 以下作“眼泪”讲的是: D.涕12. 在“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之义为: D.收藏13. 以下除……之外;都不是“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中“咳婴”之义: B.刚会笑的婴儿14. 在“居二日半;简子寤”中;“居”之义为: C.过了15. 在“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中;“省”之义为: B.探望16. 以下不能代替“特以诊脉为名耳”中的“特”的是: D.皆17. 在“但旁人数为易汤”中;“数”之音义为: D.音shuò;多次18. 在“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之义为: C.遵循19. 在“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中;“公”之义为: C.父亲20. 在“先生得无诞之乎”中;“得无诞之”之义为: C.莫非欺骗我21. 在“小儿戏门前;逆见”中;“逆”之义为: D.迎面22. “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正确语译是: E.全部抛弃你过去学的医学知识;因为那些不正确23. 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中;“极”之义为: C.疲惫24. 在“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将”之义为: E.搀扶25. 在“流涕长潸”中;“长潸”之义为: C.长时间流泪26. 在“已而求见愈笃”中;“笃”之义为: B.恳切27. 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 B.少有28. 在“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谨遇”之义为: C.恭敬接待29. 在“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中;“谅”之义为: B.诚实30. 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性褊”之义为: C.心胸狭窄31. 以下“见”表被动的是: A.适值佗见收32. 以下加括号的词与“当得家书”中“当”字同义的是: E.向来道边有卖饼家33. 在“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班班”之义为: B.明显貌34. 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 A.无奈35. 在“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中;“浼”之义为: D.玷污36. 在“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中;“重”之义为: C.甚37. 在“学精于医;得金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中;“旁”之义为: A.广泛38. 在“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中;“时方”之义为: B.当时正在39. 在“然有阴虚火动;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中;“消息”之义为: C.斟酌考虑40. 在“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中;“暂”之义为: D.短时41. 以下不能解释为“向所习举子业”中的“向”的是: D.面对42. 在“大定初;校籍真定河间;户冠两路”中;“冠”之义为: A.居首位43. 在“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辏于道中”中;“辐辏”之义为: E.聚集44. 以下不能代替“血脉治也;而何怪”中的“而”的是: C.然45. 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 D.苏46. 在“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中;“垣”之义为:A.矮墙47. 在“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中;“一”之义为: C.或者48. “考验首服”的译释是: C.拷打审问;供认服罪49. 在“后五日;桓侯体病”中;“病”之义为: E.比疾重;病重50. 在“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中;“螫”之音为:C. shì51. 在“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蓍”的正确读音为: E. shī52. 在“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中;“日记”之义为: B.每天记诵二1. 在“谦父曰:亦传道耳”中;“亦”之义为: E.只是2. 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中;“耳目”的修辞手法是: E.借代3. 在“朋侪颇疾之”中;“疾”之义为: D.嫉妒B型题:4. “桓侯使人问其故”中“故”的用法是: B.名词;原因5. “已故到谯”中“故”的用法是:A.副词;特地6. “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中“卒”的用法是:E.通“猝”;副词;突然7. “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中“卒”的用法是:B.动词;死8. “成得药去”中“去”的用法是:A.动词;离开9. “何忍无急去药”中“去”的用法是:C.同“弆”;动词;储藏10. “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益”的用法是:B.副词;逐渐11. “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益”的用法是:D.形容词;有益的12. “人之所病;病疾多”中“病”的用法是:A.动词;担心13. “太子何病”中“病”的用法是:E.动词;患……病14. “当引某许;若至;语人”中“许”的用法是:A.名词;部位15.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许”的用法是:E.副词;左右;表约数16. “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 消息”属于:A.同形词语17. “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的“利害”属于:C.偏义复词18. “不出三日必闲”中“闲”的用法是:B.动词;痊愈19. “君有疾在肠胃闲”中“闲”的用法是:E.名词;在……之间20. “精神不能止邪气”中“止”的用法是:A.动词;阻止21. “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用法是:D.语气词;无义22. “佗令温汤近热”中的“ 温汤”属于: A.同形词语23. “断肠湔洗”中的“湔洗”属于:B.同义复词24. “翁穷昼夜是习”的特殊语序是:D.代词作宾语前置25. “去本而末是务”的特殊语序是: E.“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26. “而何怪”的特殊语序是: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27. “中庶子喜方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28. “辟如滴水之器”中的“辟”属于:A.通假字29. “罗遇翁亦甚懽”中的“懽”属于:C.异体字30.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的“穰”属于:A.通假字31. “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中的“齐”属于:B.古今字32. “因五藏之输”中的“输”属于:B.古今字33. “苦四支烦”中的“支”属于:B.古今字34.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中的“非常”属于: A.同形词语35. “邪气畜积而不得泄”中的“畜积”属于: B.同义复词36. “太子何病”的特殊语序是: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7. “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38. “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焉”的用法是:A.兼词;于此39. “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中“焉”的用法是:D.代词;之40. “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中“治”的用法是:C.动词;研读41. “操古方以治今病”中“治”的用法是:E.动词;治疗42. “不汗出”的特殊语序是:E.否定句宾语前置43. “亲中人有病如成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44. “更熨两胁下”中“更”的用法是:B.副词;交替45. “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中“更”的用法是:A.副词;又46. “尽与扁鹊”中“与”的用法是:B.动词;给47. “闲与语曰”中“与”的用法是:C.介词;跟48. “始皆心服口誉”中“心、口”的活用类型是:C.名词用作状语49. “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活用类型是: E.形容词用作动词50. “太祖累书呼”中“书”的活用类型是:B.名词用作状语51. “今所患勿药可愈”中“药”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52. “使人手摸知所在”中“手”的活用类型是:B.名词用作状语53. “便饮其麻沸散”中“饮”的活用类型是: C.动词使动用法三1. “烧灰撒地中;能死蛙黾”;其说出自: D.周礼2. 在“见病者以手擘目”中;“擘”之义为: B.分开3. 在“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中;“友生”之义为: E.同学4. 在“故先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则一旦霍然矣”中;“一旦霍然”之义为: A.很快病愈了5. 在“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中;“留淫”之义为: C.停留蔓延6. 在“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 D.敬意7. 在“又病室孕时;喘逆不眠;用逍遥散立安”中;“室”之义为: A.妻子8. 作者说“真菊延龄;野菊泄人..正如黄精益寿;钩吻杀人之意”;意在说明: E.有些药物有益;有些药物有害9. 在“浪决人死生;亦时或有验”中;“浪”之义为: D.随便10. 在“惟按心脉独坚;湿痰阻气”中;“心脉”之义为: A.左手寸脉11. 在“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中;“未几”之义为: B.不久12. 在“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中;“存”之义为: C.察看13. 在“伤于饱;其流为积”中;“流”之义为: B.渐变14. 在“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十余贴;安得不日以剧”中;“顾”之义为: D.反而15. 在“余初读灵素诸书;觉其经义渊深;脉理错杂;每若望洋意沮”中;“望洋”之喻义为: E.力不从心;无可奈何16. 在“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中;“初”之义为: A.根本17. 在“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中;“营”之义为: C.惑乱18. 在“然惟于此;而愈不敢自信矣”中;“惟”之义为: C.思19. 在“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效于师”中;“责”之义为: D.要求20. 在“经云:‘无故而瘖;脉不至;不治自已’..谓气暴逆也;气复则已..审如是;虽不服药亦可”中;“审”之义为: B.确实21. 以下除……之外;各句中的“书”都是“文字”之义: B.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22. 以下为“越日遂进粥;渐愈”中“越日”之义的是: D.明日23. 在“此友遂敛手不治;以为热毒已深;噬脐不及”中;“敛手”之义为B.缩手24. 在“知十二节之理者; 圣智不能欺也”中;“欺”之义为: A.超越25. 在“旋旋添白矾于中”中;“旋旋”之义为: A.缓缓26. 在“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中;“期”之义为: D.必定27. 在“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中;“肩舆”之义为: A.乘轿子28. 在“至其当发;间不容瞚”中;“间不容瞚”之义为: D.比喻刻不容缓29. 在“煮之一伏时了”中;“一伏时”是指: D.一昼夜的时间30. 在“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中;“中热”之义为: D.内热31. 在“据此;则凭脉决证;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的喻义为: C.准确32. 在“用细茶脚汤煮之”中;“细茶”之义为: C.雨前茶33. 在“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中;“泥”之义为: E.凝滞34. “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属于: D.分承35. 在“以为热毒已深;噬脐不及”中;“噬脐”之义为: C.喻后悔36. 在“我侪之治病亦然”中;“侪”的正确读音是: D.chái37. 在“窃讶其心精已夺;草枯当死”中;“夺”之义为: B.丧失38. 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中;“响”之义为: B.回声39. 在“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中;“盖”之义为: E.因为40. 在“忽仆地不语;移时始醒”中;“移时”之义为: D.很快41. 在“时周脑后生细疮;累累若贯珠”中;“累累”之义为: D.连贯貌42. 在“盖其人为漆所咬”中;“咬”之义为: D.伤害43. 在“于是始悟血之复来;由于寒凉速之也”中;“速”之义为: B.招致44. 在“中有细子;亦可捺种”中;“捺种”指: A.插种45. 在“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中;“宛气”之义为: C.郁气46. 在“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中;“经”之义为: D.效法47. 在“木敷者;其叶发”中;“敷”之义为: E.陈旧48. 在“窃以识明德云尔”中;“明德”之义为: D.美德49. 在“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中;“残贼”之义为: B.残暴不仁50. 在“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中;“毒药”之义为: D.泛指药物51. 在“枳壳则取辛苦……要尘久年深者为上”中;“尘”之义为: B.年久52. 在“捣细;研如轻粉;用之”中;“轻粉”之义为: E.汞粉53. 在“其永矢而勿谖者亦以言”中;“谖”之义为: C.忘54. 在“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中;“辟”之义为: A.闭阻55. 在“浃旬病益甚”中;“浃旬”之义为: A.满十天56. 在“因先子捐舍官忧恼”中;“先子”是指: D.去世的父亲57. 在“安得主人、病人一一精医察理;而不为鼓簧动摇哉”中;“鼓簧”之义为: C.语言动听58. 在“其家咸以为怪;然以为系铃解铃;姑听之”中;“系铃解铃”之义为: C.谁作事出了问题;仍需由谁去解决59. 在“何前之温补如鼓应桴”中;“如鼓应桴”之义为: C.喻速效60. 作者引用“钟会菊有五美赞”;意为: E.表达作者对菊花的赞美61. 在“余有戚某过余斋;形色困惫;询知患咳经月”中;“经月”之义为: A.一个月62. 以下各词语的训释;不正确的是: D.夺索:抢夺索取63. 在“每修事十两;用石蜂窠六两;尽为度”中;“修事”之义为: D.炮制64. 在“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中;“旬日”之义为: D.十日65. 在“菊之贵重如此;是岂群芳可伍哉”中;“伍”之义为: B.同列B型题:66.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中“莫”的用法是: B.代词;没有什么67. “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中“莫”的用法是:C.代词;没有人68. “若夫法天则地”中“法、则”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69. “余欲针除其疾病”中“针”的活用类型是: B.名词用作状语70. “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中的“悬布”属于:B.同义复词71. “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中的“残贼”属于:B.同义复词72. “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中“花、实”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73. “根实可药;囊之可枕”中“药、囊”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74. “要光明如水精”中的“精”属于: A.通假字75. “用嫩桑枝条相拌蒸;出;暴干”中的“暴”属于:B.古今字76. “如火薪然”中的“薪”属于:A.通假字77. “如火薪然”中的“然”属于:B.古今字四A型题:1.从汉书艺文志序可知;西汉曾组织人力系统地整理古代书籍;先后全面负责这一工:刘向和刘歆2.在“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中;“爽”之义为:败坏3.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之义为:拿着4.在“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中;“亭育”之义为:养育5.在“功侔造化;恩迈财成”中;“侔”之义为:等同6.在“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中;“相”之义为:指代病人7.在“与桐、雷众记;颇或踳驳”中;“踳驳”之义为:舛错杂乱8.从汉书.艺文志序可知;西汉成帝时;负责校勘医书的人是:李柱国9.在“所谓管窥而已”中;“管窥”之义为:喻所见片面10.在“明堂阙庭;尽不见察”中;“明堂阙庭”之义依次为:鼻子、眉间、额11.在“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中;“述”之义为:遵循12.在“易愆寒燠之宜”中;“愆”之义为:违错13.在“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中;“冰谷”之喻义为:险境14.在“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中;“焉”是指代:书缺简脱;礼坏乐崩15.在“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中;“识”之义为:强记16.在“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中;“乖”之义为:分歧17.在“铅翰昭彰;定群言之得失”中;“铅翰”之义为:代指文字18.在“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中;“暨”之义为:及;到19.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正当20.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中;“企踵”之义为:仰慕21.在“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沴”之义为:不和22.在“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中;“稔”之义为:年23.以下句中的“见”表被动义的是:明堂阙庭;尽不见察24.在“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中;“寿考”之义为:寿命长久25.在“短期未知决诊”中;“短期”之义为:将死之期26.在“功侔造化;恩迈财成”中;“财成”之义为:君王27.在“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中;“秀”之义为:出众28.在“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中;“闵”之义为:忧虑29.在“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之义为:选取30.在“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中;“守”之义为:职守31.在“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中;“演”之义为:扩大32.在“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尚”之义为:崇尚33.在“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中;“序”之义为:依次排列34.在“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中;“丹青”之义为:指彩色图谱35.在“降志屈节;钦望巫祝”中;“钦”之义为:恭敬36.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重器”是指:生命37.在“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中医”是指:中等医生38.“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表明了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的:.原因39.在“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物之滋”中;“假”之义为:凭借40.在“九候曾无髣髴”中;“髣髴”之义为:模糊的印象41.在“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中;“范”之义为:铸造42.在“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中;“播”之义为:繁殖五1. 在“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中;“契”之义为: B.符合2. 以下除……之外;都不能用以比喻技术精熟;运用自如: B.目牛无全3. 以下不含有与“命世奇杰”中“命”义相同的词的是: A.含灵之所保曰命4. 在“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中;“师资”之义为: C.教学的依据5. 在“施行不易;披会亦难”中;“披”之义为: B.翻阅6. 以下不是“岁月既淹”中“淹”的反义词的是: E.长久7. 在“蒇谋虽属乎生知”中;“蒇谋”之义为E.完备的见解8. 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龟镜”喻: D.养生之借鉴9. 在“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中;“勒”之义为: C.汇总10. 在“寻注会经;开发童蒙”中;“童蒙”之义为: D.初次学医的人11. 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式”之义为: B.用12. 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 C.差错13. 在“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中;“环周”之义为: C.完备周密14. 在“不谋而遐迩自同”中;与“遐迩”义通的是: A.交赊15. 在“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中;“工徒”之义为: C.医生16. 在“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中;“悬”之义为: B.传布B型题:17. “犹慈石取铁”中的“慈”属于:A.通假字18. “今其技术晻昧”中的“晻”属于:C.异体字19. “并平脉辨证”中的“平”属于:A.通假字20.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中的“知”属于: B.古今字21. “大济蒸人”中的“蒸”属于:A.通假字22. “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中的“乃”属于:C.异体字23.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宿”的用法是:D.副词;向来24. “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中“宿”的用法是: E.名词;星宿25. “盖教之着矣;亦天之假也”中“假”的用法是:C.动词;借助26. “假若天机迅发”中“假”的用法是:D.假设连词;假如27. “谨拟一法;略效丹溪;未识如何”中“识”的用法是: D.动词;知道28.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中“识”的用法是:B.名词;见解29. “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中“目”的活用类型是: A.名词用作动词30. “孔安国序尚书”中“序”的活用类型是:D.为动用法31. “蒇谋虽属乎生知”中“属”的用法是: C.动词;归属32.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属”的用法是:D.动词;连接33. “惟名利是务”的特殊语序是:C.强调句宾语前置34. “下此以往;未之闻也”的特殊语序是:D.否定句宾语前置35. “告穷归天;束手受败”中的“归天”属于:A.同形词语36. “委付凡医”中的“委付”属于:B.同义复词37. “不刊之书也”中的“不刊”属于:A.同形词语38. “庶以网罗今古”中的“网罗”属于:B.同义复词39. “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中的“并吞”属于:B.同义复词40. “询谋得失;深遂夙心”中的“得失”属于:C.偏义复词41. “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中“愚”的活用类型是:D.形容词使动用法42. “同死生之域”中“同”的活用类型是:E.形容词意动用法六1. 在“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中;“阚”之义为: B.看到2. 在“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中;“操觚”之义为: D.执简写作3. 以下表“按照事物的名称;求取事物的内容”之义的是: B.当名辨物4. 在“观坡仙楞加经跋云:经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亦岂知难经出自内经;而仅得其什一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中;这段话所要强调的意思是: E.内经比难经重要5. 在“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中;“率由”之义为: B.遵循6. 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之义为: D.领地上的人7. 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吮舐”之义为:C.吮痈舔痔8. 在“七登南宫;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中;“便繁”之义为: D.多次供职9. 在“至于遁天倍情;悬解先觉”中;“倍”之义为: B.违背10. 在“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中;“玷”之义为: C.错误11. 在“取舍则论甘忌苦”中;“论甘忌苦”之义为: C.畏惧辛苦12. 在“予幼嗜岐黄家言”中;“岐黄家言”之义为: E.医药学家的着作13. 在“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钦风请益”中;“请益”之义为: C.向人请教14. 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 B.频繁15. 在“不诬方将;请俟来哲”中;“方将”之义为: D.指正要学医的人16. 在“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适足多疑”中;“适”之义为: E.只是17. 以下可喻“能担当大事;不怕艰危”的坚强人物的是: C.中流一柱18. 在“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中;“一隅”之义为: D.由此识彼19. 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之义为: D.胡作非为20. 在“岁在执徐;月之哉生明者也”中;“哉”之义为: E.才21. 在“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尝百药;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沴”中;“变沴”之义为: E.变乱22. 在“内经之生全民命;岂杀于十三经之启植民心”中;“杀”之义为: C.少23. 在“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中;“向”之义为: B.接近24. 在“死生契阔;不可问天”中;“契阔”之义为: C.聚散25. 以下喻废物利用的典故是: D.竹头木屑;曾利兵家26. 在“壮月既望”中;“壮月”是指农历的: B.八月27. 在“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中;“加”之义为: C.超过28. 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 E.无奈29. 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笔削”之义为: D.整理修订30. 在“治家刑国;由近兼远”中;“刑”之义为: D.治理31. 在“岁次甲子黄钟之吉”中;“黄钟之吉”是指: B.十一月初一32. 在“宋臣高保衡等叙业已辟之”中;“辟”之义为: A.驳斥33. 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用”之义为: E.因此34. 在“藏府经络之曲折”中;“曲折”之义为: D.详情35. 在“赖有经方;仅得存者”中;“仅”之义为: A.才36. 在“今并缮缉;而能事毕矣”中;“缮缉”之义为: A.抄写增补37. “窃为吾子羞之”中;“吾子”之义为: D.亲热的称呼;您38. 在“则圣人不合启金縢;贤者曷为条玉版”中;“则” 之义为: C.如果39. 在“繇是覩奥升堂”中;“奥”之义为: E.室的西南角40. 在“若乃分天地之至数”中;“若乃”之义为: D.至于41. 在“作者谓圣;述者谓明”温病条辨叙中;此“作者”是指: B.张仲景42. 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尸”之义为: E.主持43. 在“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中;“讨论”之义为: A.探讨议论B型题:44. “音律象数之肇端”中的“肇端”属于:B.同义复词45. “歧贰毕彻”中的“歧贰”属于:B.同义复词46. “以其书本论伤寒也”中的“书本”属于:A.同形词语47. “世俗乐其浅近”中的“浅近”属于:B.同义复词48. “翁为直陈治道;无所顾忌”中“直”的用法是:C.形容词;坦率49. “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中“直”的用法是: D.副词;只是50. “气有余则和其经渠以安之”中“安”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51. “吾甚非之”中“非”的活用类型是:E.形容词意动用法52. “明能烛幽;二竖遁矣”中“烛”的活用类型是:B.名词用作动词53. “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中“弁髦”的活用类型是:C.名词用作状语54. “神仙虽不目见”中“目”的活用类型是:C.名词用作状语55. “外物以累心不存”中“累”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56. “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中“是”的用法是:E.意动用法;认为……对57. “穷源竟委;作为是书”中“是”的用法是:B.代词;此58. “讹以传讹”的特殊语序是:C.介词宾语前置59. “何裨之与有”的特殊语序是: B.“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60. “且此非十三经之比”中“比”的用法是:B.名词;类61. “凡此比例;盖亦多矣”中“比”的用法是: A.形容词;近似的62.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中“自”的用法是:B.假设连词;如果63. “自南徂北”中“自”的用法是:C.介词;从64. “未尝有行不由径”中“由”的用法是:A.动词;遵循65. “自家刑国;由近兼远”中“由”的用法是:B.介词;从66. “繇是覩奥升堂”中的“繇”属于:A.通假字67. “苞无穷;协惟一”中的“苞”属于:A.通假字68. “则嚣然思食”中的“嚣”属于:A.通假字69.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中的“由”属于:A.通假字70.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中“以”的用法是:A.介词;凭借71. “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用法是: D.通“已”;副词;已经72. “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中“少”的用法是:C.副词;稍微73.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中“少”的用法是:D.动词;少有74. “于今是赖”的特殊语序是:B.“是”作前置宾语75. “曾闵之行;宜其用心”的特殊语序是: A.主谓倒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医古文B》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医古文B》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医古文B》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用法是:()A.动词,阻止B.副词,只C.动词,居住D.语气词,无义E.动词,到……去2.“何裨之与有”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3.在“岁在执徐,月之哉生明者也”中,“哉”之义为:()A.已B.戴C.载D.啊E.才4.“自”属于:()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E.转注5.在“壮士之怒,赫然殊观”中,“赫然”之义为:()A.显赫的样子B.盛怒的样子C.可怕的样子D.脸红的样子E.壮观的样子6.《经籍纂诂》的编排法是:()A.部首B.拼音C.笔画D.笔顺E.平水韵7.“閒与语曰”中“与”的用法是:()A.介词,给B.动词,给C.介词,跟D.通“欤”,语气词,呢E.连词,和8.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A.无奈B.不好C.无靠D.无聊E.无已9.10.“断肠湔洗”中的“湔洗”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11.“已故到谯”中“故”的用法是:()A.副词,特地B.名词,原因C.因果连词,所以D.形容词,原来的E.名词,原先的状况,指健康12.13.“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属于:()A.互备C.举隅D.分承E.错综14.在“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中,“泥”之义为:()A.束缚B.软化C.拘泥D.污染E.凝滞15.“罗遇翁亦甚懽”中的“懽”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16.在“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中,“悁悁”之义为:()A.哀叹貌B.气忿貌C.悲哀貌D.忧闷貌E.心痛貌17.18.在“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蓍”的正确读音为:()A.qīngB.qíC.qìD.shǐE.shī19.在“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中,“蒂芥”之义为:()A.不太顺心B.很不痛快C.很不舒服D.微小的梗阻E.郁积在胸的怨恨或不快20.“音”字在《说文》中的部首是:()A.立部B.日部D.玉部E.音部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E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E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A13.参考答案:D14.参考答案:E15.参考答案:C16.参考答案:D18.参考答案:E19.参考答案:E20.参考答案:E。

医古文B第6次作业及答案(活动za)

医古文B第6次作业及答案(活动za)

您本学期选择了学习“医古文”。

说明:本次作业是针对课件中内容的,总分为分,您的得分为分型题:. 在“七登南宫,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中,“便繁”之义为:.事情繁杂.屡次经过.多次上书.多次供职.官运亨通. 在“死生契阔,不可问天”中,“契阔”之义为:.宽窄.长短.聚散.远近.结局. 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尸”之义为:.放弃.躺着.尸体.不管.主持. 在“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钦风请益”中,“请益”之义为:.请求增加.谋求得益.向人请教.请求帮助.向人求助. 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用”之义为:.以便.用来.作用.因为.因此. 以下喻废物利用的典故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断流之水,可以鉴形.壁影萤光,能资志土.竹头木屑,曾利兵家.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在“岁次甲子黄钟之吉”中,“黄钟之吉”是指:.十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十二月初一.正月初三.二月初三. 在“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中,“一隅”之义为:.一角.一边.全部.由此识彼.登堂入室. 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好像.不如.不像.不要.无奈. 在“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尝百药,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沴”中,“变沴”之义为:.变动.变化.变诊.变证.变乱. 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急切.频繁.极点.危急.严重. 在“作者谓圣,述者谓明”(《温病条辨叙》)中,此“作者”是指:.华佗.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成无己. 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之义为:.洋洋得意.任意驱使.贪得无厌.胡作非为.欲壑难填. 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笔削”之义为:.删除.校勘.修改.整理修订.摘要类编. 在“宋臣高保衡等叙业已辟之”中,“辟”之义为:.驳斥.阐述.发挥.张扬.分析. 在“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适足多疑”中,“适”之义为:.正当.前往.适好.恰逢.只是. 在“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中,“阚”之义为:.找出.看到.分析.耻笑.窥伺. 在“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中,“加”之义为:.增加.夸大.超过.赶上.越过. 以下可喻“能担当大事,不怕艰危”的坚强人物的是:.幽室一灯.圯桥杰竖.中流一柱.泰山一壤.河海一流. 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吮舐”之义为.吸脓舔疮.吮砵舔盆.吮痈舔痔.吮舔肛门.吮脓舔血. 在“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中,“操觚”之义为:.拿着木简.操起木简.难以下笔.执简写作.删削改正. 在“壮月既望”中,“壮月”是指农历的:.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 在“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中,“率由”之义为:.全都.遵循.大率.跟从.率领. 在“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中,“向”之义为:.如果.接近.以前.方向.趋向. 在“观坡仙《楞加经?跋》云:经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

北京中医药《医古文B》平时作业4

北京中医药《医古文B》平时作业4

1.“辟如滴水之器”中的“辟”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2.“罗遇翁亦甚懽”中的“懽”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C3.“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的“穰”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4.“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中的“齐”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B5.“因五藏之输”中的“输”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B6.“苦四支烦”中的“支”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B7.“始皆心服口誉”中“心、口”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用作动词参考答案:C8.“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用作动词参考答案:E9.“使人手摸知所在”中“手”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动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B10.“便饮其麻沸散”中“饮”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动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C11.“太祖累书呼”中“书”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名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B12.“今所患勿药可愈”中“药”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名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A13.“而何怪”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参考答案:D14.“中庶子喜方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参考答案:A15.“不汗出”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参考答案:E16.“亲中人有病如成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参考答案:A17.“翁穷昼夜是习”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代词作宾语前置E.“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参考答案:D18.“去本而末是务”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代词作宾语前置E.“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参考答案:E19.“太子何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参考答案:D20.“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参考答案:A21.“尽与扁鹊”中“与”的用法是:()A.介词,给B.动词,给C.介词,跟D.通“欤”,语气词,呢E.连词,和参考答案:B22.“閒与语曰”中“与”的用法是:()A.介词,给B.动词,给C.介词,跟D.通“欤”,语气词,呢E.连词,和参考答案:C23.“不出三日必閒”中“閒”的用法是:()A.副词,私下B.动词,痊愈C.名词,一会儿D.形容词,空闲E.名词,在……之间参考答案:B24.“君有疾在肠胃閒”中“閒”的用法是:()A.副词,私下B.动词,痊愈C.名词,一会儿D.形容词,空闲E.名词,在……之间参考答案:E25.“更熨两胁下”中“更”的用法是:()A.副词,又B.副词,交替C.副词,互相D.动词,经过E.动词,改变参考答案:B26.“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中“更”的用法是:()A.副词,又B.副词,交替C.副词,互相D.动词,经过E.动词,改变参考答案:A27.“桓侯使人问其故”中“故”的用法是:()A.副词,特地B.名词,原因C.因果连词,所以D.形容词,原来的E.名词,原先的状况,指健康参考答案:B28.“已故到谯”中“故”的用法是:()A.副词,特地B.名词,原因C.因果连词,所以D.形容词,原来的E.名词,原先的状况,指健康参考答案:A29.“精神不能止邪气”中“止”的用法是:()A.动词,阻止B.副词,只C.动词,居住D.语气词,无义E.动词,到……去参考答案:A30.“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用法是:()A.动词,阻止B.副词,只C.动词,居住D.语气词,无义E.动词,到……去参考答案:D31.“人之所病,病疾多”中“病”的用法是:()A.动词,担心B.名词,疾病C.动词,怨恨D.形容词,病重E.动词,患……病参考答案:A32.“太子何病”中“病”的用法是:()A.动词,担心B.名词,疾病C.动词,怨恨D.形容词,病重E.动词,患……病参考答案:E33.“当引某许,若至,语人”中“许”的用法是:()A.名词,部位B.名词,住处C.动词,赞赏D.动词,赞成E.副词,左右,表约数参考答案:A34.“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许”的用法是:()A.名词,部位B.名词,住处C.动词,赞赏D.动词,赞成E.副词,左右,表约数参考答案:E35.“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中“卒”的用法是:()A.动词,完成B.动词,死C.副词,终于D.副词,最终E.通“猝”,副词,突然参考答案:E36.“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中“卒”的用法是:()A.动词,完成B.动词,死C.副词,终于D.副词,最终E.通“猝”,副词,突然参考答案:B37.“成得药去”中“去”的用法是:()A.动词,离开B.动词,除去C.同“弆”,动词,储藏D.动词,到……去E.形容词,过去了的参考答案:A38.“何忍无急去药”中“去”的用法是:()A.动词,离开B.动词,除去C.同“弆”,动词,储藏D.动词,到……去E.形容词,过去了的参考答案:C39.“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益”的用法是:()A.动词,增加B.副词,逐渐C.副词,更加E.动词,满出参考答案:B40.“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益”的用法是:()A.动词,增加B.副词,逐渐C.副词,更加D.形容词,有益的E.动词,满出参考答案:D41.“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中“治”的用法是:()A.动词,举行B.形容词,正常C.动词,研读D.动词,治理E.动词,治疗参考答案:C42.“操古方以治今病”中“治”的用法是:()A.动词,举行C.动词,研读D.动词,治理E.动词,治疗参考答案:E43.“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焉”的用法是:()A.兼词,于此B.词尾,……的样子C.语气词,无义D.代词,之E.语气词,呢参考答案:A44.“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中“焉”的用法是:()A.兼词,于此B.词尾,……的样子C.语气词,无义D.代词,之E.语气词,呢参考答案:D45.“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中的“非常”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A46.“邪气畜积而不得泄”中的“畜积”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B47.“佗令温汤近热”中的“温汤”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A48.“断肠湔洗”中的“湔洗”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B49.“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消息”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A50.“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的“利害”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C51.“要光明如水精”中的“精”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52.“用嫩桑枝条相拌蒸,出,暴干”中的“暴”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B53.“如火薪然”中的“薪”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54.“如火薪然”中的“然”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B55.“若夫法天则地”中“法、则”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A56.“余欲针除其疾病”中“针”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B57.“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中“花、实”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名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A58.“根实可药,囊之可枕”中“药、囊”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名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A59.“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中“莫”的用法是:()A.副词,不要B.代词,没有什么C.代词,没有人D.名词,通“幕”E.名词,通“膜”参考答案:B60.“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中“莫”的用法是:()A.副词,不要B.代词,没有什么C.代词,没有人D.名词,通“幕”E.名词,通“膜”参考答案:C61.“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中的“悬布”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B62.“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中的“残贼”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B63.“犹慈石取铁”中的“慈”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64.“今其技术晻昧”中的“晻”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C65.“并平脉辨证”中的“平”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66.“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中的“知”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B67.“大济蒸人”中的“蒸”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68.“兼《灵枢》九卷,迺其数焉”中的“迺”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C69.“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中“愚”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D70.“同死生之域”中“同”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名词意动用法D.形容词使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E71.“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中“目”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使动用法D.为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A72.“孔安国序《尚书》”中“序”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使动用法D.为动用法参考答案:D73.“惟名利是务”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介词宾语前置C.强调句宾语前置D.否定句宾语前置E.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参考答案:C74.“下此以往,未之闻也”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B.介词宾语前置C.强调句宾语前置D.否定句宾语前置E.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参考答案:D75.“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中“假”的用法是:()A.动词,宽容B.动词,凭借C.动词,借助D.假设连词,假如E.形容词,与“真”相对参考答案:C76.“假若天机迅发”中“假”的用法是:()A.动词,宽容B.动词,凭借C.动词,借助D.假设连词,假如E.形容词,与“真”相对参考答案:D77.“谨拟一法,略效丹溪,未识如何”中“识”的用法是:()A.动词,记住B.名词,见解C.动词,认识D.动词,知道E.动词,标识参考答案:D78.“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中“识”的用法是:()A.动词,记住B.名词,见解C.动词,认识D.动词,知道E.动词,标识参考答案:B79.“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宿”的用法是:()A.名词,夜B.动词,住宿C.名词,有名望的人D.副词,向来E.名词,星宿参考答案:D80.“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中“宿”的用法是:()A.名词,夜B.动词,住宿C.名词,有名望的人D.副词,向来E.名词,星宿参考答案:E81.“蒇谋虽属乎生知”中“属”的用法是:()A.同“嘱”,动词,叮嘱B.名词,同宗支属关系C.动词,归属D.动词,连接E.名词,种类参考答案:C82.“蒇谋虽属乎生知”中“属”的用法是:()A.同“嘱”,动词,叮嘱B.名词,同宗支属关系C.动词,归属D.动词,连接E.名词,种类参考答案:C83.“告穷归天,束手受败”中的“归天”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A84.“委付凡医”中的“委付”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B85.“不刊之书也”中的“不刊”属于:()A.同形词语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A86.“庶以网罗今古”中的“网罗”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B87.“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中的“并吞”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B88.“询谋得失,深遂夙心”中的“得失”属于:()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参考答案:C89.“繇是覩奥升堂”中的“繇”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90.“苞无穷,协惟一”中的“苞”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91.“则嚣然思食”中的“嚣”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92.“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中的“由”属于:()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参考答案:A93.“气有余则和其经渠以安之”中“安”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A94.“吾甚非之”中“非”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E95.“明能烛幽,二竖遁矣”中“烛”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B96.“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中“弁髦”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C97.“神仙虽不目见”中“目”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C98.“外物以累心不存”中“累”的活用类型是:()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参考答案:A99.“于今是赖”的特殊语序是:()A.主谓倒装B.“是”作前置宾语C.介词宾语前置D.否定句宾语前置E.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参考答案:B100.“曾闵之行,宜其用心”的特殊语序是:()A.主谓倒装B.“是”作前置宾语C.介词宾语前置D.否定句宾语前置E.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参考答案:A。

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古代医学文献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医学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智慧,通过研读古代医学文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医学。

下面是一些医古文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医学文献的分类古代医学文献可以分为医书、医方和医案三大类。

医书是古代医学家总结和归纳医学知识的著作,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方是古代医学家记录的治疗方法和方剂,如《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案是古代医生治疗病例的记录,如《玉函秘笈》、《金匮要略》等。

二、古代医学文献的特点1. 丰富的内容:古代医学文献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涉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精湛的医学技术:古代医学家在没有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研究出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剂,这些经验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语言的繁复:古代医学文献使用的是古代汉语,语言繁复,有时候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学习古代医学文献时,需要对古代汉字和语法有一定的了解。

三、古代医学文献的价值1. 历史价值:古代医学文献是了解古代医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通过研究古代医学文献,可以了解到古代医学家的思想和医学理论的演变过程。

2. 学术价值:古代医学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智慧,通过学习古代医学文献,可以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3. 应用价值:古代医学文献中的许多治疗方法和方剂,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古代医学文献,可以发掘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四、如何学习古代医学文献1. 阅读原文:学习古代医学文献,首先要学会阅读原文,理解古代汉字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

可以通过学习古汉语和古代文献阅读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 学习注释:古代医学文献中的注释对于理解原文非常重要。

医古文B第7次作业及答案

医古文B第7次作业及答案

您本学期选择了学习“医古文B”。

说明:本次作业是针对课件中18--24内容的,总分为49分,您的得分为49分A型题:1. 在“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中,“村儒”是指:A.乡村塾师B.家庭教师C.农村书生D.无聊的文人E.才疏学浅的文人2. 在“即或衰年无俚,有此附会”中,“无俚”之义为:A.无理B.无聊C.无趣D.无事E.无方3. 在“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中,“刀圭”本指量取药末的工具,此当“药物”讲,这A.比喻B.委婉C.借代D.避复E.割裂4. 在“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尚”之义为:A.久远B.高尚C.重视D.宝贵E.崇尚5. 在“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中,“素位”之义为:A.不居官位B.素居官位C.在位廉洁D.白占官位E.身处官位6. 在“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中,“悁悁”之义为:A.哀叹貌B.气忿貌C.悲哀貌D.忧闷貌E.心痛貌7. 在“故亦曲碎论之”中,“曲碎”之义为:A.零乱B.破碎C.曲折D.详细E.琐碎8. 在“而泄之以尾闾”中,“尾闾”之喻义为:A.多B.少C.小D.弱E.强9. 在“渠亦不自省其过”中,“渠”之义为:A.水渠B.此辈C.你们D.此人E.他们10. 在“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之义为:A.向着一边B.对着墙角C.向着路边D.对着墙角哭泣E.得了疾病苦闷11. 在“子之大夫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中,“大父”是指:A.祖父B.伯父C.父亲D.外祖父E.曾祖父12. 在“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中,“形迹”之义为:A.形象B.行为C.推脱D.欺诈E.隐瞒13. 在“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形容:A.愤怒B.骄傲C.猖獗D.骄横E.狂妄14. 在“邀射名誉,甚不仁矣”中,“邀射”为:A.同义复词B.反义复词C.偏义复词D.同形词语E.异形词语15. 在“唯当审谛覃思”中,“覃”之义为:A.水池B.深入C.姓氏D.谈论E.周密16. 在“燕哙、子之何尝不托尧舜以鸣高”中,“鸣高”之义为:A.名声高雅B.高声喊叫C.表示清高D.大声歌唱E.故意炫耀17. 在“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中,“较”之义为:A.比较B.清楚C.车前铜柱D.通“校”E.通“效”18. 在“各相其病之所宜而用之”中,“相”之义为:A.辅佐B.观望C.察看D.分析E.应用19. 以下喻良医高超医术而庸医很难懂的是:A.错节盘根,必求利器B.《阳春》《白雪》,和者为谁C.骐骥不多得,何非冀北驽群D.帷幄有神筹,几见圯桥杰竖E.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20. 在“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中,“蕞尔”之义为:A.大貌B.小貌C.肥貌D.瘦貌E.虚貌21. 在“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中,“巨贼”之义为:A.大偷B.大盗C.大患D.大害E.大邪22. 在“布衣挟相公以自尊”中,“挟”之义为:A.挟持B.倚仗C.夹住D.拽住E.攀附23. 在“偶然治差一病……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中,“膏肓”之义为:A.心胸的深层部位B.不可改变的嗜好C.不可救药的病证D.不可挽救的恶习E.不可避免的错误24. 在“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中,“参差”之义为:A.不齐B.差错C.交互D.混乱E.耽搁25. 在“或益之以畎浍”中,“畎浍”本指:A.溪流B.井水C.大河D.田间水沟E.海水所归之处26. 在“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中,“救济”之义为:A.救助困苦B.治病救人C.帮助穷人D.救世济民E.国际民生27. 在“鼓事外之口吻,发言非难”中,“口吻”之义为:A.口气B.口舌C.腔调D.口唇E.语气28. 在“阳明勋业烂然,胡世宁笑其多一讲学”中,“多”之义为:A.不少B.多了C.只是D.称赞E.足够29. 在“唯庸工误人最深,如鲧堙洪水,不知五行之道”中,“鲧堙洪水”在此比喻:A.筑堤防水,违背规律B.水来土堙,只是蛮干C.拘泥固执,方法简单D.庸医滥补,越补越坏E.齐心协力,共度难关30. 在“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中,“蠲”之义为:A.消除B.罢黜C.排出D.忘掉E.抑制31. 在“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中,“躬行”之义为:A.弯腰去做B.遵守礼仪C.亲自实践D.自己行走E.努力不怠32. 在“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中,“率尔”之义为:A.生气貌B.潇洒貌C.得意貌D.任意貌E.轻率貌33. 以下表“自私自爱,不过问别人事”的是:A.非常之人B.袖手自珍C.阳若同心D.承风趋影E.皮质难窥34. 在“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中,“妍蚩”之义为:A.美丑B.善恶C.男女D.好坏E.高下35. 在“如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中,“措”之义为:A.措施B.错误C.借用D.放置E.实施36. 在“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中,“诸”之义为:A.之B.于C.之于D.之乎E.者也37. 在“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中,“蒂芥”之义为:A.不太顺心B.很不痛快C.很不舒服D.微小的梗阻E.郁积在胸的怨恨或不快38. 在“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中,“艺能”之义为:A.医能B.技能C.才能D.医术E.方技39. 在“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中,“生命”之义为:A.性命B.人命C.献生D.一切众生E.活的动物40. 在“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中,“隐忍”之义为:A.勉力含忍B.勉强忍耐C.隐隐作痛D.暗中忍耐E.用心良苦41. 在“壮士之怒,赫然殊观”中,“赫然”之义为:A.显赫的样子B.盛怒的样子C.可怕的样子D.脸红的样子E.壮观的样子42. 在“北山之木,虽离奇液瞒”中,“离奇”之义为:A.超乎平常B.不可想象C.无法理解D.特别古怪E.弯曲盘扭43. 以下句中加点号的词与“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中“颇”同A.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B.(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C.(一)拔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D.由是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E.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B第1-4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B第1-4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B第1-4次作业第1次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在“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中,“谅”之义为:[1分]B.诚实2. 在“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中,“辟”之义为:[1分]B.征召3. 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中,“极”之义为:[1分]C.疲惫4. 在“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谨遇”之义为:[1分]C.恭敬接待5. 在“已而求见愈笃”中,“笃”之义为:[1分]B.恳切6. 在“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之义为:[1分]C.遵循7. 在“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中,“一”之义为:[1分]B.专一8. 在“居二日半,简子寤”中,“居”之义为:[1分]C.过了9. 在“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中,“垣”之义为:[1分]A.矮墙10. 在“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蓍”的正确读音为:[1分]E.shī11. 在“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班班”之义为:[1分]12. “简悫贞良”的正确译释是:[1分]D.简朴诚实坚贞和善13. 以下除……之外,都不是“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中“咳婴”之义:[1分]B.刚会笑的婴儿14. 以下“见”表被动的是:[1分]A.适值佗见收15. 在“遂北面再拜以谒”中,“北面”之义为:[1分]E.面朝北16. “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正确语译是:[1分]E.全部抛弃你过去学的医学知识,因为那些不正确17. 在“后五日,桓侯体病”中,“病”之义为:[1分]E.比疾重,病重18. 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1分]A.无奈19. 在“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中,“指归”之义为:[1分]E.主旨,旨意20. 在“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中,“一”之义为:[1分]C.或者21. 在“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中,“日记”之义为:[1分]B.每天记诵22. 在“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辏于道中”中,“辐辏”之义为:[1分]E.聚集23. 以下不能解释为“向所习举子业”中的“向”的是:[1分]D.面对24. 在“然有阴虚火动,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中,“消息”之义为:[1分]25. 在“但旁人数为易汤”中,“数”之音义为:[1分]D.音shuò,多次26. 在“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中,“螫”之音为:[1分]C.shì27. “考验首服”的译释是:[1分]C.拷打审问,供认服罪28. 在“太子累书呼”中,“累”之义为:[1分]C.多次29. 以下不能代替“特以诊脉为名耳”中的“特”的是:[1分]D.皆30. 在“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中,“省”之义为:[1分]B.探望31. 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1分]B.少有32. 以下作“眼泪”讲的是:[1分]D.涕33. 在“流涕长潸”中,“长潸”之义为:[1分]C.长时间流泪34. 在“小儿戏门前,逆见”中,“逆”之义为:[1分]D.迎面35. 在“学精于医,得金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中,“旁”之义为:[1分]A.广泛36. 在“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中,“时方”之义为:[1分]B.当时正在37. 在“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中,“重”之义为:[1分]C.甚38. 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性褊”之义为:[1分]C.心胸狭窄39. 在“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中,“暂”之义为:[1分]D.短时40. 在“先生得无诞之乎”中,“得无诞之”之义为:[1分]C.莫非欺骗我41. 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1分]D.甦42. 以下句中的“县”用其本义表“悬挂”义的是:[1分]B.立吐虵一枚,县车边43. 在“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之义为:[1分]D.收藏44. 在“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中,“源委”之义为:[1分]C.源流45. 在“大定初,校籍真定河间,户冠两路”中,“冠”之义为:[1分]A.居首位46. 在“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将”之义为:[1分]E.搀扶47. 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克”之义为:[1分]E.能够48. 在“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故使多脊痛”中,“多”之义为:[1分]B.常常49. 在“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中,“浼”之义为:[1分]D.玷污50. 以下不能代替“血脉治也,而何怪”中的“而”的是:[1分]C.然51. 在“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中,“公”之义为:[1分]C.父亲52. 以下加括号的词与“当得家书”中“当”字同义的是:[1分]E.(向来)道边有卖饼家第2次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中,“耳目”的修辞手法是:[1分]E.借代2. 在“谦父曰:亦传道耳”中,“亦”之义为:[1分]E.只是3. 在“朋侪颇疾之”中,“疾”之义为:[1分]D.嫉妒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1. “精神不能止邪气”中“止”的用法是:[1分] A.动词,阻止2. “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用法是:[1分] D.语气词,无义3. “邪气畜积而不得泄”中的“畜积”属于:[1分] B.同义复词4.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中的“非常”属于:[1分] A.同形词语5. “成得药去”中“去”的用法是:[1分] A.动词,离开6. “何忍无急去药”中“去”的用法是:[1分] C.同“弆”,动词,储藏7. “因五藏之输”中的“输”属于:[1分] B.古今字8. “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中的“齐”属于:[1分] B.古今字9. “罗遇翁亦甚懽”中的“懽”属于:[1分] C.异体字10. “辟如滴水之器”中的“辟”属于:[1分] A.通假字11. “苦四支烦”中的“支”属于:[1分] B.古今字12.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的“穰”属于:[1分] A.通假字13. “翁穷昼夜是习”的特殊语序是:[1分] D.代词作宾语前置14. “去本而末是务”的特殊语序是:[1分] E.“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15. “太子何病”的特殊语序是:[1分] 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16. “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的特殊语序是:[1分]A.定语后置17. “君有疾在肠胃閒”中“閒”的用法是:[1分] E.名词,在……之间18. “不出三日必閒”中“閒”的用法是:[1分] B.动词,痊愈19. “佗令温汤近热”中的“温汤”属于:[1分] A.同形词语20. “断肠湔洗”中的“湔洗”属于:[1分] B.同义复词21. “桓侯使人问其故”中“故”的用法是:[1分] B.名词,原因22. “已故到谯”中“故”的用法是:[1分] A.副词,特地23. “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中“卒”的用法是:[1分] B.动词,死24. “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中“卒”的用法是:[1分] E.通“猝”,副词,突然25. “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中“焉”的用法是:[1分] D.代词,之26. “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焉”的用法是:[1分] A.兼词,于此27. “更熨两胁下”中“更”的用法是:[1分] B.副词,交替28. “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中“更”的用法是:[1分] A.副词,又29. “閒与语曰”中“与”的用法是:[1分] C.介词,跟30. “尽与扁鹊”中“与”的用法是:[1分] B.动词,给31. “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的“利害”属于:[1分] C.偏义复词32. “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消息”属于:[1分] A.同形词语33. “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活用类型是:[1分] E.形容词用作动词34. “始皆心服口誉”中“心、口”的活用类型是:[1分] C.名词用作状语35. “今所患勿药可愈”中“药”的活用类型是:[1分] A.名词用作动词36. “太祖累书呼”中“书”的活用类型是:[1分] B.名词用作状语37.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许”的用法是:[1分] E.副词,左右,表约数38. “当引某许,若至,语人”中“许”的用法是:[1分] A.名词,部位39. “人之所病,病疾多”中“病”的用法是:[1分] A.动词,担心40. “太子何病”中“病”的用法是:[1分] E.动词,患……病41. “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中“治”的用法是:[1分] C.动词,研读42. “操古方以治今病”中“治”的用法是:[1分] E.动词,治疗43. “使人手摸知所在”中“手”的活用类型是:[1分] B.名词用作状语44. “便饮其麻沸散”中“饮”的活用类型是:[1分] C.动词使动用法45. “中庶子喜方者”的特殊语序是:[1分] A.定语后置46. “而何怪”的特殊语序是:[1分] 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47. “不汗出”的特殊语序是:[1分] E.否定句宾语前置48. “亲中人有病如成者”的特殊语序是:[1分] A.定语后置49. “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益”的用法是:[1分] B.副词,逐渐50. “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益”的用法是:[1分] D.形容词,有益的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在“《经》云:‘无故而瘖,脉不至,不治自已’。

医古文B

医古文B

本资料及答案仅供参考《医古文B》辅导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在“使妓戏狎,或引其衣”中,“狎”的意义是:E.亲昵而不庄重2.在“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中,“旬日”的意义是:D.十日3.在“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中,“泥”的意义是:D.凝滞4.在“翌日天甫明,来视予脉”中,“翌日”的意义是:D.次日5.在“王注固非,《校正》谓是殃字,义亦未安”中,“安”的意义是:D D.妥贴6.在“此说甚戾”中,“戾”的意义是: D.违背7.在“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比喻C.应验迅速8.在“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中,“怵惕”的意义是:B B.恐惧9.在“兴言撰缉,勒成一家”中,“勒”的意义是:D.编写10.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的意义是:D.胡作妄为11.在“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意义是:B.通“已”,已经12.在“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中,“谋”的意义是:D.合13.在“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中,“湛”的意义是: A.浓厚14.在“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中,“定分”的意义是:A.固定的寿限15.在“或尊贵执言难抗”中,“执言”的意义是: C.固执之言16.在“航千仞之渊”中,“仞”的意义是:EA.通“韧”B.通“刃”C.险恶D.周制七尺E.古长度单位,周制八尺17.在“皆可以胜百钧,驰千里”中,“胜”的意义是: E.经受得住18.在“时惟伯嘉纳公持部使者节来蒞浙东,慎简群材”中,“简”的意义是:B.选择19.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中,“偏”的意义是:C.独20.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哪个词义与“贱者焦劳不适,怀抱可知”中“怀抱”的意义接近: C.有意气之私厚而荐者21.在“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中,“旬日”的意义是:C.七日22.在“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中,“泥”的意义是:D.凝滞23.在“此乃三焦之气壅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饮,不能下滋肠腑,非血燥比也”中,“比”的意义是: E.类24.在“此友遂敛手不治,以为热毒以深,噬脐无及”中,“噬脐”比喻: E.后悔不及25.在“其家咸以为怪,然以为系铃解铃,姑听之”中,“系铃解铃”比喻:E.谁做的事有了问题,仍须由谁去解决26.“跋前踬后”比喻:D.进退两难27.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式”之义为B.用28.在“夫喜于遂,畏于难,惧于祸”中,“遂”的意义是:B顺心29.在“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沴”之义为:C C.不和30.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B.频繁31.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 D.甦 32.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AA.无奈 33.在“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中,“考”之义为: A 长寿34.在“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中,“冰谷”喻义为:CC.喻险境35.在“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中,“稔”之义为: D.年36.在“驹隙百年,谁保无恙”中,“驹隙百年”之喻为: D. 喻人生短暂37.在“疾之中人,变态莫测,明能烛幽,二竖遁矣”中,“二竖”之义为: C.病魔 38.在“好学之士,咸知向方”中,“向方”之义为: C.趋向正道39.在“嗜学不厌,研理务精”中,“厌”之义为:A.满足40.在“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中,“梓”的修辞手法是:C.借代41.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的意义是:D.胡作非为42.在“剽窃医绪,倡为诡异”中,“绪”的意义是:E.残余43.在“人之所病,病病多”中,“病病多”译为:C.担忧疾病多44.在“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已”的意义是D.通“矣”45.在“藏诸笥者久之”中,“诸”的意义是:C.之于46.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A. 正当47.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之义为: E.领地48.在“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之义为: D. 体弱多病者49.“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 D.敬意50.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货”之义为:B .卖51.在“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中,“妍蚩”之义为:A.美丑52.在“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中,“亭育”之义为:A .养育53.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 C. 差错54.在“皆可以胜百钧,驰千里”中,“胜”的意义是: E.经受得住55.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无奈56.在“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尚”之义为 E.久远57.在“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中,“参差”之义为:B.差错58.在“如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中,“措”之义为: D. 搁置59.在“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中,“经权”之义为: D. 义偏于“权”,变化60.“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 A .《周易》61.在“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中,“闵”的意义是: B.忧虑62.在“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比喻:C.应验迅速63.在“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中,“生生”的正确译法是:E.使生命长生64.在“梁陶弘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中,“雅”的意义是: E.平素65.在“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中,“悬”的意义是:B传布66.以下哪个不含有“百姓”义:A.二竖67.以下哪一个不能表示“时间长久”义:C C.曾68.在“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意义是:通“已”,已经69.在“是以君子知形恃神而立,神须形以存”中,“须”的意义是:D. 依靠70.在“今执途之人而问之”中,“今”的意义是:D. 如果71.在“胡世宁笑其多一讲学”中,“多”的意义是:EE. 只是72.在“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中,“传”的意义是E. 为……作传73.在“闻子敬时愦闷动作”中,“动作”的意义是: E. 发作74.在“徐之粪壤,皆可以封大社”中,“封”的意义是:. 建筑75.在“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中,“殷”的意义是:.深76.在“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中,“诬”的意义是:A.轻视77.在“然其补,非今之所谓补也,文具于《补论》条下”中,“具”的意义是:B 陈述78.在“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中,“当”的意义是:C. 担当79.在“然新秋之凉,方以却暑也”中,“却”的意义是:C. 退在“不肖体素丰,多火善渴”中,“善”的意义是:D. 多81.“子之所慎,斋战疾”中,“子”指的是:A.孔子82.“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而”的意义是:.如果83.“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是”的意义是:D.正确84.“其于医也则不可,谓人己气血之难符”中,“谓”的意义是 E.通“为”,因为85.在“盖人之生也,顾夏虫而却笑”中,“顾”意为:.回视86.在“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而勿谖者亦以言”中,“矢”的意义是:C. 誓87.在“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中,“可”的意义是:A. 大约88.在“摭陶氏之乖违,辨俗用之纰紊”中,“摭”的意义是:摘取89.在“徽音累属”中,“累属”属于: E.同义复词90.在“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通”中,“王”的意义是:成就王业91.在“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中,“加”的意义是:.超过92.在“而下士闻道若张景岳之徒”中,“下士”的意义是.水平差的人93.在“徐之粪壤,皆可以封大社”中,“封”的意义是:.建筑94.在“未信宿辄谢去”中,“信宿”的意义是:两个晚上95.在“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一切”的意义是:普通96.在“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中,“丝竹”属于:借代97.在“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而其中又有辨焉”中,“辨”的意义是:.分别98.在“天下之人,皆可以无死,斯言妄也。

医古文B辅导资料

医古文B辅导资料

各位学员:本资料及答案仅供参考《医古文B》辅导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在“使妓戏狎,或引其衣”中,“狎”的意义是: E A.戏弄 B.引诱 C.挑逗 D.猥亵地开玩笑 E.亲昵而不庄重2.在“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中,“旬日”的意义是: D A.一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E.十五日3.在“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中,“泥”的意义是: D A.束缚 B.软化 C.拘泥 D.凝滞 E.污染4.在“翌日天甫明,来视予脉”中,“翌日”的意义是: DA.前日B.昨日C.今日D.次日E.过了几日5.在“王注固非,《校正》谓是殃字,义亦未安”中,“安”的意义是: DA.安定B.安全C.安分D.妥贴E.安生6.在“此说甚戾”中,“戾”的意义是: DA.暴戾B.罪过C.安定D.违背E.扭转7.在“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比喻: CA.徒有虚名B.偶然成功C.应验迅速D.反应迟钝E.声音相应8.在“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中,“怵惕”的意义是: BA.担忧B.恐惧C.警惕D.郁结E.凄怆9.在“兴言撰缉,勒成一家”中,“勒”的意义是: DA.统勒B.合并C.刊登D.编写E.补充10.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的意义是: DA.自由自在B.骄傲自大C.斤斤计较D.胡作妄为E.暴露无遗11.在“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意义是: BA. 因此B.通“已”,已经C.因而D.而且E.以至于12.在“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中,“谋”的意义是: DA.商量B.谋划C.探讨D.合E.联系13.在“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中,“湛”的意义是: AA.浓厚B.深沉C.浸润D.沉没E.澄清14.在“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中,“定分”的意义是: AA.固定的寿限B.一定的比例C.限定的分量D.固定的年分E.确定的比分15.在“或尊贵执言难抗”中,“执言”的意义是: CA.持论B.偏执之言C.固执之言D. 提出的意见E.所说的话16.在“航千仞之渊”中,“仞”的意义是: EA.通“韧”B.通“刃”C.险恶D.周制七尺E.古长度单位,周制八尺17.在“皆可以胜百钧,驰千里”中,“胜”的意义是: EA.尽B.负担C.禁止D.战胜E.经受得住18.在“时惟伯嘉纳公持部使者节来蒞浙东,慎简群材”中,“简”的意义是: BA.取用B.选择C.简朴D.简易E.简化19.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中,“偏”的意义是: CA.不全B.不正C.独D.仅E.止20.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哪个词义与“贱者焦劳不适,怀抱可知”中“怀抱”的意义接近:C A.厥身已斃,神明消灭 B.精神不能止邪气 C.有意气之私厚而荐者D.意多忧者,慰安云伪E.性好吉者,危言见非21.在“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中,“旬日”的意义是: CA.一日B.五日C.七日D.十日E.十五日22.在“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中,“泥”的意义是: DA.束缚B.软化C.拘泥D.凝滞E.污染23.在“此乃三焦之气壅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饮,不能下滋肠腑,非血燥比也”中,“比”的意义是: EA.比较B.比拟C.并列D.同等E.类24.在“此友遂敛手不治,以为热毒以深,噬脐无及”中,“噬脐”比喻: EA.痛恨不已B.忧郁不快C.怒气冲天D.惶恐不安E.后悔不及25.在“其家咸以为怪,然以为系铃解铃,姑听之”中,“系铃解铃”比喻: EA.自找麻烦B.自作主张C.自以为是D.自讨苦吃E.谁做的事有了问题,仍须由谁去解决26.“跋前踬后”比喻: DA.顾此失彼B.前后矛盾C.本末倒置D.进退两难E.反复思考27.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式”之义为: BA .试 B.用 C .尝 D 方 E.当28.在“夫喜于遂,畏于难,惧于祸”中,“遂”的意义是: BA.通畅B.顺心C.成就D.于是E.随便29.在“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沴”之义为: C A.不流 B. 通“诊” C.不和 D. 通“利” E.泛滥30.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 BA.急B.频繁C.极D.多次E.反复31.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 DA.已B.起C.閒D.甦 E.差32.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 A A.无奈 B.不好C.无靠 D.无聊 E.无知33.在“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中,“考”之义为: AA.长寿B. 考问 C .寿命 D.一生 E.羸弱34.在“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中,“冰谷”喻义为: CA.喻寒冷B.喻深渊C.喻险境D. 喻困苦E.喻艰难35.在“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中,“稔”之义为: D A.谷熟 B. 谷物名称C.黏 D.年 E.月36.在“驹隙百年,谁保无恙”中,“驹隙百年”之喻为: DA. 喻时光迅快B. 喻时光缓慢C.喻人生漫长D. 喻人生短暂E.喻路途遥远37.在“疾之中人,变态莫测,明能烛幽,二竖遁矣”中,“二竖”之义为: CA. 两个小儿B. 病名C.病魔D. 鬼怪E.两个童仆38.在“好学之士,咸知向方”中,“向方”之义为: CA.方向正确B.趋向某方C.趋向正道D.有了方向E.趋之若骛39.在“嗜学不厌,研理务精”中,“厌”之义为: AA.满足B.厌弃C.讨嫌D.通“魇E.通“压”40.在“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中,“梓”的修辞手法是: C A.比喻 B.委婉 C.借代 D.互文 E.割裂41.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的意义是: DA. 自由自在B.骄傲自大C.斤斤计较D.胡作非为E.暴露无遗42.在“剽窃医绪,倡为诡异”中,“绪”的意义是: EA.心绪B.开端C.事业D.头绪E.残余43.在“人之所病,病病多”中,“病病多”译为: CA.疾病多B.患病多C.担忧疾病多D.担忧患病多E.重病多44.在“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已”的意义是: DA.已经B.说尽C.通“以”D.通“矣”E.停止45.在“藏诸笥者久之”中,“诸”的意义是: CA.之B.之乎C.之于D.许多E.于46.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 A A. 正当 B. 钟鼓 C .时钟 D. 钟情 E.刚刚47.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之义为: EA.土地和天空B.领地的上空C.领土和领空D. 领地上的人民E.领地48.在“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之义为: DA.恶劣B.瘦弱C.贫民D. 体弱多病者E.顽劣49.“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 D A.自谦B.自卑C.佩服D.敬意 E.赞赏50.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货”之义为: BA.钱财B.卖C.买D.货物E.制作51.在“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中,“妍蚩”之义为: AA.美丑B.善恶C.男女D.好坏E.老少52.在“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中,“亭育”之义为:AA .养育 B. 立貌 C .停止 D. 享受 E.生育53.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CA. 特别B. 虚假C. 差错D. 过分E.模糊54.在“皆可以胜百钧,驰千里”中,“胜”的意义是:EA.尽B.负担C.禁止D.战胜E.经受得住55.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AA.无奈B.不如C.不像D.不要E.徒然56.在“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尚”之义为:EA.崇尚B.高尚C.重视D.宝贵E.久远57.在“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中,“参差”之义为:BA .不齐 B.差错 C .交互 D.混乱 E.错综58.在“如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中,“措”之义为:DA. 措施B. 错C. 借D. 搁置E. 混乱59.在“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中,“经权”之义为:DA.常规和变化B. 义偏于“经”,常法C.经常和权变D. 义偏于“权”,变化E. 义偏于“权”,谋略60.“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AA.《周易》B. 《论语》C.《孟子》D.《史记》E.《老子》61.在“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中,“闵”的意义是:BA.忧伤B.忧虑C.悲痛D.怜惜E.昏昧62.在“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比喻:CA.徒有虚名B.偶然成功C.应验迅速D.反应迟钝E.声音相应63.在“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中,“生生”的正确译法是:EA.世世代代B.保养生命C.孳息不绝D.安于自然E.使生命长生64.在“梁陶弘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中,“雅”的意义是:EA.雅正B.高尚C.非常D.时常E.平素65.在“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中,“悬”的意义是:BA.牵挂B.传布C.保存D.相隔E.公开66.以下哪个不含有“百姓”义:AA.二竖B.蒸人C.含灵D.苍生E.黔首67.以下哪一个不能表示“时间长久”义:CA.尚B.淹C.曾D.久E.邈68.在“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意义是:BA. 因此B. 通“已”,已经C. 而且D. 因而E. 以至于69.在“是以君子知形恃神而立,神须形以存”中,“须”的意义是:DA. 需要B. 必须C. 等待D. 依靠E. 应当70.在“今执途之人而问之”中,“今”的意义是:DA. 今天B. 现在C. 马上D. 如果E. 发语词71.在“胡世宁笑其多一讲学”中,“多”的意义是:EA. 多少B. 顶多C. 最多D. 过多E. 只是72.在“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中,“传”的意义是:EA. 传扬B. 记载C. 流传D. 传诵E. 为……作传73.在“闻子敬时愦闷动作”中,“动作”的意义是:EA. 活动 B .行为 C. 发生 D. 发现 E. 发作74.在“徐之粪壤,皆可以封大社”中,“封”的意义是:BA. 泥塑B. 建筑C. 同“邦”D. 坚固E. 分地75.在“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中,“殷”的意义是:AA.深B.大C.富D.强E.极76.在“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中,“诬”的意义是:AA.轻视B.虚假C.荒诞D.欺骗E.诬蔑77.在“然其补,非今之所谓补也,文具于《补论》条下”中,“具”的意义是:B A.具备 B. 陈述 C. 排列 D. 写作 E. 全部78.在“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中,“当”的意义是:CA.在B.挡C. 担当D. 应当E. 当然79.在“然新秋之凉,方以却暑也”中,“却”的意义是:CA.再B.转C. 退D. 反E. 又80.在“不肖体素丰,多火善渴”中,“善”的意义是:DA. 好B. 爱C. 易D. 多E. 耐81.“子之所慎,斋战疾”中,“子”指的是:A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E.荀子82.“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而”的意义是:BA.尚且B.如果C.然而D.而且E.并且83.“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是”的意义是:DA.这样B.这些C.是这样D.正确E.认为正确84.“其于医也则不可,谓人己气血之难符”中,“谓”的意义是:EA.认为B.所说的C.叫做D.以为E.通“为”,因为85.在“盖人之生也,顾夏虫而却笑”中,“顾”意为:AA.回视B. 顾惜C. 斜视D.左右看E. 只是86.在“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而勿谖者亦以言”中,“矢”的意义是:C A. 箭 B. 逝 C. 誓 D. 屎 E.失87.在“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中,“可”的意义是:AA. 大约B. 可以C. 可能D. 可要E. 或许88.在“摭陶氏之乖违,辨俗用之纰紊”中,“摭”的意义是:BA. 通“庶”B. 摘取C. 批判D. 遮掩E.指责89.在“徽音累属”中,“累属”属于:EA.叠音词B.重言C. 联绵词 D .偏义复词 E.同义复词90.在“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通”中,“王”的意义是:CA.兴旺B.成为帝王C. 成就王业D. 做大王 E .霸主91.在“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中,“加”的意义是:BA .增加B .超过 C. 覆盖 D.强加 E.变大92.在“而下士闻道若张景岳之徒”中,“下士”的意义是:DA.穷人B.地位低的人 C .愚蠢的人 D.水平差的人 E .不讲道理的人93.在“徐之粪壤,皆可以封大社”中,“封”的意义是:BA.泥塑B.建筑C. 同“邦”D.坚固E.分封94.在“未信宿辄谢去”中,“信宿”的意义是:BA.投宿 B. 两个晚上 C .可靠 D. 确信 E.任意住宿95.在“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一切”的意义是:CA. 所有B.全部C.普通 D .寻常 E.正常96.在“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中,“丝竹”属于:BA .比喻B .借代 C. 割裂 D .委婉 E .互备97.在“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而其中又有辨焉”中,“辨”的意义是:B A.辨别 B.分别 C.办法 D.议论 E .差误98.在“天下之人,皆可以无死,斯言妄也。

《医古文》教案

《医古文》教案
二、文章分析
第一段简述秦越人的身世及学医的经过。(大约40分钟)
第二段记述秦越人给赵简子诊病的故事,说明他精于切脉,诊断准确。(大约25分钟)
第三、四段记述秦越人给虢太子诊病的故事。从诊病到治疗以至于最后“起死回生”,说明秦越人精湛的医术。(大约60分钟)
第五段记述秦越人给齐桓侯诊病的故事,表现了他高超的望诊技能。(大约20分钟)
第七课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有关的书目文献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前置宾语
3.掌握课后的重点词语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一节:
班固及书目文献知识介绍 (10分钟)
讲解第1自然段。先秦学术发展情况及汉代整理书籍情况。(30分钟)
《医古文》教案
课程类别:必修课
授课对象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学时:54
学分:3
教材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教案完成时间:2009-6
学科审阅意见:
__________ (课程负责人签名)
__________ (学科带头人签名)
2009年6月20日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九课《新修本草》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新修本草》一书的形成、作用
2.了解本篇的内容大意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医古文课后答案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

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①。

曹公曰。

忧天下无此鼠辈邪②。

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③死。

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

以操之明略见几。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

真可畏诸。

亦可慎诸。

原④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贤者之谕⑤。

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

复用是为口实⑥。

悲哉。

夫贤能不能无过。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⑦皆曰。

忧天下无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生之不可再⑧也。

可不谓大哀乎。

【加点号的词语】:工:高明。

①宥:宽舒。

②邪:同“耶”,语气助词,吗。

③且:副词,将要。

生:试活命。

④原:推究的本意。

⑤谕:劝戒;告诫。

轻:轻率。

⑥口实:借口;凭据。

苟:如果。

⑦壬人:奸佞之人。

曾:竟然。

⑧再:重复,第二次。

【加横线的句子】:唉!以曹操的聪明大略、能够洞察入微的才干,尚且如此轻率地杀戮能士;以荀彧(文若)的智慧、地位和声望,又用实在的道理进行规劝,尚且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有所缓和而宽恕华佗,那么执掌大权之人的愤怒,就真的是令人畏惧啊!也是令人必须慎重对待的啊!《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

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臘。

遂直以爲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爲《局方》之學。

閒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

醫道隱晦,職此之由。

可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衆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

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

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

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

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医古文,即古代医学文献,是研究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源。

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医古文的课后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习题一:请解释以下医古文中的术语:1. 脉象2. 五味3. 四气答案:1.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病情的方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每种味道对应不同的身体功能和治疗作用。

3.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用于描述药物的性质,指导临床用药。

习题二:《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治未病”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实际例子说明。

答案:“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干预。

例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整情绪等方法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习题三:简述《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

答案:《伤寒杂病论》中“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细致的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个体差异和疾病变化,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个性化和动态性。

习题四:请列举三种古代常用的医疗器具,并简述其用途。

答案:1. 针灸针:用于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2. 火罐:通过在皮肤上形成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于治疗肌肉疼痛、风湿等病症。

3. 药碾:用于将药材研磨成粉末,便于煎煮或制成药丸,提高药效。

习题五:解释“阴阳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阴阳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两种基本力量和属性,五行则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

在中医中,阴阳五行用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古文的相关知识,为深入研究古代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京中医药大学20春《医古文B》平时作业5【答案48486】

北京中医药大学20春《医古文B》平时作业5【答案48486】

C.动词,有 D.介词,把 E.介词,凭借
15.“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中“是”的用法是 A.意动用法,认为对 B.形容词,对的 C.动词,订正 D.副詞,实在 E.代词,此
16.“穷源竟委,作为是书”中“是”的用法是 A.意动用法,认为对 B.形容词,对的 C.动词,订正 D.副詞,实在 E.代词,此
12.“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中“少”的用法是 A.形容词,年轻的 B.动词,轻视 C.动词,少有 D.副词,稍微 E.副词,一会儿
13.“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中“以”的用法是 A.通“已”,副词,已经 B.目的连词,来 C.动词,有 D.介词,把 E.介词,凭借
14.“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用法是 A.通“已”,副词,已经 B.目的连词,来
20.“世俗乐其浅近”中的“浅近”属于 A.连绵词 B.同形词语 C.同义复词 D.叠音词 E.偏义复词
21.“血脉荣卫之通塞”中的“荣”属于 A.避讳字 B.通假字
C.讹字 D.异体字 E.古今字
22.“但发慙愧悽怜忧恤之意”中的“慙”属于 A.避讳字 B.通假字 C.讹字 D.异体字 E.古今字
26.“病之去也,粱肉补之”中“粱肉”的活用类型是 A.形容词意动用法 B.名词用作状语 C.名词用作动词 D.名词意动用法 E.使动用法
27.“市而用之”中“市”的活用类型是 A.形容词意动用法 B.名词用作状语 C.名词用作动词 D.名词意动用法 E.使动用法
28.“学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中“恥”的活用类型是 A.形容词意动用法 B.名词用作状语
34.“多,何以败也”的特殊语序是 A.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B.定语后置 C.否定句宾语前置 D.介词宾语前置 E.主谓倒装
35.“渠亦不自省其过”中“过”的用法是 A.形容词,过度 B.名词,过错

医古文辅导料答案B(全)

医古文辅导料答案B(全)

《医古文B》辅导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在“使妓戏狎,或引其衣”中,“狎”的意义是:EA.戏弄 B.引诱 C.挑逗 D.猥亵地开玩笑 E.亲昵而不庄重2.在“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中,“旬日”的意义是:A.一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E.十五日3.在“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中,“泥”的意义是:DA.束缚 B.软化 C.拘泥 D.凝滞 E.污染4.在“翌日天甫明,来视予脉”中,“翌日”的意义是:DA.前日B.昨日C.今日D.次日E.过了几日5.在“王注固非,《校正》谓是殃字,义亦未安”中,“安”的意义是:DA.安定B.安全C.安分D.妥贴E.安生6.在“此说甚戾”中,“戾”的意义是:DA.暴戾B.罪过C.安定D.违背E.扭转7.在“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比喻:CA.徒有虚名B.偶然成功C.应验迅速D.反应迟钝E.声音相应8.在“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中,“怵惕”的意义是:BA.担忧B.恐惧C.警惕D.郁结E.凄怆9.在“兴言撰缉,勒成一家”中,“勒”的意义是:DA.统勒B.合并C.刊登D.编写E.补充10.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的意义是:DA.自由自在B.骄傲自大C.斤斤计较D.胡作妄为E.暴露无遗11.在“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意义是:BA. 因此B.通“已”,已经C.因而D.而且E.以至于12.在“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中,“谋”的意义是:DA.商量B.谋划C.探讨D.合E.联系13.在“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中,“湛”的意义是:AA.浓厚B.深沉C.浸润D.沉没E.澄清14.在“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中,“定分”的意义是:AA.固定的寿限B.一定的比例C.限定的分量D.固定的年分E.确定的比分15.在“或尊贵执言难抗”中,“执言”的意义是:CA.持论B.偏执之言C.固执之言D. 提出的意见E.所说的话16.在“航千仞之渊”中,“仞”的意义是:EA.通“韧”B.通“刃”C.险恶D.周制七尺E.古长度单位,周制八尺17.在“皆可以胜百钧,驰千里”中,“胜”的意义是:EA.尽B.负担C.禁止D.战胜E.经受得住18.在“时惟伯嘉纳公持部使者节来蒞浙东,慎简群材”中,“简”的意义是:BA.取用B.选择C.简朴D.简易E.简化19.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中,“偏”的意义是:C A.不全 B.不正 C.独 D.仅 E.止20.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哪个词义与“贱者焦劳不适,怀抱可知”中“怀抱”的意义接近:CA.厥身已斃,神明消灭B.精神不能止邪气C.有意气之私厚而荐者D.意多忧者,慰安云伪E.性好吉者,危言见非21.在“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中,“旬日”的意义是:CA.一日B.五日C.七日D.十日E.十五日22.在“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中,“泥”的意义是:DA.束缚B.软化C.拘泥D.凝滞E.污染23.在“此乃三焦之气壅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饮,不能下滋肠腑,非血燥比也”中,“比”的意义是:EA.比较B.比拟C.并列D.同等E.类24.在“此友遂敛手不治,以为热毒以深,噬脐无及”中,“噬脐”比喻:EA.痛恨不已B.忧郁不快C.怒气冲天D.惶恐不安E.后悔不及25.在“其家咸以为怪,然以为系铃解铃,姑听之”中,“系铃解铃”比喻:EA.自找麻烦B.自作主张C.自以为是D.自讨苦吃E.谁做的事有了问题,仍须由谁去解决26.“跋前踬后”比喻:DA.顾此失彼B.前后矛盾C.本末倒置D.进退两难E.反复思考27.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式”之义为:BA .试 B.用 C .尝 D 方 E.当28.在“夫喜于遂,畏于难,惧于祸”中,“遂”的意义是:BA.通畅B.顺心C.成就D.于是E.随便29.在“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沴”之义为:CA.不流B.通“诊”C.不和D.通“利” E.泛滥30.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BA.急B.频繁C.极D.多次E.反复31.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DA.已B.起C.閒D.甦 E.差32.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AA.无奈 B.不好C.无靠 D.无聊 E.无知33.在“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中,“考”之义为:AA.长寿B. 考问 C .寿命 D.一生 E.羸弱34.在“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中,“冰谷”喻义为:CA.喻寒冷B.喻深渊C.喻险境D. 喻困苦E.喻艰难35.在“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中,“稔”之义为:DA.谷熟 B. 谷物名称 C.黏 D.年 E.月36.在“驹隙百年,谁保无恙”中,“驹隙百年”之喻为:DA. 喻时光迅快B. 喻时光缓慢C.喻人生漫长D. 喻人生短暂E.喻路途遥远37.在“疾之中人,变态莫测,明能烛幽,二竖遁矣”中,“二竖”之义为:CA. 两个小儿B. 病名C.病魔D. 鬼怪E.两个童仆38.在“好学之士,咸知向方”中,“向方”之义为:CA.方向正确B.趋向某方C.趋向正道D.有了方向E.趋之若骛39.在“嗜学不厌,研理务精”中,“厌”之义为:AA.满足B.厌弃C.讨嫌D.通“魇E.通“压”40.在“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中,“梓”的修辞手法是:CA.比喻B.委婉C.借代D.互文E.割裂41.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的意义是:DA. 自由自在B.骄傲自大C.斤斤计较D.胡作非为E.暴露无遗42.在“剽窃医绪,倡为诡异”中,“绪”的意义是:EA.心绪B.开端C.事业D.头绪E.残余43.在“人之所病,病病多”中,“病病多”译为:CA.疾病多B.患病多C.担忧疾病多D.担忧患病多E.重病多44.在“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已”的意义是:DA.已经B.说尽C.通“以”D.通“矣”E.停止45.在“藏诸笥者久之”中,“诸”的意义是:CA.之B.之乎C.之于D.许多E.于46.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AA. 正当B. 钟鼓 C .时钟 D. 钟情 E.刚刚47.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之义为:EA.土地和天空B.领地的上空C.领土和领空D. 领地上的人民E.领地48.在“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之义为:DA.恶劣B.瘦弱C.贫民D. 体弱多病者E.顽劣49.“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DA.自谦B.自卑C.佩服D.敬意 E.赞赏50.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货”之义为:BA.钱财B.卖C.买D.货物E.制作51.在“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中,“妍蚩”之义为:AA.美丑B.善恶C.男女D.好坏E.老少52.在“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中,“亭育”之义为:AA .养育 B. 立貌 C .停止 D. 享受 E.生育53.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CA. 特别B. 虚假C. 差错D. 过分E.模糊54.在“皆可以胜百钧,驰千里”中,“胜”的意义是:EA.尽B.负担C.禁止D.战胜E.经受得住55.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AA.无奈B.不如C.不像D.不要E.徒然56.在“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尚”之义为:EA.崇尚B.高尚C.重视D.宝贵E.久远57.在“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中,“参差”之义为:BA .不齐 B.差错 C .交互 D.混乱 E.错综58.在“如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中,“措”之义为:DA. 措施B. 错C. 借D. 搁置E.混乱59.在“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中,“经权”之义为:DA.常规和变化B. 义偏于“经”,常法C.经常和权变D. 义偏于“权”,变化E. 义偏于“权”,谋略60.“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AA.《周易》B. 《论语》C.《孟子》D.《史记》E.《老子》61.在“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中,“闵”的意义是:BA.忧伤B.忧虑C.悲痛D.怜惜E.昏昧62.在“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比喻:CA.徒有虚名B.偶然成功C.应验迅速D.反应迟钝E.声音相应63.在“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中,“生生”的正确译法是:EA.世世代代B.保养生命C.孳息不绝D.安于自然E.使生命长生64.在“梁陶弘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中,“雅”的意义是:EA.雅正B.高尚C.非常D.时常E.平素65.在“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中,“悬”的意义是:BA.牵挂B.传布C.保存D.相隔E.公开66.以下哪个不含有“百姓”义:AA.二竖 B.蒸人 C.含灵 D.苍生 E.黔首67.以下哪一个不能表示“时间长久”义:CA.尚 B.淹C.曾 D.久 E.邈68.在“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意义是:BA. 因此B. 通“已”,已经C. 而且D. 因而E. 以至于69.在“是以君子知形恃神而立,神须形以存”中,“须”的意义是:DA. 需要B. 必须C. 等待D. 依靠E. 应当70.在“今执途之人而问之”中,“今”的意义是:DA. 今天B. 现在C. 马上D. 如果E. 发语词71.在“胡世宁笑其多一讲学”中,“多”的意义是:EA. 多少B. 顶多C. 最多D. 过多E. 只是72.在“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中,“传”的意义是:EA. 传扬B. 记载C. 流传D. 传诵E. 为……作传73.在“闻子敬时愦闷动作”中,“动作”的意义是:EA. 活动 B .行为 C. 发生 D. 发现 E. 发作74.在“徐之粪壤,皆可以封大社”中,“封”的意义是:BA. 泥塑B. 建筑C. 同“邦”D. 坚固E. 分地75.在“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中,“殷”的意义是:AA.深B.大C.富D.强E.极76.在“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中,“诬”的意义是:AA.轻视B.虚假C.荒诞D.欺骗E.诬蔑77.在“然其补,非今之所谓补也,文具于《补论》条下”中,“具”的意义是:B A.具备 B. 陈述 C. 排列 D. 写作 E. 全部78.在“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中,“当”的意义是:CA.在B.挡C. 担当D. 应当E. 当然79.在“然新秋之凉,方以却暑也”中,“却”的意义是:CA.再B.转C. 退D. 反E. 又在“不肖体素丰,多火善渴”中,“善”的意义是:DA. 好B. 爱C. 易D. 多E. 耐81.“子之所慎,斋战疾”中,“子”指的是:A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E.荀子82.“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而”的意义是:BA.尚且B.如果C.然而D.而且E.并且83.“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是”的意义是:DA.这样B.这些C.是这样D.正确E.认为正确84.“其于医也则不可,谓人己气血之难符”中,“谓”的意义是:EA.认为B.所说的C.叫做D.以为E.通“为”,因为85.在“盖人之生也,顾夏虫而却笑”中,“顾”意为:AA.回视B. 顾惜C. 斜视D.左右看E. 只是86在“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而勿谖者亦以言”中,“矢”的意义是:CA. 箭B. 逝C. 誓D. 屎E.失87.在“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中,“可”的意义是:AA. 大约B. 可以C. 可能D. 可要E. 或许88.在“摭陶氏之乖违,辨俗用之纰紊”中,“摭”的意义是:BA. 通“庶”B. 摘取C. 批判D. 遮掩E.指责89.在“徽音累属”中,“累属”属于:EA.叠音词B.重言C. 联绵词 D .偏义复词 E.同义复词90.在“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通”中,“王”的意义是:CA.兴旺B.成为帝王C. 成就王业D. 做大王 E .霸主91.在“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中,“加”的意义是:BA .增加B .超过 C. 覆盖 D.强加 E.变大92.在“而下士闻道若张景岳之徒”中,“下士”的意义是:DA.穷人B.地位低的人 C .愚蠢的人 D.水平差的人 E .不讲道理的人93.在“徐之粪壤,皆可以封大社”中,“封”的意义是:BA.泥塑B.建筑C. 同“邦”D.坚固E.分封94.在“未信宿辄谢去”中,“信宿”的意义是:BA.投宿 B. 两个晚上 C .可靠 D. 确信 E.任意住宿95.在“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一切”的意义是:CA. 所有B.全部C.普通 D .寻常 E.正常96.在“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中,“丝竹”属于:BA .比喻B .借代 C. 割裂 D .委婉 E .互备97.在“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而其中又有辨焉”中,“辨”的意义是:BA.辨别 B.分别 C.办法 D.议论 E .差误98.在“天下之人,皆可以无死,斯言妄也。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本章内容要点1 .简答①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工具书,是指按一定的排检次序将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

它具有解释疑难、辅助自学、指示门径、提供线索、搜集资料的作用②使用部首检字法,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各种字(词)典的部首差异;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哪一个偏旁是形符;熟悉部首的变体;有些字本身就是部首,不要拆开查找;不容易看出部首的难查字,可以查找“难查字表”或“检字表”。

③以《康熙字典》为例,说明汗字部首的位置。

汉字绝大多数为合体字,合体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称为写形符。

《康熙字典》以形符为部首。

其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药、芹、岑、宫,部首在上;然、焚、惫、裳,部首在下;涨、衫、辅、挞,部首在左;放、形、歉、割,部首在右;问、圑、舆、向,部首在内;固、围、闾、阎,部首在外。

④工具书的编排方法最常见的有哪几种?最常见的有部首编排法、笔划编排法、音序编排法、主题事类编排法。

⑤下列各字分别在《康熙字典》、新《辞海》、新《辞源》、《汗语大字典》的哪一部首?闻:《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耳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门部:衢:《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行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彳部;瓣:《康熙字典》、新《辞源》在瓜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辛部;衷:《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衣部,新《辞海》在亠部;慕:《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心部,新《辞海》在艹部;肥:《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肓:《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在亡部,《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近:《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辵部,新《辞海》在辶部:陡:《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阜部,新《辞海》在“阝(左)”部;苗:《康熙字典》、新《辞源》、《漠语大字典》在艹部,新《辞海》在艹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古文B第6次作业及答案您本学期选择了学习“医古文B”。

说明:本次作业是针对课件中14--17内容的,总分为75分,您的得分为74分A型题:1. 在“七登南宫,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中,“便繁”之义为:A.事情繁杂B.屡次经过C.多次上书D.多次供职E.官运亨通2. 在“死生契阔,不可问天”中,“契阔”之义为:A.宽窄B.长短C.聚散D.远近E.结局3. 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尸”之义为:A.放弃B.躺着C.尸体D.不管E.主持4. 在“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钦风请益”中,“请益”之义为:A.请求增加B.谋求得益C.向人请教D.请求帮助E.向人求助5. 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用”之义为:A.以便B.用来C.作用D.因为E.因此6. 以下喻废物利用的典故是: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B.断流之水,可以鉴形C.壁影萤光,能资志土D.竹头木屑,曾利兵家E.愚者千虑,必有一得7. 在“岁次甲子黄钟之吉”中,“黄钟之吉”是指:A.十月初一B.十一月初一C.十二月初一D.正月初三E.二月初三8. 在“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中,“一隅”之义为:A.一角B.一边C.全部D.由此识彼E.登堂入室9. 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A.好像B.不如C.不像D.不要E.无奈10. 在“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尝百药,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沴”中,“变沴”之义为:A.变动B.变化C.变诊D.变证E.变乱11. 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A.急切B.频繁C.极点D.危急E.严重12. 在“作者谓圣,述者谓明”(《温病条辨叙》)中,此“作者”是指:A.华佗B.张仲景C.王叔和D.孙思邈E.成无己13. 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之义为:A.洋洋得意B.任意驱使C.贪得无厌D.胡作非为E.欲壑难填14. 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笔削”之义为:A.删除B.校勘C.修改D.整理修订E.摘要类编15. 在“宋臣高保衡等叙业已辟之”中,“辟”之义为:A.驳斥B.阐述C.发挥D.张扬E.分析16. 在“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适足多疑”中,“适”之义为:A.正当B.前往C.适好D.恰逢E.只是17. 在“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中,“阚”之义为:A.找出B.看到C.分析D.耻笑E.窥伺18. 在“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中,“加”之义为:A.增加B.夸大C.超过D.赶上E.越过19. 以下可喻“能担当大事,不怕艰危”的坚强人物的是:A.幽室一灯B.圯桥杰竖C.中流一柱D.泰山一壤E.河海一流20. 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吮舐”之义为A.吸脓舔疮B.吮砵舔盆C.吮痈舔痔D.吮舔肛门E.吮脓舔血21. 在“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中,“操觚”之义为:A.拿着木简B.操起木简C.难以下笔D.执简写作E.删削改正22. 在“壮月既望”中,“壮月”是指农历的:A.七月B.八月C.九月D.十月E.十一月23. 在“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中,“率由”之义为:A.全都B.遵循C.大率D.跟从E.率领24. 在“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中,“向”之义为:A.如果B.接近C.以前D.方向E.趋向25. 在“观坡仙《楞加经?跋》云:经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

亦岂知《难经》出自《内经》,而仅得其什一!《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中,这段话所要强调的意思是:A.《楞加经》之重要B.《内经》之重要C.《难经》之重要D.《内经》、《难经》都重要E.《内经》比《难经》重要26. 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之义为:A.土地和天空B.领地的上空C.领土和领空D.领地上的人E.大地和宇宙27. 在“予幼嗜岐黄家言”中,“岐黄家言”之义为:A.岐伯黄帝的言论B.岐伯黄帝的著作C.汤头歌诀D.医药学的言论E.医药学家的著作28. 在“若乃分天地之至数”中,“若乃”之义为:A.若是B.如果C.即是D.至于E.或者29. 在“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中,“玷”之义为:A.美玉B.污玉C.错误D.玉言E.空洞30. 在“至于遁天倍情,悬解先觉”中,“倍”之义为:A.倍数B.违背C.敬佩D.回避E.失去31. 在“取舍则论甘忌苦”中,“论甘忌苦”之义为:A.求甘畏苦B.酸甜苦辣C.畏惧辛苦D.自得其乐E.费心费力32. 在“今并缮缉,而能事毕矣”中,“缮缉”之义为:A.抄写增补B.整理编辑C.缮写编辑D.整理修订E.删削增补33. 在“不诬方将,请俟来哲”中,“方将”之义为:A.方才B.正要C.将要进行D.指正要学医的人E.指有才学修养的人34. 在“岁在执徐,月之哉生明者也”中,“哉”之义为:A.已B.戴C.载D.啊E.才35. 在“《内经》之生全民命,岂杀于《十三经》之启植民心”中,“杀”之义为:A.戮B.害C.少D.多E.合36. 在“藏府经络之曲折”中,“曲折”之义为:A.弯曲B.仔细C.根源D.详情E.走向37. 在“治家刑国,由近兼远”中,“刑”之义为:A.杀头B.用刑C.刑罚D.治理E.统帅38. “窃为吾子羞之”中,“吾子”之义为:A.我和你B.我的先生C.我的儿子D.亲热的称呼,您E.轻蔑的称呼,尔39. 在“则圣人不合启金縢,贤者曷为条玉版”中,“则”之义为:A.原则B.可是C.如果D.那么E.于是40. 在“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中,“讨论”之义为:A.探讨议论B.商讨对策C.咨询医生D.研究方案E.众人商讨41. 在“繇是覩奥升堂”中,“奥”之义为:A.室的东南角B.室的东北角C.室的正中央D.室的西北角E.室的西南角42. 以下表“按照事物的名称,求取事物的内容”之义的是:A.按图索骥B.当名辨物C.格物致知D.穷源竟委E.登堂入室43. 在“赖有经方,仅得存者”中,“仅”之义为:A.才B.只C.多D.能E.幸B型题:A.介词,凭借B.目的连词,来C.介词,把D.通“已”,副词,已经E.动词,有 44.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中“以”的用法是:ABCDE45. “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用法是:ABCDE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 46. “繇是覩奥升堂”中的“繇”属于:ABCDE47. “苞无穷,协惟一”中的“苞”属于:ABCDE48. “则嚣然思食”中的“嚣”属于:ABCDE49.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中的“由”属于:ABCDE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 50. “气有余则和其经渠以安之”中“安”的活用类型是:ABCDE51. “吾甚非之”中“非”的活用类型是:ABCDE52. “明能烛幽,二竖遁矣”中“烛”的活用类型是:ABCDE53. “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中“弁髦”的活用类型是:ABCDE54. “神仙虽不目见”中“目”的活用类型是:ABCDE55. “外物以累心不存”中“累”的活用类型是:错误:正确答案为:AABCDE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 56. “音律象数之肇端”中的“肇端”属于:ABCDE57. “歧贰毕彻”中的“歧贰”属于:ABCDE58. “以其书本论伤寒也”中的“书本”属于:ABCDE59. “世俗乐其浅近”中的“浅近”属于:ABCDEA.形容词,年轻的B.动词,轻视C.副词,稍微D.动词,少有E.副词,一会儿 60. “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中“少”的用法是:ABCDE61.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中“少”的用法是:ABCDEA.定语后置B.“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 62. “讹以传讹”的特殊语序是:ABCDE63. “何裨之与有”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动词,订正B.代词,此C.形容词,对的D.副詞,实在E.意动用法,认为……对 64. “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中“是”的用法是:ABCDE65. “穷源竟委,作为是书”中“是”的用法是:ABCDEA.主谓倒装B.“是”作前置宾语C.介词宾语前置D.否定句宾语前置E.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66. “于今是赖”的特殊语序是:ABCDE67. “曾闵之行,宜其用心”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动词,遵循B.介词,从C.介词,经由D.连词,因为E.名词,原因 68. “未尝有行不由径”中“由”的用法是:ABCDE69. “自家刑国,由近兼远”中“由”的用法是:ABCDEA.副词,本来B.假设连词,如果C.介词,从D.代词,自己E.连词,即使70.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中“自”的用法是:ABCDE71. “自南徂北”中“自”的用法是:ABCDEA.形容词,近似的B.名词,类C.动词,比较D.动词,比拟E.副词,本来 72. “且此非《十三经》之比”中“比”的用法是:ABCDE73. “凡此比例,盖亦多矣”中“比”的用法是:ABCDEA.通“值”,动词,值班B.形容词,正直C.形容词,坦率D.副词,只是E.形容词,不歪 74. “翁为直陈治道,无所顾忌”中“直”的用法是:ABCDE75. “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中“直”的用法是:AB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