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
意大利乌尔比诺城与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性探究
意大利乌尔比诺城与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性探究摘要:意大利建筑师德·卡洛将其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倾注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古城——乌尔比诺。
其中,德·卡洛对乌尔比诺历史文脉的精细阅读,在保护更新中运用的手法以及对古城的尊重态度对中国当代的历史街区保护具有前车之鉴的意义,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应当从中有所启发,将中国的保护事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乌尔比诺、德·卡洛、保护更新、尊重历史、解读、历史街区引言:笔者今年参加了HNLG大学的考研,在考研复习中,认识了一位“十次小组”当中的意大利建筑大师——德·卡洛,与他所主持规划的意大利历史名城——乌尔比诺。
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对德·卡洛的乌尔比诺城的保护方案产生了极大的触动。
这里笔者希望借此篇论文谈谈对意大利乌尔比诺城保护规划的个人理解以及谈谈其对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的借鉴意义。
1. 乌尔比诺城1.1 建筑师德·卡洛德·卡洛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意大利建筑师、规划师、教育家、编辑、作者、演讲者、思想家和改革家。
作为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代建筑师,他的先锋性具有明显的批判主义精神,他反对国际风格,注重现代建筑与区域文脉之间的和谐关系;他重视使用者多样性的实际需要,一生致力于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在德卡洛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没有明确提出过某种理论,但他的论点往往十分深刻和精确。
他的作品是流动的,独特的,自由的,不被某种思想或形式所牵制的。
他重视过程而非结果,意义而非目的,思想而非形式,人性而非权力。
20世纪50年代末到2000年初,德·卡洛一直在为意大利中部城市乌尔比诺的保护、规划和建设工作。
他的这段卓越而无法复制的历史,烙印在这个由他带来新生的文艺复兴重镇中。
1.2 乌尔比诺城的历史面貌乌尔比诺起源于古罗马城镇乌尔维奴姆,它建于两山之上,因地而名,被称为“双城”。
文艺复兴时期,蒙特费尔特罗家族接管城市,并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改变了城市的朝向和形状。
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
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古城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本文将探讨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古城的独特魅力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文化传统等都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比如,中国的丽江古城、意大利的威尼斯、法国的巴黎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古城,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二、古城保护的重要性古城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留历史遗迹,更是为了传承文化,保护生态环境。
古城的保护需要综合考虑文化、历史、生态等因素,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
如果盲目进行旅游开发,很可能会破坏古城的原有风貌,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导致文化传统的丧失。
三、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旅游开发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可能会对古城的原有风貌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游客的涌入可能会导致过度商业化,使古城失去原有的宁静和历史氛围。
四、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为了解决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需要寻求平衡。
首先,应制定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措施,限制游客数量,合理安排游览路线,减少对古城的破坏。
其次,应加强对古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古城的原有风貌得以保留。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展览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可以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古城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确保古城能够长久地保持其独特的魅力。
五、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些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比如,中国的丽江古城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丽江古城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保护了古城的原有风貌和生态环境。
另外,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日本的京都等也是成功的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典范。
六、结语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与建设方案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与建设方案概述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拆除、改建或遗忘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与建设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
首先,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反映了城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其次,历史文化街区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建筑文化的集中展示。
此外,历史文化街区还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挑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土地利用的变革,许多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拆除和改建的风险。
其次,城市发展的经济压力导致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和商业化开发,使得原有的历史文化环境逐渐丧失。
此外,人们对现代化的追求也导致了对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忽视和遗忘。
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原则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保护规划原则。
首先,保护规划应坚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持其原有的历史和文化特征。
其次,保护规划应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此外,保护规划还应注重社会参与,鼓励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管理中来。
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和范围,确保保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其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进行评估和鉴定,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保护规划还应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确保保护工作的实施和执行。
五、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方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确保其原有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得以保留。
城市更新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
城市更新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更新规划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简单的建设与改造,更是涉及到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
在城市更新规划中,如何平衡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更新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
一、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与其他地方的区别所在。
在城市更新规划中,历史文化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城市更新规划需要对历史文化进行科学的保护。
这包括对历史建筑、古迹、文化遗产等的保护。
城市更新规划应该尊重历史文化的价值,保护好每一个历史文化遗产,让其成为城市的瑰宝。
其次,城市更新规划需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传承历史文化可以让城市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让人们对城市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城市更新规划中,应该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文化活动、教育等方式,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
二、历史文化的利用与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不仅仅是需要保护的,更是可以利用的。
在城市更新规划中,可以通过利用历史文化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首先,历史文化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通过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可以让城市有更加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其次,历史文化可以成为城市的经济支柱。
通过开发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
历史文化的利用不仅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收入,也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挑战在城市更新规划中,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
城市的发展需要空间和资源,而历史文化的保护需要保留原有的建筑和风貌。
如何在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历史文化的利用需要专业的人才和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的利用不仅仅是简单的开发,还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规划和管理。
历史文物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解析
历史文物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解析作者:盛怡来源:《丝绸之路》2016年第08期[摘要]在进行建设及规划过程中,部分地方对历史文化遗物的保护力度不足,导致一些墓葬、遗址、古建筑等受到了严重破坏。
应深入了解保护历史文物过程中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性,根据文物分类的不同,有效运用地下空间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
[关键词]文物保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61-0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文物所积淀和产生的价值,也就是文物遗产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每个时期的文物,都只能进行保护,而无法对文物进行创造和完全修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认为文物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因此,我国应该增强文物保护力度,建立起有效的保护措施,切实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一、历史文物保护过程中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意义(一)空间容量得到扩大对历史文化区进行改造过程中,大部分改造区都或多或少存在空间容量不足的情况。
在利用地面之上的空间来扩大其容量时,为了不让原有的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其建筑容积率及高度可以说是扩大容量最大的限制。
地下空间一直以来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其功能主要包含仓储、防灾、防空、市政、商业、交通等。
可以对原有地面文物建筑及城市使用功能等起到调配及补充作用。
但从总体功能来讲,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改善城市环境,让文物安全性得到保证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可以将地面城市功能渐渐转移到地下。
具体而言,可以在地面上增设更多的休息场所,不断改善整体环境,让历史文化保护区质量得到完善,其空间容量得到扩大。
通常历史保护区中都会存放许多珍贵文物,可目前保护区中的防盗、防火、环境保护等,大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对文化保护区进行改造时,可以将地下空间的稳定性、抗震性、防护性、隔离性,以及抗御人为和自然灾害等性能运用其中,让文物的防灾及收藏技术得到质的提高。
欧洲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欧洲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在欧洲大陆上,众多城市自古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这些城市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不仅见证了欧洲大陆上的各种历史事件,也是许多文化现象的发源地。
因此,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首先,要保护欧洲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人们需要对这些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只有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其文化遗产。
例如,伦敦的著名景点——大本钟,建于1859年,是英国议会的标志之一。
它见证了英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时刻,如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空袭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仪式。
因此,为了保护大本钟这一重要历史遗产,英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修复和维护工作。
其次,城市管理者和居民们要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他们应该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独特性,也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起着重要作用。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让游客们欣赏和参观,更是为了让城市本身保持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例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其中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大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威尼斯市政府实施了严格的规定,限制了新建筑的高度和外观设计,以保持威尼斯的古老风貌。
除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欧洲城市还需要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是欧洲许多城市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城市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将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相结合。
例如,法国的巴黎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得益于它的文化遗产和著名的景点,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
巴黎市政府通过修复和维护这些历史建筑,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然而,为了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城市管理者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61姓名:刘杰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文化遗产保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如何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汲取国外成功的经验。
通过对国外主要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从中归纳出其主要的经验,并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旨在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所借鉴,对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实施有所启示。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与积累,国外有很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逐步形成颇具特色的模式,尤其像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保护机制相对完备。
无论是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还是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在社会转型期,分析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研究和借鉴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护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保护落后,完整地保护昨天的文明恰恰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
因此,国外的历史文化遗产概念首先是从保护城市建筑开始的。
尽管古城保护的思想很早就已出现,但是、一直到18世纪末才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一系列的保护机制。
一、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一)合理的投入机制国外历史文化遗产在资金投入上形成一套长效的机制,从而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众所周知,持续充足的政府资金投入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保证。
在发达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志愿者)多方参与的运作机制。
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
美国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是国家公园制度。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手册》明确规定,国家公园是社会公益事业,根本不同于以赢利为目的的旅游开发区,国家公园的保护经费由联邦政府拨给国家公园管理局。
这样,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每年联邦政府拨给20亿美元保护经费给国家公园管理局。
意大利古城保护在我国应用的实例
意大利古城保护在我国应用的实例1.引言意大利作为世界古城保护的佼佼者,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而著名。
在我国保护古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意大利的经验和方法,以期保护我国珍贵的古城遗产,传承历史文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意大利古城保护在我国的应用实例,以期给我们的古城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意大利古城保护经验的背景意大利拥有众多历史名城,例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等,这些古城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压力,这些古城也面临着许多威胁,如空气污染、过度开发等。
意大利政府为了保护这些古城,并使其与现代城市和谐共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意大利古城保护在我国的应用实例3.1威尼斯的水利工程威尼斯是一座建立在水上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受到了水浸、涨潮等问题的困扰。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意大利政府启动了一项名为M O SE的水利工程。
该工程通过建设大型活动堤防,可以在水位上涨时关闭入海口,有效防止洪水侵袭。
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古城保护中也可以借鉴,例如在杭州和苏州等水乡城市,通过类似的水利工程来保护古城免受水害的侵袭。
3.2佛罗伦萨的历史街区保护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街区,佛罗伦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限制高层建筑的建设,修缮老旧建筑,修复古老的街道等。
这些举措在我国的古城保护工作中也可以有所借鉴,通过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改造,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又保持其独特的历史风貌。
3.3罗马的交通管理罗马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独特的建筑和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由于交通拥堵问题,游客的流动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意大利政府在罗马采取了一系列的交通管理措施,如控制私家车辆进入市区,建设地铁线路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缓解了罗马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游客的体验。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规划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这也使其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众所周知,城市规划和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继承和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和保护两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通过设计城市基础设施、安排人口居住和工作的空间布局以及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来规划和管理城市的活动和发展。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城市规划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格局,也关系到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和传承。
首先,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应该根据城市历史和文化特点进行,以实现历史城市和现代城市的有机结合。
例如,对于古城墙较完好的城市,如西安和南京,应考虑如何保护和利用古城墙,让其成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并以此绘制城市的路网。
此外,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也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环保意识日益高涨的情况下。
应该通过完成节能措施和提高能源效率来降低环境影响。
同时,保护国土和减少环境破坏也是必要的。
城市使用地要合理使用和规划,并考虑到城市绿化、空气质量和水资源保护。
最后,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城市交通的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域内通常地形复杂,道路狭窄,交通拥堵的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公共交通建设,选择实现新能源车辆在城市中接送乘客,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保护城市规划是城市之骨,而城市保护则是城市之肌肉。
城市既然有了规划,还需要保护,以赋予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城市保护是指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使其得到有效的继承和传承。
保护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物保护。
文物是历史文化名城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城市中的古建筑、文化遗址、名人故居、陵墓等文物保护应做到始终如一的尽心、尽力、尽责的原则。
保护工作可以通过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来加强。
其次,文化传承。
城市文化传承是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进行文化传承,需要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开展科学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
历史城镇保护开发模式最差案例
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最差案例建筑111 张宸201111001111 吴家羽201111001110【关键词】历史保护开发最差一般来说旧城改造都是从以下的四种模式之一来进行整改的。
第一种是全盘改变,就地“以新换旧”,包括改变城市的宏观布局与城市风格。
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城,惟一不同的是,建新城是全面铺开,旧城改造是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完成的。
第二种模式是保留旧城不动,仅对其进行局部维护与整修。
选择附近的地域建立辅城(或卫星城),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能,维持城市的运转,意大利的罗马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罗马旧城保护得相当完好。
第三种是不发展模式,维持旧城原样不变,只做局部维修,以意大利的威尼斯为代表。
第四种模式是保留旧城的形式与精髓,更换外表的材质,把破旧的“旧城”变为全新的“旧城”,日本的东京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当然。
接下来的三个最差案例都是第一种模式,全盘否定之下进行的。
1.北京王府井街区到目前为止,北京旧城再生上没有成功的模式。
北京城古老的城市肌理,生活方式,空间记忆等都几乎消失殆尽。
王府井大街被改造成了纯粹的现代化商业街道,仅保留了一两个历史文物作为象征性符号;1999年完成拓宽改造的平安大街则被仿建成明清古街样式,但这条有“第二条长安街”之称的主干道,由于“假古董”的嫌疑、严重的交通拥堵、没有过街天桥、无法停车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关于其改造成败一直存有众多争议。
全长7000米、平均路宽30米的平安大街,可以说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教训。
决策者的初衷是既想完善其交通功能,又想发展其商业功能,还想突出其文化旅游特色。
但最终的结果是三个问题都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机动车道拥堵、人行不便、汽车撞人事故高发;店铺生意冷清。
平安大道拓宽时,北京市的商业发展规划不是由主管部门说了算,而是由一些政府官员,最主要的是由房地产开发商在起作用当初北京平安大街工程仅拆迁费用就达到了18亿元,而负责具体落实这项工作的东城区和西城区政府仅从市财政各拿到了1亿元,因此,两个区的政府都把拆迁任务下放给了下面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同时,作为补偿,每家房地产公司又可以在负责路段的后面分得一家的“附赠地”,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多赢的结局,政府把最费时费力的拆迁工作交给了房地产公司,卸下了包袱,房地产公司“为国分忧”,也可从中牟利,双方各得其所。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策略鸟瞰
三、成功案例
1、法国巴黎:巴黎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法国政府通过制定《历史建筑法案》等法律,并设立专门的巴黎城市规划机构, 对巴黎的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在技术手段方面,巴黎采用 了数字化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和信息存储,为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 支持。
2、持续发展:保护规划应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 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3、科学规划: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提高保护工作 的科技含量。
4、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到保 护规划的实施中来。
四、编制内容
1、资源调查: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内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了 解其类型、分布、价值等信息。
2、意大利威尼斯: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意 大利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威尼斯进行了有效的保 护。同时,威尼斯还采用了数字化技术对水城进行测绘和信息存储,为保护和 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这些措施,威尼斯成功地保持了其独特的水城 风貌和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策略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借鉴。然 而,在引进和借鉴这些经验的我们也需对其进行反思。首先,要加强对历史文 化名城名镇价值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其次,需要完善相关的 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和管理。最后,应充分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规划目标:根据资源调查结果,明确保护对象,设定具体的保护目标,包 括短期和长期目标。
3、空间布局:对保护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明确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 貌协调区等不同区域的范围。
4、保护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维护、 修缮、复原等。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一.历史文化名城定义根据《》,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2个。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
二.历史文化名城分类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地方及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概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设计。
2.简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从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文物管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标志人类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保护这些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保护政策,加强保护规划,并专门为之立法。
意大利的威尼斯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法国巴黎旧城区基本保存了原有的布局。
美国恢复和保护了18世纪殖民地时期的古镇。
苏联在1949年公布了历史名城名单,把这些城市置于建筑纪念物管理总局的特殊监督之下。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如何平衡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如何平衡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如同一个不断进化的生命体,日新月异。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妥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与现代化建设相得益彰,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其独特魅力和灵魂所在。
它们承载着过去的岁月,见证了先辈们的智慧与奋斗,是我们与历史对话的重要桥梁。
比如古老的建筑,那精美的雕刻、独特的布局,无不展现着当时的建筑工艺和审美情趣;传统的民俗文化,那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独特的手工艺,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传承。
然而,城市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繁荣,城市需要不断拓展空间、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建筑。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冲突。
在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盲目地拆除古老建筑,代之以毫无特色的高楼大厦;一些珍贵的文物古迹,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管理,逐渐破败不堪。
这些行为不仅让城市失去了独特的文化风貌,也割断了历史的脉络,让我们的后代难以触摸到真实的过去。
那么,如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城市发展并不意味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摒弃,而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将保护工作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特点,划定保护区域,明确保护责任。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至关重要。
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明确保护的标准和程序,加大对破坏行为的处罚力度,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同时,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资金投入也是保护工作的关键。
政府应当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修缮、维护和管理。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为保护工作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
此外,合理的利用也是保护的重要手段。
古镇保护开发交流发言材料
古镇保护开发交流发言材料古镇保护开发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是XX市规划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感谢大家能够出席今天的古镇保护开发交流会,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我的观点。
古镇是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古镇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那么如何做好古镇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保护古镇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
古镇是我们历史的见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更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将古镇破坏了,我们就无法找回失去的历史记忆,也无法传承给后代。
因此,保护古镇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其次,我们也要承认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保护古镇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保护修复,而开发古镇则需要满足现代城市化的需求和开发利益。
因此,在保护和开发之间寻找平衡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应该注重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结合。
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平衡,需要政府、专家、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古镇保护的投入,制定明确的政策和规划,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其次,专家学者要加强研究和规范,为古镇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建议。
第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参与古镇的开发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
最后,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共同守护古镇的独特魅力和历史记忆。
在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我们也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比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古城区保护与开发,他们通过限制商业化开发,保留原有建筑和风貌,使古城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又比如,中国的西塘古镇保护与开发,他们注重宣传和教育,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也保护了古镇的独特风情。
最后,我想重申古镇保护与开发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保护古镇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后代的责任。
我们应该坚守初心,保护好我们的古镇,传承好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
基本内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历史城镇保护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国内外学者对历史城 镇保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涉及保护理论、保护实践、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然 而,尽管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成功案例屈指可数, 如法国的奥尔良、意大利的锡耶纳等。这些案例表明,有效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 的大力投入,还需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和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基本内容
首先,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价值在于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 等方面的独特性。这座古城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 济、文化和宗教风貌。同时,平遥古城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如晋剧、剪 纸、泥塑等,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机会。
基本内容
然而,在旅游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平遥古城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挑战。首 先,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环境污染和文物破坏问题逐渐凸显。大量游客的涌入 也给古城的基础设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如交通拥堵、住宿紧张等。此外,商业 化现象也日益严重,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和民俗风情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逐渐失 去原有风貌。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 研究方法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 究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其次通过实地调查 了解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措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平遥古城旅游 开发与保护的经验教训。
二、历史城镇保护的方法
4、合理开发: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开发可以相互促进。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 可以在保护古城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平遥古城,通过制定合理的旅 游规划,实现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三、结论
三、结论
关于世界遗产的论文---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保护经验及其(精)
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遗产保护及对我们的启示引言世界遗产是人类最具价值的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遗存,其意义,在于具有科研或文化价值上的独一无二、不可代替、不可再现性质,这种性质是自然界进化选择、人类社会长期积淀、扬弃的产物,反映着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
提高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水平,这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也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国际形象。
如何有效地进行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这是一个有待长期研究的课题。
借鉴国外世界遗产地管理经验治理中国世界遗产地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中山大学的学者曾撰文分析美国日本的遗产管理工作,得出启示,建议中国在此方面应该加快专门法律法规的立法,在遗产开发建设方面必须有科学的指导,并建立专业的科学机构。
但只是总体性方向性的建议,但没有提出针对国内遗产的具体措施。
本文通过以意大利一个著名的世界遗产地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为例,分析总结意大利在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包括遗产管理,文物修复,资金来源,遗产保护专门部队等具体方面,并针对实际情况对我国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出现的相关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世界遗产—佛罗伦萨历史文化中心(一历史名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给予的这样的评价:在埃特鲁斯坎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梅迪奇时代开始呈现出它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
首先从它13世纪的大教堂中就可以看到佛罗伦萨那600年来非凡的艺术创造力:菲奥里的圣玛利亚,圣十字教堂,乌菲齐宫,以及皮蒂宫等都是像焦托、布鲁内莱斯基、博蒂切利和米凯兰杰诺这样的大师的杰作。
(百度百科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区原为一个罗马军队驻扎区,罗马帝国时期该城逐渐繁华,在教皇阿德里安年间达到顶峰,并一直保持到公元4世纪。
1115年佛罗伦萨取得完全独立以后有了新的发展。
11至12世纪初,新建或改建了一系列教堂,如圣徒教堂、圣彼得•斯凯拉焦教堂、圣米尼亚托•阿尔蒙特教堂等。
国外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2021年第20卷第3期国外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寇婕梁梦玲【内容摘要】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近现代名人故居保护工作兴起于欧洲,目前欧美名人故居保护工作发展得较为成熟。
本文介绍了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尤其是特色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对我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启示。
【关键词】名人故居;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历史名人故居现状调查研究———以南京历史名人故居为例”(编号:201910300109Y)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寇婕,梁梦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名人故居是指历史上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其中以文化名人居多。
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集建筑、文物、人文、历史等价值于一体,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时代价值。
现代文物保护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名人故居是文物的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也最先兴起于欧洲。
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些文物和历史名城沦为废墟,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欧美国家开始保护本国家文物。
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由此发展起来,在各国的探索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比较健全、完整的保护制度,并逐渐重视名人故居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对于名人故居范围界定、保护方法、开发利用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确规范和良好运作。
一、国外名人故居的保护近现代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起源于人们对战争中著名建筑惨遭破坏的反思、文物价值的肯定和历史文化的重视。
二战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欧美各国对战后留存的历史文物进行普查,并修订法律,形成了完整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
国外特别是欧美名人故居大多保护情况良好,也有部分故居因城市建设等方面原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保护制度。
制度是保障,名人故居相关保护制度规定了名人故居保护各方面的事项,为故居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国外历史街区的保护
标题: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 理
标题: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解说系统在提升游客体验、传递文化及历史信息方 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以提 供更完善、更有吸引力的旅游体验。
一、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
1、明确解说目标
1、明确解说目标
在规划旅游解说系统时,首先需要明确解说的目标。这可能涉及传播知识、 提高游客对景点的认识,或者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历史的理解。明确目标有助 于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解说内容和方法。
中国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
3、维护成本高昂: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如修缮古建筑、 改善基础设施等。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很多历史街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 护,导致损坏严重。
日本历史街区保护对中国历史街 区保护的启示
日本历史街区保护对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
1、加强法规建设:中国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标准和 具体措施。同时,对于破坏历史街区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以保障历史街区的 可持续发展。
日本历史街区保护对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
4、促进文化传承:历史街区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保护的基础 上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和演出,让更多 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日本历史街区保护对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
总之,日本历史街区保护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国应该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保护意识、合理利用历史资源和促进文化传承等 方面入手,加强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 贡献。
3、实践案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历史遗产保护和活化案例
历史遗产保护和活化案例以下是几个历史遗产保护和活化的案例:1.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著名的建筑之一,经过多年的使用和自然破坏,它逐渐陷入破败。
为了保护和活化这一历史遗产,意大利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修复了斗兽场的外墙、地面和走廊,并将其转变为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场所,举办各种活动和展览。
2. 马丘比丘(秘鲁库斯科):马丘比丘是印加帝国时期的一个重要遗址,由于长期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该遗址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产,秘鲁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修复石墙和建筑结构、加强监测和保护措施等。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法律和规定,以确保遗址的可持续保护和管理。
3. 古城区(中国杭州):杭州古城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建筑。
为了保护和活化这一地区,杭州市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包括修复古建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质量等。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古城区的开发和经营,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4. 法国蒙特圣米歇尔(Mont Saint-Michel):蒙特圣米歇尔是法国最著名的历史遗产之一,是一座修道院和堡垒。
为了保护这一遗产,法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并采取了措施限制周围地区的建设活动,以保持其独特的自然和历史环境。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相关规定,限制游客数量和交通流量,以保护蒙特圣米歇尔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对历史遗产保护和活化的重视和努力,通过修复和保护工作,这些遗产得以保留和传承,同时通过活化和利用,使其成为一个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地方。
文物开发和利用经验交流材料
文物开发和利用经验交流材料文物开发和利用经验交流材料一、概述:文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宝贵财富,具有无法替代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经济价值。
文物开发和利用,是指将文物资源进行科学保护、研究和利用,使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国家在文物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经验交流材料。
二、中国的文物开发和利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
中国的文物开发和利用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文物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并规定了文物开发和利用的管理办法。
这为文物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加强文物保护: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文物保护的投入、推动文物修缮和保护技术研究等。
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使文物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3.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文物资源:中国注重文物的开发利用,通过加强文物展览陈列、文物旅游、文物产品开发等,使文物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
特别是在文物旅游方面,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文物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文物利用的效益。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的文物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研究、展览交流等方式,推动了文物的共享和交流。
三、其他国家的文物开发和利用经验: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在文物开发和利用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
例如:1. 印度:印度的文物开发和利用以古迹保护为重点,通过修缮古迹、建设旅游设施等措施,发展了以古迹旅游为主的文物经济。
2. 意大利:意大利将文物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通过修缮古建筑、建设文化中心等方式,使文物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发展。
3. 日本:日本注重文物的传统与创新结合,通过将传统文物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文物产品,推动了文物的创意利用。
以上是几个国家在文物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经验交流材料,这些经验都对于其他国家在文物开发和利用方面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
以威尼斯为例
20世纪意大利政府及社会各界充分意识到历史文化遗存的珍稀性、不可再生性及其不可替代性,矢志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意大利政府审时度势,扬长避短,高度重视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优化自身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意大利原本有着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这个被誉为“欧洲天堂和花园”的国度,位于南欧地中海之滨,风光旖旎。
意大利作为古罗马帝国遗产的主要继承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名胜古迹荟萃,尤以绘画、雕塑、建筑艺术见长。
整个意大利有1296个著名的观光景点,俨然是个“露天博物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西方文明中最有代表性的古迹大约有60%—70%集中在意大利。
由此可见,意大利在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之重要性。
有赖于此,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大国,每年吸引了近4亿游客前来观光、消费,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世界各国中,最早遇到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正是意大利。
1797年,根据法国和意大利签署的《波隆那协定》第8条规定,占领军法国对意大利文物开始大肆掠夺。
这种赤裸裸掠夺人类艺术珍品的举动引起了有良知的学者的反对。
德·坎西在法军征服意大利战役期间发表了《致米朗达的信》,信中提出了“艺术品和产地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观点。
1800年教皇庇
护七世率先开始做出保护文化艺术遗产的努力。
他在1802年颁布的敕令中规定: 未经教皇许可,禁止挖掘、出口艺术品。
他还下拨了发展博物馆的经费,倡导改善考古学教学。
此举极大地推动了考古学的发展。
1820年意大利颁布了文化遗产保护法。
意大利现有的“世界遗产”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为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城区,如罗马古城区、佛罗伦萨古城区、那不勒斯古城区、乌尔比诺古城区。
第二类为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如威尼斯及其澙湖、波尔托维内列、利古里亚区的五渔村和群岛。
第三类为单体古建筑和建筑群落,如米兰的圣母玛利亚教堂、维琴察市威内托区的帕拉蒂奥别墅群、拉文纳市区基督教早期建筑群和壁画。
第四类为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杰作,如卡莫尼卡峡谷的岩石画、米兰的多明戈教会修道院中的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
第五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2001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西里傀儡戏。
因篇幅所限,本文仅以威尼斯和罗马为例,探讨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希冀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在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方面,意大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渐摒弃了化妆式的纯美学修复及单纯追求提高艺术品身价的古玩式修复的观念,采取了科学性保护式修复与科学性考古式修复相结合的方法,努力降低各种因素对文化景观及艺术品的破坏。
“科学性考古式修复”是指以科学的手段对艺术品进行文物资料性的修复,忠实于原作,恢复并保持艺术品的本来面目。
意大利文物工作者认为,修复者绝对无权修改,而只能修复原作。
一是开办了专门的文物修复学校及修复中心。
综合性的修复中心还包括绘画、石雕、陶制、木制和金属工艺品的专门研究所。
通过文物工作者的通力努力,抢救了无数件处于危险中的艺术杰作。
二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到文物保护的事业中去。
如意大利科学家利用高科技手段在文物的修复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他们将现代医学技术、光学、电子技术用于丽亚切青铜像的修复,此举被视为“高科技修复文物的里程碑”。
三是意大利有关部门花大力气杜绝文物走私、被盗现象。
早在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就专门组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世界绝无仅有的文物宪兵部队。
四是由政府出面对一些有价值的私人宅邸进行维修。
五是政府在筹措文物修缮资金方面,机制灵活。
如发行文物彩票,支持文物股票上市,接受国内外各大公司及其他方面的赞助。
威尼斯不仅保持了自身的地域特色及整体风貌,且将它统一于城市的肌理中。
威尼斯游人如织,却无车马喧闹声。
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船,既环保,又有情调。
威尼斯现有轮船、汽艇5000余艘,最令人难忘的是穿行于S形水巷间的凤尾船,又称“贡多拉”。
这种黑色的造型奇特无与伦比的浪漫之舟的历史可上溯到697年,在1094年官方文件中已可找到相关的记载。
它船形狭长,船尾卷曲,总重量约1500
磅(700公斤),由280个部分组成。
威尼斯政府曾规定:贡多拉必须漆成黑色,用榆木、酸橙木、橡木、冷杉木、樱桃木、胡桃木、落叶松木、桃花心木8种不同质地的木头制造。
船桨长10·87米,宽1·42米,是用山毛榉制成,浆架则雕刻成U形。
贡多拉成为威尼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华丽的一道风景线。
长期以来,为保护文化遗存,威尼斯与自然灾害及环境污染展开了不懈的抗争。
受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温室效应”等诸因素的影响, 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一直在缓慢下沉。
20世纪威尼斯多次受水患侵扰,洪水一度侵蚀了16世纪宫殿的基础,古老的建筑物中的艺术杰作屡遭威胁。
1996年11月4日,水患造成大量建被2米深的水浸泡。
同年共有99次超过80厘米的潮水袭击了这座城市。
2000年年末出现了长达半个月时间的水灾。
有鉴于此,威尼斯政府果断决定:将圣马可广场加高0·1米并推出了一项工程浩大的“摩西计划”,即当海潮的高度超过1米时,79个水下闸门将会升高,将威尼斯澙湖与亚得里亚海隔开。
为保护建筑物免遭酸雨腐蚀,威尼斯政府还明文规定:只能以电和煤气作为民用能源。
这是威尼斯保护文化遗存的又一明智之举。
威尼斯的文化遗产不仅仅在博物馆、画廊、教堂里,它们几乎遍布于威尼斯的大街小巷。
意大利各级政府在斥巨资对各类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同时,也在千方百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个以拯救这座城市和它的名胜古迹为宗旨的民间组织的援助。
这些组织通过各自的渠道、以各自的方式运作。
如设立募捐箱筹集专项保护资金、在旅游手册上公布基金会联系方式
等卓有成效的行动,为拯救威尼斯而努力。
由于国际社会的密切合作,威尼斯这座“如凌波的维纳斯的海天之间迷人的城市”得以延续了它的历史文脉,保持了宜人的视觉环境和独有的魅力,使其古老的文化遗存与当代人和谐共处。
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威尼斯令人目不暇接,但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许多建筑外墙上世界顶级奢侈品的巨幅广告,这正是威尼斯市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招。
市政府负责营销的马德里加多对记者说,政府允许大公司租用老建筑的外墙悬挂广告,所得收入只能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维修和利用。
由于金融危机使意大利政府大幅削减公共开支,这一做法可以弥补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资金缺口,对政府、文物保护部门和商业机构来说都有好处。
马德里加多说,这恐怕是目前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方面最有效的手段了。
修复古建筑大概是最艰巨的工作,威尼斯市有许多海上居住区,威胁不仅来自水位的不断上涨,而且来自海盐对建筑和古迹的持续腐蚀。
由于深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每年冬季雨水集中时期,威尼斯本岛上的圣马可广场经常出现“水漫金山”的场景,这不仅对当地的旅游业、也对文物保护造成严重影响。
16世纪时,威尼斯的学者和工匠就已研发出既适于水城航行又可避免海水袭来的战略性水上基础设施。
保持传统,推陈出新已是威尼斯人的意识和观念,威尼斯人借助现代科技正在建造新的水上设施。
耗资5亿欧元的“摩西”其实是一个“桥屏障”,它把威尼斯本岛及其周围的淡水泻湖与海水隔离。
当海平面上升时,三个调节闸口会上
升,从而使海面和泻湖保持一个落差。
安娜说,等2014年这套工程竣工后,威尼斯岛上发大水的场景将不再出现。
大多数威尼斯人相信,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这座古城会散射出永恒的魅力。
作为一个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意大利有着较为成熟的保护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意大利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起步早,保护的数量多、质量高,以成为一种民族自觉、一种国人的素质,融入社会的风俗惯中。
他们清楚的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复古,而是面向未来。
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具体历史时空中“各民族及他们生存环境的见证物”。
景观班纪翔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