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2微球蛋白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意义的研究
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及医学意义
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及医学意义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BMG)分子量为11800,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特别是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并由此释放入血循环。
它是细胞表面人类淋巴细胞抗原(HLA)的β链(轻链)部分(为一条单链多肽),分子内含一对二硫键,不含糖。
半寿期约107分钟,可透过肾小球,但尿仅有滤过量的1%,几乎完全可由肾小管回收。
β2-微球蛋白在肾功能衰竭、炎症及肿瘤时,血浆中浓度可升高。
主要的临床应用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
特别用于肾移植后,如有排斥反应影响肾小管功能时,可出现尿中BMG排出量增加。
在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有神经系统浸润时,脑脊液中BMG 可增高。
[参考值] 1.0~2.6 μg/L[临床意义]病理性升高:(1)肾脏疾病:尿毒症、肾炎、糖尿病肾病和肾移植受者初期(肾移植排异反应)。
(2)恶性肿瘤:骨髓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3)其他如肝硬变、冠心病、甲状腺疾病和慢性炎症等。
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由肾小球滤过的β2-M经肾小管时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如果尿液中β2-M排出增高,则说明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以区别于白蛋白为主的肾小球性蛋白尿。
【正常参考值】0.03~0.37 mg/天【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近端肾小管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病、脏器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艾滋病等。
尿β2微球蛋白增高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病变、肾盂肾炎、先天性Fanconi综合征、Wilson病、镉金属中毒,以及摄入庆大霉素、硝苯地平(心痛定)、妥布霉素等药物。
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血清免疫球蛋白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通过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监测疾病的进程,评估疾病的预后,并辅助治疗的选择。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还在疫苗接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具有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深入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诊疗手段。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诊断、监测、预后、治疗、疫苗接种、重要性、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它是全球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约有2.4百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在感染后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HBV 感染,患者可能出现肝脏损伤、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中,病毒持续复制并导致肝脏炎症,这可能会引起肝细胞的损害和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暴露、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共享注射器等。
该疾病的症状可能轻微或无症状,但也可能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肝脏功能异常的症状。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一般通过检测病毒标志物、肝功能测试、肝脏超声等方法来确定。
及早发现和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对于预防疾病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意义变得尤为重要。
1.2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是一种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蛋白质,主要由B 淋巴细胞分泌。
它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IgA、IgE和IgD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功能。
血清β2-微球蛋白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意义的研究
诊无症状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 AS C) 6 0例 , 对照组 2 0 0例 均
为雅培公司 , 正常参考值 0 . 9 ~ 3 . 3 n g / L 。
1 . 2 . 2 方法 : 每 日早晨 8 : 0 0 1 2 : 0 0采 空腹静脉皿 3 mL分离
血清并 于 2 h之 内检测完毕 。定标 和质量控 制均 由雅培公 司 提供 , 严格按照说 明书操作 , 采用免疫 比浊法 原理 检测 。 1 . 3 统计 学处 理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包处理 , 实验数据以 ; 虹 表示。 2组间 资料 比较采用 检验 , 组间 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 以P < 0 . 0 5
核细胞 表面 , 少量游 离于 血浆 , 主要 由淋 巴细胞 产生 。其本 质是细胞表面 人类 白细胞抗原 ( HL A) 的 B链 ( 轻链 ) 部分 , 为
一
条 单链 多肽。1 3 r MG分子量小 ,血 中 1 3 r MG可从 肾小 球滤
过, 约9 9 . 9 %被 近曲小 管重 吸收 , 经肾小 管上 皮细胞 胞饮作 用 而转 入溶 酶体 内 , 分 解成 氨基 酸 , 仅0 . 1 %从 尿液 中排 出 。 3 1 MG几乎全部在 肾脏进行代谢而不能原形重 吸收入血 。血 中1 3 . MG浓度受 肾功能有核细胞 的转化及免疫激 活的影响 。 在某些 肾脏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 病 、 恶性肿瘤 、 病毒感染 、 重金
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血清2微球蛋白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意义的研究
·医学检验·血清β2-微球蛋白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意义的研究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261400)曲旭亮周伟玲β2-微球蛋白(β2-MG)是瑞典学者Beggard等在1968年首次于肾小管病变患者的尿液中分离获得,是一种未糖基化的单链肽,由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11.8×103。
随后在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中均发现β2-MG浓度较高,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和血清中也可分离出β2-MG。
本研究通过检测2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β2-MG的水平,研究血清β2-MG与乙型肝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2000年第十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选择2007—2009年在本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0例,排除可引起血清中β2-MG升高的其他疾病。
其中男性148例,女性82例,年龄31~67岁,平均(44±3)岁。
患者皆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和(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证实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不在选择范围之内。
其中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4例,门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60例,对照组200例均来自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123名,女性77名,年龄18~65岁,平均(41±6)岁。
1.2检测仪器、试剂和方法1.2.1仪器和试剂:仪器为Axsym全自动分析仪,试剂来源为雅培公司,正常参考值0.9~3.3ng/L。
1.2.2方法:每日早晨8:00~12:00采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并于2h之内检测完毕。
定标和质量控制均由雅培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采用免疫比浊法原理检测。
1.3统计学处理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实验数据以x±s表示。
2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杀灭与抑制 作用 ?@7 成人参考值为 "<%A#<B @C3是个体发育 过程中最早合成分泌的抗体在胎儿发育晚期即 可产生 ?@7随着出生水平逐渐升高在 & 岁左右 即可达到成人水平 ?@7 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的 抗体可实现特异性早期诊断 ?@7 水平升高多见 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感染恶 性淋巴瘤等?@7 水平降低多见于烧伤 多发性骨 髓瘤营养不良免疫低下等疾病
表 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对比(±,g/L)
时间
IgM
Ig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gA
治疗前 治疗后
100 100
4.15±0.52 3.89±0.15 15.63±2.85
1.26±0.12 1.97±0.25 7.15±1.05
54.1537 65.8555 27.9198
<0.05
<0.05
?@7 是高效能抗体! 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对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与检验医学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01 0.2 3045+0/5+6 7*2,8,.*9 :;.<!"!#9=51<%&9>5<#
349
液'血液通过输血'药物注射'针刺等方式进行传 播)母婴传播方式包括通过胎盘'分娩'哺乳与喂 养等进行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后!患者机体长 时间处于炎症环境之中! 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紊乱!导致肝组织出现较大损伤!预后效果差& 临 床研究证实! 乙型肝炎造成的损伤是乙型肝炎病 毒感染后引起机体产生不同的特殊免疫反应!导 致肝组织出现的病理性免疫性损伤! 而非由乙型 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 繁殖造成的肝组织损 伤EHF& 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在幼年期感染乙型 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性较强!在机体内 易发生突变! 导致耐药性提升! 临床治疗难度较 大!因此!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避免病情进 一步恶化!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康复具有积 极意义& #<! 免疫球蛋白检验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清'体 液内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 又称为丙种球 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可使细胞吞噬作用 加 强EIF!在 补 体 协 同 下 可 将 病 原 微 生 物 杀 灭 或 溶 解 ! 是机体抵抗疾病发生的重要成分& 血清免疫球蛋 白可分为五类! 分别 为 ?@7'?@A'?@B'?@J'?@'!随 着检查对象'年龄'地区'方法等方面出现差异!血 清免疫球蛋白五项指标水平也会出现差异& 各种 免疫球蛋白在量与功能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 ?@A 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的作用!是唯一能通过 胎盘的免疫球蛋白EKF& ?@A 水平升高多见于类风湿 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活动性肝炎'结核 病等)?@A 水平降低则多发生于白血病' 肾病综合 征'部分免疫缺陷病&
血清β2微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胞 集落 刺 激 活 性 而 生 成 失 代 偿 , 能 也 是 一 个 重 要病 因 。鼻 出 可 血 、 经 过 多 、 化 道 出血 等 , 者 一 般 无 贫 血 , 有 则 贫 血 与 月 消 患 如
・Hale Waihona Puke 66・ 3 检 验 医 学 与临 床 2 1 0 0年 4月 第 7卷 第 7期
L b Me l , r 0 0 Vo. , . a d C i Ap i 2 1 , 17 No 7 n l
明显 增 加 , 细胞 浆 量 增 加 或 减 少 且 嗜 碱 性 。颗 粒 减 少 且 松 散 伴 ’ A P的 主 要发 病 机 制 ; 分 患 者 可 因 异 常 免 疫 引 起 ; 核 细 AT 部 巨 有 成熟 障碍 , 与健 康 人 骨 髓 中 巨核 细 胞 相 比形 态上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产生 这 种 改 变 比较 一 致 的 看 法 是 由 于类 似 于 单 核一 巨 噬细 胞 集 落 刺 激 因 子 ( C F 和 淋 巴细 胞 产 生 的 白介 素 等 M— S ) 活性 物质 对 祖 细 胞 的 调 控 作 用 , 种 作 用 不 仅 影 响 了 MK 的 这
医 疗 器 械 ,0 2 8 1 ) 1 1 2 0 , ( O :3 2 .
本文通过观察 , I TP组 的原 、 MK 及 颗 粒 性 MK 数 明 显 幼 高 于对 照 组 , 板 型 MK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产 具 而裸 核 型 MK 数 量 的改 变 无统 计 学 差 别 。I TP要 与获 得性 低 巨核 细 胞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 AAT ) P 区别 [ 获 得 性 低 巨 。 核细 胞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癜 l 少 见 , 晦床 目前 尚缺 乏 统 一 的诊 断 标准 , 易误 诊 为 特 发 性 血 小 板 减 少性 紫癜 、 白前 综 合 征 、 生 障 再 碍性贫血( AA) 。笔 者 结 合 文 献制 定 诊 断 标 准 包 括 :1 血 小 等 () 板减少 , 白细 胞 计 数 和 分 类 正 常 ;2 至 少 2次 以上 多 部 位 骨 髓 () 检 查 除 巨核 细 胞 明 显减 少 或 消 失 外 , 其他 成 分 正 常 ;3 肝 、 、 () 脾
β2微球蛋白临床意义
B 2—微球蛋白(B2 -MG)临床意义临床上检测血或尿中的B 2 -MG浓度为临床肾功能测定、肾移植成活、糖尿病肾病、重金属镉、汞中毒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较早、可靠和灵敏的指标。
脑脊液中B 2 -MG 的检测对脑膜白血病的诊断有特别的意义。
血B 2 -MG检测的临床意义1 、肾功能是影响血B 2-MG 浓度的最主要因素,用血B2 -MG 估测肾功能。
(1 )血B 2-MG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病变如累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均可致血B 2 -MG 升高。
(2 )血B 2 -MG是反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 3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血B 2 -MG 升高与淀粉样变、淀粉骨关节病及腕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4 )血B 2 -MG有助于动态观察、诊断早期肾移植排斥反应。
2 、恶性肿瘤时的血B 2 -MG 。
(1 )血B 2-MG是以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主要标志物,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血 B 2-MG浓度明显增加。
( 2 )可用于评价骨髓瘤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3、病毒感染,如人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乙肝或丙肝病毒及HIV感染时,血B 2 -MG可增高。
4 、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血B 2 -MG 增高,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活动期。
5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B 2 -MG 升高,并且和关节受累数目呈正相关。
目前认为测定血B 2 -MG 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程度,并可作为观察药物疗效的指标。
尿B 2 -MG检测的临床意义尿B 2 -MG浓度主要与肾小管功能有关。
1、检测尿B 2-MG是诊断近曲小管损害敏感而特异的方法。
当近曲小管轻度受损时,尿 B 2 -MG明显增加,且与肾小管重吸收率呈正相关。
2、尿蛋白/尿B 2-MG比值有助于鉴别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
单纯肾小球病变时,尿蛋白/尿B 2-MG比值大于300 ; 单纯肾小管病变时,比值小于10 ;混合性病变时,其比值介于两者之间。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病情的关系
A s at O jc v :T e r iete e t nh f eu 2MGlvl i ii ly e ai t wt hoi hp — bt c r bet e odt m n l i si o rm B 一 ewt c n a t snpt ns i crnc e a i e h rao p s e h l c p i e h ti B Meh d :At a o ai t wt ie n ii ly e o crn e at eedv e t t e r p svr , is . to s tl f 0pt n i dfr tl c p s f hoi hptiBw r i ddi o h ego s(ee t o 3 es h e cn at c is i n r u e
./ , 0 0 ]. o cui g L P< .5 C nls n:S rm 1- vlspsie le i es ei e e f eat . o e 2MGl e i oivl r a dwt t e rydg eo p ti u 3 e t y e t hh v t r h is
慢 性 乙型肝 炎 患者 p 一 2 微球 蛋 白水 平与病 情 的关 系
李文兵 周 克 王晓峰 王钧 镕
温州 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 ( 江 瑞安 ,35 0 ) 浙 2 20
摘
要
目的 :探 讨慢性 乙型肝 炎 ( H C B) 患者血清微球 蛋 白 (3- 2MG) 水平 与临床 类型的 关 系。方 法:检 测
K yW od crnchpti B 3 - e rs hoi e at ;1 MG;cnc i ien is 2 l i s nf ae i a g i l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β2微球蛋白是一种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它在免疫系统的调节和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已经成为了许多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指标。
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可以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用于筛查和监测肿瘤的疗效。
研究发现,许多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胃肠道肿瘤等,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因此,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可以作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
此外,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风湿性疾病中,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可以作为评估疾病活动性和预测疾病进展的指标。
在感染性疾病中,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可以作为感染的早期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作为肿瘤、风湿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的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 1 -。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血清β2微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清蛋白,对于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
血清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由B细胞产生,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它在人体的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临床上,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首先,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因此可作为肿瘤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此外,血清β2微球蛋白也与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除了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外,血清β2微球蛋白在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测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些研究表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疾病的预后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疾病预后的指标之一。
在治疗监测中,监测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的有效性,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总的来说,血清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指标,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清β2微球蛋白作为一种蛋白质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血清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的意义不可忽视,其测定可以为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血清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来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的应用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8日~2017年6月7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40例、重型组4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0名。
将三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乙型肝炎患者之间对比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是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更高,且两组乙型肝炎患者的IgA、IgG、IgM均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判断,可对临床用药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对患者病情的好转、预后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乙型肝炎主要体现为肝脏炎性病变[1],会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在世界各国流行广泛,主要发病群体为儿童及青壮年,若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或控制,可能会向肝硬化甚至肝癌转化[2],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
临床认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是导致乙型肝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故此择取我院2015年6月8日~2017年6月7日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开展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在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正文详细内容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收治时间:2015年6月8日~2017年6月7日),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轻型组和重型组各40例,选择同期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乙型肝炎患者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血清病原检查、肝功能检查后明确诊断为乙型肝炎,并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有关标准相符合;患者不存在药物禁忌或过敏体质;本次研究已提交至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批准。
排除标准:存在心肺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近期使用过免疫调节剂、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
轻型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19岁,上限值为74岁,年龄平均值(45.38±6.29)岁。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
用价值
宋家政;刘小芹;王春蕾;张仲全
【期刊名称】《肝脏》
【年(卷),期】2018(023)012
【摘要】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尽早诊断及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疾病的预后[1]。
免疫球蛋白(Ig)是一类具有免疫活性的分子,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中和外毒素、阻止病毒靶细胞、抑制细菌黏附宿主细胞、介导超敏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理效应,会因为肝脏受到损害而出现相应的变化。
近年来,我们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Ig水平,探究其在不同肝病患者中的相关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147-1148)
【作者】宋家政;刘小芹;王春蕾;张仲全
【作者单位】兰陵县人民医院,277700 山东;兰陵县人民医院,277700 山东;兰陵县人民医院,277700 山东;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J], 马莹;姜小建;赵佳
2.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HE、ALB、CHO水平检测在肝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
值 [J], 文关良
3.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及分析 [J], 谈春荣;吴建云;庄健美;刘金茹
4.HA、PT和PLT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J], 李红梅
5.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J], 祖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以供参考以及研究。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中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探究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4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A、lgM)的差异性。
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A、lgM)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临床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促进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慢性乙型肝炎是主要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脏炎性病变[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针对此类疾病进行有效检验是临床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49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详情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0:29,年龄跨度在25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41.57±10.24)岁。
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中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0:29,年龄跨度在26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42.08±11.09)岁。
将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49例健康体检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验方法针对观察组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对照组49例健康体检者抽取5毫升静脉血(清晨空腹),之后进行离心处理后取出血清,然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统计。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除了总体水平的变化之外,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也值得关注。特定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可能在不同阶段的疾病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反映病情的变化和机体的免疫状态。
监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可以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并指导临床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变异性: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个体差异、生理状况、药物干扰等,容易出现测定结果的波动,影响诊断和监测效果。
4. 研究不足:目前关于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研究尚不够充分,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探索。
3. 结论
3.1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性
4. 深入挖掘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改进方案和策略,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总结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在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也有所区别,因此对于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肝炎。
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率很高,乙肝患者很多都是慢性感染者。
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估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并及时发现并发症,对于临床治疗和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Ig)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在乙肝患者中的检测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1. 总免疫球蛋白(TIg)总免疫球蛋白是指体内所有Ig的总量。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TIg常常升高。
这是因为慢性肝炎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但随着疾病的进展,肝功能的下降和免疫系统的损伤,TIg水平也可能会下降。
因此,检测TIg水平可以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免疫状态的指标之一。
2. 抗-HBcIgMHBcIgM是指人体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体IgM的产生。
在乙肝感染的早期,抗-HBcIgM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指标之一。
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抗-HBcIgM可以作为肝炎过程的活动指标。
当抗-HBcIgM阳性时,说明患者目前的肝炎病情正在加重,此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而当抗-HBcIgM阴性时,说明患者处于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稳定期,但慢性感染也需要注意肝功能的变化和可能的并发症,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抗-HBs是指人体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后期,只要患者病毒载量较低或未被发现,就有可能进入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稳定期,此时体内的抗-HBs水平会升高。
检测抗-HBs水平可以作为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诊断标准之一,并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总之,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肝功能和免疫状态的评估指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意义
在 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临床医师研究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后对肝组织的损伤是通过与机体一系列免疫反应而引起的,而并非是 单纯的病毒细胞复制繁殖而造成的,在与机体出现免疫反应后导致肝 细胞出现病理性的免疫损伤,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免疫功能的紊乱而
造成 的 ,通 过诱导 细胞免疫 反应造成 肝脏细 胞损伤” ] 。从 本次研 究结 果来 看 ,乙型肝 炎患者血 清免 疫球蛋 白与正常健康 人进 行 比较 明显升 高 ,同时血清免疫 球蛋 白 ( I g G 、I g M、I g A)升高 的水 平与肝细 胞受 损程度 呈正相 关,乙型肝炎患 者病情加 重 ,免疫球 蛋白水平就逐 渐增 高 ,由此可见免疫 球蛋 白的水平可 以从 很大的程度 反映出 乙型肝 炎患 者肝细胞 的受损程度 。 而从具体 的作用机 制上来看 ,乙型肝炎 患者在病情 加重后其 肝脏 的免 疫系统 功能也 会出现严 重 的失 调 ,进 而导致B 淋 巴细胞失控 。而 受损 的肝细胞 因为 自身抗 原刺激淋 巴系统 ,分泌 出大量的抗体 ,在抗 体 的作用 下引起I g G、I g M及I g A的上升 ,而且肝 细胞损 伤越重 ,I g G
<0 . 0 5 )。见表 1 。
乙型肝炎是 由乙型肝炎病毒 ( H B V)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感 染此病毒后乙型肝炎病毒会在肝 内繁殖复制,从而对肝细胞造成不同
程度的损伤。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从临床研究来看其与体
内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的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乙型肝炎病 毒的作用机制来看,患者在感染此病毒后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免 疫反应 ,从而使得肝细胞出现病理性的免疫损害,而免疫球蛋白水平 与肝功能的损伤有着密切关系口 】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选取的乙型肝
慢性乙型肝炎与血清球蛋白的关系
在 肝 脏 病 变 过 程 中 , 分 急 性 肝 炎 患 者 可 发 展 为 慢 性 活 部 动性 肝 炎 , 而 恶 化 为 肝 硬 变 , 至 肝 癌 。 当 HB 感 染 进 甚 ] V 后 , 不 直 接损 伤 肝 细 胞 , 是 通 过 缩 主 免 疫 应 答 和 免 疫 反 并 而
( S 、_ 氨 酰 基 转肽 酶 ( T)检 测 用 B YE 6 0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 将 结 果 按 照 A T 活 度 和 AL AS G A T)7谷 GG A R15 L T、 T、 GT 组 合
异常 项 目数 分 组 ,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结果 : 种 球 蛋 白百 分 比 变 化 与 AL 活 度 、 化 趋 势 不 完 全 一 样 , 与 AL A T、 GT 并 各 T 变 而 T、 S G
检 者 , 清 Hb Ag阴性 , T、 T、 GT 正常 。 血 s AL AS G 1 2 研 究 方 法 : 间 空 腹 静 脉 采 血 3 5mL 至 硅 化 过 的 真 . 晨 ~ 空 管 ,血 清 AL AS 和 GG 检 测 采 用 B E 6 0全 自 T、 T T AY R 1 5 动 生 化 分 析 仪及 上海 执 诚 生 物 工 程 公 司 生 产 的 试 剂 , 清 蛋 血 白 电 泳 使用 S B A 公 司 HYD AS S全 自 动 电 泳 分 析 系 统 E I R Y 及 配 套 的血 清 蛋 白琼 脂 糖 凝 胶 电 泳 试 剂 进 行 检 测 。 本 实 验
组 合 异 常 结 果 相 对 一致 。结 论 : 血清 球 蛋 白 电泳 结 果 可 以作 为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病 情 判 断 的 指 标 。
关键 词 慢性乙型肝炎; 清球蛋白 ; 血 电泳 ; 化 指 标 生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59 0 2 0 ) 6 0 2 — 2 1 0 — 3 X( 0 8 0 —9 4 0 中 图分 类 号 : 1 . 2 R5 2 6
血清球蛋白检测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临床意义
血清球蛋白检测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临床意义姬艳平【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时血清球蛋白变化及对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病人及正常人血清球蛋白水平.结果: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血清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并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负相关.结论:球蛋白下降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的指标之一,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实验室指标.【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2(021)017【总页数】1页(P77-77)【关键词】血清球蛋白;慢性重型肝炎;预后【作者】姬艳平【作者单位】邯郸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北,邯郸,05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1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有研究显示血清AST/ALT的比值、总胆红素、胆酶分离现象、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血清胆碱脂酶活力、白蛋白及并发症是影响慢重肝预后的重要因素。
但慢性重型肝炎时球蛋白的相关研究至今报导甚少。
为了及早判断病情的轻重及其预后,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阻止病情的发展,降低病死率,我们就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血清球蛋白及PT等进行了检测,初步探讨其在慢性重型肝炎时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1 病例选择1.1 对象本组病例系2010~2012年间的住院病人,共120例,其中乙型肝炎99例,丙型肝炎11例,乙型合并丙型肝炎4例,乙型合并戊型肝炎3例,乙型合并甲型肝炎2例,乙型合并丁型肝炎1例。
诊断符合1995年 (北京)第五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对于原有低球蛋白血症基础病者不例入本研究。
1.2 方法1.2.1 分组按临床类型,将病人分为三组:慢性肝炎组(A组),肝炎后肝硬化组 (B 组),慢性重型肝炎组 (C组)。
1.2.2 观察项目病毒性肝炎确诊后即对每例病人作血清球蛋白及PT等的测定。
在不同组别间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并以球蛋白指标与PT进行相关性分析。
1.2.3 实验室检测血清球蛋白仪的检测采用AEROSET全自动分化仪。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107例的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107例的临床观察
赖志伟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09(015)015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肝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42例重度、65例中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3例正常人血清β2-MG水平.结果重度慢性乙型肝炎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中、轻度乙型肝炎及正常人血清β2-MG水平;慢性乙型肝炎血清β2-MG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与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β2-MG水平是反映肝组织损害程度良好的指标,对了解肝炎病情危重程度、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赖志伟
【作者单位】511500,广东清远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 蒋敏;姚煜;凌勇武;吴月平
2.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的
临床观察 [J], 包琳;武海洲;李宁;雷树红;李泽峰
3.血液透析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J], 李聚敏;王海萍;赵学伟;张五星;周伟;张智敏;张华
4.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观察 [J], 陈蔼仙;唐楚杰
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J], 刘洋;代瑞宁;史秀丽;傅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检验·血清β2-微球蛋白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意义的研究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261400)曲旭亮周伟玲
β2-微球蛋白(β2-MG)是瑞典学者Beggard等在1968年
首次于肾小管病变患者的尿液中分离获得,是一种未糖基
化的单链肽,由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
11.8×103。
随后在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中均发现
β2-MG浓度较高,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和血
清中也可分离出β2-MG。
本研究通过检测230例慢性乙型肝
炎患者血清中β2-MG的水平,研究血清β2-MG与乙型肝炎肝
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2000年第十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
的诊断标准,选择2007—2009年在本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
炎患者230例,排除可引起血清中β2-MG升高的其他疾病。
其中男性148例,女性82例,年龄31~67岁,平均(44±3)岁。
患者皆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和(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证实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不在选择范围之内。
其中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4例,门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60例,对照组200例均来自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123名,女性77名,年龄18~65岁,平均(41±6)岁。
1.2检测仪器、试剂和方法
1.2.1仪器和试剂:仪器为Axsym全自动分析仪,试剂来源为雅培公司,正常参考值0.9~3.3ng/L。
1.2.2方法:每日早晨8:00~12:00采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并于2h之内检测完毕。
定标和质量控制均由雅培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采用免疫比浊法原理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实验数据以x±s表示。
2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各组β2-MG水平见表1。
对照组β2-MG浓度为(1.80±0.26)mg/L,ASC组与对照组之间β2-MG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乙型肝炎各组血清β2-MG高于对照组和A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轻、中、重度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患者的血清β2-MG均增高,各组乙型肝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血清β2-MG值在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之间进行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重度与中度:t=1.747,P<0.05;中度与轻度:t=2.5417,P<0.05)。
3讨论
β2-MG存在于成熟红细胞和胎盘滋养细胞以外的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少量游离于血浆,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
其本质是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β链(轻链)部分,为一条单链多肽。
β2-MG分子量小,血中β2-MG可从肾小球滤过,约99.9%被近曲小管重吸收,经肾小管上皮细胞胞饮作用而转入溶酶体内,分解成氨基酸,仅0.1%从尿液中排出。
β2-MG几乎全部在肾脏进行代谢而不能原形重吸收入血。
血中β2-MG浓度受肾功能有核细胞的转化及免疫激活的影响。
在某些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感染、重金属中毒、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癌)等均可升高[1,2]。
在病毒性肝炎时,β2-MG升高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有关[3,4]。
一类是迟发型超敏反应,效应细胞是CD4+辅助性T 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诱导炎症反应而损伤靶细胞;一类是T细胞毒性反应;效应细胞是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此类是主要的肝细胞免疫病理损害,CTL攻击靶细胞需依赖所谓“双识别”,即只有表达靶抗原(肝细胞膜上HBcAg和HBeAg)和HLA抗原的肝细胞,才可能被CTL识别、攻击和破坏。
正常的肝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抗原分布极少,感染肝炎病毒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肝细胞表面HLA-Ⅰ类抗原表达明显增强,由于β2-MG是HLA-Ⅰ类抗原的轻链,所以血中β2-MG水平升高,且与肝损害呈正相关。
本研究资料结果显示,对照组与ASC组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各组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在这3组之间β2-MG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β2-MG含量与肝细胞的溶解坏死相一致,可以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这与文献[4]报道基本相符。
表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β2-MG检测结果(x±s)
组别例数β2-MG(mg/L)
对照组200 1.8±0.26
ASC组60 1.8±0.17
轻度组64 2.5±0.391)
中度组72 3.3±0.731)2)
重度组34 4.7±0.831)3)
1)与中度组比较P<0.01。
2)与轻度组比较P<0.05。
3)与对照组比较P<0.05。
文献[2]报道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β2-MG水平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正常人,认为β2-MG可作为无症状携带者演变成慢性肝炎的预测值,可作为及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指标。
随着对β2-MG研究深入,β2-MG不但对估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而且对指导抗病毒治疗,预警病毒突变、病情发作都有一定的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β2-MG含量,有助于判断肝损坏程度,而且动态观察β2-MG水平变化,对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为判断肝脏损害程度提供参考,但β2-MG水平增加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Sakaguchi K,Koide N,Takenani T,et al.Soluble HLA ClassⅠ
antigen in sera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Gastroenterol Jpn,1992,27(2):206-211.
[2]Yegane S,Revanil M,Taneli F.The role ofβ2microglobulin
levels in monitoring chronic hepatitis B.Tohoku J Exp Med,2004,203(1):53-57.
[3]田庚善.传染病学.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48-252.
[4]丁其杨,王钧,郁启生.慢性乙型肝炎β2-MG水平与HBV
DNA滴度的关系.世界感染杂志,2005,5(4):351-352.
(收稿日期:2012-10-09)
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