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对马克思自由观的新理解
对马克思自由观的新理解提到自由,一般人总联想到必然以及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对于马克思哲学中自由观的的探讨也一般地由必然和自由领域的二部分及其如何被统一这一问题所规定。
然而,这种理解似乎尚未向我们解释马克思之有关的实质内涵和特征。
那么,应当怎样去思考马克思只有观中自由的本质?解决自由观的难题是什么?如何理解马克思诉诸的“每个人的自由”?对于马克思的自由观应当作存在论的理解,马克思指明,真正的自由是在物质生活领域的“彼岸”。
这意味着,讨论自由的可能性问题应当超越生产这一层面,以“人类能力的发挥”作为“目的的本身”。
在历史上,自由概念出现在很多哲学家的思想论断中,康德按照形而上学的方式,把自由理解为“自发性”,理解为“从自身发端的”,他的这种理解只是强调自由不能再有任何其他原因决定,而未曾成功地正面说明和论证自由概念的依据。
在他那里,只要自由概念具有实质性,特就必定是某种比单纯的道德世界秩序更实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切“道德”的依据。
从他的理论看出,依据必然和自由的对应范式来阐释马克思的哲学,存在着认识论上的困难,这种困难不仅源自将马克思自由观理解为一种“康德式的道德要求”而且还源自价值的形而上学理解。
这在罗蒂式的悖论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对于罗蒂来说,在一个后形而上学的时代,虽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世界尚不存在,但是可以尝试将它保持在人们称之为价值的效用之中,他由此相信,以此方式可以避开有争议的所谓历史必然规律之类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即可以自由的新实用主义的世界观代替马克思主义。
然而,即使按照罗蒂的说法,只有问题也不是效用的问题,而是哲学的基础问题。
人的自由是某种无条件的东西,而不论自由的效用多么高,作为价值理解的“自由”毕竟甚至是适用于某些人,因而任何人在作价值的的评价时,都有某种和价值的贬低、抬高和利用。
而马克思的自由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并非只是一种价值,“全体人的自由”也并非与“每个人的自由”在架子上等量齐观。
马克思的自由观研究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自由观研究及其当代启示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是19世纪社会学和政治哲学的主要思想领袖之一。
他的社会观和理论影响着流行的主流和非主流思想。
他探索了自由、权力、政治权利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
当今社会,他的理论依然引起了关注。
马克思曾就社会正义、自由、权力以及政治上的权利等问题发表过多篇著作。
他同时指出,由于自由不仅是一种自然权利,而且是一种社会权利,他认为必须建立某种社会风气,以保护和维护被排斥群体的权利,保护每个人的自由,使其成为一个公正的社会。
与此同时,马克思还认为,自由只有在不受限制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在人获得自由时才能安全地发展。
他认为“自由不是任何东西的请求,更不是一种特权,而是一种社会等级的改善。
”这种观点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公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马克思也指出,权力是危害自由的一个因素。
当权力控制了社会,人们就不能获得和享受自由,这就是“奴役的真正形式”。
因此,他认为权力不应该滥用,而应该通过平等的社会制度来实施自由。
威权不能解决社会问题,而必须通过组织公民,使他们可以影响和改变他们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实现自由。
马克思的自由观也可以从当代角度来看,在当今世界,自由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尤其是在相互竞争和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马克思认为,要获得自由,必须建立一定的社会组织,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坚决谨守原则,从而获得更多的自由。
此外,还需要努力维护和促进社会上的公平正义,特别是针对被排斥的社群,要敦促权力不要滥用,公平对待所有群体,以维护被排斥群体的权利,从而改善被排斥群体的生活状况。
总之,马克思对自由的研究和观点仍然具有价值意义和当代启示,他的自由观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理想的,而是在实际的社会状况下的实际探讨。
由于自由是人们最为基本的权利,因此它在所有社会中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自由观对今天的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观点可以为当代人们获得更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借鉴。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之一便是自由与平等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中,自由与平等作为理论基础和社会目标,对于塑造社会形态和发展人类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由观念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认为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
在马克思主义里,自由被理解为摆脱各种束缚和压迫,实现个人人格的全面发展。
这种自由观念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自由不同,后者更多强调经济和政治权利,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念强调的是人的全面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私有制成为了束缚个人自由的根源。
因此,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所有制,从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由,不再受到资本的压迫和剥削。
二、马克思主义中的平等观念平等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实现社会各个成员的平等为目标,而不是只满足富裕阶层的利益。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和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为了实现平等,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私有制和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财富的公平分配是平等观念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追求人与人之间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平等,促进社会各个成员的公平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实践意义可从多个方面呈现。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为人们提供了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使得资源分配不均,限制了人们的个体发展。
而在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社会更加注重公平,鼓励个体的积极参与,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推动个人能力和才华得到更好的发挥。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
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马克思眼中的自由,那可真是一个相当深邃又迷人的概念。
马克思觉得自由可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想干啥就干啥。
比如说,有些人觉得自由就是每天能睡懒觉,想玩就玩,这其实是很浅显的理解。
马克思所讲的自由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深刻理解之上的。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的人。
一个人的自由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
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要是一个人自顾自地自由,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影响到其他人,那这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是大家都能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发展自己。
打个比方,一群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大家都想种花,但是如果有人为了自己种花的自由,把公共的地方全占了,那其他人就没法自由种花了。
所以,自由得是在考虑到其他人的权益基础上的。
马克思还关注到经济基础对自由的影响。
在旧的社会制度下,广大的劳动者被压迫在生产线上,每天累得要死要活,他们哪有什么自由可言。
就好比是一群被困在笼子里的鸟,虽然长着翅膀,但是却飞不出去。
资本家占有了生产资料,劳动者只能听从资本家的指挥,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自由被严重地限制了。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要通过对社会的变革才能真正实现的。
他希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不再被物质匮乏所束缚。
比如说,人们不会因为没钱看病而只能忍受病痛,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这就像是把鸟儿从笼子里放出来,让它们可以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每只鸟儿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树枝栖息,都能自由地寻找食物。
马克思的自由观里,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
不是说只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身体、智力、情感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这就像种一棵树,不能只让它往一个方向长,而是要让它的枝干、树叶全方位地舒展。
一个人既能懂得艺术的美,又能掌握科学知识,还能有强壮的体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马克思的角度看自由,这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人类社会本质的东西。
它不是个体的任性,而是在社会关系和谐、经济平等、人类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状态。
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意蕴与时代价值
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意蕴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指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从必要劳动时间中解放出来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人的全部自由发展。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和时代价值。
首先,马克思自由观强调人的全部自由发展,这是其带有深刻的内在价值意蕴。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类最基本和最全面的需求,作为社会主体,人们应该有权利和能力全面地发挥自己的潜力,生产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全部财富,追求自由和幸福。
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必须要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和实践,同时要反对一切剥削、阶级压迫和社会不平等。
只有在这样一个自由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自由有了相应的实现。
其次,马克思自由观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当前人们对自由的日益呼声上。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觉醒,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由的重要性,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当前,面临着新的发展和变革,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贯彻自由观,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进步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人们自由与国家构成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和探讨,正确处理自由与秩序的关系,促进个人、社会和国家等多层次的全方位和谐发展。
最后,马克思自由观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在实践中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能够更加真正地理解和贯彻自由观,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实现全面、和谐和富有成果的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自由观是具有深刻价值意蕴和时代价值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只有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贯彻马克思自由观,实现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多维度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自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与自由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为基础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有着独特的理解。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自由不是个体的绝对自由,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的自由必须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上,只有在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中,个体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斗争,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体的自由将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将建立起无阶级社会,个人将不再受到剥削和压迫,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阶级斗争是实现自由的手段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剥削无产阶级来获取财富和权力,而无产阶级则受到剥削和压迫。
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夺取政权,并建立起公平、平等的社会制度,实现人的自由。
然而,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于强调社会的集体利益,忽略了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他们认为,只有在个体的自由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对于个体的自由和权利的限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与自由的关系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也存在差异。
在一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被用作指导国家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然而,在另一些国家,马克思主义的实施却导致了人的自由受到限制。
总之,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并非完全对立。
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理解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条件下的自由,而非个体的绝对自由。
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革命家,他的理论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由,作为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也是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自由观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内涵与特点,并探讨这一理论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自由不仅是个人层面的追求,更是与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
马克思认为,自由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之上。
因此,本文将首先梳理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基础,包括其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观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分析马克思自由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应用。
从无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的自由观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探讨,我们将进一步理解马克思自由观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关注马克思自由观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自由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解读,我们可以为现实社会中的自由追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也将反思马克思自由观的局限性,以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自由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二、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的自由观并非抽象或孤立的理念,而是深深根植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
他认为,自由不是一种先验的存在,也不是某种超自然的恩赐,而是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通过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和实现的。
马克思强调自由的相对性。
他认为,自由总是相对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言的。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实现方式会有所不同。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尽管个体在形式上享有一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往往是受到资本逻辑支配的,真正的自由被限制在了商品交换的领域内。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
他指出,自由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概念,而是需要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具体实现。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咱中国人啊,都向往自由,那马克思主义对自由又是咋理解的呢?嘿,这可有意思了!你看啊,马克思主义觉得自由可不是啥想干啥就干啥的任性,那是有深度、有内涵的呢!就好比咱走路,得有个方向,有个目标,不能瞎走一气吧。
自由也是这样,不是毫无头绪地乱闯。
马克思主义说的自由啊,就像是在广阔天地里尽情翱翔的鸟儿。
但这鸟儿也不是瞎飞,它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找啥。
咱人也一样,不能光说要自由,得知道自己追求的是啥样的自由。
想想看,要是没有规矩,没有目标,那自由不就乱套啦?那不就成了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了嘛!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是在一定的框架内,让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咱平时生活里不也这样嘛,上班得遵守公司的规定,上学得听老师的话,这看似不自由,其实啊,正是这些规矩给咱指明了方向,让咱能更有效地去追求自由。
就好像划船,没有船桨和方向,那船能划到想去的地方吗?再打个比方,咱盖房子,得有个设计图吧,不能瞎盖一通。
自由也是,马克思主义告诉咱,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咱中国人一直都在追求自由,从古代到现在,一直都没停过。
以前咱为了不受压迫,努力抗争,现在咱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奋斗。
这都是在追求自由啊!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咱追求自由的路。
你说,要是没有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深刻理解,咱能这么清楚地知道该咋追求自由吗?咱能这么有方向、有目标地去努力吗?那肯定不行啊!所以啊,咱得好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解释,把它运用到咱的生活中去。
让咱的自由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能让咱真正幸福快乐的自由。
咱可不能把自由想得太简单了,也不能想得太复杂了。
就按照马克思主义说的,在规矩里找自由,在自由里守规矩。
这样,咱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咱的自由才能越来越有意义。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别瞎追求啥不切实际的自由,得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争取属于咱自己的自由。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是“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突出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的革命作用。
人是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自然和人类社会被极大地客体化为人类主体意识的物质形态。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通过对什么是“自由”、是什么使人不得“自由”、如何实现“自由”等三个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大致梳理。
标签:自由;非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1]。
因此,作为人所欲求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自由”,对它的考察和追求应该放到社会关系当中,而不应做纯粹抽象思辨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正是从人所处于其中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去考察自由并提出自己的自由观以及实现自由的方案的。
而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则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一、什么是“自由”?人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追求的最高理想。
但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自由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不同的,其内涵是“联合体”中的自由。
在联合体中,“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
”[2]“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
”[3]这也就是说,人们与自己生活的世界实现了统一,外在世界不再是压迫人的力量,原先外在于人的自发积累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联合体中由共同力量同时也由个人力量支配,个人在这种支配的基础上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美国思想家麦克米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对这种处于新的交往形式中的人有一段恰切的描述,他认为“他的意识由一个属于‘他的’世界塑造,他透过一个已经是他的世界为中介,自行形成他本身的意识。
”[4]总之,联合体中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人成为自身的现实存在的主人。
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一种消极自由,从形式上来说,它是一种封闭的自由,强调自身与外界的对立,从而要求避免外界的干涉;而从实质上来说,它由于脱离了对人的现实生活条件的考量而成为一种抽象的自由。
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
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自由”,源出拉丁文,原意是从被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政治上,自由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的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
政治上的自由是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和明确的。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阶级对自由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自从阶级产生以来,自由是有阶级性的。
古罗马奴隶起义提出的自由,是要求从残酷的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
在封建社会末期,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的政治口号,要求“个性自由”、“政治自由”、“贸易自由”等,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掌握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广大劳动群众则处于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因而在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自由可言。
有剥削阶级的自由,就没有被剥削阶级不受剥削的自由。
剥削阶级的自由,是建立在被剥削阶级不自由的基础之上的。
资产阶级的自由观念,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它表面上要求一切人都有自由,但实际上要求的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它无非是要求“自由地”出卖劳动力。
只有在消灭了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当家作主,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这个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才可能获得广泛的、真实的自由。
在我国,公民享有人身、言论、通讯、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宗教信仰等自由,并得到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还认为,自由是相对的,没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的自由。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自由和纪律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人民享受着广泛的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纪律约束自己。
自由不仅是政治学范畴,也是哲学范畴。
在哲学上,自由体现着客观必然性和人的主观活动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主张,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黑龙江教育 学院学报
Ju a o el gagCl g f dct n or l f i nj n oeeo uai n H o i l E o
De . 01 c2 1
V0. O No 1 13 . 2
di1 .9 9ji n 10 — 8 62 1 .2 0 3 o:0 3 6/.s .0 1 7 3 .0 1 .0 s 1
19 . 9 5
上述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Hale Waihona Puke 系 , 又是建立在人 的社 会
实践基础之上 的。换言之 , 造客 观世 界 的实 践 , 由必 然 改 是
[] 4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 态 [ . M] 北京 : 民出版 社 ,9 1 人 16 :
3 . 31
转化为 自由的桥梁 。总之 , 马克 思看来 , 有脱 离必然 的 在 没
样 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 只能在 观念 中而 不能在 现实 中
得现实的 自由。马克 思在谈 到康德哲学 时指 出, 德“ 康 只谈 善 良意志 , 哪怕这个善 良意志毫无 效果他 也心安理得 , 他把
这个善 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 与个人 的需要 和欲 望之间 的协 调都推到彼岸世 界” ] - 3 D2 2 。他 又批评青 年黑格 尔派是把 n 1
浅 谈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自 由 观
金 秋 池
( 渤海大学 , 辽宁 锦州 1 10 ) 20 0
摘
要: 追求人与社会的 自由全 面发展 ,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 高宗 旨。 自由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既是人的主
体性存在 的集中体现 , 也是人类 实践 活动 的最 高价值 目的。马克 思主 义哲 学的 自由范畴在 于强调人 的主体 性的物 化 、 象化 , 对 即人 的 自我 实现 , 这是从 最根本 、 最始源的意义上对 自由范畴 的界定 。只有进入 到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 自
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意蕴与时代价值
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意蕴与时代价值马克思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价值。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是人类尊严、人类幸福的基础,是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由观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自由观强调人类自由的本质和意义。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人们的自由不仅是一种政治权利,也是一种社会价值、人类精神的追求和发现。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欲望,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也是人类共同生活和相互协作的前提条件。
因此,马克思的自由观对于推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价值意义。
其次,马克思自由观强调人类自由的历史和社会条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广泛的实践,成为了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然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是表面的、虚假的自由,它建立在剥削、压迫、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并且会导致社会阶级和文化的分裂和冲突。
因此,马克思主张彻底超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由,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和社会平等,为人类创造新的历史进步。
最后,马克思自由观强调人类自由的目的和理想。
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自由不仅要求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平等和自由,更需要彻底摆脱传统的意识形态和全面实现自我解放。
这意味着要消除人们思想上的奴役和依赖,摆脱对于任何形式的主观意志和权力的依赖,实现真正的人类自由与平等。
因此,马克思主张要发展人类新的思维方式、逐步消除不合理的传统观念,并努力推进全球性的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
总之,马克思自由观在人类观念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植根于人类自由的本质及意义之中,反映了人类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发展及演变,是推进人类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真正人类自由与平等的必要条件和理想。
因此,在当今时代,马克思自由观仍然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需要不断地加以探索和发展。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摘要]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就是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
而在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哲学思想上的探索和创新。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内涵的阐述,以其意义结尾希望能为现实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自由观,意义,马克思主义[正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历史发展中是一个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马克思历史观的最高视角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因此,实事求是的展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就显的尤为必要。
一,传统的自由观人的自由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普列汉诺夫曾经说过,自由问题,像斯芬克斯一样向每个思想家发出通谍:请你解开这个谜,否则我便吃掉你的体系。
二,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界定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曾这样描述未来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还从哲学层次上考察了“自由”的含义,他们说,“……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
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到那时,人才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从以上引述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说的“自由”指的是社会自由和哲学层次上的自由。
社会自由指的是人类不断地摆脱各种枷锁,使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获得自由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自由”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自由”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自由”的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探讨“自由”的概念,旨在发现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解释。
文章将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以及其他想法对“自由”的相关理论研究。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自由”可以解释为一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体,权利与责任必须在一起回应,以达到一切社会变迁的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力,责任正文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
它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呈现当前社会现象,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角度探索我们生活的来源和未来可能性。
在马克思主义中,“自由”是一种以不同形式表达的概念。
它既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也是一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自由”是一种追求有效的社会政治变迁的工具。
它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更广泛的解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由”涉及到个人权利和平等,它要求自由而不是奴役,并要求创造一个可以使个人灵活发展的政治环境。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表达的“自由”,必须涉及权利与责任的平衡。
权利表示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表达自己,不受外部影响;责任表示每个人都有责任践行道德义务和礼节。
这种平衡意味着,一切行动必须以以社会为中心的概念进行判断,以确保社会进步。
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是一种通过社会变迁实现真正解放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解决当前社会问题,使人们有可能重新定义权利和责任,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权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可以给我们一些实用的启示,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首先,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人权和自由,这样他们才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力。
其次,应该加强法治,营造一个有效的社会环境,以解决存在的内部和外部威胁。
此外,社会应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使经济受益于社会最脆弱的群体,从而推动社会的经济公平。
另外,要消除社会问题的根源,必须实行政策,以解决存在的社会不平等和不公。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自由的重新认识与感受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自由的重新认识与感受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思想深刻且内容丰富,虽然笔者对其只是止于一些粗浅了解,但却委实感到受益良多。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学习将笔者关于自由的偏激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其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拒斥那种埋没个人自由的“完全虚幻的集体”,“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揭示了人的自由的本质,解开了读者关于自由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多年的迷惑;最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把个人的自由发展看作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最终尺度,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最终目的,即为我们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共产主义,而在笔者看来这其实也为个人发展指明了道路,因为“每个人自由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而共产主义是一种“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集体个人自由自由时间人的自由发展一,自由是什么?1.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什么是自由呢?不少人望着翱翔天空的鸟儿、悠游水底的鱼儿都会发出歆羡的感叹,也许它们确实如我们感叹般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然而鸟儿的自由是以飞翔为限的,当它享受翱翔天空的自由时,它就必须保持飞翔;鱼儿的自由则是以水为限的,它可以选择是屈身还是摆尾,但却无法离开这片水。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是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歌颂自由的不朽诗篇。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自由的热忱和执着。
冒着被人批评咬文嚼字的危险,我不禁想问一句:若是没有了生命,那又谈何自由,若是为了自由而放弃爱情,那是不是与此同时也放弃了爱的自由。
当然,诗中意在强调自由的可贵——自由是值得我们用生命和爱情这样宝贵的东西为代价去捍卫的。
这点无可非议,然而若是认为生命和爱情成为了追求自由的障碍,而为自由放弃它们,这就太过偏激了,因为自由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它总是与限制相生相伴。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马克思的自由观内涵浅析
马克思的自由观内涵浅析自由赋予生命以价值,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价值目标。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对以往自由观的超越对自由进行了新的阐述。
主要从认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客观、历史和实践三个主要方面,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立足于客观必然之上,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标签:马克思;自由观;历史;必然实践自由,一个人们永恒谈论的主题,在岁月的长河中亘古常新。
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自由这个字眼是如此的美妙动听,即使它带来的是错误,我们也离不开它”。
人人谈论自由,人人追求自由。
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自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裴多菲曾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帕特里克·亨利也说过:“我不知道别人走什么样的道路,但对我来说,不自由,毋宁死!”那么自由到底是什么?究竟如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我们追求自由实现人生价值树立了伟大的旗帜。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一直在探寻着自由的问题。
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并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前人关于自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独具建树的自由观。
马克思将自由与能动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第一次真正地把自由建立在了现实的基础之上,给自由以科学全面真实的解释,从而实现自由观上的革命与变革,在哲学史上确立了科学的自由观。
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所以能够超越以往一切自由观,实现自由观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本,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的自由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石,把人的现实生活作为考察对象,从现实的社会生活结构中探究人的自由,唯物辩证地肯定了人类对自由的本体论追问和价值论追求,科学地论证了自由从价值理想、理论形态转变为现实存在、生活事实的历史过程性及其内在的逻辑性,揭示了自由的社会生活的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自由观。
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革命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是关于自由的思考。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一种反抗社会上所有不公正分配,处处弥漫的欺凌和仇视的政治行为。
对于马克思来说,自由不仅是理论上的思想,更是一种现实社会实践中处处可见的行动,是改变社会局面、创造新社会的重要武器和核心价值。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出发,社会的特征在于竞争、不平等的“类”社会结构,而自由是反对不公正分配、处处弥漫的欺凌和仇视的一种形式,是社会改革和解放的必要准备。
换句话说,从马克思理论来看,自由是创造新社会的关键要素,是必须打破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才能建立更加公正、民主的新社会的必要之路。
进入21世纪,自由恪守着其历史责任,一如既往地指引着人类发展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加快推进经济全面开放的同时,也不断拓宽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人人享有适当的自由。
各种自由都有所体现,比如实践自由、表达自由、参政议政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教育自由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体现自由的领域不断拓宽,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多了不少自由化的色彩,社会秩序也变得更加良好,社会秩序自下而上的自我约束能力增强。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的自由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发展壮大的基础是自由。
自由是推动创新、富有激情的伟大动力,也是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自由的丰富格局可以让人们实现自身价值并把自由保护起来,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及形成共同的和谐家园。
其次,自由可以帮助人们走出定式的思维框架,克服局限,拥抱变化,提高创造力。
只有有自由,才能产生普遍利益,建立多元文化和谐社会,让大家在文化上携手前行,携手创造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与幸福。
最后,自由可以让每一个人意识到自身的尊严,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学会尊重他人的尊严,互相尊重,以致进入完全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在新的社会秩序中寻求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每个人。
综上所述,马克思关于自由观和其当代意义,一如其历史责任,依然指引着当今民族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公正、尊重自由、绝不退让的新世界!。
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自由"的体悟
关 系,在马克思主义法哲 学的形成发展过程 中,不断深化 闪耀着 智慧的光辉 ,值得 我们用心体悟 ,并在实践 中真正
此 问题 ,进 而体悟 出马克 思主义法哲学 中 “自由”的最终 践行 。
意涵 ,即 自由是对必然 的认 识和对客观世界 的改造,最终 会在共产主义社会 中得 以实现 。
在一起 ,而在城 市设 计的规划层面 ,也要 时刻记得城 市空 象,如 今大量的市政 工程 基本上是 由市政 设计院或者专业
间 的构成不完 全是建筑 、广场 、雕 塑,还要专题对市政 设 设计院来完成 的。就 以达到美学 的要 求而言,景观设计师
计予 以充分的关注 、落 实于专 门的篇 章。 3 、艺术与质量安全 的完美融合 31 . 、美学角度出窖 的市 政工程设计原 则 c 提 供的是思路 、是想法 ,而具体 的尺寸 是由结构工程师进 行计算 的,计算 的结 果是否满足景观 的要 求、是否需要修 改 、如 何进 行修改,都是双 方设计人员共 同研 究的结果 ,
3 结 语 、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是 长 期 、艰 巨 的任 务 , 也是 关 系 到
出一套放之四海而 皆准 的城 市市政工程设计 导则。比如我 每个公 民切 身利 益的事情 ,所 以如何在实用 的原理 中融入 市制 定的 《 市架空线路管理规 定》,就明确 了在城 市的 城 市的建设 艺术 感,是整个城 市建设必不可少 的部 分,也 城
须 在 法 的 概 念 及 其 定 在 中 来 认 识法 。 ”1由此 可 见 , 自由 由和环境绝对对立 了起来,要 求摆 脱外部环 境来保持内心
在法 哲学研 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 一定程度 上,可以说,法 的 自由和平 静,这是不正确,马克思认为, “ 人和环境 使 哲学主要 的研 究对 象就是 自由,什么才是 真正的 自由,如 分 离开来 ,虽然可 以达 到绝对 的理论的 自由,但 却使人丧 何实现 自由;法哲学 的最终 目的,一定程度上 ,也 是实现 失通过 改变周 围环境 来实现 自由的可能性,因此 也就不可 人 的自由。 能获得 真正 的 自由。”5由此可见 ,马克思哲学 ,尤 其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内容摘要:“自由”一直是贯穿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终身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不懈奋斗的革命导师。
他对人类自由的理解非常独特。
在他看来,人的自由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性形式的自由,也应该是一种现实社会的自由。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产生历史背景到其理论的形成阐述,对自由观给予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思考自由,英语“freedom ”德语“die Freiheit”作为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一个共同主题,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教授曾说:“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宗教,哪一种哲学,哪一种科学,都离不开这个主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认为,人的自由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
一、自由观点的历史进程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似乎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历史。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
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人们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与探索,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阶级、社会背景各异,文化氛围浓厚不一,以及个人志趣差异,就出现了人们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不同认识与理解。
对于自由的观点,人们更多的可能是从哲学及政治学这两门学科来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对自由观的历史进程将踏寻着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足迹谈论。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就曾提出:社会必须有哲学王统治,如果对人的自由不加以限制,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暴政。
在自由状态中,政客可能会蛊惑人心,利用民众的无知窃取权力,成为暴君。
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主义政体的精神为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体现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或被统治者。
另外一个要领体现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
1到罗马时期最具有自由色彩的思想家西塞罗所提出的自由观则同他对自然法的解释密不可分。
这其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平等的理念。
那时起人们1梅新波,《论二十世纪西方的自由观》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已经认识到,法律与自由之间并不存在冲突,而且自由还依赖于法律的某些特性,如一般性和确定性以及对权力机构的自由裁量权所施加的限制。
到了中世纪之后,随着宗教的对政治的控制,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可以从神学中窥见自由所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是更多的罩上了基督教神学的外衣。
奥古斯丁及托马斯·阿奎那为那一时期的代表人,阿奎那曾提出“受制于另一个人的奴隶状态,只存在于肉体方面,而不存在于精神方面。
因为精神始终是自由的。
”2由此可见,中世纪的自由观更多的体现到的是一种对人内在精神的探索。
将政治、法律及哲学并集与神学中是中世纪的学科体系特点,因此在这一时期自由观所表现出的神学色彩是非常浓厚的。
到近代欧洲,自由主义则更是群星璀璨,笛卡尔的二元论,纯粹理性主义,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等大批哲学家,政治学家以各种不同角度论述了自由理论。
其中,笛卡尔的二元论只承认理论知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知识依赖于感性经验。
他认为: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或理性权利战胜感觉,去把握世界的客观性真理,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即必然性。
人因自身而存在,人就是主体。
实体是一个不依赖于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
心灵与身体都是不依赖它物而存在,它们也不依赖对方而存在。
3二元论者承认必然与自由,但它把二者割裂开来。
纯粹理性主义的提出者为康德,他的自由观则建立在“物自体”基础之上,形而上学的区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康德认为:行为是出于道德上的善意,我们的行动才是自由的,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在自然领域里,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理性只能服从决定论和自然规律,也即是说由纯粹理性意义上的认识而产生自由。
后来费希特在沿袭纯粹理性主义的论点中,主张意志绝对自由,否定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摒弃了康德理论中的物自体,而是让唯意志论的自由获得了纯粹的形式。
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探讨自由观是建立在城邦制的整体中进行讨论的,那一时期,先哲们对于自由的探讨,已于哲学的思辨角度阐述。
直至后来卢梭曾写道“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的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
为了权衡得失时不至于发生错2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3普罗泰戈拉,《古希腊罗马哲学》任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误,我们必须很好的区别仅仅以个人的力量为其界限的自然地自由,和被公意所约束着的社会的自由;并区别仅仅是由于强力的结果或者是最先占有权而形成的享有权,和只能根据正式权利而奠定的所有权。
”4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自由是相对,为争取获得相对自由的权利则需要付出承受权力的代价。
二、近代欧洲的自由观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从宗教改革后,北欧产生了一种对政治和哲学的态度,这来源于对宗教的态度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打破宗教的束缚枷锁,人们开始对社会和知识问题产生了新的态度,——自由主义出现了!十七世纪的自由主义实行将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如果说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由观崇尚对人权利的解放,那么这一时期自由主义所强调的更多的是将人从精神中解放。
5谈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就不难想到后来的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本文旨在阐述的重点。
在近代欧洲的理论基础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理论产生的重要基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中所涉及的自由观。
是从黑格尔开始认识到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开始的,他所谓的自由是指:“能够在否定中肯定地保住自己并成为自身的同一。
”6自由就是摆脱偶然性的支配,进而把握必然性“真正理性自由”。
精神在它必然性里是自由的,也只有在必然性里才可以得到它的自由,一如它的必然性只是建筑在它的自由上面。
黑格尔认为,必然作为自由的前提,认为自由的主体如果与他的必然性相互分离,就不会有自由,而只有当自由与必然相互结合起来时,必然性被主体所把握和理解时,真正的自由才能够实现,只有这种与必然性相联系的自由才是积极的自由。
强调自由是实践中的存在物,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实现自由。
黑格尔说——历史上精神的发展主要是德国人的任务。
因为只有他们才懂得自由的整个范围。
而自由并不是一个消极概念,必须和法律上的某些规定相结合。
黑格尔的辩证与费尔巴哈的唯物史观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此基础上发展,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却否认他的唯心论,对黑格尔贬低古希腊哲学中关于具有自由本性的自我意识的做法表示异议,他认为充斥于伊壁鸠鲁哲学中的“原子偏斜运动”,表现的是人的自4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版5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版6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版我意识的自由本性和创造性原则。
为了表明自己对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思想的肯定,马克思特地引用西塞罗《论神性》这部著作中的一段话:“伊壁鸠鲁把我们……拯救了出来,并使我们获得了自由”。
7否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却受到了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属于机械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贯穿整个理论指导核心的是辩证唯物的。
但相比之下,马克思的理论似乎更多于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他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可以看作是为解放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自由观。
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同近代欧洲自由观相比,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自由观是指: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其视角在于解决人类社会如何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对自由问题的论述是贯穿在马克思理论著作当中的。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终身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不懈奋斗的革命导师。
他对人的自由的理解非常独特,在他看来,人的自由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性形式的自由,而应该是一种现实社会的自由。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财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世界力量,只有在积极扬弃这种力量的前提下,人的现实自由才能获得实现。
他能够洞见到这种普遍性的世界力量,这直接来自他对人的现实的、社会的、世界性的生产活动的新的理解,他第一次把整个世界历史与这种生产活动联系在了一起,人的现实自由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此基础上,他明确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取代了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只有积极扬弃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才能最终实现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就是对人的现实自由的寻求在马克思之前,尽管“自由”一词时常拨动人们的心弦,但思想家们并没有在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本体论意义上讨论自由问题,恰恰于此,马克思赋予了自由以独特的内涵。
可以说,马克思的哲学从根本上讲是以人(类)的解放和自由为宗旨的实践哲学。
在他那里,自由的终极意义不仅是历史的社会经济形式积累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进步和解放。
马克思的自由观摆脱了先前地把自由置于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框架中的7杨丽珍,《<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自由观阐述》,《社会主义研究》2009(1)(总第183期)传统自由观思维范式的束缚,从而也就避免了用外在于人的必然来释义人自身自由的无以解脱的困境。
8因此,马克思的自由观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本体论而非科学认识论。
人的自由不是一个人们能否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问题,而是一个有无生产力高度发展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关系进步状态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主要由他不同时期所发表文章中体现出来,如果给予高度总结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观点体现:追求人类的自由解放,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实质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资料。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从劳动价值剩余学说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实质,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是马克思自由观中最后达到真正意义上人类自由的目标。
其中,马克思在他的《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主要自由观点有:“异化劳动”人的“类自由”、“共产主义”的实现是通向自由的途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初步形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生产力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四、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思考从青年时期马克思博士论文和他的《德法年鉴》自由观的初步形成,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为标志,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律对政治自由的限制进行了揭露,他还第一次发现了无产阶级的重大历史使命,直接把自由的最终实现诉诸“人类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