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本)阶段练习答案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管理学原理(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随堂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企业运作的源头1. 1. 所有组织的一个基本目标是能长期生存下来去贯彻基本宗旨。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问题解析:2. 2. 完成计划是组织的最终目的。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问题解析:3. 3. 管理人员通过对资源进行组合和协调来实现组织目标。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问题解析:4. 4. 企业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因此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应紧紧围绕盈利这一中心。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问题解析:5. 5. 宗旨是公司的宪法,是全公司上下的行为准则。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问题解析:第二章管理者与管理1. 6. 对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________。

A. 艺术B. 科学C. A和BD. 上述都不是答题: A. B. C. D.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7. 管理理论以________为核心。

A. 计划B. 组织C. 控制D.指挥答题: A. B. C. D.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8. 以下不属于管理职能的是_______。

A. 组织活动B.控制活动C. 有效获取资源D.计划与决策答题: A. B. C. D.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9. 管理者应该承担哪种类型的角色_______。

A.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B.信息方面的角色C.决策方面的角色D.全部皆是答题: A. B. C. D.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5.10. 法约尔所提出的企业6项经营职能是指:技术职能、营业职能、财务职能、保养职能、会计职能、安全职能。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问题解析:6.11. 按照现代的观点,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12.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中包括了指挥、协调两大职能,现代理论则以领导取而代之。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13. 泰勒教授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学原理练习参考答案(1)

管理学原理练习参考答案(1)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单选题1.管理: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核心竞争力: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3.精益思想: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吧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浪费,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4.行为科学: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召开一群有社会学家、心里学家、精神病学家、生物学家等人参加的跨学科会议,专门研究如何把现代知识应用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上,后人将其定义为行为科学。

5.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的组织。

6.业务流程再造:对经营流程彻底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上取得重大突破。

四、问答题1.简述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梅奥对其在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写成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艺术,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给出分正式组织概念得。

生产率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全面质量管理本质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

(1)关注顾客(2)注重持续改善(3)关注流程(4)精确测量(5)授权于员工。

3.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请简述其理论内容。

参考答案:主要贡献是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指一种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依照既定规则持续运作的行政体制,是现代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普遍的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态,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科层组织的特点(1)任何机构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2)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3)按层级体系形成一个指挥链(4)人员间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5)每个职位人员的挑选必须通过正式考试或者训练和教育而获得的技术资格(6)管理人员实行委任制(7)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的那个企业的所有者(8)管理人员是领取固定薪金的“专职的”公职人员;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按年资和工作成绩综合考虑决定升迁与否(9)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

管理学原理答案-王利平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三版

管理学原理答案-王利平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三版

1—14、如何把握科学管理之前的管理发展?历史上的管理实践始于大规模集体活动的需要,始于政治控制的需要,始于战争,始于宗教。

我们从万里长城、金字塔、著名大型水利工程等历史遗迹,可以看到当时人类组织大规模集体协作活动的实践和成就.从历史上发达最早的几种文明中,可以看到国家管理统治的思想和智慧,孔、孟、老、庄等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古罗马帝国、古代中国的管理实践,都是这方面的证明。

《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等著名军事、战略文献则反映了军事方面的管理实践和成就。

宗教在西方国家历史上,一定时期某种程度上超过国家、政府对个人生活的控制和影响,在管理方面有更为突出的成就。

我们对历史上人类的管理智慧和经验的了解应该说还远远不够。

漫长历史岁月中人类创造出的管理成就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和整理. 从早期的管理积累和近代管理理论的突飞猛进发展来看,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1)人类集体协作、社会化活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为近代管理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2)商品交换、商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背景。

(3)近代自然科学开创的以试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4)工业革命及近代工厂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对管理技术进步提出了迫切而现实的需要.2—14、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一是企业文化热潮的兴起,二是正在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3—34、管理学要把握个体的那些基本特征?管理学要研究人的需;求结构、支配人的行为的力量、人的理性能力的限度等。

个体有生物性、动物性的一面,同时也有社会性的一面。

既有先天的需要、欲望、冲动,又有后天的理性、判断和社会性制约。

从基本的方面来说人是独立的个体,但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性制约.进一步明确,可以说管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学习,研究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心理力量,人的理性能力给出判断和假设,研究社会性的交往和学习过程。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011年06月19日星期日上午 10:03第一章答案一、填空1.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资源2.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3. 计划4.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5. 决策;6. 协调,人;7.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8.组织目标的实现;9. 计划10. 自然,社会11. 管理原理,管理方法;12.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二、单项选择1.C2. D3.D4.A5. A6.C7.C8.B9.B 10.D11.B 12.C 13.B三、多项选择1. ABEF2. ABD3.ABD四、判断1.×2. ×3.√4. ×5. ×6.√7. √8.√五、简答(要点,非完整答案)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每一项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和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又开始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2.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对劳动过程的管理;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它是对人的管理;二者不可分离。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是一门科学,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用以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

管理者如果没有管理科学知识,则管理过程中或是依靠经验,或是凭主观、靠运气;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只是,他们就有可能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设想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

当然,管理科学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方案,它要求管理工作者以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以球的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原理(本)阶段练习合集含答案

管理学原理(本)阶段练习合集含答案

《管理学原理》阶段练习题(一)一、单选题1.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____B__A.随机处置权B.制度权C.奖惩权D.任免权2.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___A__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3.初级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力比非初级群体的影响力___A___A.大B.小C.试具体条件而定D.无法确定4.管理学者研究表明,因主管人员引导能力而激发出来的职工的才能可达_____CA.80%B.60%C.40%D.20%5.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以下顺序排列____C___A.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B.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6.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人是______B__A.经纪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7.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_B_____A.没有历史包袱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D.具有广告效应8.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A____A.集合性B.层次性C.相关性9.____C___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10.__A___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二、名词解释管理学需要层次理论霍桑试验社会人1、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是以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导到高级需求。

3、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实验。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 48学分:3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1第一章导论: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技能、角色42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43第三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34第四章决策4概述、过程、决策类型及一般方法5第五章计划7计划的基础、目标管理、战略性计划、计划方法、规划实务6第六章组织结构与设计8概述、组织结构类型、设计方法、组织设计挑战、组织文化7第七章控制4控制的类型、过程、方法8第八章领导领导本质、理论与艺术49第九章激励激励原理、过程与理论410第十章沟通概述,沟通过程、类型和冲突管理411第十一章创新212总复习(机动)0 或 2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 30% 。

专家推荐:《管理学原理》说课稿

专家推荐:《管理学原理》说课稿
授课内容:决策 授课时间:120分钟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培养一定的科学决策能力 教学内容:决策的含义、分类及程序;决策的方法 重 点:决策的分类;决策的方法 难 点:定量决策方法及其应用条件
(三)课程学习教学设计实例
让学生自己 总结本次课 所学到的内 容,老师在 此基础上加 以归纳
10%
10%
15%
20%
20%
25%
考核方式
各项目理论考核100% 课 堂 出 勤 10 % 课 堂 表 现 10 % 课 后 作 业 10 % 理 论 测 试 70 %
各项目理论 考核60% 课 堂 出 勤 10 %

各实训项目 操作考核40% 个 人 评 价 10 % 小 组 评 价 20 % 成 果 质 量 70 %
(二)课程具体内容
学习任务 名称 教学方法与 支持条 学时 手段 件 分配 12 任务驱动, 多媒体 应能掌握组织职能的基 组织基础理论; 给中小企业设 组织结构 理论教学; 教室; 本内容,知晓人员配置 组织结构类型; 计组织结构图; 图、岗位 案例分析; 校内实 的原则及内容。 人员配备 进行人员配备 说明书 课堂交流与 训基地 讨论 学习任务描述 主要知识点 主要能力点 学习成果 案例分析 结果、测 试结果与 体会心得
活动策划 建立组织结构与 公司制度 激励拓展训练 模拟公司的综合评价
控制
与 技 能 集 成 教 学 内 容
课程实训环节设计
在教学中加大课内实训的力度,贯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对实训 进行系统的设计。
两大模块 管理基础知识实训 管理职能实训
六大技能
分析、科学决策的能力 制定计划的能力 团队协作和建设的能力 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 的能力 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课后题答案第二版

管理学原理课后题答案第二版

管理学原理课后题答案第二版第一章: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演变1.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的学科,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2.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哪些?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组织、管理、效率、效益、权力、决策、计划、组织结构等。

3.管理学的演变历程有哪些阶段?管理学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科学管理学阶段、人际关系学阶段、决策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学阶段。

4.科学管理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科学管理学的核心观点是以科学方法来研究和改进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

5.人际关系学强调什么?人际关系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注重人的行为、态度和满意度。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功能1.管理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规划是管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什么?规划的目的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并制定达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3.组织是什么?组织是指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合理地分配和调配,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4.领导是管理的核心功能,其要素有哪些?领导的要素包括领导者、员工和情境。

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员工需要对领导者有信任和遵循,情境则会影响领导的行为。

5.控制是什么?控制包括哪些步骤?控制是指通过监测和测量组织的绩效,对比预定的标准,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纠正偏差。

控制包括制定标准、测量绩效、比较与标准的偏差和采取纠正措施。

第三章:组织的基本特征和类型1.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目标、活动、结构、技术和人员等。

2.组织的目标有什么特点?组织的目标应具备明确性、实际性、可衡量性和实现性。

3.组织的技术特征包括哪些方面?组织的技术特征包括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等。

4.组织的结构有哪些形式?组织的结构包括线性结构、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和矩阵结构等。

5.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哪些类别?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功能性组织、事业部组织、矩阵组织、虚拟组织和网络组织等。

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本文话题: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管理学案例分析心理学家心理素质工作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目标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1.C 2.BCDE 3.BCE 4.ACDE 5.ABCDE三、判断题1.× 2. × 3.√ 4.× 5. × 四、简答题1.简述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组织是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

“社会实体”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既定目标”指组织要获得的预期效果;“正式结构”指组织任务是由组织成员分工协作完成的。

按照组织的社会功能划分,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和群众组织。

按组织的基本性质划分,可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2.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含义:(1)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2)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

(3)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4)管理的客体是组织中的各种资源。

(5)管理是一个过程。

(6)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3.简述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个职能构建起来的。

管理是一个围绕实现组织目标而展开的复杂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职能构成了管理过程。

这个过程以计划为起点,制定好计划后,就要对组织内各构成素和活动进行组织,继而实施领导,然后对计划执行情况和组织运行情况进行控制,最后实现计划目标,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管理过程。

之后再提出新的计划目标,开始新的循环。

管理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地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4.为什么环境研究对于管理十分重要?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要受到各种各样环境因素的影响。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需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基本职能。

3、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4、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三大类。

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都赫特伯特。

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6.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7、管理者要具备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职能三类技能。

8、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9、控制的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10、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11、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2、管理的对象应当是组织中所有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二章1、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思想四个阶段。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了古典管理理论的框架。

3、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4、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统一指挥原则。

5、正式组织以效率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主要标准。

6、决策理论认为,企业中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两类。

第三章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3、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

4、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

赵卫东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解析详解

赵卫东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解析详解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简答题1、随着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创新成为企业生存的一项重要职能,管理者应如何处理创新和维持企业平稳运作的关系?答:树立创新的观念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企业管理者应在保证企业运作平稳的前提下,从以下几方面为创新创造条件:(1)始终追踪、及时发现环境的变化。

(2)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将企业的长期平稳运作和创新均纳入战略。

(3)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

2、管理的有效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正确地做正确的事”表明对管理的何种要求?)答:(1)管理的效果要求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的效率要求对组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3)管理追求的是效率与效果的统一,即效率与效果的双重优化(4)管理有效性其实质是正确地作正确的事3、为什么说管理是有目的无目标的活动?(或管理是否可以独立存在?)答:(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隶属和服务于具有特定使命和目标的组织(2)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管理,只能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4、系统与权变管理思想的观点是什么?有何价值?答:(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2)强调环境或情景因素,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采取相应不同的管理方式(3)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管理行动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上(4)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5、你如何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答:(1)“天时”主要是指国家的政策、外部机会等(2)“地利”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赋存(3)“人和”包括“人”:人力资源(数量、结构)与“和”:团队、精神6、概念技能在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制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

(2)战略决策是确定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大政方针政策,一般指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全局性问题。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P3)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学者是()A.赫伯特·A ·西蒙B.小詹姆斯·H·唐纳利C.弗里蒙特·E·喀斯特D.托尼·布洛克特2.(P5)管理的载体是()A.管理者B.技术C.工作D.组织3.(P5)管理的主体是()A.企业家B.全体员工C.高层管理者D.管理者4.(P6)管理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使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A.氛围B.环境C.制度D.体制5.(P6)管理者的层次划分是指()A.表层、里层B.上层、中层、基层C.内层、外层D.深层、浅层6、(P7)管理是一种艺术, 这是强调管理的()A.复杂性B.有效性C.实践性D.精确性7、(P8)管理直接或间接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 这反映了管理的()A.科学性B.艺术性C.必要性D.目的性8、(P8)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它反映的是()A、A.经济性和目的性 B.必要性和目的性 C 经济性和必要性 D 有效性和经济性B、9、(P8)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 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需的, 反映了管理的()科学性 B.艺术性 C.必要性 D.目的性10、(P11)管理学中的原理和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组织, 说明管理学具有()A.一般性B.多样性C.历史性D.实践性11.(P12)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A.社会科学B.经济学C.边缘科学D.自然科学12、(P17)在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方法中, 起总的指导作用的是()A.系统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唯物辩证法D、比较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1.(P5)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应承担的责任包括()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管理工作和员工D.决策E、计划2.(P8)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A.科学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3、(P13)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 其研究内容包括A.生产力方面B.生产关系方面C.上层建筑D.经济基础E、社会关系4.(P17)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A、A.唯物辩证法 B.直观法 C.因果法 D.系统方法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B、5.(P19)系统的特征有()目的性 B.交换性C、控制性D、相互依存性E、开放性三、名词解释1.(P4)管理: 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的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原理课后部分答案(熊勇清主编)教学教材

管理学原理课后部分答案(熊勇清主编)教学教材

第一章简答题1.管理的二重性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何启发?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以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社会属性告诉我们,决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后做出的判断,这种判断具有规范化和合理化的特点。

管理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管理实践的发展。

其次,管理学的许多内容可以提炼为科学知识体系。

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科学所无法反映的管理内容和行为。

管理的艺术性首先表现为管理需要人的直觉,经验和洞察力的运用,需要创造力,不能机械照搬。

其次,管理过程中有些问题在客观上是难以精确并量化的。

完美的管理应当走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的道路。

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的职能?各职能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四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挥作用,保证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4.如何理解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这是因为管理活动本身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且管理是与人发生关系,人们的需要、动机等心理因素又不一样。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

它本身无法找出更有效的定量方法使管理更加精确化,只能凭借定性方法或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管理方法、另一方面管理学在认识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原则、原理、方法和制度都是从管理实践经验中抽象概括和总结的,由于认识上的缺陷,不可能百分百的准确,也不可能运用精确地科学的方法加以验证;因此人们在应用它指导管理实践中还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经验和技巧。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1.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对组织资源予以协调,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又被称为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已经构建起以管理性质、理论、职能、方法等为基本框架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具有规范意义的理论科学,并且对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又被称为理论管理学。

2. 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例如质量管理、库房管理、定额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可以通用。

管理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为统治阶级服务,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在管理学中诸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群体价值观、组织文化等,与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地方风俗、组织传统、社会风尚等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借鉴和交流较为复杂,不可直接照搬。

管理的二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重要意义:(1)正确并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继承和发展我国已有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经验,采取批判性吸收的态度和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2)正确认识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在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必须结合具体组织的实际特征,甚至组织内不同部门的特点,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 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人们通过实践,进行收集、归纳、监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而形成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学原理(附含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附含参考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管理者的定义及分类管理者的定义: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的人。

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2.什么是效率和效果,其对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可能多的产出,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与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正确的事)重要性:因为管理者处理的是稀缺的输入(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所以他们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所以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要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管理者要努力实行:低资源浪费(高效率)+高目标达成(高效果)。

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辅相成的。

3.管理职能论、角色论、技能论、系统论、权变论的观点管理职能论:管理职能分为四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

计划职能包括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获取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和协调活动的过程。

组织职能包括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安排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职能包括激励下属,影响工作中的个体或团队,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或者以任何方式处理雇员的行为问题;控制职能包括监督、比较和纠正改进组织的绩效。

管理角色论: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包括: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包括了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

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

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是作出抉择的活动。

包括企业家、混乱驾御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管理技能论:管理者履行他的职责和活动需要特定的技能,其中三种基本技能或素质为: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人际技能(中层管理者);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

管理系统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着持续的相互作用,组织是相互依赖的因素包括个体、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直觉所组成的系统。

管理学原理课后部分答案(熊勇清主编)

管理学原理课后部分答案(熊勇清主编)

第一章简答题1.管理的二重性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何启发?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以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社会属性告诉我们,决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后做出的判断,这种判断具有规范化和合理化的特点。

管理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管理实践的发展。

其次,管理学的许多内容可以提炼为科学知识体系。

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科学所无法反映的管理内容和行为。

管理的艺术性首先表现为管理需要人的直觉,经验和洞察力的运用,需要创造力,不能机械照搬。

其次,管理过程中有些问题在客观上是难以精确并量化的。

完美的管理应当走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的道路。

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的职能?各职能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四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挥作用,保证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4.如何理解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这是因为管理活动本身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且管理是与人发生关系,人们的需要、动机等心理因素又不一样。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

它本身无法找出更有效的定量方法使管理更加精确化,只能凭借定性方法或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管理方法、另一方面管理学在认识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原则、原理、方法和制度都是从管理实践经验中抽象概括和总结的,由于认识上的缺陷,不可能百分百的准确,也不可能运用精确地科学的方法加以验证;因此人们在应用它指导管理实践中还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经验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答题1、简述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管理是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反映管理具有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规律和共性,不以国家制度和阶级属性不同而转移。

社会属性: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

反映管理的根本目的区别与个性,受一定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所制约。

2、环境的类型有哪些?答:人们习惯于把组织的外部环境分为一般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竞争性环境)。

宏观环境包括外部经济环境、外部技术环境、外部社会环境、外部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自然资源等;微观环境包括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威胁、替代品、供应商、顾客等。

3、什么是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答:波特发现,在企业经营环境中,能够经常为企业提供机会或产生威胁的因素主要有五种,即本行业中现有的其他企业、供应商、顾客、其他行业中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及其生产企业组织。

4、官僚制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劳动分工,职权等级,正式选拔,正式的规章制度,非人格化,职业定向等。

5、霍桑实验的基本结论是什么?答: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6、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菲德勒提出“权变领导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随机制宜。

核心观点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一成不变的、最好的”管理理论或方法。

领导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三种环境因素:领导者——下属成员的关系、工作任务结构、地位权力。

最佳领导方式的“权变”取决于团体工作情景的有利性。

7、计划的概念与作用?答:计划包括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计划的作用:指引方向、提高效率、便于控制、降低风险、激励士气。

8、编制计划包括哪些基本过程?答:基本过程包括:认识机会、确定目标、拟定前提条件、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选择最终方案、编制支持性派生计划、编制预算。

9、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答:目标管理是让主管人员与员工亲自参加目标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包含4个要素: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反馈绩效。

10、决策的内涵、要素是什么?答:决策是组织或个人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决策要素是从事决策活动的必备条件,包括:决策主体。

决策的主体或决策者可以是单独的个人或组成群体的机构。

决策目标。

决策行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价值。

自然状态。

或不可控因素,是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情况和条件。

备选方案。

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行方案。

11、为什么说现代决策应当遵循满意准则而非最优准则。

答:因为不确定的复杂的决策环境的影响,知觉上偏差的影响,决策可利用资源的限制,使管理者没有时间和能力来处理与决策有关的所有信息,因此,决策不以最优为标准,而是以满意为标准。

12、简述不确定型方法及其准则。

答:这类决策的特点是决策者不能判定制定未来各种可能状态出现的概率。

因此,这类决策实际上带有更大的风险性,而采取的决策方法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同一决策问题,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方案选择。

(1)乐观准则(2)悲观准则(3)折中准则(4)后悔准则(5)等可能准则1、战略制定包括哪些步骤?答:一般来说,战略制定包含三个关键步骤:(1)企业使命陈述——了解企业使命与企业目标;(2)环境与资源分析——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条件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3)战略决策——根据战略目标对备选战略进行战略分析与选择。

2、简述SWOT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答:SWOT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首先是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能力分析,然后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与环境中的机会和风险进行配对分析,形成对环境的战略设想,并进行持久竞争优势检验,最后形成企业战略。

该分析法的基本要点就在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使其内部能力分析中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机会和威胁相适应,并且要对企业的综合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

3、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目标一致性原则。

(2)分工协作原则。

(3)责权关系原则。

(4)信息畅通原则。

4、组织有哪些类型?答:(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2)高耸的与扁平的组织(3)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5、简述职权的类型。

答:组织内的职权有三种类型: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1)直线职权:即直线人员所拥有的决策指挥权。

(2)参谋职权:即参谋人员所拥有的咨询权和专业指导权。

(3)职能职权:即由参谋人员所执行的、由直线主管人员授予的决策与指挥权。

6、简述组织文化的作用。

答:(1)激励作用(2)导向作用(3)规范作用(4)凝聚作用(5)稳定作用7、组织设计原则有哪些?答:1)指挥链原则2)职权与职责3)管理跨度4)集权与分权5)劳动分工6)部门化8、什么是管理跨度,影响管理跨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管理跨度:一位管理者能够有效地指挥多少个下属。

影响管理跨度的主要因素:下属的素质、下属工作任务的相似性、任务的复杂性、下属工作地点的相近性、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组织文化的凝聚力、管理者的管理风格。

9、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有哪些?答: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10、组织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外部环境因素:是指市场、资源、技术和环境的变化。

内部资源因素:主要是企业目标、技术水平、人的变化、组织运行和成长中的矛盾所引起的。

11、组织变革的内容有哪些?答: 组织变革的内容有:以技术为基础的变革、以结构为基础的变革、以文化结构为基础的变革、以任务为基础的变革、以人员为基础的变革。

12、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答:权力来自两个方面:职位权力,包括合法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

个人权利,包括专家权力、感召权力。

13、简述利克特的领导系统。

答:领导方式的四类系统:剥削式的集权领导、仁慈式的集权领导、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参与式的民主领导。

他认为只有第四系统——参与式的民主领导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领导,才能正确地为组织设定目标和有效地达到目标。

1、领导的艺术包括哪些内容?答:(1)待人的艺术(2)沟通的艺术(3)时间管理的艺术(4)开会的艺术2、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双因素理论是1959年由美国的赫兹伯格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1)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任务的完成情况。

(2)传统的“不满意——满意”观念是不确切的。

(3)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

(4)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条件或外部因素有关,而激励因素则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或内在因素有关。

(5)调动人的积极性要从激励因素着手。

3、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 期望理论是美国学者弗罗姆在1964年提出的,他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时候,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

4、强化的类型主要有哪些?答:强化理论是由美国的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的类型:a.按照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退b.按强化的方式不同分为连续强化、间断强化、随机强化5、建设团队的步骤有哪些?答:确定团队规模、完善成员技能、培养团队精神、改进领导方式、实施团队薪酬。

6、控制有哪些功能?答:(1)适应环境变化(2)限制偏差累计(3)处理复杂局面(4)提高竞争优势7、控制过程包括哪些步骤?答:控制工作的基本步骤:(1)确立标准,标准是评定成效的尺度。

(2)衡量成效,分析衡量结果,找出偏差的原因。

(3)纠正偏差,如出现偏差,则采取纠正偏差措施。

8、简述预算控制的含义及预算的种类。

答:预算控制:是通过编制预算并以此为基础,执行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比较预算和实际的差距及原因,然后对差异进行处理。

预算的种类: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现金支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等。

9、创新的原则有哪些?答:(1)创新与维持相协调(2)开拓与稳健相结合(3)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4)奖励创新、允许失败10、创新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答: 创新要经历四个阶段:(1)寻找机会(2)提出构想(3)迅速行动(4)忍耐坚持三、论述题1、试述你对“管理是一门科学,又具有艺术性”的看法。

P6答:首先,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应能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而对事物的本质做出判定,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观察而对这些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

其次,管理工作同其他技艺一样,也要利用系统化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以获得预效果,管理是一门艺术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请根据知识点进行阐述)2、谈谈你对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看法。

P138-139答:非正式组织对企业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可能对企业造成某些危害。

由于组织的复杂本质和对绩效要求的持续变化,非正式组织在完成必要工作方面很有帮助。

通过非正式结构自然而然地自发联系,人们得以进入情感支持和产生友谊的人际关系网,以满足重要的社会需要。

他们也从与其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人的接触中获益。

通过人们在工作日和各种非结构环境中的非正式接触,就可以进行有价值的学习和知识共享。

当然,非正式组织也有潜在的危害。

它们可能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传递不确切的信息,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转移重要目标的工作努力,以及那些感觉被排除在非正式群体之外的人会滋生不满情绪。

1、试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重要性。

P257- P258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要点:(1)人类是有需求的动物,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才是行为的动机或动力。

(2)人类的需求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又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内容:(1)生理需要。

食物、水、所、性的满足以及其他方面的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

(3)归属需要。

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的需要。

(4)尊重需要。

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

(5)自我实现需要。

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马斯洛的理论使管理者认识到,妨碍需要的满足或不能满足需要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

换句话说,提供满足需要的机会可以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2、结合实际论述企业应怎样做好激励工作。

P270- P274答:首先,有效的激励要求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公平原则、差异化原则4、经济行原则。

第二,认清个体需要差异、综合运用激励理论、人与职务相匹配、运用目标、个别化奖励、检查公平系统、重视金钱因素、学习培训、制定激励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