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永恒性而言,理念的床就是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的,就是客观的
1、如何理解如此抽象的“理念”?——把 它对比木匠的床、画家的床则理念是唯一的、 不变的,而后者则是多样且容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毁的。
2、在此基础上,柏拉图划分了两个世界: 理念的世界和表象的世界。只有理念的世界
是真实的,而表象的世界是不真实的。 3、依此逻辑,艺术属于表象的世界,是不
问题三:永恒的美和瞬时的美
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美的标准是变动的,上次 课简单对比了拉斐尔与毕加索迥然不同的两幅画, 从中很难找到交集。
设想一下:如果把“永恒的美”作为理想和准绳, 艺术的图谱有变化吗(姑且不谈进步还是倒退的问 题)?当代的位置何在?艺术家的创造性何为?
同样的问题是,如果随意放大“瞬时的美”的合法 性,美的边界在哪里?这就是杜尚的《泉》提出的 问题
介绍一个观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 艺术作品》中谈到,复制技术功不可没,它 带来了艺术的民主化,带来了解放,使可能 被藏之深闺的名作从一到多,让更多的人接 触到它。
原作向来被罩上了神圣的光环,仿佛有一层 光晕(光韵),复制使这些光韵消失了。
问题四(续)
我们都知道,正因为复制技术、成像技术、 实时传递让我们掌握了无限的资讯等等。我 们听到或“看到”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巴基 斯坦局势扑朔迷离、杰克逊漂白事件、成龙 陷入“诈捐门”等等。
问题三(续) 杜尚的《泉》
《泉》的简单分析
1、作为艺术家的杜尚将它命名为《泉》, 放到美展上,就是艺术品吗?但富有意味的 是,展出时作者是匿名的。
2、现成的物品可以成为艺术品吗? 3、艺术品一定就是艺术家的创造吗? 4、也许,厌倦了创新,这是另一种创新?
问题四:原创、本真与模仿、复制
还是速朽的(作为可供人使用的床有其寿命、作为 可见之床每个人终其一生无论阅历多么丰富,毕竟 是有限的) c、画布上的床甚至比不上木匠的床(有限的角度、 没有使用价值如不能给人安眠——画饼充饥而已)
“理念作为最高的美”的特点
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 其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而它却 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会饮篇》)
真实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柏拉图对艺术非 常苛刻的根本原因。
由于艺术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 和真理隔了三层,因此诗人包括荷马所书所写都 是不真实的。
《理想国》卷十——“诗人的罪状”
柏拉图提出的不断回旋于美学史的几个重 要问题
1.美是什么?——最高的美就是理念本身。
2、然而,理念不仅是不可见的,而且是 “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那 么,从逻辑上,这种美是唯一的,也是永恒 的。与此相对,那些美的东西(现象)就是 变动不居的、不真实的。——这也说明了他 为什么把艺术放在低一层级来看;为什么艺 术在他看来是不真实的,诗人甚至包括荷马 是不能信任的。
问题一(续)
1、美如果是一种绝缘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谈何惠及 普通人,它和我们这个需要慎之又慎地对待的世界有关 吗?
2、马克思在《手稿》中说:“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 感觉,也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对于一个挨饿的人来说并 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食 物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糙的形式,而且不能说,这种进 食活动有什么不同。忧心忡忡、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 色都没有什么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 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 。(P87- 88)
2)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是对它的 摹仿;
3)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它 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 实(理念)隔了三层。
对三种床的理解
1、三种床:作为理念的床、木匠的床、画家的床。 2、a、理念的床是所有可能的床的源头(不怕想不
到,就怕做不出) b、木匠的床虽多种多样,但毕竟是有限的,可能
问题二(续)
同样也诉诸感觉,有些感觉是可以测定的,比如 “这朵玫瑰是红的”。但问题在于,象“这朵玫瑰 花是美的” 。上次课我们强调它们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情感判断。
维特根斯坦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我们可以用“啊” 取代“美”来表达对某物的感叹,但我们不能用 “啊”来表达花的红,我们必须说出“花是红的” 才能表达花的红,可我们说“啊”也能表达花的美。
维特根斯坦的意思是:a、表达属性很精确b、表达 “美”很含糊,可有可无,是不确定的。
问题二(续)
1、这就是美学这门学科的困难之处,我们 对美的判断、把握似乎都是不可靠的。因而 有人提出,应该用审美对象来取代“美”更 为可行。
2、正因为感觉的不确定性,有人围绕感觉 做文章,休谟就会喊出“每个人心见出一种 不同的美”。
换句话说:“美”对于现实的苦难有用吗?它有那么重 要吗?
问题二:审美总是和感觉相关
1、对美味的热爱动用的也是感觉——味觉。 2、分等级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
觉、触觉。
3、美味的美之所以常常被排除在美学之外, 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感觉不是无利害关系 的快感。
4、但即使是排在第一等的视觉,每个人的 感觉也许是不一样的,并且这种感觉是很难 确定的,这就是分歧所在。
对于这些资讯,我们有时出于深信不疑地愤 怒或欢呼,有时表示怀疑,认为是假的。
真实和虚假的问题表现在美学上,第一绕不 过去的人是柏拉图。
柏拉图像
柏拉图以床为例,认为有三种床
在“理念”支撑下的世界图景
1、柏拉图划分的三个世界:理式(理念) 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1)理式世界是先验的、第一性的、唯一真 实的存在,为一切世界所自出;
美学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问题一:美学的“美”与日常的“美”:1、上次 课提到,美容、美体若按古希腊追求自然的观点看, 这种人为的、人工的美和自然的美相对立。2、从 当代的视野看,美容、家居、城市景观方方面面都 在追求“美”,有人名之为“日常生活审美化”3、 通常的看法是,美学关注的“美”主要以艺术为代 表,较之日常的“美”,无疑比较狭窄,比较高深, 比较小众——由此看来,人们应该思索的问题有两 个:A、从第1点看,传统的美学的“美”与日常 的“美”是不相容的,结合第3点看,这种狭窄、 高深、小众的美是否过于“贵族化”,有碍于“民 主”的要求呢?B、但“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否就 一定合理呢?它有没有可能被用来粉饰现实?进而 遮蔽了丑、恶、不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