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训练、体能恢复(王雄)修改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Athlete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Athlete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Regeneration: An actual planned training unit to help the body recover from heavy training. 再生:帮助机体从激烈训练中恢复的有计划的训练单元。
再生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有计划性地通过按摩、变换运动方式、拉伸放松等积极性的恢复练 习,并配合营养和物质能量补充等一系列方法手段加快机体恢复的训练模式。
VERY DEEP NORM AL RESTLESS
TIREDNESS SENSATION
1 2 0 -2 1 2 0 -2 1 2 1 0 -1 -2 1 2 1 0 -1 -2 1 2 0 -2 -4 -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的器官损伤后,剩余的部分长出和原来形态功能相同的结构的现象。
病理学意义:组织损伤后,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 工程材料学意义:以生产加工的边角料戒使用废弃的高分子材料为原料,经化学、
热及机械加工处理,变为可用材料制品的方法。
运动训练上的再生单元:基于生物体再生原理的基础,通过一些训练手段帮助机体修
能量系统发展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功能性训练内容—板块流程
1. 2. Pillar Preparation Movement Preparation Plyometrics
1. 支柱准备
2. 动作准备
3. 爆发力和超等长 4. 动作技能训练 5. 力量训练
VIDEO
软组织损伤恢复和重建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筋膜
筋膜(fascia)位于肌肉的表面,分为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 和深筋膜(deep fascia)两种。 (1)浅筋膜 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 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脂肪的多少因身体部位 、性别和营养状况不同。临床常作的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入浅筋膜内。 (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 于全身且互相连续。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 膜鞘。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不骨相连,分隔肌群,称肌间。
HIGH ABOVE AVG. AVERAGE LOW NOT AT ALL
APPETITE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VERY GOOD GOOD NORM AL P OOR NOT AT ALL
PHYSICAL & PSYCHOLOGICAL
TRAINING MONITOR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MONTH:
BODY WEIGHT
GAIN -5 -4 -3 -2 -1 0 1 2 3 4 5
W EIGHT LOSE
NAME:
1 5 4 3 2 1 0 -1 -2 -3 -4 -5 2 3 4 5 6 7 8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VSP再生恢复(系统和理论)
Velocity Sport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Velocity Sport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Velocity Sport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LENGTH OF SLEEP
HOURS:
1 4 3 2 1 0 -1 -2 -3 -4 -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2 + 11 10 9 8 7 6 5 4 3-
QUALITY OF SLEEP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ESTED NORM AL TIRED
TRAINING WILLINGNES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egeneration 再生Recovery
– Flexibility
• Active Isolated Stretching • Static Stretching
– Hydrotherapy
• Cold Bath
– Sleep
生物学意义:指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狭义地讲再生指生物
3.
4.
5. 6. 7.
Movement Skills
Strength & Power
Energy System Development 6. 能源系统发展 Regeneration & Recovery
7. 再生恢复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Hale Waihona Puke Baidur
泡沫轴和(按摩棒)的原理和功能
泡沫轴放松类似于按摩放松,其原理是通过自身重量下压力和泡沫轴对放松部位的支 撑力挤压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长度缩短的肌肉群。由于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可以导致 人体的交感神经高度兴奋,造成运动员肌肉静态肌张力升高运动后肌肉长度缩短,通过泡 沫轴挤压力可以放松深层的神经,从而达到放松整条肌群的目的。此外泡沫轴还有促迚血 液、淋巴回流和重塑肌肉形态的功能。 按摩棒放松的原理和泡沫轴相同,利用身体自我抑制原理放松紧张肌肉。和泡沫轴放 松方式相比,按摩棒更注重对某一肌肉,神经和肌纤维组细的放松,且便于携带,但产生 的压力和泡沫轴不同。 当练习者利用自身体重使泡沫轴、扳机点、小棒球等在肌肉上产生一定压力时,肌肉 张力便会增加,从而激活存在肌腱位置的张力变化感受器—高尔基腱器官,进而抑制肌肉 纤维内的肌肉长度变化感受器—肌梭,从而降低该肌肉及肌腱张力,最终放松肌肉,恢 复肌肉功能性长度及提高肌肉功能,加快血液循环,降低筋膜组织粘连及疤痕组织堆积。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扳机点(痛点、触发点)的原理和功能
扳机点(痛点、触发点)定义由Janet Travell和David Simons于1993年提出,他们认为:扳机点是高
度敏感的可通过触诊发现的被扭曲的肌肉组织结节。痛点的体积大小不肌肉质量和肌肉结节程度有关。由于 扳机点对挤压力十分敏感,因此通常用挤压的方式来定位肌肉中的扳机点。 目前,还没有实证研究能够清晰解释扳机点形成的生理基础,但通过间接实验和理论推理,已经形成了以 下几个为学界普遍接受的假设:运动终版理论、能量耗竭理论、神经根压迫理论。这几种理论虽无法清楚解 释扳机点形成的原因,但不其相关的间接实验结果均显示,在扳机点形成过程中,机体出现如下反应:肌组 织中乙酰胆碱浓度升高、肌组织中钙离子代谢紊乱、肌组织应力增加、局部肌肉出现过度兴奋状态。 以运动终板理论为例,肌纤维收缩的基础理论是运动终板传导神经冲动,经乙酰胆碱传递信号后,冲动电 信号由运动织板传导至肌绅胞外膜并从三联管系统传导至运动织板所控制的整条肌束。主要表现代谢率增加 、能量消耗增加、出现局部缺血情况、钙离子通道受阻、出现炎症反应、毛绅血管收到挤压等。上述情况都 是导致扳机点部位肌肉出现打结现象的原因。由于扳机点部位主要分布于人体各肌筋膜链上,很多物理治疗 师在通常采用肌筋膜理论进行身体姿态评估和动作模式分析,用痛点理论进行有针对性软组织放松。 和泡沫轴放松理论相似的是,扳机点放松的目的也是消除肌肉中打结的现象并恢复肌肉原有的功能(长度 、弹性、收缩力)。但不同的是,泡沫轴放松以肢体某部分整体肌群放松为主,如放松小腿后部肌群练习单 元,其主要为泛化式放松。而扳机点根据Thomas Mayer的肌肉筋膜理论,通过放松目标肌群相邻的肌肉及 筋膜达到放松的效果,能够针对特定肌群进行松解。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Velocity Sport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Athlete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Athlete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Athlete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SORENESS SCALE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NONE SLIGHT M ILD (3-4) M ODERATE (5-7) EXTREM E (8-10)
TOTAL SCORE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Velocity Sport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Velocity Sport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筋膜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PREHAB 预康复
NUTRITION 营养
MOVEMENT SKILLS 动作技能
PERFORMANCE
运动成绩
POWER 爆发力
REHAB 康复 ESD
REGENERATION 再生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再生恢复训练概述
Basic Theory of Regeneration
训练视频展示
• Recovery Strategies
– Soft Tissue
• Foam Rolling • Trigger Point • Massage
再生恢复训练——理论、方法和手段
Regeneration & Recovery Training—Theory、Methods and Protocols
全国体能教练员培训班
王雄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Nov28th
纲要 Outline
一、再生恢复训练概述(理论和应用)
二、AP—再生恢复(系统和理论) 三、VSP—再生恢复(系统和理论) 四、再生训练实践(具体方法、手段)
复和维持其应有的结构功能。对于非完全病理性再生(即非正常的组织结构磨损,如肌肉、韧 带严重拉伤,骨折断裂等),属于运动损伤后的治疗和恢复,并包含在再生训练里面。
再生和恢复的区别: 二者共同点是目的相同,是为了让组织结构的功能继续保持,甚至增强和提高;区别 是再生更加细化到细胞分子结构,再生的一部分属于恢复过程,但还有一部分是区别于恢 复而独立存在的。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AP再生恢复(系统和理论)
Athlete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Athlete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Theory)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