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二)
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五篇)

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以下是________公司的给排水系统管理办法,供读者参考。
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了规范给排水系统设施的检查保养工作,确保给排水设备、设施各项性能完好,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物业辖区内给排水设备、设施(含消防供水机组)的维修保养。
第3条管理职责与分工1.物业经理负责审核给排水身背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并检查该计划的执行情况。
2.工程部主管负责组织制定费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并组织日常检查、定期养护工作的实施。
3.特殊情况发生时服务中心负责向有关用户通知停水的情况。
第1章给排水系统日常检查第2章第4条工程部值班人员每日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认真的巡视检查,每两个小时巡视一次小区内水泵房(包括机房、水池,水箱),每周巡视一次小区内主供水管上闸阀以及道路上沙井、雨水井。
第5条巡视检查内容如下。
1.泵房有无异常声响或大的震动。
2.电机、控制柜有无异常气味。
3.电机温升是否正常(应不烫手),变频器散热通道是否顺畅。
4.电压表、电流表指示是否正常,控制柜上的信号灯显示是否正确,控制柜内各元器件是否工作正常。
5.机械水压表与pc上显示的压力是否满足供水压力要求。
6.水池、水箱是否正常。
7.闸阀、法兰连接处是否漏水,水泵是否漏水成线。
8.主供水管上闸阀的井盖、井群是否完好,闸阍是否漏水,标识是否清晰。
9.止回阀、浮球阀、液位控制器是否运行正常。
10.临时接驳用水情况。
11.雨水井、沉沙井、排水井是否有堵塞现象。
第6条工程部值班人员在巡视监控过程中发现给排水设备设施有不正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不了问题,应及时详细地汇报给工程部经理,请求协助解决。
第3章给排水系统定期保养第7条每年的____月____日之前,由工程部制订下一年的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并上报物业经理审批。
1.制订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的依据。
(1)给排水设备设施的使用频度。
(2)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状况(故障隐患)。
给排水维修管理规程(三篇)

给排水维修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排水维修管理工作,提高排水设施的使用效率,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排水维修管理工作,包括室内排水和室外排水设施的维护、保养、检修、清理等工作。
第三条排水维修管理工作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安全、环保、高效。
第四条排水维修管理工作应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完善的维修管理流程,合理的维修预算。
第二章维修管理流程第五条排水设施维修管理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排水设施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记录在维修管理日志中;(二)对排水设施进行定期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三)排水设施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检修,按照相应程序进行维修;(四)排水设施维修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维修质量;(五)维修工作完成后,填写完成工作记录,做好维修归档工作;(六)相关人员对维修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巡查与保养第六条巡查是排水设施维修管理工作的基础,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定期巡查排水设施,及时发现问题;(二)巡查时应按照规定的岗位责任进行,不得随意借调;(三)巡查人员应熟悉排水设施的使用情况,能够独立发现并判断问题;(四)巡查记录应真实、详细,记录问题的具体情况、位置、时间等信息。
第七条保养是排水设施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根据保养手册和工作流程进行保养工作;(二)保养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周期进行;(三)保养人员应熟悉保养工作的要求和方法,并能独立完成;(四)保养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对设施造成损坏。
第四章检修与维修第八条检修是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的过程,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按照检修手册和工作流程进行检修工作;(二)检修工作应在设施停用期间进行,确保操作安全;(三)检修人员应熟悉设施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准确判断和修复问题;(四)检修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设施正常工作。
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一、引言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者的舒适生活,本文档旨在制定给排水系统的管理操作规程,规范相关操作流程,提供给排水系统的设备运行和维护指导。
二、系统设备管理1. 设备清单:建立给排水系统设备清单,详细列出所有设备装置的名称、型号、规格及其所在位置。
2. 设备巡检:定期进行给排水系统设备的巡检,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如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设备维护:建立设备定期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清洗、检修、保养和润滑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技术培训:对给排水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相关技术知识,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系统设备。
三、运行管理1. 运行监测:建立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解决。
2. 异常处理:对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3. 应急预案:制定给排水系统的应急预案,明确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保洁管理1. 日常清洁:对于给排水系统周围的设备和区域进行日常清洁,保持环境整洁,减少杂物对系统设备的影响。
2. 垃圾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垃圾不进入给排水系统中,避免堵塞和污染。
3. 清洗消毒:定期对给排水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杀灭病菌,防止污染和疾病传播。
五、安全管理1. 安全教育:加强对系统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事故的发生。
2. 安全设施:保证给排水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罩、防滑设施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3. 安全巡检:定期进行安全巡检,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六、记录和报告1. 日志记录:建立给排水系统的日志记录,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维修记录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过程等,便于追溯和分析。
物业公司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

1目的保持楼宇设施设备良好性能,确保自来水、消防水、污水、雨水管网运行正常。
2范围适用于住宅项目给排水系统的管理。
3职责3.1工程维修中心副总负责监督、抽查本部门员工对给排水系统及日常巡查检修的操作行为,并组织安排相关工作内容。
3.2工程维修中心经理负责按照相关工作计划内容组织人员并予以实施,监督、检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
3.3工程维修人员按照上级领导安排的相关工作内容进行具体实施。
4操作规程4.1室外给排水管网的巡查4.1.1巡查人员要服从领导安排进行巡查。
4.1.2巡查人员巡查时需携带工具。
4.1.3巡查人员要熟悉楼宇室外给排水管网走向。
4.1.4检查上水管及阀门是否完好,无渗漏。
4.1.5检查下水管是否通畅无阻塞。
4.1.6检查雨污水井盖标识是否正确、清楚,路面井盖是否平整,减震垫是否完好。
4.1.7检查室外消防栓栓头、连接器阀门是否完好,无渗漏。
4.1.8检查雨水管是否堵塞、管道接口是否完好,无裂缝。
4.1.9检查室外自来水总表计量是否正常。
4.1.10巡查完毕后将有关检查结果填写在《设施设备巡查记录表》上。
4.2室内给排水设备的巡查4.2.1巡查人员要服从领导安排进行巡查。
4.2.2巡查人员巡查时需携带相关工具。
4.2.3巡查人员要熟悉楼宇室内给排水设备设施走向、布局。
4.2.4自来水:检查室内自来水管道及上水管阀门是否完好,无渗漏。
4.2.5污水:检查下水管是否通畅无阻塞。
4.2.6消防栓:检查室内消防栓栓头是否完好,有无渗漏。
4.2.7消防喷淋:4.2.7.1检查自动喷洒消防灭火系统的供水总控制阀,报警控制阀及其附属配件,外观检查,确保处于无故障状态。
4.2.7.2检查自动喷洒一次警铃,启动是否灵活,打开试警铃阀,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信号,如果警铃不动作,应检查整个警铃管道。
4.2.7.3检查自动喷洒系统喷洒头外观是否完好。
4.2.7.4检查自动喷洒系统控制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保证阀门不会误关闭。
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

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第一章:引言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给排水设备的有效使用,保障建筑物内部的卫生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工作程序1. 检查设备在使用给排水系统之前,操作人员应该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包括水泵、水箱、管道等。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通知维修人员。
2. 操作准备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相关的工作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安全鞋等。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备用配件,以备不时之需。
3. 启动设备按照给排水系统的启动顺序依次启动设备,包括按压启动按钮、打开阀门、开启水泵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
4. 监测设备在设备启动后,操作人员需要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监测,包括观察水位、水流、压力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三章:应急措施1. 水泵故障在水泵故障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应立即关闭水泵,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同时,要及时采取临时措施,以避免给建筑物内部造成损害。
2. 管道堵塞如果发现管道堵塞的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管道疏通器进行疏通。
若无法解决,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水箱漏水当水箱发生漏水时,操作人员应尽快关闭进水阀门,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复。
同时,要清理水箱周围的积水,防止发生滑倒等意外事故。
第四章:安全注意事项1. 人员安全在操作给排水系统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人身安全。
操作时要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2. 防火安全给排水系统操作时要注意防火安全,禁止在附近存放易燃物品。
操作人员要注意设备的温度变化,防止发生设备过热引起火灾的情况。
3. 电气安全给排水系统涉及到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定,确保设备与人员的安全。
禁止私拉乱接电源,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物业管理公司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

物业管理公司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
1. 前言
为确保物业管理公司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居民生活的用水用气需求,本操作规程制定。
2. 总则
2.1本规程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所有物业范围内的给排水系统。
2.2遵循“安全、健康、环保”的原则,实行科学、规范的操作。
2.3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公众利益。
3. 操作流程
3.1 每月定期检查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水表、水泵、水管等的使用状况,有无渗漏现象。
3.2 养成良好用水习惯,排除不合理用水行为,避免造成浪费和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3.3 认真检查下水管道,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确保下水道畅通无阻。
3.4 遵守严格的排放标准,严格防止污水外泄,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问题。
3.5 提高整体维护水平,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保证居民的
正常生活需求。
4. 应急措施
4.1 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终止操作,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按照应急预案组织
人员进行紧急排查和处置,消除隐患。
4.2 应急抢修人员应配备充足的工具和备件,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抢修。
4.3 在紧急情况下,应通知使用者减少用水,防止排放压力过大造成更大损失。
5. 结语
物业管理公司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是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日常维护和应急措施,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保障社会公众的生活用水和用气需求。
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二)

行政事务部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根据给排水系统专业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按以下规程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
第一条给排水管理(一)给排水系统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二)给排水操作员必须持有卫生防疫站颁发的健康证,并每年复审一次。
(三)给排水操作员必须熟悉所辖区域内给排水系统设备、管道、阀门,以便有效准确进行维修工作,确保无跑冒滴漏现象。
(四)坚持每日查表制度,严格控制用水,随时关注用水量,做到每日定时查表,每月汇总并存档备案,对用水量心中有数。
(五)每年必须按规定清洗水箱两次(供水箱、中水箱),清洗水箱单位必须具备卫生局颁发生许可证,操作人员持有疾病控制中心颁发的体检合格证;清洗水箱的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清洁工具必须经过消毒,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水质化验单齐全。
(六)保持水箱间与机房卫生,划分责任区,防止水质二次污染, 定期(周)进行卫生检查,并填写记录。
行政事务部(七)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规定时间、内容做到预防检修,水泵定期保养、检修,并做好记录备案。
清洗水箱及维修需临时停水、限水应按规定时间及流程提前3天通知机关各部室和各单位做好准备。
(八)对污水系统每季度检查一次,疏通清理一次,并填表备案, 污水泵一年检修两次,包括系统附件,同时对污水泵坑进行清淤,保证坑内无块状杂物,保证排水系统畅通,汛期道路无积水、地下室、车库、设备房无积水、浸泡发生。
(九)定期清淘化粪池、隔油池(晚间),保证化粪池、隔油池使用功能正常。
(十)发生事故时,运行及维修人员应立即抢修并逐级汇报,恢复系统工作状态,无大面积跑水或长时间停水现象,保证供水系统正常运行。
(十一)根据设备及水泵运行频率,每年年底制定下一年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规定时间、内容组织实施,做到预防检修,水泵每季度保养一次,每半年检修一次,水泵运行要每周进行倒泵,保证供水系统正常运行,并及时做好记录备案。
(十二)制定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第二条停水、限水管理(一)所有的停水、限水审批权限为主管部门。
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二)

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二)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二)一、引言1.1 目的本的目的是规定和指导给排水系统的管理操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性。
1.2 适合范围本规程适合于各类建造物的给排水系统管理,包括居民楼、办公楼、工厂、商场等。
二、系统维护2.1 定期巡检2.1.1 巡检频率根据系统的使用情况和规模确定巡检频率,普通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巡检。
2.1.2 巡检内容确定巡检项目,包括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管道的泄漏情况、阀门的操作是否灵便等。
2.1.3 巡检记录将巡检结果进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及时处理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清洁维护2.2.1 排水管道清洁定期对排水管道进行清洁,防止积累物阻塞管道,影响系统的排水能力。
2.2.2 水泵清洁检查定期对水泵进行清洁检查,清除泵内的杂质,确保水泵的正常运行。
三、故障处理3.1 故障排查3.1.1 排查方法对于系统故障,可以采用排查法、试验法和检测仪器等方法进行准确定位。
3.1.2 排查记录将故障排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为后续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3.2 紧急处理3.2.1 紧急处理流程建立紧急处理流程,对于重大故障或者紧急情况,即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2.2 紧急处理记录将紧急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和通知。
四、安全管理4.1 安全巡查4.1.1 巡查内容对给排水系统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包括防火设施、紧急疏散通道等。
4.1.2 巡查频率根据系统的使用情况和规模确定巡查频率,普通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巡查。
4.2 安全培训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和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五、附件清单1. 维护记录表格2. 巡检巡查流程图3. 紧急处理流程图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造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
建造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确保建造市场秩序,加强建造安全管理以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而颁布的法律。
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

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前言】给排水系统是指涉及各种生活和生产用水、各种废水、化粪池、化粪池间泵站、回用水泵站和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全部设施。
给排水系统的操作,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使用的正常进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因此,制定一些规范的操作规程,引导人们规范操作,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操作规程】一、给水系统的规程(一)日常检查1. 每日检查给水泵启停情况是否正常,若故障需及时处理;2. 每日检查各级加压设备的工作情况,保证供水的压力;3. 每日检查水箱水位、水质情况,必要时及时清洗水箱;4.每半个月进行检查水泵柜及接线箱有无异常、老化现象;5.定期(半年)对水泵电机进行维护,包括软连接的检查及更换等。
(二)节能措施1. 供水阀门改为智能控制阀,可以自动调节进水量,达到节水的目的;2. 给水泵设置变频器,可以节约电能。
(三)应急处理1. 当某一楼层出现断水故障时,及时关闭相应楼层的水源,并排查原因;2. 当某一区域供水状况不稳定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给出应急处理方案;3. 当遇到重大故障或特殊情况时,应按照紧急预案进行处理。
二、排水系统的规程(一)日常检查1. 每日清理大型排水设备,如:泵站、污水处理装置等;2. 每半个月检查排水设备的电机,发现及时更换告损部件;3. 每天检查污水管道是否有堵塞现象,如发现堵塞现象,要及时处理;4. 定期(半年)进行污水管道疏通,清除杂物。
(二)节能措施1. 合理设置污水处理工艺,达到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2. 调节排污阀门、泵站出水口阀门,减少能耗。
(三)应急处理1. 当某一楼层排水故障时,及时关闭相应楼层的排水设备,并排查原因;2. 当某一区域排水难度较大时,应及时清除堵塞,并给出应急处理方案;3. 当遇到重大故障或特殊情况时,应按照紧急预案进行处理。
【总结】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可以确保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涉及到的各种水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资源的浪费。
给排水设备设施操作规程范本(2篇)

给排水设备设施操作规程范本一、总则1. 为了确保排水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2.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排水设备设施的操作人员。
3. 本操作规程的内容应严格遵守,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宣传。
二、操作要求1. 在使用排水设备设施之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
2.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注意设备的证照和有效期。
3. 禁止擅自拆卸、改装排水设备设施,如需拆卸或改装,应事先向管理部门报备并取得许可。
4.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5.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设备周围环境的整洁,禁止将杂物、垃圾等物品堆放在设备周围。
三、应急处理1. 在排水设备设施出现故障或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
2. 在设备故障情况下,应及时报修,并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采取补救措施。
3. 在设备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安全防护1. 操作人员在使用排水设备设施时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伸手入内或趴在设备上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有关排水设备设施操作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责任和处罚1. 对违反本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罚款等。
2. 对于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操作人员将承担相应的经济或法律责任。
3. 对于恶意破坏设备或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附则1. 本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归管理部门所有,如有需要,管理部门可以对本操作规程进行修改和调整。
2. 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
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管理规程(3篇)

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排水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保障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城市、乡镇、风景名胜区等相关区域的排水设备设施运行。
第三条排水设备设施包括雨水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设备等。
第四条排水单位应当根据本规程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二章运行管理职责第五条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设备设施的日常监测、运行操作、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突发事件处理。
第六条排水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运行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排水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
第七条运行管理部门或岗位的人员应当熟悉排水设备设施的结构、原理和操作要求,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持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
第三章设备设施监测第八条排水单位应当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对排水设备设施进行运行状态的监测。
第九条排水设备设施监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运行情况、水质分析、排水量统计、异常情况报告等。
第十条排水单位应当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运行操作第十一条排水设备设施的运行操作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由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和技能的人员进行。
第十二条运行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启动设备、调整设备参数、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协调操作人员等。
第五章定期检查第十三条排水单位应当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对排水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第十四条定期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的密封性、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管道系统的漏水情况等。
第六章维护保养第十五条排水单位应当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对排水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第十六条维护保养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清洗、清理、润滑、更换、修复等。
第七章突发事件处理第十七条排水单位应当建立应急准备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突发事件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洪涝灾害、环境污染等。
第八章违规行为处理第十九条对违反本规程的行为,排水单位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给排水施工单位安全操作规程(3篇)

给排水施工单位安全操作规程排水施工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施工单位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排水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下是排水施工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1. 检查施工场地: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清除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和危险源,确保施工环境清洁和安全。
2. 检查施工材料和设备:在施工前要检查使用的施工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
3. 建立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施工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搭建安全网、设置警示牌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1. 安全通道设置:在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通道,并保持畅通,以便施工人员和相关人员能够迅速疏散和逃生。
2. 高处作业安全:进行高处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在高处设置安全网或围挡,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用电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用电安全,不得使用损坏的电线和插头,严禁使用违章电器设备,经常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4. 现场整洁管理: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以防止杂物和垃圾的堆积,减少跌倒和滑倒事故的发生。
5. 施工标志和警示牌设置: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标志和警示牌,明确指示施工区域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
三、设备操作和维护1. 设备操作规范:施工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说明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拆卸或修改设备的结构和参数。
2.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异常问题,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施工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耳塞、护目镜等。
四、排水施工安全预防措施1. 安全施工计划:在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计划,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2. 操作人员培训: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施工设备和材料。
2给排水设备设施操作规程

给排水设备设施操作规程一、总则为规范生活水泵房设备设施的操作程序,确保正确安全地操作给排水设备设施。
二、范围适用于各项目给排水设备设施的操作。
二、职责1、工程技工负责给水系统的实际运行管理、操作。
2、工程技师负责给水系统运行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异常情况处理。
四、操作指引1、启动水泵前(1)检查水泵进、出水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2)排除水泵机组里面的空气;(3)检查电压表、信号灯指示情况;(4)手盘水泵轴转动3圈,应灵活无阻滞。
2、启动水泵(1)合上水泵控制柜(箱)电源开关,将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2)按下启动按钮,水泵启动,注意观察启动电流;(3)如果一次不能启动成功,可以再试启动两次,每次应间隔3分钟;(4)如果三次都未启动成功,则应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再启动;(5)启动运行后,让其运转5分钟。
观察运转电流,听有无异常声响,闻有无异常气味,看有无异常漏水现象;(6)确认一切正常后,按下水泵“停止”按钮,水泵停止;(7)将转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水泵(排污泵)将自动启动。
3、停止水泵(1)按下水泵“停止”按钮,水泵停止,将转换开关置于“OFF”(停止)位置;(2)检修或长期不运行的,须拉下水泵控制柜电源开关,关水泵进、出水阀门;(3)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则及时处理。
4、发生水浸时(1)视进水情况关闭机房内运行的设备并拉下电源开关;(2)堵住漏水源,立即排水;(3)如果漏水较大,应立即通知工程部负责人,同时尽力阻滞进水;(4)排水完毕后,应立即对湿水设备进行除湿处理,如用干净抹布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相关管线等;(5)确认湿水已消除、各设备绝缘符合要求后,开机试运行;如无异常情况出现则可投入正常运行。
5、紧急停水处理(1)停水后第一时间通知客户服务部,由客户服务部告知用户停水事宜;(2)市政停水要了解停水原因、恢复供水时间并告知客户服务部;(3)设备设施故障造成的停水,由工程部组织人员抢修,同时将故障原因、预计抢修时间及时通知客户服务部。
给排水维修管理规程(二篇)

给排水维修管理规程1. 规范:排水维修管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维修工作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
2. 维修部门负责人:设立专门的维修部门,由一名负责人负责排水维修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3. 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证书,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 维修计划:制定每年的排水维修计划,明确维修范围、时间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维修人员的工作任务。
5. 维修记录:维修人员应详细记录每次维修的情况,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使用的材料和维修结果等,并及时报告给维修部门负责人。
6. 维修设备和工具:配备必要的维修设备和工具,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维修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7. 安全措施: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8. 废弃物处理:维修完成后,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9. 故障报修:建立故障报修机制,提供方便快捷的报修渠道,及时响应并处理居民或单位的排水故障报修请求。
10. 质量监督:建立维修质量监督机制,定期进行维修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改进和提升维修质量。
11. 居民教育:开展排水维修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居民对排水维修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居民正确使用排水设施。
12. 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和反馈居民对维修工作的评价和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不足之处。
以上是一份排水维修管理规程的基本内容,具体管理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给排水维修管理规程(二)1.目的为保证管理人的给排水设备和人身安全,使给排水维修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公司接管的管理区域内从给水总表后的公共给水系统及其供水设备,市政排水总出水口前的排水系统及其设备的维修。
3.管理规定3.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给排水安装工程规程进行作业。
给排水专业操作规程

给排水专业操作规程1. 总则为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给排水设施的管理水平,规范给排水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给排水设施。
2. 岗位职责给排水操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职责:1.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标准,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负责给排水设施的日常巡检、维护、维修工作。
3.及时发现并处理给排水设施的故障,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4.保持给排水设施的环境卫生,确保安全生产。
3. 操作准备1.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2.操作前应认真检查给排水设施,确保设施安全、完好。
3.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4.准备必要的工具和器材,如扳手、螺丝刀、检测仪器等。
4. 操作步骤1.巡检: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巡检路线和时间进行巡检,观察给排水设施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
2.维护:操作人员应定期对给排水设施进行维护,包括清理过滤器、检查阀门、更换损坏部件等。
3.维修:操作人员应按照维修作业指导书进行设施维修,确保维修质量。
4.故障处理:操作人员应在发现故障时立即采取措施,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报告上级。
5. 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离岗或进行与操作无关的活动。
2.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设施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事故应急预案。
4.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原则,确保操作安全。
6. 操作记录操作人员应按照要求填写给排水设施的巡检、维护、维修记录,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
7. 附则本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归我公司所有。
操作规程如有变更,应及时传达给相关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如有违反,将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理。
其他内容为给排水专业操作规程的示例,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给排水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给排水系统安全操作规程为了有效保障建筑物的排水系统的安全使用和运行,确保水的供应和排放质量,减少事故和损失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给排水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管理人员和使用者。
一、安全操作准则1. 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给排水系统设备,保持设备的完好和正常工作状态。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 管理用水:合理使用和管理用水,遵守当地政府关于用水的规定和限制,避免浪费和滥用水资源。
3. 管理排水:正确使用和管理排水,不随意排放有害物质和过多的化学物质到排水系统中。
严禁排放废弃物、油脂和其他易堵塞管道的物质。
4. 环境保护:保护环境,不随意排放有害物质到排水系统中,同时也不将污水和废水排放到非指定的排水口或水体中。
5. 除湿工作:定期进行建筑物的除湿工作,清洁和检查排水管道和设备,以防止积水和细菌滋生。
6. 急救准备:建立健康和安全紧急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设施,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
7. 安全警示标识: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标明给排水系统的相关安全操作和警示信息,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二、操作规程1. 正确使用抽水设备:在使用抽水设备前,首先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电气连接是否正常。
操作时,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
2. 防止堵塞排水管道:不随意将杂物和废物倒入排水管道中,同时定期清理排水口和管道,防止堵塞发生。
如遇到排水管道堵塞情况,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不得随意使用化学溶解剂。
3. 管理化学品和石油类物质:正确使用、储存和处理化学品和石油类物质。
严禁将这些物质直接排放到排水系统中,必要时应采取专业处理方法。
4. 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定期对给排水系统设备和管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
特别要注意检查水泵、阀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排除异常情况。
5. 雨水排放管理:合理管理雨水排放,确保雨水排放系统的畅通和正常工作。
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1. 总则为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建筑物及设施的安全,提高给排水系统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管理的所有给排水系统。
2. 组织结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现场工程师、操作工为具体责任人的给排水系统管理组织架构。
3. 岗位职责3.1 项目经理1.负责给排水系统的整体管理和运行监督。
2.负责制定给排水系统的年度、季度、月度维护保养计划。
3.对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3.2 现场工程师1.负责给排水系统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工作。
2.负责对给排水系统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
3.负责对给排水系统的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3.3 操作工1.负责给排水系统设备的操作和运行。
2.负责给排水系统设备的日常清洁和卫生。
3.及时向现场工程师报告设备故障。
4. 操作流程4.1 设备操作1.操作工在操作给排水设备前,必须进行相关培训并取得操作证。
2.操作工在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操作工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现场工程师。
4.2 设备维护保养1.现场工程师每月对给排水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现场工程师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故障零部件。
3.操作工每日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现场工程师。
4.3 突发事件处理1.如遇给排水系统设备故障或突发事件,操作工应立即向现场工程师报告。
2.现场工程师应立即进行现场查看,并根据情况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3.项目经理应及时了解设备故障情况,并根据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协助。
5. 培训与考核1.定期对操作工进行给排水系统设备操作及维护保养培训。
2.定期对现场工程师进行给排水系统管理及维修技能培训。
3.定期对项目经理进行给排水系统管理及领导力培训。
6. 安全与环保1.操作工在操作给排水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制度(4篇)

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安全,保护环境,维护公众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备排水系统使用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工业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区等。
第三条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二章排水系统建设管理第四条排水系统建设管理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排水设施的质量,降低事故风险。
第六条排水系统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保护周边环境,预防水污染。
第七条排水系统建设完成后,应组织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第三章排水设备维护管理第八条排水设备的维护管理应按照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九条排水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检修和更换损坏设备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排水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维护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排水设备的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维护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以备查阅和分析。
第十二条排水设备的故障维修应及时响应并进行处理,确保故障得到及时解决,减少影响。
第四章水质监测管理第十三条排水系统运行中应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十四条水质监测应以科学方法为基础,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分析,获取科学数据。
第十五条水质监测应具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人员,满足监测工作的要求。
第十六条水质监测结果应做好记录,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第十七条水质监测结果应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信息透明、公正。
第五章废水处理管理第十八条排水系统运行中产生的废水,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第十九条废水处理应采取合理的工艺和设备,确保废水的达标排放。
第二十条废水处理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二)给排水系统管理作业指导书根据给排水系统专业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按以下规程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
第壹条给排水管理(壹)给排水系统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二)给排水操作员必须持有卫生防疫站颁发的健康证,且每年复审壹次。
(三)给排水操作员必须熟悉所辖区域内给排水系统设备、管道、阀门,以便有效准确进行维修工作,确保无跑冒滴漏现象。
(四)坚持每日查表制度,严格控制用水,随时关注用水量,做到每日定时查表,每月汇总且存档备案,对用水量心中有数。
(五)每年必须按规定清洗水箱俩次(供水箱、中水箱),清洗水箱单位必须具备卫生局颁发生许可证,操作人员持有疾病控制中心颁发的体检合格证;清洗水箱的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清洁工具必须经过消毒,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水质化验单齐全。
(六)保持水箱间和机房卫生,划分责任区,防止水质二次污染,定期(周)进行卫生检查,且填写记录。
(七)制定维修保养计划,且按计划规定时间、内容做到预防检修,水泵定期保养、检修,且做好记录备案。
清洗水箱及维修需临时停水、限水应按规定时间及流程提前3天通知机关各部室和各单位做好准备。
(八)对污水系统每季度检查壹次,疏通清理壹次,且填表备案,污水泵壹年检修俩次,包括系统附件,同时对污水泵坑进行清淤,保证坑内无块状杂物,保证排水系统畅通,汛期道路无积水、地下室、车库、设备房无积水、浸泡发生。
(九)定期清淘化粪池、隔油池(晚间),保证化粪池、隔油池使用功能正常。
(十)发生事故时,运行及维修人员应立即抢修且逐级汇报,恢复系统工作状态,无大面积跑水或长时间停水现象,保证供水系统正常运行。
(十壹)根据设备及水泵运行频率,每年年底制定下壹年维修保养计划,且按计划规定时间、内容组织实施,做到预防检修,水泵每季度保养壹次,每半年检修壹次,水泵运行要每周进行倒泵,保证供水系统正常运行,且及时做好记录备案。
(十二)制定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第二条停水、限水管理(壹)所有的停水、限水审批权限为主管部门。
(二)收到政府部门有关停水通知或决定需停、限水,至少提前24小时通知各使用单位。
(三)维修班应安排足够的人员处理停、限水工作。
(四)停水前应将地下水池注满。
(五)停水期间维修人员应每俩小时巡查壹次地下水池水位,发现水位过低应关闭水泵以免水泵吸空,且立即通知各使用单位。
(六)值班人员应将停水、限水情况记录于值班日志上。
第三条水池、水箱管理(壹)水池、水箱结构完整,加盖、加锁,出水口干净。
钥匙要有专人负责,使用钥匙要有登记。
(二)由专业公司定期做水池、水箱的清洁工作。
(三)水箱管理人员须持健康证,进入水池、水箱间必须进行进出入登记。
(四)水池、水箱的入口和溢流口要有防蚊虫、废弃物进入池内的装置。
(五)水池、水箱清洗时,如需停水应至少提前24小时通知各使用单位。
(六)定期检查水池、水箱的情况,防止溢漏、渗漏。
(七)开启水池、水箱盖,须经主管人员同意。
第四条给排水系统维修保养(壹)给排水系统的日常维修保养根据设备特点重点做好润滑、除尘工作。
(二)供水泵故障时马上停止故障泵,开启备用泵,以保证大厦供水。
(三)污水泵故障时应马上采取措施,降低集水井水位。
(四)所有系统的维修保养工作结束后应填写水泵房设备检查表、潜水泵设备检查表、消防泵房设备检查表。
(五)给排水设备的故障应于5小时内修复,且方案主管部门。
第五条给排水系统故障排除流程(壹)给水系统故障处理1、因给水泵故障影响供水时,把出现故障的给水泵打到“停止”位置,将备用水泵投入“自动”状态运行。
2、因给水泵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影响供水时,由俩名技工分别于上水池和下水池泵房采用手动状态定时供水,且用对讲机保持联系和于现场监护,防止出现水浸事故,待自动控制系统修复正常使用后恢复自动控制状态。
3、因供水管网或供水阀故障影响供水时,应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供水。
(二)排水系统故障处理1、排水管故障,先将该区域的供水管网关闭,用沙包拦截溢水区域,防止溢水流入电房和电梯等,组织疏通排水管且用吸水机吸水。
2、雨水管堵塞,先用沙包拦截,防止溢水流入电房和电梯等,组织疏通排水管且用吸水机吸水。
如雨水较大,无法拦截时可将溢水从走火梯引走,排到街外。
第六条二次供水管理(壹)每个水箱须结构、外观完整,入孔检查口有凸沿,盖板严实加锁,且有二次供水卫生合格证。
(二)二次储水箱清洗消毒人员须有卫生防疫站颁发的“健康证”。
(三)二次供水储水箱清洗、消毒时,应提前发出停水通知,准备好工作服、长柄尼龙刷、铁铲、消毒药品、照明、鼓风机、水泵、口罩、眼镜等相应工具,于不影响客户工作的时间段进行工作。
(四)照明电源要用24V低压电或应急灯,水泵电源要有良好的防水绝缘,且加三相漏电保护开关。
(五)工作人员于水箱清洗消毒时要进行缺氧试验。
(六)于清洗水箱过程中,应有监护人员。
(七)使用消毒剂,按使用说明书调制成水溶液进行消毒,封闭半小时后排除消毒剂。
(八)消毒完毕时,检查供水阀门机械各部件是否完好、灵活,手动截止阀门应符合使用要求。
(九)于清洗工作彻底完成后,开启阀门向水箱、水池内注水达到标定的水位高度,盖好入孔检查口且锁好。
(十)按要求抽取水样,且送防疫站进行检测。
(十壹)做好每次清洗消毒水箱的全过程的记录,将“卫生检测结果方案单”原件存档。
第七条节水管理(壹)坚持定期巡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二)定期统计用水量,于用水高峰时调整水泵压差,减少流量。
(三)适时调控空调用水,于保证冷水机组正常运行情况下,减少用水量。
(四)合理调整卫生间用水,达到最低用水量。
(五)使用节水型洗浴洁具及龙头,降低洗浴用水。
(六)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八条停水应急预案(壹)值班人员按要求定期巡视供水系统。
(二)当现供水异常,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处理问题,保证正常供水。
(三)如因市政供水管网出现供水中断时,应立即方案主管部门,同时派专业工程人员检查市政供水阀门及管路且记录检查情况,及时和自来水公司联系进行维修。
(四)如停水、检修时间较长,及时采取临时解决方案。
(五)如提前接到自来水公司停水通知,应于停水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第九条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壹)立刻赶到现场,找出出水原因。
(二)尽快找出且关闭相应的主管及分管阀门。
(三)如水灾原因是水管破裂泻漏,通知维修班紧急修复。
(四)如水灾原因为暴雨,应打开所有沙井盖及去水口盖,以尽快疏水。
(五)确保所有去水管畅通。
(六)用沙袋将水路来源阻断,改变其流向。
(楼内每层设有防水沙袋若干个)(七)将所有电梯升至高处且关闭电源,以避免损失。
(八)用墩布,扫帚,水泵或其它设备清洁被淹区域。
(九)保护现场,待事故原因查清后,写出书面方案,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第十条水管爆裂应急预案(壹)接到水管爆裂的消息后,维修班长应立即组织维修工进行处理。
(二)维修工接到任务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现场,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三)检查喷水部位,区别爆裂水管的类型,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四)楼内水管或水龙头爆裂喷水,视情况先关闭分支或主立管控制节门,关闭时防止扭伤或碰伤。
如果是供热水,防止烫伤。
然后进行维修,待维修工作完成后再打开分支或主立管节门。
(五)进行被关闭阀门下级管网的排气及放黄锈水工作,清澈为止。
黄锈水对水体会造成壹定的污染。
(六)楼外供水管爆裂,先关闭该楼总阀门进行抢修,且通知关联单位。
(七)楼内每层设有防水沙袋若干个,以防室内浸水。
(八)将所有电梯升至高处且关闭电源,以避免损失。
(九)确认送水后供水系统是否正常。
(十)填写记录归档。
第十壹条检查管网操作流程(壹)重点查见阀件、焊缝、法兰、吊架、保温层及防腐层。
防止保温材料对皮肤的伤害。
(二)检查阀门开启、关闭是否有效,开启和关闭位置是否正确。
(三)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指示应准确,表盘清晰,位置便于观察,坚固良好,无渗水。
(四)检查减压阀,应于规定的范围内。
(五)温度计应完好,刻度清晰,位置便于观察。
(六)检查安全阀、自动放气阀,放气孔应无堵塞。
(七)检查补偿器。
(八)检查热膨胀节,应无严重变形。
(九)检查疏水器,应能自动排水而不漏气。
(十)出现异常及时处理,且汇报上级领导。
(十壹)结束填写关联记录,归档。
第十二条生活水箱清洗操作流程(壹)清洗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有效期为1年)。
(二)对清洗工具、靴子要用消毒水浸泡消毒。
所用消毒液必须从防病站购买。
(三)清洗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四)清洗顶部要从观察孔远端开始。
(五)清洗四壁要自上而下清洗。
(六)最后清洗底部要从远离观察孔的地方开始。
(七)清洗完后要从观察孔往水箱中喷洒消毒液。
(八)水箱清洗后要通知防疫部门来取样化验。
每月自行检查壹次。
检查项目及标准如下:1、嗅和味:无2、肉眼可见物:无3、PH值:6.5--8.54、氯化物:<250PPM5、总溶固:<1000PPM6、总硬度:<450PPM(九)清洗完后认真填写记录,关联表格、记录归档第十三条水泵保养操作流程(壹)操作前应先停电,挂上标示牌,以防止误操作伤人。
(二)关闭出水阀门,进水阀门。
关闭阀门时不要用力过大,防止碰伤、扭伤。
(三)保养止回阀。
止回阀应完好,无渗漏。
(四)保养水泵轴承,如间隙过大,应更换,如能继续使用,应更换润滑油。
废油不要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检查机械密封,应完好无渗漏。
(六)检查叶轮,应无变形,上水好。
(七)检查压力表。
指针应灵活、准确,便于观察,坚固良好,无渗水。
(八)开启进水阀门。
(九)启动水泵,观察压力,耗电。
(十)出现异常停泵检查,分析原因,解决处理且汇报上级领导。
(十壹)慢慢开启出水阀门,使水泵的负荷缓慢增加。
(十二)水泵运行正常。
(十三)保养工作结束,各种记录归档。
第十四条水泵房管理(壹)值班人员应对水泵房进行日常巡视,检查水泵、管道接头和阀门有无渗漏水。
(二)经常检查水泵控制柜的指示灯情况,观察停泵时水泵压力表指示。
于正常情况下,生活水泵、消防消耗、喷洒泵、潜水泵的选择开关应置于自动位置。
(三)生活水泵规定每星期至少轮换壹次,消防泵每月自动和手动操作壹次,确保消防泵于事故状态下正常起动。
(四)泵房每星期由分管负责人打扫壹次,确保泵房地面和设备外表的清洁。
(五)水池观察孔应加盖且上锁。
钥匙由值班人员管理;透气管应用不锈钢网包扎,以防杂物掉入水池中。
(六)按照水泵保养要求定期对其进行维修保养。
(七)保证水泵房通风、照明以及应急灯于停电状态下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