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阈限的测量-恒定刺激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
1m梯度,间隔8,9,10,11,12mm五个刺激值, 每个刺激呈现200次,回答是两点,还是一点,统计两点 回答的百分率
结果: 用恒定刺激法测两点阈的结果
8 刺激(mm) 回答两点的次数 2
回答两点的比率 0.01
9 10
0.05
10 58
0.29
11 132
0.66
12 186
0.93
(3)绝对阈限的计算
_
_
_
_
y=y+b(x-x)
z=z+b(x-x)
d=x-AM/i
x=AM+di
奇数个刺激
∑d ∑zd - ∑z ∑d 2 ×i RL=AM + n × ∑zd - ∑ z ∑ d
SD =
n × ∑d 2 – (∑d )2 ×i n ×∑zd -∑ z ∑ d
偶数个刺激
∑z ∑d 2 ×i RL=AM + n × ∑zd
感觉阈限的测量-恒定刺激法
雷玉菊 心理学教研室
恒定刺激法
什么是恒定刺激法?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Leabharlann Baidu
什么是恒定刺激法?
• 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 法,通常由5-7个刺激组成,这几个刺激在实验过 程中保持不变。 • 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 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 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 • 此法的特点是:根据出现次数来定阈限,即以次 数的整个分布求阈限。
a.直线内插法 b.平均Z分数法 c.最小二乘法 d.斯皮尔曼分配法
a.直线内插法
正 确 判 断 的 比 率
1.0
0.66 0.5 0.29 0.0 8 9 10
10.6
11
12
刺激-两点间的距离(mm)
b.平均Z分数法
正 确 判 断 率 的 Z 分 数
2 1 0 -1 -2
8
9
10
10.54
11
(1)自变量
•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是让被试者 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 • 标准刺激是能被感觉到的某一刺激强度; • 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 定,一般从完全没被感觉出差别到完全感 觉出差别的范围内选定5到7个刺激强度作 为比较刺激。 • 比较刺激要随机呈现,每个比较刺激与标 准刺激至少要比100次。
12
刺激-两点间的距离(mm)
PZO转换原理
O
代表与平均值的距离
被知觉的比率
Z 8 9 10
P
11
刺激强度
刺激系列平均值
b.平均Z分数法
正 确 判 断 率 的 Z 分 数
2 1 0 -1 -2 SD=10.54-9.52=1.02
8
9
9.52
10
10.54
11
12
刺激-两点间的距离(mm)
c.最小二乘法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
(1)自变量 (2)反应变量(因变量) (3)绝对阈限的计算
(1)自变量
•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是从略高于 感觉到略低于感觉这一范围内选5到7个等 距的刺激强度。
(2)反应变量(因变量)
•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的反应变量要 求被试者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 • 在实验中每呈现一次刺激后,被试者若感 觉到了,则报告“有”,主试者记录“+”; 被试者若感觉不到,则报告“无”,主试 者就记录“-”。 • 然后根据被试者对不同刺激所报告的“有” 或“无”的次数来求出百分数,以此来计 算阈限。
(2)反应变量(因变量)
•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反应变量要 求被试者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
三类反应 二类反应
三类反应
• 即“大于”、“等于”和“小于”,分别 记为“+”、“=”和“-”。 • 让被试作三类反应时,因其中有“等于” 的反应,若被试较为自信,则作出“等于” 的反应就较少;若被试较为谨慎,则作出 “等于”的反应就较多。这样会直接影响 到差别阈限的大小。 • 这种反应易受到被试的态度的影响。
d -3 -2 -1 0 1 2
fd -30 -80 -240 0 270 140 60
fd2 90 160 240 0 270 280 1.40

∑f 2 ×I = 10.5+60/1000*1 = 10.56 RL=AM + n
SD =
∑fd 2 - ∑fd n n
2
×i
=
1040 - 60 1000 1000
∑z ∑d 2 ×i RL=AM + n × ∑zd
-2.63 × 10 ×1 =10 + 5 × 9.67
=10+5.44=10.544
∑d 2 ×i SD = ∑zd
10 = 9.67
×
1 =1.034
斯皮尔曼分配法
0.37
0.27 0.24
0.07 0.04
0.01 8
9 10 11 12 13
二类反应的差别阈限的计算
• 不能以50%引起感觉差别的刺激增量作为 差别阈限; • 以75%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的比较刺激作 为相等地带的上限;以25%感觉重于标准 刺激的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
二类反应的差别阈限的计算
恒定刺激法的具体做法
1. 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 到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 固定不变的; 2. 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 种刺激呈现50到200次; 3. 呈现刺激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 知道。用以测量绝对阈限,即无需标准值, 如用以确定差别阈限或等值,则需包括一个 标准值; 4. 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 起某种反应(有、无或大、小)的次数。
二类反应
• 让被试者作“大于”和“小于”两种判断, 即使分不清时,也要作出其中的一种判断。
(3)差别阈限的计算
三类反应的差别阈限的计算 二类反应的差别阈限的计算
三类反应的差别阈限的计算
• 相等地带的上限定为50%次重于标准刺激 的比较刺激,相等地带的下限定为50%次 轻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有了上限、下 限,通过前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就可以计算 差别阈限。
∑f 2 ×I RL=AM + n
SD =
∑fd 2 - ∑fd n n
2
×i
S 8 9 10 11 12
P(﹪) 1 5 29 66 93
中间点 7.5 8.5 9.5 10.5 11.5 12.5
百分次数 1 4 24 37 27 7 100
次数(f) 10 40 240 370 270 70 1000
∑d 2 ×i SD = ∑zd
S(X)
d -2 -1
d2 4 1
p 0.01 0.05
z -2.33 -1.64
zd 4.66 1.64
8 9
10
11 12
0
1 2
0
1 4
0.29
0.66 0.93
-0.55
0.41 1.48
0
0.41 2.96
i=1 n=5
∑d=10
∑z=-2.63
∑zd=9.67
2
×1
= 1.018
三种方法的使用范围
• 斯皮尔曼分配法:刺激系列扩展到过渡带 的极限,最大百分数接近100%,最小百分 数接近0%。 • 平均z分数与二乘法:刺激系列在过渡带内, 15%-85%左右
– 刺激数偶数-----平均z分数 – 刺激数奇数------二乘法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 (1)自变量 • (2)反应变量(因变量) • (3)差别阈限的计算
• 特别要注意的是,此法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
• 所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 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 于95%。所选刺激的最小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 都不能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 高于5%。 • 选定呈现刺激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 相等的刺激,每种刺激强度呈现不得少于5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