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中国的河流(第2课时)习题湘教版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课时2滚滚长江作业课件湘教版

下图是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新考法请你帮该同学在图中补充长江下游的开发条件,正确的是 ( )
①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②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
③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④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C 根据长江下游的地理特点可知,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地形以平原为主,雨 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①③④正确,故选C。
4. 长江上游急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
A.水质污染
B.洪涝灾害
C.水土流失
D.物种锐减
答案
4.C 据图甲可知,长江上游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5. 长江流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和净化水质功能最强的河段分别是 ( ) A.上游、中游 B.中游、上游 C.中游、下游 D.河口、上游
答案
5.B 据图乙可知,长江中游调蓄水量功能最强,上游净化水质的能力最强。
知识点1 长江 的概况
4. 长江号称“黄金水道”,其通航能力强的主要原因是 ( ) A.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大型水利枢纽众多 B.中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缓慢,适合通航 C.流域内降水丰富,中下游江阔水深,适合内河航运 D.沿岸灌溉多处农田,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
答案
4.C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所以长江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流经平 原,降水丰富,流量较大,航运价值巨大,所以长江又有“黄金水道”之称。故选C。
6. 新情境学会阅读图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参照提示卡 的案例,结合材料,说明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
【同步练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中国的河流》

【同步练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中国的河流》第二章第三节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4分)1、我国内流区大致位于( )A、东南部季风区B、西北部非季风区C、南部湿润地区D、北部湿润地区2、秦岭一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B.湿润区、热带C.半湿润区、亚热带D.半湿润区、暖温带3、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A.青海湖 B.鄱阳湖C.洞庭湖D.洪泽湖4、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夏季( )A.降水丰富B.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C.地下水补给丰富D.湖泊水补给丰富5、长江干流上的省级行政中心,上游至下游排列正确的是( )A.重庆、武汉、南京、上海B.重庆、南京、武汉、上海C.南京、重庆、武汉、上海D.上海、南京、武汉、重庆6、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中下游河段7、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降水多B.地热平坦、水流平稳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D.大陆性气候强8、“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 )A.支流多B.无湖泊调节河水C.流域广D.河段特别弯曲9、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10、读“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完成①~③题.①.该图反映的现象位于黄河的( )A.上游B.下游C.中游 D.上中游交界处②.黄河在该河段淤积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A.青藏高原 B.宁夏平原C.河套平原 D.黄土高原③.针对图示情况,我国成功地进行了放水冲沙实验,有效地减轻了河床的淤沙程度.在这次实验中,起关键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葛州坝 B.龙羊峡C.刘家峡 D.小浪底11、图5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①~②题。
A..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A. 甲乙河段B. 乙丙河段C. 丙丁河段D. 丁戊河段②. 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 自东南向西北B. 自西北向东南C. 自东北向西南D. 自西南向东北12、图9 ,下图是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B.中游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C.上、中游的生态问题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D.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讯13、“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让我们“把脉”并“对症下药”吧.读黄河图(图6)完成①~③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练习题(新版)湘教版

2.3中国的河流一、单选题(共10题;共28分)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 在上游建水电站B. 在中游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 在下游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D. 培修、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2.长江上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A. 川江B. 荆江 C. 金沙江 D. 峡江3.三峡水利工程位于()A. 四川省B. 贵州省 C. 湖北省 D. 重庆市4.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 多开挖排水渠道B. 在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C. 加高加固堤坝D. 在下游修筑梯田5.指出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A. 上游B. 中游 C. 下游 D. 中下游6.下图为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各水文站的含沙量数据可知,含沙量增加最大的河段是()A. 源头——兰州B. 兰州——河口 C. 河口——陕县 D. 陕县——入海口(2)该河段含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A.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 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C. 工业发展快,土壤污染严重 D. 建设用地增多,耕地面积减少(3)在山东境内,黄河没有支流的原因是()A. 下游经常出现凌汛B. 下游经常断流 C. 下游为地上河 D. 下游水污染严重(4)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B. 是我国第二大河 C. 注入黄海 D. 干流像“几”字形(5)关于长江和黄河具有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A. 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区B. 都为外流河 C. 都流经湿润区 D. 水能资源都很丰富7.《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手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A. 巴颜喀拉山脉东海B. 唐古拉山脉渤海C. 唐古拉山脉东海D. 巴颜喀拉山脉渤海8.我国最大淡水湖是()A. 洞庭湖B. 鄱阳湖 C. 青海湖 D. 太湖9.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A.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C.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D.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10.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 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B. 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C. 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D. 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二、填空题(共4题;共18分)11.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同步教案: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外流区为主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河流众多,为我国航运、灌溉、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掌握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和分布。
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重点难点重点1.主要河流分布及内、外流区的划分。
2.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而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外流区为主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6,自主找出有关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有关概念。
指导学生读图2-40“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提出问题:(1)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界线相似?(2)内流区与外流区哪个范围更大一些?(3)完成教材P46“活动”第1、2题。
学生: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完成问题。
教师总结:(1)指出中国大多数河流都在外流区,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和季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
(2)主要的内外流河外流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钱塘江、珠江(自西向东注入海洋)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自北向南注入海洋)。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塔里木河。
承转: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提问:(1)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大、水位高?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小、水位低?(2)北方的松花江和黄河与南方的长江和西江相比,流量大小与季节分配有何差别?学生: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二课时 长江

寻找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
材料2:我是生活在沿江平原的居民,我家的人口
越来越多,原来的耕地不能满足全家对粮食的需 求。在湖中或河中围些地可以增加粮食产量。
材料3: 围湖造田 退田还湖 兴修水库
17世纪中期
20世纪中期
寻找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多,支流多, 洪水来源多等
2.人为原因:过度砍伐、围湖造田等
特征:水量(流量)、流速,支流和湖泊数量,河道(河道宽 窄、河水深浅、河流曲直)
上游(虎跳峡)
中游
下游
上游
分析长江上、 中、下游河 道的特点?
中游 下游
第二篇
长江的开发利用
如果我是: 1、水利部部长
2、农业部部长
3、交通部部长 4、旅游部部长
……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长江,我会……
第三篇
长江的问题和治理
自然原因: 流域内降水多,支流多,洪水来源多等
治理措施:
兴修水库
荆江河段多曲流,容易诱发什么自然灾害?
荆江河段
截弯取直
疏通河道
寻找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
材料1:我是生活在长江上游的居民:我们这里耕地
少,我准备把山上的树砍掉种庄稼,再砍些柴用来烧火做 饭。
过度砍伐 植树造林
为什么过度 砍伐会加剧
洪涝?
三峡防洪
牛刀小试:
1.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航运价值高
C.流域内多矿产
D.年径流量大
2.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地形区是(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所蕴涵的与长江有关的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同步练习和答案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一、单选题1.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A. 丰富的水资源B. 巨大的航运价值C. 丰富廉价的水能D. 丰富的矿产资源2.《长江之歌》开头为“你从雪山走来”,其中雪山是指()A. 巴颜喀拉山B. 唐古拉山C. 昆仑山D. 天山3.塑造了有“塞上江南”之称的两个平原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黑龙江D. 珠江4.你的温柔融化了山雪,惊艳了四季,又抚平了岁月的棱角,像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我的心,从此知更鸟的啼叫就是我绵延的爱意,沧海为你流泪到干涸,而你便是青海湖,那么关于青海湖说法可信的是( )A.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B. 不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C. 位于广东省D.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5.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图所示的黄河河道,出现在()A. 黄河的上游B. 黄河的中游C. 黄河的下游D. 黄河的中游和下游(2)形成该图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黄河上游的梯级开发B. 黄河沿岸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C. 内蒙古高原的过度放牧D.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6.有关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 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C. 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D. 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7.山东某校学生利用暑假从黄河的入海口出发,沿黄河干流逆水而上进行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学生考察团从出发地一路考察,他们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有()A. 黄河干流流经了山东、河南、山西等9个省和自治区B. 在山东省境内看到了“水在天上走,船在空中行”的奇怪现象C. 在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看见多条支流汇入干流,且河水清澈见底D. 在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看见农民正在引黄河水灌溉农田(2)考察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总结的下列黄河对我国的巨大贡献不正确的是()A. 在黄河下游塑造了肥沃的华北平原B. 黄河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C. 在河口三角洲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D. 修建了具有“水上长城”之称的黄河大堤(3)考察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治理黄河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有()A. 下游地区修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B. 中游地区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活动C. 在下游地区修建水利枢纽工程D. 在中游地区开展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4)下列关于我国河流、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B.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的内流河C. 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D.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湖泊,它是一个淡水湖8.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B. 长江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城市密度较低C.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第一级阶梯D. 长江流域位于中低纬度地带9.我国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A. 黄河B. 长江C. 额尔齐斯河D. 怒江10.我国内河航运最发达,运输量最大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京杭大运河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3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黄河教案【教学目标】1.记住黄河的源流概况和自然特征2.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理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3.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黄河组图——壶口瀑布、滚滚黄河水、黄河源头、黄土高原[提问]你能根据画面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复习提问]提到黄河同学们并不陌生,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黄河。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对黄河确实知道的不少。
那么,黄河到底为中华民族立过哪些功,又带来了哪些灾难?我们该怎样开发治理黄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板书]滔滔黄河一、源流概况[过渡]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形状。
[学生活动]照课本画出黄河干流图。
并归纳黄河形状为“几”字型。
[提问]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海”又指的是哪个海呢?[提问]黄河自源头到人海口全长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吗?为什么?不能。
河流大小按流量划分。
黄河虽然长度第二,但流量还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条大河珠江的1/7。
因此,不能说黄河是第二大河,而只能说是第二长河。
[提问]黄河自西向东共流经了我国哪些省区呢?(演示课件或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生抢答省名或简称,课件显示或在图中明确省、区名称。
)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标注在黄河干流图上,强调其位置特征。
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
[承转]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
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具体讲都有哪些贡献呢?(此处可由学生在黄河供献的角度充分回答)[板书]二、“母亲河”的功与过[教师小结]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录像]黄河冲积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著名的水电站和具有灌溉之利的“塞上江南”。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的高原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中国的河流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河流中,注入北冰洋的是()A. 额尔齐斯河B. 澜沧江C. 黑龙江D. 长江2.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理黄河的是()A. 加固下游河堤B. 上游地区开荒种地C. 修建水利工程D. 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3.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A. 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B. 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C. 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D. 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的问题4.下列各组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A. 珠江、长江B. 黄河、松花江C. 珠江、黑龙江D. 长江、塔里木河5.读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回答问题.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A. 上游修建水库B. 下游加固大堤C. 中游水土保持D. 上游植树造林6.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主要原因是()A. 上游乱砍滥伐B.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 下游华北平原水资源污染严重D. 上游流经沙漠地区7.下列关于黄河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发源于第一级阶梯,流经高原气候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 长江与黄河的中游都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水土流失严重C. 长江与黄河的上游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D. 长江与黄河的下游河面开阔,均是中国的“黄金水道”8.长江荆江河段的突出特点是()A. 落差巨大,水流急B. 江宽水深,流量大C. 河道弯曲,水流不畅D. 冬季结冰,有凌汛9.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A. 柴达木盆地B. 四川盆地C. 青藏高原D. 内蒙古高原10.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A. 长江B. 珠江C. 黄河D. 塔里木河11.下列汛期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A. 珠江、黄河、长江B. 珠江、长江、黄河C. 长江、珠江、黄河D. 黄河、长江、珠江12.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水能集中在①②河段,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B. 河段③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 发生凌汛的是①、③河段D. 河段②已成为地上河13.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流经季风区的河流都是外流河,都注入了太平洋B. 内流区的河流多为内流河,其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C. 东北地区河流的含沙量大D. 我国西南地区各河虽然落差大,但由于水量小,水能资源并不丰富14.当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时()A. 地中海沿岸多雨B. 新西兰正值夏季C.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D. 我国黄河科考站是观赏极光的最佳时期15.关于长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B. 宜昌和湖口是划分上、中、下游的分界点C. 水能主要集中在下游河段D. 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二、综合题16.据新华社11月2日报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2017至2018年度调水,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名师整理)最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优秀习题课件

◎自主检测 1. 下列关于内流河、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发源于内陆地区的河流就是内流河 B.在国界线以内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内流河 C.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外流河 D.向国界线以外流的河流是外流河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课堂小结
中国的河流 外 流 区 为 主
中国的湖泊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共同特征 南北差异
水源补给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中国最大的湖泊
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淡水湖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A.
B.
C.
D.
【解析】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读图可知,
A 图的水量最大,该图所示的是长江。
5. 我 国 最 长 的 内 流 河 和 最 大 的 内 流 湖 分 别 是 (D)
A.塔里木河,鄱阳湖 B.额尔齐斯河,青海湖 C.长江,洞庭湖 D.塔里木河,青海湖
6. (中考·德州)读中国主要河湖分布图,结合所学知 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2. 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 季风气候 影 响。 夏季风 带来的雨水成为河流的主要水源,随着 夏季风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 骤增 , 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 冬季风 的加强,雨带南 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 枯水期 。
3. 以 秦岭—淮河 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 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 丰富 ,汛期长,含沙量小, 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或半 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 结冰 现象。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能力目标:1、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2、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2、通过讲述长江解放后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教育;3、通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1、各段的水文特征;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1、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时教具一课时●教学过程n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师: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边放CAI封面课题)学法指导:(老师边放课件:“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边启发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河流概况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支流、分段、名称上游河流特征中游下游开发利用人河关系治理保护学习新课:下边我们首先通过课本及地图册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进入长江五部曲之远观长江一、长江五部曲之远观长江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在课本46页“长江水系图”中完成以下问题①用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②对照课本23页的“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新)2.3 中国的河流 练习题(教师版)

23 中国的河流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积累1、我国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恒河)、怒江(澜沧江)。
2、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每年7--9月为汛期,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
3、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我国的五大淡水湖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4、长江之最: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汉江,长江流域内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长江上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南京港,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5、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是青海省和四川省。
6、长江上的主要水电站有三峡和葛洲坝,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一个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
7、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
8、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成因:黄河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淤积,逐渐抬高河床,日积月累,当黄河的河床高于两岸地区时就形成了“地上河”。
9、黄河洪水泛滥与“地上河”之间的关系:随着河床的抬高,人们约束河水的堤坝也不断加高,年复一年,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就越来越大,河流也更容易发生改道缺口而导致洪水泛滥。
10、怎样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疏浚河道,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11、解决黄河断流的办法:各河段合理分配水资源,严格控制无计划、无节制地引用黄河水,节约用水,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12、黄河上的主要水电站有小浪底、三门峡、万家寨、青铜峡、李家峡、刘家峡、龙羊峡。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题一: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是东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B.黄河下游支流众多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水量丰富D.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题二:读图,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B.①河段水流平缓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D.③河段为地上河题三:读“黄河流域简图”,回答(1)~(2)题。
(1)图中河段③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2)黄河“地上河”景观主要出现在河段()A.①B.②C.③D.④题四:读黄河水系图,完成1~2题。
1.关于黄河流经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源头位于唐古拉山脉B.上游全部流经青藏高原C.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D.下游流经江淮平原2.黄河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长度较短,结冰期较长B.中游为地上河,没有支流注入C.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D.含沙量大,汛期较短题五:读黄河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两段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能资源丰富B.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题六: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①和④B.B山脉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C.A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C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2.在黄河干流③处修建的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是()A.龙羊峡B.刘家峡C.三峡D.小浪底题七: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下表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