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学课程简介
药用植物资源学课程设计
![药用植物资源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2e78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9.png)
药用植物资源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和保护。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培养学生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特点;掌握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方法和原则;了解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正确识别常见的药用植物;能够分析评价药用植物资源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能够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药用植物资源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药用植物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药用植物资源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讲解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体系,分析各类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介绍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方法、原则和关键技术,如采摘、加工、储存等。
4.药用植物资源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分析药用植物资源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中的价值。
5.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和保护:阐述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和保护。
2.讨论法:学生针对药用植物资源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药用植物资源的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实践。
4.实验法:学生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的野外和实验室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药用植物资源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植物资源学——第1章植物资源概况-85页精选文档
![植物资源学——第1章植物资源概况-85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9035b5659eef8c75fbfb3ae.png)
植物资源学
29
植物资源学
30
5.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植物资源学
历史悠久 频度大 没有合理利用、破坏大 引种驯化形成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31
二、中国植物资源分区植物资源学
现根据我国气候特点、土壤和植 被类型,以及植物的自然地理分 布等分为东北、华北等八个区分 别加以阐述。
32
植物资中源学 国 政 区 图
51
植物资源学
林 芝 苯 日 神 山
52
植物资源学
高山草甸
53
植物资源学
尖 峰 岭 热 带 雨 林
54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植物点资源学
野生植物资源: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 景和经济技术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 的植物的总称。
植物资源除了具有作为生物具有的特点外, 还有其作为资源的一些特点。
8 *
植物资源学
1994年,董世林编著的《植物资源 学》分为2型(成分功用型和株体功用 型),6类(饮食、药用、工业、农业用, 植株自身功用类、株体效益类),25相 (如野果、色素树脂、农药、纤维植物、 指示植物等)。
9 *
植物资源学
• 戴宝合《野生植物资源学》17大类 • 采用的分类方法
分为:药用、果树、野菜、芳香油、 色素、纤维、油脂、淀粉、树脂、树胶、 鞣质、观赏、农药、甜味剂、皂素、经济 昆虫寄主和木栓17大类
《原料植物野外调查法》一书中分为工艺植物和自 然原料植物两大部分,再分为18个大类68个小类。
目前许多国家均按原料分为药用、油脂、鞣料、 纤维、淀粉、糖类、树脂、挥发油、蛋白质、维生 素等。
2 *
植物资源学
• 1960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 编的《中国经济植物志》中按原料的 性质分为纤维、淀粉及糖类、油脂类、 鞣料类、芳香油类、树脂及树胶类、 橡胶及硬橡胶类、药用类,土农药类 和其他类20类。
《植物资源学》讲稿(32学时)
![《植物资源学》讲稿(32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e8233b2c4b73f242336c5f67.png)
自编讲稿教师:许晓岗2008年8月目录绪论 (1)一、基本概念 (1)二、植物资源的特点 (2)三、植物资源分类系统 (2)第一章植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3)第一节植物的化学成分 (3)第二节植物主要类群化学成分概述 (4)第三节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5)一、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 (5)二、分离与纯化 (5)三、鉴定 (5)第二章植物资源学研究方法 (6)第一节系统研究法 (6)一、理论依据 (6)二、研究方法及研究程序 (6)三、评价 (6)第二节民族植物学方法 (6)一、问题的提出 (6)二、研究程序 (7)第三节综合评价法 (7)一、植物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7)二、植物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7)第四节定量研究法 (8)一、植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分析 (8)二、地区之间植物资源相似性关系的分析 (8)三、植物资源分区的聚类分析 (8)四、植物资源评价的定量分析 (8)第三章中国植物资源分区概况 (9)第一节我国植物资源形成条件 (9)第二节中国植物资源分区 (9)一、东北区 (9)二、华北区 (9)三、黄土高原区 (9)四、西北区 (9)五、华中区 (10)六、南方区 (10)七、云贵高原区 (10)八、青藏高原区 (10)第四章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0)第一节人与植物资源 (10)第二节植物资源利用的一般原则 (10)一、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10)二、合理利用的原则 (10)第三节中国草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11)第四节中国热带森林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11)第五节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 (11)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 (11)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受威胁的原因 (12)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 (12)第五章食用植物 (13)第一节概述 (13)一、粮食 (13)二、蔬菜 (13)三、果品 (14)四、饮料、甜味剂和烟草 (14)第二节常见种类介绍 (14)第六章药用植物 (16)第一节概述 (16)一、概述 (16)二、药用植物分类 (17)三、药用植物一般制剂技术 (19)四、我国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与对策 (19)第二节常见种类介绍 (20)第七章观赏植物 (21)第一节概述 (21)一、我国观赏园艺简史 (21)二、观赏植物分类 (21)三、观赏植物繁殖与栽培管理 (23)四、观赏植物应用 (23)第二节常见观赏植物 (24)第八章材用植物 (25)第一节概述 (25)一、木材性能 (25)二、木材用途 (25)三、综合利用 (26)第二节我国主要用材树种 (26)第九章纤维植物 (27)第一节概述 (27)一、植物纤维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 (27)二、植物纤维的成分、来源及采收 (27)三、植物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加工 (27)第二节主要植物种类 (27)第十章淀粉植物 (28)第一节概述 (28)一、淀粉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 (28)二、淀粉的理化性质 (28)三、淀粉植物的采收和加工 (28)四、变性淀粉 (28)第二节主要植物种类 (29)四、开发利用原理与技术 (29)第十一章油脂植物 (29)第一节油脂植物概述 (29)一、油脂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 (29)二、我国油脂植物的分布 (30)三、植物油脂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30)四、油脂植物的采收和加工 (30)五、植物油脂的测定 (30)第二节主要种类介绍 (31)第十二章芳香油植物 (33)第一节概述 (33)一、芳香油植物应用简史 (33)二、我国的芳香油植物资源 (33)三、芳香油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33)四、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34)第二节主要种类介绍 (34)第十三章工业原料植物 (35)第一节工业原料植物概述 (35)一、鞣料植物 (35)二、橡胶植物 (36)三、树脂和树胶植物 (37)第二节主要种类介绍 (39)第十四章有毒植物 (40)第一节概述 (40)一、利用简史 (40)二、中国有毒植物资源 (40)三、有毒植物体内的有毒物质 (40)四、引起中毒的途径以及治疗原则 (40)五、有毒植物应用实例 (42)第二节主要种类介绍 (42)参考文献 (43)绪论一、基本概念1.吴征镒的定义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
《植物资源学》课件
![《植物资源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fd75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a.png)
结论和总结
植物资源学是一门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与人类生活相结合的学科,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提 高农业产出和发展健康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植物修复环境污染,提高空气和水质量。
2 农业发展
培育新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 药物研发
发现和开发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成分,研制新药。
植物资源学研究的前景
随着人们对植物资源的认识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植物资源学研究将在环保、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作物
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品种,支撑着全球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药用植物
具有药用性质的植物,富含活性成分,对人类健康有益。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
1
传统利用
利用植物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传统方式,如食材、中药等。
2
现代应用
应用科学技术,开发新型植物产品和药物,如生物能源和新药研发。
3
可持续利用
采用环保、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方式,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保护植物多样性
保护濒危植物和生态系统,维护 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
可持续农业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 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损害。
绿色技术
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提高植物 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植物资源学的应用领域
1 环境保护
《植物资源学》PPT课件
探索植物资源学的奇妙世界,了解其定义、分类和特点,揭示植物资源的开 发利用方法,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植物资源学的定义
植物资源学研究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定位和作用,包括其分类、生理特性和分 布规律,以及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各种价值和利用。
《药用植物资源学》
![《药用植物资源学》](https://img.taocdn.com/s3/m/67dd61bc43323968011c92bc.png)
《药用植物资源学》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药用植物资源学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1420317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Science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课程类型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时
54 其中其中::理论学时理论学时 51 实验学时实验学时 0 实践学时实践学时 3 学分学分 3 预修课程预修课程 中药学、中药化学、药用植
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 中药学、辅修
课程简介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药用植物资源学是在生物分类学、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植物学和中药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学科、跨学科并兼有管理科学性质的学科。
主要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
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等内容。
植物资源学课程简介
![植物资源学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72d2fb9dd3383c4bb4cd262.png)
《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6课程名称:植物资源学英文名称:Resource Botan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植物资源学概述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二、植物资源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四、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五、植物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六、植物资源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七、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概况和发展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植物资源分区第二节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一、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二、引种驯化的途径与步骤第三节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植物资源保护的内容与对策三、植物资源的管理第四节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二、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三、植物资源利用的一般性原则四、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与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我国的植物资源》 说课稿
![《我国的植物资源》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ff820d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0b.png)
《我国的植物资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国的植物资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国的植物资源》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的类群、植物的生活环境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植物资源的状况。
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面临的挑战,还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特点。
接着,阐述了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植被破坏、物种濒危等。
最后,强调了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措施。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植物的类群和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我国植物资源的整体状况以及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能认识还不够深刻。
此外,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思考相关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主要特点。
(2)知道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3)理解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植物资源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主要特点。
(2)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措施。
2、教学难点(1)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如何引导学生将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植物资源学报告
![植物资源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93c71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d.png)
植物资源学报告植物资源是指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植物,如食品、药物、生物燃料、工业原料、建筑材料等。
植物资源学是研究植物资源获取、利用、开发和保护的一门学科。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不断发展,对植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环境变化,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探究植物资源学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不久前,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植物资源学的讲座。
讲座中,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就植物资源的获取、利用和管理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讲座强调了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匮乏,保护和管理植物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立法和政策对于植物资源保护和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同时,通过科技手段,如遗传改良、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等技术手段的开发,也将进一步推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人们也应该注重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讲座还着重介绍了植物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对于目前大部分人来说,大量使用的植物资源如草药、花卉等很少会被用于食物或药物,而是利用植物活性成分进行生产。
而这种做法,对于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如何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植物资源,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植物资源,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现在,一些研究机构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通过研究生物活性物质,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植物资源。
最后,讲座还探讨了植物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植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将是未来的趋势。
不仅如此,未来还将会出现更加高效的科技手段,如基因编辑和人工培育技术等,使得植物资源的开发不断推陈出新。
同时,新材料、新工艺的引入,将加速新的植物资源研发的进程。
总的来说,植物资源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领域涉及众多方面。
未来,我们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发掘植物资源的价值,保护和管理植物资源,实现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植物资源学研究植物的资源利用和开发
![植物资源学研究植物的资源利用和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e3cf7c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b.png)
植物资源学研究植物的资源利用和开发植物资源学是一门研究和探索植物的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学科。
通过对植物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物特性、营养价值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
植物资源学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植物资源的利用广泛存在于农业领域。
农作物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而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农作物。
通过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植物资源学为解决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此外,植物资源学的研究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使其更具营养价值,并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在医药领域,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和开发植物中的药用成分。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植物来治疗疾病,例如中药的运用。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对药用植物进行筛选和提取,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效果。
同时,植物中的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合成新药物,并帮助人们解决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
植物资源的利用也存在于环境保护领域。
植物具有吸附和净化空气、水源等能力,可以帮助减轻环境污染。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机制,并提供相应的保护策略。
例如,通过研究植物的吸附能力,可以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种植在受污染的地区,以减少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此外,植物资源学还可以应用于造纸、染料、建材等诸多领域。
例如,植物纤维可以用于纸张的生产;植物染料可以制作颜料和染料;植物纤维还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替代品。
这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化学合成物对环境的影响。
在植物资源学的研究中,人们还对植物的保育和开发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植物的保育十分重要,因为很多珍稀植物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
通过对植物的保护,可以确保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开发。
植物资源的开发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对植物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生活便利。
总之,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对于植物的资源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https://img.taocdn.com/s3/m/4bdc6ee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3.png)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是研究植物种类、分布、形态、生理、生态、遗传、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主要集中于对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研究与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植物的分类学、区系学、分布地理学、生态学、植物资源利用以及植物保护等领域。
植物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包括:
1. 对植物的分类进行研究,包括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建立分类系统以及研究植物的进化关系。
2. 研究植物的地理分布,包括植物的生物地理学、生态地理学等内容,探讨植物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适应性以及分布规律。
3. 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代谢以及适应性等,从而为植物的栽培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4. 植物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包括植物的药用、食用、工业用途等,发掘和开发植物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5. 植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包括植物的保护生物学、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保护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之,植物资源学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交叉的领域,旨在研究和保护地球上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基础。
植物资源学课程简介
![植物资源学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f76041abb68a98271fefa9e.png)
《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6课程名称:植物资源学英文名称:Resource Botan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植物资源学概述(一)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二、植物资源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四、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五、植物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六、植物资源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七、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概况和发展历史(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植物资源分区第二节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一、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二、引种驯化的途径与步骤第三节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植物资源保护的内容与对策三、植物资源的管理第四节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二、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三、植物资源利用的一般性原则四、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与方法(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教学大纲(1).doc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教学大纲(1).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c02e1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9.png)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3030423512.课程中文名称:《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3.课程总学时数:684.课程学分数: 45.授课对象:园艺高职6.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是园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是研究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识别、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保存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与本专业其他课程密切相关,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园艺植物的分类,理解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保存的程序与方法、创造新种质的技术,掌握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相关基础知识。
该课程共68学时(理论课60学时、实验课8学时)、课程实习0.5周,理论教学注重联系实际,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主要是研究园艺植物起源、演化、分类及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保存利用方法及新种质创造与利用的一门科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教学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分析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密切相关,既是相关基础课的延伸又是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
根据本专业的要求及该课程特点,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密切联系实际,突出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尽量以教材及参考书中的实例,说明“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识别、鉴定与利用”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教学内容绪论【本章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学;理解植物种质资源与园艺科学的关系,了解国内外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学;植物种质资源与园艺科学的关系。
野生植物资源学(教学大纲)
![野生植物资源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3a5aa41be1e650e52ea99ac.png)
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概述(1)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本课程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近十七个常见植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的植物,并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一基本的介绍。
适用对象: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本科四年制使用(2)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后续课程:植物天然产物开发技术2、教学目的、意义、任务《植物资源学概论》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一门专业课,是后续课程“药用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及加工工艺”、“植物产品工艺学”、“园林及环境植物资源学”和“野生资源植物驯化栽培学”等专业课的重要基础,也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专业方向的导论性课程。
植物资源学是研究植物资源的分类、鉴定、保护、管理、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植物资源学概论》主要讲授植物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的原理和措施,以及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
目的在于通过理论课、实验课和教学实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植物资源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国内外发展动态,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并树立资源经济与资源生态协调统一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专业思想。
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理论课: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式、实际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个别章节利用黑板与多媒体结合。
主要讲授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4、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教材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5、学时与分配总学时: 50理论教学 38 学时占全部学时的 76%实验教学 12 学时占全部学时的 24%6、实践教学:无7、课程考核要求:闭卷占85%平时表现占15%(二)本文1. 理论部分 38学时绪论 4学时(1)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资源学的范围、内容和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史。
资源植物学
![资源植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587a5181680203d8ce2f24a0.png)
(二)与中学生物教学内容的联系: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所编中学七年级
《生物学》教材为例介绍:
Page 21
Page 22
六、资源植物学的发展及新成就
早期对植物学的研究以形态描述和分类观察为主,多从整 体水平认识和鉴别植物。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新的仪器 的使用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植物的研究同时也开展了以实验 为主的新领域。
Page 5
B。 国际上如
17世纪英国虎克发明显微镜后,使植物的研
究进入到了微观细胞水平。18世纪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发表了《植物种志》(1753)建立了““双名命名法”,统
一了对植物的命名,对植物分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
世纪德国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后,认识到细胞是 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英国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 后,改变了神创论的生物观,提出了进化论。他们的巨大成 就大大推进了植物学的发展。
物学、胞粉 学等。
Page 11
在近年举行的国际植物学会上,根据学科的发展及 新成就,将植物的研究领域分为代谢植物学、发育 植物学、结构植物学、系统和演化植物学,环境植 物学、分子植物学、历史植物学、应用植物学等。
Page 12
大纲:资源植物学是涉及了所有植物研究内容的一
门科学。是生物专业本科必修课之一。“植物资源 学为众多后续课程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也为培 养学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学员掌握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达到本科培养规格、 对业务方面的要求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总之,植物学是朝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深入发展,其特点
是以植物作为基础,用新技术、新方法从微观方面研究形态
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宏观方面研究 植物群体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探讨群体在时 间上的变化以建立自然进化系统。在此基础上,定向改造植 物,使植物学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植物资源学——第1章植物资源概况
![植物资源学——第1章植物资源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479464b3102de2bd97058805.png)
各器官用途
六、植物资源的可栽培性 可通过人为的引种驯化,扩大其分布区,提高 产量,拯救濒危植物、优良品种
相似生境
七、植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植物种类分布的局限性,形成了资源的区域性
。 生态适应、生态环境 人参、荠菜 土特产品,自主知识产权 八、价值的潜在性 植物资源对人类直接或间接的用处,有用与
中 国 政 区 图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海岸 地势平坦,多优良港湾,且大部分为 终年不冻港。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 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其中最 大为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 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位于台湾岛 东北海面上的钓鱼岛、赤尾屿,是中国最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
红松林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
海拉尔的樟子松
宜黄常绿阔叶林
蜀南竹海
硬叶常绿阔叶林景观
波 密 岗 乡 林 芝 云 杉 林
林 芝 苯 日 神 山
高山草甸
尖 峰 岭 热 带 雨 林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野生植物资源: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 景和经济技术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 的植物的总称。
植物资源最丰富
食用植物、药用植物
7.西南区(云贵高原区): 西南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秦巴山地、四川盆
地、云贵高原及部分横断山地。本区是北方暖温 带落叶林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大 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的常绿 树种为主。
与华中区相似 孑遗植物
种类多,经济植物
8.青藏高原区:
5.华中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云贵 高原以东的中国亚热带地区,包括汉中盆 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浙江、江西 上海、湖南、湖北东部)、广东和广西北 部、台湾北部和福建大部等。暖问湿润气 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
资源植物学
![资源植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f3fa1e1db7360b4c2e3f6417.png)
资源植物学生命科学系0801班姓名:资源植物学绪论内容提要一、资源植物和资源植物学的概念;二、植物资源的特点;三、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四、资源植物的研究和开发概况;五、资源植物的分类。
一、资源植物和资源植物学的概念资源植物:凡被人类利用在衣、食、住、行、医等各方面的植物都属于资源植物。
广义的说,地球上或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都属于资源植物。
资源植物学:是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理论基础,以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植物的种类、分布、蕴含量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资源植物学是在人类对植物资源不断需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近年来随着人类返朴归真,对植物资源的需求更为扩大,促使此门学科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
二、植物资源的特点1、再生性2、有限性和可解体性3、区域性4、多样性与多用性全世界高等植物近30万种,其中种子植物约1.5万种。
但人们有意识栽培的植物仅上千种,绝大部分植物资源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野生资源植物是人类选择有价值植物的基础;本课程重点介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资源植物。
三、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研究内容:研究各类资源植物的形态、分类、分布、经济用途以及有效成分的性质、提取和加工工艺流程等。
1、资源植物的类型和分布我国地域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寒带四个气候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野生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据统计,我国芳香植物有56科340种,中草药5000余种,果树资源更是丰富,有59科670多种。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发出的食用果品的野生资源,如刺梨、沙棘、无花果、猕猴桃、山楂、杨梅、山核桃等。
我国近年来投放国际的香料约40多种,其中天然香料近30种。
我国也是观赏植物茶花,桂花、梅花、月季、腊梅的分布和栽培中心。
全世界800多个品种杜鹃,我国就有650多个品种,全国食用菌、藻类、蕨类等野生菜用植物数量很大。
我国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具有转化成商品优势和经济效益的潜在可能。
植物资源学教案范文
![植物资源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175e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f.png)
植物资源学教案范文教案名称:植物资源学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资源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了解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利用价值。
3.培养学生了解和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植物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了解植物资源的分类和利用价值。
3.培养学生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植物资源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0分钟)-介绍植物资源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资源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植物资源的分类和利用价值(20分钟)-分类介绍植物资源的不同类型,如经济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
通过图片和实例的形式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讲解不同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如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植物资源的用途和应用。
3.植物资源的保护(30分钟)-介绍植物资源面临的问题,如过度采集、生境破坏等。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植物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讲解植物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如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
通过案例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4.植物资源学的发展与应用(20分钟)-介绍植物资源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植物资源学的研究进展。
-讲解植物资源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农业、医药、化工等。
通过案例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植物资源学的应用前景。
四、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2.学习笔记评价:查看学生的学习笔记,了解他们是否准确记录和总结了课堂内容。
3.小组讨论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植物资源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板书设计:-概念:研究植物资源的学科-内容:植物资源的分类、利用价值、保护-应用领域:农业、医药、化工等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植物资源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懂得了植物资源的分类和利用价值,也明白了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0植物资源学绪论
![0植物资源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aabb8e776a20029bd642d5a.png)
主 讲 人: 郑 曦
绪论
一、概念 植物资源学(zhiwuziyuanxue)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对植物资源需要的不断地 扩大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它同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化 学、工艺化学、栽培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因而是一门 比较综合的边缘科学。植物资源学为植物资源的开发、 利用和工艺加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并开辟新的途 径。
豆类中的大豆原产于我国。果树中的桃、梅、梨、板栗、 枇杷、荔枝、杨梅、桔、金柑皆原产于我国。 蔬菜作物方面,我国是蔬菜种类最多的国家。 在特产经济作物方面,原产我国的有茶、桑、油桐、大 麻、香樟等。 药用植物方面,人参及数千种中草药更是宝贵的财富。 低等植物方面 在蕨类、藻类、苔藓及真菌中,也有许多特产的属种。
新疆、甘肃、青海有我国最优质的长绒棉,还有葡萄、西瓜和哈 密瓜;戈壁滩上有沙拐枣和麻黄。
三、我国资源植物学的研究概况
编写《中国经济植物志》、《果树分类 学》、《中国树木志》、《中国植物志》、 《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各种地方植物志、 药用植物手册等。
成功地引种了大量重要的乡土资源植物。
四、我国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展望
全世界现有裸子植物12科,约800种,而 我国就有11科,约240种,它们多是经济 用材树种。
我国的银杏、水杉、水松素有三大活化 石之誉,1956年发现的银衫是又一种活 化石。
此外还有很多特产树种,如金钱松、油 杉、白豆杉等
在被子植物方面 就经济植物来说,稻、小米,早在数千年前已有栽培。
我国地域辽阔,几乎可以看到北半球各种植被类型。
最北部的大兴安岭、长白山一带分布有落叶松、云杉、红松,林 下还分布我国闻名中外的药材---人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6课程名称:植物资源学英文名称:Resource Botan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植物资源学概述(一)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二、植物资源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四、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五、植物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六、植物资源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七、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概况和发展历史(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植物资源分区第二节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一、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二、引种驯化的途径与步骤第三节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植物资源保护的内容与对策三、植物资源的管理第四节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二、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三、植物资源利用的一般性原则四、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与方法(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三章食用植物资源(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淀粉植物资源第二节蛋白类植物资源第三节食用油脂植物资源第四节维生素植物资源第五节饮料植物资源第六节食用香料植物资源第七节色素植物资源第八节甜味剂植物资源第九节蜜源植物第十节果树植物资源第十一节野菜植物类、食用竹类、饲用植物资源(略)(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四章药用植物资源第一节中草药资源第二节农药植物资源第三节有毒植物第五章工业植物资源第一节纤维植物资源第二节芳香油植物资源第三节树脂、树胶植物资源第四节能源植物第六章环保植物资源第一节防风固沙植物资源第二节水土保护植物资源第三节绿肥植物资源第四节指示植物第五节抗污染植物资源第六节观赏植物资源第七章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三)教学内容第一节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现状第二节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应用第三节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引种驯化植物资源学----杨利民内容简介《植物资源学》是一本适用于植物科学与技术、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和生物科学类及农学类等相关专业使用或参考的教科书,也是科学研究的参考书。
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从植物资源分类、分布与特点、开发与利用、调查与评价、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和保护与管理等不同研究层次介绍了植物资源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各论部分重点介绍了药用植物资源、野果植物资源、野菜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色素植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油脂植物资源、淀粉植物资源、树脂植物资源、树胶植物资源、鞣质植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观赏植物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包括甜味剂植物资源、经济昆虫寄主植物资源、皂素和木栓植物资源及能源植物资源)等18类重要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
教材图文并茂,吸收了相关教材、专著及最新学术论文成果。
中文名称:植物资源学英文名称:science of plant resource定义:研究资源植物的分布、分类、引种驯化,资源植物中有用物质的特性、形成、积累和转化的规律,以及开发利用、保护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需求关系的学科。
植物资源学(Plant Resources): 是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数量、用途及其开发的科学,与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有密切关系。
目录绪论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特点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三章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第四章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第五章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第七章野果植物资源第八章野菜植物资源第九章芳香油植物资源第十章色素植物资源第十一章纤维植物资源第十二章油脂植物资源第十三章淀粉植物资源植物资源学---杨期和ISBN:9787811353891内容简介本书共分六章,第一、二章从植物资源的分类与分布、开发与利用、调查与评价、保护与管理等不同研究层次,介绍了植物资源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至第六章分别介绍了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植物资源、环保植物资源的重要种类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植物资源的概念、分类系统、基本特性、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重点论述了4大类25个亚类植物资源,较详尽地介绍了这些资源植物的形态、生境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用途、采收与加工方法,同时介绍了其近缘科属中的资源植物和其他重要种类。
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植物资源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第三节植物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四节资源植物和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第五节植物资源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植物资源的特点第二节我国植物资源的形成条件第三节我国植物资源的分区第四节我国植物资源利用的发展状况、问题和建议第五节植物资源的保护途径和对策第三章食用植物资源第一节淀粉植物资源第二节蛋白质类植物资源第三节食用油脂植物资源第四节维生素植物资源第五节饮料植物资源第六节食用香料植物资源第七节色素植物资源第八节甜味剂植物资源第九节蜜源植物资源第十节南方果树资源第十一节野菜植物类、食用竹类、饲用植物资源第四章药用植物资源第一节中草药资源第二节植物农药资源第三节有毒植物资源第五章工业植物资源第一节纤维植物资源第二节芳香植物资源第三节树脂树胶植物资源第四节能源植物资源第五节工业昆虫寄主植物资源第六节鞣料植物资源第六章环保植物资源第一节防风固沙植物资源第二节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第三节绿肥植物资源第四节指示植物第五节抗污染植物资源第六节观赏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学药用植物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的植物总称.药用植物资源学:是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1,地域性。
2,分散性。
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
4,可再生性。
5,多用性。
6,国际性。
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的内容:一,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二,药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三,药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
四,药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五,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植物新资源。
六,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及监测。
3s技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三大空间科技技术,也称“3S”技术,在药用植物生产区划、栽培管理、质量控制上,特别是在道地药材的栽培、采购上将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国外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一,亚洲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传统医药体系1,东亚及部分东南亚地区该区以中医学传统理论为指导,理论系统完整,实践经验丰富。
代表性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约有草药10000种,大部分为寒温带、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少数为热带植物。
代表性种类有人参、五味子、甘草、党参、当归等。
2,南亚地区以印度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有完整的理论系统和医学体系,实践经验丰富。
代表性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等,约有草药2500种,大部分为亚热带和热带植物,代表性植物有丁香、石榴、菖蒲、穿心莲等。
、二阿拉伯—伊斯兰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传统医药体系北非和中东地区以阿拉伯传统医学为主,有比较丰富的医药实践经验,阿拉伯医学体系对于亚、欧、北美医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这一地区气候干燥,土壤贫瘠,约有植物药1000种,大部分为荒漠草原或旱生药用植物,代表性种类有葫芦巴、香茅、罂粟等。
伊朗、土其耳、沙特等中东地区以伊斯兰医学体系影响为主,有草药1000种。
三,西非—南非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传统医药体系以非洲传统医学为主,有丰富的民间医学实践,包括动非和西非、南非地区,代表性国家有扎伊尔、坦桑尼亚、南非等。
地处热带沙漠、草原,赤道雨林,温带草原地区,植物种类丰富,面积广,有草药1000种,多为热带植物,代表性种类有金合欢、蓖麻、油橄榄等。
四,拉丁美洲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传统医药体系以拉美传统医学为主,民间医药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
整个拉丁美洲应用的药用植物约有5000种,仅墨西哥就有2500种。
代表性国家有巴西、墨西哥、秘鲁、智利等,种族众多,为热带地区,气候潮湿,雨量充足,是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代表性种类有金鸡纳、凤梨、皂树等。
五,欧美及澳洲传统医药体系该区以传统医学为主,习惯上以应用现代医学为多,民间传统医学方式很少。
北美和中美洲分布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北美约有药用植物1000种。
澳大利亚有药用植物1500种,大部分为温带和寒温带植物。
代表性种类有啤酒花、三色堇、山金车、银杏等。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国家,仅种子植物就有24500种,分属253科、3184属,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
自1983年起,国家组织全国的中药研究力量对全中国资源进行了艰苦的普查工作,查明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达12772种,其中天然药用植物10933种、人工栽培药用植物400种。
菊科是我国被子植物第一大科,约1000属、25000—30000种约占被子植物的1/10,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于温带,热带较少。
是药用植物最多的科。
有药用植物778种。
主要药用属有蒿属、凤毛菊属火绒草属、蒲公英属等。
商品药材有有白术、苍术、蒙古蒿、千里光等。
中药区划的原则:中药区划不是单纯的自然区划,也不是部门的经济区划,而是兼有自然和经济两种属性的综合性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