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格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人格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1引言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由社会环境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它反映的是个体的独特性,能有效地解释和预测个体的行为。其发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差异连续性,另一个是平均水平连续性;差异连续性是指跨时间内个体间相对差异保持不变的程度,而平均水平连续性是指人格跨时间内的改变性程度(马振, 王亚男, 刘嵩晗, 2016)。近年来,不少研究者表明人格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个体情绪调节、决策、认知、心理健康等方面密切相关。而青少年处于个体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注重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尤为重要(谢笑春, 陈武, 雷雳, 2016; 杨丽珠, 马超, 2014)。有研究表明青少年人格类型对学业成就有直接的预测效应,也对社会性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不良的人格发展会导致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犯罪等内外化问题(贺金波, 祝平平, 聂余峰, 应思远, 2017; 张春妹, 邹泓, 2006)、不良的人际关系和更差的自我认同感(谢笑春等, 2016)。所以全面探讨青少年人格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这不仅能够探讨遗传、环境等因素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还为学校和家庭开展人格教育提供实践指导理论,对促进青少年学业成绩、身心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有两个主要目的:一则介绍青少年人格的发展特点,二是阐述社会文化、家庭、教师同伴等因素在青少年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2人格的形成以及结构
2.1人格形成的原因
关于人格形成的原因,“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长期争论不休。不同的国内学者从不同方面来进行解释,有学者提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实践就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动因。他们认为,个体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充当着一种积极主动的重要角色,人格发展历程上实质就是个体借助自身的经验,积极主动地与外部世界发生相互作用,并建构一种协调自身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的过程,其中价值体系是以智慧、情感道德和意志等三种力量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整合,整合的结果最终使得个体心理形成某些内在的行为倾向性,为建构人格主要特质提供内部源泉,同时对人格发展起到评价与导向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价值体系的自行建构过程与人格形成发展过程互为影响、互为制约,静态与动态交互的过程。一旦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就成为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成为制约人格发展方向和健康水平的动力与监控系统(付外仁, 1998; 曾天德,张大, 2005)。因此不同个体经验决定着不同人格适应机制,不同人格适应机制成为人格发展
类型的依据。唐小庭(2012)研究中引入将平衡化机制来解释人格的发展,认为个体与生俱来一些遗传图式,如吮吸、抓握等反射性图式,在人格的建构过程中,生物遗传性图式可以同化社会文化教育因素,也可以顺应社会文化教育因素,从而形成影响个体人格的一个统一体。所以说在人格发展中同化、顺应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2青少年人格结构
过去几十年,大五人格结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和开放性)模型被广泛的研究证明具有跨语言、跨评定者和跨文化的稳定性,并在维度层面上得到了人格心理学家的广泛接受,现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人格理论模型。所以用大五人格来描述个体差异是被广泛接受的,它是目前人格特质理论的最佳范式(顾寿全, 奚晓岚, 程灶火等, 2014; 彭杜宏, 刘电芝, 2007)。虽然不少研究证实国内儿童和成人人格结构基本符合大五人格模型,但还是有一些国内学者基于本土化研究提出不同的意见。登峰等(2004)通过系统的人格结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人格是由七个因素构成的,分别是“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杨丽珠(2015)对青少年人格发展进行本土化系统地探索,发现初中生人格由认真自控、亲社会性、智能特征、情绪稳定性和外倾性五个维度构成。由于不同研究对人格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在杨丽珠和马超(2014)研究中,基于五因素的人格模型,研究者使用潜在类别的方法得出青少年人格可以被划分适应型、过度型和低控型三种,其中适应型人格在青少年群体中占大多数。目前这种三分法也是被广泛接受(Alessandri et al, 2013; 谢笑春等, 2016)。
2.3青少年人格发展以及性别特征
人格的发展是相对稳定的,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在向青少年转变过程中的人格发展出现了一个向不成熟发展的临时倾向。对于男孩和女孩来说,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的水平在青少年早期出现下降,女孩的神经质水平有所上升。而从青少年中期开始,人格发展遵循成熟原则,即个体会增加那些能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的特质,表现为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水平开始上升,而神经质水平开始下降(杨丽珠, 马振, 张金荣, 沈悦, 2016)。杨丽珠和马超(2014)将青少年人格划分为低控型、过度控制型和适应型三种,并发现随年级增长,青少年适应型人数比例有显著下降趋势,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比例有所上升,并且女生人格类型的适应型人数比例显著高于男生,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比例则显著低于男生。在一项横断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环境和年代不断变化时,男生在神经质、外向性、严谨性、开放性和宜人性得分都显著上升,而女生虽然在神经质、外向性、严谨性有所上升,但其开放性无变化,宜人性却有所下降。
导致上述性别差异的原因,学者们认为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生物决定论认为,性别是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生理差异,那么生理上差异必然导致了人格差异;第二,桑德拉·贝姆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认为,性别图式是个体对有关性别信息组织和加工的基础。个体信息的加工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性别图式同样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通过性别角色来强调女人和男人之间的区别,那处于某一文化中的个体会逐渐学会用性别来加工自我、他人及周围事件的信息,也就是形成了性别图式(王中会, 张建新, 2007);第三,青少年人格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其性别差异并不是由于性别本身的原因,而是社是男生和女生所经历的社会文化与情境经验的不一致所导致的(李启明, 陈志霞, 2015; 田园, 明桦, 黄四林, 孙铃, 2017; 王中会, 张建新, 2007)。
3影响因素
青少年期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重要阶段。影响人格的因素有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生物因素方面和环境因素方面,并且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等方面,环境因素就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生物遗传因素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比较稳定,而环境因素是外在的、不稳定的。因而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等都会在青少年人格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社会文化
刘超和郭永玉(2009)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人格形成的机制,发现中国人在强调“喜怒不露声色”、“自然”、“吾日三省吾身”等的孝文化的影响下,他们更倾向于抑制自身的自发性、创造性和情绪表达。另外,有研究对幼儿的人格特质等进行了中美等的跨文化比较,发现处于4-5岁的中国幼儿的人格就开始表现出集体主义文化倾向,而美国幼儿的人格表现出个人主义文化倾向(杨丽珠, 2015)。这表明社会文化会不可避免地制约个人具体的人格特征的形成。
那么文化是如何影响到人格发展的呢?学者对此深入探讨,发现社会文化除了直接对个体人格发展有一定影响之外,还能间接通过具体情境下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体现出来。有研究发现,父母教育观与本土化的文化价值观一致,这导致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更为严格,子女与父母之间也可能是一种要求与被要求的关系,那孩子在父母面前容易失去主见和创造性。由此可见,幼儿人格在父母育儿风格、文化的影响下也会形成与文化价值观一致的特征(刘超, 郭永玉, 2009; 邹萍, 杨丽珠,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