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脉络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脉络
(三)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强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于1991年翻译了缪尔达尔的《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
三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强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
(五)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1988经济学译丛翻译了佩鲁的《增长极限概念》。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郭熙保翻译的《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就翻译了罗丹斯坦-罗丹《东欧与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略论“大推进”理论》。
(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郭熙保翻译的《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其中就有纳克斯《市场规模和投资引诱》、《经济发展问题的某些国际方面》两篇论文。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内涵
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 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
包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推进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措施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快城市化进 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优质公共资源 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04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等方 面。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迁移、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与目标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 制度保障等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等措施,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活动中各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
均质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均匀,没有 明显的中心和外围之分。
极核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 集聚,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
点轴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动力线 等线状基础设施呈带状分布,形成多 个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格局、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问题。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

区域经济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

他提出了地区差异可以解释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差异的观点。

然而,直到十九世纪末,这一领域才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

在这一时期,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使用统计方法来研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20世纪上半叶,雷诺·法尔科内蒂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1933年出版的著作《地方经济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对区域经济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

此后,一些学者继续拓展该模型,并提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理论,如与管理有关的全球一体化理论、区域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

20世纪50年代,由于全球化的推动,世界上的地区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各个地区开始注意到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此时,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开始涉及到政府的干预和促进地区发展的政策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不再仅限于经济增长,还开始关注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更加明显。

许多国家开始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试图通过调控资源配置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来减少地区发展差异。

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开始应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数据采集技术的改善,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日益成熟。

同时,一些新的理论和概念也被提出,如新经济学、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群组等。

这一时期,许多研究开始关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经济学的理论。

当前,随着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新途径。

同时,全球化和城市化也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从最初的粗放型研究到后来的理论建构和方法改进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区域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区域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
主 编 刘耀彬 副主编 张 灵 封亦代
第一章 区域经济的学科属性



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经济的本质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特征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经济的本质




一、区域的概念及本质 (一)区域的概念 不同学科对区域有不同解释: 地理学: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 社会学:区域看做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 社会聚落。 行政学: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特征




1.区域性 区域经济学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主要是由于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 转移成本的存在决定的。 2.综合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而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无所不包,所以区域经济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 边缘学科,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 3.实践性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建立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是经济学与 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空间问题, 即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相应的资源配置过 程的制约和影响,是关于人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的区域秩序与区 域组织的科学,其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二、区位选择 1.地理区位 2.生产要素 3.基础设施 4.交易成本 5.聚集经济 6.地方政府表现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 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 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是区域生产要素、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类型、经济控制力等在一定地域空 间上的综合反映。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1、点 也称之为节点,表现为一定区域范围经济活动内聚力极化而 成的中心,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点状分布形态。它是区 域经济活动的重心所在,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李光辉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在加快。

可以预料21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并同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区域是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的地域空间,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

不同的区域环境,将塑造出性质各异、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一词是一个含义十分广阔、使用领域极大的词汇,它或以实体概念被使用,或以抽象的空间概念被使用,不同的学科对象有不同的解释,就是在经济学这一学科中也有不同所指。

常见的区域有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经济合作区、经济特区等等。

在这些区域中,既有跨国的,也有几个国家各自一个行政区的组合,还有一个国家内为特别目的设立的区域等等。

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作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应具有地域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等。

一体化一词英文为“Integration”,最初来源于企业之间的联合。

企业之间通过卡特尔、托拉斯以及其他兼并方式联合而成的产业组织,可分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两种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专有名词最早出现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欧,从此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探讨也就开始了。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词的定义,经济学家艾尔·阿拉格(AiiM·EL-Agrua)有过这样的描述:“到了1950年,专门研究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们赋予这一名词(区域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一项明确的定义,特别指将不同经济实体结合成较大经济区的一种事务状态或者一种过程。

今天这个名词的用法也仅限于一含义。

更具体地说,国际经济整合能消除参与国之间的所有贸易障碍,并建立一定的合作的协调的机制。

后者完全依赖于一体化采取的具体形式。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


外部经济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它是由 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 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 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 增加效益。这种效益是无论按何种方式将 上述产业分散布局都不可能得到的。聚集 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 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 的规模。
(3)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 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那种认为凡是研究经济现象位置移动的经 济学都是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显 然是把经济现象位置移动与区域经济特 征搞混淆了。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 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 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

3.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 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 的主观行为。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开发的对象是一切可利用的区域资源。 开发的原意是指通过垦殖、开采等方法来 充分利用荒地和自然资源,因此人们通常 理解的开发是自然资源的开发。

类型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 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 划分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类型 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这种标识可以 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 份法去提炼和归纳。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 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 一个区域在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 性。

以这些概念为基础,韦伯提出了衡量工业布局 指向的指标——原料指数(MI): 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 原料指数(MI)= ———————————— — 制成品重量 若MI>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因其耗用了一 部分地方失重原料;若MI<1,则工业为消费地 (市场)指向,其耗用了较多广布原料;若 MI=1,则工业可灵活布局。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绪论)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绪论)
2.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的空间障碍 指商品交换和提供服务不能瞬间完成,也不是免费。1、因空间距离 而导致的运输成本,降低经济效率,削弱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2、任何出行方式和运输方式,都不能瞬间完成人员输送和商品运输,需 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3、空间距离越远,运输的及时性就越低。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 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 经济活动协调以及区域决策。
1.经济活动空间布局
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主要指厂商、劳动力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区位 选择。
2.区域经济活动协调 区域经济活动协调,主要指区内和区际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从区 内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而言,主要指区内经济活动所需的各部门的相互 匹配;从区际经济活动相互匹配而言,主要指区域间经济活动的相互补 充与依赖,包括区际分工与合作、价值链共享、都市经济圈等;从如何 协调区内外经济活动而言,主要指区域的自组织能力。
1.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指的是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生产)成本效应相互 成为因果关系,这种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进一步放大初始冲击对经济系统的 影响,导致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最终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反过来, 如果不存在循环累积过程或聚集力小于分散力,则初始冲击的影响力逐渐 减弱,产业空间分布保持不变活变化较小,不会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的格 局。
4.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 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 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 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第01章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050831

第01章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050831

经济发展程度与自然资源分布状况有
一定的联系,自然资源丰富是经济发展程 度提高的物质前提。但是,世界上到处都 存在“自然资源越丰富经济越落后”的现 象,有人把这种经济现象概括为“人均自 然资源丰富陷阱”理论。这是为什么呢? 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3、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每个区域特 别是“地区经济”、“地方经济”,都是相对 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 因而不能再搞“一平二调”。但区域之间又必 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协调发展, 共同发展。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区域经 济发展的应用性经济学科,一门多学科相 互渗透、交叉结合而逐步形成的综合性边 缘学科,一门年轻的、富有朝气和广阔前 景的成长性学科。区域经济学诞生在西方 国家,但是在当代中国受到高度重视,邓 小平经济理论中含有丰富的区域经济理论。 中国的区域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在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 济学而努力奋斗。
二、“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 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这是形成区 域经济的物质前提。由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 社会资源构成的经济资源,就是所谓“要素禀 赋”,正是这种禀赋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区域。
2、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这是划分区 域经济的重要标准。主要使用GDP(GNP)、人均 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 贸易总额、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区域 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
(2)“空间”的含义:
①“空间”与“区域”的联系和区别:“空 间”与“区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活 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 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 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 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 “指示器”。

区域经济学(填空题)

区域经济学(填空题)

1、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2、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艾萨德和胡佛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3、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

4、自然资源的特点有稀缺性和区域性。

5、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区位资源。

6、人才与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也使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来源。

7、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中,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8、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是产权安排和交易成本,其特点是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9、按照经济学新古典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10、区域开发包括开发模式构建、产业部门更替和产业部门间转移三部分。

11、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12、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产业主要是以落后农业产业为主,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可是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13、8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各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地区优势得不到发挥。

14、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区域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 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取聚集效益的选择。

15、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其次是劳动费的最低点。

16、对产业区位选择产生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口和劳动力、资金、市场和运输。

17、传统的产业布局重要是对物质产品生产的布局,而现代的产业布局在增加了对知识产品生产的布局。

18、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经济学 关于区域的概念尚无明确的定义。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1970年给出的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定义。
•“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
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 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 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继续
我国学者的观点:
• “所谓区域,乃为有内聚力的地区。它
区域经济研究的又一重要的理论基石。
•经济活动的选址在考虑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交通成本作为其中的一项极为
重要部分,并最终将影响企业对于位置的偏好。
•不同企业对于由于自身生产技术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对于空间位置的不同
偏好,进而形成了区域中的空间结构布局。
返回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其他学科的关系
•在他看来,区域既不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也不是社
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由思维构成的精神上的观念, 一种由思想设定的任意空间。
•就胡佛指出的:“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
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
•因此,由于研究的内容不同而确定的区域范围和内涵则
不同。由自然或地理因素决定,形成“山区”、“三角 洲地区”、“流域区”;由行政管理的因素决定,形成 行政区;由社会分工和经济联系所决定的空间地域则形 成经济区域。
•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区域能够独立地生存和发 展,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够独立地组织与其他 区域的经济联系。
•任意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区域经济学的区域,并不是指单纯的自然地理区域,也不与 一国的行政区域界线完全重合,它首先考虑在区域共同 利益基础上的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

杜肯堂、戴 经济区域是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 士根(2004) 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魏后凯 (2006)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 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 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整体。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 是构成一个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
阿姆斯特朗和泰勒( 阿姆斯特朗和泰勒 Harvey Armstrong & Jim Taylor,2000) 也强调:数据的可用性经常迫使研究者采取一种不那么严密的定义而采取一 种非常务实的方法,“区域”术语“被用于指代像国家或省份那么大的行政 区域或政治管辖区,并且也用于表示像地方行政区域那样小的地区”,通常 被模糊而又简单对待的“区域”实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次级地理单元,“区域” 与“国家”之间存有明显差别(HARVEY ARMSTRONG ,JIM TAYLOR. Regional Economics
1.1 中外学者关于“经济区域”(“区域”)概念的界定 1922年前苏联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 员会所作的定义。即: “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 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 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 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 的一个环节 该定义强调“区域”是一国范围内的“一个特殊的 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其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 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国内区域经济学学者关于“经济区域” 区域” 表1.1 国内区域经济学学者关于“经济区域”(“区域”)概念定义的代表性观 点
学者(年份) 程必定 1989) (1989 张敦富 (1999) 基本观点 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的地域构成要素的不可无限分割 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在国家没有消亡的时代,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一般是 指一国范围的经济区域。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 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学科。

区域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空间的存在和作用,以及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察和研究不同地域的经济现象和发展模式。

例如,古代中国就有以京津冀地区为中心的经济区域,这种区域经济联系主要是由粮食、商品和人口流动等经济要素的调配和交换所形成的。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初。

当时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经济空间的特征和区域差异,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这些现象。

其中最重要的是尤金·斯塔学派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在一个核心区域开始,然后向边缘地区扩散。

这种扩散过程会产生区域差异和不平衡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首先,它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

例如,某个地区可能以农业为主,另外一个地区则以制造业或服务业为主。

区域经济学可以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变化,来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

其次,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贸易、人口流动、技术交流等各种联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联系和作用,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依存关系和相互影响。

再次,区域经济学还研究区域的发展和政策。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和贫富差距的差异。

通过研究这些差异,可以为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例如,一些落后地区可以通过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最后,区域经济学还关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挑战。

区域经济学可以研究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总之,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学科。

它的发展历史悠久,涉及的研究内容也非常广泛,包括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发展和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地域内经济活动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该学科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1. 基础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区域
经济学主要集中在对地理分布和区域经济活动的描述和分析。

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地区间的差异和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

2. 产业集聚理论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这一
时期,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为什么一些产业在某些地区集中发展,形成所谓的“产业集聚”。

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如“橡
皮圈效应”和“新经济地理学”。

这些理论为解释地区经济发展
和区域间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3. 区域经济政策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一
时期,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采取积极的区域经济政策,以促进地区发展和减少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政府干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和评估方法。

4. 新经济地理学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学者们更加关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和复杂性。

新经济地理学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框架,如“新经济地理学”和“地方经济发展”,以解释现代经济中的地区差异和经济
增长。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描述和分析地区经济活动到对地区差异和经济增长的更深入理解,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重点第一章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第二个来源,或者说是这门科学的母体是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解决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使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

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2)中心地理论、(3)区位经济学。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区域管理学派。

第二章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1)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4)资源缺乏型。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1)区域垄断及其竞争、(2)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3)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狭义: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同一个问题。

不发达地区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率,低储蓄率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这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

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非均衡增长理论: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美国经济学家和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区域经济课件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区域经济课件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为什么会产生区域经济?埃德加`胡佛在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第一,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自然条件的异质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人类的经济活动总要落脚到一定的地域空间上,而这个地域空间经过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变迁,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一些地方的自然条件适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另一些地方就不适宜或难以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些地方宜于粮棉油农业生产,另一些地方则宜于矿业开发建设;还有一些地方,资源在这里组合,效率优于其他地方。

由此产生区域差异、区位优势或区位的不同,这可以理解为自然形成的区域“级差地租”。

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较,无论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还是社会经济资源及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

这些稀缺的资源,即使分布均匀,由于区位效应的作用,也会向某些地区集聚。

由此产生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的生产力布局这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倘若资源不是稀缺的,而是无限的,那么区位将失去优势,区域差异将消失,区域经济学就成为无本之源了。

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

假如生产要素分布是均衡的,或者即使不均衡但却在空间上可自由流动,各要素供给自然会从富集地区流向稀缺地区,形成世界大同的“均质”状态。

要素可随时随处供给,这样将不会存在交换,不会有有要素价格,实际上就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停滞、窒息和死亡。

因此,自然禀赋的差异和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经济的灵魂与活力所在,是区域经济分异的前提,也是区域经济多样性、互补性和区域分工的基础。

第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确实,自然因素在区域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些因素如不通过人类有目的的经济活动作用转化为经济因素,资源优势不能变为经济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条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区域经济学》(绪论,第1、2章)马工程

《区域经济学》(绪论,第1、2章)马工程

第一节 主要内容
3.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 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 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 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 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 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 展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
区域经济学课件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2018年3月
绪论
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区域概念及其类型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区域概念及其类型
1.区域概念
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 用强度来划分的某一片地区。
2.区域类型
连续空间 离散空间
同质区域 功能区域
区域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 和功能区。
第一节 主要内容
连续空间 一般指地理学意义上的连续的实体空间。在这种空间中,主要根据具 体事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来描述空间属性。区域经济学在这种连续 空间中所要解释的是价格和成本随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对厂商区 位选择和厂商市场规模的影响,研究这些经济规律的理论就是区位论。 离散空间 离散空间是具有一定边界且又互不重叠的均质空间,这些空间单元可以 组成更大范围的空间单位,这些空间单元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域。区域经济学 在这种空间中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域 和功能区域。 同质区域 同质区域是指那些在一种或几种属性方面具有同质性特征的地区组合在 一起的区域。最典型的同质区域是主体功能区。在同质区域中,区域经济学 主要解释区域内生的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在地区层面上经济是如何增长的, 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 ,称它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学概述

区域经济学概述

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地区内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学科,旨在理解地区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

本文将对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进行概述。

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区差异原理、地理集聚原理、产业集群原理和边际分析原理。

地区差异原理认为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地区内外部条件的差异引起的。

地区差异原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石,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

地理集聚原理是指经济活动往往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的趋势,即一些特定的产业和经济活动在某些地区集中发展。

这种集聚现象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空间外部性和交通运输成本等因素解释。

产业集群原理认为产业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聚集,并通过相互联系和互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对于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边际分析原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核心思想,它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方面的决策和行为都需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

边际分析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区经济的优化配置和决策行为。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

定量研究是通过构建经济模型,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区差异的形成机制和预测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

定性研究是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区经济的历史演变和特殊情况下的影响机制。

区域经济学研究常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区域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绪论第一章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

2、区域的概念: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某种地域单元;政治学把区域看成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看成是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3、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学在西方大体上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获得蓬勃发展,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

4、区域经济学科学问题:(1)一个区域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2)各个区域之间怎样相互联系?(3)各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如何?5、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的最活跃领域之一。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1)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2)区域经济活动协调----区内和区位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

(3)区域决策----如何组织区域经济活动;所选模式的支持系统7、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经济活动区位: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

经济活动区位的主要理论:新古典的区位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的区位理论。

(2)区域的自组织能力:经济活动自组织能力和交易的自组织能力构成了区域的自组织能力。

组织区域的经济活动,就是要回答区域的经济增长是如何发生或如何决定的,应选择何种发展方式,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和趋势如何,区域根据其资源要素状况应选择何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如何演进以及优化等问题的过程。

(3)区域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分工的空间形式,它不仅决定专门化部门、区际联系的性质和规模,同时也决定不同区域内部的部门间比例和一国整体结构的动态变化。

(4)地域结构演进:其最大的特点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分布。

(5)政府调控:各国政府都通过制定区域政策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或采取其他手段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2.1. 古典的区位论
代表人物:杜能、韦伯、克里斯· 泰勒、廖什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 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 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 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Thunen,1826,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 • • • • •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 第二圈:林业 第三圈:轮作(不休耕) 第四圈:谷、草、休耕轮作 第五圈:三圃式(距城市最远、最粗放) 第六圈:畜牧(距城市51-80公里处,此圈 之外,地租为零)
杜能圈:为求地租收入极大化,农场经 营随着与城市距离远近成同心圆式的空 间配置
•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 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 位将发生变化。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 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 背景:产业革命,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 企业以成本极小化为原则决定设厂区位 • 而成本因素中只有运费和劳动费和区位相关 →进一步专注于运费最小地点的计算。
新兴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 原有理论(具体企业微观区位选择)的缺点: ①以完全竞争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这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 ②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并不一定时时刻刻完全一致; ③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会导致区际发展的不平衡; ④研究方法是静态的、局部均衡的方法; ⑤研究的是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 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巨大影 响 。 • 新方法: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问题 E.M.胡佛的《区经济学导论》(1970年) • 代表著作: 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 韦伯以后的区位论学者:克里斯· 泰勒、廖 什 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 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 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 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 的区位理论。
附录---司马迁:货殖列传
• 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 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 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 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 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 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 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 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 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 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2.3、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区域概念源于以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 学。 发展历程: 工业革命——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围绕 着人类的自然地理环境展开。 空间经济学研究:从古典的单个厂商的生产组织区位研究, 扩展到近代的产业区位分析,乃至发展到结构经济分析和 宏观经济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和区域经济配置日益成为各国政 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任务之一,出现了“空间经济 学” 、 “区域科学”、“区域发展规划学”等。 20世纪70年代:苏联科学院院士H.涅克拉索夫开辟了经济 学研究的新领域———区域经济学。
2.2二战后区位论的发展
• 特点: ①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 构及其模型的研究; ②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构造接 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 ③区位决策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外,又加进 了包括运输、商业、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 等第三产业; ④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 大化,同时考虑人们居住、出行等行为的效用最 大化目标。
• 背景:在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农业企业家和 农业劳动者),探索合理农业的生产方式。
• 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工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于其他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城市食物供给仅来 源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 • • •
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 传统理论:强调资本积累 • 经济增长要素
经济总量的增长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
• 区域发展表现:
附录:自组织释义
• • •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 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 过程; 从热力学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 信息,而不断地降低自身的熵含量,提高其有序度的过程; 从统计力学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自发地从最可几状态向几率 较低的方向迁移的过程;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遗传"、"变异"和"优胜劣汰" 机制的作用下,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其对 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过程。C. R. Darwin的生物进化论的最大功绩就是排除了 外因的主宰作用,首次从内在机制上、从一个自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来解释物 种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自组织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协同学(synergetics)、 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 其实,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自组织的一个基本要素,否则就失去了存在 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 以伊萨德、贝里、伯顿、D.M.史密斯、C.A. 史密斯等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以巴兰德尔、 加里森、哈里斯为代表的挪威、瑞典学者; 以奥特伦巴、博芬特尔为代表的德国学者 和以哈格特、哈米尔顿为代表的英国学者。
区域经济问题的出现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 预政策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老工业区结构性的衰退现象,30 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 •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承认经 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 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2年(1945—1957年) ①缪尔达尔,提出了累积因果论,指出市场力的作用倾向 于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地区获得 累积的竞争优势。 ②赫希曼,在《经济发展》中提出类似观点,认为增长在 区域之间不均衡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部分的发展会 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地区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