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背景:在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农业企业家和 农业劳动者),探索合理农业的生产方式。
• 假wk.baidu.com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工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于其他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城市食物供给仅来 源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新兴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 原有理论(具体企业微观区位选择)的缺点: ①以完全竞争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这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 ②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并不一定时时刻刻完全一致; ③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会导致区际发展的不平衡; ④研究方法是静态的、局部均衡的方法; ⑤研究的是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 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巨大影 响 。 • 新方法: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问题 E.M.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 • 代表著作: 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 • • • • •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 第二圈:林业 第三圈:轮作(不休耕) 第四圈:谷、草、休耕轮作 第五圈:三圃式(距城市最远、最粗放) 第六圈:畜牧(距城市51-80公里处,此圈 之外,地租为零)
杜能圈:为求地租收入极大化,农场经 营随着与城市距离远近成同心圆式的空 间配置
•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 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 位将发生变化。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 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 背景:产业革命,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 企业以成本极小化为原则决定设厂区位 • 而成本因素中只有运费和劳动费和区位相关 →进一步专注于运费最小地点的计算。
• 韦伯以后的区位论学者:克里斯· 泰勒、廖 什 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 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 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 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 的区位理论。
附录---司马迁:货殖列传
• 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 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 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 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 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 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 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 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 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 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2、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2.1. 古典的区位论
代表人物:杜能、韦伯、克里斯· 泰勒、廖什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 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 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 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Thunen,1826,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2.2二战后区位论的发展
• 特点: ①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 构及其模型的研究; ②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构造接 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 ③区位决策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外,又加进 了包括运输、商业、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 等第三产业; ④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 大化,同时考虑人们居住、出行等行为的效用最 大化目标。
• • • •
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 传统理论:强调资本积累 • 经济增长要素
经济总量的增长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
• 区域发展表现:
附录:自组织释义
• • •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 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 过程; 从热力学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 信息,而不断地降低自身的熵含量,提高其有序度的过程; 从统计力学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自发地从最可几状态向几率 较低的方向迁移的过程;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遗传"、"变异"和"优胜劣汰" 机制的作用下,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其对 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过程。C. R. Darwin的生物进化论的最大功绩就是排除了 外因的主宰作用,首次从内在机制上、从一个自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来解释物 种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自组织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协同学(synergetics)、 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 其实,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自组织的一个基本要素,否则就失去了存在 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2.3、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区域概念源于以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 学。 发展历程: 工业革命——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围绕 着人类的自然地理环境展开。 空间经济学研究:从古典的单个厂商的生产组织区位研究, 扩展到近代的产业区位分析,乃至发展到结构经济分析和 宏观经济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和区域经济配置日益成为各国政 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任务之一,出现了“空间经济 学” 、 “区域科学”、“区域发展规划学”等。 20世纪70年代:苏联科学院院士H.涅克拉索夫开辟了经济 学研究的新领域———区域经济学。
• 以伊萨德、贝里、伯顿、D.M.史密斯、C.A. 史密斯等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以巴兰德尔、 加里森、哈里斯为代表的挪威、瑞典学者; 以奥特伦巴、博芬特尔为代表的德国学者 和以哈格特、哈米尔顿为代表的英国学者。
区域经济问题的出现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 预政策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老工业区结构性的衰退现象,30 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 •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承认经 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 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2年(1945—1957年) ①缪尔达尔,提出了累积因果论,指出市场力的作用倾向 于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地区获得 累积的竞争优势。 ②赫希曼,在《经济发展》中提出类似观点,认为增长在 区域之间不均衡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部分的发展会 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地区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