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韩愈 第二课时 教案 教学设计 优质课 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说》韩愈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目标:分析文章;理解文章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

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甚至被扼杀,这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

2.复习上节课知识(展示课件)
背诵课文。

通假字。

一词多义。

二、问题探究
1.说是一种说明议论的文体。

作者要借马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的带“不”、“也”的句子,初步感知其中蕴含的情感。

划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在结尾处找找,哪句话最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那么作者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课文。

中心论点:就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

意思是下文全部都是围绕这一句话而展开的论证和论据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马说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也就是说明本文是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用来比喻需要有明君发现贤才。

而接下来文章都是围绕这一句展开描写的。

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也就是中心思想)。

本文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是本文作者发出的感叹,同时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控诉。

这是作者借文章想表达的感情。

2.先看第一段,我们请女学生把第一段齐读一遍,声音要洪亮。

提问:一开篇作者就亮出了他的什么观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进一步提问:在作者的观点重,还包含着一个反命题:无伯乐,则无千里马。

那么,这句话实际阐明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什么关系呢?(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追问: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吗?那么没有伯乐,千里马就怎么样了呢?(“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第一段写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

(无伯乐则名马不名)
3.第一段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伯乐则名马不名。

为什么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能日行千里了呢?看看韩愈是如何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的。

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追问:无知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呢?用书中原句回答。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追问: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呢?因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再问:“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怎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一反问句,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

读的时候要读出愤慨的感情。

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

有感情的自读。

让我们再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吧,记住我们千里马的不幸……
要读出对这些饲马者的谴责与不满。

请注意句式的选择:许多“不”字的使用,表达出了强烈的否定语气。

4.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
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三个“不”连用构成排比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

最后发出感慨: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5.齐读
作者对食马者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千里马又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呢?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对千里马是同情,对食马者是强烈的谴责与辛辣的嘲讽。

文中哪些句子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作者对此心中有何感慨?
奴隶人、饲马者、驭马者
对他们的无知、平庸进行鄙视、表示不满。

三、引入背景——理解情感
1.课文通篇不离千里马,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说马吗?
要准确理解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就必须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

根据文意,你觉得韩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

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被用,未被采纳,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

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2.本文表面虽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那么文中以“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哪几类人?
“伯乐”---善于识别人才,知人善用的有识之人;
“千里马”---有才华、有才能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3. 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

文章采用的是什么写法?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理,是这种文体的特点。

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会,他怀才不遇,屡遭贬斥。

他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干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

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4.“托物寓意”和“托物言志”的不同:
“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

都是托物,不同在于“寓意”和“言志”。

“托物寓意”包括了“托物言志”。

也就是说,“托物言志”可以说成是“托物寓意”,而“托物寓意”却不可以说成“托物言志”。

当诗文中所托之物表达作者某种情怀、某种志向时,用“托物言志”是恰当的。

如果所托之物表达的是其他意思,如赞美、批判之类,而没有涉及作者的志向时,用“托物寓意”好一些。

小结:本篇取材于古代伯乐相马的寓言,借千里马因无伯乐赏识的不幸遭遇,说明了“欲得士,必须善识士,善养士,善誉士的道理。

”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控诉,对一些昏庸愚昧达官贵人的谴责,以及沉沦下僚的才智之士的乞求脱颖而出的渴望。

四、写作特色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懑与不满,写作手法上除了“托物寓意”,还有哪些特色呢?
1.“千里马”的不同称呼
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哕唆。

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1)直称。

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

(2)暗称。

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

(3)代称。

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

2.“不”的运用
文章短短151字,有一个字频繁地出现,饱含了作者的感情,是哪一个字?明确:“不”字。

学生依次读出11个含有“不”的文句,教师板书。

不常有不以千里称
不饱、不足、不外见
不可得
不知其能
不以、不能、不能
不知马
提问:“不常有”是说谁?(伯乐)
“不以千里称、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又是说谁?(被辱没的千里马)剩下的“不”字句说谁?(奴隶人、饲马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这11个“不”字句的感情并明确及表达的情感。

明确:伯乐“不常有”有一种愤愤不平、愤世嫉俗的感情。

“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表达了无奈。

同时表现出饲马者的愚昧无知。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句最能体现饲马者傲慢无礼的样子。


许多“不”字的使用,表达了强烈的否定语气,把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对千里马的同情,对食马者的强烈控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五个“也”字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
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

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后一句都用“也”字收住。

这三个“也"尤其值得品评,
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转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

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
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
经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
于限痛惜的感情。

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
春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
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而这句话中的“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

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4.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首先提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
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第三段对“食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主旨,并与开头的论点照应。

五、拓展延伸
1.课后第四题,翻译文言文,理解文意
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
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意思是: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

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
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的走了。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

苟有所长,必有所短。


—陆贽《人之才行,自昔罕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