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四大难点)
医改21条重点工作推进情况难点堵点问题及措施结

医改21条重点工作推进情况难点堵点问题
及措施结
一、医疗单位乱收费现象较为严重
1、对病人的医疗设备和卫生材料的价格超过了规定的价格,并
提高了病人的医疗费用。
二是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
比如多计病人的床位费、静脉输液的次数、气管切开和吸痰的护理费、病人的 ICU、护理费、护理费、吸痰护理费、气管切开护理费、冷暖费等,不仅加重了病人的负担,还骗取了医保资金。
三是无依据收费。
如无依据收取无菌敷料和一次性灭菌手套费等,将应该由医疗机构承担的费用转嫁给患者承担。
2、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大病保险公司大病保险应当赔偿的问题。
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经办的商业保险机构,没有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大病保险即时结算,参合人员需向相关商业保险公司提出赔偿。
由于一些病人对大病保险政策不了解,保险公司也不会主动告知病人进行大病保险赔付,因此,参合病人的大病保险赔付应赔未赔问题普遍存在。
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热点问题探讨

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热点问题探讨摘要: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以来,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进落实,公立医院进一步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从而使“看病病贵”的问题得到逐渐缓解。
我院自2009年进入公立医院改革的起步阶段,2013年起正式开始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始终坚持公立医院改革方向和目标任务,不断进行大胆探索,使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有了大幅度进步。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难点热点问题【中图分类号】R197. 3 【文献标识码】A一、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1.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
目前我院面临着发展规划不明确落实,医院规模与业务开展严重不相适应,特别是医疗用房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加上医护人员短缺、病人就诊数量增加和住院床位紧张,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压力和问题。
2.医疗收费补偿不到位。
国家为了解决群众医疗费上升过快的问题,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持续进行大幅度调整,切断了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主要经济来源。
加上各种医保限费政策的制定,缩小医院的效益空间。
而医改关于中医政策的支持、政府职能发挥和财政投入没有得到保证,使医院经营面临着困境,直接危及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医院运营政策不配套。
都说公立医院是非盈利性医院,不以盈利为目的,检查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要严格执行政府定价,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环境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包括医疗耗材、仪器设备的采购、人员经费的支付等医院经营的很多方面,都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使医院经营成本加大,产生进出逐步出现失衡的状态,这种政策的不配套致公立医院处于尴尬境地。
4.医疗评价标准不现实。
有人在分析公立医院发展状况和群众医疗负担等情况时,总是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以高标准衡量医疗服务的需求,而不考虑我们是在没有建立有效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体系,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
县级医院发展面临的四大掣肘的解决建议

县级医院发展面临的四大掣肘的解决建议作为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县级医院发展水平深刻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格局走向,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多数县级医院发展还面临四大掣肘。
四大掣肘:医保总额指标严重不足;人才困境,遭遇招人难或留人难的窘况;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病人的虹吸;债务大、负担重。
第一是医院医保总额指标严重不足。
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医保筹资总基金额与病人实际发生报销数额不相匹配。
二是县域外就诊病人所占份额较大。
为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很多地方的医保部门都对医院出台了严格的控费规定。
比如,在一些地方,医保部门规定,医院医保总额指标超过指标数5%时,医院与医保部门按4:6比例承担超支部分;超过5%—10%,医院与医保部门按6:4比例承担超支部分。
超过10%部分,医保部门不予支付,由医院自行承担。
如此,在医保费用管理欠缺精细化的背景下,医院被动执行,带来不良后果。
不乏一些医院根据医保总额指标量体裁衣,有多少总额就提供多少服务,超出总额时拒收患者。
这显然会影响地方、区域的不稳定,也让医院处在两难境地。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摆在医院管理者和医保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命题。
第二是人才困境,遭遇招人难或留人难的窘况。
这样的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十分明显。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因为牵扯到未来孩子上学、个人专业能力提高等,当前医学毕业生普遍愿意到城市生活;大医院对基层医院医疗人才虹吸作用明显。
现实中,县级医院招到医学生,并送他们进行规培,但是在规培过程中,大医院常常动员表现优秀的医生留下,这使得一些规培生宁肯交违约金也不想继续回到县级医院工作。
此外,近期,一些地区还在进行新建医院总床位规模扩张,这将对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造成极大考验,县级医院很多优秀、独当一面的人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被虹吸。
并且,在人才的“柔性输入”方面,本来国家主管部门对职称晋升有规定,在职称晋升前要到基层工作一年以上,但实际上很多人并未执行。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五大难点分析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五大难点分析添加时间:2009-01-16 关键字: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本文试就医疗制度改革的五大难点进行剖析。
难点之一:医疗机构改革难到位医疗机构改革是关系到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我国的医疗机构目前还是医药合一的体制,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55%以上,医疗机构销售药品的利润率高达28%(13%购药折扣+15%批零差)。
巨大的利润形成了医院经营过度依赖药品收入的局面,也使得医院和医生的行为发生扭曲,造成医疗费用急剧攀升。
近年来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除去对享受公费和劳保医疗的人员缺乏费用约束之外,医院钻公费医疗的空子,开“大处方”卖高价药是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今后医院要走医药分开之路——医院是带有福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只管看病治病,不管卖药;卖药的任务要交给药店,药店属于企业,这是理顺医院管理体制的必由之路。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一步到位还很难,一方面由于门诊、治疗等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大部分医院要维护经营,还离不开药品收入;与此同时,财政对医院的补偿和投入又受到财力的限制。
在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可以首先在医院内部实行医药分开核算,适当提高诊疗费标准,同时大力整顿医疗机构的不正之风,严明内部纪律,健全约束机制。
难点之二:资金筹措渠道难统一从目前情况来看,公费医疗一块(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由于实行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客观上造成同一区域内筹措资金的标准不一,同时,由于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投保,而各单位工资总额水平参差不齐,使各人基本医疗需求保障不一,即各人划入个人医疗帐户的额度不同;劳保医疗一块(企业职工),受企业经济效益好坏影响,企业间和劳保医疗享受人员之间不均衡的现状难以消除。
现在社会养老、失业保险基金企业统筹比例已经占到职工工资总额的20%左右,有的高达30%,再加上医疗保险基金的6%,企业负担的确不轻。
另外,离休人员、老红军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在医改后将基本维护原来的医疗待遇,走实报实销的路子,国家对参加医改的退休职工也将给予一定的照顾,这些构成了医改的“特殊人群”,首先也要面临的是资金筹措问题。
论新医改方案的突破与难点

论新医改方案的亮点与难点一.新医改方案的主要内容(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1.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2.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3.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
4.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5.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
2.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
3.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3.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4.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
2.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4.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1.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
2.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3.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二.新医改方案的亮点与创新(一)新医改方案的亮点1.在定位上回归到健康本位,将健康作为民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医疗卫生本身的规律出发。
3.立足国情,“双管齐下”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4.强调改革方案的综合配套,强调制度的建设,并不是某一个单项的政策。
5.有一些新的举措和新的决策方式。
(二)新医改方案的创新1.理念创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2.全民医保: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3.服务均等: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4.降低药价: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虚高药价。
5.医药分开:增设药事服务费推行医药分开。
6.管办分开:管办分开转换政府职能。
7.人才流动:多点执业改革破冰。
三.新医改方案的问题与难点(一)新医改方案的问题1.新医改方案用词太专业,非专业人士不是很理解。
2.新医改方案太原则,都是一些框框条条,没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
3.新医改方案有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医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精品】

当前医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基层医改后,由于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取消药品加成,改变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自主创收和奖金分配的旧体制,过去“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局面不复存在,基层医务人员收入明显减少,自身利益受到较大触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村医的实际收入与以前相比差距较大,有的下降50%,甚至更多。
因此,基层医务人员支持医改的动力不足。
2、基本药物不能满足需要。
由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省网购平台上规定的基本药物品种有限,一些常见的、价廉物美的、群众习惯用的药品,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用药往往买不到,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同时,由于药品配送不及时,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时会出现短期药品缺乏现象,不仅影响病人治疗,有时还会招来群众的怨气。
3、投入不足影响医改纵深发展。
基层医改是一个以财政大量投入为特点的民生工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村医补助、公共卫生项目等都需要政府大量投入。
由于我县财政补助经费投入有限,乡镇卫生院公用经费短缺。
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取暖、供电、通讯、交通,维修等办公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
加之医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本消耗比较大,医疗卫生机构不仅自身无力偿还债务,就连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无法进行,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如心电图、生化仪、放射设备等无力购置或更新,影响了基层医改的深入推进。
4、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
目前,我县在岗的不少村医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技能偏低、医疗行为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部分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妇产科医护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影响了正常诊疗工作的开展。
同时,由于农村条件差、工资待遇低,有能力的乡村医生不少都到外地去“发展”了,而医学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又大多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因而乡村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
5,乡镇卫生院的绩效工资制度存在问题。
医改四大难点)

医改四大难点)聚焦黑龙江新医改公立医院改革四大难点待破解难点一:管办分开怎样施行关键是给百姓带来实惠日前,一项关于医改话题的网络调查,题目是“关于医改,你最关心什么问题?”公布结果显示,约37%的受访者选择了“看病太贵,何时能降”;其次是“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占到受访人数的22%。
而这两个问题都无疑和医院有关,特别是占总数80%以上的公立医院。
65岁的李大娘多年患有慢性病,每年都要到医院住院点滴几次,一年算下来费用为几千元,虽然有医保但负担也不小。
近一段时间她特别关注新闻关于医改的内容,她对记者讲,最希望公立医院进行改革,把她看病的费用降下来。
14日上午8时,在哈医大二院门诊,记者看到了长长的挂号队伍一直排到了门口。
来自青冈的农民王庆财告诉记者,他在这排队已经一个多小时了,这趟给老母亲看病算上雇车、住店、吃饭,少说也得5000元钱,真有点承受不起了。
这医院真得改改了,让我们老百姓看病痛快点,钱少花点。
哈尔滨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梁梦杨说,由于绝大多数医疗行为是由公立医院完成,所以全社会对公立医院的改革也最为关注。
之前发生在我省“天价药费”事件,在网上发布后,每天的点击率超过万次,就说明了百姓对看病贵的关注程度。
任何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要看其收到的实际效果,能否给百姓带来实惠。
新医改的关键在于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基础。
据我省卫生行业主管部门,省卫生厅的同志介绍,目前,我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承担全社会80%以上的医疗服务。
黑龙江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从全国平均的投入来讲,政府的投入低于整个医疗卫生投入的5%。
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但投入部分能否补齐医院因取消药品加价带来的收入损失,还不确定。
所以说能否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中所必要的相应管理、监督、分配和激励机制,公立医院改革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充分调动我省25万医疗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关系到医改的成败。
目前,管理部门正在专注研究医改方案的同时,相关人员已经开始赴全省各地调研,目的就是摸准情况,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做必要准备。
韩启德院士:国内医改存在四大难题

咯特 关 移 注
吣馨 《 世 《 噼 繇
韩启德 院士 :国 内医改存 在 四大难 题
李 颖
“ 中国医改还存 在不少 难题 。 医改和 卫 生事业还 有不少 理论 和政 策 问题 亟待 研 究。 4 2 ” 月 7日, 国人 大 常委会 副委 员长 、北京大 学 医学部 主任 韩启德 院士在北 京 全 大 学 中国卫生发展研 究 中心 成立 暨 《 叶刀 》杂志 中国专 辑首发 式上表 示。 柳 韩启德认 为 ,难题之 一是基本 医疗卫 生制度 的实施 。在 当前市场 不完善 、行政 管理 能力低 下 的情况 下 ,很 难兼 顾 到 患者 、 医药流通 环 节 、 医院、 药厂 等几方 面 利 益 ;另 外 ,要确 保 “ 本 ” 目前还存 在 基 层 卫 生机 构 能力 不足 ,特 别 是基 层 基 , 医疗单位 人 力资本 不足 的情 况。 其次 是政府 和 市场角色 定位 问题 。“ 比如说 政府 应该 通过什 么途 径、什 么方 式 来补偿公 益服务?是不是只有公立 医院才能发 挥公 益服务?如何利用 市场机制来补偿
《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 1 年第 0 期 00 9 3
公益服务?”
韩启德 强调第三个难题是社会 因素的考虑—— 医疗服务对健康 的贡献只 占很少部 分 ,有报道说 只 占 8 %;健 康 问题 的绝大部分 是要依 靠社会 的方 方面 面来 解决 的。 “ 以控 烟 为 例 ,宣 传 呼声 很 大 ,但 效果 很 差 。 韩启 德 说 ,“ 民不 是 以生 ” 烟 存 、得 病 的概 率来解释 问题 ,而是 以周 围抽烟人 的寿命来 回答 问题 。 同时控烟又 ” 与地方政府 的财政 、政府各部 门协调 以及各方利 益有关。在他 看来 ,同样 非常复杂 的 问题 包 括 疫苗 接 种 、环境 污 染 、公 众 营养 、糖尿 病 和 高血 压 防治 等 。 第 四个 难题是对 医疗技 术 的认识 问题 。医疗技术 日新月异 ,也是 医疗费用 大幅 增长 的原 因。韩启德认为新技术 的准入 需要考虑经 济承 受能力。批准新技术新 药物 进入 , 中国有 时提 出很 多不切 实 际 的要 求 ,大大增 加 了新技 术 的成本 。 会上 ,国家卫 生部部 长 陈竺在对 中国医改进 行 总体评价 时指 出,过去一年 ,中 国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 已产 生 了巨大影响 , 得到社会 的高度认 同, 不仅在 医疗保 障方面 取得 了重 大突破 , 而且在基本 药物制度建 立、 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 促进基本 公共卫 生服 务均等化和 公立 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都 已取得重要进展。 “ 要完成近期 医改近期 重点工作 ,实现 2 2 年 宏伟 目标 ,既有着有利机遇和条 00 件 ,也 面临着 许 多 困难 和挑 战 ,有 大 量 问题 需要研 究 。 陈竺 称 , 当前 卫 生政 策 ” 研 究领域 需要探讨和关注 的 问题包括 :在政府对 卫生事业持续投入 的条件 下 ,如何 实现 卫生资源公平和有效 的配置 ;在农 村和城镇 医疗保 障体 系快速发展过 程 中,如 何考 虑未 来城 乡一体化 的 医疗保障体 系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 设不 断改善 的 同时 ,如 何进 一 步完善 基 层 卫生人 才政 策 ,使 人才 下得 去 ,留得住 ,能够发挥 作用 ;如何 适应 卫生筹资和服务体 系的新需求 ,加快卫 生信 息化建设 的进程 ,以及在全球 化背 景下 ,全球健 康 问题 和 气候 变化 与健康 问题 。 陈竺强调 ,卫生政策研 究既要着 眼于 中国卫 生改革与发展 的长远 ,又要 立足 卫 生改革的现 实 , 国情 出发 ,吸收 国际先进理论和知 识, 从 潜心研 究 , 勇于创新 , 创造 出学术水平 高、应用价值 大的研究成果 ,切实服务于卫 生改革 的实践 。
透视新医改中的五大难点

病
、
结核 病 等 人 群 提 供 防 治 指 导
△ 公 立 医 院 改革试 点并逐 步
服务
△ 增 加 国家 重 大 公 共卫 生服
△ 城 镇居 民 医保和 新农合 补
推开
△ 每县 至 少 1 所县 级 医院基
助标 准每人 每 年 1 2 0 元
务项 目
。
为 15 岁以下人群 补种
,
。
△ 在校 大 学 生 全 部 纳 入
基 本 药物制 度 初 步
建立居民
居 民医保 范围
间
.
。
用 两年左 右 时
城 乡基 层 医 疗 卫 生 服 务 体 步健 全
. .
健康档 案
。
定期为 6 5 岁以上老
、
将 关 闭破 产 企 业 退 休 人 员和
一
基本 公 共卫 生服
年人 做健康检 查
为 3 岁以下婴
”
公立 医院改革的
与 基 层 冷 冷 清清
“
两难
收 费标 准 等 充 分 体 现 医 务 人 员 的
:
公益性和 医务人员积极性
“
知识 和技术价值
机制
,
,
改 善 内部 分 配
。
调 动其积极 性
公 立 医 院改 革 是 最 大 的 难
国务 院发 展 研 究 中心 社 会 发
展 部部 长 葛延 风 认 为
葛延 风 说 :
“
,
医 保 的筹 资 水 平
,
“
但 是 目前 较 低 的 筹 资 水 平 如 何 更 好地 发挥分担费用 的作用
、
需 要 根据 国家经 济水平逐 步提 高
而 在 目前 筹 资 水 平 不 高 的 情 况 下
医改四大难点)

医改四大难点)益性的同时,充分调动我省25万医疗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关系到医改的成败。
目前,管理部门正在专注研究医改方案的同时,相关人员已经开始赴全省各地调研,目的就是摸准情况,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做必要准备。
作为目前的管理部门和公立医院,属于“父子”关系,管理部门办公立医院,同时还是医院的管理者、监督者。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处于事业单位的行政化旧体制中,在运行上又处在商业化状态。
行政化与商业化的组合,扭曲了公立医疗机构的行为,致使它们一方面社会公益性淡化,另一方面又缺乏正常发展壮大的空间。
据卫生厅医政处同志介绍,目前上海等地已经开始试行公立医疗机构要与行政部门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建立和健全其法人治理结构的操作模式,已经收到一定效果。
哈尔滨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梁梦杨建议,在市或县一级增设“医院管理局”或“医院管理中心”,使之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独立行使职权,负责区域内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和改革工作,而卫生部门则负责制定规划、依法监管、行业准入、公共卫生等管理。
难点二:补偿能否到位突破以药养医体制的束缚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体,但是政府每年给予的投入很少,大部分开销都需要医院自筹。
面对经费不足及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以药养医”成为公立医院的不二选择。
一位医生说,“外科医生拿红包,内科医生靠开药”几乎成了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
公立医院的改革,“以药养医”体制是第一个要攻克的堡垒。
据了解,目前我省公立医院药品销售收入基本占到整个收入的40~50%,甚至更高。
医药分开后,医院收入变成政府补偿和诊疗收费两大块,这两块的增加能否补上因药品销售零收入带来的缺口,是许多公立医院管理者最为担忧的。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从试点情况来看,在医院方面有较大阻力。
受访的几家公立医院负责人都认为这一措施“操作起来有点难”。
相当一部分医务工作者认为,即使药品零加成,也很难保证解决“大处方”的问题,难以遏制患者药费的上升。
医改工作的难点与思考

医改工作的难点与思考医改,是当今社会一个热门话题,做好医改工作,是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保障。
本人通过认真总结近两年来医院管理工作经验,总体感觉到,推行医改势在必行,医改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只要下工夫去抓,就会出成效。
但是,要实现医改目标,让医患双方都满意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目前还面临许多难点和症结,怎么推进医改?这是我们不可回避、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医改工作初见成效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一家从“两院”合并崛起、乘“三甲”创建发展的地市级公立医院,近两年来经历了医改风浪的严峻考验,认真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医改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努力推行10项便民惠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假日出诊医师中副高职称达55%,挂号、交费、取药等候在10分钟以内,农合医药费用100%即时结报,农合病人受益率达50%以上,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面在70%以上。
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狠抓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态度改善、行业作风转变,规范了诊疗行为,人均医药费用较过去降低10%以上,杜绝了重大医疗纠纷,服务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
今年5月,荣获全市政风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大力整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品种由过去70多种减至49种,抗菌药物使用总量较过去降低15.5%,处方合格率在99%以上。
通过对18个科室、25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病人人均医药费用降低了22.1%。
二医改工作面临的难点我们在开展医改相关工作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以上成绩,但持续开展医改工作还存在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难点:(一)是取消“以药补医”难。
虽然,医院药品采购100%进入政府集中招标,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减少品种、实行分级管理,开展处方点评,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控制了滥用药、开大处方的行为,降低了药品收入占医药总费用的比例,但药品销售差价收入仍占业务收入的40%左右。
医疗行业整改方案实施难点分析

医疗行业整改方案实施难点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疗行业作为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行业,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疗行业整改的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整改方案势在必行。
然而,实施医疗行业整改方案中存在着一些难点,本文旨在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
一、医疗行业整改方案制定不科学医疗行业整改方案的制定是整个改革过程的基础,如果制定不科学,将直接影响整改的实施效果。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医疗行业整改方案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依据和专业指导,过多地依赖政府政策和领导层的主观意见,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分析。
这将导致整改方案过于僵化,无法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精细化的解决,难以达到改革的目标。
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疗资源的配置是实施医疗行业整改方案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医疗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集中,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
这导致了医疗服务的失衡,造成了大城市医院病房床位紧张、专科医生过剩的问题,而农村地区却缺乏基础医疗设施和专业医生的困扰。
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使得整改方案的实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需要通过合理的调整来解决。
三、个别行业利益受损医疗行业整改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个别行业的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这将引起相关从业人员和企业的反对和抵制。
比如,一些医药企业可能会因为政策的调整而导致产品销售量下降,医药从业人员也可能因为岗位的调整或者优化而感到不满。
这些利益受损的情况将增加实施医疗行业整改方案的难度,需要采取措施来化解利益冲突,促进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
四、制度建设和改革规划难度大医疗行业整改方案实施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规划体系。
然而,制度建设和改革规划的难度往往被低估。
在制定和实施制度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现有机构和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的问题,也需要解决部门间协同合作不够、工作重复和信息共享不畅的困扰。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整改方案的实施难度大大增加,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改革规划的工作。
医改核心难点的解决对策探讨

医改核心难点的解决对策探讨医改的目标可概括为:逐渐消除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医疗资源供需平衡,患者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且负担合理;医疗机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步入以追求医疗技术进步为目标的良性运行轨道。
为此.就必须认真对待、妥善处理现实中存在着的诸多核心难点,如改进医改工作人员的组成、斩断医院药品销售的黑色利益链条、科学配置医疗资源、引入民营资本丰富医疗资源并配以医保基金改革、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标签:医改:核心难点医改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其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逐渐消除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医疗资源供需平衡,患者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且负担合理;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步入以追求医疗技术进步为目标的良性运行轨道。
而要实现这一医改目标,就必须认真对待、妥善处理现实中存在着的诸多核心难点。
一、改进医改工作人员的组成(一)由卫生事业行政管理人员为主主持医改,存在致命弱点现在比较普遍的情况是,主持医改的人员主要以卫生事业行政管理人员为主。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这些人员熟悉医院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掌握医疗市场的详细结构、运行过程中的优点和劣势,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同时,这种方式也具有难以割舍既得利益的致命弱点——这种自我刮骨疗伤式的医改,多有顾忌和不舍,在改革的过程中处于利益的纠葛中,难免不瞻前顾后。
该弱点突出表现为:其一,尽管群众呼声很高、要求迫切,但医药分离的步伐相当缓慢,医药体制无实质性的触动;其二,公立医院改革缓慢,民营资本进入艰难,医院的整体增长率和结构并无太大改变,患者仍然被迫拥挤在名医大院;其三,公立医院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上,对医保基金的使用讨价还价,挤占和浪费医保基金的行为非常普遍。
(二)医疗保险管理者应作为医改的领头人总结十多年的医改得失,笔者认为,主持医改的改革者必须跳出固有的圈子,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站在全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患者权益的角度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
评价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点和难点

社会保障概论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完成时间评价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点和难点一、新医改在期盼中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部社会各界都期盼已久的文件,经历了社会意志100多天的考验,于2009年4月6日正式出台。
如今,这个主导未来几年内医疗改革走向的方案开始步入我们的生活。
意见里面写到,遵循公益性的原则,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病有所医。
但在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众矢之的时候,医疗改革无疑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全国人民充满无限期待。
二、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点和难点各界翘首期盼的新医改方案历经3年酝酿、争论,终于在2009年4月6日正式公布。
新医改方案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系统地提出了深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
新医改凸显出不少新变化,然而,这些变化是否能够解决老百姓在花了钱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如何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医疗改革的困局……还要拭目以待。
三、创新点新医改方案在总体目标里写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从总体目标里看出,全民医保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头语,政府真正把这一惠民政策推广开来。
总体目标里还写到,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创新点1: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医保。
新医改方案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并将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作为当前五项重点改革之一。
医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医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医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从起步之日,就一直致力于惠民、便民这个目标。
历经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医疗保险政策日趋完善,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在医保基金制度建设、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在医保改革措施推进中依然存在医疗机构违规收费,医保经办机构结算不即时、基础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损害了参保参合患者的个人利益,又造成了医保基金的流失,还影响了医改进程的有效推进,亟待改进和完善。
一、医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一)医疗机构违规收费问题普遍存在。
一是超规定加价率收取患者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费,增加患者个人自费医疗费支出;二是在诊疗项目和医用服务设施方面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
如多计病人床位费、多计静脉输液次数、收取病人气管切开护理费同时又收取吸痰护理费、收取病人整天重症监护费同时收取护理费、陪护费、吸痰护理费、气管切开护理费、冷暖费等重复收费,既增加患者负担,又骗取医保基金。
三是无依据收费。
如无依据收取无菌敷料和一次性灭菌手套费等,将应该由医疗机构承担的费用转嫁给患者承担。
这与“切实减轻人民群众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是相违背的。
(二)商业保险机构大病保险应赔未赔问题普遍存在。
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未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中,提供与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的大病保险即时结算服务,参保参合患者大病赔付均由患者自行到相应的商业保险公司申请赔付。
由于有些患者不清楚大病赔付政策、保险公司又不主动通知患者及时办理大病赔付手续等多方原因,参保参合患者大病保险赔付应赔未赔问题普遍存在。
(三)医保经办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及数据管理不规范问题普遍存在。
一是基础数据更新不及时,如:已死亡人员未及时销户,仍显示为正常参保状态。
二是参保人员身份信息管理混乱。
基层医改面临四大难点

难 对 其 进 行 有 效 管 理 。 因 此 , 很 多 县
( )卫 生 局 长 建 议 县 ( )卫 生 局 的 人 市 市 权 、 事 权 、 财 权 要 相 统 一 ,希 望 国 家 有 关部 门 出台规定 , 消 医院的 行政级 别 , 取 县级 医院 院长 及班子成 员的人事任 免权 由县 卫 生 局 负 责 , 以 强 化 县 ( ) 卫 生 市 局 的行业 管理 的职能 。
I一 — R
基层 医改面临四大难点
文◎章 蕾
作 为 社 会 领 域 的一 项 深 刻 变 革 和 惠 及 1 亿 人 口 的 重 大 民 生 工 程 ,医 药 卫 生 3 体 制 改 革 从 初 期 的 征 求 意 见 到 具 体 的 工 作 进 展 从 未 离 开 过 公 众 的 视 线 范 围 。众 卫 生 局 共 有 在 编 人 员 10 人 , 平 均 每 个 03 县 ( )约 1 人 ,其 中行 政 编 制 与 事 业 市 7 编 制 各 占 5 %左 右 。 际 情 况 是 , 8 县 0 实 5个 ( )卫 生 局 共 有 工 作 人 员 14 人 ,平 均 市 48 基 本 上 是 科 级 干 部 ,县 ( )卫 生 局 很 市
衡 , 费 负 担 压 力 很 大 , 些 乡镇 卫 生 院 经 一
已基 本 建 好 , 负 债 不 少 , 但 另一 些 乡镇 卫 生 院 仍 然 是 危 房 。 要 进 一 步 加 强 乡 镇 卫
生院 的基础设施 建设 , 改 、 建外 , 除 扩 主
的 后 续 问 题 难 以 解 决 ,而 借 下 属 单 位 的 人 员相 对 “ 便 ” 成 本 低 ” 方 、“ ,因此 在 借 聘 人 员 中 , 的 多 , 的 少 。 样 既 影 响 借 聘 这 了 借 聘 人 员本 人 的 业 务 发 展 , 又 影 响 县 ( )卫 生 局 工 作 的 稳 定 性 和 连 续 性 。 市
评价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点和难点

评价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点和难点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论文(设计)考核社会保障概论作者冯锦瑞考试批次东财3月课程考试学籍批次1009学习中心东北财经大学层次高起专专业行政管理完成时间-2-3评价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点和难点一、令人企盼的新医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历经了 3 年酝酿、争论,终于在 4 月 6 日正式公布。
它摒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回归公益,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15000 余字的新医改方案凸显出了不少新的创新点,但能否彻底治愈“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能否破解医改的困局?全国人民充满无限期待。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新医改方案的意义何在?我们编发了一组文章,试图回答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
——编者二、新医改方案的创新点难点疑点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历经3年酝酿、争论,终于在4月6 日正式公布。
新医改方案以强化公益、改进民生为导向,以“四梁八柱”为主要构架,系统地提出了深入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
新医改凸显出不少新变化,然而,这些变化能否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顽疾,能否破解医疗改革的困局还要拭目以待。
三、创新点:回归公益性“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无疑是新医改方案的主导方向。
以此为导向,新医改方案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融资保障和服务提供等方面都颇有突破性。
创新点1:全民医保。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融资机制。
新医改方案提出,中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并将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作为当前五项重点改革之一。
为了落实以上制度安排,新医保方案具体细化了未来 3 年的行动目标,即“ 3 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黑龙江新医改公立医院改革四大难点待破解
难点一:管办分开怎样施行
关键是给百姓带来实惠
日前,一项关于医改话题的网络调查,题目是“关于医改,你最关心什么问题?”公布结果显示,约37%的受访者选择了“看病太贵,何时能降”;其次是“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占到受访人数的22%。
而这两个问题都无疑和医院有关,特别是占总数80%以上的公立医院。
65岁的李大娘多年患有慢性病,每年都要到医院住院点滴几次,一年算下来费用为几千元,虽然有医保但负担也不小。
近一段时间她特别关注新闻关于医改的内容,她对记者讲,最希望公立医院进行改革,把她看病的费用降下来。
14日上午8时,在哈医大二院门诊,记者看到了长长的挂号队伍一直排到了门口。
来自青冈的农民王庆财告诉记者,他在这排队已经一个多小时了,这趟给老母亲看病算上雇车、住店、吃饭,少说也得5000元钱,真有点承受不起了。
这医院真得改改了,让我们老百姓看病痛快点,钱少花点。
哈尔滨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梁梦杨说,由于绝大多数医疗行为是由公立医院完成,所以全社会对公立医院的改革也最为关注。
之前发生在我省“天价药费”事件,在网上发布后,每天的点击率超过万次,就说明了百姓对看病贵的关注程度。
任何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要看其收到的实际效果,能否给百姓带来实惠。
新医改的关键在于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基础。
据我省卫生行业主管部门,省卫生厅的同志介绍,目前,我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承担全社会80%以上的医疗服务。
黑龙江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从全国平均的投入来讲,政府的投入低于整个医疗卫生投入的5%。
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但投入部分能否补齐医院因取消药品加价带来的收入损失,还不确定。
所以说能否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中所必要的相应管理、监督、分配和激励机制,公立医院改革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充分调动我省25万医疗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关系到医改的成败。
目前,管理部门正在专注研究医改方案的同时,相关人员已经开始赴全省各地调研,目的就是摸准情况,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做必要准备。
作为目前的管理部门和公立医院,属于“父子”关系,管理部门办公立医院,同时还是医院的管理者、监督者。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处于事业单位的行政化旧体制中,在运行上又处在商业化状态。
行政化与商业化的组合,扭曲了公立医疗机构的行为,致使它们一方面社会公益性淡化,另一方面又缺乏正常发展壮大的空间。
据卫生厅医政处同志介绍,目前上海等地已经开始试行公立医疗机构要与行政部门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建立和健全其法人治理结构的操作模式,已经收到一定效果。
哈尔滨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梁梦杨建议,在市或县一级增设“医院管理局”或“医院管理中心”,使之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独立行使职权,负责区域内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和改革工作,而卫生部门则负责制定规划、依法监管、行业准入、公共卫生等管理。
难点二:补偿能否到位
突破以药养医体制的束缚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体,但是政府每年给予的投入很少,大部分开销都需要医院自筹。
面对经费不足及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以药养医”成为公立医院的不二选择。
一位医生说,“外科医生拿红包,内科医生靠开药”几乎成了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
公立医院的改革,“以药养医”体制是第一个要攻克的堡垒。
据了解,目前我省公立医院药品销售收入基本占到整个收入的40~50%,甚至更高。
医药分开后,医院收入变成政府补偿和诊疗收费两大块,这两块的增加能否补上因药品销售零收入带来的缺口,是许多公立医院管理者最为担忧的。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从试点情况来看,在医院方面有较大阻力。
受访的几家公立医院负责人都认为这一措施“操作起来有点难”。
相当一部分医务工作者认为,即使药品零加成,也很难保证解决“大处方”的问题,难以遏制患者药费的上升。
医院
方面则普遍担心,取消加成之后,如果政府不予加大投入或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院就会连生存都成问题。
王学军,省中医研究院院长。
他介绍,现在医院每年药品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而即便今后医疗收费增加,按现在门诊量计算,每年也不过给医院增收一二百万元。
这其中的收入差额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
他认为,政府很难靠增加投入来补上。
但是作为我省最大的中医龙头医院,生存问题就会摆在面前。
所以说,公立医院改革应该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具体制定改革措施。
于宪龙,东宁县人民医院院长。
“看病难、看病贵”具体体现在医院,但根源并不完全在医院,在于流通环节的体制和政府投入的不足。
他介绍,以他们医院为例,近十年来,每年政府投入不足总支出的8%,属严重不足。
目前医院改建旧楼危房政府没有钱投入,靠的是贷款,本身压力就很大,如果再砍掉医院每年100多万元的药品收入,医院真的要面临生存问题。
他讲目前他还没有想出有效解决收入缺口的办法。
难点三:逐利惯性侵消公益性
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由于财政拨款不足,大多数公立医院徒有“公立”的外壳,争相创收,有的甚至将创收指标层层分解到每位医生。
创收的冲动使得公立医院竞相拉患者,展开无序竞争。
“有些医院因为患者不足,对来就医的病人开大处方,或是延长住院时间。
”一位外科医生向记者透露。
公立医院间的无序竞争,加剧了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处在金字塔塔尖的大医院吃不了,众多基层医院却吃不饱。
大医院不断地圈地盖楼,扩张规模,大小通吃,小医院却在苦苦挣扎,嗷嗷待哺。
据了解,目前公立医院几乎无一例外,在经营中把追求利润放在了首位,多年来已形成惯性。
而逐利惯性和公益性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公立医院改革能否消除逐利惯性,而充分体现公益性,是难点之一。
哈尔滨医大五院院长张铁辉介绍,随着医院门诊量的增加,服务人群增加,无一例外医院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这也是十多年来医院追求的共同发展模式,而且这种逐利惯性在医院已经根深蒂固。
公立医院改革,取消一大部分药品销售收入,如果政府投入补偿不足,即便
制定一系列较为合理的管理、监督、激励机制,约束医生诊疗行为,调动服务热情,体现公益性,也很难做到,而且可能出现多年形成的逐利惯性侵消医院的公益性。
顾长虹,牡丹江红旗医院院长。
她说,如果不彻底解决医院逐利惯性问题,医院、医生作为诊疗行为的实施者,将可能出现取消了“大处方”,又多了“大检查”,百姓“看病贵”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难点四:劳动价值得到体现
确保医护人员合法权益和积极性
医生作为一个高风险、高强度的职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着较高收入的群体
但是,目前我国医务人员的收入远没有体现其技术含量和所承担的风险。
据卫生部陈竺部长指出,目前我国医生收入的确较低,技术服务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合理体现,要在适当时候考虑适当进行调整。
他表示,在今后3年的试点工作中,对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的一些内部管理,包括用人制度、激励机制等都将做积极的探索,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医改的宗旨就是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
可以说,没有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充分体现公益性。
公立医院改革,在医院收入可能减少的前提下,既要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又要体现公益性,也是难点之一。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现在许多医护人员,特别是一些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超负荷工作。
而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利益驱动。
公立医院改革不仅要触动医院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还可能要触动医护人员的利益,技术服务的劳动价值如何得到合理体现。
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王学军介绍,目前,他们医院的一些医生工资水平多在2000元左右,取消了销售药品提成,他们的心里能否接受是个问题。
目前医改方案中虽然提倡医生多点执业,目的就是给医生增加收入空间。
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原因涉及医院管理、医疗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公立医院改革,直接导致医生收入较大幅度下降,其积极性势必会受到影响。
所以说调动医生积极性应该是改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郭鲁义介绍,中医院由于检查费用较低,药品销售收入占比重较大,如果公立医院改革,政府补偿不到位,医院压力将会非常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就很难用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