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 全套课件

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  全套课件

密苏里大学布里格诺鲁(Donald Brignolo)教授在评价地方新闻评议会时, 将其贡献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使报纸负责人更明白他们所担负的社 会责任;
➢(2)发挥了高度有效的公共关系的功能;
➢(3)可以增进评议委员和人民对新闻媒介 的尊敬与了解。
媒介批评与新闻督察员
督察员最初起源于瑞典、挪威等北欧 国家,它们的行政督察员是护民官,专门 负责“民告官”案件。新闻界引入督察员 制度,反映了新闻界直面公众批评的需要 和勇气,但是,它与新闻评议会制度不同, 不是外在的、独立的机构,也没有复杂的 组成和程序。
媒介批评的空间
话语需要空间,批评需要媒介——针对 媒介的批评以何种媒介公开? 这是媒介批 评实践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二节 媒介批评:制度化的 尝试与困境
新闻媒介承担着监视环境、联系社会、 传承文化的功能,批评社会、监督权利, 是媒介的本分与职责。然而,当媒介自身 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新的问题随之出 现:谁来批评批评者?谁来监督监督者?
第一节 媒介批评与叙事
叙事就是讲故事,但不仅仅是讲故事, 它是传统知识话语的典型之一。人们不仅 通过叙事来了解世界和了解自我,也通过 叙事来讲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叙事的属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
➢(1)叙事是对被破坏的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修补。 ➢(2)叙事具有工具性。 ➢(3)叙事具有社会性。 ➢(4)叙事具有累积效果。
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自律
一般来说,处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的关系有三种模式:消费者控制、第三方 控制和同行控制,政府控制属于第三方控 制,而专业主义则是同行控制。因此,专 业化的核心是该专业从业人员对其工作的 控制程度——而非消费者控制或政府、企 业管理者控制。

《媒介批评第一讲》课件

《媒介批评第一讲》课件

媒介批评不仅关注媒介内容,还关注媒介的运作方式、传播效果以及媒介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01
02
04
03
意义:媒介批评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社会对媒介的监督和规范。
价值:媒介批评有助于提高媒介的质量和公信力,推动媒介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媒介批评,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媒介信息的本质和影响,避免被误导或操纵。
现状
媒介批评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话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
趋势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批评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介批评家和批评刊物。同时,媒介批评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如何应对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影响,如何保持独立的批评立场等。
03
媒介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自媒体的隐私权保护
自媒体应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同时加强自律,确保发布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标准。
自媒体的监管与自律
THANK YOU
以马克思主义等批判理论为指导,对媒介产品和行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的分析。
03
02
01
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受众反馈法
01
02
03
04
通过对媒介文本的语言、结构、符号等方面的分析,探究其深层意义和价值取向。
对媒介产品的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以评估其质量和影响力。
将不同媒介产品、不同时期的媒介产品进行比较,以发现其特点和变化趋势。
防止利益冲突
媒介在报道中,应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避免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保护未成年人
媒介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盗用他人的作品或创意。
知识产权保护

《媒介批评》PPT课件

《媒介批评》PPT课件
鉴定纠偏1评点媒介系统优劣2指出媒介系统偏差3阐释媒介系统发展方向4促进媒介系统有序发展和繁荣健康精选ppt18促进新闻立法的进度精选ppt19精选ppt20六媒介批评的类型一基于学理层面的批评二基于感想层面的批评三基于观察层面的批评精选ppt2itics
• 第四讲 媒介批评的方法
• 第五讲 解读媒介——专业视野与社会视野 • 各章中穿插媒介批评的理论资源
• 各章讲述中穿插媒介批评分类练习——按媒
介要素和种类分
精选PPT
8
参考书目
• 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1
• 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 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四 具体任务:
1 认识媒介工作的质量 2 认识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及其社会效果 3 促进新闻立法的进度
精选PPT
18
第一讲 概 述
五 主体: 媒介管理者 媒介从业人员自身 专家 受众
精选PPT
19
第一讲 概 述
六 媒介批评的类型 (一)基于学理层面的批评 (二)基于感想层面的批评 (三)基于观察层面的批评
参考书目
•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美)波兹曼著,章 艳译。 以上两书均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5月出版
•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 2000
• 克利富德·G·克里斯蒂安著:《媒介公正——道德伦理 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蔡文美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4年3月第三次印刷
精选PPT
9
参考书目
• 肖小穗:《传媒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 [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 煜、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媒介批评 议程设置 案例分析PPT课件

媒介批评 议程设置 案例分析PPT课件

2021/3/25
7
授课:XXX
LOGO
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媒体的报道在构建了民众的偏向性 认识之后,并就此停滞,认识反过来对客观环境进 一步作用。认识之所以能作用于实际发生的环境, 在于两国民众的相互认识还处在一个互动的过程。 甲方对乙方的的偏激化,会带来乙方对甲方的认识 的偏激化。(不理性偏激中国民众打砸日车)恶性 循环,观点不断转化为现实,一些媒体的偏向性报 道会在各自社会观念中迅速凸显出来,并且成为阻 碍中日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因素。
2、节目《寰宇大战略》萨苏:日媒对中国的 负面报道太多 令人难过
2021/3/25
2
授课:XXX
LOGO
分析:
根据“议程设置”功能
主观性:在选材上理应有所偏向
作为媒体人应该:短期可以有所偏向 长期美丑 富贫 善恶 等等应兼收并蓄
日媒实际情况:短期倾向于 丑 贫 恶 并在长期报道中 形成一个惯用选择路径
2021/3/25
4
授课:XXX
LOGO
分析:
理论上:在争议性问题上,媒体应在消息渠道的允许下采 集来自于争议各方的材料,媒客观反映争议各方意见,既 要包括主导性话语声音,也要有不同的、反思性的声音, 并且尽量给予他们平等的表达顺位和足够的表达空间
事实上: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国时面对争议问题时更是无法 克制民族主义的冲动。此时,日本媒体在此时未能充当理 智的反映者和探讨者,而是在特定立场及对新闻影响舆论 效果的追求下,突出某些特定新闻成为了煽风点火的角色。
事实上: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国时面对争议问题时更是无法 克制民族主义的冲动。此时,日本媒体在此时未能充当理 智的反映者和探讨者,而是在特定立场及对新闻影响舆论 效果的追求下,突出某些特定新闻成为了煽风点火的角色。

《媒介文化与批评》课程说明PPT

《媒介文化与批评》课程说明PPT

Virginia Tech Graduate Catalog Communication
– MEDIA CRITICISM Different methods, explanations, and perspectives to critique mass media messages, focusing on television and advertis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ideological issues and the relation of media messages to social power.
应掌握知识点
– 媒介批评的基本概念,法兰克福学派、 文化研究等传播批判理论,媒介批评 的起源、标准和方法,中国特色的媒 介批评学的基本架构以及媒介批评文 章的写作。
能力培养

本课程重在使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与方法论的指导下,增加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培养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提高媒介批评 (Media Criticism)理论水平并学以致 用,学会科学地看待媒介现象和评析具 体的媒介文本(Text)。
– Hav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be a more critical consumer of media. – Understand both the foundations of, and current trends in, the field of media studies. –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approaches to media criticism through numerous specific examples. – Be able to conduct your own research and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of media texts.

媒介批评(2012年).ppt

媒介批评(2012年).ppt


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下:福州的西湖真是旅游圣地
。哈哈,一不小心闹了笑话。“圣地”和“胜地”读 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
首先看 “圣地”。它指神圣的地方。它包含了两种
含义:一是指宗教徒所称的与宗教有重大关系的地方 ,比如基督教的“耶路撒冷”和伊斯兰教的“麦加” 都可以写成“圣地”;二是指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 ,如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那里就可以称为奥利匹克 运动的“圣地”。很明显,句子中的福州西湖不属于 这样的“圣地”。
一位作者在一篇有关中超足球的文章中称,11 月14日北京国安对阵山东鲁能的比赛为2007年 的“收关之战”。这里错用了一个词:“收关 ”应为“收官”。
“收官”一词源于“官子”。“官子”属于围 棋术语,始于我国明代。明代著名国手过伯龄 编纂而成的著名古籍《官子谱》就是专门讲述 围棋官子的专著。收官的本意是:围棋赛进入 中盘以后,双方占领地域大体确定,尚有部分 空位成为“收官”。
7、70%举报人遭打击报复
8、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 百斤金条
9、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 死于事内污染
10、中国作协作家团 入住总统套房
本讲总结与讨论
第3讲 新闻丛的历史镜鉴
1、评价一篇新闻不要因事论事,而应以历 史的眼光来把握它的真伪与事非。
2、媒介批评者在分析每一则新闻时,不要 轻率地断言某条新闻是错的,因为它可 能千真万确。
第一讲
三、媒介批评的范围 (一)新闻作品和影视作品 (二)记者的精神道德 (三)媒体本身的倾向、立场和经营方针等
第一讲
四、媒介批评的任务 (一)认识新闻的质量 (二)认识新闻的社会效果 (三)认识媒介与社会
浙江是“拜金女”接受度最高的地区, 江苏是认为经济原因最易导致伴侣出轨 的地区,重庆和广东是最看重经济收入 的地区,黑龙江是最看重家庭背景的地 区,河北是最看重长相、身高的地区, 北京和上海是见面约会最喜欢看演出的 地区,广东是见面约会最喜欢户外运动 的地区。

《媒介批评》第一讲 ppt课件

《媒介批评》第一讲 ppt课件
• 3、诠释的取向
• 诠释的目的,在于使受众从“意义的消费者”, 转变成为“意义的生产者”。• 六、媒介批评的起源 Nhomakorabea•
媒介批评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
是人类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从认识论的
角度看,它和新闻传播活动同步产生,经
历了:

运用口头形式的批评→运用文字形式
的批评→运用印刷手段的批评→运用电视
手段的批评→运用网络手段的批评。
• 我国是世界新闻批评活动开展最早的国家, 以上可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媒介评论。
七、媒介批评的主体
• 媒介批评的主体,是指从事媒介批评的团 体、组织和个人。
• 媒介批评的主体构成十分丰富。我们如果 从个人和团体组织两方面进行划分的话, 基本构成有二:
• 1、从事媒介批评的个人
• 从事媒介批评的个人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 但总体上来说,是由传者和受众,也即业 界内外的两部分人组成。
• ◆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第一层反思。
• ◆媒介批评是新闻活动的第二层反思。
• 三、媒介批评的对象与范围
• 1、媒介产品
• 媒介产品的内容 • 媒介产品的形式 • 2、媒介组织 • 把关人 • 制度 • 3、媒介环境 • 媒介与社会 • 媒介与人
媒介批评的基本范围是:
1.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评价 2.对新闻报道社会影响的评价 3.对媒体的评价
• 本课程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 式教学。教师在系统讲授基本理论后, 学生以小组形式报告案例分析,结合 最新动态,探讨相关理论问题。

• 本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小组报告和期 末论文共同构成,同时结合平时课堂 讨论情况。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引导学生掌握“媒介批评”的基本要 领,找到该课程与其自身将要从事的 工作之间的对应点,实现该课程的实 践性目标。引导学生对当下中国媒体 所存在的不良现象予以高屋建瓴的关 注和深刻的思考,并培养对新闻事业、 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和敬畏感。

《媒介批评》课件

《媒介批评》课件

受众定位分析
分析受众的年龄、性别、地域、文化背景等特征 ,探究其对媒介内容的接受和反应。
受众行为分析
分析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消费行为、参与行为和反 馈行为,探究其对媒介内容的接受和反应。
ABCD
受众心理分析
分析受众的心理需求、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探 究其对媒介内容的接受和反应。
受众价值判断
对受众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和道德观念进行判 断和评价。
符号学
从符号的角度分析媒介内容,探究符号背后的意义与权力关 系。
媒介效果理论
研究媒介如何影响受众,揭示媒介背后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 。
媒介批评的社会学基础
社会建构主义
认为媒介内容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同 时也是社会现实的建构者。
文化研究
关注媒介如何传播与再生产文化,对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媒介内容进行比较 分析。
《媒介批评》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媒介批评概述 • 媒介批评的理论基础 • 媒介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 媒介批评的实践应用 • 媒介批评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
01 媒介批评概述
CHAPTER
媒介批评的定义
1
媒介批评是对媒介产品、媒介行为、媒介现象以 及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媒介法规等进行深 入分析和理性评价的过程。
影视产业现象的反思
媒介批评对影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如商业化、娱乐化等进行反思 和批判,促进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05 媒介批评的未来发展
CHAPTER
媒介批评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媒介融合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成为媒介批评的重要发展方向。媒介融合将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媒介批评提供更多 元化的平台和渠道。

媒介批评导论基础知识(ppt55张)

媒介批评导论基础知识(ppt55张)




在18世纪的欧洲,英国辉格党人政论家埃德 蒙·伯格将大众传播媒介称为“第四等级” (The Fourth Estate) 美国新闻评论家道格拉斯·卡特于1959年著书立 说,提出传播是除行政、司法和立法之外的“政 府的第四部门”。 20世纪80年代,美国广告与政治传播大师唐 尼·史契 瓦滋(Tony Schwartz‘s)称传播媒 介是人类的“第二位上帝”。

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 Media Criticism )、新闻批评、媒介观察 (Media Watch)、新闻事业评论、传媒批评、传媒评论。 吴迪:“顾名思义,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 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 雷跃捷1997: “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为基础,按照一定 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 准,对大 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 —— 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 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 论鉴别。” 雷跃捷 2003 :“所谓媒介批评 , 是以传播学为基础 , 按照 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与理想 , 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 , 对 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所作的价值判断 和理论鉴别活动。”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现代新闻界本身就是一种新现象。它的典型单位是大型 的大众传播机构。这些机构能促进思考与讨论,也能将 他们窒息。它们能推进文明进程,也能使之受挫。它们 能使人类的品质降低和庸俗化。它们能威胁世界和平。 (它们能由于某种心不在焉,不经意地就产生这样的情 形)它们能夸大或贬低新闻及其重要性,助长和满足某 种情绪,制造自以为是的虚构故事和盲点,夸夸其谈, 大言不惭,宣扬空洞的口号。随着新工具的不断应用, 它们的影响范围和势力与日俱增。这些工具已超越了那 些珍视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赋予的新闻自由的前辈们 的想象力,将谎言散布得更为快捷和遥远。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培训讲义(ppt40张)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培训讲义(ppt40张)

解放后中国的女性
(二)“超级女生(快女)”的现象 与女性角色变化
• 《超级女声》最大特点 ----对社会性别的重组, 制造出了中性化的社会 风潮。连续两届的“超 级女生”对女性进行了 重新定位,传统的那种 女性被否定,而新的女 性形象也不是人们所希 望的那种漂亮、前卫、 时尚,而是带有中性化 的倾向。
• 稳定的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方式指导着人的行为 ,即群体中的人们 在相互了解的规则范围内组织彼此之间的交流。其主要社会组织 成分可以通过四个基本概念来理解 :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 • 规范是一个群体所有成员都能理解和遵循的普遍规则 ; • 角色适用于群体活动中的具体位置 ; • 等级意味着人在群体中地位的差异 ,处于较低地位的人要服从较 高地位的人 ; • 制约是一种社会控制 ,通过社会控制 ,使个人避免践约规范。 • 大众媒介往往通过选择性的陈述和对某些主题的强调 ,来反映社 会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 ,包括对性别的理解、性别角色、性 别构成的等级以及对不同性别的人的制约。因为只有反映社会文 化规范 ,大众媒介才能与受众交流 ,并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
• 女性主义代表人物
西蒙· 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法国存在主义女 性主义代表,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法国前总统 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 。代 表作《第二性》。
• 《第二性》
• 讨论的三个方向: (一)性别差异的起源; (二)性别差异及不平等的内容及衍义; (三)两性应如何生活; 主要内容:全面探讨自古以来女人在男性掌控的世界中沦为他者 ——第二性——的处境,挑战所有本质论的女性主义与反女性主 义(Antifeminism),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就 的。”(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主张没 有永恒固定的女性气质或女人的宿命。尽管女人这样一个“与全 体人类一样自由而独立的存在,却发现自己在这世界上为男人逼 迫,不得不采取‘他者’(the other)的身份”,但女性透过存在 主义所强调的诚实面对自我与处境,勇敢地作抉择,努力改变处 境,仍然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存在,进而全面参与塑造过去一直 由男人所塑造的世界。

新闻媒介的类型.ppt

新闻媒介的类型.ppt

作为新闻专业自律的媒介批评制度 新闻评议会 专业协会及其章程 内部督察员 专业批评性期刊:新闻学评论
媒介批评三种形态的特征分析
3.公众的批评(监督的批评)
公众的媒介批评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媒介批评形态
本质:基于社会公众的批评,是一种社会公众对媒介行为的监督活动 从形式来看:类似于一种所谓的受众权益保护组织
7.媒介批评的形态 (西方)
西方的媒介批评:
“哲学的批评” “报章的批判” “学术的批评”
媒介批评的形态(国内个别)
“批评的声音”
印刷文字 电视的画面 广播的播报 互联网上的个人意见
媒介批评的形态
其一,基于学术层面的批评 其二,基于感想层面的批评 其三,基于观察层面的批评
4.媒介批评的主体
媒介自身:报纸、广播、电视等 学术界:学术争鸣、媒介批评网站等 公众:基层群众、受众等
5.媒介批评的取向
1、评判的取向
评判的取向涉及价值的判断,媒介批评应指出大众媒介所创造的价 值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人们指导与解释生活的意义
2、批判的取向
所谓批判的精神,也就是以否定性的思考、意识的启蒙、现状的改 变,来分析媒介中的物化关系,进而激起受众独立判断能力,免沦为商 业化媒介机构下的牺牲品
(3)学术的批评: 强调理论,通常不为一般大众所注意的批评。
媒介批评的传统分类:
广义的媒介批评是对一切与大众传媒有关的问 题的分析和评判。
涉及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 本体层面:作为大众传播学和媒介评论学的基本内容, 包括大众传播的五大部类 现象层面:指大众传媒制作的产品,即提供给受众的新 闻、娱乐、广告等等 文化层面:主要指大众传媒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媒介批评 李岩

媒介批评   李岩

媒介批评笔记第一讲:·媒介批评理论体系:传播者(对传播主体的行为心理进行分析)——传播内容(对媒介内容进行质化分析)——媒介机构,传播渠道(对传播机构与渠道进行政治、经济,媒介意识形态研究与公共领域的研究)——受众分析(对媒介接收者,媒介传播效果的分析)媒介批评的理论视角:·符号学·意识形态分析·叙事理论·解构主义·读者反应理论·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第二讲:·媒介批评史之: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批评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媒介发展史、媒介批评史、西方文化,传播学理论、哲学等。

课程内容:媒介批评史媒介研究方法媒介批评实践。

媒介批评中的几个重要节点:·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批评·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思想·英国媒介批评思潮---文化研究学派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媒介批评思潮·法国媒介批评思想,鲍德里亚等思想界人物媒介批评的观点·北美学院派的媒介透视,麦克卢汉等学者对媒介的批评。

重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单向度的人·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其名称来自于1923年成立于法兰克福的社会研究所。

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包括: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施密特…他们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评传统:老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早在20C30W就十分关注电影这一在当时欧洲十分流行的大众媒介,本雅明便是其中之一。

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早期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报刊、广播的研究和批判上。

20C60W以来,研究的对象发生了转移,在马尔库塞与哈马斯的研究著作中,电视已经成为讨论的主要大大众媒介。

以马尔库塞和哈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更注重对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做形而上学的外部研究。

他们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和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特别是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异化的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

媒介批判理论简介(ppt95张)

媒介批判理论简介(ppt95张)

媒介与公共领域转型
“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 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有些情况下,人 们把国家机构或用来沟通公众的传媒,如报刊也 算作‘公共机构’”。
随着书籍和报刊杂志媒体的运作、销售和消费形 式的变化,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随着电子传媒的兴起,广告获得新的意义,娱乐 和信息的不断交融,所有领域趋于集中化,以及 自由主义协会和地区公共领域的瓦解,公共领域 的基本结构又一次发生了转型。
法兰克福学派
西方历史最为悠久的批判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最大、最主要的一个派别。
前身是1923年在德国出现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 所,因其成员都曾在德国美茵河畔的该所工作过 而得名。
霍克海默1930年接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 为该所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社会哲学”, 并制定了“社会批判理论”作为“社会哲学”的 理论基础。
狭义的传播批判理论,即指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 马丁·杰伊:“所谓‘传播批判理论’,在其特 定意义上,即指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批判”包括三个层面: 思想层面,指的是理性批判和形而上学批判;社 会层面,强调的是社会批判(大众文化批判); 国家层面,侧重于意识形态批判(政党意识形态 和科学主义意识形态)。
当这个公众的规模较大时,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 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就是这种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简介
60年代被誉为前西德当代最杰出、最有影 响力的思想家。1954年他完成博士论文, 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两年后他担任法兰克 福研究所阿多诺的助理。在歌德堡大学执 教20年之后,任法兰克福大学的哲学和社 会学教授。他在早期基本上继承法兰克福 学派前期的批判传统,对资本主义和科技 理性颇多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段的批评→运用网络手段的批评。

它的起源如同新闻的起源一样,早在
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
.
17
• 思索与反思的同一链条构成了社会意识的 发展史,也构成了新闻与新闻批评的发展 史,狭义的媒介批评在这一链条上伸展它 的演变系统。因为任何意识倾向,都会引 起人们对这种倾向的再认识,媒介批评与 反批评也就循环地出现。
• 3、诠释的取向
• 诠释的目的,在于使受众从“意义的消费者”, 转变成为“意义的生产者”。
.
16
• 六、媒介批评的起源

媒介批评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
是人类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从认识论的
角度看,它和新闻传播活动同步产生,经
历了:

运用口头形式的批评→运用文字形式
的批评→运用印刷手段的批评→运用电视
• 一、媒介是什么?
• 媒介是工具 • 媒介是文化 • 媒介是权力 • 媒介是文本
.
8
• 二、什么是媒介批评

这是1999年7月的一个晚上,电视剧《还珠
格格》(续集)正在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屏
幕前,一对青年夫妇因为看电视剧而引发了一场
争论。

丈夫:这么俗的东西你也看,再看就关电视!
• 妻子:什么,俗?这在古装戏里算是好的了。 嫌俗,你拍一部不俗的给我看看!
.
4
• 使用教材:
• 雷跃捷 :《媒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 参考书:
• 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 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们大学出 版社,2001年。
• 李岩:《媒介批评——立场· 范畴· 命题· 方 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 潘知常、林炜:《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 社,2002年。
.
5
• 《传媒批评——揭开公正中立的面纱》, 肖小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 月;
• 《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 解读》,谢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8月;
• 《媒介批评》(第1、2辑),蒋原伦、张 柠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2006年6月。
• 丈夫:哼!你看戏里面唱的都是些什么词。 “你是风儿我是沙”,我看歌词应该改成“你是 疯子,我是傻子”!
• 妻子:电视台也疯了傻了?人家可是花了55万 元一集高价买断的。
• 丈夫:那是电视台媚俗!没品位!

……
.
9
• 何谓媒介批评?
• 媒介批评源于英文的media criticism,就是 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 及媒介自身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理论思维,依托某种思想 理论对媒介进行分析。
.
6
• 学习资源:
• ◆专业期刊:《新闻记者》、《新闻界》、 《当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 究》。。。。
• ◆网站:中华传媒网、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中国电视批评论坛。。。。。
• 成绩考核:最终考核方式为论文一篇,最 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20%,论文成绩 占80%
.
7
第一讲 媒介批评的含义、对象与起 源
.
10
其他理解:
媒介批评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对 其内在意义及社会影响的鉴别和评判。 (1)依据一套价值体系,对大众传媒及 其传播活动的诠释与评价 。 (2)对新闻传播活动负面影响的否定性 评判。
.
11
◆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为支点,对媒体 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活动。
•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响,是一种原生 的媒介批评形态。
.
18
• 以媒介批评而言,我国古史上早有明确的 记载。邸报的出现及对邸报的评论就是最 突出的例子。唐末人孙可之(孙樵)在 《经纬集》中评述《开元杂报》有“系日 条事,不立首末”的描述,也有“樵后得 《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云”的评价。
• 我国是世界新闻批评活动开展最早的国家, 以上可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媒介评论。
• 教学方法:
• 本课程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 式教学。教师在系统讲授基本理论后, 学生以小组形式报告案例分析,结合 最新动态,探讨相关理论问题。

• 本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小组报告和期 末论文共同构成,同时结合平时课堂 讨论情况。
.
3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引导学生掌握“媒介批评”的基本要 领,找到该课程与其自身将要从事的 工作之间的对应点,实现该课程的实 践性目标。引导学生对当下中国媒体 所存在的不良现象予以高屋建瓴的关 注和深刻的思考,并培养对新闻事业、 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和敬畏感。
媒介批评
.
1
前言、课程介绍
•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以批评的眼光分析新闻媒
介的国内外媒
介批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集中讨
论近年来我国新闻分析与媒介批评中
的热门话题。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理
论与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
与方法分析、批评新. 闻实践及作品。 2
.
19
七、媒介批评的主体
• 媒介批评的主体,是指从事媒介批评的团 体、组织和个人。
• 媒介批评的主体构成十分丰富。我们如果 从个人和团体组织两方面进行划分的话, 基本构成有二:
• ◆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第一层反思。
• ◆媒介批评是新闻活动的第二层反思。
.
12
• 三、媒介批评的对象与范围
• 1、媒介产品
• 媒介产品的内容 • 媒介产品的形式 • 2、媒介组织 • 把关人 • 制度 • 3、媒介环境 • 媒介与社会 • 媒介与人
.
13
媒介批评的基本范围是:
1.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评价 2.对新闻报道社会影响的评价 3.对媒体的评价
.
15
• 五、媒介批评的取向
• 1、评判的取向
• 评判的取向涉及价值的判断,媒介批评应指出 大众媒介所创造的价值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人 们指导与解释生活的意义
• 2、批判的取向
• 所谓批判的精神,也就是以否定性的思考、意 识的启蒙、现状的改变,来分析媒介中的物化关 系,进而激起受众独立判断能力,免沦为商业化 媒介机构下的牺牲品
.
14
• 四、媒介批评和大众传播学的异同
• 1、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流派
• 美国的行政学派——为媒介和既定体制 服务
• 欧洲批判学派——从哲学和社会学的高 度去观察和分析媒介。
• 欧洲批判学派的研究属于媒介批评的一 个组成部分,或者说,媒介批评也是大众 传播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 2、媒介批评立足于反思的、自我反省的 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