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整理笔记
西方文论选总结笔记
西方文论选总结笔记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理想国》著作艺术本质论摹仿说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模仿艺术是不理想的艺术,三床说理式床(不完全模仿)木匠床(不完全模仿的不完全模仿)艺术家床。
1.模仿不告诉人真理2.模仿挑拨人们卑劣的情欲,不道德3.模仿不是创造出来的。
艺术创作论灵感说灵感来源于“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认为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
1、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
2、灵感的表现是迷狂。
3、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忆。
迷狂说神似灵感,理智如诗,迷狂如诗,黯然失色。
作家论 1.作家对自己所写的东西有真知灼见,有自己的判断2.作家应具有天生的语文的天才,第二是知识,第三是训练3.真正的作家是哲学家,哲学家是爱智慧者,爱美者,诸神的顶礼者。
美的阶段论:美得个别事物,形体美-美的行为制度-美的学问知识-美本身。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文艺本质论 1.否定“理式”的存在,肯定现实的可靠性2.一切艺术都是模仿,存在种差,媒介方式对象不同3.模仿的不是自然,是人的行动4.不是单纯的依样画葫芦,三中模仿形态: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应有的样子,不可能有而相信其有的样子5.模仿是人的本能。
悲剧理论 1.悲剧含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本质);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效果)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 2.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辞、形象和歌曲。
情节中心论。
3.悲剧人物比我们好,但不是十全十美。
悲剧内在根源来自主观。
悲剧冲突来自悲剧人物范了错误或发生厄运4.悲剧题材:大家族,亲人间的杀害5.复杂结构说:所谓突转是指要安排一些行动,是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形成怜悯与恐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西方文论读书笔记
西方文论读书笔记第一篇:西方文论读书笔记《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赵一凡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北京第1版)1、所谓文论,原本是指20世纪发展起来的诸多西方批评理论。
与此同时,它也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变革态势下,不断挣扎求生的欧美新**流。
作为新学,文论图变心切,反复倡导观念变革。
革新之余,它们还喜欢在自己名号前,添加新(New-)、超(Super-)、反(Anti-)、后(Post-)之类头衔,以此标榜先进,或与众不同。
二战后,这些“加帽子”的文论流派层出不穷,诸如新左派、新历史,超现实、超自我,反文化、反表征、反俄狄浦斯,后工业、后现代、后殖民、后启蒙、后形而上学,不一而足。
尽管来路不一,倾向各异,文论的共同癖好却是一以贯之地反思和批判西方文明。
从尼采到福柯,各色批判思潮绵延百年,起伏跌宕,不断超越形而上学,突破人文传统,引领西方学术创新图变。
(序言001)2、文论研究为何如此困难?(序言002)(a.文论多属于杂交理论或跨学科知识。
b.文论多来自德、法、俄等欧陆国家,经过传播,形成跨国理论,进而在全球遭遇误读。
c.文论富有挑战精神、革新冲动,不断对传统发出挑战,是英雄也是麻烦制造者。
d.作者认为,文论的最大麻烦在于其危机求变逻辑。
反复受挫中产生的游戏癖好、意义虚无、理论商品化等等。
)3、准确说,西方现代性既非两项合成,亦非四项并列,而是三位一体:即科学精神、民主政治、艺术自由。
作为理性,它包含三个子项,分别是认知理性、道德理性、艺术理性。
我们所说的现代主义(Modernism),或曰欧美现代派文学,一般从1857年算起,即文学史上同时出现波德莱尔《恶之花》、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那一年。
而俄裔作家纳博科夫1958年在美国出版畅销书《洛丽塔》,则象征了后现代文学的出场。
(现代性:文艺现代性、哲学现代性、社会现代性)社会现代性:A时空分割重组农业社会中,历书、沙漏、观象学为人提供了粗略时序,其特点是时空相联。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一、西方文论的概念与起源1.1 西方文论概念西方文论(Western Literary Theory)是指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包括文学的产生、形式、内容、风格、流派、主题、意义等方面。
西方文论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揭示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变迁,探寻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1.2 西方文论的起源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学哲学思想的萌芽。
古希腊的文艺批评家如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等人,关于文学的审美规范、创作技巧和审美功能的思考,为西方文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文学批评活动,如维特鲁威、蓬塔诺等人提出了一些与西方文论相关的理论观点,为文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西方文论的发展与演变2.1 古典主义文论古典主义文论是指欧洲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批评思潮。
古典主义文学批评主张在文学创作中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和传统,追求规范化、经典化和理性化,通过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学作品的模仿和借鉴,强调文学作品的规则性和完美性。
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柯尼耶、英国的杜费等。
2.2 浪漫主义文论浪漫主义文论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追求文学作品的奇特、唯美和非理性特质。
浪漫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与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感受的融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代表性人物有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英国的科尔里奇等。
2.3 现实主义文论现实主义文论盛行于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作品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追求作品的真实、自然和精确,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现实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客观性和客观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表现。
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米约、英国的伦斯特、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2.4 后现代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兴起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国家。
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主张超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二元对立,批判现代化的理性主义和真理寻求,追求个体化、异质化和多元化,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西方文论专题知识点总结
西方文论专题知识点总结西方文论是研究文学和文化现象的学科,它包括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涵盖了文学的起源、发展、结构、风格、流派、作家、作品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后人种主义等众多角度来总结西方文论的专题知识点。
一、结构主义1. 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文论思潮,它的基本理论基础是对“结构”的研究。
结构主义通过对文本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文本内部的意义体系和结构规律。
2. 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有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弗洛伊德、赫拉德·格拉米希等。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结构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 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结构主义的出现使得文学研究开始从传统的历史、作者、文学作品等观念转向了更加注重文本本身的内部结构和意义。
这种转变为后来的文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二、后结构主义1. 后结构主义的起源和特点后结构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一种文论思潮,它在结构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和超越。
后结构主义擅长发现和解读文本的多重意义,并试图揭示文本之外的更深层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2. 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有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让-福科·利约塔、朱利亚·克里斯蒂娃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并对后结构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3. 后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后结构主义的出现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和理解,并使得文学研究更加注重对文化、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分析和关注。
由此,后结构主义为后来的文论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考和材料。
三、后现代主义1.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特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种文论观念,它试图超越传统的现代主义范畴,反对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一切伦理、形式和结构的限制,强调个体主义和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20世纪西方文论终极笔记
20世纪西方文论终极笔记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0.1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包括: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表现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科学主义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结构主义。
0.2★两次转移:从作家到作品(20、30年代形式主义和新批评兴起)和从作品到读者接受(30、40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兴起;60、70年代解释学和接受理论完成。
)。
0.3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非理性转向,主要就人本主义而言。
★语言论转向:古代:世界的本质是什么17世纪:我们如何知道世界的本质,笛卡尔。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们如何表述我们所知晓的世界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
认为自然界万物互为象征,组成“象征的森林”,而人的诸感官之间亦相互应和沟通,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也是互为应合、交流的,诗就是这种象征、应和的产物。
故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前期象征主义随着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而告终。
第一讲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一、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保尔·瓦莱里(1871-1945),法国人,1912年出版《旧诗集存》,1912年发表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1922年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海滨墓园》标志着其诗歌创作的顶点。
主要理论著作有《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和三本续集。
1、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第一,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现实世界为可鄙的、不真实的,他们力图超越现实而进入超验的心灵世界和“内在生命的实体”,他们感到真切存在的只是“大自然和生命的某些面貌以及人类的某些作品”所赋予的激情,使人能从中汲取“珍贵的感觉、无限丰富的思想以及思想、情感、严谨的幻想的奇妙组合,还有与神秘相连的快感和活力”,并孕育出“应合”的象征主义诗作。
(完整word版)西方文论笔记
(完整word版)西方文论笔记西方文论笔记1. 文学的三个功能:娱乐、教育、思考。
这三个功能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2. 可以通过文学来了解人类的情感、思想、信仰、社会文化等方面。
因为文学是一种表达和传递人类经验的方式。
3. 文学作品的主题并不是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或情感表达,而是探究人类普遍存在的主题(如爱情、人性、道德、自由、平等等)。
因此,文学是社会化的,是表达社会普遍意义的。
4. 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表达主题,更在于艺术地表达和传达主题,有时甚至在反复阅读中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内涵。
5. 文学经典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文化和思想体系。
6.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互为表现,不能分离。
艺术性是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要素。
7. 文学评价不仅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更关注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
因此,文学评价也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
8. 文学批评家的职责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需要具备广泛的文化和理论知识,以便对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和分析。
9. 文学批评的不同流派和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都是用不同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不同流派和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对错之分,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而存在的。
10. 最好的文学批评不是提供简单答案的答案,而是提供挑战性问题的答案。
好的文学批评应当引导人们去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西方文论笔记
西方文论笔记西方文论笔记前言一学习要求1.将读原著放在第一位参考书的正确与否对理解原著影响很大2.将作者、时代、语境相联系文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文艺状况:前提条件●历史状况:间接背景●哲学状况:思想资源3 .用批判的态度读有原著,用比较的方法读讲义西方文论是过去时代的产物,现在的有效性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是有限的;作者的视角、学养、兴趣的不同对原著的理解也不同,从比较中分辩正误、优劣。
二.必读的书:●作家的作品,原著●伍X甫《西方文论选》《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参考书: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2. 伍X甫《欧洲文论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3. 《西方文论史纲》中国人民大学19854. 《西方古典美学史论》南开大学19925.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欧洲近代文艺思潮论》首师大1997三. 三个阶段按内容分,古代、近代、现代按形态分,古代:1. 古典主义(古希腊、罗马时期)2. 蒙昧主义(中古世纪)3.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4. 新古典主义(17世纪法国开始)近代5. 启蒙主义(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期)6. 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7. 浪漫主义和新浪漫主义(19世纪,新- 19世纪末,唯美主义,象征主义)8. 现实主义和黑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19世纪)9. 马克思主义(19世纪)10. 俄国革命民族主义(19世纪)现代11. 非理性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12. 现代主义(20世纪)13. 西方马克思主义(20世纪)14. 后现代主义全面兼顾,重点突出四. 二十七讲1. 前柏拉图美学思想2. 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3. 亚里思多德和诗学4. 郞吉论崇高5. 圣奥古斯都的教父学美学6.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兴7. 布瓦洛和新古典主义8.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9. 雷克的新科学历史哲学美学10. 理学之父11. 罗素经事科学的美学思想12. 狄德罗百科全书式的美学思想13. 拉奥孔14. 康德美学在自然与自由之间15. 席罗论审美王国的法典16. 哥德论诗与真的辩证法17. 黑格尔美学上的金字塔18. 空想社会主义的美学,乌托邦里的真实19. 浪漫主义美学的嬗变20. 现实主义美学的发展21. 俄国革命民族的美学:现实主义之路22. 非理性主义美学,非理性中的理性23. 精神分析学的文艺批评24.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25. 卢卡奇26. 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思想27. 法英美的西方美学五.课后及时复习。
哲学-西方文论笔记
西方文论笔记导语·思想与智慧的挑战·听课、读书、思考、论辩一、关于本课·“西方文论”课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西方文艺美学”将涉及到文学理论、美学问题、哲学问题。
·“西方文论”是指从古希腊罗马到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的西方文艺理论思想西方主要指欧洲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法、英、德·西方古典文论的发展1.古希腊罗马时期2.中世纪神学美学时期3.文艺复兴时期4.新古典主义时期:(法国)5.启蒙运动时期:莱辛、狄德罗6.德国古典美学时期:康德、歌德、席勒*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人民文学出版社;陈忠梅,贺拉斯:《诗艺》莱辛《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商务印书馆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二、学习研究西方文论的意义·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文学艺术问题,诗集上常常是对古人所思考与阐述的问题的一种重新的思考,以古为鉴,我们也许可以获得阐释今天的文学艺术问题的更好的方式与能力·古典理论家对于文学艺术问题的审美思考,总是体现着他们坚定的信念与理想,总是体现着他们密切关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致力于文艺在真、善、美向度上的提升,以此实现文艺对于人性的合理发展与社会的合理构建的重要作用的强烈愿望·深刻的思想毕竟比精明的方法重要第一讲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亚、北非、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大约公元前11世纪~9世纪:荷马时代(荷马史诗)约公元前6世纪~4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力彼得斯和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三大雕塑家、·亚斯贝斯:轴心时代(《历史的起源与》时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之前300年间标志: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终极关怀的觉醒”,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辉煌的时代——轴心时代,以前的所有的思考都在向这个时代凝聚,此后的时代都在反思与回望这个时代。
20世纪西方文论复习笔记
【20世纪西方文论】复习笔记0 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一.知识掌握要求了解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概况及其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0.1 当代西方文论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主潮。
0.2 当代西方文论的“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三.应试指南0.1记忆: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和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0.2理解:“非理性转向”的含义和“语言论转向”的含义。
1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一.知识掌握要求了解象征主义和薏象派代表作家及其论著,掌握其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考核知识点1.1 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瓦莱里、叶芝及其主要论著。
1.2 瓦莱里的诗歌“音乐化”论。
1.3 瓦莱里强调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1.4 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 叶芝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1.6 庞德的“意象”定义。
1.7 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三.应试指南1.1记忆:瓦莱里、叶芝及其论著。
1.2理解: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1)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2)诗情世界与梦幻世界的内在联系;(3)语言的音乐化。
1.3理解:瓦莱里论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1.4记忆: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理解:叶芝对象征的要求:包含着感情象征的理性象征。
1.6记忆:庞德的“意象”定义:“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1.7理解;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2 表现主义一.知识掌握要求了解表现主义文论的发展概况和主要观点。
二.考核知识点2.1 表现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及其主要论著。
2.2 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
2.3 科林伍德对表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区分。
三.应试指南2.1记忆:克罗齐的主要论著《美学原理》、《美学纲要》;科林伍德的主要论著《艺术原理》。
2.2理解: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直觉指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的活动;直觉即表现,两者不可分割。
西方文论史笔记
西方文论呈现的方式大体有三种:一种是在一些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美学家的著作中包含着的文学理论。
第二种是诗人作家著书立说谈他们的文学见解。
第三种是19世纪以后才有的专门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写的文艺理论论著。
西方文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也可以分为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的后现代文论四个历史阶段: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学习西方文论应注意影响西方文论发展的以下几种因素:第一,注意西方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与文艺理论发展变化的关系。
第二,注意西方社会生活的演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变化对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三,注意哲学思潮的变化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四,注意基督教神学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五,注意语言学、符号学的发展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六,注意西方文论研究重点的转移和自身范畴的演变,文学艺术理论是在文艺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受政治、哲学等条件的影响而发展的。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约前500)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之一,主要贡献在哲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美学等方面。
其基本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体现着一种数的和谐。
西方文论读书笔记
西方文论读书笔记【篇一:西方文论读书笔记】《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赵一凡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北京第1版) 1、所谓文论,原本是指20世纪发展起来的诸多西方批评理论。
与此同时,它也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变革态势下,不断挣扎求生的欧美新学潮流。
作为新学,文论图变心切,反复倡导观念变革。
革新之余,它们还喜欢在自己名号前,添加新(new-)、超(super-)、反(anti-)、后(post-)之类头衔,以此标榜先进,或与众不同。
二战后,这些“加帽子”的文论流派层出不穷,诸如新左派、新历史,超现实、超自我,反文化、反表征、反俄狄浦斯,后工业、后现代、后殖民、后启蒙、后形而上学,不一而足。
尽管来路不一,倾向各异,文论的共同癖好却是一以贯之地反思和批判西方文明。
从尼采到福柯,各色批判思潮绵延百年,起伏跌宕,不断超越形而上学,突破人文传统,引领西方学术创新图变。
(序言001)2、文论研究为何如此困难?(序言002)(a. 文论多属于杂交理论或跨学科知识。
b.文论多来自德、法、俄等欧陆国家,经过传播,形成跨国理论,进而在全球遭遇误读。
c.文论富有挑战精神、革新冲动,不断对传统发出挑战,是英雄也是麻烦制造者。
d.作者认为,文论的最大麻烦在于其危机求变逻辑。
反复受挫中产生的游戏癖好、意义虚无、理论商品化等等。
)3、准确说,西方现代性既非两项合成,亦非四项并列,而是三位一体:即科学精神、民主政治、艺术自由。
作为理性,它包含三个子项,分别是认知理性、道德理性、艺术理性。
我们所说的现代主义(modernism),或曰欧美现代派文学,一般从1857年算起,即文学史上同时出现波德莱尔《恶之花》、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那一年。
而俄裔作家纳博科夫1958年在美国出版畅销书《洛丽塔》,则象征了后现代文学的出场。
(现代性:文艺现代性、哲学现代性、社会现代性)社会现代性:a时空分割重组农业社会中,历书、沙漏、观象学为人提供了粗略时序,其特点是时空相联。
西方文论笔记打印版
西方文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也可以分为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的后现代文论四个历史阶段: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古希腊的文艺理论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毕达哥拉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之一.其基本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体现着一种数的和谐。
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了艺术和美学。
他们从数量比例上着力探寻艺术的形式美,得出“美是和谐统一”这一结论。
这一学派把美的比例关系加以扩大,提出两个宇宙的概念,即“小宇宙”和“大宇宙”。
他们把天体看作大宇宙,把人看成小宇宙,认为人的身体跟宇宙天体一样,都由数的和谐原则统辖,人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一旦人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相契合,就进入了艺术欣赏状态。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赫拉克利特,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家的奠基人。
A其基本哲学观点是把“火”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
整个天体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B首先提出“艺术摹仿自然”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
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
(完整word版)西方文论笔记
西方文论一、古希腊的文艺理论(一)、产生背景:政治背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荷马时代”的原始氏族制社会逐渐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到公元前6世纪已建立起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
后来由于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雅典的经济形式开始转型,新的自由民形成的工商业奴隶主也相应壮大,并和原有的占有土地的世袭奴隶主贵族展开争取平等自由民主的斗争。
经济背景:城邦国家时期,经济形势主要是农业生产,由于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雅典等城邦的经济形式由农业转向手工业和商业。
文化背景:史前希腊就有了较发达的文化,荷马史诗在公元前9世纪就已在民间流传,公元前6世纪形成文字。
文艺理论是文艺实践的总结,丰富的文艺实践为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的文艺理论: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毕达哥拉斯的基本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因为万物都能用数去计算,所以认识世界就是认识支配世界的“数”,他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体现着一种数的和谐。
他们从数量比例关系上着力探寻艺术的形式美,得出“美是和谐统一”的结论。
他的理论观点对后来的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普罗提诺以及基督教神学美学和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家和美学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赫拉克利特把“火”看做世界的本源,认为整个天体就是地、水、风、火的运动过程。
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德谟克利特,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
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他受赫拉克利特的影响,接受了“文艺模仿自然”的观点。
他是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家。
文艺模仿自然,不只模仿人的外貌,而且模仿人的才智、行为和心灵。
他把审美作为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提出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
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苏格拉底哲学的中心思想是神学目的论,他认为宇宙自然是由神创造的,人也是神创造的。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第一章总论§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
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4、研究方法§(1)、以人为本。
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
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
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
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1、哲理性文论§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3、政治性文论§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
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
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美学等无不如此,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自然的理解不同而已。
(完整word版)西方文论整理笔记
西方文论整理笔录西方文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依据时间先后序次,也可以分为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和后现代文论四个历史阶段: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期间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近代文论:启示主义——自然主义启示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责备” ——结构主义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响责备——女权主义责备——新历史主义责备——后殖民主义责备古希腊的文艺理论柏拉图(公元前 427-前 347)出生于雅典世袭贵族之家,从小遇到优异教育,20岁就学于苏格拉底门下,很得苏格拉底赏识,与老师反对民主派的政治立场一致,师生友情非同一般,老师死后,他到各国游览,一方面研究地中海沿岸的各国文化,一方面找寻政治上的支持者,以实现他重修奴隶主贵族执政的理想国的梦想。
回雅典后,在阿卡德摩斯体育场周边他朋友集资买的房子和花园中建立学园开始讲学。
在此开始写作《对话》,还写了《斐立布斯》和《法律篇》等著作,擅长思辨,追求执着,平生不娶,暮年陷着迷秘主义, 82 岁逝世。
其著作设计政治、伦理、教育、哲学,文艺理论和美学是他哲学系统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散见于好多对话中,其著作几乎都用对话写成,谈论双方会合一个或多个问题,一问一答,相互反驳,揭露矛盾,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
把对话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运用于学术谈论,是一个创举。
1.理式论模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系统的理论基石。
他所说的“ 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久不灭的“本体” 。
(完整word版)西方文论笔记
(完整word版)西方文论笔记西方文论一、古希腊的文艺理论(一)、产生背景:政治背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荷马时代”的原始氏族制社会逐渐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到公元前6世纪已建立起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
后来由于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雅典的经济形式开始转型,新的自由民形成的工商业奴隶主也相应壮大,并和原有的占有土地的世袭奴隶主贵族展开争取平等自由民主的斗争。
经济背景:城邦国家时期,经济形势主要是农业生产,由于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雅典等城邦的经济形式由农业转向手工业和商业。
文化背景:史前希腊就有了较发达的文化,荷马史诗在公元前9世纪就已在民间流传,公元前6世纪形成文字。
文艺理论是文艺实践的总结,丰富的文艺实践为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的文艺理论: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毕达哥拉斯的基本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因为万物都能用数去计算,所以认识世界就是认识支配世界的“数”,他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体现着一种数的和谐。
他们从数量比例关系上着力探寻艺术的形式美,得出“美是和谐统一”的结论。
他的理论观点对后来的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普罗提诺以及基督教神学美学和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家和美学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赫拉克利特把“火”看做世界的本源,认为整个天体就是地、水、风、火的运动过程。
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德谟克利特,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
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他受赫拉克利特的影响,接受了“文艺模仿自然”的观点。
他是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家。
文艺模仿自然,不只模仿人的外貌,而且模仿人的才智、行为和心灵。
他把审美作为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提出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
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苏格拉底哲学的中心思想是神学目的论,他认为宇宙自然是由神创造的,人也是神创造的。
西方文论易考知识点整理
西方文论易考知识点整理知识考点模仿说(理念说):柏拉图接受先辈哲人的模仿说,将文艺模仿经现实客体而指向超现实的“理式”。
理式世界第一性,现实世界第二性,艺术世界第三性。
艺术世界只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三层”。
诗的根源是模仿,诗是对现实拙劣的模仿,而现实是对理念不完全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产生于人的“模仿天性”以及“对模仿的作品感到快感”,承认了现实世界的真是性,艺术的真实性。
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高明的诗人都是靠灵感来创作,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的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
迷狂说否定了技巧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悲剧(亚里士多德):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净化陶冶人的心灵,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最重要,人物性格第二。
净化:Katharsis或者Catharsis,又译"卡塔西斯",后来弗洛伊德所谓的"宣泄"也是用这个词。
"净化"起初是指古代宗教祭祀活动所导致的一种情感作用,即:通过热烈的歌、舞、乐将内心的激情摹仿出来,灵魂得到解脱,便也得到了净化。
"净化"后来成为亚里士多德解说悲剧的重要概念;悲剧中的"净化",既是通过"怜悯和恐惧"、也是要排除"怜悯和恐惧",最终求得新的和谐。
"或然律"(Probable)和"必然律"(Necessary):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概念。
他认为:艺术并不是像历史学家那样"叙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叙述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诗学》所说的"按照或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情"。
西方文论读书笔记
西方文论读书笔记《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赵一凡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北京第1版)1、所谓文论,原本是指20世纪发展起来的诸多西方批评理论。
与此同时,它也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变革态势下,不断挣扎求生的欧美新学潮流。
作为新学,文论图变心切,反复倡导观念变革。
革新之余,它们还喜欢在自己名号前,添加新(New-)、超(Super-)、反(Anti-)、后(Pot-)之类头衔,以此标榜先进,或与众不同。
二战后,这些“加帽子”的文论流派层出不穷,诸如新左派、新历史,超现实、超自我,反文化、反表征、反俄狄浦斯,后工业、后现代、后殖民、后启蒙、后形而上学,不一而足。
尽管来路不一,倾向各异,文论的共同癖好却是一以贯之地反思和批判西方文明。
从尼采到福柯,各色批判思潮绵延百年,起伏跌宕,不断超越形而上学,突破人文传统,引领西方学术创新图变。
(序言001)2、文论研究为何如此困难?(序言002)3、准确说,西方现代性既非两项合成,亦非四项并列,而是三位一体:即科学精神、民主政治、艺术自由。
作为理性,它包含三个子项,分别是认知理性、道德理性、艺术理性。
我们所说的现代主义(Modernim),或曰欧美现代派文学,一般从1857年算起,即文学史上同时出现波德莱尔《恶之花》、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那一年。
而俄裔作家纳博科夫1958年在美国出版畅销书《洛丽塔》,则象征了后现代文学的出场。
(现代性:文艺现代性、哲学现代性、社会现代性)社会现代性:A时空分割重组农业社会中,历书、沙漏、观象学为人提供了粗略时序,其特点是时空相联。
就是说,传统时间总与地理标志相关。
例如农妇看见羊群下山,便知该为丈夫做晚饭。
教堂钟声回荡,标志着礼拜或婚礼。
钟表,意味着现代时空的出现:它分割时空,将时间从空间中剥离出来,变成有序格栅。
譬如闹钟,它将一天分为几个工作段、休息段。
时空重组的显著后果是:距离感淡化,空间几成幻象,现代人备感时间驱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论整理笔记西方文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也可以分为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和后现代文论四个历史阶段: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古希腊的文艺理论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出生于雅典世袭贵族之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20岁就学于苏格拉底门下,很得苏格拉底赏识,与老师反对民主派的政治立场一致,师生友谊非同一般,老师死后,他到各国漫游,一方面研究地中海沿岸的各国文化,一方面寻找政治上的支持者,以实现他重建奴隶主贵族执政的理想国的愿望。
回雅典后,在阿卡德摩斯体育场附近他朋友集资买的房子和花园中建立学园开始讲学。
在此开始写作《对话》,还写了《斐立布斯》和《法律篇》等著作,长于思辨,追求执着,终生不娶,晚年陷入神秘主义,82岁去世。
其著作设计政治、伦理、教育、哲学,文艺理论和美学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散见于许多对话中,其著作几乎都用对话写成,讨论双方集中一个或多个问题,一问一答,互相辩驳,揭露矛盾,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
把对话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运用于学术讨论,是一个创举。
1.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这种本体是一种由低向高的体系,最底的理式是具体事物的理式如“桌子”、“树”的理式,再往上是数学、几何方面的理式,如三角、正方、圆等,再往上是艺术、道德方面的理式,如公正、美等;越往上,理式越完美,而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神的化身。
这样一个精神的理式体系又是和现实的自然世界相对应的,现实的“床”是理式的床的影子,是理式造出来的具体的特殊外在形象。
他说:“理式”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
这里所说的创造一切的理式,就是“最高理式”,就是创世主、是神。
他以理式论否定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现实世界是以理式世界为蓝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存在。
人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要经过感觉,只需要对理式的领悟。
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他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
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所以艺术品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
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
在他看来,文艺的摹仿就像镜子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不能摹仿事物的“实体”(本质)。
因此,他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感。
把摹仿现实的诗人、艺术家列为九等人中的第六等,摆在医卜星象家之下。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摹仿说。
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是西方最早把文艺比喻成反映生活的镜子的说法,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
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他否定文艺的理由之一是只能摹仿事物一部分影像,“和事物的真实体隔得很远”,也就是说,他不但要求艺术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而且要求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共性。
3.灵感说a.灵感的基本含义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
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柏拉图是古希腊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沿用“灵感”本义,将之运用于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
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
他认为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
他把文艺的本质堪称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诵诗人又是诗人的代言人”。
灵感的表现是迷狂。
他认为世间有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爱情的迷狂。
这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
他说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实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境,甚至会由失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这是他的重要理论贡献。
其错误在于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作用。
c.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忆。
也就是说,灵感的获得,虽然有“尘世的美”的引发,但并不是来自尘世的现实美,而是在被尘世现实美引发后,又把现实尘世美“置之度外”,使灵魂直接对上界真善美世界进行回忆,直接把握事物的真实体,把握真善美,而不是进行外形的“摹仿的摹仿”,这时,才能吟诵出伟大的诗篇。
d.灵感说显示出柏拉图理论的矛盾及其价值柏拉图的灵感说既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又包括对文艺活动的真知灼见。
他把灵感的源泉归于“神灵凭附”,把获得灵感的过程看成是灵魂比较完善的人在尘世的美引发下对最高的理式世界的直接回忆。
他认为有两种艺术,一种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的文学艺术,一种是完善的灵魂对最高理式回忆所产生的文学艺术。
后一种“代神说话”才涉及灵感。
是理想国允许存在的。
柏拉图灵感说的价值:首先,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就是灵感的产物。
以磁石吸引铁环的比喻,说明艺术情感活动的特点和力量,使人们对文艺活动本质特征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他看出了理智和灵感的区别。
前者是科学的思维形式,后者是艺术创造的思维形式。
认为单凭理智创作不出优美的艺术作品。
其次,看出了文艺创作与技术制作的区别。
指出艺术创作不只是凭技艺,而是凭灵感。
再次,强调灵感是人的不朽灵魂“见到尘世的美”而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
揭示了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美的触发,但又不停留在对现实美的摹写上,而是努力创造有普遍性的理想美的形象的过程。
他的文艺理论总的倾向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但在阐述理式论摹仿说,文艺社会功用说以及灵感说的过程中,又揭示了文艺的一些本质特征和规律,包含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萌芽。
对中世纪神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理论和一些现代派理论影响很大。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17岁时求学于柏拉图,他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对待柏拉图的学说。
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诗学》是西方文论和美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是西方“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前世纪末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
”1.文艺本质论a.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摹仿亚里斯多德所用的“摹仿的艺术”一词与柏拉图的不同。
他把职业性的技艺与今日称之为美的艺术加以区别,称史诗、戏剧、音乐、绘画、雕刻等美的艺术是“摹仿”或“摹仿的艺术”。
柏拉图则将两者都看成技术制作,认为只有来自神的灵感的艺术才与技术有区别。
他扩大了“摹仿艺术”的范围,把颂歌包括在“摹仿的艺术”之内,就是说,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摹仿”,不承认有来自神的灵感的颂神艺术和模仿艺术的区别。
他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离开具体存在的所谓“理式”,肯定了艺术模仿的对象本身是真实的存在,提出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
b.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他认为历史所写的是个别的业已发生的事,而诗所写的事可能发生的事,即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带有普遍性的事。
认为诗比历史更有必然性或普遍性,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有更高的真实性。
c.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他认为有三种创作方法:“他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第一种偏于再现,第二种偏于表现,第三种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他显然主张第三种,把第三种创作方法看成是最理想的创作方法。
认为“从诗的要求来看,一种合情理的不可能总比不合情合理的可能较好。
2.悲剧理论a.悲剧的含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诗学》第六章)他认为悲剧与其它种类艺术相比有以下差别:“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
”即第一,悲剧和其他艺术模仿对象所使用的媒介不同。
和喜剧一样用演员、歌曲和韵文交替使用来摹仿。
第二,悲剧和其他艺术摹仿的对象不同,它摹仿的是好人的严肃行动。
第三,悲剧和其他艺术摹仿的方式不同。
用“动作摹仿”的方式。
第四,悲剧“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b.悲剧情节和人物性格他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
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他认为,第一,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模仿的对象决定的,在他看来,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
“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
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第二,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决定的。
他认为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人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
要达到这种效果,关键是组织情节,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来实现。
他认为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是:1.性格必须善良;2.性格必须合适;3.性格必须与一般人相似;4.性格必须一致。
c.悲剧的布局他认为情节安排是“悲剧艺术的第一事,而且是最重要的事。
”如何安排情节?他提出“情节的整一性”原则:“悲剧是对于一个完整而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
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
”其目的是要使悲剧达到“结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