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doc
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判断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说法中正确的有()(1)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此比例为雌、雄配子的数量之比(2)A和a、A和A、a和a均为等位基因(3)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既可来自基因突变,也可来自减数第一次分裂(4)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自由组合(5)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A 一项B 两项C三项D四项2.某二倍体植物的叶表面无蜡粉和有蜡粉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E、e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B.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C.三组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EeD.丙组的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3.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1/2n+1C.曲线Ⅳ的F 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4.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豚鼠,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小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A.1/4B.3/8C.3/16 D.7/165.判断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1) F1能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在F2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为3∶1(2)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在F2中重组类型占10/16,亲本类型占6/16(3)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在F2中纯合黄色皱粒豌豆所占比例为1/16(4)在F2的黄色皱粒豌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A 一项B 两项C三项D四项6.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2021年整理)
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8页;答题卷共1页.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单倍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在自然条件下,动物中也存在单倍体个体C.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D.单倍体都不能产生配子,都表现为高度不育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用辐射的方法处理大豆,培育成了“黑农5号”大豆品种,含油量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2。
5%.关于“黑农5号"大豆育种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培育时使用的辐射可以提高变异频率C.控制辐射剂量可控制物种变异的方向 D.新性状只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3.下列关于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属于人类遗传病,由染色体结构变异造成疾病B.都可通过绘制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来研究遗传规律C.显微镜观察羊水中胎儿细胞染色体可进行产前诊断D.两种病与哮喘、青少年型糖尿病致病原理相同4.下列几项现代进化论观点中属于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丰富和发展的是A.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变异有突变和基因重组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的改变推动了进化C.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生物的过度繁殖和有限的资源使得个体间存在生存斗争5.下列实验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A.调查白化病发病率时,应在该病集中的社区进行调查B.秋水仙素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相同C.卡诺氏液能够固定细胞形态和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观察加倍后的染色体数目应该选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6.下列关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只能是不同生物之间共同进化和发展B.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共同进化对被捕食者不利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有氧呼吸的单细胞生物D.有性生殖通过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7.下表是某地区随着工业化发展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各年统计数据。
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卷
高二生物12月月测试卷Ⅰ卷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1.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物体A.有严整的结构B.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对刺激发生反响C.通过新陈代谢进行自我更新D.具有生长发育和产生后代的特性2.在生物的根本特征中,哪项不是维持生物个体生存所必须的A.应激性B.适应性C.新陈代谢 D.生殖3.生物体内氧化所产生的代谢水,不同的物质有所不同,最高者每氧化1g该物质可产生 1.07ml 水.骆驼体内贮存有大量该物质,故30多天不喝水也能照常活动,那么该物质是A.蛋白质B.脂肪C.肝糖元D.肌糖元4.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以下图所示.以下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A.钙或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或花粉管生长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D.硼对于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5.右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关于该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该图细胞中①⑤和③⑦各为一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极体也可能是精子细胞D.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6.在细胞分裂末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锤体C.中央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细胞质分裂方式7.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功能,是由于:8.以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乙和丙C.丙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甲、乙、丙9.以下图是植物细胞局部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结构,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B.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C.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D.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10.关于细胞分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细胞分化阻碍个体发育B.细胞分化意味着丧失细胞的全能性C.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组织和器官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动物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1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A.细胞中酪氨酸活性降低B.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12.某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并用本尼迪溶液〔一种用来检验麦芽糖的试剂〕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麦芽糖与试剂反响的颜色〕.因此他作出结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这位学生实验设计的错误在于A.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C.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的检验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13.以下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ATP的全部来源B.稻田定期要排水,否那么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相应的试剂检测有无二氧化碳产生D.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都是以ATP作为直接能源14.以下关于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B.温室栽培时,在晴朗的白天适当提升温度,可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D .假设土壤中缺乏N 、P 、Mg 元素,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会受影响15.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葡萄糖所需能量分别来自A .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和光能B .光能和光反响产生的ATPC .都是呼吸作用产生的ATPD .都是光反响产生的ATP16.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 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 2的吸收量和CO 2的释放量,如下表:变化量\O 2浓度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 2吸收量/mol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O 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苹果果肉细胞在O 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 .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 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C .O 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 越多D .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17.有三个盛放葡萄糖液的密封玻璃瓶,一瓶混有酵母菌,一瓶混有乳酸菌,一瓶只有葡萄糖,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有气泡的瓶子肯定混有酵母菌B .发热的瓶子肯定混有乳酸菌C .只盛放葡萄糖液的瓶子有能量释放D .混有乳酸菌的瓶子物质种类会减少18.呼吸商〔RQ=放出的CO 2量╱吸收的O 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给状态的一种指标.以下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 .c 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C .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 点D .b 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19.以下细胞均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收水分的是 A.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和干种子细胞 B.尖分生区细胞和干种子细胞C.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表皮细胞D.干种子细胞和叶肉细胞20. 落叶中的含镁量比植株正常叶的含镁量低,这是由于镁在植物体内A. 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B. 呈离子状态可以移动C. 形成稳定的化合物D. 只能利用一次21.以下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 +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氧分压为15时,曲线A →B 段将延伸为M 2B .氧分压为0和10时,根细胞呼吸所需的酶有所不同C .A →B 段,ATP 是限制根细胞对K +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D .B 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 +的吸收,曲线将延伸为M 13232 a b c RQ 1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A.不在新的茎叶中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D.主要在老的根中23. 在众多的矿质元素中确定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 纸层析法B. 溶液培养法C. 叶片观察法D. 显微观察法24.把正常的洋葱表皮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 一段时间内,细胞的吸水水平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25. 在雨季,如果植物的根长期被水淹没,根吸收矿质元素的离子就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 土壤溶液中空气减少了B.根的呼吸作用减弱了C. 叶通过气孔的蒸腾作用减弱了D. 茎的输导作用降低26.在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B.促性腺激素与精巢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孕激素与子宫内膜细胞27.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那么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28.科学家对单侧光可诱发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植物的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一种光受体蛋白——黄素蛋白,该蛋白可能吸收蓝光并诱发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为验证上述发现,以下实验设置正确的选项是A 分别以,、b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B.分别以c、d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C 以a组为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设红、蓝、白光等作对照D.以c组为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设红、蓝、白光等作对照29.右图是一反射弧的局部示意图,以下有关该图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B.②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C.②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下而上造成智力缺陷30.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设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A.使细胞膜外电位变负,膜内电位变正B.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C.使细胞膜外电位变正,膜内电位变负D.抑制细胞兴奋31.在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生长方面起着协同作用的激素主要是A.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C.生长激素和胰岛素 D.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32.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局部,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33.在市场上可见到不均匀〔凹凸不平〕的西瓜,假设切开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末发育,其原因可解释为A.种子的发育需要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B.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大量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未受粉的雌蕊,其子房也可发育成果实D.光照不均匀使果实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34.欲使同一株月季上开多种不同颜色的花,应采取的方法是A、扦插B、分根C、嫁接D、杂交35.果园中同时种许多不同品种的桃树,开花时蜜蜂相互传粉,但不同的果树年年照样结各自口味的果实,不会因互相传粉而改变口味.这是由于A.只传粉而没有受精B.传粉受精但没有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C.桃子雌蕊不接受其他品种的花粉D.果肉是由母本子房壁发育形成,与接受何种花粉没有任何关系36.卵细胞的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②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A 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37.以下有关胚乳发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由两个极核、一个精子结合后发育而来②受精后经较长时间休眠再发育③受精后不经休眠就开始发育④双子叶植物无胚乳,不存在胚乳发育问题⑤种子形成初期都有胚乳,有些植物在胚乳形成以后营养被子叶吸收A.①②⑤ B.①③④C.①③⑤ D.①②④38.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那么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2小时B.4小时C.1.6小时D.1小时39.一个生物化学家将一个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后得到了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同时消耗了6000个水分子.这个生物大分子可能是①由6002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双链DNA分子②由6001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单链DNA分子③由200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环状DNA分子④由2022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双链DNA分子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③40.假设把双链都含15N的DNA叫做重DNA,把双链都含14N的DNA叫做轻DNA,把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的DNA分子叫做中间DNA.那么,将一个完全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三代,那么培养基内重DNA、中间DNA和轻DNA的分子数分别是A.0,2,6 B.2,0,6 C.2,4,2 D.6,0,2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41.〔6分〕以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答复:〔1〕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3〕大脑皮层限制手运动的中枢分布在,其范围比膝代表区代表区的要〔填“大〞或“小〞〕.42.(9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图7-6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小时后,翻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玉米幼苗根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三)局部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1)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引起的.(2)根据号与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系.(3)根据号与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43.〔4分〕以下图为被子植物的雌蕊示意图.分析答复:〔1〕图中的[3]在受精完成后,第一次分裂形成的靠近珠孔的细胞名称是 .该细胞发育成的结构,其功能是可以 ,供球状胚体发育,还能 ,促进胚体发育.〔2〕小麦种子形成后,由图中[6]发育成的结构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a与由[4]受精后发育成的结构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b之间的数量关系a:b= .44.(6分)某双链DNA分子中,作为模板链的局部碱基的排列顺序是:—G—C—A—G—T—A— C—C—G—C—G—T—C—A—T—.某些氨基酸及相应的密码子如下:精氨酸 (CGU)、缬氨酸(G UA)、丙氨酸(GCA)、组氨酸(CAU)、脯氨酸(CCG),甘氨酸(GGC).(1)由给出的DNA模板链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 ,形成的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经过了______层磷脂分子.(2)直接为转录和译提供能量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3)运载精氨酸的转移RNA(tRNA)分子中与mRNA配对的碱基组合是_____________.(4)假设DNA分子进行复制,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碱基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与亲代DNA 分子相同,这是由于而且子代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45.(7分)放线菌素D是RNA抑制剂.根据海胆受精卵在有放线菌素D和无放线菌素D情况下培养,记录14C标记的缬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如以下图.(1)直接将14C标记的缬氨酸用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该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对待此过程所依赖的模板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合成该分子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受精开始到10h之内,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A.卵细胞原有的 B.受精卵新合成的 C.精子提供的 D.无法确定(3)受精10h以后,海胆细胞内新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主要来源于_________(答案从上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用字母表示).结合曲线图分析,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8分) 答复以下有关实验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肉中存在复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细胞内复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色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_______ ______.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来冲洗浮色.3)鉴定黄豆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时,用试剂,使用时应先加试剂____________ _ _,再加试剂 .选择题非选择题41.答案〔1〕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递质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中央前回大42.(二)3、4、5 2(三)(1)1 3 (2)1 2 (3)1 4 (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43〔1〕基细胞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生长素〕〔2〕 2:344.(1)CGUCAUGGCGCAGUA 0(2)4 (3)A—P~P~P (3)GCA (4)子代DNA分子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复制而成的(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 DNA的复制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进行的45.(7分)(1)核糖体译 mRNA 核糖核苷酸 (每空1分)(2)A (1分)(3)B(1分) 参加放线菌素D的处理组,受精1 0 h后蛋白质合成量明显减少,而对照组蛋白质合成量显著上升o(1分)46.〔8分〕⑴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⑵苏丹Ⅲ染液50%酒精⑶双缩脲0.1g/mlNaOH溶液0.01g/mlCuSO4溶液。
高二生物12月月考题修改版
高二生物月考题(12月)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D.线粒体中没有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的酶2.关于人体内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分泌淀粉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肌细胞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只有线粒体C.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合成激素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基因不同D.衰老的红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3.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示.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其中被彻底氧化分解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D.醋酸杆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5.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都以 DNA 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B.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都相同的蛋白质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C.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 3 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单糖,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麦芽糖D.脂肪和纤维素都可以作为动物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6. 螳螂是一种中大型昆虫,肉食性.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未受精的卵细胞单独发育成个体),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体色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螳螂为了适应环境,体色朝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变异,得以进化B.螳螂常有大吞小,雌吃雄的现象,体现了种间激烈的竞争关系C.孤雌生殖说明了未受精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食物链上看螳螂属于初级消费者29.(7分)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2024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 年高二 12月份联合考试生物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都是有机大分子D.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常被称为“生命的燃料”2.下列有关生物学中“骨架或支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相关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C.碳链以单体为基本骨架连接成多聚体,形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D.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 DNA分子的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3.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 3 种有机分子的局部或整体结构图。
③是指导①合成的分子片段。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体现了无机盐是细胞必不可少的某些化合物的成分B.②在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C.③所示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共有 4⁶种D.②与③相比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4.下列有关细胞内溶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是内含多种水解酶的单层膜细胞器B.体液中的溶酶体是在人体第二道防线起作用的免疫活性物质生物 第1页(共 8 页)C.差速离心法可分离包含溶酶体在内的各种细胞器D.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5.研究表明饮酒后一部分酒精会随血液进入大脑。
酒精在大脑中可代谢生成乙酸盐,在乙酰辅酶 A合成酶2(ACSS2)作用下乙酸盐转化成乙酰基,加在与 DNA 结合的组蛋白上,导致组蛋白乙酰化,促进某些基因的表达。
山东省高二生物12月月考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40题,1---30题,每题1分;31---40分,每题1.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体液是指血浆、组织液、淋巴B.钙离子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C.刚进入高原的人对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有: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D.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2.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会出现胰高血糖素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抗体只能在液体④和①中出现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3.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5.下列关于动物机体酶、递质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的神经细胞可以产生酶、递质和激素C.三者都要运输到相关细胞处才能发挥作用D.都是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6.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
这种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会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属于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C.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脂质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7.右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给未感染过禽流感病毒的人注射灭活的H5N1禽流感病毒,可以诱导 M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B .E 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C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D .图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M 细胞 8.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B.②表示突触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和突触小体组成C.②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上而下D.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则会使①和②等结构减少,脑重量变轻,造成智力缺陷9. 选择 30 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下列那项作为对照实验 A .切除甲状腺,注射蒸馏水 B .不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C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 5 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D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 5 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10.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引种养殖的巴西蜗牛跑出养殖池后,大肆吞噬菜地的蔬菜,使原产本地的蜗牛也几乎绝迹,以上事例分别描述了A.捕食和种内斗争 B.竞争和寄生C.捕食和竞争 D.捕食和寄生2.某男性患有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C.一个Y染色体和一个X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D.一个Y染色体和一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3.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内的所有个体属于同一个物种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C.同一物种的个体都是生活在一起的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得到无籽果实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与性别有关B.XY型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C.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如果含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可表示为xx6.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C.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D.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7.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8.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 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 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 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9.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
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高二全册生物试题_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永年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樟树、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B.水稻田中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群落C.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D.洞庭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3.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A.增长率大于零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4.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5.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翻大约需要20﹣40年,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6.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8只鼠,标志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志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60只,必须积极防治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7.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理论上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8.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B.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若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曲线的振幅越大9.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球计数板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10.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置灯光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11.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12.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1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14.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竞争D.互利共生15.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A.种间竞争、种内斗争B.共生、寄生C.寄生D.种内斗争1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2个B.3个C.4个D.5个17.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B.消费者是异养生物C.分解者不仅限于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19.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疏松土壤可能加快⑤过程20.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21.在草→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是()A.0.01% B.0.8% C.0.16% D.0.1%22.假若某生态系统有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1+m2+m3+m4等于a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在一段时间内,若c种群数量减少,则a种群数量减少,d种群数量下降C.b种群的个体数量一定比a种群的个体数量少D.d种群中单个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一般比c种群中单个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大23.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B.羊同化的能量为64%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24.图示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C.因食物链延长,该生态系统总的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25.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只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26.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花香引蝶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C.候鸟南飞D.警犬嗅寻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2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9.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全面禁止捕鱼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渔网网孔大小④制定相应法律法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31.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A.①③B.②④⑤C.②③D.①④⑤32.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B.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3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河水、池泥、黑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甲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加盖与否,并不影响实验结果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34.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植株的汁液为食.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这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取食.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多种瓢虫(蚜虫的天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其中有捕食、寄生,种间互助等B.科研小组需用标志重捕法对某棉田蚜虫的种群数量进行定期调查,用于构建数学模型C.上述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特生态系统的稳定D.通过保护棉蚜天敌的生存环境,能够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35.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大型杂食性鱼类甲,其食物来自浮游植物乙,来自草食性鱼类丙,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丁.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B.从理论上计算,甲每增加1kg体重,最少需要乙提供360kg的物质C.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则DDT浓度最低的生物是乙D.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甲36.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37.“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如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和狗尾草两种群B.t1﹣t5时间内乙种群呈“S”型增长C.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该农田中,物种丰富度将逐渐增加3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序号实验处理甲乙方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方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自然条件方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39.如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0.96×103kJ/m2yB.由生产者,I、Ⅱ、Ⅲ、Ⅳ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C.I为第一营养级,Ⅱ为第二营养级,两者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5.6%D.在生物圈中,除了全部的微生物,一些腐生动物也属于类群Ⅳ40.题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41.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到的一个岛屿.经跟踪调查绘出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该岛屿上的环颈雉构成一个,A﹣B段由于,种群增长不明显.(2)D﹣E,从生物因素看,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个体间由于加剧,以及该种群的捕食者增加,导致该种群的降低,增加,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3)EF段表示稳定期,其种群净增长率为,种群数量,该岛屿上环颈雉的最大数量为左右.42.如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营养级生物,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内未被呼吸消耗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2/年)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Pg Pn RA 15.9 2.8 13.1B 870.7 369.4 501.3C 0.9 0.3 0.6D 141.0 61.9 79.1E 211.5 20.1 191.4(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表中的生物开始的,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2)能量从第Ⅱ营养级传递到第Ⅲ营养级的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流到其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该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是,一部分是还有一部分是.(3)从能量输出和输入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将会.其原因是.43.根据如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丙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4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KJ.(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②.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填“K”或“K/2”),此时蛙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4)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信息.44.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和(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永年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的,种群的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解答】解:A、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不一定是同一物种,A错误;B、池塘中的所有的鱼也不一定是同一物种,B错误;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C错误;D、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同一物种,是一个种群,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种群的特征的知识,主要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分析回答.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樟树、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B.水稻田中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群落C.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D.洞庭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1、解关于调查种群密度方面的题目时,首先要知道什么生物选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其次要知道怎么调查.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群落的结构:(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解答】解:A、蛇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调查其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B、生物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由所有生物组成的,B错误;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用标志重捕法标志物容易脱落,C错误;D、洞庭湖近岸区和湖心区,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不同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A.增长率大于零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时处于环境最大容纳量,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处于平衡状态,种群增长率几乎为0,种群密度最大,种群数量波动不大,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老年个体数量不会最多.【解答】解:A、在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时,其增长率为零,A错误;B、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C、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但不会均为0,C错误;D、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种群密度最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4.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 ~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解答】解:A、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环境阻力,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A正确;B、当达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值,即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的增长率为零,B正确;C、当种群自身密度过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影响种群的增长,C正确;D、在种群的“S”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速率是先增大后降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重点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要求考生识记“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理解和掌握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并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翻大约需要20﹣40年,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解答】解:A、种群数量和密度只能说明人口基数,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故A错误;B、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故B正确;C、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故C错误;D、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6.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8只鼠,标志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志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2021年整理)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B.阳光C.空气D.湿度2.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A。
只能抑制植物生长B.只能促进植物生长C.高浓度时抑制生长D.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3.植物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A. 促进光合作用B。
促进细胞分裂C. 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D. 促进细胞伸长4. 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A.顶芽不会再产生生长素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低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高D.剥圈以上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低5.用样方法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 )A. 随机取样B. 样方的大小C。
五点取样D。
等距取样6。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
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B。
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数量C。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D。
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7.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八个池塘,其中六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两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八个池塘里的鱼可以看作()A. 八个种群B. 一个生态系统C. 八个物种D. 一个群落8。
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高二全册生物试题1 (2)
嗦夺市安培阳光实验学校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1.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组合B.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C.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D. 有性生殖因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机会多而有更大的变异性2.有性生殖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以上三项都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B.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C.秋水仙素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三倍体西瓜因联会紊乱一般不能产生种子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5.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C.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D.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6.下列关于植物育种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①诱变育种很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②诱变育种可定向地变异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③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可在后代中选育出具有新性状的个体;④二倍体植物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高度不育;⑤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①②B.①⑤C.③④D.②③7.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A.基因突变B.基因的自由组合C.染色体交叉互换D.染色体结构变异8.据你所知到杂交选育新品种之外,杂交的另一个结果是获得()A.纯种B.杂种表现的优势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9.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能力大大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安中学2015届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试卷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35个小题。
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
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2.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B.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3.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下图所示的曲线。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4.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子番茄的常用方法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⑤生长素处理A.⑤①②④ B.④①②⑤C.②①③⑤D.④①③②5.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A.18+XX或18+YY B.18+YYC.9+X或9+Y D.18+XY或18+XX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进行切割DNA分子C.质粒常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是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D.细菌细胞内的基因可以通过DNA重组技术实现在植物细胞内表达8.中国新闻网报道,阿根廷科学家近日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头携带有两个人类基因的牛,因此有望生产出和人类母乳极其类似的奶制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②在这个过程中要使用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等工具③该基因牛能否产生类似人乳的奶制品,需要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与鉴定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D.①③④9.下列属于种群特征的是①种群密度②年龄和性别③迁入率和迁出率④空间特征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10.在某动物种群中,如果基因型Aa的个体互相交配,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图中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的比例变化情况1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B.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C.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D.在一个处于稳定型的种群中,基因频率是稳定不变的12.右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其中①为红细胞内液,请依次填出②~④相关内容A.血浆、组织液、淋巴B.血浆、淋巴、组织液C.组织液、血浆、淋巴D.组织液、淋巴、血浆13.切除垂体的幼年大白鼠不会出现A.生长发育缓慢B.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C.尿量改变 D.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下降14.生长素对植物不同部位的影响相同的一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促进扦插枝条生根15.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随体液到达靶器官、靶细胞 B.激素是信息分子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是有机分子16.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应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神经递质由结构Ⅱ分泌至结构Ⅰ17.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一大杀手。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C.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D.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B细胞,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18.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19.匈牙利学者拜尔在1914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尖端产生的“影响物”在其下部分布不均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20.图甲为某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与图乙中的哪个坐标曲线相符21.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最终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22.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周后能够提早萌芽。
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请据右图推断,正确的是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储存C.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D.喷洒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23.弗莱明发现,在培养细菌过程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之间关系的是A.①图,b表示青霉菌B.②图,a表示青霉菌C.③图,a表示青霉菌D.④图,b表示青霉菌24.右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D.水平衡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25.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类的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26.右图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患病程度与抗体浓度密切相关B.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反应快、免疫强C.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所以切除人体的胸腺,不会影响抗体的浓度D.在二次免疫中,主要是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使抗体浓度升高27.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28.右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破裂,A液外流,C液渗透压升高B.远距离走路,脚上打起水泡。
与水泡中液体成分最接近的是C液C.花粉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A液中的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水肿D.马拉松比赛产生的乳酸进入C液后,与NaHCO3反应生成了乳酸钠和碳酸,乳酸含量下降从而C 液pH维持在7.35~7.45之间29.下列关于人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形成感觉的功能B.大脑皮层不能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伤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学习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30.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喂养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31.在切除甲状腺10天后,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的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激素是A.胰岛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D.甲状腺激素32.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右图甲所示,则曲线上M、N、P和Q点分别最可能对应图乙中的a、b、c、d B.a、c、d、bC.b、c、a、d D.b、d、c、d33.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B.M细胞被不同种抗原刺激时也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并产生抗体C.E细胞和M细胞核内DNA相同,细胞质内RNA种类有差异D.E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并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其他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34.下列关于实验和探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算法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检测的实验中,应等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计数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常使用五点取样法和取样器取样法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需要做一个预实验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与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相比,后者的物种更丰富些B.一片马尾松林长得高低错落有致,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呈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D.影响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垂直结构的因素往往是不同的二、填空题36.(8分)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