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一部中药材部分版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中药部分的增、修订情况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中药部分的增、修订情况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中药部分的增、修订情况简介作者:陈佳钱琛陈桂良来源:《上海医药》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中药部分的增、修订情况及技术特点。

本版药典不仅中药收载品种数大幅增加,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多药味(成分)的检测、活性成分的控制和杂质(有害物质)的检查,更注重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包括广泛应用了指纹(特征)图谱技术,对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及其质量整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药药品标准中图分类号:R92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7-0003-02A brief introduction to quality standar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5 version)CHEN jia*, QIAN Chen, CHEN Guiliang* *(Divis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Shanghai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shanghai 201203, China)ABSTRACT The main changes an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in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5 version) was briefly introduced. Not only was the content related to the collection of TCM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but also the detection of multi-composition, the control of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 examination of harmful impurity (or substances) were strengthened, and furthermore,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nalysis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wide use of feature/fingerprint technology was more focused on in this new pharmacopoeia. We believe that these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CM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quality control.KEY WORDS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5 ver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drug standards《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已自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药典版一部中药材部分

中国药典版一部中药材部分

一枝黄花YizhihuanghuaSOLIDAGINIS HERBA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 Lour.的干燥全草。

秋季花果期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长30~lOOcm。

根茎短粗,簇生淡黄色细根。

茎圆柱形,直径~;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紫红色,有棱线,上部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髓。

单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披针形,长1~9cm,宽~;先端稍尖或钝,全缘或有不规则的疏锯齿,基部下延成柄。

头状花序直径约,排成总状,偶有黄色舌状花残留,多皱缩扭曲,苞片3层,卵状披针形。

瘦果细小,冠毛黄白色。

气微香,味微苦辛。

【鉴别】 (1)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念珠状增厚。

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略下陷。

非腺毛有两类:表皮非腺毛由3个细胞组成,壁薄,顶端1个细胞常萎缩成鼠尾状,较小;叶缘非腺毛睫毛状由3~7个细胞组成,壁稍厚,长180~500μm。

(2)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70%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一枝黄花对照药材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磷酸氢二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8:1:1:1)为展示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再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关于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部分中药材和饮片的修订内容

关于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部分中药材和饮片的修订内容

关于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部分中药材和饮片的修订内

熊军;张晋文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6(013)007
【摘要】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有关中药材和饮片部分未收载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青木香和广防己,这3种药已停止使用:同时,增加了川射干、矮地茶、木通、云芝、母丁香、杜仲叶等新品种。

一些品种的内容如来源、质量控制指标、安全性检查等,也作了补充、调整或删除。

笔者现针对其中药材和饮片部分,结合自己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把一些值得重视的修订内容整理出来,供广大同仁参考。

【总页数】2页(P8-9)
【作者】熊军;张晋文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8
【相关文献】
1.对《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部分品种检验项的修订建议 [J], 翁雪萍;李惠敏
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与凡例修订内容介绍 [J], 张慧燕;王国荣
3.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部分中药材增加水分检查的建议 [J], 屈德扬;傅黎春
4.《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含水分的中药材部分含量测定计算的探讨 [J], 刘晓芳;程弘;苏来曼
5.《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毒性中药材与饮片质量标准概况 [J], 王志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版药典中药材和对应对照品

2015版药典中药材和对应对照品
梣酮 瓜子金皂苷己 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 冬凌草甲素 总酚酸以咖啡酸计 哈巴苷+哈巴俄苷 野黄芩苷(总黄酮)
琥珀酸 甘草次酸 丁香酚 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地肤子皂苷 Ic
梓醇
0.080
异欧前胡素
0.020 0.050 0.600 0.080 0.250 0.150 0.450 1.500 0.250
绿原酸
16.000
6.000
0.100 0.080 0.150 1.000 3.000 0.200
桂皮酸 咖啡酸
QQ: 2355868298 整理,仅供参考
3,6'-二芥子酰
0.15
0.5
基蔗糖
0.25
两面针 连翘 吴茱萸 牡丹皮 体外培育牛黄
氯化两面针碱 连翘苷
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 丹皮酚 胆酸
QQ: 2355868298 整理,仅供参考
土木香
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
2.200
土贝母 土荆皮 土茯苓 大叶紫珠 大青叶 大枣
大黄
大蒜 大蓟
土贝母苷甲
1.000
土荆皮乙酸
0.250
落新妇苷
0.450
毛蕊花糖苷
0.150
靛玉红
0.020
齐墩果酸
白桦脂酸
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 0.20(游离蒽
银杏内酯 C
黄柏酮
0.15
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0.650
1.800 0.200
毛蕊花糖苷
0.02
QQ: 2355868298 整理,仅供参考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及饮片用量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及饮片用量

附件:《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材及饮片拟调整用量一览表及饮片拟调整用量一览表年版药材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材品名药典用量拟修订用量白果 4.5~95~10白蔹 4.5~95~10白薇 4.5~95~10白鲜皮 4.5~95~10北沙参 4.5~95~12荜茇 1.5~31~3荜澄茄 1.5~31~3沉香 1.5~4.51~5茺蔚子 4.5~95~10川楝子 4.5~95~10川牛膝 4.5~95~10大腹皮 4.5~95~10地龙 4.5~95~10防风 4.5~95~10防己 4.5~95~10枫香脂 1.5~31~3干漆 2.4~4.52~5甘草 1.5~92~10谷精草 4.5~95~10合欢花 4.5~95~10胡黄连 1.5~93~10胡芦巴 4.5~95~10花蕊石 4.5~95~10急性子3~4.53~5金沸草 4.5~95~10金钱白花蛇3~4.52~5荆芥 4.5~95~10卷柏 4.5~95~10苦参 4.5~95~10苦楝皮 4.5~93~6苦木3~4.53~5苦杏仁 4.5~95~10莱菔子 4.5~95~12荔枝核 4.5~95~10莲房 4.5~95~10两头尖 1.5~31~3马鞭草 4.5~95~10马勃 1.5~62~6玫瑰花 1.5~63~6绵马贯众 4.5~95~10木蝴蝶 1.5~31~3木香 1.5~63~6南五味子 1.5~62~6牛膝 4.5~95~12千年健 4.5~95~10青黛 1.5~31~3青果 4.5~95~10拳参 4.5~95~10肉桂1~4.51~5三棱 4.5~95~10柿蒂 4.5~95~10水蛭 1.5~31~3丝瓜络 4.5~95~12桃仁 4.5~95~10天仙藤 4.5~93~6土贝母 4.5~95~10王不留行 4.5~95~10吴茱萸 1.5~4.52~5五加皮 4.5~95~10五味子 1.5~62~6小蓟 4.5~95~12小通草 2.5~4.53~6血余炭 4.5~95~10禹州漏芦 4.5~95~10月季花 1.5~4.53~6浙贝母 4.5~95~10竹茹 4.5~95~10白芷3~93~10淡竹叶6~96~10佛手3~93~10茯苓9~1510~15干姜3~93~10葛根9~1510~15广藿香3~93~10荷叶3~93~10槐花5~95~10火麻仁9~1510~15鸡内金3~93~10桔梗3~93~10菊花5~95~10橘红3~93~10陈皮3~93~10马齿苋9~1510~15麦芽9~1510~15木瓜6~96~10蒲公英9~1510~15肉豆蔻3~93~10桑叶5~95~10沙棘3~93~10生姜3~93~10酸枣仁9~1510~15乌梢蛇9~126~12香薷3~93~10香橼3~93~10薤白5~95~10益智仁3~93~10郁李仁6~96~10栀子6~96~10紫苏5~95~10紫苏子3~93~10巴戟天3~93~10白前3~93~10百部3~93~10柏子仁3~93~10半夏3~93~10槟榔3~93~10补骨脂6~96~10苍耳子3~93~10苍术3~93~10柴胡3~93~10川贝母3~93~10川芎3~93~10穿山甲5~95~10大黄3~303~15丹参9~1510~15地黄9~1510~15独活3~93~10杜仲6~96~10莪术6~96~10藁本3~93~10钩藤9~1510~15瓜蒌皮6~96~10桂枝3~93~10海螵蛸5~95~10诃子3~93~10何首乌6~123~6红花3~93~10厚朴3~93~10黄芩3~93~10蒺藜6~96~10姜黄3~93~10僵蚕5~95~10款冬花5~95~10路路通5~95~10麻黄2~92~10蔓荆子5~95~10佩兰3~93~10枇杷叶6~96~10蒲黄5~95~10前胡3~93~10茜草6~96~10羌活3~93~10秦艽3~93~10青皮3~93~10肉苁蓉6~96~12桑螵蛸5~95~10蛇床子3~93~10射干3~93~10升麻3~93~10石菖蒲3~93~10石决明3~156~20锁阳5~95~10天麻3~93~10葶苈子3~93~10土鳖虫3~93~10威灵仙6~96~10乌药3~96~10西红花3~91~3仙茅3~93~10香附6~96~10辛夷3~93~10延胡索3~93~10淫羊藿3~96~10银柴胡3~93~10郁金3~93~10远志3~93~10皂角刺3~93~10泽泻6~96~10枳壳3~93~10枳实3~93~10紫草5~95~10紫苏梗5~95~10紫菀5~95~10共173个品种。

《中国药典》2015一部中药材部分Word版91-258页

《中国药典》2015一部中药材部分Word版91-258页

中国药典2015年版石榴皮• 91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6.0%。

(通则2302)。

【漫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 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7.0%。

【含置测定】照髙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为填充剂;以甲醇-水(68 : 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nm 。

理论板数按石吊兰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石吊兰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lml 含25网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〇.5g ,精密称定,置 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75%甲醇25ml ,密塞,称定重量,超 声处理(功率240W ,频率45kHz )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 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1,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石吊兰素(C 18 H 16 〇 )不得少于0.10%。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温。

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化痰止咳,软坚散结。

用于咳嗽痰多,瘰 疬痰核。

【用法与用置】9〜15g 。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外洗。

【贮藏】置干燥处。

石决明ShijuemingHALIOTIDIS CONCHA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 、皱 纹盘鲍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羊鲍 Haliotis ovina Gmelin 、澳洲鲍 Haliotis (Leach)、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或白鲍 Haliotis Zaen*贫 (Donovan)的贝壳。

夏、 秋二季捕捞,去肉,洗净,干燥。

《中国药典》基本结构与内容

《中国药典》基本结构与内容
化学结构式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药品化学结构式书 写指南”书写。
(2) 检验方法和限度
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 量计。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药典 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为药典 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有量;如未 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3) 标准品、对照品
用途: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特点: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单位制备、标 定和供应。 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 效价测定;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 对照品: 用于结构确切物质(如化学药)分析。按干燥 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2010年版三部主要内容年版三部主要内容chinesepharmacopoeiachinesepharmacopoeiachinesepharmacopoeiachinesepharmacopoeia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一部化学和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药用辅料二部生化药品三部解释使用药典基本原则规定正文附录共性问题药品质量标准制剂质量标准中文索引英文索引生物制品质量标准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制剂通则2
(4) 精 确 度
精密称定: 称取重量准确至所取重量千分之一; 称定: 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取用量为“约”: 所取量不得超过规定量±10%.
3.正文编排和内容
正文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按中文药品名称笔 画顺序编排,单方制剂排在原料药后面; 每一品种项含:
⑴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与英文名)⑵有机药物的 结构式;⑶分子式与分子量;⑷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 ⑸含量或效价规定;⑹处方;⑺制法;⑻性状;⑼鉴别;⑽检 查;⑾含量或效价测定;⑿类别;⒀规格;⒁贮藏; ⒂制剂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行气止痛,活血 散瘀。用于胃 痛,风湿痹痛; (未改动) 外治牙痛,跌扑 肿痛,虫蛇咬伤 。 理气止痛,温中 助阳。用于胃寒 (未改动) 胀痛,肝胃气 痛,肾虚阳痿, 腰膝酸痛。 原功效中“消 炎”属于西医 术语,原“主 治”中的“支 气管炎,肺炎 ……晚期血吸 虫病腹水”属 于西医病名, 故而删除。参 考《广东地标 》规范为中医 习惯用病证名 。
三叉苦
苦,寒。
原标准中归 经阙如。根 据《广东地 增加“归肺 苦,寒。归肺 标》记载及 、心、肝经 、心、肝经。 功效主治特 ”。 点,补充归 经“肺、肝 ”。
三分三
苦、辛, 温;有大毒 。
苦、辛, 苦、辛,温, 温,有大毒 据《中华本 有大毒。归肝 。归肝、肾 草》主治病 、肾、脾、胃 、脾、胃、 症修订 、大肠经。 大肠经。
《中国药典》2010版中药材及饮片临床标准修订表 中国药典》2010版中药材及饮片临床标准修订表
性味归经原 性味归经修订 性味归经修 性味归经修 后 标准 订的部分 订的理由 原标准中没 将“平”性 有归经,根 改为“凉” 据《中华本 性;“微苦 微苦、辛, 辛、苦,凉。 草》及其功 ”改为“苦 平。 归肺、肝经。 效、主治特 ”。增加归 点,补充归 经“肺、肝 经内容,并 ”。 修改性味。 辛、温;有 小毒。归肝 、脾、胃经 。 辛、温;有小 毒。归肝、脾 未改动 、胃经。 功能主治修订 功能主治修订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修订 功能主治原标 功能主治修订后 准 的部分 的理由 原标准 修订后 的部分 疏风清热,抗 菌消炎。用于 感冒,急性咽 喉炎,扁桃体 炎,疮疖肿毒 。 祛风除湿,消 肿止痛。用于 风湿痹痛,半 身不遂,跌扑 肿痛。 温中降逆,补 肾助阳。用于 脾胃虚寒,呃 逆呕吐,食少 吐泻,心腹冷 痛,肾虚阳痿 开窍化痰,醒 脾安神。用于 热病神昏,癫 痫,神经官能 症,耳鸣耳 聋,胸闷腹 胀,食欲不 清热解毒,疏散 风热。用于喉 痹,乳蛾,咽喉 肿痛,疮疖肿 毒,风热感冒。 功效按中医术 语规范。主治 增加“喉痹, 乳蛾”,删去 西医病名 。 规范功能主治 表述,删去西 医病名,突出 9~15g。 本品外解内清 的药用特点。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在线查询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在线查询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在线查询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在线查询===========================A阿胶阿魏矮地茶艾片(左旋龙脑)艾叶安息香八角茴香B巴豆巴豆霜巴戟天菝葜白扁豆白矾白附子白果白及白蔹白茅根白前白屈菜白芍白术白头翁白薇白鲜皮白芷百部百合柏子仁斑蝥板蓝根半边莲半夏半枝莲薄荷暴马子皮北豆根北刘寄奴北沙参荜茇荜澄茄蓖麻子萹蓄鳖甲槟榔冰片(合成龙脑)补骨脂布渣叶C苍耳子苍术藏菖蒲草豆蔻草果草乌草乌叶侧柏叶柴胡蝉蜕蟾酥常山炒瓜萎子车前草车前子沉香陈皮赤芍赤石脂赤小豆茺蔚子虫白蜡臭灵丹草楮实子川贝母川楝子川木通川木香川牛膝川射干川乌川芎穿山甲穿山龙穿心莲垂盆草椿皮磁石刺五加D大豆黄卷大腹皮大黄大蓟大蓟炭大青盐大青叶大蒜大血藤大叶紫珠大枣大皂角丹参胆南星淡豆豉淡竹叶当归当药党参刀豆稻芽灯心草灯盏细辛(灯盏花)地枫皮地肤子地骨皮地黄地锦草地龙地榆滇鸡血藤颠茄草丁公藤丁香冬虫夏草冬瓜皮冬葵果冬凌草豆蔻独活独一味杜仲杜仲叶断血流煅石膏E莪术鹅不食草儿茶F法半夏番泻叶翻白草防风防己飞扬草榧子粉萆藓粉葛枫香脂蜂房蜂胶蜂蜡蜂蜜佛手茯苓茯苓皮浮萍附子覆盆子G甘草甘松甘遂干姜干漆杠板归高良姜高山辣根菜藁本葛根功劳木钩藤狗脊枸骨叶枸杞子谷精草谷芽骨碎补瓜蒌皮瓜蒌子瓜萎瓜子金关黄柏贯叶金丝桃广东紫珠广金钱草广枣龟甲龟甲胶桂枝哈蟆油蛤蚧蛤壳H海金沙海龙海马海螵蛸海藻诃子合欢花合欢皮何首乌荷叶核桃仁鹤虱黑豆黑芝麻黑种草子红参红大戟红豆蔻红粉红花红景天红芪洪连厚朴厚朴花胡黄连胡椒胡芦巴湖北贝母槲寄生虎杖花椒花蕊石华山参滑石滑石粉化橘红槐角黄柏黄精黄连黄芪黄芩黄山药黄蜀葵花黄藤火麻仁J鸡骨草鸡冠花鸡内金鸡血藤积雪草急性子蒺藜姜半夏姜黄僵蚕降香焦槟榔焦栀子芥子金沸草金果榄金龙胆草金礞石金钱白花蛇金钱草金荞麦金铁锁金银花金樱子筋骨草锦灯笼京大戟荆芥荆芥穗荆芥穗炭荆芥炭九里香九香虫韭菜子救必应桔梗菊花菊苣橘核橘红卷柏决明子K榼藤子苦参苦地丁苦楝皮苦木苦杏仁苦玄参款冬花昆布L辣椒莱菔子蓝布正狼毒老鹳草雷丸荔枝核连钱草连翘莲房莲须莲子莲子心两面针两头尖蓼大青叶灵芝凌霄花羚羊角硫黄龙胆龙劂叶龙眼肉漏芦芦根芦荟炉甘石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茸鹿衔草路路通罗布麻叶罗汉果络石藤M麻黄麻黄根马鞭草马勃马齿苋马兜铃马钱子马钱子粉麦冬麦芽满山红蔓荆子芒硝猫爪草毛诃子没药玫瑰花梅花密蒙花绵萆薢绵马贯众绵马贯众炭明党参墨旱莲母丁香牡丹皮牡荆叶牡蛎木鳖子木瓜木棉花木通木香木贼N南板蓝根南鹤虱南沙参南五味子闹羊花牛蒡子牛黄牛膝女贞子O藕节P胖大海炮姜佩兰枇杷叶片姜黄平贝母蒲公英蒲黄Q蕲蛇千金子千金子霜千里光千年健牵牛子前胡芡实茜草羌活秦艽秦皮青黛青风藤青果青蒿青礞石青皮青葙子青叶胆轻粉清半夏苘麻子瞿麦全蝎拳参R人参人参叶人工牛黄忍冬藤肉苁蓉肉豆蔻肉桂乳香蕤仁S三白草三棵针三棱三七桑白皮桑寄生桑螵蛸桑椹桑叶桑枝沙棘沙苑子砂仁山慈菇山豆根山麦冬山柰山香圆叶山药山银花山楂山楂叶山茱萸商陆蛇床子蛇蜕射干麝香伸筋草升麻生姜蓍草石菖蒲石吊兰石膏石斛石决明石榴皮石韦使君子柿蒂首乌藤熟地黄水飞蓟水红花子水牛角水蛭丝瓜络四季青松花粉苏合香苏木酸枣仁娑罗子锁阳T太子参檀香桃仁桃枝体外培育牛黄天冬天花粉天葵子天麻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龙脑)天山雪莲天仙藤天仙子天竺黄甜瓜子铁皮石斛葶苈子通草通关藤土贝母土鳖虫(蟅虫)土茯苓土荆皮土木香菟丝子W瓦楞子瓦松王不留行威灵仙委陵菜乌梅乌梢蛇乌药巫山淫羊藿吴茱萸蜈蚣五倍子五加皮五味子X西瓜霜西河柳西红花西青果西洋参菥蓂豨莶草细辛夏枯草夏天无仙鹤草仙茅香附香加皮香薷香橼小驳骨小茴香小蓟小通草小叶莲薤白辛夷雄黄徐长卿续断玄参玄明粉旋覆花血竭血余炭Y鸦胆子鸭跖草亚乎奴(锡生藤) 亚麻子延胡索(元胡) 洋金花野菊花野马追野木瓜一枝黄花伊贝母益母草益智薏苡仁翼首草茵陈银柴胡银杏叶淫羊藿罂粟壳油松节余甘子鱼腥草禹余粮禹州漏芦玉竹郁金郁李仁预知子芫花远志月季花云芝Z皂矾(绿矾) 皂角刺泽兰泽泻浙贝母珍珠珍珠母知母栀子蜘蛛香枳壳枳实制草乌制川乌制何首乌制天南星炙甘草炙红芪炙黄芪钟乳石肿节风重楼朱砂朱砂根珠子参猪胆粉猪苓猪牙皂竹节参竹茹紫草紫河车紫花地丁紫花前胡紫萁贯众紫石英紫苏梗紫苏叶紫苏子紫菀紫珠叶自然铜棕榈。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_中药材与饮片贮藏条件★★★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_中药材与饮片贮藏条件★★★

置干燥处,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 置干燥处。 密封,置阴凉处。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置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阴凉干燥处。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置干燥处,遮光,密闭。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 置干燥处,防蛀。 置干燥处,防潮。 置通风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置阴凉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 干芦根置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 置干燥处。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干燥处,防霉。 置干燥处。
钩藤 香加皮 香附 香橼 香薷 重楼 禹州漏芦 禹余粮 胆南星 胖大海 独一味 独活 急性子 姜黄 前胡 首乌藤 洪连 洋金花 穿山龙 穿山甲 穿心莲 络石藤
十画
秦艽 秦皮 珠子参 莱菔子 莲子 莲子心 莲房 莪术 荷叶 桂枝 桔梗 桃仁 桃枝 核桃仁 夏天无 夏枯草 柴胡 党参 鸭跖草 铁皮石斛 积雪草 臭灵丹草 射干
密闭 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 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熔封或严封 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阴凉处 系指不超过20℃; 凉暗处 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 系指2~10℃;
常温 系指10~30 ℃。 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中国药典》2015一部中药材部分Word版1-15页

《中国药典》2015一部中药材部分Word版1-15页

一枝黄花YizhihuanghuaSOLIDAGINISHERBA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ZWagodecMrrensLour.的干燥全草。

秋季花果期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I本品长30?100cm。

根茎短粗,簇生淡黄色细根。

茎圆柱形,直径〇.2?0.5cm;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紫红色,有棱线,上部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髓。

单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披针形,长1?9约〇.7cm(2)材2g品,液各5fJ,水(以3%(365mn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8.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0.4%醋酸溶液(16:8: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l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70%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〇27H3。

0,s)干燥。

?或切l〇cm。

有浅【鉴别】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40ml,浸渍过夜,加热回流6小时,滤过,滤液加6mol/L盐酸溶液6ml,加热回流3小时,蒸干,残渣加乙醇l〇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东莨菪内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lml含0.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药材部分内容补正

《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药材部分内容补正
以后 , 20 年 版 出版 时 , 有 10多 处 错 漏 得 到 订 正 。最 近 , 16 3 注解 补上 “ 至 05 已 2 .. 干燥 ” , 后 既符合 实 际 , 与《 又 药典 》 全书格 笔者又对《 中国药典) 05年版 I ( ) 0 2 部 以下 简称 《 药典 》 所收 载 式 相 统一 。 )
《 国药 典 ) 0 5年版 I部 药 材 部分 内容 补 正 中 ) 0 2
沈 保 安 ( 安徽 省芜 湖市药 品 检验所 2 10 ) 4 0 1
关键 词 : 中国药典》 药材来源; 药材鉴定; 性味归经; 炮制; 内容补正 《 ;
中 标识 码 : C
或与《 药典》 采用 的“ 黑芝麻 ” 名相一致 。 13 香 附( . 莎草) 13 1 原 文 干 燥 根 茎 (8 .. 1 1页 ) 。


2 3 络石藤 . 2 3 1 原 文 茎呈圆柱形 , .. ……表 面红褐 色 , 点状 皮孔 及不 定 有 根; ……展平后叶片呈椭 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 10页) (9 。
的药材来源与鉴定项 内容进行 了认真考察和研究 , 发现其中存 在 17 穿 山 甲 . 错误 、 漏缺和不妥之处 , 现分项予 以补正 , 药品标准制订 人员 和 17 1 原 文 鳞 甲 ( 8 供 .. 19页 ) 。 使 用人员参考 。 17 2 补 正 干 燥 鳞 甲 。 .. 1 药 材 来 源 部 分 17 3 注 解 补 上 “ .. 干燥 ” , 后 既符合 实 际 , 与《 又 药典 》 全书 格 《 中国药典》 凡例第( 条记 载 : 药材原 植 ( ) 的科名 、 式 相统 一 。 五) “ 动 物 植( ) 动 物名 、 拉丁学 名 、 用部位 ( 药 矿物药 注 明类 、 、 石名或 2 药 材 鉴 定 项 族 矿 岩石名 、 主要 成 分 ) 采 收 季 节 和 产 地 加 工 等 , 属 各 该 药 材 的 及 均 本条 专对《 药典》 载 的药 材性状 、 别项 中 的药 材鉴定 内 所 鉴 来源范畴 。 以上药 材来源部分 , ” 除拉 丁学名 另文补正外 , 均在本 容进行补正 。以下 先列 出《 药典 》 的中文 药材 名 , 接着列 出错 漏 条予 以补正 。以下先列 出《 典》的中文药 材名 , 中文植物 名 的原文 , 在原文末 尾加 注《 药 如 并 药典》 的页码 。然后 列 出补正 的 内 与 中 文药 材 名 不 同 , 用 括 号 在 中 文 药 材 名 之 后 加 注 中 文 植 物 容和 注解 。 则

部分中药材质量标准及产地一览表

部分中药材质量标准及产地一览表
康美保宁(四川)制药有限企业
部分中药材质量标准及产地一览表
品名
质量标准
产地
备注
葛根
《中国药典》一部312页
广东、广西、四川
白芷
《中国药典》一部97页
四川遂宁
柴胡
《中国药典》一部263页
四川
当地
金银花
《中国药典》一部205页
四川南江
半夏
《中国药典》一部110页
四川南充
菊花
《中国药典》一部292页
安徽河南
福建、四川灌县
沙棘
《中国药典》一部171页
西藏
《中国药典》一部57页
云南
山楂
《中国药典》一部29页
四川
熟地黄
《中国药典》一部116页
河南
大腹皮
《中国药典》一部24页
广东、广西
山茱萸
《中国药典》一部26页
河南
牡丹皮
《中国药典》一部160页
安徽、四川
山药
《中国药典》一部27页
河南
茯苓
《中国药典》一部224页
安徽、湖北、云南
泽泻
《中国药典》一部212页
连翘
《中国药典》一部159页
山西河南
党参
《中国药典》一部264页
甘肃山西
黄芩
《中国药典》一部282页
四川
甘草
《中国药典》一部80页
新疆
栀子
《中国药典》一部231页
四川
生姜
《中国药典》一部93页
四川
当地
板蓝根
《中国药典》一药典》一部21页
陕西
大青叶
《中国药典》一部20页
河北、河南
茵陈

中国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四部的内容

中国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四部的内容

中国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四部的内容中国药典是我国制定和发布的临床医药用药的权威性文献。

中国药典分为一部、二部、三部和四部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大量关于药物的信息,其中一部是最为权威的部分。

中国药典一部是指中国药典正式公布的版本,也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版本。

该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则:这部分主要包括药典的编写要求和规定、药品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现行药典中药材、药品、制剂的命名法则、药品文献资料的解读等。

2. 药典一部药材:该部分列举了药用植物、动物、矿物以及生物制品等一系列的药材信息,包括药材的形态特征、性味、功效、药源、采收加工等方面的内容,是临床配方所需要的重要参考。

3. 药典一部化学药品:这部分主要包括了化学药品的命名、质量要求、检测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理学资料等内容。

同时还包括了每种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4. 药典一部制剂:该部分主要列举了各种制剂的适应症、药理作用、药效学资料以及剂型、质量要求、生产工艺等信息。

此外,还包括了每种制剂的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中国药典二部是药典的附册,主要详细描述了上述药材、化学药品和制剂的鉴别、质量控制方法,其中包括药物物理性质检测、理化性质及理化常数的测定方法、药品的制备工艺等内容。

二部对药典一部中药材、化学药品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依据,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中国药典三部是对已有药物性质和制剂进行了完善修订和补充的版本。

它包括了新增加的内容和现有药物性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更新内容,以适应临床的需要。

中国药典四部是《中国药典》总体修订的最高级别部分,它对前三部的所有技术性内容进行了全面审核、筛选和修订,并实施了全面的质量安全评价与控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该部分还包含了药物研发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要求,为中国药物研究和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总之,中国药典一部至四部内容丰富,包括药材、化学药品、制剂的形态特征、性味、功效、质量控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药.套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药.套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药.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委会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16开精装全一册光盘:0定价:648元优惠:596元..详细:.......................................... ...................................................... ............《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是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的法定依据。

本版《中国药典》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九版药典将分为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三部出版。

新版药典收载药品品种达到4615个,形成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各类齐全的药品标准体系,基本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的需要。

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

各部内容主要包括凡例、标准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其中附录由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及索引等内容构成。

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

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和检验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尤为重视。

新版药典在继承前版药典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发展和创新性的工作。

本版药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新增与淘汰并举,收载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二是药品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增加,标准提高;三是中药标准有突破和创新;四是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五是力求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药品目录品种;六是顶尖专家扛鼎之作。

本版药典聘请全国医药行业323位一流专家学者、投入巨额资金、历时两年编制而成,集中体现了当前我国药品标准工作的最新发展成果。

2010年版《中国药典》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增修订和新增品种的工作。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材部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材部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材部分一枝花黄Yi zhi huanghua SOLIDAGINIS HERBA 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花黄Solidago decurrens Lour.的干燥全草。

秋季花果期采,除去挖泥沙,干。

晒【性】状本品为30~lOOcm。

根短粗,簇生淡色为根。

为柱形,直茎黄茎径0.2~0.5cm;表面为色、灰棕色或暗紫为色,有为,上部被毛;为脆,易折,面为为性,有髓。

为互生黄棱断断叶,多为为、破碎,完整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披为形,为叶1~9cm,为0.3~1.5cm;先端稍尖或为,全为或有不为为的疏为为,基部下延成柄。

为花序直为状径0.7cm,排成为,偶有色舌花留,多状黄状残为为曲,苞片扭3 为,卵披为形。

瘦果为小,冠毛白色。

微香,味微苦辛。

状黄气【为为】(1) 表面为:上表皮为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念珠增厚。

下表皮为胞垂周壁波叶状状曲,孔不定式,略下陷。

非腺毛有为:表皮非腺毛由弯气两3 为胞为成,壁薄,为端个1 为胞个常萎为成鼠尾,为小;为非腺毛睫毛由状叶状3~7 为胞为成,壁稍厚,为个180~500μm。

(2)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为(60~90℃)50ml,超为理声30 分为,放冷,为为,去石弃油为液,为渣为干溶为,加70%乙醇30ml,加为回流1 小为,放冷,为为,为液蒸干,渣加甲醇残1ml 使溶解,作为供为品溶液。

取一枝花为照为材另黄2 g,同法制成为照为材溶液。

再取芦丁为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为照品溶液。

照薄为色为法(附为ⅥB)为为,吸取供为品溶液5~10μl、为照为材溶液和为照品溶液各5μl,分为点于同一以含4% 酸为二为溶液制为的磷硅胶G薄为板上,以乙酸乙为-甲醇-甲酸-水(8:1:1:1)为展示为,展为,取出,干,为以晾3%三为化为乙醇溶液,干,置紫外光(晾灯365nm)下为为,供为品色为中,在为照为材色为和为与照品色为相为的位置上,为相同为色的为光斑点。

中国药典2005版(中药一部)讲

中国药典2005版(中药一部)讲
问题, 这种大的分类可能不是某具体制剂的剂型名, 考 虑到制剂命名的原则,以及若改变剂型申请注册的要求, 应明确所属各剂型的异同及通则耍求, 以便药品注册易于 界定。
7
a
(二)一部制剂通则增修订内容介绍 2.1.增修订概况及具体通则(剂型)情况
①概况
概况 通则总数
增订数 修订数 未修订数
05Ch.P 26
3 21 4
8
20Ch.P 26 5 8 13
a
②通则(剂型)具体收载情况
05
1丸剂、2散剂、3颗粒剂、4片剂、5锭剂、6煎
版 共 有 剂 型
膏剂、7胶剂、8糖浆剂、9贴膏剂(巴布膏剂、 橡胶膏剂)、10合剂、11滴丸剂、12胶囊剂、 13酒剂、14酊剂、15流浸膏剂 浸膏剂、16膏 药、17软膏剂、18凝胶剂、19露剂、20茶剂、 21注射剂、22搽剂 洗剂 涂膜剂、23栓剂、24 鼻用制剂(滴鼻剂)、25眼用制剂(滴眼剂)、26
四.每片长度与宽度按中线部位测量,不 得小于标识量 p6
三 . 维 持 含 蔗 糖 量 不 高 于 20 % 的 规 定 (作矫味剂) p8
一.含糖量不低于60%改为不低于45%
(定义,含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单糖浆85﹪g/ml,64.7﹪g/g
药用糖浆65﹪ ,1860﹪g/ml以上
a
注射剂 p12
搽剂 p14
鼻用 制剂 眼用 制剂
四.关于附加剂,可加入渗透压、pH调节 剂、增溶、抗氧、抑菌、乳化、助悬剂 其中抑菌剂:原“注射量超过5ml审慎 选择”改为“一次注射量超过15ml的 注射液不得加”。
四.因溶剂改变的一般质量要求:“以乙 醇为溶剂的检查乙醇量(原相对密度); 油剂除折光率增加相对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枝黄花YizhihuanghuaSOLIDAGINIS HERBA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ZWago decMrrens Lour.的干燥全草。

秋季花果期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I本品长30〜100cm。

根茎短粗,簇生淡黄色细根。

茎圆柱形,直径〇. 2〜0. 5cm;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紫红色,有棱线,上部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髓。

单叶互宽0. 3(2)3030ml酯-甲醇-喷以3%【检查】水分不得过13.0% (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8.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 (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 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0.4%醋酸溶液(16 : 8 : 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 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 l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70%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 〇p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无水芦丁(C2 7H3。

0, s)不得少于0. 10%。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苦,凉。

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用于喉痹,乳蛾,咽•或光叶丁公藤cm。

外皮灰黄或龟质坚硬,色,异型维流3小时,莨菪对照品溶液各3^1,烷-乙酸乙酯-干,置紫外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2302)。

【漫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 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32 : 68 : 0• 1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8nm。

理论板数按东莨菪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东莨菪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40M 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l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6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烧瓶中,浓缩至约lml,加3mol/L 盐酸溶液10ml,水浴中加热水解2小时,立即冷却,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水l〇ml分次洗涤容器,并入分液漏斗中,加氣化钠2g,用三氣甲烷强力振摇提取5次,每次 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无水硫酸钠2g,搅拌,滤过,容器用少量三氯甲烷洗涤,滤过,滤液合并,70°C以下浓缩至近干,立即加甲醇使溶解,转移至l〇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〇;/1,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东莨菪内酯(C1QH8O4)不得少于0.050%。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小毒。

归肝、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董】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注意】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置干燥处。

丁香DingxiangCARYOPHYLLI FLOS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Thimb.的干燥花蕾。

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性状】本品略呈研棒状,长1〜2cm。

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

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 7〜1. 4cm,直径0. 3〜 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质坚实,富油性。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鉴别】(1)本品萼筒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有较厚角质层。

皮层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长 150〜200^n;其下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中柱鞘纤维,壁厚,木化。

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有大型腔隙。

中心轴柱薄壁组织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薄壁细胞含众多细小草酸钙簇晶。

粉末暗红棕色。

纤维梭形,顶端钝圆,壁较厚。

花粉粒众多,极面观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

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4〜26pm,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

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lml 含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卩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0)-乙酸乙酯(9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杂质不得过4%(通则2301)。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四法)。

【含董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聚乙二醇20000(PEG- 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190°C。

理论板数按丁香酚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丁香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正己烷制成每lml含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〇.3g,精密称定,精密加人正己烷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分钟,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正己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注人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丁香酚(C1(>H1202)不得少于11.0%。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用时捣碎。

【鉴别】【检查】【含最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温。

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用法与用置】1〜3g,内服或研末外敷。

【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八角茴香BajiaohuixiangANISI STELLATI FRUCTUS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Hook. f.的干燥成熟果实。

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本品为聚合果,多由8个瞢荚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

瞢荚果长1〜2cm,宽0. 3〜0• 5cm,髙0. 6〜l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

果梗长3〜4cm, 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

每个瞢荚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形,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

气芳香,味辛、甜。

【鉴别】U)本品粉末红棕色。

内果皮栅状细胞长柱形,长200〜546pm,壁稍厚,纹孔口十字状或人字状。

种皮石细胞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极厚,波状弯曲,胞腔分枝状,内含棕黑色物;断面观长方形,壁不均匀增厚。

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长圆(2)混水乙醇2于硅胶G(3)则0401)(4)醇制成每则0502)〜60°C【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C,以每分钟5C的速率升温至200°C,保持8分钟;进样口温度200C,检测器温度200°C。

理论板数按反式茴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30 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反式茴香脑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每lml含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〇.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乙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 6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M1,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反式茴香脑(C1Q H120)不得少于4. 0%。

【性味与归经】辛,温。

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用法与用量】3〜6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人工牛黄Rengong NiuhuangBOVIS CALCULUS ARTIFACTUS、胆固醇、-可见吸收。

溶lml各(通则0502)点于同一硅胶磷钼酸乙醇溶分材2)项下胶G薄展开,C加热至斑点置上,显l 〇ml,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牛磺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 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醇-冰醋酸-水(4 : 1 : 2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105°C加热10分钟,喷以1%茚三酮乙醇溶液,在l〇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5.0%(通则0832第二法)。

【含量测定】胆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胆酸对照品1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60%冰醋酸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lml中含胆酸0.5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ml、0. 4ml、 0. 6ml、0. 8ml、l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各管加入60%冰醋酸溶液稀释成1.0ml,再分别加新制的糠醛溶液(1 — 100) 1.0ml,摇匀,在冰浴中放置5分钟,精密加人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 与水65ml混合)13ml,混勻,在70°C水浴中加热 10分钟,迅速移至冰浴中,放置2分钟,以相应的试剂为空A,照紫外-可见lml13.0%。

定,置l胆红素81^照紫外-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胆红素的重量,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33只36队〇6>不得少于0• 63%。

【性味与归经】甘,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