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工程的实施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9.28•【字号】鄂政办发〔2020〕53号•【施行日期】2020.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鄂政办发〔2020〕5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0年9月28日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2020年下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任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0〕25号)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要求,统筹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我省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一)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发热、肠道门诊(诊室)。
(省卫健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负责,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实行传染病报告首诊负责制,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推进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省卫健委、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药监局负责)2.提升精准流调能力。
建立疾控中心牵头,公安、交通、通信、市场监管、海关、铁路、民航等部门参与,社区协助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利用“大数据+网格化”等手段,精准流调,精准防控。
(省卫健委、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通信管理局、武汉铁路局、武汉海关负责)3.增强检测检验能力。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 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国健推委办发〔2020〕1号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我们研究制定了《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
经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主任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8月24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第一部分:整体工作安排(一)拟研究制定的文件研究制定健康中国行动监测和考核细则(试行)、健康中国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办法、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则。
(二)重点措施1.组织召开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全体会议。
2.推动15个专项行动落实年度计划。
3.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鼓励社会捐资,依托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健康中国行动基金会。
4.征集评选健康中国行动标识,评选健康形象大使,推动各地开展本地健康达人评选工作。
5.组织研究制作健康中国行动宣传科普材料,翻译出版健康中国行动文件少数民族和外语版本。
6.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组织研究建立健康中国行动专题网站。
7.继续组织健康中国行动全国宣讲和典型案例挖掘。
8.指导各地出台健康中国行动实施意见等文件。
9.推进围绕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协调推进心理健康促进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等工作。
10.研究提出专家咨询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并协调实施。
11.会同各专项行动工作组,通过组织推进会、督导调研、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地方业务指导。
12.组织各专项行动工作组开展健康中国行动2019年度进展情况监测,形成总体监测评估报告,修订完善监测细则。
关于目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关于目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变。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威胁社会和个人健康的重要问题。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本文将就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解决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1、服务主体单一目前,社会心理服务多由专业人员、志愿者和社会团体这三种主体提供,其中专业人员的服务固然走在前列,但实际上大部分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机构均是挂靠在政府单位或者大型企业中,公益性质不强。
2、服务范围狭窄目前,大部分心理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都是侧重于治疗疾病,对于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健康发展等工作还存在缺乏。
3、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不是很多,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另一方面,心理咨询机构的质量良莠不齐,不同的机构、不同的医师的价格、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差异很大,让人难以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
4、缺少有效监管目前,对于心理咨询机构缺少有效的监管制度,导致一些机构和医师漠视行业规范、利用投机心理谋求不正当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声誉。
二、解决路径1、政府加大投入政府应该更加关注这一领域,并将社会心理服务发展纳入政府的民生工程中,加大经费投入,逐渐建立全中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并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设立财政补贴。
同时,政府也应该为心理专业人员及机构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技能支持,以提高专业性和服务素质。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人群,社会心理服务应该拓宽服务范围,从治疗心理疾病向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健康发展方向转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青少年教育等服务。
3、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是解决心理服务存在问题的关键。
应该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经营规范、诊疗流程,严格管理心理医师和机构的执业资格,确保专业性、安全性和标准化。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绍兴市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绍兴市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9.20•【字号】绍政办发〔2023〕35号•【施行日期】2023.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绍兴市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绍政办发〔2023〕3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推进绍兴市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绍兴市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重点指标体系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9月20日推进绍兴市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3〕2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病有良医”“幼有善育”“老有康养”,积极打造卫生健康现代化市域标杆,为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提供有力健康支撑。
到2027年,率先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群众需求相匹配的全域均衡、智慧高效的健康服务体系,优质健康服务全程贯通、健康生活全民优享,人民更加健康长寿,卫生健康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列,主要健康发展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二、重点任务(一)推进公共卫生现代化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平稳有序推进疾控体系改革,科学确定疾控机构人员薪酬待遇。
加强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设立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制度,提升应对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
加强流调、实验室检测、疾病防治科研能力,实现公共卫生人员“人人会流调”。
全面建成校健康平台,提升学生健康管理和校园传染病监测能力。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陕西行动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20〕7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陕西行动的实施意见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陕西行动的实施意见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陕西行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陕西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陕发〔2017〕16号)精神,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到2022年,全省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影响健康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基本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升。
到2030年,全省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健康服务质量、保障能力和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人民更加健康长寿,环境更加健康优美,社会更加健康和谐,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各项健康指标大幅提升,建成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全民健康服务和治理体系,实现健康陕西行动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重大行动(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建立全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评价体系。
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宣传教育等活动,推广百姓健康系列栏目,打造权威健康教育平台。
依托健康教育项目,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
建立健康科普专家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机制。
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审核机制,编制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知识信息指南,向社会发布。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存在明显的服务不足问题。
为了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需要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本试点方案旨在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心理服务,为人们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
二、试点地区选择与范围确定1.试点地区选择试点地区应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优先选择具有较高经济、教育、医疗水平以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地区。
2.试点范围确定试点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建设、心理服务人才的培养、心理服务项目与活动的开展、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的建立等。
三、试点方案的主要内容1.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建设(1)建立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包括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康复中心、心理治疗中心等,以提供不同类型的心理服务。
(2)完善机构设施,为心理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专用咨询室、治疗室、活动室等。
(3)招聘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和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医师、心理治疗师等。
(4)设立社会心理服务示范基地,对服务机构及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心理服务人才的培养(1)建立心理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学位教育。
(2)加强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引进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临床实习,提前接触和实践心理服务工作。
3.心理服务项目与活动的开展(1)建立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库,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服务项目,为需要心理支持的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2)开展面向不同需求群体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讲座、心理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等,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荣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荣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县级相关部门:《荣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0月11日荣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总体要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荣县、平安荣县,促进公众身心健康,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原则,强化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力争形成富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全县社会治理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荣县、健康荣县建设重要举措。
到2021年底,全县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党政领导、卫生健康政法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机构支撑的工作机制。
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重要内容,构建起前端普遍服务、中端监测预警、末端精准干预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心理健康服务网络逐步覆盖城乡,服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
(二)具体目标1.健全完善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县级设立1个标准化社会心理服务中心;100%的镇(街道)设立心理咨询室;80%以上的村(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其中标准化率各达20%以上。
精神卫生工作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法规与政策
精神卫生工作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法规与政策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于201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作了规定,填补了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法律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外,我国还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015—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精神卫生法规体系和工作体系。
此外,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1)工作目标。
精神卫生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
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确立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普遍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
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显著减少患者重大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
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组织领导。
精神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精神卫生工作。
社区心理服务建设工作总结
社区心理服务建设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作为
社区工作者,我们应当关注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服务建设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首先,社区心理服务建设工作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向
社区居民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识。
同时,我们还应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社区居民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学会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
其次,社区心理服务建设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
我们应当建立社区心
理服务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同时,我们还应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健康问题。
另外,社区心理服务建设工作需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我们应当加强对社区心
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当鼓励专业人员参与社区心理服务工作,提高社区心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最后,社区心理服务建设工作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我们应当与卫生、
教育、公安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形成合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总之,社区心理服务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
支持。
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和教育,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助力社区建设和社会进步。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范本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节奏,压力不断增加,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和解决方式均比较陈旧,未能有效抓住群众的实际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始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并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实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目标与意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旨在破解传统社会中心理服务体系中的困局,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通过实施试点工作,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定制的服务模式,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其具体需求;2.形成一套实用、高效的心理服务标准和流程,提升心理服务的质量;3.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群众的心理健康意识,改善全民心理健康水平;4.加强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员培训和资源投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试点工作的成功实施,不仅将为全国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更能优化社会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工作方案试点地区的筛选在试点之前,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筛选标准,以筛选出适合进行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地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条件:优先选择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确保试点中心理资源的充足和服务品质的高水平。
2.人口因素:优先选择人口密集、人口老年化、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市化加速的地区,以适应当地心理服务需求的多样性。
3.政策支撑:优先选择根据国家精神卫生政策已进行相应部署、具备相关举措的地区。
4.学院机构:优先选择拥有心理学专业院校、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心理治疗机构等心理资源的地区。
试点机构的建设在试点地区确定后,需要建立符合心理服务体系规范的心理服务机构,打造一支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服务的队伍。
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科学规划:建设过程中,需有明确的划分和计划,合理规划资源配置、设立机构、制定流程等。
心理站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心理站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心理站作为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的平台,对于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决定在社区内建设一个心理站,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
二、建设目标。
1.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2.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向社区居民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3. 培训心理志愿者,招募并培训一批心理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三、建设内容。
1. 场地选址,选择一个便利于社区居民前来咨询的地点,如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2. 人员配备,招募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志愿者,确保心理站的服务质量。
3. 宣传推广,通过社区广播、社区公告栏、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心理站的服务内容和时间,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前来咨询。
4. 设施建设,购置咨询室、宣传展示区等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的咨询环境。
5. 咨询服务,制定咨询服务流程,确保每位前来咨询的社区居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负责人,选派专业人员担任心理站的负责人,负责统筹和协调整个项目的实施工作。
2. 场地选址和设施建设,负责人与相关部门联系,确定心理站的场地选址和设施建设计划。
3. 人员配备和培训,招募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志愿者,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4. 宣传推广,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区居民宣传心理站的服务内容和时间,吸引他们前来咨询。
5. 咨询服务,制定咨询服务流程,确保每位前来咨询的社区居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五、建设效果评估。
1. 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心理站服务的满意度和建设效果。
2. 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心理站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3. 统计咨询服务的人数和类型,评估心理站的实际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
心理健康中心工程建设方案
心理健康中心工程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愈发突出。
心理健康中心作为一个专门为人们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心理健康中心的建设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从空间规划、功能设置、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
二、规划与立项心理健康中心的规划与立项是工程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工程的基本走向的关键一步。
在规划与立项阶段,我们需要做以下工作:1. 定位与定位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中心的定位和定位,明确服务对象是哪些人群,服务范围是哪些,对心理健康中心的未来发展做出长远规划。
确定心理健康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2. 综合评估要进行周边环境、资源、需求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确定心理健康中心的建设地点以及建设规模。
3. 立项报告完成规划与立项之后,要做好立项报告工作,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条件等必要内容,最终得到规划与立项的批准。
三、选址与选址选址与选址是心理健康中心建设的关键一环,要根据规划与立项的内容,综合评估的结果来确定选址和选址。
1. 选址选址要考虑到心理健康中心的服务对象,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宜人、空气清新的地点,确保心理健康中心的服务对象能够轻松到达,并且环境能够有利于心理健康。
2. 选址在选址时,要考虑到土地的自然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环保要求等因素,确保选址符合建设需要。
四、空间规划与功能设置心理健康中心的空间规划和功能设置是心理健康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决定了心理健康中心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1. 空间规划心理健康中心的空间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心理健康中心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合理划分空间,确保服务内容间的流畅与协调。
2. 功能设置在空间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好心理健康中心的功能设置工作,包括诊疗室、咨询室、心理测评室、心理健康教育室、康复室、活动室等,确保心理健康中心能够全方位服务。
五、人员配置与培训心理健康中心的人员配置和培训是心理健康中心建设的另外一项关键工作,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中心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健康长宁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健康长宁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7.06•【字号】长府〔2020〕33号•【施行日期】2020.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健康长宁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长府〔2020〕33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新泾镇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长宁行动的实施意见》已经2020年5月19日区政府第13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2020年7月6日关于推进健康长宁行动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助力健康上海行动,切实推进健康城区建设,形成健康长宁建设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结合长宁实际,现提出推进健康长宁行动的实施意见如下:一、总体目标到2022年,建立与长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区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普及健康生活,促进健康资源科学、均衡、合理分布,基本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基本形成,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到203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公平持续改善,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健康环境不断优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前沿水平,率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
二、工作举措(一)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1.健康科普行动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机制。
积极通过区属“一报一台”“两微一端”(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融媒体平台阵容开展健康科普。
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针对社区居民,推进以“三减三健”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促进专项行动;针对在职职工,以“家庭医生进企业送健康”为平台开展健康传播活动。
关于建设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及工作开展的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建设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队伍建设、工作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一、队伍建设1. 选拔专业人才。
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应由具备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选拔过程中,注重考察候选人的专业素养、沟通能力、同理心等综合素质。
2. 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队伍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培训内容可包括心理咨询技巧、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等。
同时,鼓励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了解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最新动态。
3. 建立激励机制。
对心理健康服务队伍成员实行绩效考核,将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对表现优秀的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
二、工作内容1. 心理健康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了解其心理状况,为后续服务提供依据。
2. 心理咨询与治疗。
为服务对象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
同时,为有需求的对象提供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情感支持等。
3.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等,提高群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4. 心理危机干预。
对遭遇突发事件、生活困境等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对象,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5. 家庭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走进家庭和社区,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营造和谐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三、运行机制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岗位职责、服务流程、保密制度等,确保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2.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
与教育、医疗、民政等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3. 搭建信息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服务对象信息管理、预约咨询、在线咨询等功能。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9.26•【字号】綦江府办发〔2021〕43号•【施行日期】2021.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爱国卫生正文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区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21〕8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深刻认识爱国是核心、卫生是根本、运动是方式的爱国卫生运动内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丰富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总结推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效经验和做法,突出问题和结果导向,强化大数据应用和法治化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有效防控传染病和慢性病,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全民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綦江行动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区公共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面貌全面改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广泛普及,卫生镇村覆盖率持续提升,健康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健康细胞建设广泛开展,爱祖国、讲卫生、树文明、重健康的浓厚文化氛围普遍形成,爱国卫生运动传统深入全民,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整体联动新格局基本建立,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提高。
三、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一)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结合“文明在行动·綦江更洁净”活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村庄清洁行动,补齐公共卫生环境短板。
国务院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3.12.26•【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2023年12月26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雷海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受国务院委托,就精神卫生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幸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国人大常委会把精神卫生立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审议通过《精神卫生法》等重要法律,为推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
一、主要工作进展和成效(一)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着力推进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融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等领域,强化统筹推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着力部署推进。
关于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选范文多篇)
关于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选范文多篇)心理服务体系建设4篇第1篇: 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
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四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措施]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以下措施,供考生参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
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
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正心工程实施方案范本
正心工程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挑战。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正心工程”作为一项有益于提升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工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正心工程”的实施,制定一份全面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1. 提升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2. 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解决方案;3. 促进心理健康产业的发展,打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发布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活动等,提升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
2. 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各类场所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提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效率。
3. 推动心理健康法规的完善。
通过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心理健康法规的完善,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4. 加强心理健康产业的发展。
支持心理健康产业的发展,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展心理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推广,推动心理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宣传教育内容、服务中心建设方案、法规推动计划、产业发展支持方案等。
2. 组织专业团队,包括心理学专家、社会工作者、政策研究人员等,共同参与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推进工作。
3. 开展试点工作,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或群体,先行开展实施方案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4. 全面推进,根据试点工作的成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方案,形成全面的正心工程实施格局。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通过定期的调研和评估,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心理服务联盟建设方案
心理服务联盟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心理问题的日益凸显,心理服务需求的逐渐增加,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
然而,心理服务资源分布不均、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对象需求无法满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心理服务的需求,建立一个全面、多元化的心理服务系统尤为重要。
心理服务联盟的建设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心理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
二、目标定位1. 建设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心理服务联盟,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等服务。
2. 整合各种心理服务资源,包括心理咨询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机构等,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3. 提升心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服务。
4. 促进心理服务的普及和便捷化,降低心理服务的门槛,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心理健康的关怀和帮助。
三、建设步骤1. 联盟成员招募通过广泛宣传,吸引心理咨询机构、心理治疗中心、相关专业人员等加入心理服务联盟。
建立成员资格审核制度,确保联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2. 联盟资源整合建立一个资源整合平台,将各个心理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起来,包括人员、场地、设备等。
通过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3. 建立联盟治理机制制定联盟章程,明确联盟内部的管理结构和决策程序。
建立联盟理事会,由各成员机构代表组成,负责联盟日常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4. 提升心理服务质量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评估体系,对联盟内部的心理服务进行规范和评估。
定期举办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成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5. 宣传推广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问题的认知水平。
推广联盟的服务,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心理服务中来。
6. 社会支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提供资金、政策和舆论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心理服务联盟的建设和发展。
四、预期效果1. 通过联盟建设,提高心理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心理服务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工程的实施意见
为扎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抓实抓好镇、村(居)两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根据某市某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推进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的
镇、村(居)两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面向辖区公众开展心理服务。
重点对辖区内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等五类人群,特别是涉恐、涉稳、重大刑事犯罪前科、涉毒、社区矫正、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其他人员等八类特殊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服务,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二、工作原则
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个体化原则。
心理咨询服务应出于来访者及未成年来访者监护人的自愿,避免强制;来访者可以要求暂停、延期、恢复或终止服务。
对特殊人群应根据其实际需要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
(二)专业化原则。
心理服务应遵循伦理原则,由受过
专业培训、具备心理学知识的人员,运用心理咨询服务技术和方法进行服务。
(三)理解支持原则。
与来访者沟通不应出现有损对方人格、尊严的言行;对来访者语言、行为和情绪等要充分理解。
(四)保密性原则。
服务人员均应遵守保密制度,严守职业道德。
对来访者谈话内容和隐私应保密;未经来访者同意不应录音、录像及公开视频;特殊情况下,如来访者出现自杀或伤人、危害公共安全及其他违法等倾向或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三、工作措施
建立镇、村(居)两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要求如下:
(一)镇级社会心理服务站
1、场地设施。
镇级社会心理服务站建在镇综治中心内。
设社会心理服务站办公室和接待咨询室,有独立出入口。
其中社会心理服务站办公室设管理人员、电脑、电话、桌椅、资料柜,并存放相关资料,面积不小于12平方;接待咨询室分前室和后室,外面接待,内外隔断后里面咨询。
要求色调温和平静、温馨、舒适,面积不小于16平方。
2、人员要求。
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管理人员,1名以上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社工、志愿者若干。
管理人员
应掌握社会心理服务相关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并取得原国家认证的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且每年至少接受20学时专业培训。
社工、志愿者需热爱公益事业。
3、工作职责。
负责制作宣传窗(栏)、发放宣传册、组织讲座等开展辖区居民心理健康宣教。
对服务对象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咨询、干预和社区心理康复,并掌握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编制相关表单定期上报区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引导心理行为问题人员到专业机构就诊。
对特殊人群按“红色”表示严重心理问题、“黄色”表示较重心理问题、“绿色”表示一般心理问题的类别开展“三色预警”分级管理评估,并将分类信息录入平安浙江建设信息系统。
会同村(居)相关人员定期上门访问,并动态跟踪,适时调整预警颜色。
(二)村(居)心理辅导室
村(居)心理辅导室建设要达到“五个一”要求:
1、一间房间。
村(居)心理辅导室兼具办公室和咨询室功能,面积不小于15m2。
要求室内环境温馨、舒适,配备必要的电话、电脑、桌椅、资料柜等设备。
2、一块牌子。
村(居)挂“心理辅导室”牌子。
具体名称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以更好地发挥化解矛盾、平和服务对象心理作用为原则。
3、一名工作人员。
原则上由综治网格员兼任,负责村(居)社会心理服务管理工作。
4、一套管理服务制度。
针对特殊人群,制定组织宣传(政策引导)、组织排查、预约服务、应急处置、信息登记、信息报告、协调联络、社工和志愿者服务等制度。
5、一个团队支撑服务。
充分发挥村(居)关爱帮扶小组作用,充实一名专(兼)职心理咨询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和帮扶服务,引导矛盾纠纷群体化解矛盾。
必要时,联络上级心理服务站及时提供支持服务。
主动排查发现疑似心理行为问题人员,并引导其到专业机构就诊。
四、工作要求
1、思想统一、领导重视。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对“枫桥经验”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是对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全新探索,是做好平安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抓手。
有效运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有助于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以小代价办大事情。
2、立即行动、周密部署。
各村(居)要对照文件精神,按照“五个一”要求,加快推进心理辅导室建设,做到“四个有”,即:有固定场所、有工作人员、有开展活动、有显著效果。
3、健全机制、上下联动。
要加强对辖区内矛盾突出、生
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等五类特殊人群,特别是涉恐、涉稳、重大刑事犯罪前科、涉毒、社区矫正、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其他人员等八类特殊对象的关注和管理,建立信息报告收集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遇到问题及时与镇心理服务站工作人员联系,及时排查、解决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