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单元知识整合导学案岳麓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单元知识整合导学案岳麓版选修1

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专题一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1.历史渊源(1)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最终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2)中世纪发生的宗教“异端”运动,说明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已阻碍了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宗教“异端”思想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愿望和要求,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2.现实动力(1)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2)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特权,要求结束分裂割据。

一些国家的君主也希望摆脱天主教会束缚,加强中央集权。

这些都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3)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者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

(4)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专题二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历史作用1.内容(1)各国改革主张的相同点①反对教皇的权威,坚持《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

②强调国家权力,认为世俗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③主张建立本民族的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

④马丁·路德、加尔文还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等。

(2)加尔文改革和亨利八世改革还具有自己的特点①加尔文改革的思想核心是“先定论”,鼓舞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实行共和式的长老制,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日内瓦共和国等。

②亨利八世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通过《至尊法案》,强调英国国王在教会中的权力与地位;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等。

2.历史作用(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宗教改革运动中,资产阶级获得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很大一部分财产,加尔文派又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 - 教案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 - 教案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教案一、引言1.1宗教改革的背景1.1.1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宗教地位1.1.2教皇和教会权力的膨胀1.1.3社会矛盾的加剧1.1.4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1.2宗教改革的意义1.2.1打破教会的垄断地位1.2.2传播新思想,促进文化发展1.2.3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1.2.4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1.3宗教改革的影响1.3.1宗教信仰的多元化1.3.2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1.3.3欧洲国际关系的复杂化1.3.4文化艺术的繁荣二、知识点讲解2.1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2.1.1马丁·路德2.1.2约翰·加尔文2.1.3亨利八世2.1.4伊丽莎白一世2.2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2.2.1“因信称义”2.2.2“预定论”2.2.3教会改革2.2.4圣经权威2.3宗教改革的进程2.3.1德国的宗教改革2.3.2瑞士的宗教改革2.3.3英国的宗教改革2.3.4法国的宗教改革三、教学内容3.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3.1.1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宗教地位3.1.2教皇和教会权力的膨胀3.1.3社会矛盾的加剧3.1.4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3.2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3.2.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3.2.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3.2.3英国的宗教改革3.2.4法国的宗教改革3.3宗教改革的影响3.3.1宗教信仰的多元化3.3.2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3.3.3欧洲国际关系的复杂化3.3.4文化艺术的繁荣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教案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了解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4.1.2掌握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核心思想4.1.3理解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4.1.4能够分析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4.2.2提高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4.2.3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2.4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4.3.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4.3.3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4.3.4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及其影响5.1.2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5.1.3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5.1.4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5.2教学重点5.2.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5.2.2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核心思想5.2.3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5.2.4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6.1.2教学课件6.1.3历史地图6.1.4教学视频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6.2.2教材6.2.3相关历史书籍6.2.4网络资源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7.1.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宗教改革的思考7.1.3展示宗教改革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1.4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7.2课堂讲解7.2.1讲解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7.2.2介绍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核心思想7.2.3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7.2.4讲解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7.3课堂互动7.3.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7.3.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7.3.3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7.3.4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宗教改革的历史场景7.4课堂小结7.4.2强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7.4.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7.4.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教案八、板书设计8.1教学内容的框架8.1.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8.1.2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核心思想8.1.3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8.1.4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8.2教学重点和难点8.2.1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及其影响8.2.2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8.2.3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8.2.4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8.3教学过程的安排8.3.1导入新课8.3.2课堂讲解8.3.3课堂互动8.3.4课堂小结九、作业设计9.1课后阅读9.1.1阅读教材中关于宗教改革的章节9.1.2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深入了解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影响9.1.3阅读相关论文,了解学术界对宗教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9.1.4搜集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宗教改革的信息9.2思考题9.2.1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9.2.2评价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9.2.3探讨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9.2.4分析宗教改革对个人信仰的影响9.3小组讨论9.3.1分组讨论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影响9.3.2分组讨论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核心思想9.3.3分组讨论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9.3.4分组讨论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1.2反思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10.1.3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10.1.4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10.2拓展延伸10.2.1引导学生关注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0.2.2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影响10.2.3引导学生关注宗教改革对个人信仰的影响10.2.4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探讨宗教改革与其他领域的联系。

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案

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案
(4)组织十字军东征,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实力,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
3、表现:
(1)经济方面:
①天主教会控制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土地,采取封建剥削方式,教会实际上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②教会还向教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上: 是教会组织的最高统治者。
二、天主教会的落后、堕落与野蛮
1、落后:
(1)思想方面:天主教的思想基础是 高于理性。信仰的内容是 。
【课堂作业】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材料二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案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对欧洲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
2、结合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障碍的相关史实,认识欧洲宗教改革必要性。
3、通过探究“异端”一词的内涵,理解宽容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4、认识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
【知识结构】
一、 权倾欧洲的教皇国
1、 背景:
(1)起源:基督教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
(2)发展:
①公元392年,成为 帝国国教。
②教会实行教区制,其中罗马教区享有崇高声誉,后来其主教获得“ ”称号。
③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
④756年, 国王的增地奠定了 的基础。
(3)分裂:1054年,东西部基督教决裂。西部的基督教称天主教。
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教案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教案

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了解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会的状况以及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加尔文在瑞士的宗教改革、英国的宗教改革、天主教会对宗教改革的反应、宗教宽容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加尔文改革、英国宗教改革的异同,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成功的改革首先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和政治代表的发展需要,并且促进了思想解放;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知识结构: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天主教会的腐败英国王权与教会的决裂教会纯洁运动→恢复了天主教会部分势力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加紧打击“异端”→宗教冲突加剧→一些国家实行宗教宽容教学重点:(1)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九十五条论纲》。

(3)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宗教改革的实质及历史作用。

考纲:欧洲宗教改革授课时间:2课时导入新课:欧洲宗教改革,在英文中是以专有名词“The Reformation”来表示的,在西方人甚至是西方学者眼中,宗教改革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甚至远超过文艺复兴,这个认知大概跟我们传统形成的看法有些出入。

那么,欧洲宗教改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场变革为什么会发生?它又对社会进步有什么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下第九课《欧洲宗教改革》,看看能不能从中解惑,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新课程导学第10课欧洲宗教改革一、中世纪的天主教会1、基督教的概况①派别:基督教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与东正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

②分布:天主教分布在,东正教分布在拜占庭帝国和欧洲东部,新教是宗教改革以后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的新教派。

③信仰核心: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在社会生活方面,从国王到农奴,人人都是,从出生到去世,每一件事情都受到的控制和影响②经济方面,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③政治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高高在上,下面有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

由于当时各国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

3、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渐趋衰弱,近代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思想: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

天主教会的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②经济:资本主义进入时期,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作支撑,天主教会阻碍的强化;另外,教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奢靡的生活,从西欧各国搜刮了巨额财富。

③政治:教会非常残酷,将反对他的人斥为并建立了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原因:一是德意志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二是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宗教改革前夕,德国处于状态,罗马教廷利用德意志的分裂,把它当做重要的搜刮对象,从那里劫走大量财富,人们称德国为三是教皇兜售“赎罪券”是直接原因。

2、开始标志:马丁路德的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内容:原名《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因内容有条而得名,路德反驳了的功效,指出,既不靠教皇,也不靠圣礼和善功,只靠终生悔改。

影响:①路德提出论纲实际上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
④宗教改革的影响:新教的产生、天主教与新教的分裂、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板书设计:
1.宗教改革的背景:
-天主教会的影响
-封建社会的状况
2.宗教改革的起因:
-天主教会的问题
-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3.宗教改革的过程: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约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4.宗教改革的影响: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宗教改革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宗教改革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宗教改革教学目标和宗教改革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宗教改革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作业中的表现,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内容逻辑关系
①宗教改革的背景:天主教会的影响、封建社会的状况。
②宗教改革的起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束缚、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③宗教改革的过程: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约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宗教改革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宗教改革重点,强调宗教改革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宗教改革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

选修1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选修1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学习重点】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马丁路德、加尔文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学习难点】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和作用预习学案【知识梳理】一.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1.经济上:2.政治上:;3.思想上:4.根本原因:知识点:1.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的地位:经济上,天主教会是西欧;政治上: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思想上:封建神学占据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社会生活上:在中世纪的西欧,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

2.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分为、、三大派别。

中世纪的时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主要分布在拜占庭帝国和欧洲东部,则是宗教改革以后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的新派别。

二.概况:(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拉开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1.原因:①主要原因: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②直接原因:1517年,罗马教皇兜售2.序幕:发表《》,反驳了,信徒得救,既不靠,也不靠,只能靠。

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3.内容:①提出“”的思想,宣称人之得救,完全在于。

②提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而不是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③路德简化了天主教复杂的,并主张神甫可以。

4.传播:路德所创立的教派称,主要在、传播。

5.影响:(1)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2)改革后形成新教称为路德宗,主要在、传播。

(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扩展1.内容:①反对盲从天主教会,认为《》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②把信仰得救解释成。

③加尔文主张简化,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产生。

④制定严格的,要求人们过节俭生活,认为教会应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

⑤把日内瓦改造成的神权共和国。

2. 影响:教义更加符合的利益,教会组织相当严密有力,因此很快传到法国、尼德兰、英国等国家。

欧洲宗教改革教案

欧洲宗教改革教案

宗教改革教学设计一、综述本课讲述了14—16世纪,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和人文主义的复兴,天主教神权受到有力的挑战。

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思想束缚,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君主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实现教会的民族化,欧洲宗教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欧洲宗教改革前后持续近一个世纪。

这场改革从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罗马教皇、天主教会,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

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纯粹是一场文化运动,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其形式更为激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

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的巨大障碍,欧洲各国相继爆发了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其中以德国的改革影响最大。

欧洲的宗教改革提出了以“因信称义”为中心的新的宗教思想,要求建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服从于国家主权的民族教会。

宗教改革推翻了罗马教皇在新教国家宗教生活中的至上权威,大大削弱了教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教学目标:认识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探究和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感悟改革家敢为天下先的战斗精神,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到欧洲发生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即原因。

2.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3.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难点:1.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2.理解宗教改革的有关主张。

五.教学建议作为高三一轮复习,本节结合选修部分内容一并学习,适当拓展。

注重知识运用,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能力。

尤其重视从多种途径中获取历史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提升并用历史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构成历史画图;或将信息与一定的问题情景相结合,解决相关问题。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教案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教案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教案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运动,对于欧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基本情况和影响,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的改革思想和实践,以及这些改革对基督教教
义、教会组织等方面的贡献。

2.理解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包括对教会权威的挑战、对
个人信仰自由的追求、对社会发展的推动等方面。

3.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宗教问题,尊重不同宗教的传统和文化背景,理解
宗教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二、教学内容:
5.介绍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

6.重点讲解马丁·路德、加尔文的改革思想和主要实践。

7.分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
8.马丁·路德、加尔文的改革思想和主要实践。

9.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四、教学难点:
10.对教会权威的挑战和对个人信仰自由的追求。

11.理解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高中历史教案第9课欧洲的宗教改革(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教案第9课欧洲的宗教改革(岳麓版选修1)

第9课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标要求:本学习专题共有3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使学生对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有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述,学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的学习和对宗教改革必要性的分析、掌握,学生可以认识到思想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认识到思想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培养起学习、吸收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教学难点:宗教改革的影响。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必修三中已学过宗教改革,复习旧知识提问: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导入新课。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1)是由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格局决定的。

在当时,天主教神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也是支配着各国封建政治的重要权力,还是垄断了整个思想文化与教育的意识形态。

人们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相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前预习案【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结构】【自主梳理】一、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1、天主教会的地位: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①经济上,;②政治上,;③思想文化上,;④社会生活方面。

2、欧洲社会的发展①经济:②政治:③思想: 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二、欧洲宗教改革的过程各自的代表作?2、原因(1)根本原因:政治上四分五裂局面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阻挠德国统一。

(3)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影响:(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和封建势力。

(2)促进宗教改革运动的迅猛发展,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3)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局面3、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4、英国宗教改革的背景、特点背景:(1)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2)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政治:统一的民族国家形成(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特点:(1)自上而下(2)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3)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被称为英国国教(4)目的:巩固和加强王权4、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手段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运动。

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性质:宗教改革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又一场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社会变革运动。

积极:政治:(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欧洲的封建势力,(2)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3)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洲条件。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学案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学案岳麓版选修1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结合历史背景,阐述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了解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

一、中世纪的天主教会1.地位(1)社会生活方面:人人都是天主教徒,每一件事情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大量土地。

(3)政治方面①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

②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2.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14、15世纪,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天主教会的腐朽(1)从西欧各国搜刮了巨额财富。

(2)许多教士和僧侣奢侈腐化。

(3)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4.德国与天主教会矛盾尖锐:由于处于分裂状态,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58,思考:1.旧的意识形态能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占据统治地位吗?提示不能。

以宗教改革为例,宗教改革前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的天主教会的沉重束缚,所以不能。

随着新的社会形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日益发展、成熟,它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意识形态为其进一步发展服务。

二、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1.序幕: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教堂的大门上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2.概况(1)马丁·路德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主张“因信称义”,宣称人之得救,完全在于人对上帝的信仰,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就能得救;认为普通天主教徒与教士没有区别,全体信徒皆教士;指出信仰的惟一根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2)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2)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
任务: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关于欧洲宗教改革的预习资料,包括历史背景资料和关键人物介绍,明确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宗教改革的起因和主要观点”,设计问题,如“马丁·路德为何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哪些?”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习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宗教改革的不同观点及其影响。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澄清概念。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体验宗教改革观点的辩论。
-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理解的内容提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 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 关键词:
- 背景腐败、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 路德:信仰称义、圣经唯一
- 加尔文:预定论、教会组织
- 影响:宗教格局、早期资本主义、政治文化
③ 重点句:
- "信仰称义,非因行为而得救。"
- "圣经是基督徒信仰和行为的唯一标准。"
- "教会应当由信徒选举产生,而非由教皇任命。"
- "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2.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展示宗教改革的相关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
(2) 教学软件:运用历史教学软件,设计互动游戏或模拟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网络资源:推荐学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和学术文章,拓展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 通过反思,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我发展。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

《欧洲宗教改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会的状况以及宗教改革的背景、掌握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和由其掀起的德国宗教改革的重要史实,理解其开创了欧洲近代史新纪元的深远影响。

(2)掌握加尔文的宗教思想,领会其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及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所奠定的理论基础;了解英国宗教改革、天主教会对宗教改革的反应、宗教宽容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内在联系来把握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增强透过现象把握历史的能力;通过分析比较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加尔文改革、英国宗教改革的异同,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不畏教皇权威,坚持真理,捍卫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正义之举和敢于向教会和世俗权力挑战的精神,培养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讨论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马丁路德、加尔文的主要思想和活动2、难点通过讨论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先定论;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含义三、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通过图片和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改革之旅。

我们的目光转向近代欧洲,请看第九课《欧洲宗教改革》。

说到宗教改革,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宗教?世界上三大宗教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又是什么?(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基督教为什么会分化呢?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设计意图: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导学生思考。

2、新课学习一、宗教改革的背景1.中世纪的天主教会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迅速发展,其经典教义来源于《圣经》,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原罪、救赎。

高中历史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案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案岳麓版选修1
(3)宗教改革的影响:要求学生认识宗教改革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为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创造的条件,对后来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4)宗教改革的评价:要求学生客观评价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其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
(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要求学生理解16世纪初期欧洲社会矛盾重重的原因,包括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等,这需要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讲授宗教改革的背景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欧洲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理解不够深入。这说明我在授课时,需要更加细致地解释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宗教改革的起因。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成果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宗教改革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因为他们的交流和协作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宗教改革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宗教改革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宗教改革对欧洲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宗教改革的基本概念。宗教改革是指16世纪初期,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宗教变革运动,主要是指基督教内部的改革。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导学案岳麓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导学案岳麓版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程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温馨提示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大一统的地位。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民族国家的形成,天主教会的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阻碍。

为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西欧各国相继进行了宗教改革运动。

本课内容讲述了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概况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在学习时,首先要明确宗教改革的必然性,然后结合德国、瑞士、英国等国宗教改革的概况分析宗教改革的实质及影响。

最好能够在学习中比较各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1517年,德国天主教僧侣马丁·路德在德国维登堡教堂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德国成为西欧宗教改革风暴的策源地,接着各国纷纷响应。

这场声势浩大的宗教变革为什么会发生?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加尔文进行了哪些改革?英国民族教会又是怎样建立的?这些改革对社会进步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辩证地评价宗教改革?知识点1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1.中世纪基督教的概况(1)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天主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东正教主要分布在拜占庭帝国和欧洲东部。

(2)基督教核心:“原罪”和“救赎”。

2.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位01农奴,人人都是天(1)在社会生活上,天主教会在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国王到□主教徒,人们从出生到去世,每一件事情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2)在经济上,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02封建主,占有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为了巩固统治,维持奢靡的生活,教会从西欧各国搜刮了巨额财富。

(3)在政治上,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03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

由于各国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巨大国际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结合历史背景,阐述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了解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

一、中世纪的天主教会1.地位(1)社会生活方面:人人都是天主教徒,每一件事情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大量土地。

(3)政治方面①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

②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2.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14、15世纪,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天主教会的腐朽(1)从西欧各国搜刮了巨额财富。

(2)许多教士和僧侣奢侈腐化。

(3)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4.德国与天主教会矛盾尖锐:由于处于分裂状态,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58,思考:1.旧的意识形态能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占据统治地位吗?提示不能。

以宗教改革为例,宗教改革前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的天主教会的沉重束缚,所以不能。

随着新的社会形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日益发展、成熟,它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意识形态为其进一步发展服务。

二、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1.序幕: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教堂的大门上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2.概况(1)马丁·路德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主张“因信称义”,宣称人之得救,完全在于人对上帝的信仰,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就能得救;认为普通天主教徒与教士没有区别,全体信徒皆教士;指出信仰的惟一根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2)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路德翻译的《圣经》广泛流传。

(3)马丁·路德简化了天主教复杂的圣礼,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3.传播:宗教改革迅猛发展。

路德所创立的教派称路德宗,主要在德国、北欧传播。

[深度点拨] 马丁·路德代表德意志民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一方面反对罗马教皇,有利于唤醒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又能激发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志,所以路德宗教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加尔文与日内瓦的试验1.内容(1)反对盲从天主教会,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2)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3)制定了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人们过节俭的生活,认为教会应当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

(4)把日内瓦改造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2.影响:加尔文创立的加尔文宗,教义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教会组织相当严密有力,因此在法国、尼德兰、英国等地迅速传播。

四、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1.背景:英国早在宗教改革前就形成了专制王权统治下的统一的民族国家。

2.过程(1)亨利八世改革:与罗马教皇决裂,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惟一的最高首脑,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

(2)伊丽莎白一世改革:重申《至尊法案》;通过《三十九条信纲》,标榜信仰得救,把《圣经》定为信仰的惟一标准。

3.特点:建立了民族教会英国国教会;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62,思考:2.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有何独特之处?提示 (1)中世纪后期的英国是一个王权日趋强化的民族国家,那里的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发起,从王室利益需要出发而进行的,其结果主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2)此外,英国没有像德国和法国那样发生宗教战争,也是由于有比较强大的国家力量起到了控制全局的作用。

五、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1.目的:抵御新教的攻势,重振天主教的声威。

2.措施(1)革除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治贪污腐化,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

(2)在教义方面,对新教寸步不让。

召开宗教会议,宣布所有的新教都是“异端”,教皇是宗教事务的最高权威。

(3)加强了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加紧打击“异端”。

(4)西班牙人伊纳爵·罗耀拉创立的耶稣会是天主教会中反宗教改革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

3.影响(1)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

(2)耶稣会在海外传教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63,思考:3.耶稣教会为什么要不择手段进行传教?提示 (1)耶稣会成员绝对服从教皇和上级,他们深入宫廷,结交权贵,开办医院和学校,运用一切方式为天主教会服务。

(2)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天主教的政治、经济利益,从思想上控制人的精神世界。

(3)在海外传教中,它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六、宗教宽容1.背景(1)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之间长时间的争论、迫害和战争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各国君主都希望利用宗教加强自己的统治,各教派的领袖也希望利用君主加强本教派的力量。

(3)一些有识之士谴责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呼吁实行宗教宽容。

2.措施(1)1555年,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确定“教随国定”原则,这是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

(2)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敕令》,宣布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在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的权利。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65,思考:4.今天的世界是否已经完全实现了宗教宽容?提示 (1)在基督教各宗派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宗教宽容。

但是,在不同的宗教之间和其他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实现宗教宽容仍需时日。

(2)“冷战”结束以后,宗教冲突更显突出,并且与民族冲突、政治冲突、经济冲突等交织在一起。

提倡宗教宽容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宗教改革的评价1.实质: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2.意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3.存在问题: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深度点拨] 正确认识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1)从其原因看,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反对奢侈腐化,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1.中世纪的时候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提出“因信称义”思想,加尔文宗教改革提出先定论观点。

3.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手段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史料一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正气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

《论纲》使①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

史料二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天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②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

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以上均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①赎罪券,亦称“赦罪符”,拉丁文意为“仁慈”或“宽免”,后被引申为免除赋税或债务。

赎罪券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筹集捐款的工具,天主教宣称购买赎罪券能获赦免原罪得上天堂。

②长老制是基督教教会体制的一种。

主要为加尔文宗教会所实行。

有些非加尔文宗的教会也会实行长老制。

具体规章制度各派略有不同。

以从事世俗职业的教徒领袖,经由教会选举,接受“长老”圣职而为管理教会的骨干。

专职牧师则受全体教徒所授权的长老们聘任,牧师在长老们的委托下管理教会教务工作。

(1)通过史料一,马丁·路德认为“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它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提示实质: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2)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异同,并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提示异:加尔文主张先定论,鼓励经商致富;马丁·路德无此主张。

同:均否定罗马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均主张简化教会仪式。

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3)马丁·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你认为这种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提示反对盲从盲信,倡导个性解放,是对个人能力的进一步尊重(或相信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1)异①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②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学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③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了神圣性。

④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和共和化上。

加尔文的主张更加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2)同: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史料一针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如果说传统基督教中的人是全心全意地倾心天国的话,那么新教——加尔文教中的人已经是①头在天上、身子在地上了。

史料二英国西北部有一座叫格里诺克的滨海小城,1736年,工业革命之父、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先生就出生在这里……瓦特的祖父和父亲就是这些商人中比较成功的两位,他们从事的是格里诺克最红火的烟草贸易。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有很多像瓦特家族这样的家庭,在新教思想影响下,开始努力创造财富,追求利润,他们想以现实的成就与上帝沟通,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②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