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 上册 第四章 电子教案
《电工学》授课教案
《电工学》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元件;(2)掌握欧姆定律、功率公式及电能的计算;(3)学会使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电工测量工具;(4)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物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利用模拟电路,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认识电工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安全操作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节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元件1. 电路的概念及组成2. 电路元件的分类及作用3. 电路的状态第2节欧姆定律及功率公式1.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2.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 电能的计算第3节电工测量工具的使用1.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 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 电能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第4节简单电路的分析与实践1.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2. 串并联电路的实践操作3. 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5节模拟电路的分析与应用1. 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及特点2. 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3. 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知识;2. 利用实物演示、模拟电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路原理;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学》及相关辅助教材;2. 实验器材: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电路元件等;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课堂教学;4. 网络资源:查找与电工学相关的视频、案例等资源,用于课堂拓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对电路知识的理解程度;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
电工学第七版电子教案
电工学第七版电子教案教案标题:电工学第七版电子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路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电工学概述a. 电工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电工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2. 电路基本理论a. 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b.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性和计算方法c. 电路中的串联、并联和混联关系d. 电路中的电源、开关和负载3. 直流电路分析a.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b. 电压分压和电流分流定律的应用c. 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分析方法d. 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和实验4. 交流电路分析a. 交流电的基本特性和表示方法b.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性和计算方法c.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d. 简单交流电路的计算和实验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操作:提供实验和模拟电路设计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电工学的实际应用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评估方法: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小测验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电工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项目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电路项目,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电工学第七版教材2. 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视频3. 实验设备和元器件4. 计算机和模拟电路设计软件教学时序:本教案建议按照以下时序进行教学:1. 第一周:电工学概述2. 第二周:电路基本理论3. 第三周:直流电路分析4. 第四周:交流电路分析5. 第五周: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6. 第六周:复习和总结以上是一个针对电工学第七版的电子教案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四章_图文
相位差
定义:
XL
感抗:
()
则:
O
f
XL与 f 的关系
直流:f = 0, XL =0,电感L视为短路
交流:f
XL
超前
电感L具有通直阻交的作用
相量式:
电感电路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相量图
2. 功率关系 (1) 瞬时功率
(2) 平均功率
L是非耗 能元件
(3)无功功率Q 用以衡量电感电路中能量交换的规模。
阻抗模:
阻抗角:
由电路参数决定。
电路参数与电路性质的关系:
当 XL >XC 时, > 0 ,u 超前 i 呈感性 当 XL < XC 时 , < 0 , u 滞后 i 呈容性 当 XL = XC 时 , = 0 , u. i 同相 呈电阻性
2) 相量图
参考相量
XL > XC
XL < XC
用相量表示后,即可用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I, U
o
t
直流电流和电压
正弦电流和电压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便于传输;易于变换 便于运算; 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
_
正半周
_
负半周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设正弦交流电流:
i
Im
O
T
初相角: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 角频率: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 幅值:决定正弦量的大小 幅值、角频率、初相角成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2.4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1. 电流、电压的关系 (1) 相量式
设
(参考相量)
则
如用相量表示电压与 电流关系,可把电路模型 改画为相量模型。 总电压与总电流
电子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 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发达电路基础
4.1 双极结型三极管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又称半导体三极管、晶 体管,或简称为三极管。
分类: 按材料分:硅管、锗管 按结构分:NPN型、PNP型 按频率分:高频管、低频管 按功率分:小功率、大功率
半导体三极管的型号
国家标准对半导体三极管的命名如下:
3 D G 110 B
c
e V VCE
VCC
V
VBE
也是一组特性曲线
实验电路
1.共射极电路的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 :iB=f(vBE)|vCE=const
(1)VCE=0V时,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输入特性相当于两个PN结并联
(2)VCE=1V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收集电子能力增强,发射极发
射到基区的电子大部分被集电极收集,从而使得同样的VBE时iB减小。
ICEO (1 )ICBO 值愈大,则该管的 ICEO 也愈大。
3.极限参数
(1)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
过流区
当IC过大时,三极管的值要 iC
减小。在IC=ICM时,值下降 ICM
到额定值的三分之二。
PCM = iCvCE
(2)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CM
将 iC 与 vCE 乘 积 等 于 规 定 的 PCM 值各点连接起来,可得 一条双曲线。
利用IE的变化去控制IC,而表征三极管电流控制作用的参 数就是电流放大系数 。
共射极组态连接方式
IE UBE
+ Uo
-
49 IC 0.98(mA)
IB
20( A)
共射极接法应用我们得到的结论:
1、从三极管的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这一点看来,这两 种电路的基本区别是共射极电路以基极电流作为输入控制 电流。 2、共基极电路是以发射极电流作为输入控制电流。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上)
广东科技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0学时,3.5学分(注:课课时42+实验课时8,实验课时见实训指导书)授课时间:2018-2019学年第1,2学期授课班级:17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主讲教师:教材:王桂琴,王幼林主编.《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业,2016参考书目:1、唐介.电工学,高等教育,1999;2、罗力渊.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航空航天大学,2015.教学设计(001)课程标题(或章节名称):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电路模型和电路中的物理量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课时:2教学容:1、熟悉强电和弱电电路;2、掌握电路元件及其模型;3、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4、了解功率正负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路元件及其模型,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难点: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讲授,讨论发言,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引入:电路1. 电路及其组成电源 —— 中间环节 —— 负载2.电路的作用⑴ 传输、分配、转换电能;--能量领域-“强电”电路⑵ 传送、处理、储存信号。
--信息领域-“弱电”电路二、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电路模型:从实际电路中抽象出来的、由理想元件组成的电路。
理想元件是假想元件,具有单一的电磁性质,具有精确的定义与相应的数学模型。
理想电阻、理想电感、理想电容三、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1、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⑴ 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⑵ 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为计算而假设的方向,称为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
参考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也可以用双下标表示,如 I 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与实际方向相反则为负值。
例:设下图电流表达式为 d d q i t =10cos(314)Ai t =判断 t 为0.001s 和0.006s 时的电流实际方向。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课件)
3
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 不同电压等级适用于不同的输配电需求。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触电及其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成为导电路径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电流通过人体, 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安全用电的措施
高斯定理
在静电场中,穿过任意闭合曲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该闭合 曲面内所包围的电荷的代数和 除以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电流与磁场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的单位是 安培。
磁力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和 大小,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 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致,这些 曲线称为磁力线。
节能型家用电器
购买节能型家用电器,如节能空调、节能冰 箱等,以降低能耗。
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错峰用电,尽量在电力低谷时段使用大功率 电器,以降低电费支出。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 法。
02
电工学基础知识
电荷与电场
01
02
03
04
电荷
电荷是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 正负两种电荷。电荷的单位是 库仑。
电场
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场对放 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 向的物理量。
电场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 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在电场 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 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电场 强度方向一致,这些曲线称为 电场线。
有功功率表示实际消耗的能量,无功功率表示储能元件之间交换 的能量。
电工技术教案
《电工技术》教案1、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工程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目前电工技术应用极其广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了解电工技术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包括电路理论、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工测量、安全用电。
(1)电路理论:理解电压源、电流源概念,并掌握等效变换方法;理解克希荷夫定律、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理解并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和相量表示法,有效值、相量图、复阻抗;理解掌握交流电的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并掌握三相交流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2)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掌握电压、电流、阻抗变换;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起动、反转方法,了解调速方法。
(3)电工测量: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4)安全用电:了解安全用电和电气设备保护常识;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3、本课程的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在学习时要抓住物理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要理解问题是如何提出和如何引伸的,又是怎样解决和应用的,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要重在理解。
4、课堂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5、使用的教材:黄友锐等编,《电工技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秦曾煌等编,《电工学》(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唐庆玉等编,《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电视基础知识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过程;重现电视图像的基本参量;电视信号的调制过程与电视频道的划分;色度学的基本知识;黑白、彩色显像管的结构及特性。
掌握电视扫描的基本原理;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及特点;彩色图像的分解与重现;系统分解力与图像清晰度的关系。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课件)
B.欧姆定律 (Ohm’s Law)
(1) 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
i
R
u = Ri
+u
i Gu
G=1/R称为电阻元件的电 导电阻的单位: (欧),电导的单位:S (西)
(2)电压和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i
R
u
+
u –Ri i –Gu
注:以上关系式
(1)只适用于线性电阻,( R 为常数)
1.4 电 路 元 件
电路元件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电路元件通 过其端子与外部相连接;元件的特性则通过与端子有 关的物理量描述。每一种元件反映某种确定的电磁性 质。集总参数元件假定:在任何时刻,流入二端元件 的一个端子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两 个端子之间的电压为单值量。由集总元件构成的电路 称为集总电路,或具有集总参数的电路。用集总元件 及其组合模拟实际的部件和器件以及用集总电路作为 实际的电路模型是有条件的,本书的第18章将加以讨 论。本书的其余各章只考虑集总电路。电路元件按与 外部连接的端子数目可分为二端、三端、四端元件等。 还可以分为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线性元件和非线性 元件,时不变元件与时变元件等等。
电流的参考方向设成从a流向b, 电压的参考方向设成a 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这样所设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称为参考方向关联。设在dt时间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 动到b点的正电荷量为dq, a点至b点电压u意味着单位正电荷 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那么移动dq正电荷电场力 做的功为dw=udq。电场力做功说明电能损耗,损耗的这部 分电能被ab这段电路所吸收。
+
i u
–
p = 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P>0 吸收正功率 (吸收) P<0 吸收负功率 (发出)
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电子
(1) 应用KCL列结点电流方程
对结点 a: I1 + I2 –I3 = – 7
因所选回路不包含
(2) 应用KVL列回路电压方程 恒流源支路,所以,
对回路1:12I1 – 6I2 = 42 对回路2:6I2 + 3I3 = 0
3个网孔列2个KVL方 程即可。
(3) 联立解得:I1= 2A, I2= –3A, I3=6A
目录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6 叠加定理
2.7 戴维宁定理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要求: 1. 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等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 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I1 I2
+ E1–
R1 I3
R2 + = +
R3
–E2 E1–
R1
I3
R2 R3
+
R1 R3
R2 + I3 –E1
(a)
原电路
(b)
(c)
E1单独作用 E2单独作用 叠加定理
I1
I2
I1 I2
I1 I2
+ E1–
R1 I3
R2 R3
+–E2=E1+–
R1
I3
R2 R3
+
R1 R3
R2
I3
+ –E1
2.1.1 电阻的串联
I
特点:
+
+
(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
U1 –
电工学(第七版)总复习电子教案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10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本章要求: 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功能和用途; 2. 掌握自锁、联锁的作用和方法; 3. 掌握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的作用和方法; 4. 掌握基本控制环节的组成、作用和工作过程。
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直接起动控制图)。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本章要求: 1.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及意义; 2. 欧姆定律、KCL、KVL方程; 3. 电功率(吸收功率、发出功率的求取) 4. 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要求: 1. 电阻等效变换(等效变换的条件、电阻串并联
R3
R4
R0
R3 和 R4 并联,然后再串联。
所
以 ,R0
R1R2 R1R2
R3R4 R3R4
b
5.8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R4 E +–
a IG
RG G
b
a
R0 +
E' _
RG
IG
b
解:(3) 画出等效电路求检流计中的电流 IG
E 2 IGR 0R G5.81A 00.12A6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由解图:(由c)图I(2b) R2E R3
将1IS0断A开1A 55
将 E 短接
I2 R2R 3R3IS5 5510.5A
所 I 2 I 2 以 I 2 1 A 0 . 5 A 0 . 5 A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对例4,已知 E =10V、IS=1A ,R1=10 ,
电工学-第四章(三相交流电)PPT课件
.
46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3. 电流作用时间 电流对人体伤害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可
以用电流与时间乘积(又称电击强度)来 表示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触电保护器的一 个主要指表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 〈30mAs。实际产品可以达到3mAs,故 可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
.
47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
13
§4-2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三相负载——接在三相电源上的负载。
对称三相负载——各相负载相同的三相负载,如三相电动机、
大功率三相电路等。
不对称三相负载——各相负载不同,如三相照明电路中的负载。 L1 L2 L3 N
Z3
Z2
Z1
M
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
三相负载也有两种接法:
L1
L1
Z
N L2
Z
Z
L2
L3
L3
4. 电流途经
如果电流不经人体脑、心、肺等重要部位, 除了电击强度较大时可能造成内部烧伤外, 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电流流经上述 部位,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这是由于电击 会使神经系统麻痹而造成心脏停跳,呼吸 停止。例如,电流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 或由手流到脚,就是这种情况。
.
48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拖动作匀速转动。 定子三相绕组切割 转子磁场而感应出 三相交流电动势。
L1 • L2' •
S
• L3'
2.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特点 L3
幅值相等 频率相同 相位差 = 120
.
N
L1'
L2
4
三相对称电动势的表达式
电工学 秦曾煌第七版 第四章
1 f T
2 2 f T
(4-6)
小常识
* 电网频率: 中国 50 Hz
美国 、日本 60 Hz * 有线通讯频率:300 - 5000 Hz
* 无线通讯频率: 30 kHz - 3×104 MHz
(4-7)
§4.1.2 正弦波特征量之二 ——幅值与有效值
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i、u、e 等。 瞬时值中的最大的值称为幅值或最大值,用带下标m的大 写字母表示, 如Im、Um、Em等。
3 j4 U
3 j4 U
u 5 2 sin( t 531 )
u 5 2 sin( t 126 9 )
u 5 2 sin( t 126 9 )
(4-34)
符号说明
瞬时值 -- 小写 有效值 -- 大写 最大值 -- 大写+下标 复数、相量 -- 大写 + “ .”
2nd
→rθ
5
辐角 模 b a 126.869897 5 注意选择角度DEG
(4-31)
# 计算器上的复数运算操作
极坐标形式→代数式
10 /60° = 5 + j8.66
1 0 a 6 0 5 虚部 实部
注意选择角度DEG
b
2nd
→xy
b
a
8.6602540
5
(4-32)
总结:正弦量的四种表示法
230, U 360, U U U 690 例: U 1 2 1 2
说明: 设:任一相量 A
j 为90°旋转因子。+j 逆时针 转90°,-j 顺时针转90°
e 则:A
电工学 电子技术( 第七版 秦增煌)课件共16页
模拟电 子技术
数字电 子技术
被 测
传 感 器
模拟 信号 处理
模数 数字 转换 接口
微
控
对 象
伺服 机构
功率 放大
数模 转换
数字 接口
机
电机
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绪 课程 的 目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论
••• ••
《 试 理 按电 课 解 要工 ) 基 求学 本 参概 加》念实课、验程基是本必培理修养论课良和(好分学的析校实方规验法定素为质考 大 学 注学 用 重工 结 实科 合 践各 , 技专举能业一的的反培技三养术,基融础会课贯通
• 1892年马可尼和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 通讯实验
• 1883年爱迪生发现电子的热效应及1904年 佛莱明制成了电子二极管
• 1906年德福雷斯发明了电子三极管 • 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三极管 • 1958子技术 的 发展概况
论 • 现状:
• 容量大型化
绪
论•••••
•
工械机加束测力交电地第…、业工加、械量通子促二采…—电长汽广••••金生矿、工流加与与技进次—镀度车播农医军国属产、超 等 量工 控 通 术 了 工电、 、 与 、业 疗 事 防冷中冶动声、…工制讯的社业电速火电加电金机波照…艺发会革焊度车视工力、加度展生命机、、、、机轧…………工和和产对—械械电温飞电钢…………、色机—广力社的、炉度机影床动电度电泛的会锻冶、、及等力造子等加应提生金时轮电设和束…工用 高产、间船话备铸和…技极力电、……造离术大的蚀压……机子
•
器件小型化
•
设计自动化
电子计算机 的 发展概况 绪 论
• 1943年英国制造了一台电子计算机
电工学第七版电子教案
图4-12 -
解:万用电表可用来测量二端器件的直流电阻值。将被测 万用电表可用来测量二端器件的直流电阻值。 电阻接于电表两端, 电阻接于电表两端,其电阻值可根据电表指针偏转的 角度,从电表的电阻刻度上直接读出。 角度,从电表的电阻刻度上直接读出。为了便于测量 不同的电阻,其量程常分为 × 不同的电阻,其量程常分为R×1, R×10, R×100, R×1k等 × × × 等 档,用开关进行转换。 用开关进行转换。 是一个含源线性电阻单口网络, 图(a)是一个含源线性电阻单口网络,可用戴维宁定理 是一个含源线性电阻单口网络 来简化电路分析。 来简化电路分析。
所示单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例4-5 求图 - 求图4-8(a)所示单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所示单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图4-8 -
解:在单口网络的端口上标明开路电压uoc的参考方向, 在单口网络的端口上标明开路电压 的参考方向, 注意到i=0, 注意到 ,可求得
u = −1V+(2Ω)×2A= 3V oc
戴维宁定理: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 , 戴维宁定理: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N,就端 口特性而言, 口特性而言,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单口网络 [图(a)]。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单口网络在负载开路时的电压 oc; 图 。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单口网络在负载开路时的电压u 电阻R 电阻 o是单口网络内全部独立电源为零值时所得单口网络 No的等效电阻 [图(b)]。 图 。
在单口网络端口上外加电流源i 根据叠加定理 根据叠加定理, 在单口网络端口上外加电流源 ,根据叠加定理,端口 电压可以分为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电流源单独作用(单口 电压可以分为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电流源单独作用 单口 内全部独立电源置零)产生的电压 ’=Roi [图(b)],另一部分 内全部独立电源置零 产生的电压u 产生的电压 图 , 是外加电流源置零(i=0),即单口网络开路时, 由单口网络 ,即单口网络开路时, 是外加电流源置零 内部全部独立电源共同作用产生的电压u”=uoc [图(c)]。由 内部全部独立电源共同作用产生的电压 图 。 此得到
2024版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PPT课件
26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
将铁心线圈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 感的串联电路,其中电阻表示线圈的 铜损,电感表示线圈的磁损。
铁心线圈电路的特点
由于铁心的存在,铁心线圈电路具有 非线性、饱和性和磁滞性等特点,使 得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变得复杂。
2024/1/28
无功功率
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 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 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在电工技术中是指将单口网络端钮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只有单口网络完全由电阻混联 而成时,视在功率才等于平均功率,否则,视在功率总是大于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也 就是说,视在功率不是单口网络实际所消耗的功率。
4
第七版上册内容结构
第七版上册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 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内容。
本册内容在编排上注重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电阻倒数之和,即 1/R=1/R1+1/R2+…+1/Rn,同时 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3
电源等效变换方法
电压源等效变换
将电压源转换为等效的电流源,使得二者在外部电路中具有相同的电压和电流 表现。具体方法是通过计算电压源的内阻和开路电压,得到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和内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ψ1 ψ2 180
电压与电流反相 u i u
t
O
i
t
注意: (1) 两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为常数,与 计时的选择起点无关。
i i 1
i2
t
O
(2) 不同频率的正弦量比较无意义。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1. 正弦量的表示方法 波形图
u
O
ωt
瞬时值表达式 u Umsin( t )
u/ V 250 200 u1 2 u2
60 30
O
t
解: u 200sin( t 60) V 1
u2 250sin( t 30)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 2: 已知同频率的正弦量的解析式分别为 i = 10sin(ωt + 30°), u 220 2 sin( t 45), 写出 电流和电压的相量 I、U 。 解: (1) 相量式 10 30 5 2 30 A I 2
正误判断
u 220 sin(ω t 45)V
220 U 45 V? 2
有效值 •
1.已知:
3.已知:
U 100 15V
U 100 V ?
2.已知: I 10 60A
i 10 sin ( ω t 60 )A ?
最大值
例 1: 已知选定参考方向下正弦量的波形图如图 所示, 试写出正弦量的表达式。
I
U
相量图 相量式:
I 0 I U U 0 IR
4.3.2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di 基本关系式: e L L u
i
+
设: 2 I sin ω t i
dt
d( I msinω t ) uL dt 2 Iω L sin(ω t 90)
U IR1 IR2
RLC串联交流电路中
u
_
_ + uC _
uL
设: i
2 I sinω t
U ? + IL + I 1/ C =IR
交流电路、U I与参数R、L、C、 间的关系如何?
2.4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1. 电流、电压的关系
i
+
+
I
u
_
R R uR _ + L uL U jXL _ + C uC _ -jXC _
i2 11 2 sin(314t 60 )A
12.7( cos 30 j sin 30 )A 11( cos 60 j sin 60 )A (16.5 - j3.18)A 16.8 10.9 A
有效值 I =16.8 A
i 16.8 2 sin( 314 t 10.9 ) A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正弦电压与电流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交流电路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本章要求 1. 理解正弦量的特征及其各种表示方法; 2. 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及阻抗; 熟练掌握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画 相量图; 3. 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了解瞬时功率、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4.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串、并联谐振的 条件及特征; 5.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jy
i I m sint
Im Im
上面有点表示复数:模为 有效值(最大值)、幅角 为初相位角。
Im
ψ
x
一个复数由模和幅角两个特征量确定。
说明:正弦量可以有5种表示法,他们之间可以相互
转化,但绝对不能直接让他们相等。
设正弦量: u U msin( ω t ψ ) 电压的有效值相量 相量表示: 相量的模=正弦量的有效值 U U ψ 相量辐角=正弦量的初相角 或: U ψ 相量的模=正弦量的最大值 Um m 相量辐角=正弦量的初相角
4.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4.3.1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 u iR 设 u U msinω t
+ u _
i
R
u U msinω t 2U i sinω t R R R Imsin ω t 2 I sin ω t
(1) 频率相同 U I (2)大小关系: R (3)相位关系 :u、i 相位相同 相位差 : u i 0
220 2 45V U 2
例3: 已知 i1 12 .7 2 sin (314 t 30 )A
I1 12.7 30A I 2 11 60A I I1 I 2 12.7 30A 11 60A
求:i i1 i2 。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正弦量: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变化的量。 正弦交流电路是指含有正弦电源(激励)而且电路各部 分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响应)均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路。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第四章) 交流电路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第五章) 的分类 非正弦交流电路(第四章) 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的最主要差别:具有相位差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用相量表示后,即可用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o
u
图中
ψ1 ψ2 0
1
电压超前电流 或称 i 滞后 u, 角
2
t
u i
ψ1 ψ2 0 电流超前电压
i u
ψ1 ψ2 90 电流超前电压90
u i i u
O
t
O
90°
ωt
电压与电流同相 u i u i
O
ψ1 ψ2 0
U超前 i 90
du i C dt
u 滞后 i 90
相位关系 u 与 i 同相位
有效值 相量式
U IX L U jX L I
U IX C U jX C I
4.4 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
1. 电流、电压的关系 直流电路两电阻串联时 i
+
R L C + uR _ +
相位差
ψu ψi 90
定义:
XC
1 1 容抗 X C ωC 2 π f C
()
O
XC
1 2 fC
f
,电容C视为开路 XC I 超前 U 90 I 所以电容C具有隔直通交的作用 相量式 1
1 则: U I IX C ωC 1 直流: C X XC 2π f C 交流:f
则
U IZ
U U u U Z Z u i I I i I
Z 的模表示 u、i 的大小关系,辐角(阻抗角) 为 u、i 的相位差。
U jI
XL 与 f 的关系
ωC
jI X C
电容电路中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相量图
U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主要结论列表
项目 参数
电阻
电感
电容
1 XC 2π f C
阻抗或电抗 u 与 i 的 关 系 基本关系
R
u iR
U IR U IR
X L 2 f L di uL dt
* * * * *
电网频率:我国 50 Hz ,美国 、日本 60 Hz 高频炉频率:200 ~ 300 kHz (中频炉500 ~ 8000 Hz) 收音机中频段频率:530~1600 kHz 移动通信频率:900MHz~1800 MHz 无线通信频率: 高达 300GHz
4.1.2 幅值与有效值
幅值大写,下标加 m
幅值:Im、Um、Em 有效值:与交流热效应相等的直流定义为交流电的 有效值。
0 i R dt I RT
T 2
2
交流
直流
则有
有效值 必须大写
I
1 T
T
T
0
i 2dt
2
Im 0 I sin ω t dt 2 U Em 同理: U m E 2 2
1 T
2 m
U U R U L UC IR IjX L I ( jX C ) I R j( X X )
L C
根据 U I R j X L X C
令 Z R j X L XC 阻抗
复数形式的 欧姆定律
+
UR
+ _ +
(1) 相量式 设 I I0 (参考相量) 则 U R IR
UL
_ + UC _
U L I (jX L ) UC I ( jX C )
如用相量表示电压 与电流关系,可把电路模 型改画为相量模型。 总电压与总电流
的相量关系式
t
T
初相角: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
角频率: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 幅值:决定正弦量的大小
幅值、角频率、初相角成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4.1.1 频率与周期
周期T:正弦量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 ( s ) 1 i 频率 f :f (Hz) T 角频率: O
2π ω 2πf ( rad/s ) T
T
t
O
XL与 f 的关系
直流:f = 0, XL =0,电感L视为短路 X L 2 π fL XL 交流:f 电感L具有通直阻交的作用 相量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