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超详细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熟悉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3)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选型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具备机械零件选型和计算的能力。
(3)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流程和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常见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方法。
3.机械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强度计算、运动设计、动力设计等。
4.CAD软件应用:学习并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设计相关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相关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力学知识、材料知识和制造工艺知识。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分析和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力学知识、材料知识和制造工艺知识;3. 机械设计的流程和步骤;4. 机械设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这些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情况,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占总评的20%。
考试为闭卷考试,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占总评的50%。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二课时讲解力学知识,第三课时讲解材料知识和制造工艺知识,第四课时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教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本节课将采取以下差异化教学措施:1. 针对学习风格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2. 针对兴趣差异,挑选与机械设计相关的有趣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针对能力水平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和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范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及班级:数控技术70511设计:xxx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06.12.25目录前言 (4)第1章选择传动方案 (5)第2章选择电动机 (6)2.1 电动机的选择 (6)2.2 输送机的输送量及功率计算 (6)2.3 电动机的功率 (6)2.3.1 螺旋输送机主轴上所需功率 (6)2.3.2 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 (6)2.4 电动机的转速 (7)2.5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7)2.6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运动参数 (7)2.6.1 计算各轴输入功率 (7)2.6.2 计算各轴转速 (7)2.6.3 计算各轴转矩 (8)第3章选择V带 (9)3.1 选择普通V带 (9)3.1.1 按照计算功率P c,选择V带型号 (9)3.1.2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9)3.2 初选中心距 (9)3.3 确定V带的根数 (10)3.4 计算紧张力 (10)F (10)3.5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R3.6 结构设计 (10)第4章传动设计 (11)4.1 选择高速级齿轮传动的材料及热处理 (11)4.2 强度计算 (11)4.3 确定选择齿轮传动的参数和尺寸 (11)4.4 验算齿根弯曲应力 (12)4.5 结构设计 (13)第5章轴的选择 (14)5.1 高速轴的设计 (14)5.1.1 选择轴的材料 (14)5.1.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4)5.1.3轴的结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14)5.1.4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14)5.1.5 高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6)5.2 低速轴计算 (17)5.2.1 计算轴上的力 (17)5.2.2 计算支反力 (17)5.2.3 作弯距图,齿轮作用力集中在齿宽中心 (18)5.2.4 轴输出转矩 T = 659000 (18)5.2.5 求最大当量转矩 (19)5.2.6 强度校核 (19)5.2.7 低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9)第6章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20)参考文献 (21)前言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超详细
精选2021版课件
53
精选2021版课件
54
图4-5
精选2021版课件
55
图4-6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草图初步
四、轴系结构设计
一)箱体与轴系零件位置
传动件、箱体、轴、轴承
及轴承盖的结构布局和主要
图4-8
尺寸,可参考图4-1~4-4,然后初步绘出相关零部件的位置。图4-5~4-7
分别根据二级圆柱齿轮、圆锥—圆柱齿轮传动方案绘制。图中c1、 c2、 δ的确定参见表4-1。确定轴系零件轴向位置时应注意:
15
五、成绩评定
根据设计过程的表现、图纸质 量、说明书及答辩四方面综合情况 评定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 及格、不及格评分,独立实践环节 课程记载成绩。
精选2021版课件
16
六、主要参考书
包括《机械设计》、《机械设计课程上机与设计》主 教材、机械设计(零件)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零件) 设计手册和图册等。
(1) 布置图面时,应根据传动件的中心距、顶圆直径及轮宽等主 要尺寸,估计出减速器的轮廓尺寸,合理布置图面,选用恰当的 比例尺。
(2)确定减速器各零件的相互位置时,参考图1-7,先在主、俯视 图上画出箱体内传动零件的中心线、齿顶圆、分度圆、齿宽和轮 毂长等轮廓尺寸;
(3)确定轴承和外接零件位置为轴和轴承计算提供依据。
(4)轴的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见教科书例题);
(5)轴承的计算和型号的确定(见教科书例题) ;
(6)校核键和其他零件的强度(见教科书例题) ;
(7)完成减速器的总体设计。
精选2021版课件
52
三、初绘装配草图
传动零件、轴和轴承是减速器的主要零件,其他零件的结构尺 寸应围绕其进行设计。绘制装配草图时应先绘制主要零件,后绘 制次要零件;轴的长度确定由内向外,直径确定由外向内;由粗 到细,逐步完成;绘图时,可以先以一个视图为主,兼顾其他视 图。
机械设计中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基本的机械制图,并理解图纸中的尺寸、符号及标注。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常见机械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包括方案设计、零件选型和装配图的绘制。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和优化,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手册和参考资料,查找所需的设计数据和标准,培养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职业的认识和向往。
2.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创新和实践的重要性,形成积极探究和勇于尝试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程伦理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机械设计有初步认识,求知欲强,动手能力强,但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要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设计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注重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与反思。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质、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等,参照教材第二章内容。
2. 机械零件设计:介绍轴、齿轮、轴承等常见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结合教材第三章、第四章进行教学。
3. 机械传动系统:分析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以教材第五章为基础。
4.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二维制图和三维建模,参考教材第六章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对简单的机械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
3.熟悉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
4.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5.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机械设计的辅助计算和绘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常用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如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
3.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如效率、精度、稳定性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引言:介绍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讲解常用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4.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讲解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挑战。
3.实验法: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适当的实验设备,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机械课程设计完整
机械课程设计完整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学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掌握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熟悉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设计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力学原理进行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学分析。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设计。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
2.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包括运动学、动力学、运动传递等。
3.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包括力学原理、力矩平衡、动力源等。
4.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设计:包括轴承、齿轮、传动带等零件的选择和设计方法。
5.CAD软件的应用:学习并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设计。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机械系统运动和动力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机械系统运动和动力学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美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美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
2.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结构特点,掌握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设计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绘图的能力,提高其制图速度和准确性。
2. 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机械系统总体设计和细节设计的方法,具备独立完成简单机械设计项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其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机械设计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3.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提高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机械设计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制图标准等,对应教材第1章至第3章内容。
- 力学基础: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如力、受力分析、应力与应变等。
- 材料力学性能:介绍常用机械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选用原则。
- 机械制图标准: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如视图、剖面、尺寸标注等。
2. 机械零件选型与设计:包括传动系统、联接件、轴承和联轴器等,对应教材第4章至第6章内容。
- 传动系统:讲解各类传动方式的特点及选型方法,如齿轮传动、带传动等。
- 联接件:介绍常用联接件的结构形式及设计方法,如螺栓、键等。
- 轴承和联轴器:讲解轴承类型、性能及其选用原则,以及联轴器的设计和应用。
机械设计里的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里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流程;2. 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的选用、计算和校核能力;3. 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动手实践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认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流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框架。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零件设计: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选用、计算和校核方法,提高学生对机械零件性能的认识。
-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六章 机械零件设计3.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七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八章 机械设计实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2. 第二周至第四周:机械零件设计3. 第五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4. 第六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动手实践,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综合素质。
1.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熟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3.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5.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工艺规划和实施能力。
6.能够运用现代制造技术进行机械产品的生产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
1.机械设计制造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设备。
2.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自动化设备及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3.机械制造工艺规划与实施:包括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计算和优化,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选择和设计。
4.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数控加工技术、快速原型技术等。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新型机械结构设计、智能化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挑战。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精选可编辑)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精选可编辑)
机械设计是一门集机械制造,机械结构,机械原理,计算机应用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课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机械设计,从而熟悉机械设计过程,提高机械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从事机械设计提供有效指导。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原理和计算机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机械原理与计算机原理是以机械原理的思想为基础,结合应用计算机等工具,将机械设计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2 、机械设计理论与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涉及到机械设计理论与实践,通过讲解如何运用机械原理来进行实践设计,学生可以熟悉机械设计的具体过程,同时也了解机械设计原理。
3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针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师有很多计算机软件可以使用,比如CAD、CAM等软件,这些软件可以让设计师在不懂机械原理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来完成机械设计。
因此,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应该重点讲解这些软件的使用,以便学生可以熟悉这些软件,从而完成机械设计。
针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师应在上课时结合理论和实践,运用机械原理和计算机软件,深入浅出地讲解机械设计过程,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设计技能,有助于学生以后的机械设计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选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等。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讲解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3.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介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讲解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等。
4.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将之前学习的机械设计相关知识融汇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2.1 课程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为设计一款用于清理道路上垃圾的机械装置,并进行装备制造、实验测试。
2.2 课程设计要求(1)机械装置必须能够在人行道上行驶,并具备作业能力。
(2)机械装置采用电动驱动,能够自主行驶,在道路上行驶时不会对行人、车辆造成危害。
(3)任务中确定的垃圾种类为:纸张、塑料、金属、玻璃。
机械装置需要实现对不同种类垃圾的识别和清理。
(4)在机械装置的设计中需考虑成本和可制造性。
(5)考虑机械装置的维护性和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易于维护且安全可靠。
2.3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机械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健壮性。
(2)机械装置电动驱动系统的设计,包括电机选型、速度控制、电源系统等。
(3)机械装置的垃圾清理系统设计,包括垃圾分拣、清理、储存等。
(4)机械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自主行驶、垃圾识别、清理控制以及安全系统设计等。
(5)机械装置的制造,包括细节制造、装配与调试等。
三、课程设计流程3.1 需求分析对题目进行分析,需要了解机械装置的任务,以及需要达成的功能、性能等需求。
制定设计方案需要建立在这些需求基础上。
3.2 设计方案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设计方案,包括电动驱动系统设计、垃圾清理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
3.3 制造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制造方案,包括模块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分析、装配调试等环节。
3.4 测试对制造完成的机械装置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机械装置行驶、垃圾清理、自主驾驶、垃圾识别等。
3.5 优化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不断改进机械装置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四、课程设计心得本次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是独立完成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付出艰苦努力,需要将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1. 需求分析本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设计一台能够实现自动装配的生产线。
在现在的制造业发展中,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的趋势,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结合现代制造生产的需求,设计一台能够满足自动化生产的生产线设备。
2. 设计流程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以下设计流程:2.1 设计方案确定在设计方案确定阶段,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客户对生产线设备的需求、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机器人的选择等因素,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我们决定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将生产线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由一个机器人负责,通过物料运输装置、机器人操作等方式协作完成生产任务。
2.2 细节设计在细节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具体设计。
其中,涉及到机器人的选择、物料运输装置的设计、传动系统的设计等方面。
选用机器人时,在综合考虑机器人的工作负载、稳定性、精度、价格等因素后,我们选择了一款专门用于自动装配的机器人。
在物料运输装置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输送带或滚筒等方式来完成物料的运输,通过对接收装置、转移装置和分拣装置的设计,完成不同物料的自动分类和定位。
对于传动系统的设计,我们根据生产线的行驶路线确定了行车作业系统、移动工作台系统等装置,选用了齿轮减速机、液动传动装置等机械传动部件,完成差速器、行驶轮的运动控制。
2.3 3D模型的建立在设计阶段完成后,我们利用CAD软件进行了3D模型的建立,并进行模拟测试,以保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4 试制和调试在完成3D模型后,我们进行样机制造和试验,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生产线的可行性。
在试制的过程中,我们对生产线的每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调试,并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以确保生产线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3. 结论在本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综合考虑客户需求和现代制造业的要求,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3D模型建模的方式,设计出一台能够实现自动装配的生产线。
机械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方法;熟悉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任务;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尊重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等。
具体安排如下: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包括设计任务、设计原则、设计步骤等。
2.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讲解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包括力学分析、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介绍机械零件的计算方法,包括尺寸计算、强度计算、运动学计算等。
3.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介绍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如AutoCAD、SolidWorks等,让学生能够利用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学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学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机械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了解机械制造的过程和工艺。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熟练使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制图纸,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和装配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机械工程的重要性,培养对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
具体安排如下: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设计:学习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等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
3.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学习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传动方式的设计计算。
4.机械制造工艺:学习机械制造的过程和工艺,包括铸造、焊接、切削、装配等基本工艺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制造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设备使用。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机械设计的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实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3)三.电动机的选择 (4)四. V带设计 (6)五.带轮的设计 (8)六.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9)七.高速轴的设计校核 (14)八.低速轴的设计和校核 (21)九.轴承强度的校核 (29)十.键的选择和校核 (31)十一.减速箱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种类的选择 (32)十二.箱体的设置 (33)十三.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5)十四.设计总结 (37)十五。
参考文献 (38)一.任务设计书题目A: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原始数据:工作条件:一半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运输带于卷筒及支撑间.包括卷筒轴承的摩擦阻力影响已经在F中考虑)。
使用年限:十年,大修期三年。
生产批量:十台。
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齿轮及蜗轮。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3)2.零件图(1~3)3.设计说明书一份个人设计数据:运输带的工作拉力T(N/m)___4800______运输机带速V(m/s)____1.25_____卷筒直径D(mm)___500______已给方案三.选择电动机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η1η2η2η3η4η5式中:η1为V 带的传动效率,取η1=0.96; η2η2为两对滚动轴承的效率,取η2=0.99; η3为一对圆柱齿轮的效率,取η3=0.97; η为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效率,取η4=0.98; η5为运输滚筒的效率,取η5=0.96。
所以,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0.96*0.99*0.99*0.97*0.98*0.96=0.86 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P=FV/η=4800*1.25/(0.86×1000)=6.97KW 2.卷筒的转速计算nw=60*1000V/πD=60*1000*1.25/3.14*500=47.7r/minV 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4,2['1 i ;机械设计第八版142页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i2∈[8,10 ];机械设计第八版413页 总传动比的范围为[16,40]; 则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763,1908]; 3.选择电动机的型号:根据工作条件,选择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根据电动机所需的功率,并考虑电动机转速越高,总传动比越大,减速器的尺寸也相应的增大,所以选用Y160M-6型电动机。
机械综合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综合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学生能够了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设计;3.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机构和传动方式,并能合理选择与应用;4.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2. 学生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分析与优化;3.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并撰写设计说明书;4.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机械综合设计项目,展示其设计与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关注国家机械产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综合设计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和系统性训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机械工程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方法,涉及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系统组成与功能:分析典型机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使学生了解机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机械零件设计:介绍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选用原则和结构特点,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速器系统方案参考图例
T
T
5
4 6
系统方案参考图 1-电动机;2-V带传动;3-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 5-卷筒 6-运输带
减速器装配图参考图例
减速器装配图参考图例
四、课程设计计划(3周)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3天) 2.装配草图设计(1周) 3.装配工作图设计(3天) 4.零件工作图设计(1天)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2天) 6.答辩(1天)
(1)通过参观或装拆实际减速器,观看录相,阅读相关手册、图册和教材 上的相关内容,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做到对设计内 容心中有数;
(2)根据设计计算确定传动零件的主要尺寸,如齿轮的分度圆和齿顶圆直 径、宽度、轮毂长度、传动中心距、电动机型号及轴端的相关设计要求;
(3)明确各个零部件的工作要求,如键、轴承、传动件、滚动轴承的润滑、 密封方式等;
三、初绘装配草图
传动零件、轴和轴承是减速器的主要零件,其他零件的结构尺 寸应围绕其进行设计。绘制装配草图时应先绘制主要零件,后绘 制次要零件;轴的长度确定由内向外,直径确定由外向内;由粗 到细,逐步完成;绘图时,可以先以一个视图为主,兼顾其他视 图。
(1) 布置图面时,应根据传动件的中心距、顶圆直径及轮宽等主 要尺寸,估计出减速器的轮廓尺寸,合理布置图面,选用恰当的 比例尺。
(2)确定减速器各零件的相互位置时,参考图1-7,先在主、俯视 图上画出箱体内传动零件的中心线、齿顶圆、分度圆、齿宽和轮 毂长等轮廓尺寸;
(3)确定轴承和外接零件位置为轴和轴承计算提供依据。
图4-5
图4-6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草图初步
四、轴系结构设计
一)箱体与轴系零件位置
传动件、箱体、轴、轴承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七、课程设计的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3.正确处理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4.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5.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第2章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一、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类型(见指导书)
常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3.开式齿轮传动
已知:P、n、T、i
设计步骤:见教科书例题
二、减速器内传动零件设计
1.高速级齿轮传动
已知:P、n、T、i
设计步骤:见教科书例题
2.低速级齿轮传动
已知:P、n、T、i
设计步骤:见教科书例题
三、按转矩初步计算轴的最小直径
dmin ≥
3
C
P n
单键:加3%~5%
注意:1.键槽
双键:加7%~10%
第一章 概述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并初步 掌握简单机械的设计方法、步骤。
2.综合运用已学过的先修课的有关理论和 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培养设计能力、理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熟悉与 机械设计有关的标准、规范、资料、手册等。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图4-13
(5)安装键的轴段,便于装配时使轮毂上的键槽与键对准,键槽布 置应靠近轴上零件装入端,见图4-14。键的长度可比轴毂配合长度短 5~10mm,并按标准圆整。
Δl=1~3mm 图4-14
图4-15
(6)对悬臂支承结构(如小锥齿轮轴),为使轴系具有较大的刚度, 两轴承支点跨距不宜太小,轴上零件尽量靠近支点,图4-15给出了支 点跨距与悬臂零件间的推荐距离。
一般的传动装置设计内容有:
1.传动方案的拟订; 2.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学参数的计算; 3.传动件的设计; 4.轴的设计; 5.轴承的选择计算; 6.键、联轴器的选择和校核; 7.装配图设计; 8.零件图设计; 9.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
1、设计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1张(1号图纸),计算 机绘图或手工绘图;
(7)装配时需要调整齿轮的轴向位置时(如为保证大小锥齿轮锥顶 重合),常将小锥齿轮轴系装在套杯内,构成一个独立组件,并可 用调整垫片调整套杯轴向位置,从而使小锥齿轮调整到正确安装位 置,见图4-16。套杯用于固定轴承的凸肩高度应按轴承安装尺寸要 求确定。
图4-16
三)传动零件的结构设计
(1)齿轮结构 齿轮结构通常与其几何尺寸、材料及制造工艺有关,一 般多采用锻造或铸造毛坯。由于锻造后的钢材力学性能好,当齿根圆直 径与该处轴直径差值过小时,为避免由于键槽处轮毂过于薄弱而发生失 效,应将齿轮与轴加工成一体。当齿顶圆直径较大时,可采用实心或辐 板式结构齿轮。辐板式结构又分为模锻和自由锻两种,前者用于批量生 产。辐板式结构重量轻,节省材料。齿顶圆直径da≤400~500mm时,通 常采用锻造毛坯;当受锻造设备限制或齿顶圆直径da >500mm时,常采 用铸造齿轮,设计时要考虑铸造工艺性,如断面变化的要求,以降低应 力集中或铸造缺陷。
(3)轴的外伸长度取决于外接零件及轴承盖的结构。如轴端装有联 轴器,则应留有足够的装配距离,例安装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所要求的安 装尺寸B见图4-9。
图4-9
(4)采用不同的轴承盖结构时,箱体宽度不同,轴的外伸长度也不 同,当采用凸缘式轴承盖时(图4-10),轴的外伸长度考虑预留拆装轴 承盖螺钉长度L,则可在不拆下外接零件的情况下,拆装轴承盖螺钉, 打开箱盖;采用嵌入式轴承 盖时,L可取较小值。
同步转速:3000 1500 1000 750
级数: 2 4
68
电动机安装型式和尺寸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1)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功率 Pd
Pd
Pw
kW
工作机的功率 Pw
Pw
F v 1000
或PWT ຫໍສະໝຸດ nw 9550传动装置总效率
1 24 32 4 5
1-带传动; 2-轴承; 3-齿轮啮合; 4-联轴器; 5-工作机
(4)减速器箱体的结构形式(如剖分式或整体式等),并计算其各部分尺寸以 及附件设计等。
二、绘制装配草图的步骤
减速器中的传动零件、轴、轴承是减速器的主要零件,其他零件如 箱体及附件的结构是为了满足主要零件工作条件而设计的,设计步骤 如下:
(1)确定各级轴及传动零件在装配图中的相对位置和布局; (2)初步估计轴径尺寸及箱体相关结构尺寸; (3)初步确定轴承型号和润滑方式,轴承盖、联轴器等的类型、型号 等,确定轴系部件的轴向位置; (4)轴的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见教科书例题); (5)轴承的计算和型号的确定(见教科书例题) ; (6)校核键和其他零件的强度(见教科书例题) ; (7)完成减速器的总体设计。
(2)确定电动机型号
例:Pd = 3.6 kW 电机额定功率为:4 kW
Y132M16 nm=960r/min Y112M 4 nm=1440r/min
查取电动机轴外伸端尺寸: D-直径 E-长度等,
二、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和分配
1.确定总传动比ia
ia
nm nw
2.分配各级传动比
ia io i i i1 i2
及轴承盖的结构布局和主要
图4-8
尺寸,可参考图4-1~4-4,然后初步绘出相关零部件的位置。图4-5~4-7
分别根据二级圆柱齿轮、圆锥—圆柱齿轮传动方案绘制。图中c1、 c2、 δ的确定参见表4-1。确定轴系零件轴向位置时应注意:
(1)不同轴上的旋转零件间,轴上旋转零件与箱体间,均要留有一定 距离,以免发生碰撞,一般取8~15mm。
参见轴承安装标准,以便于轴承拆卸,见图411;仅为装拆方便的轴肩其直径变化值可较 小,一般直径变化量可取1~3mm。
(3)当轴表面需要磨削加工或切削螺纹时, 为便于加工和提高加工效率,轴径变化处应 留有砂轮越程槽(图4-12)或退刀槽,具体结构 尺寸参见标准。
图4-12
(4)轴上安装传动零件的轴段长度应根据所装零件的轮毂长度确定, 由于存 在制造误差,为了保证零件轴向定位可靠,应使轴的端面 与轮毂端面间留有一定距离,见图4-13,一般取Δl=1~3mm。
(2)滚动轴承间距应使轴系具有较大的刚度,滚动轴承距箱体内机壁
的距离Δ3,应根据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方式确定,当传动零件边缘 圆周速度v大于2~3m/s时,可采用飞溅润滑方式润滑轴承,这时可取
Δ3= 3-5mm;当轴承dn值小于2×105mm·r/min或v小于2~3m/s时, 可采用润滑脂润滑,取Δ3 =8~12mm,见图4-8。
第一节 常用减速器结构
分别给出了二 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 器和各部分结构的推荐尺寸。
图4-1
图4-2
表4-1
图4-3
图4-4
第二节 传动装置装配草图和零部件结构设计
一、装配草图设计准备
装配草图的设计主要包括:初绘装配草图;轴、轴承、键的设计和计算; 轴系设计及箱体与附件设计。草图设计准备包括:
结构设计时要考虑整体或局部结构的工作特点与材料的选择; 零部件结构形 状与强度;零部件及系统刚度与各零部件的位置 关系及固定方式;系统运转精度和灵活性与各元件的加工装配 精度和使用寿命;零部件生产周期与加工装配维护 工艺性要 求;设计结果的合理性与技术表达,包括正确的工程图样表达 等。设 计、计算和绘制图样一般应交叉进行,注意:“边计 算,边设计,边修改,边完善”。
图4-10
二)轴系结构
根据轴上各零件和支承的位置,通过计算确 定轴径尺寸和轴承后,在进行轴系结构的详细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当外伸轴通过联轴器与其它零件联接时, 根据扭矩计算的轴径应与联轴器孔径相匹配。
图3-11 轴承拆卸高度
(2)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定位,便于装拆和调整,具有良好的制造 工艺性,一般把轴做成阶梯形,见图4-10。当相邻轴段直径变化处的轴 肩是为了固定轴上零件或承受轴向力时,其直径变化值要大些,轴肩根 部圆角半径r应小于轴上零件的倒角C或圆角半径r,见图4-9中I、Ⅱ等处, 定位轴肩的尺寸见表4-2。当用定位轴肩固定滚动轴承时,轴肩高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