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保温车技术发展浅析

冷藏保温车技术发展浅析
冷藏保温车技术发展浅析

冷藏保温车技术发展浅析

交通运输072班200710601240 雷蕾

摘要:介绍了冷藏保温车按不同方式的分类情况,整车布置方式和隔热货箱的结构组成,介绍了现在普遍使用的多种制冷方式和加热方式,以蒸气压缩式机械冷藏汽车为例说明了制冷机组的制冷技术原理,并简述了热平衡性能计算公式和步骤等,介绍了近年来冷藏保温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中国冷藏车的技术方向新技术。

Refrigerator ca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introduced refrigerator ca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ays of classification, the whole vehicle layout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sulation crates. The article explained nowadays the widespread use of a variety of refrigeration mode and heating mode, with compressive type mechanical refrigerating automobile as an example, to clarify refrigeration unit’s technology principle. Formula and steps of thermal equilibrium properties has been given. The article also has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refrigerator car in recent years,and China's future refrigerator car new technology direction .

前言:随着货物储运的种类不断增多,有些货物在储运过程中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等条件影响而发生腐烂变质。为了保持易腐货物的本来品质和使用价值,冷藏保温车成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冷藏车是指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的货物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常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冷冻车),奶制品(奶品运输车)、蔬菜水果(鲜货运输车)、疫苗药品(疫苗运输车)等。

一、冷藏保温车的分类

冷藏汽车实际上称作冷藏保温汽车,它分为冷藏车和保温汽车两大类。保温汽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适用与短途保温运输的汽车。冷藏汽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并设有制冷装置的汽车。冷藏汽车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分为机械冷藏汽车、冷冻板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干冰冷藏汽车等。

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划分,机械冷藏汽车、冷冻板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干冰冷藏汽车、冰冷冷藏汽车等,其中机械冷藏汽车是冷藏车中的主要车型。

按专用设备的功能分类,根据《QC/T 450-200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当环境温度为303K时,按车厢内温度的可调范围。将冷藏汽车分为六类,如表1所示:

二、冷藏保温车的结构

冷藏车由专用汽车底盘的行走部分,与隔热保温厢体(一般由聚氨酯材料、玻璃钢组成,

彩钢板,不锈钢等),制冷机组,车厢内温度记录仪等部件组成,对于特殊要求的车辆,如肉钩车,可加装肉钩,拦腰,铝合金导轨,通风槽等选装件。

机械冷藏汽车的应用最为广泛,它内部装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车内温度实现自动控制,很适合短、中、长途或特殊冷藏货物的运输。车厢隔热性好,减少外界车内的温度,制冷装置所占空间小,重量轻、安全可靠、不易出故障等特点。其布置主要是依据制冷机组的结构形式(驱动装置、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位置)而确定的。下面以机械冷藏汽车为例,分析其结构(如图1所示)。

按驱动方式,制冷机组可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独立式制冷机组本身带有驱动装置,非独立式制冷机组由汽车主发动机来驱动。按驱动装置、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四大部件的位置,制冷机组又可分整体式和分体式。四大部件均装在车厢内的称为整体式机组;四大部件分别装在不同位置,而用管道连接的则为分体式机组。

图1 机械冷藏汽车基本结构及制冷系统

1、冷风机

2、蓄电池

3、制冷管路

4、电气线路

5、冷压缩机

6、传动带

7、控制盒

8、风冷式冷凝器

冷板冷藏汽车的布置取决于冷板制冷装置的形式,分为独立式与非独立式两种;液氮冷藏汽车的布置方式很多,主要取决于液氮管的大小和位置,如液氮罐厢内竖直、厢内横置、厢外纵置、厢外横置等。

冷藏保温车的隔热货箱是由货箱隔热壁、门及货箱附件等组成的具有一定隔热性能的密封型箱体。隔热货箱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和分片拼装式两种,隔热层材料要求有:1、发泡均匀,密度小;2、导热系数尽可能小,一般要求在0.045W/(m·k);3、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要好,在-40~70℃的使用温度范围内,使用性能要满足规定的要求;4、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承受汽车在恶劣道路条件下的振动、冲击而不受损或变形;5、吸水性和吸湿性

低,耐腐蚀,抗冻性能好;6、无毒无味,透气性小,隔热材料使用和燃烧时,不得分解出有毒和有害气体;7、价格低、易成形,可采用填充、浇注、喷涂等工艺形成车厢隔热层。现在使用较为普遍的隔热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和聚氨酯泡沫。

断热桥的设计消除了隔热货箱蒙皮之间的金属零件直接连接,而隔热货箱蒙皮与骨架相连,骨架分为有承载功能的主骨架和有断热功能的辅助骨架。另外,冷藏保温车的隔热货箱还包括门框及门附件,密封条,导风条及异型地板,挂钩和挂轨、蒸发器保护架等装置。车厢加工工艺流程大致如下:零部件制作→各片金属骨架总成→铆接外蒙皮→安装辅助骨架→装内蒙皮→注入发泡材料→装后门总成。

三、冷藏保温车制冷和加热原理

制冷方式

冷藏车制冷方式有多种,以下5种是较常的制冷方式:

1、水冰及盐冰制冷:水冰制冷装置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是普通水(盐)冰单位质量的吸热量较小,车厢内降温有限,而且盐冰融化后会污染环境、食品,腐蚀车厢和值货物受潮,因此水(盐)冰制冷主要月于鱼类等水产品的冷藏运输。

2、干冰制冷:装置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使用方便、货物不会受潮。干冰升华产生的CO2气体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减缓脂肪氧化以及削弱水果蔬菜的呼吸。但是,干冰升华易引起结霜,CO2气体过多则将导致水果、蔬菜等冷藏物呼吸困难而坏死。而且厢内温度难调,干冰成本较高,且消耗量较大,故实际应用较少。

3、冷板制冷:装置本身较重、体积较大,占据了车厢的一定容积,而且冷板充冷一次仅可持续工作8~15H。因此冷板制冷适于中、轻型冷藏汽车的中、短途运输,近几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污染间题日益突出,冷板制冷的应用发展较快,已成为仅次于机械制冷的制冷方式。

4、液氮制冷: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无噪声和污染;液氮制冷量大、制冷迅速,适于速冻。液氮汽化不会使厢内受潮,并且氮气对食品保鲜、防止干耗均有好处。此外,液氮制冷控温精确(士2℃)。但是液氮成本较高,需经常充注,因而推广受到一定限制。同理,其他低温汽化的液态气体,亦可作为制冷剂,如液态二氮化碳(CN2)。

5.机械制冷:机械制冷方式有蒸气压缩式、吸收式、蒸气喷射等。目前以蒸气压缩式应用最为广泛。压缩式制冷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或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如图2所示。

蒸气压缩式制冷属于蒸发制冷。制冷剂置于一个封闭系统中,热的冷凝剂蒸汽被吸进压缩机,压缩机把蒸汽压力升高后泵进冷凝器,吸进的空气流经冷凝器,把冷凝剂蒸汽的热量散发掉,使蒸汽变为气体,随着压缩机不断从蒸发器出口液态冷凝剂压向膨胀阀,膨胀阀限量的制冷剂送到的入口,冷凝剂突然进入大容积的蒸发器管中后,由于体积变大压力下降从车厢内吸做热量,实现制冷。这些带有热量的冷凝剂蒸汽接着被吸进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冷凝循环。

在整个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系统的管道、设备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阻力损失和附加热交换。在实际循环中,为了提高制冷机的经济性、安全性,制冷循环并不完全是在饱和区域内进行,而应造成制冷工质液体的过冷和蒸汽的过热。

图2、压缩式制冷机原理图

1、压缩机

2、冷凝器

3、热交换器

4、膨胀阀

5、蒸发器

加热方式

当运输环境温度低于货物运输适温时,需要对车厢内加热升温。除了通过制冷机组可逆循环实现加热外,冷藏汽车的加热方式还有电热丝加热、燃油暖风机加热、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和废气加热、以及用制冷机组制冷机加热循环加热等。

四、热平衡计算

隔热货厢各壁板(顶板、底板、左右侧壁、前壁、后门等)均为隔热平壁,由于货厢隔热壁内外存在一定的温差,故热量从隔热壁的一侧热流体中传至另一侧的冷流体中有三个个过程:高温一侧空气中的热量传至高温一侧隔热壁表面,隔热壁内的导热,即热量从隔热壁高温的一侧表面传至低温一侧表面,热量从隔热壁低温一侧表面传至低温一侧空气中。以隔热货厢为例,一般来说厢外温度高于厢内温度。热量先是从厢外空气中传至隔热壁外蒙皮表面上,然后再透过外蒙皮隔热层和内蒙皮材料传至内蒙皮表面上,再由内蒙皮表面传到厢为空气中去。

1﹚货箱隔热壁传入车厢的热量Q1=K·F(T w—T n)﹙1﹚

式中:K----隔热车厢总的传热系数,W/(m2·K);

F----隔热车厢的传热面积,m2;

T w----隔热车厢外的空气温度,K;T n----隔热车厢内的空气温度,K。

2﹚由货厢各处缝隙造成的漏气而传入车厢的热流量Q2

实际计算时常用如下经验公式:Q2=(0.1~0.2)Q1﹙2)

一般情况下,取Q2=0.1 Q1货厢漏气严重时,取Q2=0.2 Q1

3﹚太阳辐射的热流量Q3=K·F y(T y—T w)·T/24 ﹙3﹚

式中:F y----货厢受太阳辐射的面积,一般取传热面积的35%~50%, m2;

T y----货厢受太阳辐射的表面平均温度,取T y = T w +20,K ;

T----货厢每天受太阳照射的时间,取12~14h。

4﹚卸装货物开门传入的热量Q4=f(Q1+Q3)﹙4﹚

式中:f----开门频度系数。运输途中不开关,取f=0.25,开门1~5次,取f=0.5,开门6~10次,取f=0.75,开门11~15次,去f=1。

5﹚货厢内装载货物的发热量Q5=∑m i·q i﹙5﹚

式中: m i---货厢内某种货物的质量,Kg;q i----货厢内某种货物的发热量。

6﹚货厢内风机和照明灯的发热量Q6=﹙P d+t d﹚/24 ﹙6﹚

式中: P d---照明灯的功率,W;t d---平均每天照明的时间,h。

7﹚货厢厢体预冷时所消耗的功率Q7 =m x·C x·△T/2t ﹙7﹚

式中: m x----货厢需冷却部分的质量,Kg;

C x----货厢需冷却部分的平均比热,J/﹙Kg·K﹚;

△T ----厢外气温和厢内温度之差,K;t----货厢预冷的时间,h。

8﹚货厢内货物预冷时摄取的热流量Q8

Q8=﹙m h·C h+m b·C b﹚△T /t ﹙8)

式中: m h—货厢货物的质量,Kg,m b—厢内包装容器的质量,K;

C h—包装容器的比热,J/﹙Kg·h﹚,j计算时取C b =2500 J/﹙Kg·h﹚.

当冷藏汽车运送水果、蔬菜和鲜蛋时,要求制冷装置同时预冷隔热货厢和货物,这时制冷装置的热负荷为:Q=Q1+Q2+Q3+Q4+Q5+Q6+Q7+Q8﹙9﹚

考虑制冷装置不能连续工作,在设计和选择热负荷时应考虑安全系数n,即热负荷为n Q,一般冷藏汽车,取n=1.3~1.5。

9)总漏热率:表示单位温差内热功率的消耗量,用来综合衡量车厢的漏热性能。

由下式确定:Uθ= Q/(θi-θe)

式中:Uθ——总漏热率,W/K;Q——车厢内加热稳定时的总耗功率,W;

θi——车厢内部平均温度,即为各感温元件指示温度的算术平均值,K;

θe——车厢外部平均温度,即为各感避元件指示温度的算术平均值,K。

10)车厢性能

1 、气密性能

按气密性能将车厢分为A、B两类。在车厢内外压差为100±10的条件下,将测得的漏气量转化为标准状况,(273K、1.013×105)Pa下的漏气量,其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漏气量表

2、隔热性能

当车厢平均壁温为293~298K,内外温差不小于20K时,按隔热性能将车厢分

为A、B、C三类,其总漏热率见表3。

表3、总漏热率表

注:1 平均壁温规定为车厢内、外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2 冷藏车不应采用C类车厢。

五、冷藏保温车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冷藏汽车主要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微型四个种类。现在冷藏汽车(包括保温车、保鲜车)品种已接近500种,发达国家则有1000余种。国产厢式运输车目前有板块拼装结构和金属骨架式结构,虽然与发达国家的厢式车结构大体相同,但在密封性和耐久性方面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在板材的选取上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国产的主要为聚氨脂复合板、胶合板、金属骨架附蒙皮等,而国外则选用蜂窝夹层板、聚丙烯板、高强度PVC板、聚氨脂复合板等。这些板与胶合板相比,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代表了世界厢式货车的发展方向。在连结方式上,国产车主要是螺钉紧固连接和焊接,而发达国家却用型材扣接加高强度胶粘接等。这种连结方式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耐久性好,值得借鉴。尽管冷藏、保温车厢内布置情况基本相同,但发达国家的厢式车针对性很强,为装载不同的货物配备了不同的装置,使之更适合、更方便于用户。目前国内冷藏、保温车的结构大体有两种: 板块拼装结构和整体注入发泡结构,可以装侧门,也可加装隔板形成多仓,已分别用于冷藏和保温。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接近,各项性能指标和密封性能等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厢内布置方面,发达国家的冷藏、保温车的针对性更强。他们针对不同客户的要求,开发出适合各种装载需要的配套车型及厢内布局,如在厢内增加通风装置、悬挂装置、制冷装置、厢内货架、物品固定装置等。

就此,国产冷藏、保温车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设计能力、装备制造能力方面下功夫,使我国冷藏、保温车制造工艺技术水平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归纳起来,我国冷藏保温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冷藏车逐渐向重型化、轻型化、功能化、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冷藏保温汽车按照吨位构成,还是中型车较多。随着公路的建设和发展,重型车、半挂车将成为长途、调拨性公路冷藏运输的主要工具,而得到快速发展;轻型冷藏和微型保温车则作为短途、分配性运输的主要工具而得到快速发展。在冷藏保温汽车功能方面,市场越来越要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制冷装置、制热装置、液压举升装置、厢体隔仓装置、侧拉门装置、计量测量装置等,以及各种厢体的车身结构器材,都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所有聚氨酯材料的发泡剂都必须由无氟材料来取代,新冷源冷藏车的比例会有所增长。

2、生产技术向柔性化、专业化以及生产协作配套网络化发展

冷藏保温汽车所有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的特点,只有柔性化生产可以克服这一生产组织上的矛盾。同时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全球的竞争需要产品制造过程具有高速度和低成本,传统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已经越来越丧失竞争能力。因此,柔性化生产、灵活达到设计方案、异地加工或者异地组装厢体的生产模式会较快发展。

3、厢体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各种新材料将不断应用于厢体

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加速发展重型车的势头会进一步加强,这就是要求提高厢体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注重减轻自重,增加载重后的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确保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厢体的结构上,各生产厂家都应形成自己的独立开发能力,以适应这种需要。

六、结论与体会:随着物流运输市场领域的拓展,我国冷藏汽车的保有量也较快增长。就不同制冷方式来说,出现了机械冷藏汽车、冷冻板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干冰冷藏汽车等多种车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机械保温车因其显著优势得到了广泛使用。如济南中集考格尔、郑州红宇、河南冰熊、镇江飞驰等1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冷藏车保温车品种多、批量大、质量可靠,代表了我国冷藏车保温车发展的技术水平,占据着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然而,中国冷藏保温技术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未来的冷藏保温车将向着功能化、技术含量高、专业化以及生产协作配套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进步。

七、参考文献:

1、明平顺,《汽车运输专用车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徐达、蒋崇贤,《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章镛初,《我国冷藏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见《上海制冷节(首届)会刊》,

2004.12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1.1.1.1.1.2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 范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藏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藏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450-2000(2005)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原国家监督管理局令 2000年第20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冷藏 指对贮藏、运输有冷处、冷冻等温度要求的。 3.2 冷处 指温度符合2℃~10℃的贮藏运输条件。 3.3 冷冻 指温度符合-10℃~-25℃的贮藏运输条件。 3.4 冷链物流 指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使冷藏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4 基本要求 4.1 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要依靠专用设施,使冷藏从生产企业成品 库到使用单位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2 冷藏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使用单位应制定确保温度要求的管理制度及温 度异常应急处理预案。 5 冷藏的收货、验收 5.1 冷藏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 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5.2 收货时收货方应检查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测其温度。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 1.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泡沫陶瓷、发泡水泥、闭孔珍珠岩、无机保温砂浆等 2.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特殊处理后的挤塑聚苯板(XPS)/特殊处理后的聚氨酯(PU)、酚醛、胶粉聚苯粒等 3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模塑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聚氨酯(PU)、聚乙烯(PE)等 现有一保温装饰材料聚氨脂硬泡保温装饰复合板 防火等级达到国家等级A级 超薄石材系列| 玻化砖系列| 金属板系列| 清水混凝土板4种系列板材 其特点: (1) 超高的性价比,增加楼盘卖点(性价比高) 新型的保温材料、优良的保温性能、高雅的装饰效果,外加50年的使用年限,解决返修问题,减少维修费用和社会垃圾。 (2) 解决传统保温工艺的弊端(解决冻融,饰面开裂,脱落) 传统的苯板、挤塑板容易出现冻融现象,涂料饰面容易开裂;面砖饰面容易脱落;保温材料与墙体的粘接性不良,容易整体脱落。干挂幕墙存在冷桥等等问题。(讲解下聚氨脂复合板的特性) (3)优良的保温装饰效果(导热系数0.023w/(m*k)) 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将保温材料和装饰材料在工厂一次成型,保温材料为新型保温材料,饰面多种多样,一次性施工即能达到优良的保温装饰效果。 (4) 保温材料行业领先、性能一流 保温层采用第三代的保温材料---聚氨酯,为目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最小,密度、抗拉、抗压、吸水性、防火性等其他物理性能都比较优良的保温产品。 (5) 施工简单快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产品在工厂一次性复合,现场直接粘接施工,较传统工艺相比减少了施工工序,也随之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6) 饰面石材为超薄石材,降低板材自重,减少墙体荷载。 (7) 因现场喷涂,形成整体防水层,没有接缝,仟何高分了卷材所不及,减少维修工作量。 (8) 使用寿命长,据国外已用工程总结和研究测试获知,耐老化年限可达30年之久。 (9) 空腔构造,抗风压能力强。 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与基层墙体牢固结合,与基层墙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无接缝、无空腔,减少了风压特别是负风压对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破坏。 目前国内无机保温材料市场最好的牌子:JZ-C(无机活性)保温浆料,也是天意集团生产的。 天意牌JZ-C(无机活性)保温浆料是根据热物理学原理,运用自主创新和发明的物理成孔技术、果壳型轻骨料制造技术、多孔体烧结料温控技术、柔性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等,并采取气流成型最新工艺对多孔体烧结料、矿物纤维、活性硅等优质天然矿物进行精工制作而成的环保型高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新产品所含三项核心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200510017922.4;ZL200510107219.2;ZL200510017988.3 JZ-C(无机活性)保温浆料产品特点 无毒无害绿色环保 产品所用原材料全部是纯天然矿物质,能从根本上避免化工类和有机物材料与无机物材料混合类保温材料在自然老化、夏季高温情况下散发和释放有害物质侵害人身健康的问题。 防火绝燃杜绝火患 用JZ-C保温浆料制成模块放置明火上连续烧72小时,材料无变形损失现象。用手指放在材料背面可以承受,说明触火面温度在800℃以上,而背火面温度在100℃以内,隔热保温性能明显。

冷藏车基础知识

装备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和制冷装置,用于冷藏运输的厢式专用运输汽车。 一、冷藏车的分类 冷藏汽车实际上称作冷藏保温汽车,它分为冷藏车和保温汽车两大类。 保温汽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适用与短途保温运输的汽车。 冷藏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并设有制冷装置的汽车。 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划分,机械冷藏汽车、冷冻板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干冰冷藏汽车、冰冷冷藏汽车等,其中机械冷藏汽车是冷藏车中的主要车型,国内绝大多数冷藏车也都是机械冷藏车。按底盘承载能力分类:微型冷藏车、小型冷藏车、中型冷藏车、大型冷藏车。按车厢型式分类:面包式冷藏车、厢式冷藏车、半挂冷藏车。 二、冷藏车的构成 冷藏车主要由汽车底盘、隔热保温厢体、制冷机组、车厢内温度记录仪等部件组成,对于特殊要求的车辆,如肉钩车,可加装肉钩、拦腰、铝合金导轨、通风槽等选装件。 冷藏车底盘:国内常见的冷藏车底盘主要有解放、东风、庆铃、江铃、江淮、福田等。冷藏车厢体:一般由聚氨酯材料、玻璃钢组成,也有彩钢板,不锈钢等。 制作技术有:分片拼装的“三明治”板粘接式(常用)、分片拼装的注入发泡式、整体骨架注入发泡式、真空吸附式粘贴等。 冷藏车制冷机组:冷藏机组分为非独立制冷机组和独立制冷机组。国产机组与进口机组等。一般车型都采用外置式冷机,少数微型冷藏车采用内置式冷机。对于温度要求较低的冷藏车,可采取厢体内置冷板(功能相当于蒸发器)。 三、冷藏车的制冷原理 冷藏车制冷方式有多种,以下5种是较常的制冷方式: 1、水冰及盐冰制冷:水冰制冷装置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是普通水(盐)冰单位质量的吸热量较小,车厢内降温有限,而且盐冰融化后会污染环境、食品,腐蚀车厢和值货物受潮,因此水(盐)冰制冷主要月于鱼类等水产品的冷藏运输。 2、干冰制冷:装置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使用方便、货物不会受潮。干冰升华产生的CO2气体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减缓脂肪氧化以及削弱水果蔬菜的呼吸。但是,干冰升华易引起结霜,CO2气体过多则将导致水果、蔬菜等冷藏物呼吸困难而坏死。而且厢内温度难调,干冰成本较高,且消耗量较大,故实际应用较少。 3、冷板制冷:装置本身较重、体积较大,占据了车厢的一定容积,而且冷板充冷一次仅可持续工作8~15H。因此冷板制冷适于中、轻型冷藏汽车的中、短途运输,近几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污染间题日益突出,冷板制冷的应用发展较快,已成为仅次于机械制冷的制冷方式。 4、液氮制冷: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无噪声和污染;液氮制冷量大、制冷迅速,适于速冻。液氮汽化不会使厢内受潮,并且氮气对食品保鲜、防止干耗均有好处。此外,液氮制冷控温精确(正负两度)。但是液氮成本较高,需经常充注,因而推广受到一定限制。同理,其他低温汽化的液态气体,亦可作为制冷剂,如液态二氮化碳。 5.机械制冷:机械制冷方式有蒸气压缩式、吸收式、蒸气喷射等。目前以蒸气压缩式应用最为广泛。压缩式制冷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或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上海市冷藏车技术标准

冷藏车须办理D.E.F等级标识才能让您的车在路上 通行无阻! 发布时间:2010-2-1 15:24:08 本文地址: 相关文章:· 车厢两边有梁和铆钉的地方侧边漏气-详情点击 · 用零碎材料做底盘主梁的结果-详情点击 · 非专业保温厢厂用胶水粘贴做厢体半年后效果-详情点击 · 非专业保温厢厂做厢顶顶层的方法-详情点击 · 非专业保温厢厂做厢内侧边的方法-详情点击 前言 为保障各类冷冻、冷藏、保温、恒温货物在道路运输配送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杜绝重大运输安全隐患,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 上海交运(集团)公司 开利运输空调冷冻(中国) 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劲达技术(河源)有限公司 道路货物运输冷藏车辆营运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道路冷藏货物运输中车辆及机械制冷设备、车辆和设备的维 护、运输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在本市进行道路冷藏货物运输的营运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0年第13号 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1年第4号修改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6号 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8344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18565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21145-2007 运输用制冷机组

保温材料的种类和区别a

07-01-31, 20:07 XPS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保温性能优良。 EPS板的导热系数小于0.042W/(m.k ) XPS板的导热系数小于0.027W/(m.k ) 2、耐水性好 保温板吸水后,导热系数大大增加。 EPS板的吸水量小于8% XPS板的吸水量小于1.5% 3、强度高,强度高,耐冲击及系统强度高 EPS耐压强度大于30~170kpa XPS耐压强度大于250kpa 4、极佳的耐久性 劣势: 1、质量不稳定 国内生产设备简陋,发泡工艺不 成熟,板型变大大 2、容重太大,强度太高,易变形, 构造保温系统后易翘板 3、造价较高,平方米报价比EPS高

出近1/3 4、达不到阻烯级要求(氧指数) 区别: 1、保温材料:EPS发泡成型,XPS挤塑成型 2、粘贴方式 EPS直接粘贴即可,无需采用界面处理剂对保温板处理 XPS表面极光滑,很难粘贴,需采用界面剂底涂 3、固定方式 EPS仅用粘结剂粘贴即可 XPS需粘结、机械固定相结合,且必须打锚钉 5、保温层的厚度 以上海地区为例,EPS保温板的厚度为3cm时,即可达到 建设部节能50%要求 XPS板仅需要25mm便可达到节能要求 这个是今年4月份的信息 目前的保温板材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有:EPS板外墙保温系统、XPS板外墙保温系统 一、二种系统性能比较 外墙外保温EPS与XPS的比较 --摘选 外墙外保温技术在我国进行研究开发,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建筑节能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由于外墙外保温突出的优越性,外墙外保温技术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越来越受到广大居民和开发商的欢迎。 外保温的突出优点就是有效节能,尤其是对维护结构进行保温隔热处理,降低建筑能耗,相对内保温能够杜绝冷(热)桥带来的弊病,有效的保护建筑结构及室内装修,使结构体的自然寿命相对较长,不仅提高了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不可再生资

电动汽车空调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空调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空调发展现状,根据现状和实际使用需求叙述了电动汽车空调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电动汽车空调发展现状热泵发展趋势 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以及能源成本高涨等问题日趋严峻,汽车作为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其节能减排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各国政府和汽车企业均将节能环保当作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向,这样节能环保的电动也就应运而生。电动汽车是集汽车技术、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电化学技术、能源与新材料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与普通内燃机汽车相比,具有无污染、噪声低及节省石油资源的特点。基于以上电动汽车的特点,它极有可能成为人类新一代的清洁环保交通工具,它的推广普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的出现也为电动汽车空调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汽车空调的功能就是把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性保持在使人感觉舒适的状态。在各种气候环境条件下,电动汽车车厢内应保持舒适状态,以提供舒适的驾驶和乘坐环境。另外,拥有一套节能高效的空调系统对电动汽车开拓市场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发研制电动汽车同时,必然也要对其配套的空调系统进行开发与研制。 对于目前传统燃油汽车空调系统,制冷主要采用发动机驱动的蒸汽压缩

式制冷系统进行降温,而制热主要采用燃油发动机产生的余热。而对于电动汽车中的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来说,没有发动机作为空调压缩机的动力源,也不能提供作为汽车空调冬天制热用的热源,因此无法直接采用传统汽车空调系统的解决方案;对于混合动力车型来说,发动机的控制方式多样,故空调压缩机也不能采用发动机直接驱动的方案。综合以上原因,在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必须研究适合电动汽车使用的新型空调系统。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车上拥有高压直流电源,因此,采用电动热泵型空调系统,压缩机采用电机直接驱动,成为电动汽车可行的解决方案。 1.电动汽车空调的特点 电动汽车空调与普通空调装臵相比,电动汽车空调装臵以及车内环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汽车空调系统安装在运动的车辆上,要承受剧烈而频繁的振动与冲击, 要求电动汽车空调装臵结构中的各个零部件都应具有足够抗振动冲击的强度和良好的系统气密性能; 2)电动汽车大部分属于短距离代步,乘坐时间较短,加上电动汽车内乘员 所占空间比大,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多,相对热负荷大,要求空调具有快速制冷、制热和低速运行能力; 3)电动汽车空调使用的是车上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源,压缩机工作效率高, 控制可靠性高,维护方便; 4)汽车车身隔热层薄,而且门窗多,玻璃面积大,隔热性能差,电动汽车 也不例外,致使车内漏热严重;

冷藏车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冷藏车 装备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和制冷装置,用于冷藏运输的厢式专用运输汽车。 二、冷藏车的分类 冷藏汽车实际上称作冷藏保温汽车,它分为冷藏车和保温汽车两大类。 保温汽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适用与短途保温运输的汽车。 冷藏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并设有制冷装置的汽车。 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划分,机械冷藏汽车、冷冻板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干冰冷藏汽车、冰冷冷藏汽车等,其中机械冷藏汽车是冷藏车中的主要车型,国内绝大多数冷藏车也都是机械冷藏车。按底盘承载能力分类:微型冷藏车、小型冷藏车、中型冷藏车、大型冷藏车。按车厢型式分类:面包式冷藏车、厢式冷藏车、半挂冷藏车。 三、冷藏车的构成 冷藏车主要由汽车底盘、隔热保温厢体、制冷机组、车厢内温度记录仪等部件组成,对于特殊要求的车辆,如肉钩车,可加装肉钩、拦腰、铝合金导轨、通风槽等选装件。 冷藏车底盘:国内常见的冷藏车底盘主要有解放、东风、庆铃、江铃、江淮、福田等。冷藏车厢体:一般由聚氨酯材料、玻璃钢组成,也有彩钢板,不锈钢等。 制作技术有:分片拼装的“三明治”板粘接式(常用)、分片拼装的注入发泡式、整体骨架注入发泡式、真空吸附式粘贴等。 冷藏车制冷机组:冷藏机组分为非独立制冷机组和独立制冷机组。国产机组与进口机组等。一般车型都采用外置式冷机,少数微型冷藏车采用内置式冷机。对于温度要求较低的冷藏车,可采取厢体内置冷板(功能相当于蒸发器)。 四、冷藏车的制冷原理 冷藏车制冷方式有多种,以下5种是较常的制冷方式: 1、水冰及盐冰制冷:水冰制冷装置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是普通水(盐)冰单位质量的吸热量较小,车厢内降温有限,而且盐冰融化后会污染环境、食品,腐蚀车厢和值货物受潮,因此水(盐)冰制冷主要月于鱼类等水产品的冷藏运输。 2、干冰制冷:装置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使用方便、货物不会受潮。干冰升华产生的CO2气体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减缓脂肪氧化以及削弱水果蔬菜的呼吸。但是,干冰升华易引起结霜,CO2气体过多则将导致水果、蔬菜等冷藏物呼吸困难而坏死。而且厢内温度难调,干冰成本较高,且消耗量较大,故实际应用较少。 3、冷板制冷:装置本身较重、体积较大,占据了车厢的一定容积,而且冷板充冷一次仅可持续工作8~15H。因此冷板制冷适于中、轻型冷藏汽车的中、短途运输,近几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污染间题日益突出,冷板制冷的应用发展较快,已成为仅次于机械制冷的制冷方式。 4、液氮制冷: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无噪声和污染;液氮制冷量大、制冷迅速,适于速冻。液氮汽化不会使厢内受潮,并且氮气对食品保鲜、防止干耗均有好处。此外,液氮制冷控温精确(正负两度)。但是液氮成本较高,需经常充注,因而推广受到一定限制。同理,其他低温汽化的液态气体,亦可作为制冷剂,如液态二氮化碳。 5.机械制冷:机械制冷方式有蒸气压缩式、吸收式、蒸气喷射等。目前以蒸气压缩式应用最为广泛。压缩式制冷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或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 03.220.01 A87 备案号:21118-2007 上海市地方标准 31 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2007-07-06发布 2007-10-01 实施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为确保食品质量,促进食品安全,降低物流损耗,维护消费者和企业权益,参照 / 《速冻食品加工、处理操作规程》结合本市食品冷链运行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食品协会、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上海冷藏库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韩根初、陆翔华、刘龙昌、张惠明、金祖卫

31 / T 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冷链流程、冷藏储存、批发交易、配送加工和销售终端等流通环节的温度控制、质量卫生管理要求(不包括生产环节)。集贸市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冷链物流从生产企业发货到接受地验收全过程(不包括宅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 T 45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 T 10379 速冻调制食品 沪食药监食[2006]367号缺陷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试行) 3.术语和定义 3.1. 冷链 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 3.2. 冷冻食品 指食用农产品或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或深度加工,产品在一 18 ℃以下贮藏、运输、批发、配送和销售。 3.3. 冷藏食品 指食用农产品或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或深度加工,产品在 7 ℃以下(部分蔬菜、水果 10 ℃以下)、冻结点以上贮藏、运输、批发、配送、销售。

1 几种常见的A级保温材料的优缺点对比

1 几种常见的A级保温材料的优缺点对比 1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按照GB8624-1997标准) A级――不燃材料,泡沫水泥、发泡玻璃、岩(矿)棉、无机保温砂浆、 酚醛复合保温板(复合A级) B1级――难燃材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酚醛板(裸板)、石墨聚苯板等。 B2级――可燃材料,聚苯板、挤塑板、聚氨酯。 B3级――易燃材料。不符合国标阻燃要求的挤塑板、聚氨酯等。 2 常见的A级不燃保温材料对比分析

3 对A级保温材料的试验分析 3.1 关于酚醛板分析 在所有有机保温材料中,酚醛板具有较高的阻燃性。实际测试酚醛板自身可以达到B1级的阻燃效果。为使燃烧性能达到A级,很多企业采取复合防火界面后再测试达到燃烧性为A级的效果。但也有很多地方不认可复合A级的结论。 户外粘贴1周酚醛板自身出现开裂,数周后表面出现龟裂 对酚醛板,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表面粉化严重导致与抹面层的层间附着力随时间变化容易出现的空鼓现象。酚醛板户外短期暴晒出现的自身开裂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对于酚醛板,复合后达到A级防火性的挑战与表面粉化、自身不稳定导致开裂的现象同样值得关注。不同企业在酚醛改性技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酚醛板在建筑保温领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程度。 3.2 关于岩棉板分析 在国外,岩棉板在建筑保温的应用有几十年的历史,也是A级保温材料应用最多最成熟的保温系统。在德国的规定,高度超过22米以上建筑,必须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具体做法绝大部分也是选用岩棉为保温防火材料。在国内传统的岩棉板生产多采用层铺法工艺,纤维丝之间层间结合力较低,同时,传统工艺生产的岩棉板,矿渣含量较高,酸度系数较低,吸水率较高。据统计国内岩(矿)棉的产能约200万吨,实际生产约120万吨,其中采用新型摆锤法工艺生产能用于外保温的岩棉不足10万吨,国内仅有4家企业具备这样的能力,合计能满足市场供应量不足1000万平米的外保温施工面积。目前,很多公司都在做积极扩大产能的建设,但由于建设周期较长,一般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短期内能用于外保温工程的岩棉板的供应紧张局面仍得不到缓解,除非新的标准出台,保温工程有多种可选的供应充足的实施方案可以应用。

冷链物流规范及温度要求

一、食品冷链物流中各类商品温度要求: 1、冷却畜禽肉、冰鲜水产品、植脂奶油蛋糕、配餐、果汁、酸(>0℃——4℃) ①冷冻畜禽肉水产品、冷冻果汁、冷冻饮品、冰蛋、速冻蔬菜、冷冻调制食≤-18℃ ②冰淇淋≤-23℃—— -25℃ ③金枪鱼≤-50℃ ④运输温度≤-45℃ 2、蔬菜、水果、巴氏杀菌奶、冷藏鸡蛋、蛋液、调制熟肉、冷藏盒饭、含奶蛋糕、蛋糕胚、豆制品(>0℃——7℃) 蔬菜、水果中不同品种有不同的贮藏适宜温度,如: ①大白菜、土豆为0℃—15℃ ②番茄分前、中、后期适宜温度 ③苹果为-1℃~2℃ ④发酵豆制品除外 以上是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T388-2007《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中划分的各类商品温度要求。 二:食品冷链中几个需要规范的操作温度波动控制范围 冷冻冷藏食品生产加工过程运输(包括食品原料采集)各环节温度控制,由于环境变换,交接需要,温度会有起伏波动,需要统一操作规范: 1、冷冻食品冷链名义基准温度为-18℃以下

①运输过程温度的回升限度为-15℃,并要求尽快降至-18℃; ②冷藏车装载货物前,车厢内温度应预冷到-10℃以下; ③冷库应建有15℃以下的封闭式站台; ④冷库昼夜温度波动不超过±1℃; ⑤冷冻食品温度超过-12℃,拒收; ⑥冷冻陈列柜上货后要保持-15℃以下,短时间温度回升不得高于-12℃。 2、冷藏食品冷链名义基准温度4℃以下,冻结点以上 ①运输、商品交接、食品品温回升温度限度均为7℃(有些果蔬除外); ②冷藏陈列柜短时间温度回升不得高于10℃。 3、冷冻与冷藏食品预包装环境温度实际情况15℃以下为宜;冷藏陈列柜外部空气温度不超过24℃和55%RH。 三:完善冷链各环节设施,健全相应管理制度 食品冷藏链各环节均需投入必备的设施和设备作为基础保证,加以先进的技术支撑和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冷链各环节共同密切配合,才能把握冷链整个运营系统,保全冷冻冷藏食品的品质,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冷藏运输:必备各种冷藏运输工具,如冷藏车;测温湿等温度记录仪;清洁消毒器具等。必要的车辆保养维修制度;装卸货规定和交接手续以及车辆调度制度等。 2、冷藏储存:必备冷库及封闭式站台;温度记录仪;装卸运货车辆等。必要的冷库清洁、除霜和维修制度;交接验货手续;食品贮期管理规定等。 3、销售终端:必备各种冷藏陈列柜;小型商超暂存冷库等。必要的上货装载规定;环境温度调节管理等。

汽车空调构成及未来发展趋势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 课程论文题目:汽车空调结构与未来发展趋势 姓名:*** 系:电子信息系 专业:汽车电子技术 年级:****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6 月25日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课程论文结果评定

目录 中文摘要 (1) 一前言 (2) 二汽车空调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1汽车空调组成 (2) 2.2汽车空调工作原理 (3) 三汽车空调制冷剂 (4) 3.1什么是制冷剂 (4) 3.2制冷剂原理简介 (5) 3.3制冷剂对大气环境影响 (5) 四汽车空调未来发展趋势 (6) 4.1.汽车空调市场进入发展新阶段 (6) 4.2.汽车空调系统已成为汽车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7) 4.3.减少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手段 (7) 4.4.未来新型动力车可能使用的动力系统 (7) 4.5.我国汽车空调发展对策略 (8)

中文摘要 【摘要】汽车空调系统是影响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主要设备之一,而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汽车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且本文是通过对制冷剂及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空调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空调已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作为一名现代驾驶人,了解和正确操作汽车空调是汽车驾驶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关键词】系统组成环境保护汽车空调发展趋势 【abstract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the effect of car safety and comfort one of main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also become the k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is paper is passed on the refrigeran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ach component of the technique are analyzed, and th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air condition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of car configuration, as a modern drivers, understanding and proper operatio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is car driver must master the skill 【key words】System composi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Development trend

《冷藏车应用选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冷藏车应用选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年物流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经贸[]号),《冷藏车应用选型技术规范》正式批准立项,列入了年物流行业标准项目计划,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冷藏车应用选型技术规范》标准起草小组(以下简称标准起草小组),负责起草《冷藏车应用选型技术规范》标准。 二、标准起草 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冷链委)、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中集)、上海开利运输冷气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利公司)。 标准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易腐食品的产量逐年提高,肉、蛋、禽、水产品、果蔬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的冷链物流系统还很不完善,每年有的蔬菜、的其他易腐食品腐损,经济损失达亿以上。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一、我国冷藏运输才刚起步,冷藏车的保有量约有万台,只占货运汽车的左右,冷藏运输率很低,不足; 二、存在“断链”现象,尤以运输环节为重;冷藏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环节; 三、冷藏车选型不当、使用不规格; 减少、杜绝冷藏运输环节的“断链”现象,除了规范冷藏运输要求、加强监管外,关键是合理选择和使用运输工具——冷藏车。 国际上,关于冷藏运输,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内陆运输委员会制订了(《易腐食品国际运输及其设备公约》),规定易腐食品国际运输必须采用符合的运输设备(冷藏车),规定了冷藏车的最低技术标准和易腐食品的质量要求,作为车厢和制冷机组制造、冷藏车选型的法规依据,对每一台冷藏车认证,颁发证书;是所有与易腐食品运输有关的制造商、承运商共同遵守的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加入。 在我国现行的与冷链物流有关的近项标准中,涉及冷藏车的主要有,行业标准《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实验方法》、国家标准《道路运输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实验方法》,以及行业标准《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要求》,前两个是产品标准,后一个是管理标准,对于如何选用冷藏车满足冷藏运输,还没有相应的方法标准,制定《冷藏车应用选型技术规范》迫在眉睫。 标准的编制原则

汽车空调发展史1

汽车空调发展史 第一部分: 汽车空调技术是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取暖。1925年首先在美国出现了利用汽车冷却水通过加热取暖的方法。到1927年发展到具有加热器、风机和空气滤清其的比较完整的供热系统。这种供热系统直到1948年才在欧洲出现。而日本到1954年才开始使用加热器取暖。目前,在寒冷的北欧、亚欧北部地区,汽车空调仍然使用单一供热系统。 第二阶段,单一冷气。1939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帕克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安装由机械制冷的空调器。这项技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而停止了发展。战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因1950年美国石油产地的炎热天气,急需大量的冷气车,而使单一降温的空调汽车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欧洲、日本到1957年才加装这种单一冷气轿车。单一降温的方法目前仍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使用。 第三阶段,冷暖一体化。1954年,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纳什牌轿车上安装了冷暖一体化的空调器,汽车空调才基本上具有调节控制车温度、湿度的功能。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改进,目前的冷热一体空调基本上具有降温、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功能。这种方式目前仍在大量经济汽车上是使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 第四阶段,自动控制。冷热一体汽车空调需要人工操纵,这显然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量,同时控制质量也不想。自从冷暖一体化出现后,通用公司就着手研究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并于1964年首先安装在卡迪拉克牌轿车上,

紧接着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竞相在各自的高级轿车上安装自动空调。日本、欧洲直到1972年才在高级轿车上安装自动空调。 自动空调装置只要预先调好温度,就能自动地在调定好的温度围工作。机器根据传感器检测车、车外环境的温度信息,自动地指挥空调器各部件工作,达到控制车温度和其他功能地目的。 第五阶段,微机控制。1973年美国通用公司和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一起联合研究由微型计算机控制汽车空调系统,1977年同时安装在各自地汽车上,将汽车空调技术推到一个新高度。微机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由微机按车外地环境,实现微调化。该系统具备数字化显示、冷暖通风三位一体化、自我诊断系统、执行器自检、数据流传输等功能。通过微机控制,实现了空调运行与汽车运行的相关统一,极提高了制冷效果、节约了燃料,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和舒适性。 1927年,在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了第一台汽车空调装置,当时轰动了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商。实际上这种装置只能称之为“加热器”,只是在汽车车厢增加了热量,在欧洲寒冷的季节里,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到了1938年,美国人帕尔德发明了汽车空调,他根据电冰箱“冷气”的原理,在一辆老爷车上进行了试验。又于1939年,将改进后的冷气机,安装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制造的林肯V12型轿车中,效果很好。 1940年,美国Packard公司第一次将机械制冷用于车用空调,为世界汽车空调市场开辟了发展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阻碍了汽车空调的发展。二战结束后,汽车空调的实用化、普及化开始逐渐恢复发展起来。

汽车冷藏车设计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制冷技术和专用设备以满足特殊温度要求的货物进行冷藏与日俱增,随着我国高速路的延伸,公路冷藏运输也发展起来,绝大部分冷藏车对货物采用隔热保温的方法。本设计以CA1046汽车三类底盘为基础,改装设计为小型冷藏汽车,该车冷藏箱可通过安装在副车架上的四个支撑从车架上方便移下,这样可以满足特殊条件的使用要求。利用制冷理论设计冷藏车既有隔热车厢隔热保温,又安装有制冷机组制冷,满足冷藏车的冷藏温度5℃~10℃的设计要求。运输中压缩机采用汽车发电机的电源驱动,在停车时可采用外接电源驱动压缩机。 关键词制冷技术;冷藏运输车;专用车设计

Abstract 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f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and special equipment to mee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temperature of frozen goods growing, as China's high-speed Road, the extension of Highway Refrigerated Transport has also developed,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goods refrigerated trucks used Insulation approach. The three designed to CA1046 car chassis as the foundation, the design modifications for small refrigerated vehicles, the vehicle can be refrigerated containers installed in the frame of the four support from the convenience of the frame shift, so to meet the special conditions of use requirements . Refrigeration theoretical design using refrigerated trucks both inside insulation insulation, refrigeration units equipped with refrigeration, refrigerated trucks to meet the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5 ℃to 10 ℃design requirements. Compressors used in the transport vehicle driven power generators in the parking available in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driven compressor. Keywords: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frigerated Transporter, Special Vehicle Design

冷藏车技术条件

冷藏车技术条件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前言 为保障各类冷冻、冷藏、保温、恒温货物在道路运输配送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杜绝重大运输安全隐患,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 上海交运(集团)公司 开利运输空调冷冻(中国) 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劲达技术(河源)有限公司 道路货物运输冷藏车辆营运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道路冷藏货物运输中车辆及机械制冷设备、车辆和设备的维护、运输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在本市进行道路冷藏货物运输的营运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0年第13号 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 交通部令2001年第4号修改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6号 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8344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18565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21145-2007 运输用制冷机组 JT/T198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650 冷藏保温厢式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QC/T45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道路冷藏运输车 装备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和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装置,用于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冷藏货物温度的厢式汽车。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 用以控制运输途中货物温度的一种机械式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动力装置、风冷冷凝器组件、风冷蒸发器组件、制冷管路及电气、控制系统等。 独立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 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一种。机组使用独立的动力作驱动,不使用车辆发动机动力。 非独立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 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一种。机组使用车辆发动机的动力驱动而不具有独立的驱动力。 蓄冷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 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一种。装备有固定的储有共晶液的蓄冷板以及电力驱动机械式制冷装置的制冷机组。 行驶温度记录仪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测量及自动记录温度并保存数据的装置。 总漏热率 单位温差内热功率的消耗量。总漏热率用来综合衡量车厢的漏热性能,由下式确定: U = Q/(ti-te)

常见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性能比较(表格)

种类 性能 密度, Kg/m3 导热系数, 25℃ ,W/(m ·K)抗压强度, MPa 抗拉强度, MPa 尺寸稳定性,% 吸水率, % 氧指数, % 防火性能 阻燃等级(GB8624-2012 ) 同厚度保温层墙 体节能效率 常见保温材料性能比较 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保温浆料其他保温材料 PU 板(HBL )XPS 板EPS 板PF 板岩棉板发泡水泥板 胶粉聚苯颗粒VIP(玻璃纤维 真金板 保温浆料芯材)≥ 3522-3518-22≤ 60≥ 160≤250180-25055-6535-50≤0.022≤0.032≤0.041≤ 0.04≤ 0.045≤ 0.06≤0.06≤0.010.035-0.041≥0.15≥0.15≥ 0.10≥ 0.10≥0.04≥ 0.40≥0.20≥0.50≥0.15≥0.10≥0.15≥ 0.10≥ 0.10≥ 0.075≥ 0.13≥0.10≥0.10≥0.18≤ 0.8≤ 1.2≤ 0.3≤ 2.0≤1.0≤1.0----≤0.60≤ 3≤ 1.5≤ 3≤ 7.5≤10≤ 10≤25--≤ 3.0≥ 30≥ 26≥ 26≥ 40--------≥ 30 遇火焰形成遇火结碳,无熔 有熔滴,火势易有熔滴,不耐火 遇火结碳,无熔火灾状态下不燃断热阻隔连滴,不产生火焰滴,不产生火焰遇火不燃遇火不燃烧,保温体系安防火不燃续蜂窝状结蔓延灾,火势易蔓延 扩张扩张全稳定构,阻隔火焰 穿透B1/B2B1/B2B1/B2B1A A A/B1A A/B1很高较高高高较差较差较差极高高

保温层结构 型式 现场施工质 量控制 与水泥基砂浆的 粘结性能 作墙体保温时系 统质量稳定性 适合体系 执行标准有机交联网状有机闭孔蜂窝有机闭孔蜂窝有机均匀闭孔无机多孔纤维 闭孔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状,开孔结构 较差,对墙体基一般,板材强度较差,质量重, 较好,易施工,层要求较高,施较低,易破坏;较好,干挂或粘粉尘多,施工 质量可控性好。工较复杂;墙面墙面平整度高贴;易施工。复杂,对健康 平整度难控制。于 XPS。有影响。 不易粘结,憎水 不易粘结,光 不易粘结,需做 易粘结滑,需做界面处易粘结 性表面界面处理 理 抗开裂,无脱落板材较脆,不易 易开裂、脱落。脆性大,抗压折 隐患,有粘结界弯折,易开裂、 与水泥基材料能力低,易粉易吸潮吸水, 面存在,板体易脱落;透气性 粘结性差,且热化,遇水易脱吸潮进水后强 与水泥基材料差,板两侧温差 胀冷缩影响性落,吸水后保温度下降明显。 粘合,且使用温大、湿度高时易 大。性能急剧下降。 度范围宽广。结露。 薄抹灰,大模内薄抹灰,大模内薄抹灰,大模内 薄抹灰,保温装 薄抹灰,保温 置,保温装饰一置,保温装饰一置,保温装饰一装饰一体化, 饰一体化 体化体化体化防火隔离带 GB50404-2007JG149-2003《膨JG 149-2003《膨GB/T20947-200GB/T25975-2 《硬泡聚氨酯胀聚苯板薄抹胀聚苯板薄抹7《绝热用硬质010《建筑外墙 保温防水工程灰外墙外保温灰外墙外保温酚醛泡沫制品外保温用岩棉 技术规范》系统》系统》(PF)》制品》 无机气泡状多无机有机复合呈 由玻璃纤维材料有机材料表 与真空保护表层面覆防火隔 孔结构松散结构 复合而成离膜 较差,人工操作固定加粘贴的方 较差,施工质量因素影响较大,式,但固定时包装较好,易施 难控,施工稳定且呈松散结构,易破损,影响其使工,质量可控 性差。易开裂、渗水、用寿命,仅粘贴却性好。 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易粘结易粘结不易粘结易粘结 系统质量受设系统施工无接系统质量受施工 吸水率低,尺 寸稳定性好, 备和施工技术缝,体系无空腔,影响较大,固定时 不易开裂、脱 影响较大,稳定与基层附着力易破坏其包装,造 落,使用范围 性较难控制。强,不易脱落。成鼓包变形。 广。 薄抹灰,保温装 薄抹灰,保温装薄抹灰,保温装饰薄抹灰,保温 饰一体化,防火 饰一体化一体化装饰一体化 隔离带 苏ASTMC1484-09 , JG/T041-2011 JG 158-2004《胶 芯材参照 《复合发泡水GB50404-2007 粉聚苯颗粒外墙暂无 泥板外墙外保《硬泡聚氨酯保 外保温系统》 温系统应用技温防水工程技术 术规程》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