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课堂导学案教学设计的误区的论文
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设计误区与对策
初中数学导教案教课方案误区与对策【纲要】导教案的设计是“高效讲堂” 的重点环节,教师要充足重视导教案的教课作用 . 本文剖析了初中数学导教案设计的几种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课对策,以期能够不停提高导教案的教课成效 .【重点词】初中数学;导教案;教课误区;对策“让学生真实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高效讲堂”运行的根本教课理念 . 怎样实现这个教课理念,“高效讲堂”倡导教课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参加、乐于研究和勤于思虑 . 这给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新的备课模式 --“导教案”应运而生 . 导教案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学生在讲堂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要由“教”转变为“导”的角色 . 可见,设计好导教案是上好课的首要前提 . 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一些教师在导教案的设计中存在着必定的误区,影响了导教案的教课成效,现举比以下:误区一:重学生的“学” ,轻教师的“导”误区:有些导教案设计的内容所有是学生的活动,而教师的活动根本不见踪迹 . 于是,我们常常发现,讲堂中常常出现“放羊式” 的教课情形,教师对学生完整部是听任自流. 问题研究中教师该指引的不指引,不过听任学生“死啃”. 结果不但效率低,并且出现了好多知识破绽.对策:我们知道,学生自主学习是导教案设计的中心,但自主不等于听任自由. 这需要掌握好“放”与“收” 的度,掌握好“合时登场”和“主动撤退”的机遇 . 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要饰演好纵观全局、合时指引的导演者角色 . 教师要对以下状况实时参入:( 1)学生学习中带有迷惑的共性问题:(2)学生长时间不可以解决的问题;( 3)需要进行重点方法点拨的问题,等等 .误区二:重“习题”的排列,轻“问题”的设计误区:导教案的基本要求是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过程研究化,即把学生知识的掌握过程形成一条问题链,以问题来指引学生的思虑、研究、考证等. 以问题把数学学习中的练和思联合起来,把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联合起来,把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联合起来. 也就是说,问题是重点,是核心,它主导教课的全过程,对教课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 但是有些教师在设计教课时,不过把教材内容简单的转变为一个个练习题,导教案变为了一本“练习册” . 比方,某位教师设计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导教案以下:1. 如图 1,已知 AB = CD,AD = BC,说出∠ 1 = ∠ 2 的理由.2. 如 2,已知在四形ABCD中,AB = CB,AD = CD. 求:∠ C = ∠A.3.如 3,已知△ ABF ≌ △ DEC,且 AC = DF,明△ABC≌△ DEF的原因 .4.如 4,已知 AD = BC,OD = OC,O AB 中点,出△A OD ≌ △ BOC的原因 .5.已知∠ BAC,用直尺和作∠ BAC的均分 AD,(要求保存印迹不写作法)⋯⋯种化的教案完整降低了教案的“ 学”功能,同也加重了学生的学担 .策:那么怎样提高教案中的呢?第一,的要有研究性,要学生的思有启的功能;其次,的要有次性,通、步步加深的引,来促学生思的向展;再次,要着重方法的点,通学生关方法的悟透,来达成“解一、通一”的教课成效;最后,要合作性活来达成的解决,通学生的互沟通、互帮互教,来达成秀生和后生学上的双 .区三:重教案的“克隆” ,教案的“ 新” 区:有些教在写教案的候,是把人的教案一字不差的照搬下来,喜复制别人的成就,毫没有自己的思想成分 . 固然说大多数教师刚才接触“高效讲堂”教课模式,对这类教课模式处于相对陌生的状况,这时候需要必定的“临帖” ,来熟习这类模式 . 可是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的状况是不同样的,这就需要经过一准时间的“临帖”后,教师要增强对本校学生的研究,编写出合适本校学生的导教案,进而做到以学定教和因材施教 . 假如一味地“克隆”别人的劳动成就,必然会不利于本班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不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对策:那么怎样实现导教案的“创新”呢?(1)要研究本班学生的学情,做到成竹在胸;(2)要编写有层次的导教案,合适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发展;(3)要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指引、踊跃感情的培育;(4)要研究教材,吃透知识点,编制出有研究性的数学识题来指引学生的学习;等等.误区四:重课前的“预设” ,轻课中的“生成”误区:我们知道,高效讲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的、生成的互动过程,这就注定了导教案的设计要留出讲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向生成空间. 而有些教师在设计时恰巧相反,他们把导教案设计成一个单调性的关闭过程 . 进而在讲堂教课中,不过循规蹈矩地依据“预设”的教课方案来进行,完整忽视了讲堂中的互动生成过程. 以致于讲堂出现生成时,教师显到惊慌失措、难以应付,或许干脆忽视生成、出现生成时轻描淡写地带过,进而影响了教课成效的提高 .对策: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教课过程,重视讲堂教课的生成性 . 比方,在“预设”的同时留出“生成”的空间,充足利用在互动过程中的生计性知识,对讲堂中生成性过程进行实时的指引,等等 .误区五:重学生的“互动沟通” ,轻学生的“独立研究”误区:常常能够看到,在“高效讲堂”教课模式中,教师热中于组织学生的互动沟通、议论、争辩、怀疑,学习惯氛特别热情 . 无论是关于简单的题目,仍是关于较难的题目,甚至于在教课全过程,都是学生在满城风雨的议论沟通,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虑和自主训练 . 我们知道,互动沟通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可是要弄清楚的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合适互动沟通,什么难度的题目合适互动沟通,学生自主学习到何种程度时再进行互动沟通 . 只有弄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成效 .对策:主要有:( 1)把需要独立自主和互动沟通的问题划分开来 .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题目应独立达成,较难的问题应合作沟通;( 2)先独立思虑,后合作沟通 . 只有经过了自我的自主学习后再和别人沟通互动,才能达到学习上的更大成效;( 3)一部分人自主学习,一部分人合作沟通,着重学习形式上的多样化 .综上所述,导教案的设计要防止一些常有的思想误区,要在“导学”上下时间. 不但要设计学生的合作沟通时间,也要设计学生的自主研究空间;不但要“临帖”学习优异的导教案,也要在导教案的设计上自我创新;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也要重视教师的导,要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有机地联合起来,以期达成教课上的最大成效.【参照文件】[1]张海晨 .高效讲堂导教案设计 [M]. 济南:山东文艺第一版社, 2010: 42-63.[2]李炳亭 .高效讲堂 22 条 [M]. 济南:山东文艺第一版社,2007: 11-32.[3]盛群力 .学与教的新方式 [M]. 杭州:浙江大学第一版社,2007: 11-57.[4]肖龙海 .学与教的新策略 [M]. 杭州:浙江大学第一版社,2006: 38-46.。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第一篇: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内容提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较大的转变,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然而,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意识,加之基层学校课改培训针对性不是很强,培训的力度不够等原因,致使个别教师不能准确领会课改精神,片面理解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本文以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将在深入基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客观总结我县课堂教学的常见误区,并针对误区提出自己的教学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误区对策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实施已近四年,综观实施情况,喜忧参半。
喜的是多数学校和教师积极响应课改,教育教学中注重了“两个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四个改变”(教学方式、教研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为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忧的是仍有一些教师甚至基层学校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理性思考,对课改精神领会不深,对课改理念理解片面,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新的教学的误区。
这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使部分教师和有些学校管理人员对新课程改革产生怀疑,甚至完全抛弃课改,重新回到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尽早消除误区,使全体教育工作者对新课改充满信心,使我县新课程步入良性运转轨道,我和几个同仁做大量的调研和探讨,试图找准这些误区产生根源,消除这些误区给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
本文以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研究方法我县新课程改革试点第二年,一些课改新问题就开始引起少数有识之士注意,与此同时,我县也开始组织力量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探索。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笔者与其他四位同志组成专门小组主要负责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在历时一年多的研究中,只要采取如下方法:一是深入基层调研(采用听课、评课、讨论、交流、总结等形式)获取尽量获取一手真实资料;二是小组成员分别结对子联系一所学校,参加学校教学研究活动,参加各级课改成果展示活动,参与指导教学对比实验,积累资料和经验;三是小组成员定期集中,对资料分析归纳;四是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借鉴先进经验;五是坚持业务自修,钻研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提高研究的科技含量。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引言高中导学案是一种在学校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辅助材料,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在设计高中导学案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导学案的效果大打折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中的误区,希望对教师们在设计导学案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误区一:内容过于复杂在设计高中导学案时,教师常常会将太多的内容塞进一个案例中,导致导学案内容过于复杂。
过于复杂的内容不仅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应注意内容的简洁性和适度。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选择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和解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误区二:缺乏互动和参与性高中导学案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然而,很多导学案设计却缺乏互动和参与性。
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导学案设计的核心,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导学案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误区三:忽视知识的温故在设计高中导学案时,有些教师倾向于仅仅依赖课本知识,忽视对已学习知识的温故。
然而,知识的温故对于学生的巩固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适时安排一些知识的温故,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或小测验等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误区四: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然而,有些导学案的设计却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
导学案一味地追求一致性和模板化,未能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个性化设计导学案,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
误区五:评价方式单一高中导学案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应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然而,有些导学案的评价方式却过于单一,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检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高中导学案设计是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和组织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然而,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存在一些误区,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高中导学案设计的常见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首先,一些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差异化需求的考虑。
高中阶段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十分明显,包括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认知方式等方面。
因此,在导学案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布置任务时,可以提供选择性的任务,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评价方式上,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其次,一些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学科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高中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导学案设计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方式。
例如,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学习任务,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归纳法等学习策略进行分析和解决。
再次,一些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缺乏对教材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把握。
高中阶段教材内容繁多、深度较大,教师应详细阅读教材,并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
只有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才能在导学案设计中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导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也应基于教材内容,既要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又要考虑到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此外,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导致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针对性。
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的误区摘要:导学案的编写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但在实际设计中,如果对此认识不深,就会导致出现一些设计的误区,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误区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方案。
设计好“导学案”,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
但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总有意无意的会走入一些设计上的误区,在此总结出来共勉。
误区一:导学案设计成了教案教案的核心在于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的设计;导学案的核心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方案。
但事实上,由于我们在导学案设计时受教案的影响很深,并不能一下子“脱胎换骨”,设计出来的导学案要么是教案的翻版或“粗加工”,要么是教案与学案的“杂合”,这样就搞成了“四不像”。
比如把教学目标改头换面写为学习目标,教材的分析、教学环节的过渡等等也放在学案中,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耗时低效。
误区二:导学案设计成了一份"死"的练习纸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而由教师帮助学生设计的集“导学”、“导思”、“导练”、“导评”、“导测”等于一体的全程性学习活动方案,是最终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载体。
而练习题只是导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用来训练学生学习水平与技能的一种手段。
若设计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设计成一个个的练习题,甚至机械地照搬教辅资料。
于是这种有着丰富内涵的导学案被异化为练习题的堆砌,完全丧失了导学案的价值和功能。
其结果就导致了学生对照课本抄答案,学生合作找答案,课堂就会成为师生对答案的过程。
教师如果按这种“假导学案”进行教学,不仅起不到导学案应有的作用,也会泯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毫无用处了。
误区三:导学案的“天眼”——问题设计肤浅化问题设计肤浅化表现为:1.问题设计不能引起学生阅读与思考,缺乏探究性。
“导学案”制的误区及对策
误 区二 : “ 导学 案 ” 代 替“ 教学案” 。“ 导 并非仅有“ 导学案 ” 才能体 现 , 调动学生学 要 求教 师 编 写 “ 导学案 ” , 不 再 要 求 进 行 教 才 能 做 到 。 教 学过 程 必 须 体 现 学 生 的 主体 容, 是教 师 备课 的一 部分 内容 。 备 课 是教 师 生 对 知 识 的 自我 建 构 离 不 开 教 师 的 教 , 完
自学 , 还 要合作 学 习, 自学 、 合 作学 习都
和 阐述。 误 区五 : “ 导学案 ” 实为“ 习题 案 ” 。导
难 以解决 的问题 ,需要 听取 老师的讲解 撰 写一 节 课 的 教 案 轻 松 , 既要撰 写 “ 教 学 起码 翻了一番 。教师 的精 力有 限, 一般很
难 编 写 出高 质 量 的 “ 导学案” 。
的教师密切合作。 集体讨论 、 个人 主写、 共 同修改 审定。 学校可在寒 暑假集 中一段时
间, 组织教师编 写部分或全 部 “ 导学 案 ” ,
使用时再根据学情做适 当调整 ; 使用后再
反思 , 修 订 和 完善 , 以 形 成 适 合 于 授 课 对 象的“ 导学案” 。
再次 , 加强组织 管理 , 建立 “ 导学案 ”
误 区六 : “ 导学案 ” 变成 “ 串讲 案 ” 。教 教师几十年 的教学 ,已形成 教学思维 定
、
“ 导学案 ” 是 教 师 为 指 导 学 生 学 习而
编写的讲义 。 既不是新的教学方式的唯一
不是教案 的浓缩 ,也不是单 纯地指 导 自
误区。
师上课按 “ 导学案 ” 一讲到底 , 把“ 导学案 ” 式, 很难朝 夕改变 : 年轻教 师, 特别是近几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业、思维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导学案作为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知识点复习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导学案设计时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了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篇文章就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进行探讨。
首先,一些高中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常常过分追求体系化和完整性。
他们将大量的知识点和学习目标集中在一个导学案中,导致内容冗长难以消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而且由于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如此多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和理解。
因此,导学案需要注意精简、突出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和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目标。
其次,部分导学案设计存在着过度的填鸭式教学倾向。
这些导学案注重复习和背诵,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学生应该逐渐成为自主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
因此,在导学案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一些导学案设计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导学案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的检测和评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评价。
高中教育应该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潜能,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
因此,导学案设计应该结合多种评价手段,包括学习笔记、作业、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综合评价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最后,导学案设计应该注重个体差异性。
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节奏和兴趣爱好,不能一刀切地对所有学生施加相同的导学案设置。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导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
总的来说,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主要表现在过于追求体系化和完整性、过度填鸭式教学倾向、评价手段单一和忽视个体差异性等方面。
“导学案”教学模式误区及对策论文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误区及对策摘要:导学案作为高效课堂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在课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效课堂在全国的广泛推广,其使用越来越普遍。
我校也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导学案课堂实效我们高中数学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棘手问题和误区,而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成败。
本人将导学案编写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反思和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
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
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1、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
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推进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
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入创设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
设置的问题应由浅入深,既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又能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3、方法化原则。
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4、层次化、递进化原则。
导学案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
二、“导学案”的使用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的有关问题。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到以下几点:(1)要指导学生自不宾方法。
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
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浅谈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高中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备课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案。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导学案的设计效果,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们有必要浅谈一下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首先,高中导学案设计的第一个误区是“内容过于繁杂”。
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通常把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这种方式不仅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容易使学生只注重完成任务,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选择性地设置导学任务,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
其次,高中导学案设计的第二个误区是“缺乏互动性”。
有些导学案只是将知识点罗列出来,让学生去阅读和理解。
这样的导学案缺乏足够的引导和互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疲劳感。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导学案设计为互动性较强的形式,例如设置问题、讨论、实践等环节,鼓励学生与导学案进行互动。
第三,高中导学案设计的第三个误区是“结果导向”。
有些导学案设计过于注重答案,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这种结果导向的设计容易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导学案设计为问题导向的形式,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高中导学案设计的第四个误区是“缺乏及时反馈”。
有些导学案虽然给出了习题和练习,但没有及时提供标准答案和解析。
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陷入盲目错误的学习状态,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给出标准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高中导学案设计的第五个误区是“缺乏个性化”。
有些导学案只是按照一种模式设计,适应性较差。
这种做法容易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高中导学案的设计是教师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科学的设计导学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在导学案设计时,很容易出现误区,这些误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浅谈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一、教学目标过多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如果教学目标设置过多,会造成学生在掌握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无法很好地去理解其他重要的知识点。
导致教学过于繁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逐步掌握教材涉及的所有知识点。
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无法体现导学案作用。
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把握教学目标的大小,合理分配知识点的重点难点,不可盲目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
二、知识点难度不分级在设计导学案时,如果没有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难度要求设置知识点,直接对教材进行导读,会造成学生掌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知识点的能力变弱。
而容易妨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普遍的难度问题。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合理安排知识点的难度,保证学生掌握缓慢、稳步的一步步完成教材的学习。
三、内容难度随机教学过程中,如果在设计导学案的内容难度时没有规律可言,随机并排列出知识点,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心理难以受到疏导,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掌握仅仅一个知识点,就需要了解很多相关的知识点才能真正掌握。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根据教材的难度和要求,安排知识点知识点的顺序,总体上由易到难,一步步逐级掌握,加深学生理解,丰富学生知识。
四、逻辑性不强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如果知识点之间没有很强的逻辑性,没有合理的连接方式,会使得教学难度大增,学生学习起来不仅费劲,而且效果极为有限。
所以,导学案的设计需要强调逻辑性,尤其在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时,更需要建立连贯逻辑,这样可以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学习方向,让学生更好地实现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教师在设计高中导学案的过程中,不要将目标和难度设置过多;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将知识点难度分级;要根据教材的难度和要求,安排知识点知识点的顺序,总体上由易到难,一步步逐级掌握,加深学生的理解;需要加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使其更加连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导学案是高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份教学指导材料,旨在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导学案设计上的误区,本文将浅谈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1.内容繁杂。
一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常常追求丰富多样的内容,希望通过大量的信息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然而,过多的内容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精简课堂内容,抓住关键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复制粘贴。
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往往习惯于直接复制粘贴教材中的内容,导致导学案变得呆板和缺乏创新。
这种做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无法引起积极的学习动力。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将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巧妙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固化角色。
一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常常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传授知识的角色,导致导学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
然而,与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如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教师应该在设计导学案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导学案资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教学片面化。
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往往只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厌烦和抵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有趣、实用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评价单一化。
一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常常只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点记忆的程度,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无法真正达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设计误区与对策
【摘要】导学案的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导学案的教学作用.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的几种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能够不断提高导学案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误区;对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高效课堂”运行的根本教学理念.如何实现这个教学理念,“高效课堂”提倡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思考.这给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新的备课模式--“导学案”应运而生.导学案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要由“教”转变为“导”的角色.可见,设计好导学案是上好课的首要前提.然而,我们经常发现,有一些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影响了导学案的教学效果,现举例如下:误区一:重学生的“学”,轻教师的“导”误区:有些导学案设计的内容全部是学生的活动,而教师的活动根本不见踪影.于是,我们经常发现,课堂中经常出现“放羊式”的教学情景,教师对学生完全是放任自流.问题探究中教师该引导的不引导,只是放任学生“死啃”.结果不光效率低,而且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对策:我们知道,学生自主学习是导学案设计的中心,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由.这需要把握好“放”与“收”的度,把握好“适时登场”和“主动撤离”的时机.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要扮演好纵观全局、适时引导的导演者角色.教师要对下列情况及时参入:(1)学生学习中带有疑惑的共性问题:(2)学生长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3)需要进行关键方法点拨的问题,等等.误区二:重“习题”的罗列,轻“问题”的设计误区:导学案的基本要求是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过程探究化,即把学生知识的掌握过程形成一条问题链,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探索、验证等.以问题把数学学习中的练和思结合起来,把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把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问题是关键,是核心,它主导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的转化为一个个练习题,导学案变成了一本“练习册”.比如,某位教师设计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导学案如下:1.如图1,已知AB =CD ,AD =BC ,说出∠1=∠2的理由.2.如图2,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CB ,AD =CD.求证:∠C =∠A.3.如图3,已知△ABF ≌△DEC ,且AC =DF ,说明△ABC ≌△DEF 的理由.4.如图4,已知AD =BC ,OD =OC ,O 为AB 中点,说出△AOD ≌△BOC 的理由.5.已知∠BAC ,用直尺和圆规作∠BAC 的平分线AD ,(要求保留痕迹不写作法)……这种习题化的导学案完全降低了学案的“导学”功能,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策:那么如何提高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呢?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探究性,要对学生的思维有启发的功能;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通过层层递进、步步加深的引导,来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再次,要注重方法的点拨,通过让学生对关键方法的悟透,来达成“解一题、通一类”的教学效果;最后,要设计合作性活动来达成问题的解决,通过组织学生的互动交流、互帮互教,来达成优秀生和后进生学习上的双赢.误区三:重导学案的“克隆”,轻导学案的“创新”误区:有些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总是把别人的导学案一字不差的照搬下来,喜欢复制他人的劳动成果,丝毫没有自己的思想成分.虽然说大部分教师刚刚接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这种教学模式处于相对陌生的情况,这时候需要一定的“临帖”,来熟悉这种模式.但是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临帖”后,教师要加强对本校学生的研究,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导学案,从而做到以学定教和因材施教.如果一味地“克隆”他人的劳动成果,势必会不利于本班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不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对策:那么如何实现导学案的“创新”呢?(1)要研究本班学生的学情,做到心中有数;(2)要编写有层次的导学案,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发展;(3)要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引导、积极情感的培养;(4)要研究教材,吃透知识点,编制出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等等.误区四:重课前的“预设”,轻课中的“生成”误区:我们知道,高效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的、生成的互动过程,这就注定了导学案的设计要留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态生成空间.而有些教师在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设计误区与对策◎李朝春(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集仕港中学315000)(1)(2)(3)(4)(下接45页). All Rights Reserved.设计时恰好相反,他们把导学案设计成一个单一性的封闭过程.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来进行,完全忽视了课堂中的互动生成过程.以至于课堂出现生成时,教师显得手足无措、难以应对,或者干脆无视生成、出现生成时轻描淡写地带过,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对策: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比如,在“预设”的同时留出“生成”的空间,充分利用在互动过程中的生存性知识,对课堂中生成性过程进行及时的引导,等等.误区五:重学生的“互动交流”,轻学生的“独立探索”误区:经常可以看到,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热衷于组织学生的互动交流、讨论、辩论、质疑,学习气氛非常热烈.不论是对于简单的题目,还是对于较难的题目,甚至于在教学全过程,都是学生在沸沸扬扬的讨论交流,而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训练.我们知道,互动交流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但是要弄清楚的是:什么性质的问题适合互动交流,什么难度的题目适合互动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到何种程度时再进行互动交流.只有弄明白了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效果.对策:主要有:(1)把需要独立自主和互动交流的问题区分开来.一般来说,较容易的题目应独立完成,较难的问题应合作交流;(2)先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只有经过了自我的自主学习后再和他人交流互动,才能达到学习上的更大效果;(3)一部分人自主学习,一部分人合作交流,注重学习形式上的多样化.综上所述,导学案的设计要避免一些常见的思维误区,要在“导学”上下工夫.不光要设计学生的合作交流时间,也要设计学生的自主探究空间;不光要“临帖”学习优秀的导学案,也要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自我创新;不光要重视学生的学,也要重视教师的导,要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达成教学上的最大效果.【参考文献】[1]张海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42-63.[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7:11-32.[3]盛群力.学与教的新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1-57.[4]肖龙海.学与教的新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38-46.践,归朴于生活.(四)学习过程“生活化”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为实例,将数学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抽象的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习,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变“课堂教学”为“生活数学”.比如:“用正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同一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并对求解过程作出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和“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通过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氛围中,解除了困惑,更能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想法,从而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巧、方法.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反映,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土壤,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从生活现象中去找数学,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使数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使原本复杂枯燥的问题得以生活化,学生的探索欲望高涨,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到数学亲切、自然、具体、现实.(五)课后评价“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增设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能力.因此,在课后练习设计时,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初二年级学生要出去春游,联系车子的情况是这样的: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70人,问怎样乘车经济?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从生活中走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这不仅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当然,生活化课堂教学不同于把数学课堂搬到社会,而是把生活中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沟通,变知识型课堂为语言型课堂,变讲授型课堂为自主探究课堂,变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为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打通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上接43页). All Rights Reserved.。
研究论文: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85828 中等教育论文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终身教育意识深入学生内心,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导学案教学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语文课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但是随着导学案的不断深入推进,有些老师把导学案当成教案,也有人把导学案做成练习册。
因此,还需要在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上加以思索,探究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一、语文课程导学案设计的误区1.导学案出发点太窄,限制学生的发展。
由于对课本的研究不够,对于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的把握也不够精准,很多老师在导学案设计上失去最初的热情,把导学案当成教案的另一个延伸,导学案的切入点仅限于课本知识,导致促进学生技能提升的“三维目标”缺失,导学案的设计仅仅流于形式。
使用导学案的初衷是使学生的学习涵盖方方面面的多个领域,不仅限于学科知识,而且有生活生存能力、人生规划、精神与道德发展、交往能力等非常多的方面。
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导学案的设计已经简化为单纯的“学科知识的学习”,甚至是“高考”有关的书本知识的学习。
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值得我们商榷,无需说它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的作用。
2.导学案的商讨和使用权受限于教师。
在导学案商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漏洞是导学案的设计者是教师,是教师在研究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提出问题,教师之间共同研讨。
在这一过程中,明显忽视学生对于课本的探索过程,因此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又变成老师引导下的课程学习。
很明显学生的思路会被老师引领,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变成他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有效发挥。
3.导学案变成了问题册。
翻阅大部分导学案,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全是关于某一个知识点提出的供学生探索的问题。
导学案变成了问题册,只是把学生考试需要理解的内容换了一个地方,毫无对学生的启发交易性可言。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高中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导学案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工具之一。
导学案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成绩。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导学案设计不尽人意。
本文将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误区一:模板化设计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简单套用模板,只是填充一些具体内容,缺乏个性化的思考和反思。
这种模板化设计导致导学案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注重个性化,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导学案。
误区二:固定模式的问答设计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过于注重填鸭式的问答练习,缺乏启发式的问题设计。
这种固定模式的问答设计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乐趣。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注重启发式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探索中建构知识。
误区三:孤立知识点的割裂设计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只关注知识点的传授,忽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
这种孤立知识点的割裂设计容易使学生无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导致学生学习严重零散化。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设计有机衔接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误区四:缺乏足够的实践和应用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缺乏足够的实践和应用环节。
这种缺乏实践和应用的设计容易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和应用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误区五:缺乏评价与反馈机制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评价与反馈,只关注教学的进度和内容。
这种缺乏评价与反馈机制的设计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无法提升教学效果。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注重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和进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
浅谈导学案设计的误区及优化
2 对 导 学案 设 计 的合 理 优化
是非 、 举一反三、 七 嘴八 舌、 各显 神通 等 , 给 学生 提 供展 示 自我 的舞 台, 充 分调 动 学 生 的
积极 性 。 2 . 1 导 学案 设 计要 转 变教 学 理 念 教 师是 导演 。 但实 际上, 有 的 教 师 不 敢 放 教 学理 念是教学行 为的指 挥棒 , 决 定 2 . 6 导学 案 设计 要分 层次 重 差异
问题。
势和价值 , 因此 需 要 进 行合 理 的 优 化 , 让 其 可以 让各 小 组 自主决 定 展 示 方式 。 教 师 也可 更 好地 服 务 于 教 和学 。 以设 计 一 些 富 有 创 意 的 展 示 方 法 , 如 明 辨
1 导 学 案 设 计存 在 的 误 区
1 . 1 导 学 案 设 计 中教 师角 色定 位不 准 确 学 案 导 学 教学 模 式 , 要 求学 生 是 主 角 ,
引导 学 生 学 会 展 示 和 交 流 。 展 示 环 节 是 师
程 精 心设 计 , 在 先 学后 教 的 基 础上 实 现教 与
导 学 案 设 计 的 这 些 误 区 和 问题 , 严 重 生、 生生 、 组 组 互动 的过 程 , 学 生提 出问 题 、 学 的 最 佳 结 合。 可是 有很 多 教 师在 导 学 案 的 影 响 了教 学 目标 和 学 习效 果 , 亟待解 决, 否 讨 论 问题 、 解 决 问题 、 展示结果。 展 示 的 方 设计 中, 陷 入 了一 些 误 区 , 因此 存 在 着 很 多 则 导 学 案 就 会 流 于 形 式 , 发 挥 不 出它 的 优 法要 有 利 于 学 生 阐释 自己的观 点 和见 解 , 也
学 术 论 坛
反思初中语文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的论文
反思初中语文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的论文反思初中语文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的论文【摘要】“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适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
它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我校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的方向。
在广泛使用语文导学案的过程中,发现语文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上存在设计教学目标不明确、忽略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导学内容繁杂等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学案;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目前,许多中学都在广泛使用导学案。
语文导学案是由教师课前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简案”,因此,它是师生共用探究活动的载体,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由此可知,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尤其重要,可是,随着导学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被大量使用的同时,导学案的设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教师认真反思。
一、设计教学目标不明确导学案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些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没有立足课标、课本,往往贪多求全,一课时动辄四五个目标完不成。
如《春》导学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①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②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③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④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事实上,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达到“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和“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目标。
二、设计导学内容繁杂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有许多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文本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语文教师编写导学案中发现,导学案显示的内容繁杂,有“习题集”倾向。
看看每份导学案,从“预习”到“拓展”全部是填空题、问答题,不利于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把原本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上成了“试卷讲评课”。
一份导学案就演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起来耗时费力,不论是课堂内外,都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一、导学案设计中的误区现象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导学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和辅助手段,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导学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然而,在教师们的导学案设计中,存在一些误区。
这些误区导致了导学案设计效果不佳,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1.目标不明确导学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并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在导学案设计时往往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列举出教学内容,但并没有明确列出学习目标。
有的教师虽然列出了学习目标,但却没有和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相匹配。
2.缺乏情境化设计导学案设计应该注重情境化的设计,即将学习任务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情境活动来进行知识的探索和构建。
然而,许多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往往将任务设置为一道题目或一篇文章,缺乏情境化的设计。
导致学生缺乏真实情境的感受和体验,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简单理解和记忆。
3.内容和任务不匹配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应该和学习内容相匹配,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任务,使学生通过任务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然而,一些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设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不匹配,任务难度过大或过小,使得学生不能顺利完成任务,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4.缺乏启发式教学元素导学案设计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即通过设问、引导、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导学案设计往往缺乏启发式教学的元素。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表层理解,不能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导学案设计的改进策略为了避免上述误区,在高中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改进策略,提高导学案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1.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之前,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和可操作的学习目标。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摘要】高中导学案设计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从忽视学生实际情况、过分复杂的内容安排、缺乏个性化设计、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以及忽视知识点的联系性等角度,探讨了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重视个性化学习需求,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导学案反馈机制的建立。
只有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简化内容安排,注重个性化设计,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高中导学案的设计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改进,可以促进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提升,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高中导学案设计,误区,个性化设计,反馈机制,师生互动,知识点联系性,改进。
1. 引言1.1 高中导学案设计的重要性高中导学案设计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学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导学案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就,因此重视高中导学案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1.2 高中导学案的定义高中导学案是指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设计的一种指导性学习文件,其中包含了学习目标、内容安排、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内容。
导学案的设计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2. 正文2.1 浅议高中导学案设计的误区误区一:忽视学生实际情况在设计高中导学案时,有些教师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导学案过于晦涩难懂或者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不符。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确保导学案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浅析中学课堂导学案教学设计的误区的论
文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论文关键词:导学案;误区;设计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
由于它是集教师“导案”,学生“学案”、“练案”于一体的“教学合一”的文本,因此承载了新课程“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体现了高效课堂教学系统要求,又集“导”、“学”、“练”、“测”、“评”等功能于一体,所以导学案教学法受到了教师的重视,然而由于对高效课堂认知程度不同,对导学案的设计中以“问题促学习”的原则要求的认识不深,导致出现了一些设计的误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导学案设计上的误区,引导大家走出这些误区。
误区一:导学案设计教案化
教案的着眼点在于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它是以教师为中主,强调的是“教”的设计;导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
导学案设计时,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有利于教师“教”的角度来设计。
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层次性、情境性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旨在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事实上,我们很多老师在导学案设计时受教案的影响很深,并不能一下子“脱胎换骨”,设计出来的导学案要么是教案的翻版或“粗加工”,要么是教案与学案的“杂糅”,最后搞成了“四不像”。
比如教师的导入新课,教材的分析,教学环节的过渡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耗费了很大精力,即干扰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导致学习的低效。
误区二:导学案设计习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