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提升创优阶段 (2003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以后,为深入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2002 年 12 月,大连市委 九届五次全会讨论通过了 《建设“大大连”规划纲 要( 2003 — 2020 年)》。 按照生态环境良好、配套 设施完善、商务环境优越、 城市管理规范的发展目标, 大连城市建设又迈入了一 个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 标志的新的发展阶段。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本占领中期(1910一1929年)
3.2 日本占领中期(1910一1929年)
二、日本占领中期(1910一1929年)
1、1919年的市街扩张规划 重大特征是引用了用途地域制(功能分区规划)规划中将土地 使用性质分为住宅地区、商业地区、工厂地区、混合地区4 种类别加以合理安排,这种做法现已成为城市规划中最重要 的手段。 该规划的另一个特点是道路网形式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部 的道路网则基本上以方格网为主,但保留了东部的广场风格, 然而没有采用放射状道路,而只是在方格网中加进了少量料 路,并且广场之间的联系远不如东部大连那么紧密,只有人民 广场和五一广场由黄河街连结,其他广场相对孤立。 当时的城市建设者已经认识到了放射状道路网的局限性,从 而在1919年的扩张规划中将方格同做为道路网规划的基本 型式,以适应机动车交通不断增长的新形势。 2、大连市建筑规则 1919年6月,通过对《大连市街住宅建筑管理临时规则》的 修仃,制定出大连市建筑规则。
1
快速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4.1 快速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1.完成1980版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1978年全国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大连于1980年 完成了《大连市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为“1980 规划”),并得到国务院批准。 1980规划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国务院批复的大连首部城 市总体规划。该规划将城市性质确定为港口、工业、旅游城 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117.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140万 。提出完善市区十大工业区,并逐步将污染企业搬迁至市区 外围的友谊北、姚北和盐岛工业区。优化城市用地布局,规 划在城市远郊的马桥子村建设3平方公里的外贸加工区,为 大连后续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提升、组团式城市结构 发展,开启了良好开端。
2.2、规划布局
1898年,沙俄一再表示要把大连港建成 “通商口岸”,向世界各国商船开放的“自 由港”,这就再明确不过地表明了大连的城 市性质了。大连从开市起就是要建成为港 口和贸易城市。 ①规划中没有安排工业用地。 ②港口、铁路用地安排较多,而仓储用地也 没有安排。这可否理解为卸船的物资让铁 路尽快运到俄国,铁路卸下的货物也尽快装 船外运。但是一点周转库场的用地都不安 排,从规划角度看有些欠考虑。 ③道路广场特征鲜明。结点加放射线的路 网,莫定了创造城市美好环境的基拙,多处广 场结点所形成的开敞空间与十分注意对景 的射线道路相结合,把山景、海景融入到市 街之中,创造了大连所特有的城市景观,给人 印象深刻。在1990年的城市规划调整中,为 了解决中,二市区不断发展所产生的交通压 力,提出建设外围环城快速路和人民路地下 快速交通系统的构想,当是相关的尝试之一。
1905年至1915年期 间 , 在沿用俄国原有 城市规划的基拙上 , 做了一些修改和扩 大 , 城市规划用地扩 大到 14.5 平方公里。 可称为日本占领时 期的第一期规划修 改。
二、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
2、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
1899 年 9 月 28, 沙俄政府通过了大连港和大连城 市规划方案。据据《南金乡士志》载 :“自露国 ( 即 俄罗斯)租借,将青泥洼村中田庐,逐户估价,远遗农民, 改为街市。”这实为大连港口,城市建设之始。
(三)日本占领时期 的第三期规划修改
1925年至1928年,城市 规划用地面积进一步扩 大到 70 平方公里 , 是第 三期规划修改。 1929年至1939年,城市 规划用地再次扩大到 17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 到122万人,还提出了 416 平方公里的规划控 制圈。
从 1899 年 9 月沙俄 政府通过港城 总体 规划,到1902年第一 期工程结束 , 届时三 年半。 1902 年 5 月 30 日, 大连实行特别 市制 , 下设市街区、 老虎滩区和沙河口 区。
目录
1、解放之前大连历次规划
2、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
3、日本占领时期城市规划
4、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规划
一、解放之前大连历次规划
1、解放之前大连历次规划
1.
2.
3.
4.
(一)沙俄改造时期
(二)日本占领时期 的第一期规划修改
(三)日本占领时期 的第二期规划修改
1919 年日关东厅下设 大连、金州、旅顺三个 民政署。同年进行了市 街规划及新功能区划分, 市区面积达15.7平方公 里。 1916 年至 1924 年 期间,市区规划用地面积 从14.5平方公里扩大到 56.5平方公里。是日本 侵占时期第二期规划修 改。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规划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规划
1.
2.
3.
(一)快速起步阶段 (1978年—1992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 劫,使国民经济步入到 崩溃的边缘。城市建设 更是百废待兴,严重滞 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 要。 1978 年,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大连本着“统一规划、 综合开发、合理布局、 配套建设的原则,拉开 了现代化城市建设帷幕。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及其规划构思的变迁研究
组员:3、8、11、22
前言
大连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属辽东郡。汉设沓氏和文县,唐属安东都护府,辽设 苏、复州,金改苏州为金州,元设金复州万户府,明设金州卫,清设金州厅[1]。 1895年清政府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1898年,沙俄联合法、德等国逼迫日本归 还辽东半岛后,强租旅顺和大连,并于 1899 年将青泥洼地区改称为“达里尼” (音译)[2]。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沙俄再次侵占统治大连。1945年, 大连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获得解放。1950年更名为旅大市,1981年再次改称 为大连市。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城市建设以规划为先导,不断 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30多年的发 展历程,大连的城市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改建的命令后,必须在2个月以内予以实行。 永久建筑则限于瓦造、石造或钢筋混凝土造, 并规定临1,2等街路的临街建筑檐高在11.sm 以上。(木造住宅只应允许作为临时建筑)
3.1日本占领初期
1
日本占领初期(1904一1909年)
民政时代(1906一1909)
1904年5月,日军占领了“达里尼”市。1905年起将“达里 尼”改称为大连。 日本军政当局一方面积极维修既成市政设施,一方面沿袭俄 国租借时期制定的城市规划对急需的设施进行了建设。在 此基础上,又于1905年4月公布了关于地区划分和建筑管理 的二项重要规则,这也是大连市被日军占领后最初的有关城 市规划的法规。 1.大连专管地区设定规则 该规则沿袭了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的地区划分,即将市区 分为军用地区、日本人居住地区、中国人地区三部分。该 规则的主旨是避免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混居,反映了强烈的殖 民地色彩。 1.大连市街住宅建筑管理临时规则 该规则将大连的住宅分成临时建筑和永久建筑,并分别规定 了其建筑密度、构造等。凡临时建筑在当局发出拆除、改 建的命令后,必须在2个月以内予以实行。永久建筑则限于瓦 造、石造或钢筋混凝土造,并规定临1,2等街路的临街建筑檐
2、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
④关于行政街区。从城市总图看,行政街区的选址意图是 求相对独立,自成系统。 ⑤码头的吞吐量与世界海港城市相比,城市规划瞄准了当 时最优城市一巴黎。第一期的建设虽然紧凑地连在一起, 但整个规划的骨架与发展方向却留了很大余地,至今仍是 大连市发展的核心之一。历史实践证明,沙俄时代的大连 商港城市规划不仅在当时是先进的,而且为以后城市的发 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
日本占领后期(1930~1945年)
3.3 日本占领后期(1930~1945年)
三、日本占领后期(1930~1945年)
1、规划的原由 人口规模的迅猛扩展,在这种形势下,1919年的市街扩张规 划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从1930年开始了新规 划的编制工作,开始编制“立足于建立最新科学的,综合性 的城市规划”。 2、城市规划区域 大连都市规划区域为:以作为城市都心的常磐桥(现青泥洼桥) 为中心,以飞6公里为半径,其范围内的大连市、老虎滩会、 岭前会、西山会、岔沟会、小平岛会、架家屯会、周水子会 、海猫屯会、革镇堡会、南关岭会、大连湾会共一市十一会 为城市规划区域,其范围也与大连民政署的管辖范围一致。 面积共51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可建用地195平方公里,约占区 域内陆地面积的47%。
大连1980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图
4.1 快速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2.突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在这一历史阶段,大连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在解决当时市 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同时,围绕制约经济 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多项重大基础设施 建设。 大连于1982年实施“引碧入连”水利工程,解决了当时城 市用水的严重不足问题。开工建设了大连第一座污水处理厂 ,为当时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国内第 一座污水回用处理厂。1985年以后,相继建成了富丽华大 酒店、国际酒店等大型高档酒店,提升了城市旅游功能。 1987年投资1.4亿元,开工建设了长达2017米的香炉礁立 交桥,破解了阻碍大连南北交通的突出瓶颈。1990年9月1 日,“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先行 者的身份,拉开了中国交通史册的崭新一页。到1992年底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58公里,公路桥梁达到1302座 ,实现了乡乡通公路。一系列的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从根本 上改变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
2、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
2.1、规划内容
从事实上引用了德国郊区的规划模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里,便完成了大连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大连特别行政区总 体规划图。规划的城市用地大约有6.5平方公里,港口布置 于城市东部青泥洼海岸,规划了4个突堤式码头,并有铁路与 港口相联,形成了海运和陆运联为一体的优势。 城市规划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和布局上,采用了欧洲当时盛 行的形式主义(放射线、对角线、园形广场)的规划手段。并 运用了严格的功能分区概念,把城市划分为3个区: 行 政 区 、 欧罗巴区、中国人区。 规划的中国人区用地仅为欧罗巴区的1/4左右,表现出了明 显的殖民地城市特征。 1899年大连市规划的道路骨架形如蛛网。在交通枢纽和 重要的中心地点布置国形或半园形的广场 , 广场之间以直线 干道相联系,每个中心向外辐射若干于道 ,围绕广场形成多层 环形道路。这种格局与1666 年伦敦大火灾后进行的重建规 划有许多相似之处。
(二)加快发展阶段 (1992年—2003年)
1980规划执行的10年,城市 建设为大连的快速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根据党 的十四大和邓小平同志南巡 谈话精神,1992年,大连市 委七届七次全会讨论通过 《大连市经济上新台阶规划 纲要( 1990 — 2010 年)》, 规划了大连迈向 21 世纪的发 展目标、指导思想、战略部 署和一系列措施,城市建设 也从此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 的新阶段。
1904年5月,日军占领了“达里尼”市。1905年起将“达 里尼”改称为大连。 日本军政当局一方面积极维修既成市政设施,一方面沿袭 俄国租借时期制定的城市规划对急需的设施进行了建设。 在此基础上,又于1905年4月公布了关于地区划分和建筑 管理的二项重要规则,这也是大连市被日军占领后最初的 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 1.大连专管地区设定规则 该规则沿袭了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的地区划分,即将市 区分为军用地区、日本人居住地区、中国人地区三部分。 该规则的主旨是避免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混居,反映了强烈 的殖民地色彩。 1.大连市街住宅建筑管理临时规则 该规则将大连的住宅分成临时建筑和永久建筑,并分别规 定了其建筑密度、构造等。凡临时建筑在当局发出拆除、
三、日本占领时期城市规划
三、日本占领时期城市规划
1
日本占领初期(1904一1909年)
日本占领 时的规划
2
日本占领中期(1910一1929年)
3
日本占领后期(1930~1945年)
1
日本占领初期(1904一1909年)
3.1 日本占领初期
1
日本占领初期(1904一1909年)
军政时代(1904一19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