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击实试验,探究土壤的击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了黏土、砂土和壤土作为试验材料,以代表不同类型的土壤。

2. 实验方法,首先,将每种土壤样品放入击实试验仪中,然后施加标准冲击数进行击实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每次冲击后土壤的压实度,并绘制击实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击实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土壤类型的击实特性存在明显差异。

黏土的击实性能最好,其次是壤土,砂土的击实性能最差。

2. 土壤的击实性能受含水率和颗粒组成的影响较大。

含水率较高时,土壤的击实性能较好;而颗粒组成较为均匀的土壤,其击实性能也较好。

3. 土壤的击实性能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在路基、堤坝等工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的击实特性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击实试验,得出了土壤的击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这对于土壤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击实性能,合理设计工程结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壤的击实特性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击实性能,合理选择土壤材料,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六、参考文献。

1. 《土壤力学基础》。

2. 《土木工程材料学》。

七、致谢。

特别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本次实验也无法顺利完成。

击实实验报告

击实实验报告

击实实验报告贵__ 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度第一学期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三年级专业土木工程班级课程名称土力学试验组别组员成绩 __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_ _击实试验_________组长 _______组别同组学生实验时间_20___年__月__日指导教师_______实验报告需包含以下内容:①实验目的与原理;②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③实验步骤;④实验数据及处理;⑤实验结论;⑥其它;⑦思考题(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1.实验目的击实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干密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2.试验原理土在一定的压实效应下,若含水率不同,则密度也会不同。

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含水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土的密度反而减小,这是因为细粒土在含水率较低时,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水,摩擦力大,不易压实;当含水率继续增加时,颗粒表面结合水膜渐渐加厚,其润滑作用也增大。

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移动,易于压实;而继续增加水量,只会增加土的孔隙体积,从而使干密度降低。

能使土体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1.击实仪:由击实筒、击锤及导筒组成。

本次实验选用轻型击实仪。

2.天平:称量20__g,最小分度值0.01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1.0g。

3.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

4.圆孔筛:孔径为40mm、20mm和5mm标准筛各一个。

5.试样推出器:本实验用修土刀和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6.烘箱。

7.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修土刀、平直尺、量筒和保湿设备等。

(三)实验步骤 1.试样制备(湿法制备)① 称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体碾散,按要求过筛,将筛下的土样拌匀,并测定其含水率。

② 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佳含水率,按干法制备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试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并让制备好的土样喷洒的水分能均匀分布。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土工击实试验中关键因素对土壤击实效果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设备与材料:
1. 土工击实试验装置:包括击实器、土工模型、水分控制装置等。

2. 土工材料:选择常见的黏土土壤作为试验材料。

试验方法:
1. 准备土工模型:将黏土土壤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均匀,然后在试验装置中铺设土工模型。

2. 调整水分含量:根据需要调整土工模型的初始水分含量,确保试验过程中土壤的含水率符合要求。

3. 开始击实试验:将击实器按照一定频率和力度对土工模型进行击打,连续进行一定次数的击实。

4. 测量土工模型变化:在击实之前和之后,测量土工模型的体积、密度、含水率等变化情况。

5.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评价击实效果,并比较不同因素对击实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与讨论: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频率和力度的击实条件,对黏土土壤进行击实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击实条件越高,土工模型的体积减小、密度增加、含水率降低的变化越明显。

这表明频率和力度是影响土壤击实效果的重要因素。

此外,试验中还发现,初始土壤含水率对击实效果也有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含水率越高,土壤的击实效果越好。

这是因为水分可以润滑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使得土壤更容易被击实。

综上所述,在土工击实试验中,击实条件和初始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击实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工程要求,合理调整击实条件和控制水分含量,以达到最佳的击实效果。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填筑总结报告为全面展开XXXXX段路基填筑施工,我工区于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6月10日,在XXXX段进行了路基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长100米。

根据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我工区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指导大面积的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在此次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监理单位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

路基试验段在路基填前碾压及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遵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施工,按照施工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路基试验段的路基本体施工。

施工总结如下:1、编制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XXXX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本段路基起讫里程:长635.04米。

线路以填方形式通过,填方最大高度约5米。

此次路基试验段垫层填筑的里程为XXXX段。

XXXX,位于东星村特大桥与凉泉村中桥之间及宝鸡市东南凉泉村三组北侧,该处地势较为平坦,相对高差7m。

本段位于线路的曲线段。

2.2自然地理特征2.2.1特殊岩土特征2.2.1.1、湿陷性黄土:工点处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及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根据土工试验结果,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具III级(严重)自重湿陷性,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约为10~14m;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具III级(严重)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约11~14m。

2.2.1.2、松软土:工点处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根据静力触探成果资料。

大部分15m以上黏质黄土Ps小于3.0Mpa,属松软土。

2.2.1.3、膨胀土:(岩):据试验结果分析显示,上第三系泥岩的Fs=53%,CEC(NH4+)=268mmol/kg,蒙脱石含量M=17.9%,具中等膨胀性。

填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填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1)一、实验目的 (1)1、确定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率; (1)2、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 (1)3、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1)4、标高、边坡、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 (1)5、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1)二、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2)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 (2)2、投入的机械设备 (2)三、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及技术要求 (3)1、取土场 (4)2、填筑前的准备 (4)3、填筑土方 (5)四、数据总结 (11)1、数据分析 (11)2、结论 (18)五、质量保证措施 (20)六、安全保障措施 (20)七、环保措施 (20)八、附件: (21)1、兴赣北延高速A7段路基试验段测量记录及松铺系数计算表; (21)2、路基填料土工试验报告; (21)3、第一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4、第二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5、第三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6、第四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7、第五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8、第六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填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全面开展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我标段在右幅K37+700~K38+000段进行了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300m,填筑土方18000m3。

根据路基填筑试验段方案,我部于2018年7月12日开始组织施工,到目前为止成功的取得了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所需要的重要参数和试验数据。

本标路基试验段在施工期间,得到了兴赣北延项目办及监理项目部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

路基试验段施工过程严格遵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按照工程监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周密细致的组织。

施工总结如下:一、实验目的1、确定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率;2、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3、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4、标高、边坡、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5、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二、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2、投入的机械设备三、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及技术要求路堤填筑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

土方路基试验段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主要沿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KXX+XXX-KXX+XXX段左侧115-145m处路基,属于互通立交A、B、C匝道交汇处,平均填筑高度在,原地面处于山谷内平地,该段原地面经过清表及填前压实,基底经触探及压实度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在全面打开施工局面前,该段路基作为XX高速第X合同段土方填筑试验地段,填料取自我合同段内为AKX+XXX~AKX+XXX挖方段土料。

我标段于2013年10月27日至2013年10月29日进行了土方路基的填筑碾压试验,施工中严格按照土方路基试验段开工报告中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二、试验段目的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施工作业人员掌握了土方路基的施工工艺,确定了施工机械的选型,完善了各种机械的配套组合及施工人员的配备,完成了施工中各种参数的选定,为后续土方路基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三、本次试验路段施工主要参照的技术规范和标准1、XXX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勘察设计》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工程测量技术规范(GB50026)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6、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7、《湖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8、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四、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机械根据工程需要与施工安排,本次试验段主要采用的施工机械见下试验段开工前,对所有机械性能进行了一一检验,所有机械性能良好,满足试验段施工需要。

2、人员配置情况:本次试验段的主要管理人员见下表:3、本次试验段的主要投入的测设备见下表:五、具体施工工艺填料采用反铲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初平,平地机进行精平,光轮振动压路机压实,水准仪观测层面标高的流水作业施工方式;具体施工方法为:1、原材料要求:要求填料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含水量、重型击实、土的强度(CBR)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所用填料需经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1、路基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1、路基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样品编号 JS1101132
模筒体积(cm3)
试验次数
模筒+湿试样质量( g )
模筒质量( g )
湿试样质量( g )
试样湿密度(g/cm3)
含水
铝盒号码
盒+湿试样质量( g )
盒+干试样质量( g )
量的
铝盒质量( g ) 水分质量( g )
干试样质量( g )
含水量(%) 测 定 平均含水量(%)
7.65 6.41 7.03 2.11
9.03 9.19 9.11 2.08
9.82 10.78 10.3 1.96
2.10


1.95 (g/cm3)
1.90
234
5
6
789
10 11 含水量(%)
试验 结论
最大干密度
1.试验规程:
2.11
(g/cm3)
JTG E40-2007
联系电话:020-83753335 FAX:020-83753480
试验单位 (盖章)
南沙站:番禺南沙黄阁镇黄梅路东盛街8巷2号
联系电话:(020)81972521 第 1页 共 1 页
467.12 478.72 487.55 450.92 495.4 492.67 450.85 513.67 452.52 464.66
489.16 461.22 487.85 473.61 440.71 472.37 446.12 462.64 471.43 480.92
62.64 60.10 59.80 61.14 59.16 62.26 61.34 62.18 60.14 58.71
最佳含水量
7.03
%
备 注 2.见证人(监督员):刘向文

击实试验报告范文

击实试验报告范文

击实试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击实试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击实试验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击实试验的步骤和操作技巧;3.研究不同条件下的击实试验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击实试验是指通过加重物的自由落体作用,将土样加以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抗剪强度的试验。

在实验中,通过自由落体落下的重锤作用在土样上产生冲击力,使土颗粒间填充更加紧密,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土壤击实试验仪:包括重锤、筛孔和压力计等部件;2.土样:选择合适的土样进行试验。

四、实验方法:1.准备土样:选择合适的土样进行试验,并根据需要进行初步处理(如除去杂质、加水等);2.装置试验仪器:将装有合适筛孔的试验模具放于平整的台面上,将土样装入试验模具中;3.选择重锤落下高度和次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重锤落下高度和次数;4.进行试验:按照设定的重锤落下高度和次数进行试验操作。

每次冲击后用压力计测量孔隙水压力,并记录;5.结果处理: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样的击实度和抗剪强度等指标,并进行结果分析。

五、实验注意事项:1.保持试验仪器干净、完好,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2.选择合适的试验土样,不同土壤特性对试验结果有较大影响;3.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操作规范,确保安全;4.每次试验后及时清理试验仪器,准备下一次试验;5.比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计算得到击实度和抗剪强度等指标。

通过对不同落锤高度和次数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条件对试样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七、实验结论:通过击实试验,可以有效提高土样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

同时,在选择试验条件时,需要根据具体土壤特性和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综合确定最佳试验方案。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击实实验报告

击实实验报告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度第一学期材料与建筑工程 学院 三 年级专业土木工程班级2013级课程名称土力学试验组别第二组组员邵旺、成坤、文总、王选富、田红、陆正浩、邓广平、吴维、熊勰实验项目名称__击实试验_________组长邵旺_______组别第二组同组学生邵旺、成坤、文总、王选富、田红、陆正浩、邓广平、吴维_熊勰实验时间_2015_年_12_月_14_日指导教师戴自然_______实验报告需包含以下内容:①实验目的与原理;②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③实验步骤;④实验数据及处理;⑤实验结论;⑥其它;⑦思考题(一)实验目的与原理1.实验目的击实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干密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2.试验原理土在一定的压实效应下,若含水率不同,则密度也会不同。

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含水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土的密度反而减小,这是因为细粒土在含水率较低时,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水,摩擦力大,不易压实;当含水率继续增加时,颗粒表面结合水膜渐渐加厚,其润滑作用也增大。

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移动,易于压实;而继续增加水量,只会增加土的孔隙体积,从而使干密度降低。

能使土体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1.击实仪:由击实筒、击锤及导筒组成。

本次实验选用轻型击实仪。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1.0g。

3.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

4.圆孔筛:孔径为40mm、20mm和5mm标准筛各一个。

5.试样推出器:本实验用修土刀和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6.烘箱。

7.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修土刀、平直尺、量筒和保湿设备等。

(三)实验步骤1.试样制备(湿法制备)①称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体碾散,按要求过筛,将筛下的土样拌匀,并测定其含水率。

路基土石混填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

路基土石混填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

路基土石混填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试验目的 (3)四、试验段选址 (4)4.1填筑段面的选址 (4)4.2填筑材料的选址 (4)五、技术要求 (4)5.1基本技术要求 (4)5.2实测项目 (5)六、施工准备 (5)七资源配置 (6)7.1施工人员配置 (6)7.2机械设备配置 (7)7.3试验及检测仪器配置 (7)八、施工工艺及方法总结 (8)8.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图 (8)8.2施工方法总结 (9)九、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 (1)十、试验总结 (1)十一、附件 (2)一、工程概况四川省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项目起于内江市白马镇,连接已建成的的内江至宜宾高速公路,止于遂宁市的复兴场,连接已建的遂宁至重庆高速公路,全长约119.688Km,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度24.5m,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 级。

我标段起点K56+563,终点K62+950,全长6.387公里,主要土石路基工程量有开挖土石方156万立方,路基填筑145.4万立方,全线路基覆盖层以低液限粘土为主,基岩主要为泥岩、砂页岩,土石比为77%比23%,路基开挖材料可作为一般路基填筑材料。

本次土石混填路基试验路段自2010年5月7日上午7时开始测量放线画格,5月9日上料摊铺,10上午10时整体完成摊铺整平并开始碾压,至12日碾压并检测完毕,历时6天。

二、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3)《公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内遂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招标技术规范》三、试验目的(1)、选取一段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土石混填试验性填筑;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机械组合方式、松铺厚度、路基整平方法、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遍碾压后的路基沉降量和压实度。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一、引言土工击实试验是对土壤进行压实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以通过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来改善土质和加固地基。

本报告旨在分析土工击实试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试验目的土工击实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土壤在经过击实处理后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的改变。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了解土壤的固结特性、抗剪强度以及压实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情况,为工程设计和土壤处理提供依据。

三、试验方法本次试验以某地质工程中常见的黄土为对象,采用静压法进行击实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相应的土壤样品,并将其分切成一定大小的试样。

2. 制备试验用的压实模具,确保模具内壁光滑,并在模具底部设置可调压脚。

3. 将试样放入压实模具中,并按照设定的层厚进行分层填充。

4. 在层层填充的过程中,用手动压实器对每一层进行压实,调整良好的控制应力。

5. 每压实一层,将其标记,并通过记录仪器测量和记录模具内部的压力和压实次数。

6. 连续压实直至达到指定的压实程度或观察到土壤变形等指标。

7. 拆卸压实模具,取出试样,并进行实验室测试或野外观测。

四、试验结果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压力-应变曲线我们观察到土壤经过击实处理后,压力-应变曲线明显变得更陡峭,并且达到极限压力后呈现出更为平稳的状态。

这表明土壤经过压实处理后,其抗剪强度得到了提高。

2. 压实密度试验中,我们测量了每一次压实后的样品密度。

结果显示,随着压实次数的增加,土壤密度不断增加,表示土壤经过击实处理后更加紧密。

3. 压实性能与土壤类型的关系我们还发现不同土壤类型对击实的响应有所不同。

一些松散的土壤往往需要更多的击实次数才能达到相应的密实度和强度,而一些黏性土则需要更少的击实次数。

这需要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制定相应的击实计划。

五、影响因素分析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土工击实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含水率、压实次数、施加的压力等。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在本合同段路基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本合同段选择一工区K12+260~K12+360全填方路段做为路基填筑试验段。

目的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检验所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和压实的要求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试验路段确认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等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从而指导全线弱膨胀土路基的施工。

本次试验段采用4%石灰土下路堤外缘2米包边,芯部采用素土填筑施工。

二、试验时间2014年3月26日。

三、试验地点试验段位于湖北老谷高速公路第LGTJ-2合同段一工区,起讫里程桩号:K12+260~K12+360。

四、试验参数1、素土松铺厚度28cm,石灰撒铺厚度2cm。

2、4%灰土最佳含水量21.3%,最大干密度1.719g/cm3。

3、素土最佳含水量18.4%,最大干密度1.77g/cm3。

五、试验前的准备1.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做好施工原材料的采购、组织进场及试验工作。

3).做好机械设备的进场和调配工作。

4).做好施工劳动力的进场和上岗培训工作。

5).做好施工用具和施工用料的采购和进场工作。

6).做好施工后勤服务的准备工作。

第 1 页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2、机械的配置: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表压实机械主要技术参数表3第 2 页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4、主要检测及验收指标:路基填料及检测要求5.施工材料1)、石灰: 石灰采用I级生石灰进行消解,石灰的质量应符合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

消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65%。

2)、土:工程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试验已出结果,在S302项目K0+000~K0+240挖方段取土。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一、引言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工试验方法,旨在评估土壤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本次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在不同击实条件下的力学性质,以期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评估不同土壤类型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2. 比较不同击实条件下土壤的力学性质差异;3. 分析土壤的击实效果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选取不同土壤类型的土样,并进行初步筛选和干燥处理;2. 制备土样,按照一定的击实条件进行击实,并记录击实次数和击实能量;3. 进行剪切试验,测量土样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4. 分析试验结果,比较不同土壤类型和击实条件下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1. 不同土壤类型的抗剪强度差异明显,其中某些土壤类型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适合用于承载力较大的工程;2. 不同击实条件下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存在差异,击实次数和击实能量越大,土壤的抗剪强度越高;3. 土壤的击实效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击实条件可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五、讨论与分析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

一些土壤类型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适合用于承载力较大的工程,而一些土壤类型则较为脆弱,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土壤的击实效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击实条件可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六、结论通过土工击实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2. 不同击实条件下土壤的力学性质存在差异,击实次数和击实能量越大,土壤的抗剪强度越高;3. 土壤的击实效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击实条件可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七、致谢在此,我们对本次土工击实试验的参与者表示感谢,并对提供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参考文献[1] XXX. 土工击实试验原理与方法. 土工试验与仪器. 20XX年, XX期: XX-XX.以上为土工击实试验报告的内容,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击实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土石混填路基实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实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括梅县三角至大埔三河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15+940~K23+520,起于西阳,终于丙村镇,全长7.58Km,本次土石混填试验路段起止桩号为:K21+200~K21+340,试验路段长140米。

为确保路基施工优质、按期完成,避免因盲目施工而给工程带来重大损失,我部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选择部分路段作为试验路段,为今后路基大面积施工提供科学根据。

二、试验目的、要求通过试验总结土石混填路基填筑参数(能达到最大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沉降差、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压实机械配备方式),作为施工的依据,指导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施工。

三、试验路段的选址根据路基填筑材料的调运等情况,拟定K21+200~K21+340地段为填土路堤试验路段;该段路基全长140米,路基设计宽度为24.5米,原地面为已填筑62层土的路基。

根据本段路基实际情况及试验结果,选定K20+700处路基挖方(利用方)为填料,其填料为坡残积粉质粘土、褐红色层状砂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8.6%;最大干密度为1.96g/cm3最佳含水量为10.3%。

四、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了解各种施工规范,进行现场核对及施工调查,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试验目的和施工方法。

2、进行施工放样测量,放出路基中桩、边桩、测量填土前填筑标高,放出路基宽度并根据自卸汽车装土方量、填土厚度和填土面积用消石灰画出方格网线,确定填土方量。

3、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分工,使大家各司其责。

五、主要生产人员、设备、及试验仪器情况1、人员组织主要施工人员表施工队伍:路基施工二队2、机械设备组织施工设备一览表3、试验设备组织试验设备仪器一览表六、试验段施工工法及工艺1、施工设备(1)复测加密导线点、水准点及路基横断面,送监理工程师核查,核对无误后进行现场施工放样测量,同时放出填方试验段和取样挖方段路基中桩,边桩,并标注路基挖填高度。

公路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

公路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内容开工前应作的试验一、路基方面的试验有:1、土工击实试验报告2、CBR(承载比)试验报告3、液塑限试验报告4、颗粒分析试验报告(必要时作)二、桥涵方面的试验有:1、水泥试验报告2、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3、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4、钢筋拉伸、弯曲试验报告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6、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三、路面方面的试验有: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水泥试验报告2、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3、水泥稳定级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4、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砂砾)1、水泥试验报告2、砂砾筛分试验报告3、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试验报告4、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面层:1、沥青物理性质试验报告2、所用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报告施工过程中应作的试验有:一、路基方面的试验有:1、土工击实试验报告(在不换土的情况下作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换土,换几次作几次)2、CBR(承载比)试验报告在不换土的情况下作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换土,换几次作几次)3、液塑限试验报告(只是针对细粒土,才作,其他的不作)4、颗粒分析试验报告(必要时作)二、桥涵方面的试验有:1、水泥试验报告2、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3、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4、钢筋拉伸、弯曲试验报告5、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6、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7、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8、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三、路面方面的试验有: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水泥试验报告2、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3、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4、水泥剂量试验检测报告5、无侧限抗压强试验报告6、无机结合料含水量试验7、水泥稳定级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砂砾)1、水泥试验报告2、砂砾筛分试验报告3、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4、水泥剂量试验检测报告5、无侧限抗压强试验报告6、无机结合料含水量试验7、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试验报告面层:1、物理性质试验报告2、所用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3、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报告4、矿质混合料级配试验检测报告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报告6、沥青混合料取芯厚度压实度试验报告7、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土工击实试验的开展,探索土工击实的工艺特性和性能指标,为土工击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土工击实是一种利用冲击力将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和压实的工程技术。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模拟击实装置对不同类型土壤进行冲击,观察土壤的密实度、抗剪强度、渗透性等指标的变化,从而分析土工击实的效果和适用范围。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实验土壤,选取砂土、壤土、粘土等不同类型的土壤作为实验对象。

2. 模拟击实装置,包括冲击器、测量仪器等设备。

3. 实验测量仪器,包括密实度计、抗剪强度仪、渗透性测试装置等。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并进行初步筛分和干燥处理。

2. 实验组织,按照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冲击能量进行实验分组。

3. 模拟击实,利用模拟击实装置对不同土壤样品进行冲击处理,记录冲击次数和能量。

4. 测量分析,对冲击前后的土壤样品进行密实度、抗剪强度、渗透性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类型土壤样品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密实度、抗剪强度、渗透性等数据。

经过分析发现,土工击实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对于砂土和壤土效果更为明显;而对于粘土,冲击能量的选择和控制更为关键,过大的能量可能导致土壤的破坏和渗透性的增加。

六、实验结论。

1. 土工击实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适用于砂土和壤土的工程处理。

2. 对于粘土,需要谨慎选择冲击能量,避免过大能量对土壤造成破坏。

3. 实验结果为土工击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实验建议。

1.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土壤类型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冲击能量和冲击次数。

2. 对于粘土地区的土工击实工程,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前期调研和试验验证。

八、参考文献。

1. XXX,XX. 土工击实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地基与基础,20XX,XX (增刊),XX-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单位 (盖章)
南沙站:番禺南沙黄阁镇黄梅路东盛街8巷2号
联系电话:(020)81972521 第 1页 共 1 页
18.50 11.48 20.72 23.75 29.19 26.29 34.75 36.80 40.38 45.52
426.5 401.13 428.05 412.47 381.56 410.11 384.78 400.46 411.29 422.21
4.34 2.86 4.84 5.76 7.65 6.41 9.03 9.19 9.82 10.78
见证号: 415-020
声明
3.见证单位: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1.未经本公司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试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2.报告无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批准:
审核:
试验单位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336号
试验:
2009 年 09 月 5 日
联系电话:020-83753335 FAX:020-83753480
467.12 478.72 487.55 450.92 495.4 492.67 450.85 513.67 452.52 464.66
489.16 461.22 487.85 473.61 440.71 472.37 446.12 462.64 471.43 480.92
62.64 60.10 59.80 61.14 59.16 62.26 61.34 62.18 60.14 58.71
2009191152R 有效期至2012年8月19日
报告编号 JS1101132 委托单位 江西省**** 取样地点 路基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
C N AS
试验类别 见证送检 工程名称 **** 试样种类 回填土料
市政试-43
送样日期 2009-9-2
试验日期 2009-9-4
样品编号 JS1101132
3.6 2.03
5.3 2.08
7.03 2.11
9.11 2.08
10.3 1.96
2.10


2.05


2.00

1.95 (g/cm3)
1.90
234
5
6
789
10 11 含水量(%)
试验 结论
最大干密度
1.试验规程:
2.11
(g/cm3)
JTG E40-2007
最佳含水量
7.03
%
备 注 2.见证人(监督员):刘向文
997
5051
5128
5198
5093
5057
2992
2992
2992
2992
2992
2059
2136
2206
2101
2065
2.10
2.19
2.26
2.27
2.16
J201-1 J201-2 J201-3 J201-4 J201-5 J201-6 J201-7 J201-8 J201-9 J201-10
模筒体积(cm3)
试验次数
模筒+湿试样质量( g )
模筒质量( g )
湿试样质量( g )
试样湿密度(g/cm3)
含水
铝盒号码
盒+湿试样质量( g )
盒+干试样质量( g )
量的
铝盒质量( g ) 水分质量( g )
干试样质量( g )
含水量(%) 测 定 平均含水量(%)
试样干密度(g/cm3)
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