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解度与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与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是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结果。
溶解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本文将探讨溶解度与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一、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直接影响溶解度。
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溶质更容易溶解在溶剂中,溶解度较高;反之,相互作用力较弱,则溶解度较低。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通过物质的极性来解释。
极性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更容易与极性溶剂形成相互作用力,溶解度较高。
非极性物质与非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溶解度较低。
二、温度的影响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因物质而异。
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解于液体的情况而言,温度升高对溶解度有正向影响。
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剂的热能,使其分子运动更加活跃,从而有利于溶质分子脱离固体表面并溶解在溶剂中,提高溶解度。
但对于气体溶于液体的情况而言,温度升高对溶解度有负向影响。
因为气体在低温下溶解度较高,温度升高会减少液体对气体的溶解能力。
三、压力的影响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针对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情况。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溶解度与气体分压成正比。
当气体分压升高时,溶解度也随之升高。
这是因为气体溶解于液体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气体分子在液体中被固定,但根据亨利定律,若增加气体分压,则气体分子与液体界面的动态交换增加,从而增加了溶解度。
四、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对溶解度有重要影响。
某些物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很低,但在另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很高。
此现象与物质与不同溶剂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综上所述,溶解度与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温度、压力以及溶剂的选择。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溶解现象,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合理的溶解实验。
固体溶解度的四个因素
固体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固体物质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最大质量的度量。
固体溶解度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
1、溶解剂的性质:固体溶解度受到溶解剂的性质的影响。
例如,溶解剂的类型、pH、温度和渗透压等因素都会影响固体溶解度。
2、固体物质的性质:固体溶解度受到固体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例如,固体物质的大小、形状、表面积和比表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固体溶解度。
3、溶解剂的浓度:固体溶解度受到溶解剂的浓度的影响。
浓度越高,固体溶解度就越大。
4、温度:固体溶解度受到温度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固体溶解度也会增加。
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固体溶解度可能会降低。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溶解度曲线来描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溶解度曲线是一种散点图,其中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固体溶解度。
通常情况下,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溶解度曲线呈上升趋势。
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固体溶解度可能会降低,这时溶解度曲线呈下降趋势。
固体溶解度的变化还受到压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压力的升高,固体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压力的增加会使溶解剂中的分子间距缩小,从而使得固体更容易溶解。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通常使用溶解度的定义来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溶解度的定义来计算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固体物质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最大质量。
总之,固体溶解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利用溶解度的定义和溶解度曲线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
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特定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最大浓度。
固体溶解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 温度:温度对固体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因为溶解过程通常伴随着吸热反应。
当温度上升时,更多的溶质分子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进入溶剂中。
然而,也有例外,有些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因此,了解特定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对于控制和预测溶解过程至关重要。
2. 压力:对于固体物质而言,压力对其溶解度的影响通常较小,尤其是在常压下。
这是因为固体溶解过程中体积变化不大,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压力变化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不如气体那么显著。
但是,在高压条件下,某些固体的溶解度可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溶解过程中伴随体积显著变化的物质。
3. 溶剂性质:溶剂的极性、介电常数、分子大小和形状等都会影响固体的溶解度。
极性溶剂更容易溶解极性固体,非极性溶剂则更适合溶解非极性固体,这是由于“相似相溶”的原理。
此外,溶剂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也会影响溶解速率,从而间接影响溶解度。
4. 溶质性质: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大小、极性、晶体结构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等都会影响其溶解度。
一般而言,分子或离子越小,极性越强,晶体结构越松散,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高。
综上所述,固体的溶解度是一个由温度、压力、溶剂性质和溶质性质共同决定的复杂过程。
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溶解度对于化学工程、药物制剂、食品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7.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9.(1)T2时,溶解度最大的
溶
是___甲_____;
解 度
甲 (2)B点代表的含义是
(g)
___T_1_℃__时__,_甲__、__丙__两__种__物__质____
_的__溶__解__度_相___等____;
B
乙 (3)T1时的甲饱和溶液升 温到T2,甲溶液变成
___不__饱___和__溶__液___.
⑤曲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 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硝 酸
170
铵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B硝
酸 钠
A.
硝 酸 钾
(2)冷却至室温,有大量的硝酸钾固体析出;
定量探究:
(1)称量M克硝酸钾固体; (2)在 20℃下,用100克的水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称 剩余固体为N克。即20℃时的溶解度为M-N克 (3)升温至40℃(用水浴加热,保持恒温), 继续加入 硝酸钾,直到重新变成饱和溶液,称剩余的硝酸钾为P克。 即40℃溶解度为M-P克。
溶解度与溶 剂的性质有 关系
(4)、结论: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 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大 小的因素之一.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内因); 温度(外因)
溶 200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
解 度 190
g 180
170
.
固体的溶解度概念
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热力学条件下,一个固体在溶剂中达到平衡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固体的溶解度通常用摩尔溶解度或质量溶解度来表示。
摩尔溶解度是指在1L溶剂中能够溶解的该物质的摩尔数,而质量溶解度则是指在1L溶剂中能够溶解的该物质的质量。
固体的溶解度可以从热力学或动力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固体的溶解度取决于溶剂的特性和固体的热力学性质。
当固体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时,使得固体颗粒更容易与溶剂相互作用,这会促进固体的溶解。
相反,当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时,或是固体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时,固体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就更难以发生,因此固体的溶解度就相对较低。
从动力学角度来看,固体的溶解度还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的极限时,离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会使离子更加难以溶解。
因此,当溶液饱和后,固体的溶解度就达到了最大值。
此时固体和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达到均衡,任何多余的固体都会通过沉淀作用逸出溶液。
固体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温度会使固体颗粒吸收更多的热能,从而增大了它们的热运动,更容易与溶液中的溶剂相互作用,促进固体的溶解。
但是,不同的固体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其溶解度变化的趋势也不相同。
有些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正常的溶解度曲线;而有一些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此时溶解度曲线呈现反常的形状,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固体中的化学键愈发不稳定,降低了其在溶液中的稳定性而导致的。
固体的溶解度往往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固体的晶体结构、溶剂的性质、环境温度等。
正是因为受到这些因素的限制,固体的溶解度才会呈现出多样的性质,这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多种可选的溶解度方案。
在化学制药、医药、石油化工、农业等领域,固体的溶解度常常是化学反应、药品发展等重要指标。
在这些领域中,针对固体的溶解度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和新药开发的原理,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固体溶解度四要素:1、溶质性质:溶质的性质是指溶质的类型和性质,包括其化学结构特征、介电常数、气相极性、表面张力等,它们直接影响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能量交换,从而影响溶质溶解度。
2、溶剂性质:溶剂性质是指溶剂的类型、温度、结构以及形成溶剂后的性质。
溶剂是溶质和固体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介质,溶质要被溶解,需要与溶剂相互作用,溶剂的性质直接关系到溶质是否能够被溶解,能够溶解的程度;如果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3、溶质浓度:溶质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当量中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溶质/毫升溶剂。
当然,如果溶质以溶质份、毫克为单位表示,最实际的表示其相应的溶质浓度就是乘以溶剂密度。
溶质浓度也是影响溶质溶解度的重要因素,只有当溶质达到一定浓度,它才能真正被溶解,否则它只能够形成悬浮液。
4、温度:温度是控制溶质溶解度的一个重要变量,温度变化会影响溶剂性质,改变溶剂的极性,从而改变溶质与溶剂之间的作用力,进而影响溶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质的溶解度也会随之提高;反之,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也会随之下降。
总之,固体溶解度由溶质性质、溶剂性质、溶质浓度和温度这四要素决定。
溶质性质是指溶质的类型和性质,包括其化学结构特征、介电常数、气相极性、表面张力等;溶剂性质是指溶剂的类型、温度、结构以及形成溶剂后的性质,由溶剂的参数和特性决定;溶质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当量中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溶质/毫升溶剂;温度是控制溶质溶解度的一个重要变量,温度变化会影响溶剂性质,改变溶剂的极性,而影响溶质溶解度。
因此,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为溶质性质、溶剂性质、溶质浓度和温度。
要使固体的溶解度正常,必须正确处理这四个要素。
在处理溶质性质时,要注意控制溶质的分子结构,有介电常数低、悬浮液表面张力低等优势,这样可以增强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处理溶剂性质时,要利用溶剂的极性、溶质的极性和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力等,使溶液有较强的溶质浓度;当处理溶质浓度时,要计算出溶质在溶剂中的浓度,并加以控制;最后,当处理温度时,应考虑在一定的温度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溶质溶解。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当温度降低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会减 小。这是因为温度降低导致分子运动速度减 缓,固体物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使得溶解过程变得困难。
溶剂的温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因为温度升高可以增加溶 剂分子和溶质分子间的热运动,从而 促进溶解。
但是,有些物质在高温下的溶解度反 而会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热分解或升 华。例如,碘在常温下易溶于酒精, 但在高温下会升华而使溶解度降低。
03
温度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03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间的溶解度差异,为分离
和纯化提供理论支持。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
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选择要研究的温度范围,确保涵盖所需的全部温度点。
准备实验数据
根据选定的温度范围,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值。
数据处理与绘制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使用适当的绘图软件或软件包绘制溶解 度曲线。
物质颗粒大小
物质颗粒大小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面积和溶解速率上。当物质颗粒越小,其表面积越大,与 溶剂接触的面积越大,从而提高了溶解速率和溶解度。
在实际应用中,减小物质颗粒大小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溶解度的方法,例如将固体物质研磨成细粉或进 行微粉化处理。
物质形状
物质形状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和接触面积上。一些特定形状的物质可能更易于在溶剂中分散, 增加与溶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溶解度。
压缩效应
随着压力的增加,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变小,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气体分 子更易溶于溶剂中。
溶解度教学案
溶解度【重点难点解析】重点、难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基础知识精讲】1.溶解度(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水平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①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S =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100g ②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a.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b.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绝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③溶解度曲线可表示的几种关系:a.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多少)b.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度的大小)c.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d.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在一定温度、压强为101KPa 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1)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2)基本计算公式:若设溶解度为S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 ,溶剂质量为B ,溶液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则有:100S =B A 即:S =BA ×100g演变公式有:①C A =S S +100 ②C B =S +100100(1)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能够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绝大部分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溶解性与溶解度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水平的大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不溶)粗略表示,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而溶解度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两者的关系为:【难题巧解点拨】例1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准确的有( )A.t℃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B.t℃时,把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C.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D.t℃时,把31.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1.6g分析对溶解度的定义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100g溶剂里;③达到饱和状态.以上三点缺一不可.A选项没提是否达到饱和状态;B选项没提在100g水里;C选项没有指出一定的温度.准确的说法是D.答案 D例2如果用S表示某物质20℃时的溶解度,那么下列式子表示微溶的是( )A.S>10gB.S>0.01gC.1g<S<10gD.0.01g<S<1g分析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通常把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大于0.01g小于1g的,叫做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答案 D例3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2)当B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三种方法:①,②,③,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解析曲线交点处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能采用降温方法.答:(1)t1;大.(2)①增加溶质B;②蒸发溶剂;③升高温度.说明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应用如下:(1)给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2)给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3)给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5)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6)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任何一点都是不饱和溶液.例4下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1)当温度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3)图中P点表示KNO3的溶液.(4)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解析理解溶解度曲线要掌握点的含义:溶解度曲线上的点都表示一定温度下(横坐标)的溶解度(纵坐标);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横坐标所示的温度下,二者具有相同的溶解度(纵坐值);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曲线下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答 (1)等于25℃; (2)小于25℃; (3)不饱和; (4)20g.。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学校化学溶解度学问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定义: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肯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到达饱和④质量:单位:克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
如Ca(OH)23、溶解度曲线t3℃时A的溶解度为80g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挨次CBA从A溶液中猎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猎取晶体。
从A溶解度是80g。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别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4、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肯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到达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5、混合物的分别过滤法:分别可溶物+难溶物结晶法:分别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①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初三化学基础学问氧气一、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气态的氧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注: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化学浓度溶解度详细解析(最详细)
化学浓度溶解度详细解析一、溶度积、溶解度、浓度概念辨析及其关系一. 溶度积:【注】溶度积Ksp实际上就是沉淀的“解离常数”;溶度积Ksp与生成沉淀的常数K(生成沉淀)互为倒数。
二.溶解度的几种表示:1.固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通常为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某物质的最大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 水(g)”。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质量浓度: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上,有时用沉淀的质量浓度(实际上是质量-体积浓度)来表示沉淀的溶解度。
其含义是:单位体积的沉淀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注】不要根据单位,将质量浓度与密度混为一谈。
3.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定量分析常涉及溶液的配制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时,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更为方便。
溶质(用字母b表示)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用符号Cb表示,常用单位为mol/L。
沉淀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也可以表示沉淀的溶解度S。
二.沉淀的溶度积与沉淀的溶解度之间的换算:1.一定要将沉淀的溶解度S,换算为用“沉淀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形式。
2.写出沉淀-溶解平衡的可逆反应方程式。
3.根据沉淀完全解离的特点,用S表示出饱和溶液中沉淀解离出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
4.根据溶度积Ksp的定义式(实质是平衡常数原理),找到Ksp与S直接的关系式。
5.就可实现Ksp与S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溶解度知识详解1.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2.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要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高清课堂《溶解度》一)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化学溶解度概念并举例)
初中化学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化学溶解度概念并举例)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初中化学固体溶解度的定义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初中化学固体溶解度的定义以及化学溶解度概念并举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固体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有哪些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什么有关呢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可分为哪三种情况化学溶解度概念并举例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三种情况固体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有哪些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有Ca(OH)2、Li2SO4、Li2CO3、Na2SO4、La2SO4、Ce2(SO4)3、CdSeO4、Er2(SO4)3、CeSeO4。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固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 温度:一般情况下,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从而有利于固体颗粒与溶剂分子的碰撞和分散。
2. 溶剂的性质:不同的溶剂对不同的固体物质溶解度影响也不同。
例如,极性溶剂通常更适合溶解极性物质,而非极性溶剂更适合溶解非极性物质。
3. 压力:在固体气体溶解的情况下,增加压力通常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
但对于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压力的影响通常较小。
4.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有些溶质和溶剂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溶质的溶解度受到化学平衡的影响。
5. 表面积:固体颗粒的表面积越大,溶剂分子与固体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从而有利于溶解过程的进行。
6. 搅拌和搅动:在进行溶解实验时,搅拌或搅动可以增加固
体颗粒与溶剂分子的接触,促进溶解过程。
综上所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溶剂的性质、压力、化学反应、表面积以及搅拌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有效控制固体物质的溶解过程。
初三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知识精讲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一. 固体溶解度(S)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①一定温度②饱和状态③100克溶剂(溶剂通常指水)④溶解的质量(单位是克)例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的含义是什么?(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固体物质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溶剂的性质当水为溶剂时,固体的溶解度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常见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固体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
以数学的观点看,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其中温度为自变量,溶解度为因变量。
①溶解度曲线的意义:a. 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增大或减小)及程度(显著或不显著)。
b. 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一点,其横坐标表示一定温度,纵坐标表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c. 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对应的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a. 查某一温度下指定物质的溶解度。
b. 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c. 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物质的结晶和混合物分离等实际问题。
(4)根据物质在20℃水里的溶解度,习惯上把物质的溶解性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二. 气体溶解度(用体积数来表示)即压强为1.01×105Pa和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数。
同时与温度、压强紧密相关。
一般温度升高,S气↓,压强增大,S气↑三. 溶解度的计算 (1)定义公式:S m m =⨯质剂克100(2)依据同温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m m m 质剂液:::定值=(江西省)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KNO 3饱和溶液中(如图A ),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随时间(t )发生了如图B 所示的变化。
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解度曲线呈折线状.在32度以下时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
当温度升至32度以上时,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下降.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取决于该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是吸收还是放
出热量.如硝酸钾的溶解过程是以扩散过程为主,是一个吸热过程,升
高温度有利于扩散过程进行,故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而
日常工作中常选介电常数大的极性溶剂去溶解离子型化合物或极性
共价化合物,而用介电常数小的非极性溶剂去溶解非极性化合物. 2外因的影响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十分明显.
固体的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对不同物质溶解度
的影响规律不同,如硝酸钾溶液随之温度升高溶解度大大增加.但氯化钠的溶解度却随温度变化相当小.又有些物质如Na
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的影响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是决定溶解度大小的
主要因素.极性相似的分子间有更强的作用力.因而极性相似的溶的作用,这使溶质易于溶解.极性大小可用介电常数来衡量.介电常数越大的物质极性越强.介电常数越接近的溶质和溶剂,溶质的溶解度越大.
Na2SO4?10H2O在32度以下是以扩散过程为主,故升温有利于增大
它的溶解度,而在32度以上,以水合过程为主,是放热过程,升温不利于
溶解,故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到一定温度可获得Na2SO4结晶.
但若溶质为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因为气体
溶解类似于凝聚过程,是一放热过程.
化学反应的溶解度规律
化学反应的溶解度规律化学反应中的溶解度规律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即在饱和状态下的溶质浓度。
溶解度规律对于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设计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溶解过程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溶解度规律的相关概念、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规律的应用。
1. 溶解度规律的概念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溶质溶解的最大量。
它通常用溶解度浓度表示,即单位体积溶剂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摩尔数。
溶解度规律描述了溶剂中溶质溶解的极限情况,溶解度规律可以是定性的描述,也可以是定量的表示。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2.1 温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的热运动加剧,溶质分子更容易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克服,从而溶解度增加。
但在少数特殊情况下,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钙矾。
2.2 压力:对于固体和液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度,压力的改变一般对溶解度影响不大,因为溶质和溶剂的分子在液态下已经处于高压下。
但对于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度,压力变化对溶解度有显著影响,即亨利定律。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关系。
2.3 质量作用法则:质量作用法则指出,在动态平衡状态下,溶质的溶解度与其溶液中的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对于一种可逆的离子化学反应A(s) ⇌ nA+(aq) + mB-(aq),溶解度可表示为溶解度积,即溶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有关。
3. 溶解度规律的应用3.1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不同温度下,某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溶剂中的溶质浓度变化的曲线。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确定化学物质的纯度、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温度条件,以及控制反应的平衡状态。
3.2 晶体生长和沉淀控制:了解溶解度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晶体的生长和沉淀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溶质浓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可以控制晶体的大小、形状和纯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与新型材料的研究
材料结构与溶解度关系
研究材料微观结构、表面形态等因素对溶解 度的影响,有助于设计具有优异溶解性能的 新型材料。
材料功能与溶解度应用
探索如何利用材料的特殊功能实现特定的溶 解度应用,如药物载体、催化剂等,为溶解
度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溶解度与绿色化学的研究
要点一
绿色溶剂与溶解度
通过控制温度、压力等条件,使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溶解度发生变 化,从而实现分离。
结晶分离的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通过降温或蒸发溶剂等 方法,使高溶解度的物质首先结晶析出。
结晶分离的应用
结晶分离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等领域,用于分离纯化固体 物质。
溶解度与萃取分离
萃取分离基于溶解度的差 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溶剂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绿 色溶剂的溶解度特性,有助于实现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要点二
绿色合成方法与溶解度
探索利用溶解度原理的绿色合成方法,如超临界流体中的 合成反应、离子液体中的反应等,为化学工业提供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相反,温度降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减小。这是由于温度降低,分子或离子的运动速度减慢,碰撞频率减少,溶解过程受到 抑制。
压力的影响
压力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影响较小,但在高压条件下,某些气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会增加。这是 因为在高压条件下,气体分子被压缩,使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加。
相反,在低压条件下,气体溶质的溶解度会减小。这是由于压力降低,气体分子膨胀,使其在溶剂中 的溶解度减小。
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溶解度影响药物制备工艺
药物的制备过程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直接影响到药物 的溶解、结晶、干燥等工艺过程。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溶质的溶解过程和溶解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溶质的物理性质、溶剂的性质和外界条件。
1. 溶质的物理性质溶质的物理性质包括溶质的化学组成、分子大小和极性等。
不同的化学组成会导致不同的溶解度。
一般来说,极性分子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高,而非极性分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高。
此外,分子大小也会影响溶解度,较小的分子往往更容易溶解。
因此,溶质的物理性质对溶解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2.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溶剂的极性和溶解力是决定溶解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溶质和溶剂的极性相似时,溶解度较高。
此外,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影响溶解度。
例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较强,使得水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一种良好的溶剂。
因此,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的大小有着显著的影响。
3. 外界条件外界条件包括温度和压力。
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使溶解度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的动力学能量,使溶质分子更容易克服相互作用力溶解进入溶剂中。
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一些溶解反应伴随着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反而会降低溶解度。
压力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较小,主要影响气体和液体的溶解度。
综上所述,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溶质的物理性质、溶剂的性质以及外界条件。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溶解度的规律,对实际应用中的溶解过程和溶解物的提取等问题提供有益的指导。
2021届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项练习02 溶解度【含答案】
2021届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项练习溶解度【考点一】固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要点梳理】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其单位是克(符号为g)。
在未注明溶剂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固体溶解度的意义对于溶解度的意义的表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某温度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某物质;另一种是在某温度时,100g水里溶解多少克某物质,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3.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温度。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典型例题】下表是KC1、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20*********溶解度/gKC127.634.040.045.551.156.7 NH4C129.437.245.855.265.677.3 KNO313.331.663.9110169246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B.4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 KNO3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D.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答案】C【解答】解:A.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时候。
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有意义,故A错误;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40℃时,应该是163.9g KNO3饱和溶液中才含有63.9g KNO3,故B错误;C.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表格可以看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故C正确;D.根据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不可能相等,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 目的 条件控制 实验方案 验证溶解度是否与温度有关 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 (1)在室温下用一定量100克的水配制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 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 液,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 (3)降低温度,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对于同一种溶质,温度改变, 溶解度改变
作业: 同步:P12到11题 课时训练:到40页,其中P39第10题* P40第8题×
温度(℃)
• 补充: 1.给水加热时我们可以看到水煮沸前会出现气泡, 减小 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______.
2.打开健利宝盖时我们会看到有气体冒出,说明 压强 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和______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 而减小。
[ 讨论 ] 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 上进行呼吸?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40
30 20 10 0 10 20 30
硼酸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200 解190 度180
g
170 160
硝 酸 铵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
150
140
130
120 110
B.
练习: 68 ℃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 3、在___
133g 。 度相同,都约为______ 4、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 ____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 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90 80 70 60
50
40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30
20
10 0 10 20 30 40
硼酸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 硝 酸 铵 溶0.20 解 度 g 0.15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g
硝 酸 铵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
练习:
A.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硝 酸 钠
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 表示什么意义? 44g 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 60g 。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 47g。 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
60
70
80
90
100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100
90 80 70 60
/
110
(2)溶解度曲线
50
40 30 20 10
.
. .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00
温度/℃
溶 解 度
甲
(1)T2时,溶解度 甲 最大的是________; (2)B点代表的含义是
T 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时,甲、丙两种物 质的溶解度相等 ______________;
乙
(g)
B
丙 T1 T2
(3)T1时的甲溶液升 温到T2,甲溶液变成 不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Βιβλιοθήκη 实验数据 结论结论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温度 (外因) (内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g
溶 200 解 190 度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 . .
. .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 度 ℃ 溶 解 度 /g
0
10
20
30
40
50
3.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 ③氧气, 可以利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来使 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D )
A.①②③ B.③ C.①③ D.只有①
4.某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 中装着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 量该物质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60℃降到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杯中固体减少 B.杯中固体增多 C.杯中固体不变 20℃ 60℃
0.10
/ g
0.05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讨论:
温度/℃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 化影响情况: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钠
硼酸
60 70 80 90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不大, 例如食盐。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