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8、大自然,谢谢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 大自然,谢谢您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
是部编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的第4个专题。
前三个专题分别是《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
这三课时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现象,对身边的动植的了解与观察,学会与大自然建立亲近关系,《大自然,谢谢您》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总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学会感恩自然。
整个单元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共生共存的观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的礼物,萌发感恩自然之情。
2、在大自然礼物来源的探究过程中,初步认识到人类只有用勤劳和智慧才能回报大自然的馈赠。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探究、发现来感受到生活中一切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提升对大自然的情感与认识,产生感恩之情,从而实现对生活意义的引导与构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我和大自然1,拍手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大家做一起游戏。
你拍二,我拍二,花儿小草笑眯眯。
你拍三,我拍三,蝴蝶小鸟好伙伴你拍四,我拍四,爱护青山和绿水。
你拍五,我拍五,我爱美丽大自然。
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自然是怎样的?生汇报交流。
孩子们真棒,发现大自然这么多的美景。
配乐配图片叙说:瞧,冰雪开始融化了,万物复苏,仙鹤在翩翩起舞。
唱着愉快的歌,瞧,这是谁来了?小鹿正在森林里散步,花朵欣然怒放,蔚蓝的大海翻滚的波浪就像在跳舞一样,大海是鱼儿们的泳池,是海鸟的游乐场。
小结:孩子们,大自然带给我们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对大自然说什么呢?点题:大自然谢谢您。
孩子们真有礼貌板书课题:大自然谢谢您。
过渡语:大自然不仅能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美妙动听的声音呢!2,请小朋友竖起耳朵认真听,听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预设:生:布谷鸟的叫声雷声雨声你还听到过大自然的哪些美妙的声音,能不能学给大家听一听。
过渡语:和大自然交朋友,我们就能听到美妙的声音。
其实大自然不仅有动听的声音,还有好闻的味道呢?3,瞧,大自然给老师送来了一束鲜花。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说课稿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说课稿1. 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大自然,谢谢您》位于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人与自然”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感恩之心。
此内容不仅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续学习“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主题的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感激自然。
-难点: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初步形成环保行为习惯。
-原因: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将情感转化为具体行为有一定难度。
2. 说学情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但注意力易分散,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中。
他们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对大自然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情感体验。
学习困难预测:-难以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时可能感到迷茫。
-解决策略: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之美,通过故事讲述加深情感共鸣,设计简单可行的环保小任务。
3. 说教学目标目标设定:-知识目标:认识大自然的基本元素,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能力目标: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初步尝试参与简单的环保活动。
-情感目标: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目标达成: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观看、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表达感激之情并思考如何回报大自然,从而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的统一。
4. 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阐述:-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重要性,难点在于将这种体会转化为实际行动。
-解决方法:通过情境模拟、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增强实践能力。
关系分析:重难点的突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体现,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说教法与学法教法选择: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等,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目标】能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培养多观察身边大自然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道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和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哪些回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展示、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掌握从真实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给予我们礼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劳动人民的丰厚的回报,体会大自然的美。
【难点】通过了解和体验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收到过礼物吗?都有些什么呢?收到礼物时你的心情怎样?通过学生的回答与分享,教师总结:那你们知道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大自然带来的礼物。
顺势导入今天的新课《大自然,谢谢您》。
环节二:新课讲授1.大自然的礼物活动一:学生交流镜头一:教师出示PPT,呈现教材P30的图片。
同桌之间交流:米饭、丝绸是谁送来的“礼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享受香甜的米饭、穿着漂亮的丝绸,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大自然的馈赠也离不开的人们的辛勤劳动。
活动二:教师展示图片,学生总结镜头一:教师补充介绍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其它“礼物”,相机出示实物或图片,例如:我们吃的水果和住的建筑物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
学生看完图片并思考问题:对于大自然的馈赠,大家有什么认识和理解?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自然的“礼物”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大自然的这些馈赠,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应该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
2.大自然中的快乐活动三:学生分享在大自然中旅行的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和爸爸妈妈出去旅行的经历,提问: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绿地上、花圃旁去观察,去做游戏,去画一画春景、唱一唱儿歌、读一读小诗,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适合户外活动。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8. 大自然 谢谢您(1)|部编版
课堂 小结
让我们在优美的诵读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学生再次带着
自己的感受自由朗读)
课后
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吧
作业
Hale Waihona Puke 吃板书 设计穿 8、大自然妈妈,谢谢您
住
保护自然 人人有责
行
教学反思(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堂课在授课前,我认真研究教材,确立了本堂课的教学重 点从我们的吃穿住行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都和 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自然向勤劳的人民提供了丰厚的 礼物,相反我们人类只有更好的保护自然,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 得更加美好。
美。
生 9:收获的季节,帮农民伯伯摘苹果。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快乐值得回忆,所以我们要对大自 然说声:大自然,谢谢您! 品读诗歌 课件播放诗歌。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 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皮乐开花。 师:好美的诗歌,好美的画面,同学们听完也读一读,感受一 下! 学生自己品读诗歌。
2、穿——丝绸
程
看视频,了解蚕丝产生的过程。
蚕丝可制成丝绸,你还知道我们穿的衣服哪些来自大自然呢?
学生讨论,师引导。(羽绒服、毛衣、棉衣、皮衣等)
注意:在看图一思考一讨论一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
引领、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自己得出结论。
过渡:大自然妈妈给予了辛勤劳作的人们丰富的回报,我
课件展示教材第 32 页的画面,启发学生说出大自然中的快乐。
生 1:玩蒲公英。 生 2:跟小朋友一起光脚在草地上玩耍。
生 3:给小树浇水,在树下嬉戏。 生 4:在草地上野餐。
生 5:在大自然中作画。 生 6:给美丽的风景拍照。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自然,谢谢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如: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花朵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礼物。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保护大自然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为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大自然中的资源及其重要性,如水、土地、空气、动植物等。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水是生命之源,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根基等。
(2)掌握保护大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让学生明白自己能为大自然做些什么。
5.教学评价: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成果展示和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较好地掌握。但在评价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成果分享不够自信,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机会较少。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பைடு நூலகம்持。
-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例如:如何正确分类垃圾、节能减排等。
第8课 大自然,谢谢您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与自然对话,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感知大自然的多重馈赠,体会因为人们的辛勤劳作才使大自然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2.道德修养:听懂大自然的语言,了解与大自然交流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对自然的敬畏感,体会与同伴回归自然的快乐。
3.责任意识:感受大自然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感恩自然,感恩劳动者。
体会与自然共存的美好,产生亲密接触大自然的意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大自然的礼物,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用都离不开大自然。
(重点)2.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知道人类通过自身的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懂得感恩自然。
(难点)教学过程一、接触大自然的礼物1.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大自然当中的风、花草树木和动物,它们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板书:8 大自然,)2.提问从早晨起床到进学校,你做了哪些事?用了哪些物品?预设:穿衣、洗漱、吃饭、出行、读书。
3.思考我们穿的衣服、洗脸刷牙时用的水、吃的饭、乘的车、读的书……这些物品中,哪些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预设1:水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
预设2:米饭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
4.追问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乘的车、读的书和大自然有没有关系呢?二、认识大自然的礼物1.米饭的来历(1)出示:出示教材第30页第一组图(一碗白米饭的来历)。
(2)提问:谁知道白白的米饭来自哪里吗?预设1:来自锅里。
预设2:来自超市里。
预设3:来自稻田里。
(3)播放:播放视频“一粒米的来历”。
视频内容:我是大米,属于稻米家族。
每年春天,我从一粒种子孕育成秧苗,再从温暖的育苗棚里搬家到稻田里。
农民伯伯帮我施肥、浇水、拔草、除虫。
我吸收着水分、沐浴着阳光,长啊,长啊……到了秋天,我从一粒种子变成金黄的稻米,剥去外壳,我就成了白白的大米。
(4)思考:仔细观察教材第30页第一组图,一粒种子长成稻米,离不开什么?预设1:离不开阳光、水、土壤、空气。
大自然,谢谢您-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大自然,谢谢您-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概念和重要性。
2.理解大自然的美好和丰富多彩。
3.明确自己在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自然的概念和重要性。
2.明确自己在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责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听歌曲等方式,了解大自然的美好和丰富多彩。
2.引导学生讨论大自然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性。
2. 了解大自然的概念和重要性1.通过展示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概念。
2.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
3. 明确自己在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1.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2.分组讨论,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措施。
3.展示与学生思路相似的实际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
4. 活动设计1.组织学生到社区或学校附近的公园、花园等地实地观察大自然。
2.让学生每人拍摄一张与大自然相关的照片,并写下该照片的相关感受和思考。
3.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照片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度认识大自然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
活动设计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是一节富有成效的课堂。
一下道法8 大自然,谢谢您
交流:你知道小米粒的成长需要谁的帮助呢?
学生交流
师小结:阳光、水还有养料来源于大自然,小米粒的成长需要大自然的帮助,有了这样的帮助,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它渐渐长大。小米粒的成长需要大自然的帮助,我们每天吃的其他食物也离不开大自然呢!
展示:观看视频蔬果的成长
学生交流感受
师小结:植物的成长需要自身的努力,这些植物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需要这些植物,我们离不开大自然。
重难点讲解
1.同学们,学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大自然的阳光、空气、水、泥土等自然的基本要素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好的礼物。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是大自然的礼物呢?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明理:大自然的礼物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它是十分丰富的。像阳光、空气等是大自然直接赠送给我们的,还有很多礼物要真正送到我们身边,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勤劳付出才能得到。我们生活中吃穿住行需要的各种物品都是来自大自然,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我们要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因为每一份礼物里都有着大自然的心意和劳动者的付出。
2.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小花开了,人们也纷纷脱下厚厚的棉衣。今年的春天有些特别,我们无法到大自然中畅快玩耍,但相信同学们一定也发现了春天的大自然景色之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那么夏天、秋天、冬天的大自然又是怎样的呢?思考:不同季节的大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同的快乐?
明理:春天的大自然生机盎然,夏天的大自然五彩斑斓,秋天的大自然瓜果飘香,冬天的大自然银装素裹。可以说,一年四季的大自然都很美,都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每个季节的大自然都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快乐,大家在游玩时也要保护环境,注意安全,游玩后还可以通过绘画、讲故事等方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齐读诗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8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两个话题:“大自然的礼物”和“大自然中的快乐”。
“大自然的礼物”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感悟生活中来自大自然的各种物质馈赠,激发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中的快乐”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亲近大自然的快乐,体会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鼓励学生用合适的方式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
此外,通过绘本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智慧,获得启迪,体悟大自然给人类的精神财富。
二、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但可能不太理解人们的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的关系,也不太了解大自然给了人们哪些智慧的启迪。
本次课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懂得更多大自然智慧的启迪,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起热爱大自然、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用恰当的方式拥抱大自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
三、教学目标1.愿意亲近大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认识到人类要用自身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懂得感恩大自然。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感悟亲近大自然是件美好而快乐的事,激发感恩自然之情。
【教学难点】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懂得更多的大自然的奥妙。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自然给了人类哪些物质馈赠和智慧的启迪。
学生该用哪些合适的方式亲近大自然。
学生准备: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和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了解大自然给人类智慧的启迪。
第一板块【视频激趣导入新课】1.视频欣赏:播放和自然风光相关的视频,提问“大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2.话题导入:你去过哪里旅游?看过最美丽的风景是什么?我们要用什么态度对待大自然?新课导入:大自然,谢谢您第二板块【交流分享感恩自然】1.观察思考:观察课本第30-31页的插图,说说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礼物?目的:通过教材示例,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大自然密切相关。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8、大自然,谢谢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8、大自然,谢谢您第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8、大自然,谢谢您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主动去保护环境。
2.情感与态度(1)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1)能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培养爱提问、爱实验的习惯。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课件展示、观看录像,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做到感谢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的风景图片。
学生准备:跟家长一起搜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教学过程活动一:大自然的礼物——米饭、丝绸(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师:请同学们尽情地享受自然风景,感受一下自然之美!学生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尽情享受。
师:接下来是猜一猜环节,当我播放完一个画面时,请同学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课件展示画面)画面一:教材第30页图一生:农民伯伯在稻田里插秧。
画面二:教材第30页图二生:农民伯伯收获稻谷。
画面三:教材第30页图三生: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画面四:教材第30页图四生:养蚕,喂桑叶。
画面五:教材第30页图五生:蚕宝宝长大了,开始吐丝。
画面六:教材第30页图六生: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注意:在看图一思考一讨论一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自己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提高求知欲,锻炼小组合作的能力。
最新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大自然,谢谢您》优质课件
大自然中的快乐
大自然美丽的 四季
18
大自然的语言
神奇的大自然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礼 物和快乐,还能用它的语言向我们传 递信息,你都听懂了吗?
19
大自然的语言
天上的白云,是大自然 的语言。白云飘得高, 明天可能是晴天。
地上的蚂蚁,是大自然 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20
大自然的语言
6
大自然的礼物
可口的水果 7
大自然的礼物
如此香甜可口 的米饭,是如 何得来的呢?
香甜的米饭
8
大自然的礼物
农民伯伯辛 勤劳作,种 下稻苗
经过雨水、肥沃 土地、人们的辛 勤照料,金黄的 稻谷随风摇曳。
大自然给予我们 的馈赠
9
大自然的礼物
如此漂亮舒服 的丝绸,是如 何得来的呢?
漂亮的丝绸
10
大自然的礼物
23
课堂总结
《大自然,谢谢您》 美丽大自然,慷慨送礼物
丰厚报答辛勤劳动人民 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读懂大自然的语言 我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24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25
谢谢观看 !
2024/1/7
26
小学生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
1.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 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与其中 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留白 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 认识,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让教学 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 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知道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于大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知道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资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大自然重要性的认识。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课件等教学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3.教学环境:布置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室环境,如摆放一些绿色植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如森林、河流、草原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资源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如空气、水、食物、药材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如何珍惜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说课课件ppt
活动三:大自然的语言 1.大自然不仅能给我们自然的馈赠和相处的快乐,还能用它特有的“语言”给 我们带来智慧的启迪。板书:语言 2.出示课件:天上的白云,是大自然的语言。
七、板书设计
礼物 8 . 大自然 快乐 谢谢您
语言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 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 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 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更高效,更精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各 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活动二:四季中的快乐
1.冬天的大自然带给我们很多快乐。春天、夏天、秋天的大自然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飞毯,快速地飞遍一年四季,去寻找四季中的快乐。
2.出示PPT:呈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风光图片, 3.春天的大自然生机盎然,夏天的大自然五彩斑斓,秋天的大自然瓜果飘香, 还有前面我们说起的冬天的大自然银装素裹,可以说,一年四季的大自然都很美 ,都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下册
《8 .大自然,谢谢您》说课
说内 课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八课,分两个栏目 :1、大自然的礼物2、大自然中的快乐。我上的是第一个栏目 :大自然的礼物。
• 本栏目定位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流与对话。教材通过双页对开 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又从吃、 穿、住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来自自然;同 时展现了人们的辛勤劳作,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 依存关系,以及由于人类的积极活动,使得大自然更加有生机 与活力。
《大自然,谢谢你》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精品课件
第8课 大自然,谢谢你
大自然的礼物
地里种出的稻谷, 变成香甜的米饭.
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 亮的丝绸.
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 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பைடு நூலகம்
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 然中的种子、阳光、空 气、水和土壤,以及人 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大自然中的快乐
我们的大自然美吗?现在请 小朋友们自由活动,认真观 察大自然,看你能在大自然 里发现什么?
大雁集队南飞, 就像“人”字一般.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 天已在眼前.
大树如果倒下,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圈就是一年,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 不可言. 认真看,仔细看,我也有 我的发现.
我听大自然说……
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我们热爱它,更 要保护它.孩子们,让我们都争做一名环 保天使吧!课后请同学们去亲亲大自然,
把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 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神奇的大自然
我们都生活在 大自然中.
大自然的礼物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小朋友们穿的衣服真漂亮!做衣服的原料是从哪 里来的呢?
看一看,说一说:香甜的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大自然会给勤劳 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神奇的大自然送来了“礼物”,人类用这些礼物来 做什么?
大自然中快乐多
冬天来了,和同学 们分享下你在大自然中 活动时的快乐吧!
大自然中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很神奇.说一说这些“语言”给我们带来的帮助.
1
2
天上的白云,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 地上的蚂蚁,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
明天可能是晴天.
家,出门要带雨伞.
3
水里的蝌蚪,就像黑色的“逗点”, 在水里游动, 预示春天已到人间.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优质教学课件
大自然,谢谢您
学习目标
1 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得益于 大自然的馈赠。 2 能在大自然中体会到快乐,学会爱护环境。 3 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夯实基础
一、填空题。
1.大自然会给
勤劳
的人们丰厚的
回报
。
2.地里种出的
稻谷
Hale Waihona Puke ,变成香甜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米饭
。
3.我们住的房屋,是用
泥沙
、
钢材
和木材建成的。
4.在大自然里,我们感受到很多
快乐
。
能力提升
四、简答题。 1.大自然回馈给劳动者的礼物都有哪些呢? 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矿产资源等。(答案不唯一) 2.我们在大自然中怎样才能感受到快乐呢? 天气晴朗时和小伙伴去公园玩耍,感受阳光的温暖,呼吸新鲜的空 气;观赏公园里各种各样的植物;观察蚂蚁、蝴蝶、蜜蜂等昆虫。 (答案不唯一)
五、说一说。 你参加过哪些户外运动?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提示:写出自己参加过的户外运动即可,如爬山、玩捉迷藏等。(答 案不唯一)
小结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大自然,谢谢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通过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3.能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培养爱提问、爱实验的习惯。
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通过思考交流、课件展示、观看视频资料,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做到感谢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导语:小朋友们好,我是京山市实验小学的冯老师。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八课《大自然,谢谢您》。
这堂课的开始,老师想采访一下大家。
①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收到过礼物吗?②你们收到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有说收到洋娃娃的,也有收到新衣服的,还有收到新玩具、童话书的,老师真羡慕你们,收到了这么多礼物。
③你能说一说,当你收到礼物时,你的心情怎样呢?大家收到礼物时,都是很开心、很快乐的,今天呀,也有一位神秘的朋友给我们送来了四份礼物,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猜猜看,它送的是什么礼物呢?活动一:礼物猜一猜1.香甜的米饭①我们先来猜第一个礼物吧!这张图片上是什么人?他在做什么?请你想一想,说出你的答案。
小朋友们说的很好,春天农民伯伯种下了水稻,到了秋天水稻成熟的时候,农民伯伯又会将它收割,然后经过加工,它就变成了神秘的朋友送给我们的礼物了。
②这份礼物是什么呢?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吗?不知道的小朋友也可以向家长请教哦!是的,成熟的稻谷经过人们的加工,变成了香甜的米饭。
2.漂亮的丝绸大家顺利地猜出了第一份礼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份礼物吧!①图片中的奶奶在做什么?我们看到,奶奶将采下的桑叶铺好,将一条条白色的蚕宝宝放在桑叶上,精心地照顾它们。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大自然谢谢您部编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大自然谢谢您部编一、综述本学期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大自然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进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爱护自然的责任感。
其中《大自然谢谢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并学会感恩大自然。
本章节内容以道德与法治为核心,融入环境教育、生态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增强环保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教案设计将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
1. 教学目标和背景分析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大自然谢谢您部编之单元教学计划第一章“教学目标的背景分析”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培养一年级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感恩意识,理解自然环境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在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环保知识,理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在情感层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恩大自然的恩赐。
在行为层面,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爱护环境节约资源。
此外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刚刚开始接触和认识世界,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热爱。
然而对于如何保护大自然和珍惜自然资源,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直接接触机会减少,这也增加了他们缺乏对自然环境的直接感知和理解的机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 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8大自然,谢谢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大自然,谢谢您第一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恩自然的礼物和馈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合作、探究、感悟的方式感受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能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知识目标:认识大自然,知道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都来自于大自然,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热爱劳动。
重点知道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都来自于大自然。
难点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热爱劳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大自然母亲在说话》2、提问:人们常常说“大自然就像我们的母亲”。
你知道大家为什么会把大自然形容成我们的母亲吗?思考问题。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大自然的礼物】1、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水果?你最喜欢哪种食物?你最喜欢哪种花儿?2、开动小脑筋:你喜欢的这些水果、食物和小花儿,都是来自于哪里的呢?3、总结与过渡: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礼物。
请你说一说,大自然为我们带来了哪些礼物呢?4、大自然的礼物:(1)吃的食物——来自于大自然(2)穿的衣物——来自于大自然(3)住的房子、用的家具——来自于大自然(4)出行欣赏的美景——来自于大自然5、总结:我们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都来自分享。
思考。
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话题,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并引导学生懂得我们喜欢的这些东西都是来自于自然的馈赠。
大自然为我们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和养分。
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赠送给我们的礼物。
【爱劳动】1、故事屋:两个农夫。
2、阅读感悟:(1)大自然不是我们的母亲吗?为什么还会让那名懒惰的农夫饿死呢?(2)你更愿意做勤劳的农夫还是懒惰的农夫呢?3、小小讨论会:大自然的礼物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大自然赠送的礼物呢?4、展示课本四副图片,告诉学生自然的礼物是怎么来的。
(1)地里种出的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主动去保护环境。
2.情感与态度
(1)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1)能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培养爱提问、爱实验的习惯。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交流、课件展示、观看录像,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做到感谢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的风景图片。
学生准备:跟家长一起搜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大自然的礼物——米饭、丝绸
(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
师:请同学们尽情地享受自然风景,感受一下自然之美!
学生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尽情享受。
师:接下来是猜一猜环节,当我播放完一个画面时,请同学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课件展示画面)
画面一:教材第30页图一
生:农民伯伯在稻田里插秧。
画面二:教材第30页图二
生:农民伯伯收获稻谷。
画面三:教材第30页图三
生: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画面四:教材第30页图四
生:养蚕,喂桑叶。
画面五:教材第30页图五
生:蚕宝宝长大了,开始吐丝。
画面六:教材第30页图六
生: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注意:在看图一思考一讨论一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自己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提高求知欲,锻炼小组合作的能力。
】
活动二:大自然会给辛勤劳动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师:接下来播放一组视频资料,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哦!
视频一:建筑工人建成了漂亮的可以居住的房屋。
预设:生看完视频后积极展开讨论,说出建造房屋的材料有泥沙、钢材、木材等。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大自然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师:我们继续看视频。
视频二:农民伯伯好好管理果树,硕果累累,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
预设:农民伯伯给果树剪枝,收获果实,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小结: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还有很多,我们在课下还要继续探索,然后再在课堂上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力等多项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1教育网
活动三:大自然中的快乐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大自然中有哪些快乐呢?
课件展示教材第32页的画面,启发学生说出大自然中的快乐。
生1:玩蒲公英。
生2:跟小朋友一起光脚在草地上玩耍。
生3:给小树浇水,在树下嬉戏。
生4:在草地上野餐。
生5:在大自然中作画。
生6:给美丽的风景拍照。
生7:河边玩耍。
生8:夏天在大自然中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夏天河边的美。
生9:收获的季节,帮农民伯伯摘苹果。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快乐值得回忆,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说声:大自然,谢谢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美丽的画面,勾起学生的回忆,帮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想起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直达主题:大自然,谢谢您!】
活动四:品读诗歌
课件播放诗歌。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
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皮乐开花。
师:好美的诗歌,好美的画面,同学们听完也读一读,感受一下!
学生自己品读诗歌。
师:把你读诗歌的感受告诉我们,好吗?
生:春天大地长出小草,我光脚踩在草地上。
小草痒得咯咯笑,禁不住亲我的小脚丫。
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子笑开花。
(师引导学生说出)
【设计意图:生动形象的诗歌把孩子带到一个浪漫的境界,更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