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青藏高原南羌塘坳陷白垩纪以来的隆升剥蚀历史——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约束
青藏高原南羌塘坳陷白垩纪以来的隆升剥蚀历史——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约束马泽良;何治亮;罗开平;彭金宁;庄新兵;杨帆;刘栩【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24(46)1【摘要】为了重建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和评价羌塘盆地油气的保存条件,对南羌塘坳陷隆升剥蚀历史进行了研究。
利用锆石和磷灰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对南羌塘坳陷中部嘎尔敖包地区的侏罗系砂岩样品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大部分颗粒经历完全退火阶段;基于实验数据对盆地热史进行反演,并结合区域低温热年代学研究,认为南羌塘坳陷共经历了3期隆升剥蚀历史,即早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和中新世以来,分别造成了南羌塘坳陷中部地区1.7~2.6 km、1.89 km和1.13 km的剥蚀量。
热历史结果显示,早白垩世南羌塘坳陷中部地区首先遭受剥蚀,随后剥蚀逐渐向南、北两侧传递。
南羌塘坳陷第一期冷却历史可能受到羌塘地体和拉萨地体碰撞的影响;第二期冷却历史可能受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影响;第三期冷却历史可能与印度—亚洲大陆持续会聚下羌塘盆地发育大量近南北向断层有关。
南羌塘坳陷中部地区位于不同构造位置的样品的热历史显示,其经历了不同的剥蚀过程,这可能受到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和随后持续会聚造成的区域性近南北向断裂差异性活动的影响。
基于不同构造位置样品热历史的差异性,认为区域性南北向断裂开始活动时间为65~45 Ma。
【总页数】12页(P75-86)【作者】马泽良;何治亮;罗开平;彭金宁;庄新兵;杨帆;刘栩【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2【相关文献】1.日喀则弧前盆地的埋藏和剥蚀历史——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约束2.羌塘盆地白垩纪以来快速隆升剥蚀的热年代学证据3.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剥露与断裂活动的低温热年代学约束4.内蒙古大青山基底晚中生代以来的差异隆升-剥蚀过程及其构造意义——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的约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巍然屹立于亚洲的中部,它的隆升对亚洲乃至世界环境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没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是一片亚热带沙漠,我国的新疆地区也不会如此干旱。
青藏高原的存在,不仅加强了亚洲的季风环流,而且阻挡了源于印度洋的盟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的输送,并在高原北侧形成下沉气流,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夏季,青藏高原就像一个深入到大气层中的火炉,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同时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由此而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高原仿佛一个巨大的冷流,将其上方的空气冷却,从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导致北方的冷空气频频南下,从而形成强大的冬季风。
青藏高原现代地貌格局与季风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青藏高原对世界存在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从不同学科角度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作了大量的工作,认为青藏高原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开始隆升:在距今1000-800万年前或更近时期进一步隆升,并达到有意义的高度。
然而,晚新生代以来(1000-800万年以来)高原隆升过程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环境效应,至今还是一个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数学模拟表明以冬季风和夏季风组合为特征的东亚季风系统形成演变的良好地质记录。
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既是对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的响应,又是北半球大冰期气候变化的反映.中国黄土高原多个风尘堆积序列的底界年龄均显示中国内陆风尘堆积自900-800万年前开始,标志着东亚环境系统分异为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干旱区。
此外,印度洋北部ODP/722钻孔研究表明,在距今约900-800万年前阿拉伯海近岸上涌流持续加强,反映印度西南季风(夏季风)加强.而印度洋东北部的ODP/758钻孔的磁化率通量记录则表明,距今900万年前,印度恒河以及其他河流携带至孟加拉湾的陆源碎屑物明显增加。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试阐述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过程及其引起的季风气候的演化过程,并阐述青藏高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气候、地貌、水文有哪些影响?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在之前的地史学课上有过了解,现在结合查找的文献资料,这个隆升过程可以分成三阶段:(1)断离隆升阶段大约在 40一50Ma 之前 ,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后,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其相对运动的速度从10cm/a降至5cm /a(2)挤压隆升阶段印度大陆同欧亚大陆的碰撞和俯冲板片的断离可能改变青藏高原下局部区域上地慢物质运移的图式,但是它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尺度地慢对流的基本格局。
印度大陆仍以5cm/a的速度向北推进、挤压欧亚大陆板块。
在其挤压下青藏高原继续隆升 , 地壳不断增厚,同也不断缩短(3)对流隆升阶段欧亚大陆和印度大陆碰撞后,高原下部上地慢稳定的流场又开始活跃,新的对流格局主要受推进的印度大陆和塔里木地块的控制,下降流中心仍然处于塔里木地块之下,对流上升流也保持在高原的中部地区可以看到当受挤压的岩石层停止增厚以后,再次增长的上升流将使原来下移的等温线很快地向上推移,它意味着增厚的岩石层被很快减薄,其过程大约为10 - 15 Ma。
减薄过程是从高原中部区域开始的,地幔下部的热物质上升,推动和支撑着岩石层向上隆起。
同时,增长的热流动将很快地把青藏高原下部那一部分在挤压隆升过程中被“挤入”软流层的岩石层下部搬离。
同时,均衡力的作用将直接导致青藏高原一次的快速隆升,这就是所谓的对流隆升。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傅容珊李力刚黄建华徐耀民)季风气候的演化,我根据《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陈隆勋刘骥平周秀骥汪品先)的观点季风气候的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隆起初期 , 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冬季开始出现弱的中纬NE风和比较明显的热带NE 季风,高空出现弱的两支西风急流及东亚沿岸弱的东亚大槽。
夏季则出现弱的低空SW季风和高空反气旋。
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背景和机因
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背景和机因
陈国达
【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卷),期】1997(000)002
【摘要】青藏高原自中、上新世大幅度的隆升、形成,是亚洲大陆壳体演化-运动历史中,与地洼构造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生大事件之一。
对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运用历史-动力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众多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根据上地壳结构、历史背景、古植物区、地热活动状态等资料,对隆升运动的物质基础、物理因素、内动力和外动力因素;及其对壳体演化-运动史的制约等的综合分析,表明青藏高原的隆升运动发生于来
【总页数】14页(P95-108)
【作者】陈国达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2.1
【相关文献】
1.苏北盆地早、中更新世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隆升响应 [J], 苗巧银;姜丽;黄顺生
2.青藏高原隆升与西宁市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 [J], 孙莹;隋嘉;魏赛拉加;张睿
3.柴达木盆地西南区油气充注与青藏高原隆升耦合关系的包裹体证据 [J], 李慧;吴瑾;于保禄
4.青藏高原隆升对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的影响——从季风角度研究 [J], 包浪;王楠;倪志耀;卢涛
5.青藏高原第四纪大陆冰盖与高原隆升——试论青藏高原第四纪大陆冰盖的地壳均衡过程 [J], 韩同林;郑英龙;唐哲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中国地理格局和中国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中国地理格局和中国气候的影响131210005 天文雷晗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分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
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中国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都曾有过地壳升降。
在2.8亿年前的早二叠世,现在的青藏高原地区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称为特提斯。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在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升,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
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
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
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加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上升了约2000米,这对我国地理格局和气候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从地理格局上说。
青藏高原的隆升造成了它自身的高海拔,从而在整体上造成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分布,促进了我国三层阶梯地理格局的形成。
奇高海拔低气温所造成的多冰川特性为亚洲诸河流提供了丰富水源,于国内而言,它塑造了整个中国的山水系统,是长江与黄河的源头所在,高海拔影响了河流的流向,辅助塑造了河流沿岸地形地貌,也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客观上部分造成了黄土高原的形成。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一、本文概述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质构造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的目光。
作为地球上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涉及了复杂的地壳运动和动力学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地质现象的本质和机制。
文章将首先概述青藏高原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构造格局,包括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的地体拼合事件以及碰撞造山过程。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青藏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包括地壳增厚、地幔对流、板块俯冲等因素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深部驱动力的详细分析,文章将揭示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过程和机制,以及这些过程对区域乃至全球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文还将关注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岩石圈、软流圈以及地幔等深部结构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如何影响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地质演化。
通过综合研究,文章将提出新的观点和认识,为理解青藏高原乃至全球大陆动力学过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以期为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深受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的影响。
地体拼合是指不同地块或地体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通过断裂、滑脱、碰撞等过程,最终合并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构造单元。
这一过程不仅塑造了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生物和环境。
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青藏高原经历了多期的地体拼合事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拼合。
这一事件发生在约50 Ma前,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和变形。
这次拼合事件不仅形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也奠定了高原现今的基本构造格局。
青藏高原的形成还与其他地体拼合事件密切相关。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pptx
候的影响》(陈隆勋 刘骥平 周秀骥 汪品先) 的观点季风气候的演化过程可以概 括为:
隆起初期 , 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冬季开始出现弱的中纬 NE 风和比较明显的热带 NE 季风,高空出现弱的两支西风急流及东亚沿岸弱的东亚大 槽。夏季则出现弱的低空 SW 季风和高空反气旋。但此时的 SW 季风只在中国沿海可
气候:青藏高原的巨大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气候,而且通过影响大
气环流,进而影响高原周围的气候。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的动力作 用和热力作用。 1、动力作用 巨大的青藏高原隆起使对流层中下部的西风气流有 着明显的机械动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分支作用 高大的青藏高原隆起使
5 0 0 mb 以下西风发生分支、绕流然后再汇合。分支绕流作用使西风漂流流经青 藏高原是形成北脊、南槽的环流。北支西风,加强西部冷空气的势力,南支西风,
3
书山有 路
4
生态环境: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抬升,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造就了中国现代季风格局,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亚洲植被格局的分布,形成了 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带性植被格局,对中国东部、西北干旱区、亚洲的气候和植被 格局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同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易于 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高原上的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已经引起部分地区草地退 化、冻土消融等现象。《青藏高的主要过程及其引起的季风气候 的演化过程,并阐述青藏高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气候、 地貌、水文有哪些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在之前的地史学课上有过了解,现在结合查找的
文献资料,这个隆升过程可以分成三阶段:(1)断离隆升阶段 大约在 40 一 50Ma 之 前 ,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后,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其相对运动的速度从 10cm/a 降至 5cm /a(2)挤压隆升阶段 印度大陆同欧亚大陆的碰撞和俯冲板片的断 离可能改变青藏高原下 局部区域上地慢物质运移的图式,但是它却没有从根本上改 变全球尺度地慢对流的基本格局。印度大陆仍以 5cm/a 的速度向北推进、挤压欧亚 大陆板块。在其挤压下青藏高原继续隆升 , 地壳不断增厚,同也不断缩短(3)对 流 隆升阶段 欧亚大陆和印度大陆碰撞后,高原下部上地慢稳定的流场又开始活跃 ,新 的对流格局主要受推进的印度大陆和塔里木地块的控制,下降流中心仍然处于 塔里 木地块之下,对流上升流也保持在高原的中部地区可以看到 当受挤压的岩石 层停止 增厚以后,再次增长的上升流将使原来下移的等温线很快地向上推移,它意 味着增厚 的岩石层被很快减薄,其过程大约为 10 - 15 Ma。减薄过程是从高原中 部区域开始 的,地幔下部的热物质上升,推动和支撑着岩石层向上隆 起。同时,增 长的热流动将 很快地把青藏高原下部那一部分在挤压隆升过程中被“挤入”软流 层的岩石层下部 搬离。同时,均衡力的作用将直接导致青藏高原一次的快速隆升, 这就是所谓的对流 隆升。《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傅容珊 李力刚 黄建华 徐耀民)
青藏高原的形成2
青藏高原的形成2惊天大揭秘,前不久在网络得到两张古代地图,图中没有青藏高原的影子,预示它形成于一万年左右确凿无疑。
这两张古代地图,是推翻大陆漂移形成青藏高原最有力的证据。
传统的观念认为,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向北移动、挤压,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运动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
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逐渐升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
这个过程持续了6000多万年,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
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这种观念认为这是地壳长期大陆漂移导致青藏高原的形成,也是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提出来的。
这种观念犯了两个错误;一、大陆漂移力源问题没有解决,没有科学的解释力学依据原理,只有盲目的假设和推测。
假如大陆漂移理论成立,它要面对几个科学问题,1力源施加点在那里?2大陆漂移面对的几种反作用力,即;前有阻力,两侧摩擦力、后面拉力及岩石破坏力,这些力量加起来究竟有多大?科学的计算依据在哪里?二、关于青藏高原形成时间判断出了问题,在青藏高原形成时间判断上,科技人员用测量岩石年龄方法,判断山脉及各种地质结构的存在时间,这是个致命的错误,地理形状与岩石形成时间存在巨大的误差,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如;我们用石头盖房子,问你的房子是什么时候盖的,你用测石头年龄的办法说房子所盖成的时间,显然是个大错误。
因此,用测岩石年龄的方法,判断地理形状的方法也是一个错误。
以上青藏高原形成于百万年的结论,事实模糊,只是一种逻辑推测,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和证据。
最近笔者在网络得到两张古代图片,它的真实性本人无法得到考证,如果不是现代人搞的恶作剧,它可以重新改变人们对青藏高原形成概念的理解。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7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带领的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青藏高原隆升时间和机制》(Timing and Mechanisms of Tibetan Plateau uplift)的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青藏高原的差异性隆升过程和深部动力学机制。
大陆碰撞-俯冲等深部圈层作用驱动的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
高原隆升显著影响地表圈层-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的耦合作用过程,深刻影响亚洲气候动力学、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现代水资源和大江大河演化,是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然而,在大陆碰撞过程中,青藏高原大陆岩石圈变形和地表高程时空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
近些年,随着青藏高原定量古高度数据的加速产生,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高原具有差异性隆升的特征,部分地区的隆升时间比以前的推测或早或晚,已有的动力学模式均不能完整体现高原隆升过程。
“青藏高原的完整演化模式必须考虑亚洲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之前的构造事件中继承下来的古地貌和岩石圈的不均一性,这对认识高原差异性隆升至关重要。
”丁林说。
通过详细分析青藏高原白垩纪海陆转换、构造变形、岩浆和低温热年代学证据,研究提出,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以及随后的拉萨岩石圈向北俯冲导致分水岭山脉的初步生长;南部新特提斯洋的持续俯冲,在约9500万年前将冈底斯地区隆升至海平面之上,从而形成与现今的安第斯山相似的发展过程,称为安第斯型冈底斯山,并在藏南地区形成显著的降水效应。
此时的青藏高原仅有两条狭窄的山脉,即分水岭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但地表隆起的幅度有待量化。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间和方式对于限定印度北缘范围和新生代陆内缩短变形量至关重要,而它们又是约束高原地表隆升幅度和深部动力学机制的关键。
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与隆升的讨论_张培震
第26卷 第1期2006年1月第 四 纪 研 究QUATERNARY SC I ENCESV o.l 26, N o .1Janua ry ,2006文章编号 1001-7410(2006)01-05-09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与隆升的讨论*张培震 郑德文 尹功明 袁道阳 张广良 李传友 王志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摘要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的扩展和隆升对周边环境演变产生重大影响,确定扩展和隆升的起始年代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近年来在六盘山、积石山和祁连山及其相邻盆地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5~10M aB P.或约8M aB P.)发生了准同期、影响深远的构造变形,导致了沉积盆地的消亡和山脉的隆起。
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山和东缘的岷山、龙门山及川滇高原也在该时段发生了构造活动的加速和构造隆升。
所有这些准同期的事件反映了约8M aB P.前后青藏高原向周边的扩展,扩展的方式是通过一系列逆冲断裂、褶皱变形、左旋走滑及其伴随的山脉隆起和盆地消亡而实现的。
该时期青藏高原的扩展导致了周边的环境变化,奠定了今日环境的格局。
主题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约8M aB P. 高原扩展与隆升 起始年代中图分类号 P534.6,P 542.1 文献标识码 A第一作者简介:张培震 男 50岁 研究员 新构造地质学和大陆动力学专业 E m ai :l peiz h en @i es ac c 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234040)资助 2005-11-05收稿,2005-11-25收修改稿1 引言青藏高原的形成不仅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还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化产生重大影响[1~7]。
例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和扩展造成了东亚大气环流格局的重构,导致了我国北方沙漠化和干旱的形成与扩大,奠定了今日山川水系的格局和活动构造的框架,成为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
青藏高原对中国的影响
青藏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2、青藏高原对中国成矿条件和矿产资源 分布的不利影响
中国人均资源少,地区差异大,地质时期 由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导致成 矿条件 不好。贫矿多富矿少,共生伴生矿多单一 矿少。今天中国不仅人均矿产资 源少,而 且开发利用的技术也复杂,成本也相应地 高居不下。中国地形呈三级阶 梯状,交通 阻隔大开发成本高,唯一的有利之处是因 此水能蕴藏量大,但是开发 成本不低。
4、进入第四纪以后,高原出现了一个加速 抬 升过程。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著名的西瓦利 克沉积,底部以中新世红色砂页 岩为主, 上部早更新世沉积转变为以巨厚砾岩为主; 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 的沉积物中,上第 三系主要是砂泥质碎屑岩,早更新世也就 转为厚层粗大砾 岩;大高原南、北侧沉积 岩相的变化表明了新构造运动的强化过程。 源自大 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发育了多 处裂点,则是高原间歇隆起和迅速隆起的 证据。
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 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 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 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 高原地貌得以演进。距今一万年前,高原 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 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二、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的影响
3、青藏高原是我国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 以大 幅度整体断块隆起为特色,从而形成 气势雄伟的巨大高原。大高原上至今保 存 着两级夷平面,高夷平面的平均海拔为 5200—5500 米,以山前及山间盆地 中的下 第三系和中新统地层为此级夷平面的相关 沉积;低夷平面即缓和起伏 的高原面,平 均海拔 4500—5000 米,以盆地中的上新统 地层为相关沉积
世界屋脊
二、青藏高原的形成
两个板块相挤压就会形成山峰,并不断隆 起
“青藏高原”资料汇整
“青藏高原”资料汇整目录一、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二、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化草甸CO2通量动态及其限制因子三、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及区划四、—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气候驱动作用五、青藏高原构造结构特点新重力异常成果的启示六、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七、青藏高原东缘中生代若尔盖古高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八、青藏高原东北缘若尔盖盆地晚新近纪地质及其环境演化九、冈底斯地壳碰撞前增厚及隆升的地质证据岛弧拼贴对青藏高原隆升及扩展历史的制约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亚洲大陆的“巨型山脉带”。
它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文化传统。
然而,青藏高原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变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
青藏高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
当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开始相互碰撞,引发了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挤压,使得青藏高原逐渐抬升。
这一过程持续了数千万年,形成了现今我们所见的高原面貌。
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板块运动的机制和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壳运动、地层构造、岩石成分等多种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机制。
他们发现,青藏高原的隆升主要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挤压所致,这种挤压力量造成了地壳的抬升和变形。
除了板块运动外,青藏高原的形成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地壳内部的热流动、以及地壳下方的岩石性质等都对其隆升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青藏高原的形态和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对中国的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大量冰川和积雪形成,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也改变了全球的气候格局,影响了亚洲季风的形成和流动。
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机制综述
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机制综述刘燊;迟效国;李才;杨日红【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01(020)002【摘要】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问题是十分复杂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全球地质学者的普遍关注.高原的形成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增厚、挤压抬升、地面剥蚀均衡和深部热作用的共同结果.目前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是多阶段、非均一、隆升速率由慢到快、更新世(约3Ma)以来进入快速隆升期的认识日趋达成共识,但在隆升机制方面存在着多种模式(三阶段模式、叠加压扁热动力模式、拆沉模式、陆内俯冲模式和断块隆升模式等)的解释.随着来自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积累、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以及数学模拟方法的改进,对高原的形成和隆升机制将会有更为合理的解释.【总页数】8页(P105-112)【作者】刘燊;迟效国;李才;杨日红【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4【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 [J], 葛肖虹;刘俊来;任收麦;袁四化2.青藏高原隆升速率对冻土层形成影响的数值模拟 [J], 乔彦超;赵桂萍;石耀霖;刘天启3.晚新生代岷江下蚀速率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山脉隆升机制和形成时限的定量约束[J], 李勇;曹叔尤;周荣军;A L DENSMORE;M A ELLIS4.重新厘定"四川运动"与青藏高原初始隆升的时代、背景:黄陵背斜构造形成的启示[J], 葛肖虹;王敏沛;刘俊来5.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西南区岩性油藏形成的影响作用分析 [J], 李慧;施辉;吴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环境效应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环境效应000000000高原第三次强烈隆升发生在距今15万年左右,这段时间,高原的平均高度已达到4000米以上,一些高山超过了6000米,使高原内部的气候更加寒冷干燥。
地质历史进入全新世(距今一万年前),高原继续抬升,形成了今天高原面平均高度达到4700米。
高原的强烈降升,给亚洲东部的自然环境以深刻的影响,高原的动力作用和势力作用改变了周围地区的环境。
1 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2000 m这一高度被认为是高原隆起—黄土堆积的临界高度。
在共和运动时期,喜玛拉雅山由于普遍超过了6000 m而成为阻塞印度洋季风的重大障碍。
近年来随着构造隆升驱动气候变化假说的提出,用以青藏高原为代表的构造隆升导致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及其气候效应来解释大冰期的来临和全球气候变化,考虑青藏高原大地形存在时的1月份100 k Pa等压面上的大气环流图式与现今实际观测值近似一致,当不存在青藏高原时,现有的西伯利亚高压就不复存在,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欧亚大陆的冬季才有西伯利亚高压.青藏高原的隆起增加了冬季雪的覆盖厚度,改变了局部乃至全球的反照率,从而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把晚新生代地球的变冷及区域分异性的增强归因于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及北美西部高原的隆起。
从孢粉植物分异及演变、干旱碎屑及膏盐沉积分布等方面,对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气候与地形的演变进行了探讨。
其结果表明,盆地西部新生代两个极端干燥的气候期(膏盐发育期)分别出现在始新世至渐新世及上新世至第四纪。
前者与老第三纪行星环流控制下的副热带干燥带有关,而后者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关。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的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于25~17第二期强烈隆升即相当于喜马拉雅运动的二期,其所达高度与宽度,足以改变环流形势,它和同时期的热带太平洋的变暖、南极冰盖出现越赤道气流增强、亚洲东缘、东南缘边缘海盆的扩大、亚洲大陆的向西伸展、副特提斯洋的萎缩等因素相结合,共同加强了大陆与大洋的热力差别和动力作用,孕育了以夏季风为主的亚洲季风系统,替代了东亚地面老第三纪的行星风系,导致了东亚干旱草原带大收缩与湿润森林带大发展等重大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隆起的机理
青藏高原隆起的机理
青藏高原的隆起主要源于地壳运动、构造活动、岩石类型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青藏高原的隆起始于2.5亿年前的晚古生代晚期,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的碰撞导致地壳产生强烈的挤压变形和上隆运动,从而形成了青藏高原。
这种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导致了高原地区的地形变得崎岖,地貌类型多样。
其次,青藏高原的岩石类型也对高原的隆起产生了影响。
例如,该地区的许多岩石具有脆性,容易受到风化和侵蚀,这使得高原地区的地形呈现出山地和河谷的特点。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青藏高原的隆起产生了影响。
例如,该地区的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气温差异大,这导致了高原地区的地形呈现出干旱和高原的特点。
综上所述,青藏高原的隆起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壳运动、构造活动、岩石类型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质环境和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东西向差异形变与隆升机制
青藏高原东西向差异形变与隆升机制姜效典;李德勇;宫伟;秘丛永【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4(057)012【摘要】高精度布格重力异常约束下的三维空间域挠曲形变模拟显示,大约以90°E 为界,青藏高原东、西两部分的岩石圈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在90°E以东,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35~45 km,该岩层厚度可使刚性的上地壳与上地幔岩石通过中下地壳柔塑性地层的黏滞流动产生构造解耦;地壳处于区域均衡状态,下地壳热物质的流动膨胀是地壳隆升的主控要素.而在90°E以西,断裂带严重削弱了该区域的岩石圈机械强度,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小于15 km,向西逐渐减小,至喀喇昆仑断裂带变为零,断裂切穿莫霍面进入地幔,发生纯剪切构造形变;这里的地壳接近局部均衡,厚皮逆冲是地形隆升的主要因素.震源深度大于80 km的地幔地震大多发生在青藏高原西部,其岩石圈深部具有的脆裂特征很好地支持了岩石圈机械强度模拟的结果.【总页数】13页(P4016-4028)【作者】姜效典;李德勇;宫伟;秘丛永【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266100;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266100;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构造楔的发现及其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动力学机制的约束 [J], 鲁人齐;何登发;John Suppe;管树巍;马晓鸣;王明健;桂宝玲;高金尉2.青藏高原的隆升缩短及其粘弹性形变分析 [J], 武红岭;王薇;王连捷3.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新生代热演化历史研究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的约束[J], 谭锡斌4.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差异隆升机制 [J], 柏道远;贾宝华;彭和球;贺春平5.从模拟研究看青藏高原的隆升形式与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区域差异(英文) [J], 刘晓东;尹志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新生代热演化历史研究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的约束
第 1 O期
中 国地 震 局 地 质 研 究 所 2 0 1 2届 博 士 论 文 摘 要 ( Ⅳ)
4 5
问题 ,做 了大量 研 究 ,但 仍 存 在 不 一 致 的看 法 。高 原 东 缘 隆 升 起 始 时 间 主 要 有 两 类观 点 : ① 高原东 缘 隆升 开始 于距今 2 O ~3 0 Ma ,并 经历 过几 次冷 却事 件 ;② 距今 约 1 0 Ma以来 高原
而准确 的测 量是 计 算龙 骨坡 化石 样 品年代 的 关键之 一 。
( 3 )化 石样 品 内部 剂量 率 的重建 。采用 E S R/ 铀 系联 合 分析 的方 法进 行 化石测 年 ,需要 通 过 计 算铀 吸收 参数 ( P值) 来还 原样 品中铀 的加 入 历 史 。本论 文研 究显 示 ,东 谷 坨 遗址 的化 石 样 品 中存在 铀 的后 期析 出,而 目前 单一 铀 吸收参 数 的数 学模 式 尚无法 重建 这 类 化石样 品 的 内
4 4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品的 古剂量 拟 合 ,而采 用 DS E 函数对 这 类样 品可 能更 为合 理 。
( 2 )样 品外部 剂 量率 的 影响 。外部 ) , 剂 量率是 本 论 文研 究 中龙 骨坡遗 址 年代 测 定 的 一 个难 点。研 究表 明,龙骨坡 化 石样 品 的外部 ) , 剂 量 率在 总剂 量 率所 占比例 超 过 了 5 0 。由于 龙 骨坡 遗址地 层 堆 积环境 中存 在 大量 砾石 、粘 土 和 铀含 量 较 高 的动 物 骨化 石碎 片 ,成分 极 不 均 一 ,从 而 在 样 品周 围形 成 一个 不 均 匀 的 ) , 辐 射 场 。而 沉 积 物 中 y射 线 的辐 射 半 径 约 为 3 0 c m,所 以野 外实测 的样 品外部 ) , 剂 量率 可 能会 与实验 室分 析结 果存 在差 异 。研 究 显示 ,龙
青藏高原西北部晚第四纪以来的隆升作用——来自西昆仑阿什库勒多级河流阶地的证据
青藏高原西北部晚第四纪以来的隆升作用——来自西昆仑阿什库勒多级河流阶地的证据潘家伟;李海兵;孙知明;司家亮;裴军令;刘栋梁;MarieLuce CHEVALIER【摘要】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the most spectacular Cenozoic geological event.Study on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been the focus of geologists.River terraces record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about tectonic movement and climate change,and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ectonic mov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study in recent years.However,previously studied river terraces basically distributed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thus the formation of the terraces may be the results from Combination of climate change and tectonic uplift.By interpre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we found as many as 7 river terraces in the Ashikule basin,West Kunlun Mountain,which lies in the interior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Study on the structure,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erraces shows that the terraces here are typical tectonic origin.Geomorphology and topography of the terraces was surveyed with a total station in thefield.Survey data show the heights of the terraces are 4 ~5m (T1),9 ~ 10m (T2),16 ~ 18m (T3),28 ~31m (T4),and 45 ~48m (T5) respectively.Exposure ages of the terraces were determined by cosmogenic nuclide 10Be dating methods,which are 7.7 ± 0.7ka (T1),32.7 ± 3.1 ka (T2),53.6 ± 2.5ka(T3),115.7 ± 23.2ka (T4),166.8 ± 10.4ka (T5),and 19.5 ± 8.5ka (T6).Combine the heights and ages of the terraces,river incision rates since 166.8ka to noware determined as 0.2 ~ 0.35mm/yr.The incision rate of 0.2 ~0.35mm/yr represents the average uplift rate in the nor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since 166.8ka.%青藏高原的隆升是新生代最壮观的地质事件,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研究一直是地学界的研究焦点.河流阶地的发育记录了丰富的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信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构造运动和气候演变的研究,但前人研究的河流阶地基本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周缘,阶地的形成可能是气候与构造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解译,在青藏高原内部的西昆仑阿什库勒地区发现了多达七级的河流阶地.对该处河流阶地结构、沉积特征、几何特征的研究表明该阶地是典型的构造成因阶地.野外利用全站仪对河流阶地地貌形态进行了精细的测量,获得了各级阶地的拔河高度分别为4~5m(T1)、9~ 10m(T2)、16 ~ 18m(T3)、28~31m(T4)、45~48m(T5).通过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年方法对各级阶地面的暴露年龄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各级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7.7±0.7ka(T1)、32.7±3.lka (T2)、53.6±2.5ka(T3)、115.7±23.2ka(T4)、166.8±10.4ka (T5)、19.5±8.5ka (T6).由此确定了晚第四纪166.8ka以来不同时期的河流下切速率总体介于0.2~0.35mm/yr,该速率代表了青藏高原西北部晚第四纪166.8ka以来的平均隆升速率.【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3(029)006【总页数】12页(P2199-2210)【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晚第四纪;河流阶地;宇宙核素测年【作者】潘家伟;李海兵;孙知明;司家亮;裴军令;刘栋梁;MarieLuce CHEVALIER 【作者单位】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63;P542.1青藏高原是具有特殊几何形态和地貌景观,正在快速隆起的,世界上最高、最厚和最新的大陆地块,具有十分复杂的地质构造、物质组成、流变学特征和独特的深部地球物理状态,被认为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最佳实验室和窗口(许志琴等, 2007)。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及其意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陆板块碰撞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而且还将继续增高。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新生代以来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具有明显联系。
这些变化体现在亚洲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化,比如,由此导致中国南方广大湿润地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出现,黄河中游地区出现大面积黄土堆积而形成黄土高原,奠定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环境的宏观格局。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该区降基本上都在西北气流控制下,盛行风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属于副热带大陆气候,即干热类荒漠或沙漠气候;没有高原,也就没有了印度低压和蒙古高压,就不会形成现在的冬夏季风。
当高原开始隆起,青藏地区干热气候就开始发生较明显的变化,降水增多,气温降低;当高度达到1000-2000m时,雨量增到最大,当高度达2000-3000m,高原季风形成,但较弱,气温继续降低;当高度达到3000-4000m时,夏季青藏热低压、冬季青藏冷高压更明显,高原季风也接近现在的情况,东亚季风也更明显,高原气温更低,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湖泊逐渐干涸,于是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一个较暖湿到凉干的过程。
值得详细说明的是,夏半年,西南季风控制着高原东南部、南部,形成暖湿气候,高原内部则形成雨影区,十分干旱,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交替控制着青藏高原。
水分入不敷出:高原北部、西北部刮到海洋的空气却又能带走部分水汽,使得高原内陆水分更加缺乏。
从北部蒸发上高原的水分,无法从高原北沿流回北部,反而顺着高原的南坡流入印度洋或向东流入太平洋。
塔里木盆地的低热与其南边紧邻的青藏高原的高寒恰成鲜明对照。
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热胀冷缩的空气而单向地漂移到高原。
由于空气热胀冷缩以及盆地高温与高原低温,使得盆地相对于高原总是高压,造成常年的东北风将盆地的水汽吹往高原。
水汽遇到高原低温冰川而凝聚。
低海拔盆地中的水就这样被蒸发作用送到高原。
这些从盆地吹往高原的水汽凝聚在高原广阔的地域,而不是限于高原北坡,这使得凝聚在高原上的水难以循环回盆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读书报告报告题目:《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学生姓名:张海龙学号:200801010122指导老师:王刚老师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摘要: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直至现今它依然处于隆升之中,新生代早期,伴随着特提斯洋的消亡,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完全拼接在一起,同时开始了青藏高原的缓慢隆起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在第四纪,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基本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与构造情况。
关键字:高原隆升;历史约束;青藏高原关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
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意见。
一类意见认为, 印度2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晚于55Ma ,甚至可以晚到早中新世【1-5】;另一类意见认为其早于55 Ma ,最早可以到晚白垩世【6-11】。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这样的认识:印度2亚洲大陆起始碰撞的时间不晚于65 Ma。
大致可以将青藏高原的构造岩浆事件划分为三大阶段:碰撞前(早于65 Ma) ,同碰撞(65~45/ 40a) ,后碰撞(晚于45/ 40 Ma) 。
青藏高原的显著隆升,主要发生在后碰撞阶段,多数人比较接受幕式隆升模型,认为现今青藏高原的高度主要是由18 Ma 左右、8 Ma 左右、3.6 Ma 左右三次大隆升造成的。
李吉均(1999) 根据青藏高原的夷平面将3. 6Ma 以来青藏高原的构造运动划分为青藏运动(A 幕: 3. 6Ma ,B 幕: 2. 6Ma ,C 幕: 1. 7Ma) 、昆仑黄河运动(1. 2Ma ,0. 8Ma 和0. 6Ma) 以及共和运动(0. 15Ma)。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有很多的研究证据可作为其约束,限制具体的隆升时间、事件、地点以及具体隆升高度。
下面为一些约束证据:1从青藏高原南北两个磨拉石剖面的对比看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从高原南北两侧磨拉石建造的对比来看,近一千万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的性质可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磨拉石建造的沉积旋回来分析,反映在地貌与沉积上,则存在三种情况:(1)抬升速率小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下降,高原地貌出现以海平面为基准的绝对夷平面,磨拉石序列则表现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序列;(2)在抬升速率等于或近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趋于稳定,高原地貌出现以区域基准面为准的相对夷平面,磨拉石序列则为相对均匀大小的粒度组合;(3)在抬升速率大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上升,高原地貌表现为发育山地地貌,磨拉石序列则是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沉积序列。
根据叶城剖面与Surai Khola 剖面对比可以把约10.0 Ma 以来高原隆升过程划分成3 大阶段:(1)10.0~6.0 Ma BP ,在Surai Khola 剖面对应的剖面地层厚度达2 000 m ,主要为一系列细砂岩- 粉砂岩- 泥岩旋回沉积,沉积速率约为0.36 mm/a , 说明此时的高原有过长期缓慢抬升.(2)6.0~2.5 Ma BP ,本阶段叶城剖面和西瓦利克剖面的沉积厚度分别约为2 200 m 以上(推测为2 600 m) 和1 600 m ,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74 (推测) 和0.46 mm/a ,高原隆升的整体速率较前一阶段有较大提高。
(3)2.5 Ma BP 以来,高原南北均为夹黄色砂、泥岩的具厚层扇积砾岩沉积。
反映本阶段高原南北两侧大致处于同步稳定快速的隆升过程。
2.柴达木盆地大浪滩梁ZK05 钻孔的磁性地层研究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是中国西部大型的山间盆地。
新近纪以来,伴随青藏高原的隆升,柴达木盆地发生剧烈的相对沉降,在柴达木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新近纪和第四纪沉积物,柴达木盆地对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着很好的沉积响应,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特别是高原北缘) 及其环境效应的绝佳场所。
对于柴达木盆地巨厚的连续湖相沉积来说,古地磁测年无疑是一种十分合适的测年方法。
梁ZK05 钻孔位于阿尔金山前约10km 处,其底部连续巨厚的含卵砾石的中粗砂层和卵砾石层正是阿尔金山强烈隆升的直接沉积响应。
根据梁ZK05 钻孔的磁性地层结果推测该卵砾石层的结束年代至少为2Ma ,由此我们判断阿尔金山的这次强烈隆升应早于2Ma 。
表明阿尔金山在第四纪早期有一次强烈的隆升。
阿尔金山的这期强烈隆升在青藏高原北缘的其他地区也有记录,对塔里木南缘叶城剖面的磁性地层研究以及砂岩和砾石组分分析显示青藏高原北缘山区在2. 4Ma 以后发生大规模的隆升。
因此,从本文的数据可以看出,阿尔金山的这次隆升当属于青藏运动B 幕,其肇始时间为2. 6Ma ,而其结束时间大致为2Ma 。
3.西藏南部岩体裂变径迹年龄与高原隆升岩石中矿物的裂变径迹是研究热演化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隆升过程:(1)拉萨岩体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为(25.9士1.7) Ma和(32.7士2.8) Ma , 在约26-32Ma 期隆升速率为0.08mm/a综合分析表明,西藏南部在印度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开始到3Ma期间的平均隆升速率都比较低, 高原隆升应是不等速、阶段性的。
(2)青藏高原的中南部中的西藏南部拉萨和山南地区4个花岗岩岩体的磷灰石和错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表明, 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都集中于3.2—8.3Ma,, 该段时间内岩体的隆升速率为0.12-0.2mm/a ,隆升的高度仅为580m, 青藏高原南部隆升速率小, 没有发生大规模隆升。
(3)在高原的内部较少发现有<3Ma的裂变径迹年龄, 而在东和西构造结才有大量的<3Ma的年龄, 并且记录了那里的异常快速隆升历史[12、13], 那么, 高原内部的冈底斯带是在何时才有异常大规模的隆升仍是一个等待研究的问题。
不过,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盆地沉积研究揭示, 约3.6Ma以来可能是高原真正隆起并形成的时代[14]。
4.岩溶夷平面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在青藏高原南部及东邻地区获得的资料为基,础根据野外观察资料和岩溶作用对水动力条件的敏感性,岩溶区厚层连续的风化壳只能发育在接近地貌侵蚀基准的夷平面上。
因此,厚层连续的风化壳及其壳下的覆盖型岩溶均可指示地貌发育的晚期阶段和夷平面的存在,这为利用覆盖型岩溶及共存的风化壳识别夷平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对西昆仑和可可西里北部地表基岩的剥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结果是:西昆仑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2m /Ma, 可可西里北部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5m /Ma。
裂变径迹和宇宙成因核素这两种手段所得到的平均剥蚀速率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前者得到的是几个至数十百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而后者得到的是十几至几十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
比较通过这两种手段得到的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平均剥蚀速率可以发现其平均剥蚀速率从20Ma以来的100m /Ma以上减少到了最近几十万年以来的10m /Ma,我们认为这一剥蚀速率下降的趋势反映了青藏高原从中新世到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的减弱,据此推断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隆升应该主要发生在第四纪晚期之前,而不是在最近的几十万年。
5.结语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数十个百万年的历史,通过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开始隆升的时间大体为65Ma以前,较大隆升事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8 Ma 左右、8 Ma 左右、3.6 Ma。
其中18Ma期间隆升事件较为缓慢,而8Ma则稍微加快了,在3.6Ma期间,是隆升进行最快的,也是隆升程度最大的阶段。
References :【1】GARZANTI E , BAUD A , MASCL E G. Sedimentary record of the northward flight of India and it s collision wit h Eurasia (Ladakh Himalaya , India) [ J ] . Geodinamica Acta ( Paris) ,1987 , 1 (4/ 5) : 297-312.【2】SEARL E M P , WINDL EY B F , COWARD M P , et al . The closing of Tethys and t he tectonics of t he Himalaya[J ] . Geol Soc of AmBull, 1987 , 98 (6) : 678-701.【3】DEWEYJ F , CANDE S , PITMAN W 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 he India/ Eurasia Cillision Zone [ J ] . Eclogae geol Helv , 1989 , 82 (3) : 717-734.【4】ROWL EY D B. Minimum age of initiation of collision be2 tween India and Asia nort h of t he Everest based on t he sub2 sidence history of t he Zhepure Mountain section [ J ] . TheJournal of Geology , 1998 , 106 : 229-235.【5】AITCHISON J C , DAVISAM , BADENGZHU , etal . Newconstraint s on t he India2Asia collision : t he lower Miocene Gangrinboche conglomerates , Yarlung-Tsangpo suture zone ,Tibet [J]. Sedimentary Geology , 2002 , 150 : 247-273.【6】JAEGER J-J , COURTILLOT V , TAPPONNIER P. Paleon-tological view of t he ages of t he Deccan Traps , t he Creta- ceous/ Tertiary boundary , and t he India-Asia collision [ J ] .Geology , 1989 , 17 : 316-319.【7】RAGE J C , CAPPETTA H , HARTENBERGER J L , etal .Collision ages[J] . Nature, 1995, 375 : 6529.【8】YIN An , HARRISON T M. Geologic evolution of t he Hima- Layan-Tibet [J] . Orogen 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 , 2000 ,28 : 211-80.【9】BURTMAN V S. Meso-Tet hyan oceanic sutures and t heirdeformation[J ] . Tectonophysics , 1994 , 234 : 3052327.【10】L IU G, EINSEL E G. Sedimentary history of t he Tethyanbasin in t he Tibetan Himalayas [ J ] . Geol Rundsch, 1994 ,83 : 32-61.【11】WAN X , JANSA L F , SARTI M. Cretaceous and Tertiaryboundary strata in southern Tibet and t heir implication for In2dia-Asia collision[J ] . Let haia , 2002 , 35 (2) : 1312146.【12】 MO X , ZHAO Z , ZHOU S , et al . Evidence for timing of t he initiation of India2Asia collision from igneous rocks in Tibet[J]. EOS Trans, 2002, 83 (47)参考文献:【1】柏道远 , 贾宝华, 王先辉. Nov. 2004.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Vol. 24 No. 1.【2】李德文,崔之久. January , 2004.岩溶夷平面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第四纪研究. Vol.24,No.1.【3】莫宣学 , 潘桂棠. Nov. 2006.从特提斯到青藏高原形成:构造2岩浆事件的约束.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大学). 第13 卷第6 期.【4】施林峰,郑绵平 ,李金锁等. Nov. 2010. 柴达木盆地大浪滩梁 ZK05 .钻孔的磁性地层研究地质学报. 第84卷,第11期.【5】李孝泽 , 董光荣 , 陈惠中等. Dec. 2001.从青藏高原南北两个磨拉石剖面的对比看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中国沙漠. Vol.21,No.4.【6】孔屏,那春光. January, 2007. 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第四纪研究. Vol.27,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