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复习)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知识点整理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小学数学是建立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

在小学阶段,掌握简便运算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整理一些小学数学中常见的简便运算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进行计算。

一、加法运算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两位数及以下的加法运算。

下面是一些简便的加法运算方法:1. 按位相加:适用于十位数相同的加法计算。

先计算十位数的和,再计算个位数的和,最后将两位数的和合并。

例如:36 + 48 = (30 + 40)+(6 + 8)= 70 + 14 = 842. 前进法加法:适用于个位数相同的加法计算。

把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得到个位数的和,然后将十位数保持不变。

例如:47 + 39 = 70 + 6 = 763. 后退法加法:适用于一个加数的个位数加上10后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情况。

将含10的加数的个位数减1,然后将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加。

例如:68 + 12 = (60 + 8)+(12 - 10)= 70 + 2 = 72二、减法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小学数学中也是常见的计算方式。

下面是一些简便的减法运算方法:1. 退位减法:适用于个位数相同,十位数不同时的减法计算。

将减数中的十位数减1,然后用减去的相减。

例如:86 - 37 = (80 - 30)+(6 - 7)= 50 - 1 = 492. 借位减法:适用于个位数不同,十位数相同时的减法计算。

将个位数不够减的十位数借1,然后相减。

例如:73 - 38 = (70 - 30)+(13 - 8)= 40 + 5 = 453. 降位减法:适用于需要减去整十数的减法计算。

将减数中的整十数依次减去。

例如:90 - 44 = (80 - 40)+(10 - 4)= 40 + 6 = 46三、乘法运算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乘数)相乘,得到一个数(积)的运算。

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中常用的简便乘法计算方法:1. 单位数乘法:适用于乘数或被乘数为一位数的情况。

六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的归类复习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的归类复习西师大版

(a+b) ×c=a×c +b×c 或(a-b) ×c=a×c -b×c
a-b-c=a-(b+c) a÷b÷c=a÷ (b×c)
乘法分配律
减法的性质 除法的性质
其实在我们简便运算中,除了用上面的定律和性质外
,还可以利用规律、倒数、乘法的意义、拆分一个数 … … 等等来进行简便运算,在下面的闯关活动中将会 有所体现。
第一关 慧眼识题,回顾运算定律
•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各题怎么算?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 (100+12.5)X8
87 X2.5 X4
3700÷25÷0.4
那请同学们在看看下面各题又能怎么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65 X 16+35 X 16 =16×(65+35) =16×100 =1600
第三关:创造条件,拓展运算定律
4.5 X 99 + 4.5 =4.5 X(99+1) =4.5 X100 =4500
101²— 101 =101X101-101 =101X(101-1) =101X100 =10100
0.47X6.7+5.3X0.67
=4.7X0.67+5.3X0.67 =0.67X(4.7+5.3) =0.67X10 =6.7
1.25 X 2.6 X 0.8 =1.25×0.8×2.6 =1×2.6
=2.6
7000÷(7 X 25) =7000 ÷7 ÷25 =1000 ÷25 =40
第二关: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定律
下面这道题怎样简便呢?
25 X 1.2
=25×4×0.3 =100×0.3 =30
32 X 12.5 X 0.25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

如果学生没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他只能照葫芦画瓢。

在实际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提取公因式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0.92×1.41+0.92×8.59=0.92×(1.41+8.59)2.借来借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9999+999+99+9=9999+1+999+1+99+1+9+1-43.拆分法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3.2×12.5×25=8×0.4×12.5×25=8×12.5×0.4×254.加法结合律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5.76+13.67+4.24+6.33=(5.76+4.24)+(13.67+6.33)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合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34×9.9 = 34×(10-0.1)案例再现:57×101=?6.利用基准数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docx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docx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都要求学生在计算中要算得又正确又简捷,这就涉及到简便计算问题。

要想算得又正确又简捷,除了加强基本功训练之外,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并能作一些系统归类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或直接得出结果,这种简便、迅速的运算叫做简算。

这就需要在进行简便计算之前,要求对所学的性质、定律、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使用。

也就是说,这些知识能使计算过程简化,同时使用凑整、拆项、转化、拆数等技巧以达到速算的目的。

根据归纳,常见以下几类题型:(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评注】凑整,特别是“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公式:A+B =B+A,例如: 6+18+4=6+4+18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 A+B)+C=A+(B+C),例如:(6+18)+2=6+(18+2)【例 1】:5.7+3.1+0.9+1.3=(5.7+1.3)+(3.1+0.9)=7+4=115 1练一练:( 1)0.75+8+4+0.375817(2)39+3.125+19+18【例 2】(: 1)99.9+11.1=( 90+ 10)(+9+1)+(0.9+0.1 ) =111(2)9+97+ 998+ 6=( 9+1)+( 97+3)+( 998+2)=10+ 100+ 1000=1110练一练:【例 3】“先借后还”计算: 1.999+19.99+199.9+1999【分析】因为小数计算起来容易出错。

刚好1999 接近整千数 2000,其余各加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容易计算的整数。

再把多加的那部分减去。

解:1.999+19.99+199.9+1999=2+20+200+2000-0.001-0.01-0.1-1=2222-1.111=2220.889【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1.999 ”刚好与“2”相差 0.001 ,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成“ 2”来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过关练习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过关练习
x: = : (3.8- x):7 =2:7 = x: =0.3: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过关练习二十三姓名
= 0.375:X= :60℅X: 5 = : =
:X=0.25:6 0.45:X= :20 1.25:0.25 = X:1.6 1.5:X = 3.6:4.8
X:48 = 3:1.2 :X = 1:0.25 = 12:5 =3.6: X
0.36×5- x = (x- 4.5) = 7 x- 25%x = 10X- X=
x- 0.8x = 16+6 20 x– 8.5= 1.5x- x -4= 21X+25%X=90
比例知识姓名
一、填空。
1.()叫做两个数的比。表示()叫做比例。
2.在比例里,(),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36的因数有(),从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如2.5×32可以把32拆分成4×8
四.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 = b+a
加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b)×c = a×c+b×c
(a-b)×c = a×c-b×c
五.其它性质
a-b-c = a-c-b可以变化顺序
a+b+c=a+(b+c), a+b-c=a +(b-c), a-b+c=a-(b-c), a-b-c= a-( b +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五上小数简便计算专题(人教版)

五上小数简便计算专题(人教版)
=125×0.8×246
=100×246
=24600
三、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a+b)×c=a×c+b×c (a-b)×c=a×c-b×c
做这种题,一定不要急着去算,先要分析各数字之间的特殊关系。也就是先要仔细观察,找到做题的窍门。
例5、
(2.5+12.5)×40
=2.5×40+12.5×40
二、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这种题型往往含特殊数字之间相乘(a×b)×c=a×(b×c)
特殊数字之间相乘:25×4=100 125×8=1000遇到25或者125要看看另外一个因数能不能拆出4或者8来
例3、
4×3.78×0.25
=4×0.25×3.78
=1×3.78
=3.78
例4、
125×246×0.8
(4.23+6.14.7 2.4×1024.5÷1.8
14-7.32-2.68 2.64+8.67+7.36+11.33 2.31×1.2×0.54.2÷3.5
(2.5-0.25)×0.4 9.16×1.5-0.5×9.16 3.6-3.6×0.5930÷0.6÷5
3.5+73+6.5 3.7+0.25+0.75 2.73-1.98137×1.25×8
7.3×99 3.8×101 2.5×3.2×1.252.5×13×4
25×2.4×500 3.5×99+3.5 9.8×101-9.83.6×250
38.5-(17.3+8.5)32.7+998 561-8.6-11.48.8×1.25
3.25+1.79-0.59+1.75 23.4-0.8-13.4-7.2 0.25×0.73×43.07-0.38-1.62
70÷280.25×36 12.7-(3.7+0.84)7.5+4.9-6.5

简便计算复习题库

简便计算复习题库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 b b a +=+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的性质: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超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

超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

六大类+30种具体简便运算一、连加的简便运算。

(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凑整)要点:看交换(或结合)后是否有两个数的和为整数。

(在计算时,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两个数的和为整数的特征:个位相加为10,十位相加为9,百位相加为9,以此类推。

例题:二、连减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例题:②28+56+144=28+(56+144)=28+200=228①317+256+683=317+683+256=(317+683)+256=1000+256=1256568-345-155=568-(345+155)=568-500=68378-88-278=378-278-88=100-88=12791-(391+255)=791-391-255=400-255=145三、加减混合简便运算(依据: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例题:例题(加括号):例题(减括号):例题:四、连乘的简便运算(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要点:看交换(或结合)后,是否有两个数的乘积为整数。

记住常考的乘积为整数的算式:25×4=100125×8=100025×8=200625×16=10000 142+50-22=142-22+50=120+50=17458+239-139=458+(239-139)=458+100=558458-239+139=458-(239-139)=458-100=358247+(153-99)=247+153-99=400-99=301476-(276-196)=476-276+196=200+196=396459+199=459+(200-1)=459+200-1=659-1=658668-99=668-(100-1)=668-100+1=568+1=569例题:例题:例题:五、连除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25×27×4=25×4×27=100×27=270019×8×125=19×(8×125)=19×1000=190001500÷25÷40=1500÷(25×4)=1500÷100=15125×88=125(8×11)=125×8×11=1000×11=110001000÷(125×2)=1000÷125÷2=8÷2=4125×88=(125×8)×(88÷8)=1000×11=11000例题:例题:五、乘除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加括号):例题(去括号):六、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简便运算6×100÷25=6×(100÷25)=6×4=24250÷100×4=250÷(100÷4)=250÷25=102500÷4÷25=2500÷25÷4=100÷4=25625÷125=(625÷25)÷(125÷25)=25÷5=51000×9÷125=1000÷125×9=8×9=72125×(8÷50)=125×8÷50=1000÷50=2036÷(9÷7)=36÷9×7=4×7=28例题:例题:例题:例题:注意: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或差不能简便运算。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运算律:加法交换律: a+b=b+a乘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简便运算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变换位置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12.06+5.07+2.94 25×7×4125÷2×8 30.34-10.2+9.66102×7.3÷5.1 34÷4÷1.77×3÷7×3 9.28×5÷0.928二、加括号当同级运算需加括号或去括号时,即加或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或乘号,可以直接加或去括号;而括号前是减或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加乘不变,减除变号)2.6+1.3+8.7 41.06-19.72-20. 2821×25×4 128÷1.25÷8三、去括号(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1.72+(2.28+1.15) 8.27-(1.27+4.54)46÷(4.6×2) 4×(6×0.25)四、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典型类型1、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40+8)×25 24×(2+10)125×( 8+80 ) 86×( 1000-2)15× (40-8) (0.125+1.25)×82、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 +0.92×8.59 1.3×11.6- 1.6×1.3 32×1.01-3.2×0.1 62.5×9.9+6.25×1五、一些简算小技巧1、巧借,可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四年级简便运算

四年级简便运算

四年级简便运算四年级下册简便计算归类总结简便计算84x101 (300+6)x12 504x25 25x(4+8)78x102 125x(35+8) 25x204(13+24)x899x64 99X13+13 99x16 25+199X25638x99 32X16+14X32 999x99 78X4+78X3+78X3 125X32X8 3600÷25÷4 25X32X1258100÷4÷75 88X125 3000÷125÷8 72X125 1250÷25÷5 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278+463+22+37 732+580+2681034+780320+102 425+14+186 214-(86+14)787-(87-29) 365-(65+118) 455-(155+230)576-285+85 825-657+57 690-177+77755-287+87 871-299 157-99 363-199968-599 178X101-178 83X102-83X217X23-23X7 35X127-35X16-11X35 64÷(8X2)1000÷(125X4) 375X(109-9) 456X(99+1)容易出错类型(共五种类型)600-60÷15 20X4÷20X4 736-35X20 25X4÷25X4 98-18X5+25 56X8÷56X8280-80÷ 4 12X6÷12X6 175-75÷2525X8÷25 80-20X2+60 36X9÷36X936-36÷6-6 25X8÷(25X8)100+45-100+45 15X97+3 100+1-100+1 48X99+11000+8-1000+8 5+95X28 102+1-102+165+35X13 25+75-25+75 40+360÷20-1013+24X8 672-36+64 324-68+32 100-36+64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一、判断题。

小升初常考简便运算

小升初常考简便运算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 符搬家”。

二、结合律法(一)加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c)(二)去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三、乘法分配律法1.分配法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24×(1211-83-61-31)2.提取公因式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516×137-53×137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257×103-257×2-257 2.6×9.9 四、借来还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研修文档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研修文档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研修文档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一、加法运算方法1.单位增量法:将加数的单位数字顺次逐个增加,逐位相加得和。

2.进位相加法:按位相加时,若和大于9,则向前一位进1(进位),并将和减去10得到该位的和。

3.补数相加法:将被加数变换为补数,即9减去被加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然后将补数与加数相加。

4.隔位相加法:逐位相加时,对加数的各位数字,交替相加后再相加得和。

5.半加法:将两个一位数相加,若和大于9,则向前一位进1并将和减去10,得到十位上的数。

二、减法运算方法1.计算补数法:将减数通过补数转化为加数,然后用加法运算求差。

2.分项减法法:将减法拆解为多个部分,分别计算再相减得差。

3.颠倒相减法: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然后按照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到的和就是差。

4.借位相减法:按位相减时,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借位),并将被减数的该位数加10,然后相减得差。

三、乘法运算方法1.九九乘法表法:通过九九乘法表中的数字相乘得到乘积。

2. 分配律法则:如ab * cd = (a * c * 10 + a * d) + (b * c *10 + b * d)。

3.近似除法法则:将两个乘数近似分解,并进行乘法运算得到近似乘积。

4.倍数加法法则:将乘数分解成加数的倍数,并分别相加得到乘积。

四、除法运算方法1.试除法:用除数的倍数去试除,直到余数小于除数,得到商和余数。

2.乘法逆运算法:用已知的乘法算式来进行逆运算,找出被除数的倍数。

3. 分配律法则:如ab ÷ cd = (a * c * 10 + a * d) + (b * c * 10 + b * d) ÷ (c * 10 + d)。

4.近似乘法法则:将除数和被除数都写成倍数的形式,进行相除得到近似商。

五、简便运算法则1.乘法简便法则:将两个乘数中的一个数取整数倍,计算后再乘以原来不取整数倍的数,得到乘积。

2.使数尽量最大法则:将两个乘数中的大数分解成相对较小的数,计算后再相乘得到乘积。

桃源小学四年级简便计算归类复习

桃源小学四年级简便计算归类复习

桃源小学四年级简便计算归类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默写)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 a×( 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 a×c+b×c 拓展:(a-b)×c = a×c-b×ca ×( b+c) =a×b+a×c a ×( b-c) = a×b-a×c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 = a -( b+c) a -( b+c) = a-b-c7、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 a- c – b8、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 a÷( b×c) a÷( b×c) = a÷b÷c9、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 a÷c÷b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一、常见乘法计算:25×4=100 125×8=1000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50+98+50 488+40+60=50+50+98 =488+(40+60)=100+98 =488+100=198 =588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 25×44=25×4×56 =99×(125×8)=25×4×11=100×56 =99×1000 =100×11=5600 =99000 =1100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 25×125×4×8=(65+35)+(28+72)=(25×4)×(125×8)=100+100 =100×1000=200 =100000简便计算二(默写或自己举例子)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一、分解式二、合并式三、特殊1 四、特殊225×(40+4)135×12—135×2 45×102 99×26 =25×40+25×4 =135×(12—2)=45×(100+2)=(100—1)×26=1000+100 =135×10 =45×100+45×2 =100×26—1×26=1100 =1350 =4500+90 =2600—26=4590 =2574五、特殊3 六、特殊4 七、特殊599×256+256 35×8+35×6—4×35 47×36+47×65﹣47=256×﹙99+1﹚=35×(8+6—4)=47×﹙36+65﹣1﹚=256×100 =35×10 =47×100=25600 =350 =4700简便计算三(默写或自己举例子)一、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528—65—35 382﹣173+73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382-(173-73)=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382-100 =400—89 =400—150=428 =282 =311 =250二、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3200÷25÷4 3600÷25÷36 1080÷27=3200÷(25×4)=3600÷36÷25 =1080÷(9×3)=3200÷100 =100÷25 =1080÷9÷3=32 =4 =120÷3=40三、其它简便运算例子:256—58+44 250÷8×4=256+44—58 =250×4÷8=300—58 =1000÷8=242 =125简便计算四(容易出错类型)60-60÷15 72﹣72÷6 25X4÷25X4 98-18X5+25280-80÷ 4 12X6÷12X6 65+35X13 175-75÷2525X8÷(25X8)25+75-25+75 36-36÷6-6 25×4×0672-36+64 324-68+32 100-36+64 1000÷(25÷4)简便计算五(小测题)一、直接运用运算定律练习38×4×25 125×27×8 48×35+2×35 536-249-136 813+569-213 48+52×3 101×482-482 45×68﹢68×56﹣68 167×35﹣166×34 25×32×125 458+251+749 196-26-74 8400÷25÷4 46×32+46×68 15×(9+10+8)16×29+16×48+16×23 67×53-67×43 20﹢16×25 6+8﹚×25 94×99+94 二、简便运算——拆数凑整56×125 48×25 99×28 101×59 144÷24 48×125﹢10 875×8 102×43 320- 198 350÷14 1125×8 19×27﹢190×5﹢19×23 三、加减法或乘除法运算的简便运算136-48-36 417-138-62 246-178+78 437-(137+59) 252-(63-48) 357+(132-57) 135﹢389﹢65﹣189 568﹣172﹣268﹣28 958﹣﹙87﹢358﹚3000÷125÷8 1080÷(9×3) 1000÷(20÷4) 300﹣123﹣75﹣77 239+153+47-239 672﹣36﹢64 632﹣385﹢385 576﹣﹙276﹣179﹚。

最新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2[1]

最新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2[1]

简便运算简便计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使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

一、回顾: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二、例题与练习:1、用简便方法求和①536+(541+464)+459 (带着符号搬家)②248+98 (多加的要减去)③567+558+433+442+563 (带着符号搬家,注意数字的特点)④375+206 (少加的要加上)用简便方法求和53.6+(54.1+46.4)+45.9 ② 248+98③5.67+5.58+4.33+4.42+5.63 ④ 375+2062、用简便方法求差:①1870-280-520 (添括号)② 4250-294+94③4995-(995-480) (去括号)④458-(147+158)⑤1272-995 (多减的要加上)⑥ 572-308 (少减的要减去)用简便方法求差(187-27.4-52.6 ② 49.95-(9.95-0.48)③ 1272-995 ④4.25-2.94+0.94⑤ 45.8-(1.47+15.8)⑥ 572-3083、用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练习)①478-128+122-72 ② 537-(543-163)-57③ 947+(372-447)-572 ④ 464-545+99+345用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混合运算:47.8-1.28+12.2-0.72 ② 53.7-(54.3-16.3)-5.7③ 947+(372-447)-572 ④ 464-545+99+3454、利用乘法定律简便计算:①25×26×4 (利用乘法交换律或者是带着符号搬家)②125×32×25 (把32分成8和4的乘积)③ 9999×9999 (把9999看成10000-1)④54×108+46×108 (利用乘法分配律)⑤402×15 (先把402写成400+2,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⑥ 34×99+34 (引导学生想99个34加上一个34,就是100个34)利用乘法定律简便计算:①0.25×2.6×4 ② 125×2.4 ③ 9999×9999 ④0.54×10.8+0.46×10.8 ⑤402×15 ⑥ 3.4×99+3.4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及相应练习(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及相应练习(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二、结合律法(一)去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a+(b+c)=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a×(b×c) = a×b×c, a×(b÷c) = a×b÷c, a÷(b×c) = a÷b÷c , a÷(b÷c) = a÷b ×c(二)加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练习,快收藏!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练习,快收藏!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练习,快收藏!小学阶段学过的运算主要有加、减、乘、除、简单的乘方。

所有难的计算都离不开这几种基础运算的演变,很多同学在后台留言不会简便计算,只要我们掌握好其中的一些规律,记住一些公式,计算就会变得简单化。

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1提取公因式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

例如:0.92×1.41+0.92×8.59=0.92×(1.41+8.59)=9.22“借来借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见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数时,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9999+999+99+9=9999+1+999+1+99+1+9+1-4=111063拆分法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例如:3.2×12.5×25=8×0.4×12.5×25=8×12.5×0.4×25=10004加法结合律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5.76+13.67+4.24+6.33=(5.76+4.24)+(13.67+6.33)=305“共用”法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34×9.9=34×(10-0.1)=34×10-34×0.1=336.66基准数法在一系列数中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来代表全部的数,要记得这个数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

例如:2072+2052+2062+2042+2083=(2062x5)+10-10-20+21=10310+1=103117公式法(1) 加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孩子考试多拿分(二)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孩子考试多拿分(二)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孩子考试多拿分(二)在小学四年级进行了运算定律的学习,在熟练这些运算定律后,解答一些计算题时可以变得更加简便、高效。

在上一篇文章中丹格教育小编对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了归纳和汇总,今天再就乘除法中的法则、定律进行归纳和整理。

一、乘法的运算定律①a×b=b×a(乘法交换律);②a×b×c=a×(b×c)(乘法结合律);③(a+b)×c=a×c+b×c (乘法分配律)。

二、乘除法运算性质①a÷b÷c=a÷c÷b=a÷(b×c);②a×b÷c=a÷c×b=b÷c×a;③(a×b)÷c=a÷c×b=b÷c×a;④a×(b÷c)=a×b÷c=a÷c×b;⑤a÷(b÷c)=a÷b×c=a×c÷b;⑥a÷b=(a×n)÷(b×n)=(a÷n)÷(b÷n)(n≠0)。

三、乘除分配性质①(a-b)×c=a×c-b×c;②(a+b)÷c=a÷c+b÷c;③(a-b)÷c=a÷c-b÷c。

这些性质可以从左到右运用,也可以从右到左运用。

四、例题精讲例1:计算。

①4×67×25;②125×(19×8).分析:在做乘法计算时,我们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把两数乘积为整数的数先乘起来,这样可以使运算简化。

在做简便计算时,常常用到以下算式:5×2=10,25×4=100,125×8=1000,125×4=500.解:①4×67×25=4×25×67=100×67=6700②125×(19×8)=125×8×19=1000×19=1900例2:计算。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小学数学中常见的简便运算方法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类:一、简便的加减法运算方法:1.进位法: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当个位相加超过10时,需要进位。

利用进位法,可以将进位操作简化为在数的每一位上增加相应的进位数。

2.找零法: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当个位相减不够时,需要从十位借位。

利用找零法,可以将借位操作简化为在数的每一位上减去相应的借位数。

3.补数法: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如果被减数是10的整数倍,可以利用补数法简化计算。

通过将被减数补足为一个较大的数,再进行减法运算。

4.换序相减法: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以将减法问题转换为加法问题。

通过将减法运算表达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互换,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

二、简便的乘法运算方法:1.乘法交换律:利用乘法交换律,可以将一个乘法运算问题转换为一个与之相等的乘法运算问题。

例如,2×3×4=4×2×3=242.十倍法:当乘法的一个乘数是10的整数倍时,可以利用十倍法简化计算。

通过将非10的整数倍的乘数相应地缩小10倍,再进行乘法运算。

3.组合乘法:利用组合乘法,可以将一个复杂的乘法运算问题简化为几个简单的乘法运算问题。

例如,25×12=(20+5)×12=240+60=300。

4.平方法:当计算一些数的平方时,可以利用平方法,将其平方运算问题简化为一系列乘法运算问题的求和。

例如,7²=(7+3)×(7-3)+3²=49三、简便的除法运算方法:1.推算法: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可以利用推算法简化计算。

通过试探商的值,将除法运算问题转化为一个相等的减法运算问题。

2.逆运算法: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可以利用逆运算法简化计算。

通过逆推被除数来确定商的值,将除法运算问题转化为一个相等的乘法运算问题。

3.除法的逆运算法: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当计算除法的结果时,可以利用除法的逆运算法简化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复习
小学数学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贯穿着一个内容,那就是简便运算。

在整数范围、小数范围、分数范围内都做为一个内容重复出现。

而这个内容也正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在把其整理出来,供参考。

同时欢迎留言补充。

一、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a+b)+c=a+(b+c)
例1、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10+10
=20
例2、37.24+23.79-17.24
=37.24-17.24+23.79
=20+23.79
=43.79
二、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这种题型往往含特殊数字之间相乘
(a×b)×c=a×(b×c)
特殊数字之间相乘:
25×4=100125×8=100025×8=200125×4=500
例3、4×3.78×0.25
=4×0.25×3.78
=1×3.78
=3.78
例4、125×246×0.8
=125×0.8×246
=100×246
=24600
三、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a+b)×c=a×c+b×c
(a-b)×c=a×c-b×c
做这种题,一定不要急着去算,先要分析各数字之间的特殊关系。

也就是先要仔细观察,找到做题的窍门。

例5、(2.5+12.5)×40
=2.5×40+12.5×40
=100+500
=600
例6、3.68×4.79+6.32×4.79
=(3.68+6.32)×4.79
=10×4.79
=47.9
例7. 26.86×25.66-16.86×25.66
=(26.86-16.86) ×25.66
=10×25.66
=256.6
例8、5.7×99+5.7
= 5.7×(99+1)
=5.7×100
=570
四、利用加减乘除把数拆分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例9、34×9.9
=34×(10-0.1)
=34×10-34×0.1
=340-3.4
=336.6
例10、57×101
=57×(100+1)
=57×100+57×1
=5757
例11、7.8×1.1
=7.8×(1+0.1)
=7.8×1+7.8×0.1
=7.8+0.78
=8.58
例12、25×32
=25×4×8
=100×8
=800
例13、125×0.72
=125×8×0.09
=1000×0.09
=90
例14、87×2/85
=(85+2) ×2/85
=85×2/85+2×2/85
=2+4/85
=2又4/85
五、连减与连除
a-b-c=a-(b+c)
a÷b÷c=a÷(b×c)
例15、56.5-3.7-6.3
=56.5-(3.7+6.3)
=56.5-10
=46.5
例16、32.6÷0.4÷2.5
=32.6÷(0.4×2.5)
=32.6÷1
=32.6
六、需要变形才能进行的简便运算:做这一类题,要先观察,找出规律,然后变形后进行简算。

例16、86.7×0.356+1.33×3.56
=8.67×3.56+1.33×3.56
=(8.56+1.33)×3.56
=10×3.56
=35.6
例17、15.6÷4-5.6×1/4
=15.6×1/4-5.6×1/4
=(15.6-5.6)×1/4
=10×1/4
=2又1/2
例18、16/23×27+16×19/23
=27/23×16+16×19/23
=16×(27/23+19/23)
=16×2
=32
例1 1.24+0.78+8.76
解原式=(1.24+8.76)+0.78
=10+0.78
=10.78
【解题关键和提示】
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因为1.24与8.76结合起来,和正好是整数10。

例2 933-157-43
解原式=933-(157+43)=933-200=733
【解题关键和提示】
根据减法去括号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因此题157与43的和正好是200。

例3 4821-998
=4821-1000+2=3823
【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中的减数998接近1000,我们就把它变成1000-2,根据减法去括号性质,原式=4821-1000+2,这样就可口算出来了,计算熟练后,998变成1000-2这一步可省略。

例4 0.4×125×25×0.8
解原式=(0.4×25)×(125×0.8)=10×100=1000
【解题关键和提示】
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因为0.4×25正好得10,而125×0.8正好得100。

例5 1.25×(8+10)
解原式=1.25×8+1.25×10=10+12.5=22.5
【解题关键和提示】
根据乘法分配律,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用每一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6 9123-(123+8.8)
解原式=9123-123-8.8=9000-8.8=8991.2
【解题关键和提示】
根据减法去括号的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几个数的和,可以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因为9123减去123正好得9000,需要注意的是减法去掉括号后,原来加上8.8现已变成减去8.8了。

例7 1.24×8.3+8.3×1.76
解原式=8.3×(1.24+1.76)=8.3×3=24.9
【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种解法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即几个数同乘以一个数的和,可用这几个数的和乘以这个数。

例8 9999×1001
解原式=9999×(1000+1)=9999×1000+9999×1
=10008999
【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把1001看成1000+1,然后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去简算。

例9 32×125×25
解原式=4×8×125×25
=(4×25)×(8×125)
=100×1000
=100000
【解题关键和提示】
把32分解成4×8,这样125×8和25×4都可得到整百、整千的数。

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练习题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009.3.18
34×29+29×66235×562―135×56256×27+44×27 199×63201×86299×13
1999×3426×34+78×34―34×444×25
86×14+14×14114×14―14×14199×65
16×24+79×24+24×5123×57―57×2398×73
103×392003×34(40+8)×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