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数的世界目标预设: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1.将课本第2页的情境图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揭示概念(1)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按照它们的特征可以怎样分类呢?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呢?引导学生揭示自然数、整数等概念。
(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数?把你想到的数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它们是哪一类数?3.认识倍数与因数再次引导观察情境图思考。
从图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1)列出乘法算式:5×4=20(元)(2)以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引导思考:在乘法5×4=20中,5和4是什么数?20是什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发现:5和4是乘数,20是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乘数×乘数=积指出: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当我们探讨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3)你能根据乘法算式18÷6=3这个算式来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吗?(4)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4.找倍数观察第3页上的“找一找”(1)判断。
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判断,然后全班交流。
(2)找7的倍数。
二、看书质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巡视并答疑。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四、游戏同学们,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的数倍数,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几是几的倍数,或几是几的因数”。
五、作业课本第4页第3题。
板书数的世界(倍数与因数)分一分像0、1、2、3、……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5×4=20像-3、-2、-1、0、1……这样的数是整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㈠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在“数的世界”活动中,主要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二)——3 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体会、掌握找因数的直观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在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史,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第三单元“分数”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设计活动方案》WORD版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设计活动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2.能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专题的“设计活动方案”教材呈现的编写的内容主要为三个部分:一是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
在学生学习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自主地设计活动方案,其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对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另一方面能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在提出设计的方案后,教材呈现几种提示性的设计情况,这是反映了学生在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当然,在学生的实际设计中,各种方案会丰富得多。
“练一练”是通过另一个实例进一步让学生尝试设计。
而“实践活动”的内容,则是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请学生根据相关的条件,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设计一个促进销售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二、提出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开展自主的设计,因此,可以把这一设计活动安排在小组的讨论中进行。
各小组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各种与众与不同的方案。
开展交流,首先请各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说一说设计时的想法。
对于学生设计出的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教师也不要急于否认,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想法,并从他们的想法中加以引导。
学生在交流汇报后,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均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方案中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三、做一做学生独立设计正方体,并表述清楚,怎样能使3朝上的可能性为1/2。
四、巩固练习在开展练习中,如果学生能比较好地理解与掌握,那么可以把练习作为学生独立的设计活动。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仍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供小组共同设计,以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与掌握。
五、实践活动本题的设计是呈开放性的,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合理的设计。
设计的种类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一是打折的销售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全册教案数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关系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㈠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到过水果店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水果店去看看各种水果的标价(出示课本第2页的情景图)。
㈡探究新知1、观察情景,发现信息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家水果店,通过观察,你能从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橙子卖完了。
生2:苹果每千克6元。
生3:梨每千克4元。
生4:橙子每千克5.8元,但是已经卖完了。
生5:葡萄每千克3.6元。
生6:冰箱上标有-3℃、2℃。
生7:还有香蕉,两个西瓜以及半个西瓜,这半个西瓜也就是一个西瓜的。
师:从同学们观察到的信息,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4、5.8 、3.6 、-3 、0 、5 、 2)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能否把这些数进行整理分类呢?(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整理分类的结果呢?组1:我们组分了两大类。
第一类包括:6、4、5.8、3.6、-3、0、2。
另一类是。
组2:我们组分了四大类。
第一类有:6、4、5、-3、2;第二类有:3.6、5.8都是小数;第三类是分数;第四类把0独立地分开。
组3:我们组也分了四类。
第一类有:6、4、5、2、0。
因为这一类既不是小数,也不是分数。
第二类是小数:3.6、5.8。
第三类是分数。
第四类是负数:-3。
(第4、5、6组的学生都同意第3组的意见。
)师:那么,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分类更好一些呢?(生生之间交流,达成共识:同意第3组的意见。
)师:刚才各组都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的想法都很好。
第3组分的较合理,并且这一组说明的理由比较恰当。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全册教案
目录返回一、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第二课时:小数乘以整数练习课第三课时:小数乘以小数(一)第四课时:小数乘以小数(二)第五课时小数乘以小数(三)第六课时:小数乘以小数练习课第七课时. :积的近似值第八课时. :小数连乘第九课时.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第十课时.:小数乘法练习课第十一课时. :查表求积法第十二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一)第十三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二)第十四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三)第十五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课第十六课时.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第十七课时.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二)第十八课时.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巩固练习第十九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综合练习第二十课时:求商的近似值第二十一课时:循环小数第二十二课时. ::循环小数的巩固练习第二十三课时. :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第二十四课时. :连除、除加和除减的巩固练习第二十五、六课时.二第一课时..第二十八课时第二十九课时.第三十课时.第三十一课时.第32课时.第33课时.第34课时.第35课时.第36课时.第37课时.第38课时.第39课时.第40课时.第41课时.第42、43课时.三第44课时.:第45课时.第46课时.第47课时.第48课时.第49课时.第50课时.第51课时.第52、53课时.四、第54课时.第55课时.第56课时.第57课时.第58课时第59课时.第60课时.第61课时.第62课时.第63课时.第64课时.第65课时.第66课时.第67课时.第68课时.第69课时.第70课时.第71、72课时. 第四十五课时. 六第四十六课时. 第四十七课时. 第四十八课时. 第四十九课时第五十课时.第五十一课时. 第五十二课时. 第五十三课时. 第五十四课时. 第五十五课时. 第五十六课时. 第五十七课时. 第五十八课时.第五十九课时.第六十课时.第六十一课时.第六十二课时.第六十三课时.第六十四课时.第六十八课时.第六十九课时.七总复习返回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课本第1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的㈠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那么计算等知识的根底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那么计算等知识的重要根底。
本单元的详细学习内容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在“数的世界〞活动中,主要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探究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究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究活动〔二〕——3 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体会、掌握找因数的直观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在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一些数学史,丰富对数学开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究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究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搜集有用的信息,进展归纳、类比与猜测,开展初步合情推理的才能;在探究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测验证等探究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2、第三单元“分数〞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1)
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单元教材分析】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本单元具体学习内容分为五个情境活动,在“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情境活动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地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学生比较的活动,让他们体验到确定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有多种比较的方法。
在“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中,除了继续巩固数格子的方法外,重点将向学生渗透如何将图形“化整为零”的策略思想。
在“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情境活动中,通过提出解决公园草坪面积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的情境活动中,为让学生能自主地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教材除呈现了学生需要解决的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外,更重要地是提出了如何把三角形进行转化的要求,这也是学生寻求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思路。
同样,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生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教材呈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目的是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探索活动之中。
在“探索活动(三)——梯形面积”的情境中,重点是利用学生前两个基本图形推导的经验,探索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同样,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活动之中,教材呈现了多种探索的方法,说明学生不同探索过程的思路。
【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4、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活动之中,教材呈现了多种探索的方法,说明学生不同探索过程的思路。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图形的面积【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体现这一思想,本单元安排了两个情境活动:在“组合图形面积”中,重点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在“探索活动”中,主要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原来这些内容都不安排在教材中,而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
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掌握解答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重点难点】正确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具学具】直尺、三角板、方格纸、小黑板。
【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第1课时(总第82课时)【教学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及一些基本图形学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的课上所用的主题图形。
【教学过程】第2课时(总第83课时)【教学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练习课【教学目标】1、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新北师大版第九册一二单元教案建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3.准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
重点
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在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实行准确计算。
教学
难点
在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借助已有知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结合元、角、分的背景理解在余数、商中补0的意义。
2.能准确实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实行小数除法的估算,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
重点
探索、掌握除数是整数、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
师:在计算过程中到学生中实行巡视、指导,找生板书。
师:下面就让我们交流一下吧!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小组代表1:我们发现这两个式子除不尽,总有余数。
师: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呢?你呢?师:你们各个都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师:你们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小组代表2:我们发现一直都是3,54。师:谁听懂了?那请你上来指一下。问:那它是在哪里面?师指着“商”这个字。生:商里面。师:也就是说商里面的3、54在持续地重复出现。小组2代表:我们发现了第1个式子在计算过程当中持续重复出现10和9师:谁还有不同的说法或有疑问?生:应该是1吧?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或有疑问的同学能够问问他呀。如果生解释不清楚,师问:这个1在除法竖式里是一个余数,当余数出现几的时候,商里出现了3?生:10。
2.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3.有什么新问题吗?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那么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该怎样算呢?
北师大数学九册教案
.第4课时教学内容:找因数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找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找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思考: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并写出乘法算式。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11943211反馈:小结: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強调学生要有思考,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巩固填空看誰找得快课本第5题总结作业第5课时教学内容:找质数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与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理解教学难点:找质数的方法教学过程:铺垫1、找出以下各数的所有因数1、3、6、12、7、15、232、根据以上各数的特点分类一、新授1、观察讨论:只有一个因数 1只有1和本身的3、7、23有两个以上因数的6、12、152、学生自学课本: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3、讨论交流二、巩固1、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9、14、3、18、25、5、16、19(交流是怎样判断的)2、完成书本练习第一题3、指名说说你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三、总结作业第6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因数、质数、合数、等概念。
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掌握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倍数。
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找出15的全部因数和100以内15的全部奇倍数。
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先学生思考然后再交流讨论。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运用通分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
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学法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北师版小数学九册教案
北师版小数学九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小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并掌握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小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掌握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1.分数和小数之间转化的理解和运用。
2.利用小数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反思课件、小数计算练习题册、小数计算工具、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换表。
2.学生准备:教材与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你们知道小数是什么吗?”学生以自由形式回答。
2.教师参考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补充,确保学生对小数的定义和概念的理解。
3.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来引入小数,如通过在黑板上展示一个标尺,要求学生测量出1/2、1/4等长度,并将其转换为小数形式。
Step 2 课堂教学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换表,简单地为学生解释表格的含义,并强调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数学练习,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小数转换为分数。
教师可以通过类似于以下示例的问题来演示:将0.5转换为分数形式。
学生可以用图解法或列写法来解决问题。
3.通过数学练习,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分数转换为小数。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分数形式来回答,并将其转换为小数形式,如将2/5转换为小数形式。
4.继续通过数学练习和实例来实践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
Step 3 巩固练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解决关于小数转换的练习题。
2.教师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相互竞争,争取尽可能多地解决问题。
3.在结束前,教师将答案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行检查,并解释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Step 4 课堂总结1.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想法和方法,并对他们的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1 课时[教学内容] 数的世界(第2-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难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过程]一、数的世界创设“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小数。
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并给它们分类。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通过比较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二、因数与倍数1、在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
5×4=20(元)以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
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6=3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你写我说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
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
三、找一找1、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
2、找7的倍数: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
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
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倍数与因数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
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第2课时[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特征(第4-5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试一试:尝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二、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三、奇数、偶数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再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并进行你问我答的判断练习。
四、练一练:第2题: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特征说明理由。
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装完。
”五、数学游戏: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是2 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2 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第3课时[教学内容] 3的倍数特征(第6-7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
试一试:尝试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三、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 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 (2)30、54 (3)30、45 (4)30四、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
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第4课时[教学内容] 找因数(第8-9页)[教学目标]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过程]六、动手拼长方形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再交流不同的拼法。
学生一般会用乘法思路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然后找出:1×12、2×6、3×4。
这种思路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并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七、试一试找因数的基本练习:找9和15的因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八、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
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排列方法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
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
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
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
[板书设计]找因数面积是12 的长方形有:6种1×12=122×6=12图形3×4=12第5课时[教学内容] 找质数(第10-11页)[教学目标]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过程]一、动手拼长方形,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1、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小正方形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为什么?”3、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从概念出发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2、8、9、13、51、37、91、52 是质数还是合数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交流“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归纳方法:只要找到一个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如果除了1 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三、探索活动:第1题: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
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称为“筛法”。
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
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第2题: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
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引导观察:因为2,4,6列除2外,其他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2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
第3列的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
第(3)题理由: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
[板书设计]找质数拼长方形表格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
一个数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6课时[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2-13页)[教学目标]1、复习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复习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第1题:先让学生找15的因数和倍数,交流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15的最大因数是几,15最小的倍数是几。
第2题:可以让学生先列出9的倍数(54以内):9、18、27、36、45、54。
再列出54的所有因数:1、2、3、6、9、18、27、54。
然后再回答问题。
有4种可能:9、18、27、54。
第3题:要引导学生交流一下判断的方法。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分层次进行,先判断奇数和偶数,再填质数和合数。
第4题:本题是对本单元所学概念的理解巩固与综合运用。
第1项结论是5,第2项结论是13和2 ,第3项结论是36或92。
在完成本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自己编一些这样的题,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第5题:先让学生解决第1个问题,并交流是如何思考的,一般可以从每盒瓶数是不是90的因数考虑,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6、5、3都是90的因数,能正好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