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8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写于辛弃疾 66 岁在江苏镇江任知府之时,登临所见,处处关合 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怀古”。 B.词人登上北固亭,想起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事迹,意在尽情讴歌古 人的丰功伟绩;全词大气磅礴,不愧为豪放派辛词代表之作。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堪小台堪.远望,独上清 秋时刘禹锡《酬乐天小台
晚坐见忆》
5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4)尚廉礼颇尚.老往矣来, 尚.能饭否
答案 (1)登山祭天 书信 封闭 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2)说 道义 路途,道路 主张,思想,学说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弦弦掩抑声声思.(深长的情思)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登山祭天,以纪功德)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哪堪,哪能忍受)
12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C.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 沉.吟.放拨插弦中(默默沉思的样子) D.烽火扬州路.(道路)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京官往地方任职) 答案 D
解析 路:宋代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省一级的行政区划。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3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赢.得.仓皇北顾 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凄凄不似向.前.声 D.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答案 D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15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C.名字: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命名;字,成年举行加冠仪式 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字,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如陶潜,字渊明。
D.田园诗: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 等的生活为题材。东晋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唐代 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狗吠深巷中 答案 C
解析 C 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4.有关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 引、曲等。 B.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周代学子之服,后因以称读书人。曹操《短 歌行》中“青青子衿”指代有学识的人。
亭记》中则以“
,
”两句,描写禽鸟之
乐的情状。
(2)《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
句描写了绿树成荫的清幽环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7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
两句,借鸟写出早春的生机;《归园田居(其一)》中“
,
”
两句,用远镜头描绘出村庄的平静、朦胧、安详。
⑭(远处的村庄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⑮(顶端,上端)。 户庭无尘杂,虚.室.⑯(空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三必背

高中语文单元测试是对学生学习语文情况的评估,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素质在提高,但是有些人在外宾面前却故意显出穷形尽相,伸手乞讨,丧失了人格、国格。
B《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十分顽固守旧,祥林嫂被绑架后,他只说了“可恶,然而……”真是惜墨如金。
C参加国庆游行的队伍洋洋洒洒,延续了数公里,规模空前。
D每当夜幕降临,各大酒店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下列各句的意思明确、无歧义的一句是( )A老师见到我们非常高兴,叫师母拿出水果来招待我们。
B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校长和分管体育的教导主任以及其他学校的领导登上了主席台。
C河北省邦相剑,一面刻有铭文两行十七字,另一面刻一行六个字,字小如米,笔细如发。
D多美的杜鹃,可惜它常常使我想起蜀帝杜宇的传说,在美丽中充满了哀伤。
3将下面六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江苏省的无锡梅园始建于1912年, 独具特色。
①遥临太湖②依山植梅③背倚龙山翠屏④以梅饰山⑤山因梅而幽⑥梅以山而秀A③②④⑤⑥①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②⑥ D①③②④⑥⑤4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勰是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主要著作有《文心雕龙》,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
B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代表作有《归田园居》等。
C《华盖集续编》是鲁迅的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就出自这本杂文集。
《社戏》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彷徨》。
D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他曾经批改过《水浒》。
5《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温和”。
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说明刘和珍是个和蔼可亲、乐观坚毅的青年,决非反动派所说的“暴徒”B反动派杀害了这样的好青年,更说明他们的凶残 C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愤慨,以激起读者的共鸣 D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这样写说明鲁迅认为对反动派不能温和6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到“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 )A.崇⼭峻岭趣舍万殊疏竣河道静噪不同B.天朗⽓清⼭青⽔秀倾箱倒箧轻歌曼舞C.慧风和畅风⾬如晦融会贯通谆谆教诲D.流觞曲⽔委曲求全并驾齐驱有⽳窈然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A.①击空明兮溯流光(清波下的⽉光) ②未尝不临⽂嗟悼(光临)B.①美⼈兮天⼀⽅(美貌⼥⼦) ②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C.①⽽吾与⼦之所共适(适合) ②⾄于幽暗昏惑⽽⽆物以相之(相互)D.①托遗响于悲风(余⾳,指箫声)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在活⽤上完全相同的⼀项是(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A.侣鱼虾⽽友麋⿅B.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C.乘犊车,从吏卒,交游⼠林D.顺流⽽东也5.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例句:蚓⽆⽖⽛之利,筋⾻之强A.⽽今安在哉B.客有吹洞箫者C.孟德之困于周郎D.⽉出于东⼭之上6.下列各句中的“之”字⽤法分类正确的⼀项是( )①壬戌之秋,七⽉既望②⽽世之奇伟、瑰怪、⾮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④蚓⽆⽖⽛之利,筋⾻之强⑤倚歌⽽和之⑥⼈⼜谁能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⑦苟⾮吾之所有⑧⽽吾与⼦之所共适⑨⽿得之⽽为声⑩不知东⽅之既⽩A.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B.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C.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D.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7.下列有关⽂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苏轼,字⼦瞻,在被贬黄州期间,于东⾯⼭坡之上搭建草屋居住,所以⾃号“东坡居⼠”,与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享誉北宋⽂坛。
B.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字逸少。
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称“王右军”。
C.王维,字摩诘,官⾄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继承和发扬了东晋谢灵运所开创的⽥园诗传统,成为唐代的⼭⽔⽥园诗⼈。
D.王安⽯,字介甫,晚年号半⼭,谥号⽂,也称王⽂公。
“唐宋⼋⼤家”之⼀。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1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名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契.阔.谈 B.何时可掇. C.枉.用相存 D.海不厌.深
契阔:久别重逢 掇:拾取、摘取 枉:枉驾 厌:讨厌
答案 D
解析 厌:嫌。
10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 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运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 天下的雄心。
答案 D 解析 “运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错,应是运用比兴和用典的手法。
课前•自主梳理
鼓.瑟吹笙
(4)鼓一鼓.作气
钟鼓.之音
答案 (1)缘故,原因 老朋友 所以 (2)嫌 满足 讨厌 吃饱 (3) 使……归附 回家 归依 (4)弹奏 击鼓 指鼓这种乐器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7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来自课堂•整体自探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解析 A 项是宾语前置句,B、C、D 三项是省略句。B 项,省略“之”,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C 项,省略“之”,“可以(之)一战”;D 项,省略“之”,“便要(之)还家”。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17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 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代指酒。 B.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9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①主客体错位,应删去 “对”;②重复赘余,“大约”和“多”,删去其一;③搭配不当,应为“陶 冶性情”“放飞心灵”;④语气生硬,应将“要求”改为“诚邀”;⑤重复 赘余,删去“参加”或“加盟”。
3.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说起李白,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他一生留下大约 900 多首诗歌。本 小组拟将李白诗歌作为研究重点,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心灵,放飞性情。
要求热爱诗歌并对李白有所了解的同学加盟参加。请于本月 15 日前,将自荐 信投入图书馆大厅里的“李白研究”信箱。
仿写:(读李白)
(读杜甫)
(读白居易)
5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答案 (示例)(读李白)我懂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是一种不屈的傲骨 (读杜甫)我懂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读白居易)我懂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是一种心灵的共鸣
李白研究小组
答:
2019 年 7 月 5 日
8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答案 ①“说起李白,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删去“对”;②“他一 生留下大约 900 多首诗歌”删去“大约”或“多”;③“陶冶心灵,放飞性 情”改为“陶冶性情,放飞心灵”;④“要求”改为“诚邀”;⑤“加盟参 加”删去“参加”或“加盟”。
的富丽堂皇。
14
课前•情境学习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3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故.垒西边 (1)故既 广克 故., 数言 公欲 问亡 其故 .
故.人具鸡黍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道会得天道.大者雨多,助道.不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4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前•自主梳理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一、解释诗歌中加点的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 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①(今义:江河;古义:长江)东去,浪淘②(动词,冲洗,冲刷)尽, 千古风.流.③(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人物。故.垒.④(旧时军队营垒 的遗迹)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⑤(比 喻浪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A.本长安倡女 B.何以解忧
C.感斯人言
D.转徙于江湖间
答案 B
解析 B 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正确语序为“应笑我多情”“以何解 忧”。A 项为省略句。C 项为被动句。D 项为状语后置句,“于江湖间转徙”。
解析 这里的“故国”指赤壁古战场。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1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2.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故.步自封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故.国神游 D.吐故.纳新 答案 B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 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 每小题3分)一、(12分)1. 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寥落(liáo) 桀骜不驯(ào)立仆.(pū) 赁.屋授课(lìn)B. 作揖(yī) 干练坚决(ɡān)解剖.(pōu) 长歌当.哭(dānɡ)C. 莅校(lì) 以待屏息(pínɡ)激亢.(kànɡ) 涕泗.交流(sì)D. 鳏夫(ɡuān) 屠戮妇婴(lù)山阿.(ā) 归纳演绎.(yì)2.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深味悲凉出离愤怒陨身不恤绯红黎明B. 微漠悲哀直面人生枪弹攒射欣然前往C. 广有羽冀黯然泣下惊心动魄浸渍人心D. 绿草如茵逆来顺受高官显宦深居拣出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是个有名的足球迷, 经常看得出神入化, 有时竟忘了吃饭, 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足球。
B.据经营者透露, 近年来新兴的书吧, 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C. 创业者如果孤注一掷将所有资金投入到某一项目上, 一旦面临挫折, 创业者的生活将会陷入窘境。
D. 做人要正派, 到处打探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 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 错误的一项是( )A.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 共有杂文集16本。
另外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B. 巴金, 现代小说家,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 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
《随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题为一次演讲, 好像是记事, 其实是写人, 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 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带答案解析)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3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4.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
正确的一项是(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9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万里悲秋长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D.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艰难苦.恨繁霜鬓
(1)苦必 劳先 苦.苦 而.功 其高 心如 志此
越王苦.会稽之耻
4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虎鼓瑟兮鸾回.车
(2)回渚梦清回.沙吹白角鸟连飞营回.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答案 B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解析 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 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①“翻”与③“喧”押韵,①③应是两联中的下句。 ④①对偶,②③也对偶,各自应分别归于同一联。“豺狼”象征发起战乱的 军阀,与尾联关系密切,故排序应为④①②③。故 B 项最恰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桀骜(jié)迷惘(wǎng)一曝十寒(pù)缄默不语(jiān)B.炽热(zhì)缱绻(quǎn)玲珑剔透(tī)迥(jiǒnɡ)乎不同C.联袂(mèi)逮捕(dǎi)俊秀婀娜(ē)毁家纾难(shū)D.轻佻(tiāo)酣畅(hān)亘古不变(gèn)莘莘学子(x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弹劾捉迷藏胆颤心惊讫今为止B.暇想度假村趋之若骛海市蜃楼C.淤积威摄力重峦迭嶂相形见绌D.拷问元宵节残羹冷炙刚愎自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饮食习惯多与气候有关。
以湖南为例,那里气候潮湿,当地百姓就喜欢吃辣椒,以此来湿气,保证身体健康。
(2)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有的机构说,经过他们培训的求职者,平均月薪五千元,高的能达到七八千元。
A.驱除毕竟吹捧B.驱除究竟吹嘘C.祛除究竟吹捧D.祛除毕竟吹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C.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D.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而又不能把它做好,那么我们就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个年轻人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长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测试题(含答案)一、基础检测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风流..(社日祭祀土地神..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一片神鸦社鼓的鼓声)B.金戈铁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烽火扬州路.(道路)C.元嘉草草..祠下(拓跋焘小名)..(很多草)佛狸D.赢得..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代..仓皇北顾(获利所得)舞榭指孙权故宫)2.下列词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对下列各项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朝廷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4.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
与苏轼生活在同—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 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C. 词必须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词也有以婉约的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多用典,旨意朦胧,需读者去体味。
5.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起始“千古江山”六句,借追忆孙权,感叹山河长存、人世沧桑,而言外之意是说:当前无人能力挽狂澜、收复中原。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必修一第三单元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塞 sè堵塞阻塞敷衍塞责闭目塞听B.间 jiàn 间谍间架挑拨离间亲密无间C.舍 shè施舍宿舍舍己救人恋恋不舍D.恶 wù憎恶厌恶深恶痛疾十恶不赦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撕破厮打具乐部具体而微B.题纲提携孵化器腐化侵蚀C.煎熬剪裁葡萄藤腾云驾雾D.赋予付与暴发户山洪爆发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必须指出,目前中小学生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
B.挫败感、自卑感、失落感,对于这些不良的心理,只有通过很强的心理调节才能战胜它。
C.歌星、影星多是靓女俊男,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
D.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培养人才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人才用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连我这个江南人也经常悬想:创建了“海内最富”奇迹的人们,你们究竟是何等样了,是怎么走进历史又从历史中消失的呢?B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产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的文字、图片等讲究精美,是完全必要的。
C 读了这首诗,你有何感想?请以《人生与鸟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要不能少于800字。
D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表示,美国已经表明反对任何影响台湾现状的措施;埃雷利强调,美国相信两岸对话是解决问题的方式(2004年1月6日《参考消息》)。
5.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材料二 古古希希腊腊的的柏柏拉拉图图曾曾试试图图给给“"美美”"下下一一个个永永恒恒完完整整的定义: ““美是有用的的””“"美美是是恰恰当当的的"”““美美乃乃视视觉觉和和听听觉觉所所生生的的快感”等。。一一 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 再推翻翻,,周周而而复复始始,,最最终终柏柏拉拉图图找找不不出出准准确确的的语语言言定定义义“"美美”",只能 无奈奈地地概概括括为为::“"美美是是难难的的。。”"
第三单元 测测试试卷卷((含含解解析析))高高一一语语文文人人教教统统编 编版必修
上册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 — “ "袅袅袅袅兮兮秋秋风风,,洞洞庭庭波波兮兮木木叶叶下下。。”"(《九歌》)自从屈
再至至所所传传达达的的主主观观“"意意”"。
将“"意意象象"”引引进进文文学学领领域域并并实实现现其其根根本本性性语语义义转转换换的的是是晋晋代代的挚
虞,而南朝朝梁梁代代的的刘刘勰勰在在《《文文心心雕雕龙龙··神神思思》》中中则则第第一一次次将将“"意意象象”" 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 营构 构“"意意象象"”作作为为艺艺术术构构思思的的首首要要任任务务来来看 看待的。 。从从此此以以后后,,对对“"意 象"的认识及“意象” "在在文文艺艺美美学学上上的的地地位位就就确确定定了了下下来来。 。在 在文 文艺 艺创 创 作中,审美意象的营营构构是是艺艺术术家家们们必必须须经经过过的的一一个个步步骤骤,,是是“"眼中竹 "至"“胸胸中中竹竹””的的中中间间环环节节,,即 即"“意意象象""成成为为现现实实生生活活向向艺艺术术作品转化
高一语文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B. 峥嵘岁月C. 蹉跎时日D. 峥嵘时日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A. 王安石B. 范仲淹C. 苏轼D. 欧阳修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诗句,其出自()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赤壁赋》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景色。
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的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这里的“岳”指的是______。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这里的“求索”指的是______。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里的“知己”指的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
2. 《诗经》中的“风”、“雅”、“颂”各有什么特点?3. 请简述《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意蕴。
四、阅读理解(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高一第三章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三章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B. 恣意妄为(zì)C. 踌躇满志(chóu) D. 呱呱坠地(gū)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烁。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1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______》。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作者是______。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
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指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 第二段中提到的“这种现象”具体指的是什么?3. 第三段中,作者对“这种现象”持怎样的态度?4.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我们”,“我们”是指谁?5.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什么?(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文言文内容略]6. 解释文中加点词“之”的用法。
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8. 文中提到的“岳阳楼”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9. 根据文中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得失?10.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的理解。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精选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精选及答案高中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多做试题可以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精选及答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精选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塞sè 堵塞阻塞敷衍塞责闭目塞听B.间jiàn 间谍间架挑拨离间亲密无间C.舍shè 施舍宿舍舍己救人恋恋不舍D.恶wù 憎恶厌恶深恶痛疾十恶不赦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撕破厮打具乐部具体而微B.题纲提携孵化器腐化侵蚀C.煎熬剪裁葡萄藤腾云驾雾D.赋予付与暴发户山洪爆发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必须指出,目前中小学生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
B.挫败感、自卑感、失落感,对于这些不良的心理,只有通过很强的心理调节才能战胜它。
C.歌星、影星多是靓女俊男,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
D.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培养人才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人才用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连我这个江南人也经常悬想:创建了“海内最富”奇迹的人们,你们究竟是何等样了,是怎么走进历史又从历史中消失的呢?B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产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的文字、图片等讲究精美,是完全必要的。
C 读了这首诗,你有何感想?请以《人生与鸟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要不能少于800字。
D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表示,美国已经表明反对任何影响台湾现状的措施;埃雷利强调,美国相信两岸对话是解决问题的方式(2004年1月6日《参考消息》)。
5.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高一语文 必修一 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信笺践行栈道浅浅水声B、瞭望獠牙积潦星火燎原C、木屐孱头潺湲削足适履D、稂莠踉跄阆苑琅琅书声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A、陨身不恤风神潇洒炯乎不同炉火纯清B、涕泗交流绽露头脚左顾右盼步履稳健C、黯然神伤雷励风行酣畅淋漓不能自已D、默默含情鸦鹊无声佳作迭出短小精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D、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的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天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④告诉你的朋友,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A、⑤⑥①②④③B、⑤③②⑥①④C、⑥③②⑤①④D、⑥⑤①④②③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A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A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夏商直到春秋时期,文学传播以口头传播为主。
那时虽然有了甲骨、金石、竹木简及帛丝等文字载体,但是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它们在文学传播方式中还不能居于主导地位。
《汉书》中有“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全在竹名故也”。
也就是说,《诗经》虽然在秦代被焚毁,但是汉代还能完整保留下来,就是因为人们口口相传,不完全是依靠竹帛的记录。
西汉以后,直至唐代,随着统治者对文学典籍的重视,特别是造纸技术的不断提高,萌芽于先秦时期的抄写才真正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
魏晋时期甚至出现了“佣书”,即专职抄写员。
“佣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文字的传播速度。
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为世人追捧,出现过“每有一诗到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的场面。
至于雕版印刷,有史可考的说法是源自唐初。
进入五代时期,雕版印刷得到了统治者的鼓励。
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清人编著的《书林清话》记载:“书籍自唐时镂版以来,至天水一朝,号为极盛。
而其间分三类:曰官刻本,曰私宅本,曰坊行本。
”描述了宋代雕版印刷呈现的特征——宫府、私人和民间集体共同参与,刻书地域分布广泛,书籍种类和数量众多。
《宋史•邢禺传》载:景德二年(1005年)夏,宋真宗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邢禺回答说:“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
”这当中就包括为宋朝统治阶层所推崇的韩愈作品集。
(摘编自郭平《宋代印刷术繁荣放大韩愈影响力》)材料二:北宋初期到中期,是印刷术逐渐成熟并渗入日常生活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士人敏锐感受到了印刷术发展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
急遽增多的书籍对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士人不得不放弃抄本时代字斟句酌的反复咀嚼。
第三单元基础检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主题:生命的诗意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基础检测测试时间:62分钟满分:6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教考衔接](2024·湖南永州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①__。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按图索骥找到“桃花源”。
人们对不同的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②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
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
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__③__的《桃花源记》。
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
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试卷学校:斗鸡中学命题人:杨柳2020、9试卷说明:命题意图:本套试题为高一必修1第三单元检测。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作适当的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关注课本,自主学习;关注生活,快乐学习。
本命题意图在于体现新课标语文教学理念。
试卷结构:本试卷分为基本题(134分)和附加题(16分),满分为15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基本题为每个学生必答题,附加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典型试题例说:第20小题,既考查了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理念,又考查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基本题一、选择(第1---7题每题3分,第8题12分,共40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是()A.显宦(huàn)莅(lì)校屏(bǐng)息以待B.步履(lǚ)沉着(zhuó)涕(tì)泗交流C.潇(xiāo)洒蓟(sū)北大汗淋(lín)漓D.精悍(hàn)激亢(kàng)手舞足蹈(dǎo)2.加黑的字注音和解释都对的一组。
()A.寥落(liào稀疏)黯然(àn昏黑)攒射(cuán聚,凑集)喋血(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B.浸渍(zì浸)噩耗(è惊人的)不惮(dàn怕)立仆(pū倒下)C.菲薄(fēi微、薄)踌躇(choúchù犹豫)血痕(héng痕迹)赁屋(lìng买)D.长歌当哭(dàng当作)殒身不恤(xù畏惧)桀骜(jié’áo性情暴烈)屠戮(lù合力)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搏设法乘凉逆来顺受 B.沧桑竹篱虫蛀人才倍出C.轶事包袱吠叫委屈求全 D.装潢作揖熬煎甘之如怡4.下列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他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B.他是个心地坦率的人,刚一见面,就肆无忌惮地跟我们谈起他自己内心的感受。
C.老人家身体硬朗,十分健谈,谈到高兴处,十分开心地笑着,八十六岁的大爷仿佛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
D.陈老师今天满面春风,神采飞扬,他的一个学生考取了清华大学,人们从他流露出的和颜悦色和赏心悦目中能够读懂他内心的激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学将继续扩招,我省录取的比例有望达到二比一。
B.今天,一股由疏而密、由徐而快的网络世纪风已经登陆中国,并且正以一种令人炫目的速度扫荡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
C.冬天星湖地区的景色有些凄清:湖水结了冰,四周枯草萋萋,树林里落满了橡子与松果,到处是一片寂静。
D.张洪决定利用“五一”节的七天假期到中甸旅游。
妈妈在为他准备行装时反复叮嘱:出远门要穿好鞋,每天晚上要用热水泡泡脚。
6.为下面短文的空缺处选择一个贴切的比喻。
四面是柳枝篱笆,篱笆上爬满豆角秧,豆角秧里还夹杂着喇叭花藤萝,像_____ ___,墙里是一棵又一棵的桃树、杏树、山桂树、花红果子树,墙外是一些杨、柳、榆、槐、梨树,就像是墙上的两道铁箍。
A.童年的五彩梦。
B.绣着红花的蓝布裙。
C.二姐出嫁时坐的彩轿。
D.密封的四堵墙。
7.选出下列表述中无误的一项()A.远在春秋时期,我国的诗歌就取得了辉煌成就,《诗经》中的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合称“风骚”,影响极为深远。
B.韩愈、柳宗元提倡用词典雅、讲究对偶和韵律的古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
C.觉民、鲁妈分别是巴金的《家》和曹禺的《雷雨》中的人物。
D.《茶花女》《基督山伯爵》分别是法国大仲马、小仲马父子的作品,《简·爱》《呼啸山庄》分别是英国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姐妹的作品。
8、阅读节选课文,回答问题。
(1)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共6分)1.本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比喻论证D.类比论证2.“其”指代的是()。
A.煤的形成B.大量木材C.结果却只是一小块D.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3.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的态度是()。
A.赞成B.不赞成C.认为有可取之处D.指出其消极的方面(2).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3分)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划线句子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划线句子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
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划线句子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
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划线句子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3).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3分)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______。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A.倒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B.倒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也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C.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实在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D.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二、默写与填空(每空1分,共24分)9. 真的猛士,,。
?,,,。
,,。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惨象,;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
10.《小狗包弟》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这篇文章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除此之外,他还有长篇小说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又被称为“________”三部曲。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共30分)(一)。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
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
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
我自已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
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
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
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
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
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
……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这绝不是容易的事。
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
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这绝不是容易的事。
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
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1.第一节中两个“包袱”的具体意思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为什么说“终于”,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第二节主要借助什么回忆往事的?说说其所用艺术手法及好处。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节选部分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主要是如何表达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鸟梁实秋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
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
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
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
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
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
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