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评课

苏教版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评课

苏教版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评课苏教版是一套教育教材,其中包含了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本文将对苏教版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进行评课。

一、引言在数学学习中,加法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运算方法。

对于三位数的加法,在苏教版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培养学生对三位数加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二、教材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是关于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其中,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加法的概念和应用。

1. 例题解析教材中的例题通常以生动的图示和详细的步骤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

例如,通过揭示各个位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逐位相加,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

2. 练习题设计教材中的练习题设计合理,既考察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技巧。

练习题的难度逐渐递增,从简单的数值计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苏教版三位数加法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 启发性提问教师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将两个三位数相加?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和总结加法的规律。

2. 认知冲突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感受到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道较复杂的三位数加法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渐解决认知冲突,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苏教版三位数加法的教学评价旨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1. 同步练习教材中设有同步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对三位数加法的掌握情况,并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2. 课堂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知识点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知识点

第二章和第四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二、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三、被减数中间带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放到十位上,再从十位退1当 10放到个位,这时十位上剩9。

四、加法验算方法可以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来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来验算。

五、减法验算方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差加减数来验算,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六、加减法估算方法按照四舍五入法把两个加数估成整十(看个位上的数)、整百(看十位上的数)、整千(看百位上的数)数(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再相加减;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有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估算的时候要估多或估少一些。

七、记忆最大的一、两、三、四位数分别是9、99、999、9999;最小的一、两、三、四位数分别是1、10、100、1000。

八、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1.比较大小。

(1)25+1525+51 (2)35+66+35 (3)76-1276+12 (4)60-1460-41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197≈ 408≈ 569≈ 887≈373≈ 521≈ 678≈ 999≈254≈ 358≈ 467≈ 733≈3.口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4.列式计算598+204= 307+448= 240+380=572-353= 860-390= 473+218=276+361=348+587= 743-489=5.小熊现在上学了,在上学的路上它已经走了55米,离学校还有35米,小熊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6.小象说:妈妈,我今年3岁,妈妈你多大了?大象妈妈说:你出生时我29岁。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79
432
542
373
- 1 6 9 验算:+ 11 61 9
373
542
10
615
158
- 4 5 7 验算:+ 41 51 7
158
615
625
239
- 3 8 6 验算:+ 31 81 6
239
625
458
827
+ 31 61 9 验645
+ 21 61 7 验算:- 2 6 7
276 -1 8 9
87
哪一位上的数不 够减,从前一位退1。
8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从个位减起。
数位对齐。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 减,要从前一位退1……
9
三、自主练习
1.计算并验算。
432-153 458+369
542-169 625-386
615-457 378+267
432
279
- 1 5 3 验算:+ 11 51 3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 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一、新课导入
身高体高是个个儿半一球身形青,,背金上黄背圆着脸七喜颗盈星盈,, 一天个上小一姑只蚜天娘鸟虫天,,见对生用了着在线最太水拉怕阳中着它笑央跑,,,蔬结身不菜的穿怕丰果粉大收实红风全数衫吹靠不,,它清坐就。。在怕绿细船雨上飘。。
2
二、你问我说
645
378
11
2.
望天树比 油棕多多少棵?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35-276=159(棵) 答:望天树比油棕多159棵。
12
3.找规律,填一填。
677
750
871
606
548 129
419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2. 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熟练运用不连续进位进行加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掌握计算法则。

(2)教师讲解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4. 巩固与应用(10分钟)(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新课讲解”部分中的“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

补充和说明: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指的是在三位数加法运算中,不是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加都会产生进位的情况。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验算(不连续进位)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验算(不连续进位)
228
仔细观察比较这三道竖式,它们分别 是哪一位满10,向哪一位进1的?
我会笔算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42+405
74+794
303+28
895+602
我会观察
2.比较每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13+605= 918 87+252= 339 943+154= 1097 605+313= 918 252+87= 339 154+943= 1097
山地自行车多少元?
243 + 11 7 5
418
验 175 算:+ 2 1 4 3
418
答:山地自行车418元。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要注意:
1.( 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一)。
试一试
643+752= 1395
643 + 17 5 2
1395
752 验算 + 16 4 3
1395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如果结 果相等就说明计算正确。
34 + 51 7
91
142 +18 6
45+25=70
54+28= 82 34+57= 91
54+32=86 29+36=65
36+47= 83
48+28=76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验算 (不连续进位)
4 同学们制作了一批树叶粘贴画,选出142幅放进 橱窗展览,还剩86幅。
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一共制作了多少幅?
142+86= ( )
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先动手算一算, 再和同学交流。

二年级数学下册(1)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1)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

=379
=456
2 12 +4 0 6
61 8
67 +3 1 2
37 9
4 04
+ຫໍສະໝຸດ 5245 6=922
=111
=422
9 87
8 69
4 99

6 5 -7 5 8 -
77
92 2
11 1
42 2
3个百加2个百是5个百 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 5个百加3个十是530
320 + 210 = 53(0 只)
我会用竖式算。
百 十个 位 位位 3 20 +2 1 0 5 30
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 ?
一队有320只 二队有210只 求少多少只,用减法计算。 320 - 210 = (只)
320 - 210 = 11(0 只)
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你能提出什 么问题?
你问我说
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 ? 一队有320只 二队有210只 一共多少只,用加法计算。 320 + 210 = (只)
320 + 210 = 53(0 只)
32个十加21个十等于53个十 53个十是530
320 + 210 = 53(0 只)
百 十个 位 位位 3 20 -2 1 0 11 0
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 ? 二队有210只 三队有86只 用算珠摆一摆
百十 个 29 6
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 ?
二队有210只 三队有86只
用竖式算一算
210 + 886
296
自主练习 1.
477
839
569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教学反思笔记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教学反思笔记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教学反思笔记上周学习了《三位数的加法笔算》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三位数的笔算和加法的验算,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两位数加法口算和笔算,以及整十、整百数加法口算方法。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笔算方法是列竖式,列竖式计算难点是:(1)相同数位要对对齐,从个位加起。

(2)由“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类推出“十位相加满10,要向百位进1”。

难点是在学生的计算中对计算方法的迁移:百位相加满10,要向千位进1的方法。

也有不连续进位的,加深学生理解:三位数加法笔算中,有连续进位的;有个位、十位上同时满十的,也有十位、百位上同时满十的。

即: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

学生虽然有了两位数笔算的学习经验,但竖式笔算过程中对于当某个数位相加满十向前进1的过程错误较多,特别是连续进位的笔算,部分学生往往丢掉向前一数位进的1,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

本部分内容的难点是验算,验算的方法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验算的过程,在书写格式上部分学生不正确,有丢了“验算”的,有验算后结果与竖式计算结果不一致的等,这些错误都说名学生对竖式笔算的方法没完全理解,特别是交换了相应加数的位置后,当两个加数的位数不一样多的时候,有些学生就出现了:不同数位上的数字对齐并相加的现象,结果就错误了。

有些学生在笔算和验算过程中总会有些小错误:(1)竖式计算中数位没对齐。

(2)当某个数位相加满十后,会忘记向前一位进1。

(3)验算时忘记写“验算”两个字。

(4)计算结束后会忘记横式后面的结果。

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错误,往往造成一些学生成绩的差距,也说明学生缺乏良好的笔算习惯,缺乏细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同学们去社区做好事,每组6人或9人,都正好不多也不少。

去社区做好事的同学至少有()人。

A.3 B.9 C.18 D.54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奇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A.质数B.奇数C.偶数3.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连续进位)》教案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连续进位)》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三位数加法中连续进位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连续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而有的学生在处理进位时还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尝试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连续进位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在讲解过程中,我还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让学生产生混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运算。以下是教学重点细节:
a.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法则,包括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逢十进一等。
b.连续进位的概念及处理方法,即当某一位相加结果大于或等于10时,要向高位进位。
c.通过实际例题,如123+456和789+357,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步骤和技巧。
2.提升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三位数加法中的连续进位问题,形成严密的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购物找零等实际问题,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注重计算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列举以下例题及练习题:
a. 123 + 456
b. 789 + 357(含连续进位)
c.练习题:随机生成三位数加三位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5.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参考答案】550。
8.下面算式中的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字,相同的图形代表相同的 数字,想想它们分别是几?
△○ □ + △○
8 12
【参考答案】 △=7 ○=3 □=9 讲评:因为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字,从百 位上看△可能是8或7,如果是8,十位上8加上一个数要向百位进一,百位上 就变成9了与题目矛盾,所以只能是7;十位上○+△=1,○可能是4或3,不 管是4还是3,结合个位考虑(个位要向十位进一),只能是3;那么□就是9。
14 36
4.直接写得数。 7+48= 55 36+60= 96 76+15= 9140+65= 105 27+8= 35 30+66= 96 66+51= 11738+42= 80
5.用竖式计算。
(1)
65
+ 435
(2) 5 7 4 + 368
(3) 5 7 6 +识点1: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计算时要记得加进上来的“1”。 【例1】用竖式计算。
6 69 + 247
【讲解】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个位上的9加7,得16,在个位上 写6向十位进一;再用十位上的6加4再加上进上来的1得11,在十位上写1, 向百位进一;百位上的6加上2,再加上进上来的1得9,结果就是916。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汇报人:XXX
目录
复习巩固
01.
课堂讨论
03.
新课导入
02.
延伸拓展
04.
复习巩固
先笔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85+47= (2)29+36= (3) 87+25=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反思首先,针对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

可以通过呈现一些简单的数字组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问题的讨论指导学生建立起对数字的直观感知,帮助他们了解每个数字的大小,以及进行逻辑推理。

其次,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加强练习。

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引发他们的兴趣,并通过赋予问题生活情境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片面思维和计算能力。

同时,可以逐步增加题目的难度,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解题思路和方法。

此外,在课堂中,我还发现了学生对进位和借位的理解不够透彻。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物质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本质。

可以准备一些小球或其他小物体,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进位和借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准确地运用进位和借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另外,我还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操作,缺乏对过程的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在课堂中引入适量的口算练习。

通过口算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步骤,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运算。

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口算游戏,增加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和复习。

可以将一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已学内容,并进行巩固练习或小测验。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和纠正错误,并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位数加法教学过程的反思,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我相信,只有不断反思和完善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修改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修改版]

第一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十位向百位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口算。

4+650+9060+90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2.笔算。

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4. 出示例题,学生读题,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幅?”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2+86=?(幅)提问:你会用竖式算出142加86的和吗?大家来试一试吧。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重点说说十位上4加8得12应如何继续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写在横式上。

谈话: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学生验算。

)2.教学“试一试”。

请大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643+752=?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计算方法,交流计算方法,讨论6加7得13怎么继续算。

再让学生交换加数位置,用竖式验算。

3.总结计算方法。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加法,能不能总结一下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逐步形成如下认识:(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某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注意最后一题“百位满10向千位进1”。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分别做每组上下两题,观察两个加数,发现上下两题交换位置,两人相互检验。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不要求做得快,只强调全做对,并认真验算。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反思《《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1、《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反思“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见面课教学反思9月27日上午,我上了入职以来的第一次见面课。

上课的内容是“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一节课下来,前辈们关于我的课堂,赐予了许多建议和评价。

让我清晰的相识到今后在教学中应当努力的重心和开展的方向。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复习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迁移引申出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计算方法和步骤。

2、学生通过自主思索,理解三位数加法笔算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算理。

驾驭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学生相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但在详细的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很好地围绕教学目标去组织我的教学,虽然整个教学流程还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却做得很薄弱,老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赐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

把学生框在了自我的教案中,牵着学生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扩展。

详细的缺乏主要表此时此刻一下几点:个人素养方面:1、三笔字的书写有待加强,特殊是黑板字的书写,应当做到工整简洁。

没有适时地发挥出板书应起到的作用。

如板书学问点,板书的引领作用。

2、教态的亲和性。

在讲台上随意走动,没有和学生进展眼神的沟通,读不懂学生眼神中流露出的状态和想法。

3、语言的不严谨,提问的问题不够严谨或是多余。

平凡话水品有待提高。

组织教学方面:1、老师主导,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2、练习活动的`单一性,只有点名提问、上黑板上算一算,应当多些形式如“女生读题,男生答复”“一二大组和三四大组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有准”等等活泼课堂的组织内容。

3、练习时间太少,对于新课的学问,学生在已有的学问水平上,很快就能承受了,老师不应当把大局部的时间放在讲解上,而是把时间用在给学生练习上,对于练习质及量,老师还可以适当的加大一些,学生实力强的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四单元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及估算(课件)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第四单元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及估算(课件)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两个加数的十 位上的数相加, 1+8=9,在得数 的十位上写9。
百位上的数直接 落下来,在得数 的百位上写2。
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及估算
练一练:
用竖式计算并说说计算方法。
212+406=
987-65=
618
922
212 +406
618
987 - 65
922
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及估算
60+20+20=100 20+30+60=110 30+70+20=120 120>110>100 答:下列)的笔算及估算
作业布置
1.自主练习2、4题。 2.你能估算317+112= 585-195= 吗?说一说你是如何估算的?
随堂检测
1.填空(1)两个加数都是 132,和是(
),列式为

)。 26(42)一个数比 530 少 310,这个数是
( 132)+1,32列=2式64为(
)。
220 530-310=220
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及估算
2.跳绳比赛中,小红每分钟跳 123 个,小明每分钟跳 65 个, 小兰每分钟跳 149 个。 (1)小红和小明一分钟一共跳了多少个?
故事书有320本,音乐书 320+210=530(本)
可以这样想。
有210本,求两种书的总
数量,算式是320+210。 32个十 + 21个十 = 53个十 =
怎么进行口算呢?
530
也可以这样想。
3个百 + 2个百 = 5个 2个十 + 1个十 = 3个

小学数学三年级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小学数学三年级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知识梳理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2、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三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有些区别,但是方法是一样的。

3、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4、被减数中间带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放到十位上,再从十位退1当10放到个位,这时十位上剩9。

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情况典题探究例1:列竖式计算25+78=例2:里竖式计算138+87=例3:245-127=例4: 301-123=演练方阵A档(巩固专练)一、我会填.1.被减数= + ,加数+加数= .2.△-433=97,求△,列式为:+ =△,△= .3.检验702-427=275时,可以用加,看是否等于;或者用减,看是否等于.4.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和比差大.5.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6.在横线里填上“>”“<”或“﹦”.580-80 430+80755-155 347+253705-245 643-57358+146 197+317.二、直接写得数.7. 26+34= 90-17= 800-150=16+25= 71-14= 38+6=230+460= 67+16=三、列式计算.8.一个数比367多233,这个数是多少?9.两个加数的和是548,已知一个加数是286,另一个加数是多少?10.减数是268,差是507,被减数是多少?四、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11.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869+437= 805-418= 1367+563= 1000-392=五、解决问题.12.一家商场做促销活动:电话机原价350元,现价125元;照相机原价2488,现价1689. (1)电话机便宜了多少元?(2)相机便宜了多少元?13.四年级有男生286人,女生265人.其中有176名同学报名参加了长跑,有多少名同学没有报名?14.花店里上午运来530枝百合,卖掉了274枝.下午又运来325枝.(1)现在花店里有多少枝百合?(2)一天共运来多少枝百合?15.实验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28人,四年级有学生285人,五年级有学生240人,大礼堂能坐900人,三个年级的全体同学到大礼堂开会,座位够吗?用算式说明你的理由.16.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上有乘客986人,到济南站下车639人,上车587人,这时火车上的乘客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时火车上有乘客多少人?B档(提升精练)一、比一比,看谁最先爬上椰树。

苏教版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评课

苏教版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评课

苏教版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评课一、引言在数学教育中,加法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操作之一。

学习和掌握加法的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发展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以苏教版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评课为主题,探讨如何教授三位数的加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评课和优化教学方法。

二、三位数的加法笔算教学方法2.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三位数的加法的基本步骤;2.能够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3.熟练运用进位和不进位的方法。

2.2 教学准备为了顺利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评课,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三位数的加法练习题;2.黑板、白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3.教学课件;4.动手教具如计算器等。

2.3 教学过程以下是本节课的详细教学过程:2.3.1 复习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通过复习对学生进行预热。

可以提问学生一些简单的加法题,如:245 + 137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口算或者列竖式的方法解题,并逐步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运算规则。

2.3.2 引入新知识教师可以使用教学课件或黑板上的示意图,引入三位数的加法概念。

通过展示示意图,说明三位数的加法需要从个位、十位到百位进行逐位相加。

2.3.3 操作演示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三位数加法题目,通过操作演示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三位数的加法步骤。

具体步骤为:1.从个位开始,将个位上的数字相加。

如果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需要保留十位上的进位;2.在十位上继续相加,并加上之前的进位值;3.在百位上相加,并加上之前的进位值。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演示过程中,应使用清晰的语言、慢动作和逐步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每一步的操作。

2.3.4 学生练习在学生理解了三位数的加法步骤后,教师可以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

教师应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以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三位数的加法方法。

2.3.5 实际应用为了提高学生对三位数加法的兴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 2 7□ 5 3 + 4□ 7 2 5 □
4 9□ □ 9 9 1 + 4□ 9 □ 9 0 □
总结: 加法笔算,按数位对齐,从个 位算起,满10进1的方法,就可以 正确计算;验算加法可以交换加 数再算一遍。
+
6 0 5 3 1 3 9 1 8

+
2 5 2 8 7 3 3 9
74+794=768
449+98=537
303+28=583
+
7 4 7 9 4 7 6 8
+
4 4 9 9 8 5 3 7
+
3 0 3 2 8 5 8 3
74+794=868 + 7 4 7 9 4 8 6 8
449+98=547
+
303+28=331 + 3 0 3 2 8 3 3 1
4 4 9 9 8 5 4 7
这个剧场能容纳500人。哪两个年级安排 在一起比较合适?要安排几场? 二年级:198人 三年级:270人 四年级:201人 五年级:281人 198+270=468(人) 201+281=482(人) 答:二年级和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 安排在一起比较合适,要安排2场。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张玲玲
笔算下列各题。 27+43=70 59+36= 95 59 27 + 316 + 41 3 70 95
数位对齐,个位算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一共制作了多少幅?
用竖式计算643+752,并验算。 643+752= 1395 643 752 + 1 7 5 2 验算 + 1 6 4 3 1395 1395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数位对齐,个位算起,满10进1。
1
1
1
3 2 6
4 9 2
14 6 9
=918
+
=339
+
=1097 9 4 3 + 1 5 4 1 0 9 7
3 1 3 6 0 5 9 1 8
=918
8 7 2 5 2 3 3 9
=339
=1097 1 5 4 + 9 4 3 1 0 9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