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造型美学设计与评价
桥梁设计美学性能评价初步研究
![桥梁设计美学性能评价初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34b4661eb91a37f1115c85.png)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桥梁建设以令世人惊叹的规模和速度迅猛 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桥梁的大量建设,桥梁设计的美学问题也 集中暴发出来,如:1) 大型桥梁美学设计重主体结构而忽视附属结构: 2) 景观桥梁重自身美感而忽视与周围环境协调:3)高速公路各跨线桥 美学设计缺乏统一考虑与协调:4) 城市互通立交各匝道桥之间缺乏区 分和呼应;5) 业主把“新、奇、特”的“视觉冲击”作为片面追求的 目标;6) 桥梁设计美学评价中没有量化指标,美学评价感性色彩较浓 等等。因此,为在桥梁设计中客观评价设计方案的美学效果,有必要引 入更 为量化 的美 学指标 。
纳起来就是处理好桥梁与环境的协调、桥梁自身的协调两大类关系。处 理j 办 调问题的 一般方 法,见表 2:
7表2协调方 法
协调类型
协调内容 协调方法
桥 梁自身 与环境协调
形式 体量 功能
自然 环境
城镇环境 邻近建筑物
各部分构造形式不混乱、造型相称 各部 分体 曼相 当 各部分构造形式正确反映实际功能 从形态特征上获得和谐 多 采用自 然 的装饰
1桥梁设计 美学评价 量化
从主观上讲,桥梁设计美学评价表现为人们对桥梁及其周围地域 环境“景观价值”的认识。这包括设计过程中的模拟评价和建成后的使
用评价,内容涉及使用者的体验( 如行人和乘车人对远景、近景以及夜 景的观翱和桥梁对周围地域景观的改善、维护与创造。
美 学评 判测 量有 多种 方法 ,其 中常 用的 两种 方法 是: 评分 法 ( Sc eni c Be a ut yEst i ma t i on) 和 比较评判法( La wof Compar at i ve Judg— me nt ) 。评分法通过逐个评分制定一个反映优美程度的景观度量表。比 较评判法有两种比j 唆盒径,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本文采用评分法 对桥梁设计进行美学评价,该方法易于对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进行量 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甚至可以改变权重因子以适应不同桥梁( 或方 案) 的评分要求;对权重因子或评价因子进行合理改变并不会影响评价 本身的合 理性。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0a24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3.png)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
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设计,其特点是主要承重结构由斜拉索来支撑。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线条简洁流畅:斜拉桥的设计注重线条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斜拉索在桥梁上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曲线,与桥面和桥塔的结构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动感十足的造型。
整个桥梁呈现出线条简单而流畅的美感。
2. 结构稳定坚固:斜拉桥的斜拉索是通过对桥塔的牢固支撑来承载桥面上的荷载。
这种结构使得斜拉桥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能够跨越较长的距离。
这种简洁而坚固的结构造型给人一种宏伟和稳定的美感。
3. 光影效果丰富:由于斜拉桥的结构特点,桥面上会出现复杂的光影效果。
阳光透过斜拉索的空隙,在桥面上形成迷人的光影变化。
这种光影效果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增加了桥梁的美学价值。
4. 全景视觉体验:斜拉桥常常位于风景优美的地区,比如河流、湖泊或海洋旁边。
从斜拉桥上眺望,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
斜拉桥的设计考虑到了游览者的观景需求,在桥面上设置了观景平台或观景窗,使人们能够全方位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总的来说,斜拉桥以其简洁流畅的线条、稳定坚固的结构、丰富多样的光影效果和壮丽的全景视觉体验,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一种城市景观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桥梁美学
![桥梁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0f5681140b4e767f5acfce1b.png)
K.C.Ruck Bridge
城市桥梁表现的桥梁空间美
担负城市交通功能 整合周边地段环境 融合城市文脉结构 标志城市空间定位 延伸城市休闲空间 结合环境生态治理
桥梁建筑的环境美
所谓“环境”就是一种固定、半固定与非固定元素的组合体, 环境美既环境质量。
桥梁环境美主要体现在桥梁与环境的协调。
协调性要求在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 给予稳定的关联性,取得视觉与力的平衡 。 “协调”有表面浅层次形式上的协调和深层次思想信息上的协调, 前者构成表达方面,后者构成内容方面。
3、连续性,就是色相、明度、彩度之间关系的近似性、逻辑关系。
4、主从性,就是色彩的构成中必须有明确的主从关系,不能主从不分。
韩家店一号大桥
在桥梁上使用不同颜色的涂料时,应该力图 均匀自然,过渡平顺,应杜绝颜色的突出或 突然中断。
天津金刚桥
重庆沙溪庙嘉陵江大桥
某中承式拱桥
桥梁造型的韵律美
建筑之所以被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就是 在于它们的美的感染力都是通过节奏和韵律 来体现的 。
桥梁的整体美
桥梁装饰
桥梁装饰的作用
保护桥梁结构本身
使桥梁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表现桥梁结构艺术魅力
中国古桥装饰
欧洲桥梁的精美装饰
桥梁装饰(续)
装饰的观念与风格都是在自觉与不自觉, 有意识或无意识之间形成的。
桥梁装饰观念的 形成与改变
它的深化与转移,必是伴随着一定时代, 社会的要求, 是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 发展变化的反映。 简洁朴素,繁华装饰,简洁朴素,……, 总是波浪式地反复前进
“少既是多”——当代桥梁装饰观 Less is more
桥梁附属建筑
最初是为了保护桥梁结构的目的而建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剖析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83b2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0.png)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剖析近年来,桥梁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成为了艺术品和城市地标。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桥梁的形式美、结构美和材料美三个方面对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进行深入剖析。
一、形式美形式美是桥梁设计中最直观、最容易感知的美学要求。
桥梁的形式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自然或城市景观中。
首先是桥梁的曲线美。
弯曲的桥梁线条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以柔和、流畅的美感,例如伦敦塔桥的悬臂和拱形结构。
曲线设计还可以增加桥梁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优化桥梁的结构性能。
其次是桥梁的比例美。
设计师应根据桥梁跨度、长度和高度等要素合理确定桥梁的比例关系,不宜过度庞大或细小,保持桥梁整体的和谐美感。
最后是桥梁的色彩美。
选用适宜的涂料和颜色,使桥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例如,黄石大桥的金黄色与周围的山水相得益彰,打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结构美结构美是桥梁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美学要求。
桥梁的结构应该合理、稳定,并展示出美感。
首先是桥梁的稳定性。
桥梁作为载重交通工具,其结构设计必须保证足够的稳定性。
合理的桥梁结构设计能够承受预期负载并抵抗外来力,使桥梁长时间保持稳定。
例如,钢拱桥的结构设计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具有优雅的外观。
其次是桥梁的流畅性。
桥梁设计中,流线型结构能够减小空气阻力,降低风压对桥梁的影响,并增加桥梁的美感,例如苏通大桥无锚段斜拉桥结构的非线性外形。
最后是桥梁的透明感。
通过使用透明材料和开放式结构设计,可以营造出桥梁轻盈透明的美感。
例如,水立方钢结构体育馆外立面的通风网络结构给人一种空灵的美感。
三、材料美材料美是桥梁设计中常常被忽视的美学要求。
合适的材料选择能够提升桥梁的美感,并保证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首先是桥梁的材质选择。
桥梁的主要材质通常包括钢、混凝土、木材等。
设计师应根据桥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使桥梁的结构性能、外观和寿命得到平衡。
例如,赛尔福大桥的钢结构使其具有高强度和轻盈的外观。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b8e9d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c.png)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在桥梁建筑领域,桥的美学与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桥梁不仅是连接两个地点的工程结构,更是城市景观中的艺术品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设计与欣赏桥梁时,我们需要关注桥的美学特点,以及其所体现的艺术价值。
一、桥梁的美学特点桥梁作为一种工程结构,其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的优美一座优秀的桥梁应该具备流畅而优美的线条。
线条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桥梁所处环境的审美需求。
有些桥梁的线条柔和曲折,给人以温柔柔美的感觉;而有些桥梁的线条则强烈而刚硬,给人以力量与稳定感。
线条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结构上的需求,更是为了营造出桥梁独特的美感。
2. 材质的选择桥梁的材质选择也对其美学特点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座用石材建造的古桥与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现代桥梁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不同的材质可以带来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从而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
3. 融入周围环境桥梁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一座能够与自然景观、城市街道、建筑物等相协调的桥梁,将给人一种和谐和愉悦的感觉。
设计师们通过精心的规划和布局,使得桥梁不仅是一座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1. 设计阶段在桥梁建筑的设计阶段,设计师们需要考虑桥梁的功能性、结构性以及美学特点。
设计者首先要确定桥梁的用途和功能需求,例如是承载车辆还是行人,是穿越江河还是跨越高山。
接下来,设计师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确保桥梁在承受荷载的同时保持稳定。
最后,设计师需要注重桥梁的美学设计,包括线条、材质和周围环境的融合等方面。
2. 桥梁的欣赏与桥梁建筑的设计相对应,桥梁的欣赏需要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桥的线条美感、材质质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来获得美的体验。
此外,在欣赏桥梁时还可以关注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探索背后的故事与人文价值。
三、桥梁的艺术价值桥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仅是一种工程结构,更是艺术的产物。
桥梁结构艺术认识、创造与评价
![桥梁结构艺术认识、创造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f94bab269dc5022aaea0075.png)
桥梁结构艺术:认识、创造与评价陈艾荣盛勇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上海 200092摘要:桥梁作为公共建筑物,以其实用性、巨大性、固定性、永久性和艺术性极大的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本文首先从美学的角度,讨论了如何认识桥梁的美,然后从技术层面阐述了桥梁的造型设计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桥梁造型的评价。
作者认为,桥梁作为结构艺术,其美是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得到的。
1桥梁美的认识爱美是人的天性。
自古以来,人类在为生存而斗争的过程中,追求美,认识美,创造美,展现美。
桥梁作为公共建筑物,是人类根据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支配下,通过精心设计而创造出的人工构造物,是人文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桥梁以其实用性、巨大性、固定性、永久性和艺术性极大的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在桥梁美的认识中,应注意以下美的属性:美的客观性:美作为一个存在是客观的,其客观基础具体是指其形态,材料,结构,技术和功能等;美的主观性:美与丑的判断是与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紧密相联系的;美的相对性: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主观、客观因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审美观念的变化。
也正是因为美的相对性,才有桥梁的千姿百态,才能有丰富的美的感受;美的社会性:美具有相对性,并非没有一定标准。
不能引导到绝对的相对主义,认为美没有一定的标准。
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能否认美的社会性,即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里,有较统一的,能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的审美标准。
如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桥梁以繁琐的装饰为美,而20世纪末则普遍倾向于简洁明快、纤细流畅。
但无论如何,多样统一、比例和谐、均衡稳定、韵律优美等仍不失为各个时期美的基本原则。
1756年,英国艾萨科·瓦尔在其《建筑的整体》中就曾提出“审美要持全面合理的态度”,要综合考虑材料、结构、经济、功能、美观等因素。
十九世纪建筑师雷诺(Francois Leonce Reynard)主张建筑艺术是功能和美的结合,他所说的功能就包括了实用的含义,并且认为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实用的方面,二者并不矛盾。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考虑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考虑](https://img.taocdn.com/s3/m/b4ff6f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9.png)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考虑桥梁,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建筑结构,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输的实用功能,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城市和自然景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现代桥梁设计中,美学考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仅关乎桥梁的外观,更涉及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文化内涵的体现以及人们心理和情感上的感受。
一座成功的现代桥梁设计,首先要在形式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线条的流畅与简洁是关键之一。
简洁的线条能够展现出桥梁的力度和稳定性,同时又不失优雅。
例如,斜拉桥的拉索与桥身形成的优美弧线,或者悬索桥主缆与吊杆构成的几何图形,都给人一种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
此外,比例的协调也至关重要。
桥梁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桥塔的高度与桥身的长度、桥面的宽度与桥跨的跨度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权衡,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美观。
色彩在桥梁美学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恰当的色彩选择可以增强桥梁的视觉冲击力和识别度。
在城市环境中,一些桥梁会采用明亮而活泼的色彩,与周边的建筑和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存在;而在自然景观中,桥梁的色彩则往往会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色调,如灰色、绿色等,以达到融入自然的效果。
比如,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桥梁,若采用与山水相近的色彩,会让桥梁仿佛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而不是突兀的存在。
除了形式和色彩,材质的运用也是现代桥梁美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和光泽,能够为桥梁带来独特的外观效果。
钢材的冷峻与坚韧、混凝土的质朴与厚重、玻璃的通透与轻盈等,都可以根据桥梁的设计理念和环境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同时,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也为桥梁美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高强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其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创造出更加新颖和独特的造型。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还需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桥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山川、河流、城市建筑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景观。
在设计时,要尊重和呼应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桥梁美学赏析
![桥梁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8af78b84868762caaed5f2.png)
这是在网上搜索的一张图片。
虽然不知道它是哪里的桥,但是当它出现时让我眼前一亮,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我认为吸引我的第一点是这幅图的背景效果。
图片以宜人的自然风景为背景,翠绿中不乏铁锈红等各色植物的点缀。
倾泻而下的瀑布更让人联想到幽静山谷里远离世俗纷争的惬意和洒脱,也许还是一种发泄和放肆。
而桥的颜色接近于瀑布和背后的山石之间,三者的颜色相近却并不同,让桥梁在颜色上融入其中。
从质感上,远观过去桥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
将混凝土的本来颜色暴露出来,给人以石质般坚定踏实且朴实的感觉,与其它的材质相比能更好地和山体的岩石相融合。
因此,这座桥与环境的和谐美是毋庸置疑的。
试想这幅图片里没有这座桥,那么我们会觉得它虽然美,但是与其它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相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有了这座桥,就等于是溶现代化技术和建设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一体,当然有别于纯粹的自然风景图。
同样,如果这座桥不是建在这里,是以其它地方为背景,它或许就变得很普通,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它们相互存托,相得益彰才生成了眼前这幅美丽的画。
从桥梁本身来看,它的结构很合理。
一个大弓横跨峡谷,是桥梁的主要受力结构,它与桥面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
特别又在于桥身上挖出了大小不同的八个空洞,既达到了结构受力要求,又减轻了自身重量,使桥身变得轻盈,并且不会遮挡视线,不妨碍对后面风景的欣赏和空间上的开阔。
而且,各个拱的尺寸变化体现出了渐变的韵律美。
同时,桥梁工整的对称使它看起来不会那么随意,朴素中带着端庄,削弱了人行走于峡谷之间的危险感,使行人觉得安全。
在挖桥身孔洞时,大小各异,统一中有着变化,避免了其显得呆板的可能。
桥的护栏也挖出了与桥拱相似的弧形,变化中求者统一。
桥梁的线条中有水平线,垂直线以及弧线。
护栏顶以及桥面均是笔直的水平线,给人安全感,且自然地把行人的注意力延伸到桥头。
垂直线与水平线交错成栅栏形式,感觉更加稳定。
各种形式的拱式弧线增加桥梁的线条种类,避免其显得单调,且弧线给人柔和感,使桥梁更易于接受。
桥梁美学赏析
![桥梁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2af8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d.png)
桥梁美学赏析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
桥梁的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首先,桥梁作为人类技术的杰作,展示了人类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高超能力。
无论是古代的石拱桥还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桥梁都展示了人们对于建筑材料和结构力学的深刻理解。
通过合理的力学设计和结构布局,桥梁得以稳定地横跨河流、峡谷或道路,实现人类之间的连接。
桥梁的美在于它们能够表现出坚固和稳定的特点,同时又不失优美、轻盈的姿态。
其次,桥梁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设计师们常常通过桥梁的造型、构造和装饰,展示出对于美学的追求和创造力。
桥梁的形式多样,有拱桥、梁桥、悬索桥等多种类型,每一种桥梁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比如,古代的石拱桥常常采用对称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展现了古人对于协调和秩序的追求;而现代的悬索桥则通过曲线和线条的流畅性,展示了现代建筑的创新和现代性。
桥梁的美学还体现在其功能与环境的融合中。
好的桥梁设计通常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周围的美景和文化氛围。
一座桥梁所处的位置、横跨的河流或峡谷,都为它赋予了独特的景观价值。
桥梁所呈现的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得人们不仅仅欣赏到桥梁本身的美,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景观的美好。
此外,桥梁的美学还通过材料和颜色的运用得以体现。
不同的桥梁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颜色会赋予其独特的外观特点。
比如,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常常呈现出灰色或白色的外观,给人一种简洁、大气的感觉;而古代的石拱桥则以灰、青、红等多种颜色的石料构建,展现出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桥梁美学在于能够将建筑材料和颜色的运用与形式美、结构美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材料和颜色所带来的视觉愉悦。
综上所述,桥梁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从桥梁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艺术表现形式、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材料和颜色的运用等方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应用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212d6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7.png)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应用分析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桥梁设计要求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桥梁建筑既要契合应用层面的主要功能,又要彰显独特的美感,并在艺术层面体现一定的价值。
现代化桥梁美学在评判层面的标准不具备统一性,但在形式美与造型美层面务必保证统一,并与周围环境相互契合。
基于此,文章主要在桥梁设计工作中对美学应用展开探讨,着重阐述了生态类美学、色彩装饰类美学、造型类美学在桥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设计;桥梁美学;美学应用前言:桥梁建筑拥有普通建筑无法与之比拟的规模与独特特征,桥梁建造期间不可单纯依赖工程与建造人员,且艺术美与功能性无法兼得。
由此,在桥梁设计中对美学应用展开探讨,在满足桥梁具体应用功能的前提下,提升桥梁在艺术层面的整体水准,让桥梁设计美学在现代化背景下实现更深层次的创新与发展。
1 生态类美学在桥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1.1 人文生态美学的应用分析桥梁设计就美学角度而言,可以对人文资源予以巧妙应用,与人文生态实现深层次的结合,可以在视觉感官、通行等层面起到较好的效果,让桥梁自身的美学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就未来发展而言,桥梁在设计层面需着重思考如何为群众提供游览参观的机会,让群众通过游览参观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人文生态的自身价值,在应用及发展层面提高更好的效果。
例如:日本在建造岩黑岛大桥时,设计了游客参观中心,让桥梁自身与区域内的人文生态实现有机融合。
此种方法可让旅游行业的范围得到进一步延伸,又在间接角度增强了经济层面的效益,让城市文化在传播层面与生态实现了巧妙的碰撞,在人文角度强化了生态的内涵。
1.2 自然生态美学的应用桥梁工程建设项目较为庞大,要想削弱施工建设对周围自然生态形成的影响,需保证设计方式的科学性,合理强化桥梁工程在自然生态层面的建造效果,让桥梁与自然环境达到更高的适配度,提升桥梁在后期投入应用后的整体质量。
桥梁建造期间需跨越动物保护区域时,利用自然生态廊桥,加强动植物与桥梁之间的兼容性,避免各种负面影响。
鸭池河大桥美学赏析
![鸭池河大桥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ca29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3.png)
鸭池河大桥美学赏析鸭池河大桥是中国贵州省境内一座连接贵阳市与黔西市的过江通道,位于鸭池河水道之上,是贵黔高速公路的关键性工程。
该桥的建筑美学特色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桥体造型、结构设计、自然与人文元素的融合等。
以下是对鸭池河大桥建筑美学的赏析。
首先,从桥体造型来看,鸭池河大桥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以直线和流畅的曲线为主,展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
桥面宽度达到双向四车道,并配备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保证了交通的顺畅。
同时,桥梁的跨度达到了1450米,使得整个桥体显得气势恢宏。
在色彩上,桥梁主体采用了灰色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其次,结构设计方面,鸭池河大桥采用了斜拉桥形式,主塔为“A”字形,具有很高的结构稳定性。
斜拉桥是一种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桥梁,相对于传统的梁式桥,斜拉桥具有更大的跨越能力,且结构轻盈、造型美观。
在鸭池河大桥的设计中,斜拉索的布置合理、美观,不仅提升了桥梁的承载能力,也增加了桥面的宽度。
此外,桥梁的细节设计也非常到位,如防撞护栏、排水系统等都经过精心考虑,体现了对行人和车辆安全的关注。
最后,自然与人文元素的融合也是鸭池河大桥美学的重要体现。
鸭池河大桥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合理的选址和布局,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还采取了多种生态保护措施,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使得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此外,桥梁的设计还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例如,在桥面和桥塔上布置了具有贵州特色的浮雕和装饰,展现了贵州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这种人文元素的加入,使得鸭池河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建筑,更是一座文化艺术品。
在夜晚时分,鸭池河大桥的灯光照明系统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合理的灯光布置和色彩搭配,桥梁在夜幕下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灯光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美观度,也为夜晚行驶的车辆提供了充足的照明。
同时,灯光设计还考虑了节能环保的因素,采用高效节能的LED 灯具,既实现了美观效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桥梁建筑美学赏析
![桥梁建筑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90ff8dce2f0066f53322ed.png)
桥梁建筑美学赏析引言“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这是各种词典里对桥的解释中最简洁、准确与科学的定义。
桥是随着人们各个历史阶段中由于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桥梁在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
桥,作为历史的目击者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留下了人类演进的印痕;桥,作为陆上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每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地缘政治加强的历史;桥,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体现着人类科技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进展历程;桥,集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身,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的观赏美。
以下,我想从桥梁的建筑美学角度试作欣赏与分析。
一、桥梁审美的一般规律桥梁是广义建筑的一个领域,于是也就产生了桥梁建筑艺术的问题。
一座城市中,桥头往往是人们休闲游览的地方。
人们欣赏着城市建筑和自然风景,同时欣赏着人类智慧与力量的创造物——桥。
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和重山峻岭之中的峡谷,也有桥梁为自然增添丰富的情调。
在桥梁建筑中也和房屋建筑一样,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使桥梁建筑不断的丰富多彩。
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一个尺度,桥梁建筑美学也同样如此。
什么是桥梁建筑美学的一般规律呢?我以为,根据桥梁建筑的特点,可以分为:多样性与统一性:此处的多样性是指桥梁由于功能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造就的结构、样式、造型的多样性。
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是在宁静村庄中跨一条小河而建的,所以样式必然简约、明快、朴实无华。
而像“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所描述的武汉长江大桥,则是横卧大江之上,伟岸挺拔,气势夺人。
而统一性则体现在某一座桥的内部构造上。
可以说,多样并非不好,但在一座桥上把什么东西都放在一起就缺乏主题、杂乱无章了。
一座桥上的装饰如灯栏、浮雕的统一,可以增强桥梁美感。
比如北京卢沟桥上栏杆望柱石狮子,虽然其姿态形形色色、变化无穷,但由于其部位、轮廓、造型都是一致的,所以获得了整体上统一的美感。
桥公开课桥梁的艺术表现与审美价值
![桥公开课桥梁的艺术表现与审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1004d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6.png)
桥公开课桥梁的艺术表现与审美价值桥梁作为人类创造的重要工程之一,在连接城市和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除了功能上的作用之外,桥梁还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探讨桥梁的艺术表现与审美价值,并阐述其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一、桥梁的艺术表现桥梁作为建筑物的一种,它所展现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美感桥梁作为一个整体,在结构上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感。
例如,弧形桥梁的曲线优美,既符合力学原理,又给人以美的享受;拱桥的造型大气磅礴,体现出庄重和雄浑的美感。
此外,桥梁的比例和比例关系也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方面。
恰当的比例能够使桥梁看起来更加协调和谐。
2. 建筑风格不同的桥梁往往代表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例如,古代的石拱桥更加注重工艺和雕刻,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历史文化;而现代的钢结构桥梁则追求简洁、现代感和时代气息。
不同的建筑风格使得桥梁在城市环境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材料运用桥梁的材料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因素。
木结构桥梁透露出一种自然和温暖的感觉;石头和砖石的结构则营造出一种古朴和坚实的氛围;而金属和玻璃材料则给人一种现代、科技的感觉。
不同的材料运用使得桥梁的艺术表现更加多样化。
二、桥梁的审美价值桥梁的审美价值是指人们对于桥梁的审美感受和价值认同。
桥梁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具有以下的审美价值。
1. 增添城市景观桥梁通常是城市的地标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感可以丰富城市景观,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伦敦的塔桥,它们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突出城市形象桥梁的建设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实力,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座美丽而实用的桥梁可以让人们对城市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城市塑造积极、阳光的形象。
3. 传递文化和历史很多桥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例如,伦敦塔桥和纽约布鲁克林大桥等,这些桥梁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桥梁美学的设计与研究
![桥梁美学的设计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7b55c2cc1755270622084e.png)
桥梁美学的设计与研究一座著名桥梁,往往以其雄伟壮丽或精巧隽秀而显示出人的创造力,以其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反映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以其磅礴气势和雄健深厚标志着时代的精神,因此成为人们鉴赏和赞颂的艺术杰作,并得以广为传颂而扬名于世,千秋不衰。
桥梁美如同其它人工结构物的建筑美一样,兼容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作为人工构造物,它体现着设计与建造者的结构构思、施工工艺、审美意识,以及对于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执着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美的特点。
建筑主要属于视觉感觉的艺术,因而桥梁的形象和外观更多的是以自然美中相对独立的形式美作为审美的主要对象。
桥梁的形式美,就是适当地处理空间、外形、线条、色彩、质感、光影等形式问题。
同时,还要讲究用什么形式去表现功能、技术、经济等问题,以达到形式简洁、美观,功能明确、可靠。
要善于利用一些形式美的特点,比如曲线线形是波动的,柔和的;波形线(反向曲线)线形优美舒畅;平行线是连续的、流畅的;放射线形是开朗的、舒展的;方形是安定的、刚直的。
桥梁形式处理得当,便会巧夺天工设计和建造出诸如长虹卧波的梁桥,高耸入云的悬挂、斜拉桥,玉带飞天的拱桥,为江河添彩,为山川增辉,给人以美的享受。
2.设计原则2.1 总原则桥梁的美,要在设计中体现出来。
首先在总体布置惊工上把关,其次考虑所选桥型与周围景观协调,第三才是结构的局部美化,原则是简洁明朗。
2.2 从大处着眼,使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桥梁美的核心就是协调、融合自然。
要想获得优秀作品,应从实际出发,量体裁体,灵活、准确地运用造型法则,精心构思、精心设计。
1)美化设计美化设计是桥梁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所需有关资料也应当在勘察、测量阶段一并取得。
首先取得较大范围的桥位环境所处的地形图,如平原地形、山区地形、丘陵地形,乡镇、集镇或有较大建筑物的城市以及地貌景色等。
其次,了解人们对美的要求,调查欣赏者可能的立足点位置等。
城镇市区的桥梁,应注重近距离的视觉效果,因为城镇市区建筑密集,欣赏者只能在桥梁附近观看,尤其人行天桥更是如此。
桥的美学与艺术价值
![桥的美学与艺术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c5d872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6.png)
桥的美学与艺术价值桥,作为人类交通工具的重要构成部分,除了实现连接两地的功能外,还承载着桥的美学与艺术价值。
在桥梁的设计与建造中,美学与艺术元素的融入不仅赋予了桥梁以更高的价值,更使得桥梁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和人们心中的艺术品。
本文将探讨桥的美学与艺术价值,并分析其在建筑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桥的美学价值桥梁作为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其美学价值与城市美学息息相关。
桥的设计与外观不仅需要考虑其功能性,还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一致性。
一个美丽的桥梁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景观,吸引游客和居民前来观赏。
例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以其壮丽的红色桥身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了旧金山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了城市的名片。
其次,桥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一座桥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是与周围的山水相融合。
例如,张家界的玻璃桥以其透明的结构和悬崖峭壁的背景相得益彰,给游客带来了奇特的观赏体验。
此外,桥的美学还与人类情感、文化有关。
桥梁往往象征着连接与和谐,代表人们的希望与渴望。
桥的设计可以通过形状、颜色和材质等元素,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曼哈顿大桥以其庄重而典雅的设计,体现出都市生活的忙碌与雄心壮志,成为了纽约的象征之一。
二、桥的艺术价值除了美学价值外,桥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桥作为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其设计与建造过程都是艺术家们倾注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首先,桥的设计需要考虑其结构和力学原理,使得桥能够承受交通工具的重量和外部环境的力量,保证桥的安全性。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桥梁时需要将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实现桥梁强度的最优化。
例如,伦敦塔桥以其独特的双塔结构,兼顾了桥的美学价值和力学的要求,成为了世界上最具艺术价值和建筑技术的代表之一。
其次,桥的建造过程也需要艺术家们的参与和努力。
从桥的基础打造到主体结构的搭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来完成。
他们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打造出一座座令人震撼的艺术品。
【桥梁美学评价】创造别样评价,凸显美学魅力
![【桥梁美学评价】创造别样评价,凸显美学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812bfa2114791711cc791775.png)
【桥梁美学评价】创造别样评价,凸显美学魅力创造别样评价,凸显美学魅力创造别样评价,凸显美学魅力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这一理念简约而明确地要求教师构建一种全面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教学体系,而美术评价也不例外,作为美术教师,同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关注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与评价。
二、评价目标1、通过全方位动态评价,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评价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到发展,并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以外,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情感的评价。
2、通过有效的评价,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
3、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着力于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的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评价内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美术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书画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评价形式和方式1、以过程评价方式评价: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听听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解释,尤其是对那些很特别的画,比如画面看起来显“乱”,不容易看明白画面意思和内容的时候,老师需要和他们耐心的交流,了解过程和意图,并肯定他们在创作上的大胆和创新。
2、以评语的方式评价:以口头、笔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口头上评价外,还可以在学生创作的作品上写上“色彩美!”“造型独特!”“有创意!”“人物画得有灵气!”等书面评价。
3、以奖励贴纸的方式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学星奖”、“创新奖”、“愉悦奖”、“彩虹奖”等,“学星奖”主要针对课前准备充分的、上课过程全心地投入学习的孩子而设的嘉奖,“创新奖”意在针对能标新立异的有创造性的作品而设的嘉奖,“彩虹奖”旨在奖励能较好地运用色彩的孩子等等。
学生桥梁模型设计评价维度
![学生桥梁模型设计评价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7b0d741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f.png)
学生桥梁模型设计评价维度
学生桥梁模型设计评价维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设计:学生桥梁模型的结构设计需要符合力学原理,能够承受相应的力和重量。
评价结构设计需要关注桥梁的稳定性、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等方面。
2. 美学设计:学生桥梁模型的美学设计需要注重外观、颜色、比例、和谐性等方面。
评价美学设计需要考虑桥梁的整体外观是否美观、吸引人,是否符合设计主题等方面。
3. 功能设计:学生桥梁模型的功能设计需要符合实际使用要求,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评价功能设计需要考虑桥梁的通行能力、承载能力、连接性等方面。
4. 创新设计:学生桥梁模型的创新设计需要富有创意和想象力,能够突破传统设计模式,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评价创新设计需要关注设计的新颖程度、实用性、创造性等方面。
5. 制作工艺:学生桥梁模型的制作工艺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能够保证制品的质量和精度。
评价制作工艺需要关注制品的材料、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和精度等方面。
总之,学生桥梁模型设计评价维度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优异的情况下,学生桥梁模型的设计才是成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桥梁造型美学设计与评价
摘要:桥梁是我们常见的城市结构物,它不仅在跨越障碍方面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在视觉上的抢眼更使很多大型桥梁被视为相应地域的标志性建筑。
笔者就桥梁造型设计原则和趋势作出分析归纳。
关键词:桥梁造型;设计原则;趋势
1、引言
对美的意识和追求,是人类本质活动发生的一种主观意念。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桥梁结构在实现其跨越和承载两个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更要充分发挥其艺术表现张力。
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下, 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需求的驱使下我国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也在快速前进着。
但是,目前的这种景观设计多是局限于感性小鞥面上的,进行理性的、系统的造型和景观设计,并能与结构设计有机结合,才是最为理想的桥梁设计。
目前我桥梁建设在造型方面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
尽管大型桥梁和一些景观桥梁在美观上受到特别的重视,然而这多局限于感性的层面而缺乏理性的思考。
大量的中小桥存在着美景上的缺陷。
在景观受到强调的桥梁设计中,往往是主体结构标新立异而附属结构草草处理,桥梁各部分之间缺乏统一与协调。
统一高速公路上各跨线桥,或者桥位临近飞多座桥梁,在设计中缺乏统一的考虑和相互协调。
互通立交各匝道桥之间缺乏个性和呼应。
即便有较好的平面线形,在实际布设中也往往会造成墩林密布和匝道错综繁杂的结果,大型立交工程尤为严重。
桥梁景观由于周围小环境的破话和恶化而受损,假如没有良好的环境,造型上无论多优美也谈不上美丽。
2、桥梁美的原则
桥型结构布置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不同名胜地区景观风格,掌握好与周围建筑空间组合变化规律等,是桥梁环境美学构思的主要内容。
在客观的美学规律中,以下原则最为重要:
2.1 和谐统一
从本质上讲,多样统一的和谐规律与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发展规律是相一致的,桥梁结构也是如此,从复杂的结构中提出各种可以相互统一的因素,起到衔接、联系和协调的作用,使整体看起来“天衣无缝”,如桥梁中栏杆、灯柱、桥墩、跨度一般采用整齐划一、形态相近的形式,从而起到整体统一协调、简介明快的效果。
当然也要避免单纯的“同一”而产生的单调、刻板,适当的同中求异,才能营造情趣与韵味。
2.2 稳定均衡
桥梁建筑是一种空间实体结构,通过它的外在形态所展示的体量就有一种均衡稳定感。
左右的对比存在着是否均衡的问题,上下
的对比就产生了是否稳定的问题,二者相互关联。
桥梁建筑作为视觉艺术,应注意强调均衡中心,或者说只有容易察觉的均衡,才会令人满意。
人们常使用的手法便是对称形式处理得当的对称美,会表现出令人印象颇深的肃穆、端庄、均衡、稳定感。
此外,国内外也涌现出很多打破对称的尝试,涌现出许多造型新颖别致的佳作,如许多独塔斜拉桥、异形拱桥和人行桥等。
2.3 比例协调
在建筑、桥梁、景观园林、城市规划、雕塑、艺术以及绘画等领域,比例协调这一个基本原则都可以说是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在许多关于建筑方面的著作找到关于比例的论述,现在,“比例协调”已经成为了建筑界公认的一条审美法则。
2.4 韵律优美
工程建筑构图上的节奏与韵律就是通过体量大小的收分,空间虚实的交替,细部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有规律的重复与有秩序的变化来实现的。
韵律结构有规则的变化,能再形式上增加建筑的生动性和情趣性,构件间的联系既自然又明确,有助于取得整体的和谐美。
3、桥梁力学美[2]的呈现
力学是桥梁的基础,脱离桥梁结构的力学原则而去谈桥梁造型没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桥梁的力学美,就是在力学原理的约束下,在有限的空间将桥梁的这种力的“形”通过桥梁的实体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审美感受。
桥梁的提醒是里的“形”的外在表现,体形的高
度最能表现力度,力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力学上的平衡是有严格的理论根据的,而美学意义上的“平衡”是由主观把握的,把握的尺度很难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
例如,桥梁的主梁采用闭口箱梁时,箱梁的翼缘板在合适的范围的出挑,会达到一种很轻盈的效果;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尺度范围,不仅保证不了力学上的平衡,也破坏了视觉上的“平衡”,这个“平衡”是要我们去感受它。
当桥梁的局部在满足力学上的平衡而打破了视觉上的“平衡”,这时会出现危险感,随之也有了动感,桥梁也就被赋予了生命。
所以,平衡固然庄重肃穆,但不平衡也不失生动变化。
当前许多城市跨河桥梁都采取了不对称的布置,加上特殊的造型,就表现了这种不平衡的美感,显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
桥梁造型的多变,是桥梁造型发展的一个趋势。
此外,力学中的重心在桥梁反映出来有中心的意思,而我们感受到的桥梁的“重心”,不一定与力学意义上的中心相重合。
重心与中心重合的桥梁,给人以庄重、威严及神圣的感觉。
桥梁主要支撑着自身重力,力的传递是沿着其作用线的,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所以竖向直线尤其能表现桥梁的力度。
桥墩及桥塔就是桥梁力度表现最为直接的部位。
桥梁的力学美最主要表现在桥梁的墩柱及桥塔上,桥塔直指天空的线条竭尽地显示出力学美,有时在塔顶收缩成一个尖顶更透视出神秘与高不可攀的气势
4、现代桥梁造型设计趋势
结合时代特征、地域文化、审美要求等,现代桥梁造型设计的
发展趋势有以下特征:
4.1 科技赋予的结构性造型。
现代大型桥梁的发展得益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高程度地满足着桥梁造型设计的需要。
现如今创作出了许多以精湛建桥科技为支撑、以凸显桥梁结构骨架形式美的结构性桥梁造型。
如鱼骨式弹性结构、不对称斜拉结构、歪塔斜拉结构、新型传动方式开启结构等桥型。
这类结构性造型设计,势必也会成为桥梁造型的一大亮点和创新趋势。
4.2 承载地域文化的造型
现代桥梁的设计建造大多追求一桥一景。
由于各桥梁所处地域的经济和人文环境皆不相同,在进行现代桥梁造型设计时,应对所在区域的环境进行勘察,应充分了解当地的人文特征、周边气候、地形地物特点、珍稀动植物以及地矿资源、建设规划等情况。
结合这些地段的观景,利用桥墩和桥面组成框景,使它们能最大可能地与周边人文环境相协调、融合。
因此,创作出能承载桥址地域文化特征的桥梁造型,成为当下桥梁造型设计的一大趋势。
4.3 超越功能主义的造型
时至今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类型的桥,这些桥在造型上大都让人感觉有些似曾相识、大同小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我国对各种物质、材料的性能有了透彻的了解及运用,拥有越来越精湛的世界级建设桥梁技术。
桥梁造型设计经过千年的历史演变和文化沉淀,有了不同风格的变化,人们早已对建造和使
用仅仅满足跨越功能牢固的桥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设计出凸显时代特征和超越功能主义的造型,是现代大型桥梁的另一大创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陈艾荣,盛勇.桥梁造型设计方法.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04:646-653
[2]梁艳.桥梁造型质量评价:[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6
[3]莫子娟.浅析现代大型桥梁造型设计趋势.美术教育研究,201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