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书写入门:王福庵及其《说文部首》(组图)
工整规范,秀美遒劲——王福庵篆书欣赏
工整规范,秀美遒劲——王福庵篆书欣赏
王福庵(1880~1960),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
浙江杭州人。
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年五十居上海。
精篆刻,是。
书法工篆、隶。
得吴昌硕鼓励,另辟蹊径,专工小篆与金文。
所书小篆工整规范,秀美遒劲。
所篆《说文部首》字帖、《说文作篆通假》,向为行家肯定,成为学篆范本。
王福庵篆书欣赏
△松风萝月须相信,竹枝椶鞋不用扶。
△满地新蔬龢雨绿,半林残叶带霜红。
△王曰□命女司成周里人,众诸侯、大亚,讯讼罚,取微五寽,赐女夷臣十家,用事。
△拂四壁尘挂颜瓢曾瑟,拓数弓地裁陶鞠林梅。
△王曰:父□巳曰彶兹卿事寮大使寮,朝父即君。
命女耤辞公族雩参有辞,籀小子师氏虎臣雩朕亵事,以乃族干吾王身。
取贵卅寽,易
赐女□鬯一卣,□圭□宝朱巿思黄,玉环玉钰,金车□较朱□。
△春风搅树花如雨,小阁无镫月浸窗。
△山屏过雨开诗境,瑶圃耕烟问导师。
△千树梨花百壶酒,半潭秋水一房山。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白纻烘晴暖生帘幕,碧桃如锦春满绮罗。
△流风回雪落花依草,飞鸿戏海舞鹤游天。
金石印坊微店。
毛笔书法小篆入门王福庵《说文解字部首》第1课序言
毛笔书法小篆入门王福庵《说文解字部首》第1课序言
题记:
为了录制这个课,纠结了好几个月,主要原因是我没有实际教学经验,还有就是觉得自己练习书法才几年的时间,功力不够。
但是7月份我鬼使神差的发了一篇开课小文,说是今天正式开课。
于是乎我这几天满脑子都是如何开场。
今天从早到晚折腾了一天的时间,也算是终于录制成功了,虽然有很多瑕疵与不满,但是我也算是做到了言而有信吧!
很感谢曾经鼓励过我的朋友们。
如:徐老师、孟姐、孙兄、李兄、小雨、阿尔泰、美阳、红燕等。
很感谢大家!最最应该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宋先生,在他的鞭策与指导下,我的书法才如同在五层楼上起高楼。
还得感谢娄老师近一年的时间督促学习说文解字,虽然后来由于其他原因我没有继续参加学习,对老师的辛苦付出,真的很抱歉!也感谢曾经一起学习的同学们,大家一起相互砥砺前行。
我会努力补上曾经拉下的的课程。
我也算是终于迈出了向大家分享学习经验的一步。
有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今天天下阵雨,邻居家的狗吠时常响起,每次狂吠能打断我录制时长几乎快一个小时,炎炎烈日,很佩服小狗的歌唱功底。
反反复复的录制,也就这个水平了,由刚开始的高度紧张,到最好还算平和的语气,然还存在语言不精练,语速不流畅等等问题。
努力总会有长进吧!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习书法的路还很长,今天忙着录制视频,我今天的日课练习毛笔字就没有完成,明天补上今天的功课吧!
2020年7月5日书可书。
王福庵书说文部首内容
王福庵书说文部首内容《王福庵书说文部首内容》是一本研究汉字起源和演变的重要著作。
作为古汉字研究的权威之一,王福庵先生以其深入浅出的解释方式,帮助读者了解汉字的结构和内涵。
本书分为多个部首,每个部首都有其独特的解释和意义。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部首。
首先,笔部是汉字中最基本的部首之一。
它包含了一些常用的笔画,如横、竖、撇、捺等。
通过学习笔部,我们可以认识到汉字的构造原理,提高写汉字的能力。
同时,笔部也与书法艺术密不可分,通过练习笔部的笔画,我们能够培养出优雅流畅的书写风格,达到艺术与实用结合的境界。
其次,水部是描述与水相关的汉字的部首。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因此,水部包含了很多与水相关的字词,如江、河、泉等。
通过学习水部,我们可以了解到水文化在汉字中的体现,同时也能够提醒我们要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再次,火部是描述与火相关的汉字的部首。
火是人类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双刃剑。
火部包含了很多与火相关的字词,如灶、烟、焰等。
通过学习火部,我们可以认识到火的独特性和存在的危险性,进一步提高对火的认识和使用的安全性。
此外,田部是描述与田地、农业相关的汉字的部首。
中国是农业大国,田地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计的基础。
田部包含了很多与农业相关的字词,如禾、稻、麦等。
通过学习田部,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农业文化的繁荣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提醒人们珍惜土地资源,积极发展农业。
总之,《王福庵书说文部首内容》是一本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著作。
通过学习书中所述的部首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增进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引导我们更好地使用和传承汉字文化,提高汉字的书写和表达能力。
这本书对于广大汉字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首五百四十》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首五百四十》学习篆书应当从小篆人手,至于以哪本帖为范本,前人总结出不少成功的经验,无论是先秦刻石,还是清季诸家之帖,均对习篆者产生过很大影响。
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王福庵《说文部首》一经行世,习篆者多作为临摹范本,并受到广泛的赞誉。
王福庵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原名寿祺,后更名褆,字维季,号福庵,晚号持默老人。
西泠印社主要创始人之一。
王福庵幼承家训,耳濡目染,博学滋养,十余岁即工书法篆刻,二十五岁就与丁辅之、吴石潜等创立了西泠印社,从此声名大振,曾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目睹了清官所藏书画器物精品,精审鉴定,使他的书法篆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王福庵的《说文部首》是他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其用笔纯净单一,提按、起止、转折都达到了圆润浑厚的立体效果,结体均衡准确又饶有韵致,篆法规矩又不失灵动,反映了他在小篆把握上的成熟和表现上的极致。
下面我们以此为蓝本,择字进行具体的技法分析指导,以期对小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初学者从偏旁部首入手,不仅能掌握小篆的结体、用笔,而且在识篆上,也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篆的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小篆的笔法分析(一)小篆的基本笔法: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
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
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
王福庵说文部首注音及解释
王福庵说文部首注音及解释
王福庵是清代学者,他的《说文解字注》是对《说文解字》的
注释和解释。
在这本书中,他对每个汉字的部首进行了注音和解释。
部首是汉字的组成部分,它们通常具有一定的语义或音义作用。
王福庵在《说文解字注》中对部首进行了注音,即为每个部首标注
了相应的读音。
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
含义。
此外,王福庵还对每个部首进行了解释,解释了它们的意义和
在汉字中的作用。
他通过详细的文字解释,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
每个部首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相应汉字的意义。
总的来说,王福庵在《说文解字注》中注音部首并解释其含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提供了对《说文解字》更详尽的解读。
篆书概述
王福庵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原名寿祺,后更名褆,字维季,号福 庵,晚号持默老人。西泠印社主要创始人之一。王福庵幼承家训,耳濡 目染,博学滋养,十余岁即工书法篆刻,二十五岁就与丁辅之、吴石潜 等创立了西泠印社,从此声名大振,曾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目睹了 清官所藏书画器物精品,精审鉴定,使他的书法篆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 造诣。
(五)秦篆以后的延续和发展
篆书到了汉代虽不占主流地位,但在一些典重的场合仍作为首选的 字体,如碑额、瓦当、印玺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相继在洛阳偃师出土 的两通汉篆碑《袁安》和《袁敞》,山于墓主身份较高,故碑文用篆书, 其笔势遒劲,结体宽博,刻工精湛,为汉篆的典型。传世之作还有《祀 三公山碑》、《少室神道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这些刻石淳厚茂密, 方峻挺拔,独具风貌。东汉以后,三国时魏正始《三体石经》,集古文、 小篆、隶书为—石,被奉为标准经文的字体。三国时吴皇象所书《天发 神谶碑》,以方笔作篆,笔力惊绝,以其气势宏伟著称。到唐代,著名书 家李阳冰的传世书迹有《三坟记》、《城隍庙记》、《拪先茔记》等,其篆 书历来被宗为楷范。到五代、北宋,有徐铉、徐锴(世称“二徐”),精 于小篆。徐铉所摹《峄山碑》及精心校定的《说文》,由国子监雕版印行, 广为流传。徐锴编《说文系传》,对保存和解释《说文》原著也有功绩。 元、明两代篆书略呈颓势。直到清代碑学兴起,大批文人志士由于特定 的历史原因,纷纷投身于金石、文字之学,进而涌现出大批的篆书大家。 随着金石出土日多,又开阔了他们学习取法的视野,使清代成为篆书发 展的复兴和昌盛时期。清代前期王澍、钱坫、洪亮吉、孙星衍等,他们 在碑版考证取得卓著成绩的基础上,开创了书学和文字学结合之风。清 代中叶以后,邓石如用长锋羊毫作篆,讲究笔墨变化,沉雄朴厚,自成 —格。受他的影响而又各领风骚的篆书大家有吴熙载、杨沂孙、赵之谦、 吴大澂等。清末民初,吴昌硕、齐白石、赵铁山、常赞春、王福庵、邓 散木等也均以自己独到的篆书新面貌立于书法艺术之林。在古文字学界, 先后有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丁佛言、郭沫若、容庚、董作宾、于 省吾、唐兰、商承祚、张颔等名家在研究古文字基础上,对篆书诸体也 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表现出了与传统不同、极具创新意识的艺术魅力,拓 展了篆书创作的思路,推进了篆书艺术的发展。
王福庵说文部目
精彩摘录
王福庵在《说文部目》中深入挖掘了部首的文化内涵。他认为,部首不仅是 汉字的基本构成元素,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对部首的解读,读者可以 了解古人对天地万物、伦理道德的认识和体悟。同时,王福庵还对一些具有特殊 文化内涵的部首进行了详细阐述,如“鱼”、“鸟”、“山”、“水”等,展示 了汉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
阅读感受
《王福庵说文部目》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集历史、文化、 艺术于一体,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汉字的魅力,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 角去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书架上的一本重要藏书, 也会成为我以后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王福庵说文部目》是一本系统介绍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的经典著作,对 于研究汉字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我们将从目录分析 的角度,探讨这本书的特点和价值。
目录分析
《王福庵说文部目》的目录按照部首的顺序进行排列,每个部首下又按照笔 画顺序排列了该部首下的汉字。这种目录结构方便了读者查找汉字,尤其是对于 那些不知道汉字读音,但知道字形的读者来说,更是如此。同时,这种目录结构 也反映了汉字的字形特征和笔画数量,对于研究汉字的构成和演变也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内容摘要
王福庵通过对比和分析这两个部首的构成和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它们。 《王福庵说文部目》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汉字学习书籍。它不仅介绍了汉字的部首和部首的构成, 还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部首进行了辨析。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汉字,提高自 己的汉字水平。
精彩摘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彩摘录
《说文部目》是一部深度挖掘汉字内涵与传承的文化瑰宝,其作者王福庵以 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精湛的书法艺术,将汉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本书 中,王福庵对每个汉字的起源、演变、含义和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融入了 自己对汉字文化的独到见解和体悟。
王福庵说文部首字帖
王福庵说文部首字帖
王福庵是清朝时期的一位书法家,他的作品《说文部首字帖》
是一本以汉字的部首为主题的字帖。
该字帖以《说文解字》为基础,将汉字按照部首的分类进行了整理和排列,并配以王福庵的书法作品,以供学习和欣赏。
《说文部首字帖》的出版对于汉字学习和书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将汉字按照部首进行分类,使学习者能够更加系统地了
解和记忆汉字的构造和意义。
同时,字帖中的书法作品展示了王福
庵精湛的书法技艺,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这本字帖也是一部珍贵
的艺术品。
从学习角度来看,《说文部首字帖》可以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
习和记忆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意义。
通过按照部首分类,学习者可以
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提高汉字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
此外,通过欣赏王福庵的书法作品,学习者还可以感受到书法艺术
的魅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从研究角度来看,《说文部首字帖》为汉字学习和研究提供了
重要的参考资料。
它基于《说文解字》,对汉字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和整理,为研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同时,字帖中的书法作品也为研究王福庵的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总的来说,王福庵的《说文部首字帖》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字帖,它通过按照部首分类,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和记忆汉字,同时展示了王福庵的书法艺术。
它对于汉字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习和研究资料。
《篆书书法》PPT课件
篆书书法《说文部首》
第一课 篆书书写入门
• 小篆的特点 • 一、字形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
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
篆书书写入门
3
篆书书写入门
三、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 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 度的对称。
4
篆书书写入门
四、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 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5
第二课 篆书笔法分析
小篆的基本笔法: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
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 笔 ”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 央 ,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 其 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 圆 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 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篆书的结构
L/O/G/O
Thank You!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温馨提示:
本PPT课件下载后,即可编辑修改, 也可直接使用。
(三)篆书笔顺特点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 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 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 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 匀称匀衡。 1.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 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 的其他笔画。
王福庵篆书阮籍《咏怀诗17首》(附个人翻译释文)
王福庵篆书阮籍《咏怀诗17⾸》(附个⼈翻译释⽂)王福庵(1880~1960),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之⼀。
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岁后称持默⽼⼈,斋名麋研斋。
浙江杭州⼈,年五⼗居上海。
精篆刻,是。
书法⼯篆、⾪。
得吴昌硕⿎励,另辟蹊径,专⼯⼩篆与⾦⽂。
所书⼩篆⼯整规范,秀美遒劲。
所篆《说⽂部⾸》字帖、《说⽂作篆通假》,向为⾏家肯定,成为学篆范本。
所谓咏怀诗就是,吟咏抒发诗⼈怀抱情志的诗,它所表现的是,诗⼈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命存在的思考,对个体⽣命的把握,对未来⼈⽣的设计与追求。
阮籍的《咏怀诗》或隐晦寓意,或直抒⼼迹,表现了诗⼈深沉的⼈⽣悲哀,充满浓郁的哀伤情调和⽣命意识,⽆不给⼈以“陶性灵,发幽思”的⼈⽣启悟。
阮籍的诗形象得展现了魏晋之际⼀代知识分⼦痛苦、抗争、苦闷、绝望的⼼路历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对五⾔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阮籍的《咏怀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情调出现在中国诗坛上,当时就引起了强烈反响。
阮籍之后,诗⼈争先仿效其作,影响极为深⼴。
后⼈给予“忧时悯乱,兴寄⽆端,⽽骏放之致,沉挚之词,诚⾜以睥睨⼋荒,牢笼万有”的极⾼评价,是当之⽆愧的。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
⼆妃游江滨。
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佩环。
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
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
容好结中肠。
感激⽣忧思。
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
其⾬怨朝阳。
如何⾦⽯交。
⼀旦更离伤。
嘉树下成蹊。
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
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
堂上⽣荆杞。
驱马舍之去。
去上西⼭趾。
⼀⾝不⾃保。
何况恋妻⼦。
凝霜被野草。
岁暮亦云已。
昔⽇繁华⼦。
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
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
磬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
篆书基础入门(附:篆书范例《王福庵书说文部首》 )
篆书基础入门小篆的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小篆的笔法分析(一)小篆的基本笔法: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
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
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
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1.横(1)逆入藏锋至首端(2)转成圆锋向右行(3)行至末端转锋(4)向左回锋2.竖(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3)行至底点勿顿(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3.横弯(1)逆锋落笔向左(2)转锋向右行笔(3)顺锋向下行笔(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4.直弯(1)逆锋落笔向上(2)转锋向下行笔(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5.上弧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6.下弧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
7.左右外弧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8.方弧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王福庵篆书对联范文
王福庵篆书对联范文篆书书写入门:王福庵及其《说文部首》(组图)作者:沈晓英:篆书书写入门学习篆书应当从小篆人手,至于以哪本帖为范本,前人总结出不少成功的经验,无论是先秦刻石,还是清季诸家之帖,均对习篆者产生过很大影响。
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王福庵《说文部首》一经行世,习篆者多作为临摹范本,并受到广泛的赞誉。
王福庵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原名寿祺,后更名褆,字维季,号福庵,晚号持默老人。
西泠印社主要创始人之一。
王福庵幼承家训,耳濡目染,博学滋养,十余岁即工书法篆刻,二十五岁就与丁辅之、吴石潜等创立了西泠印社,从此声名大振,曾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目睹了清官所藏书画器物精品,精审鉴定,使他的书法篆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王福庵的《说文部首》是他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其用笔纯净单一,提按、起止、转折都达到了圆润浑厚的立体效果,结体均衡准确又饶有韵致,篆法规矩又不失灵动,反映了他在小篆把握上的成熟和表现上的极致。
下面我们以此为蓝本,择字进行具体的技法分析指导,以期对小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初学者从偏旁部首入手,不仅能掌握小篆的结体、用笔,而且在识篆上,也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篆书范例:王福庵书《说文部首》12345王福庵王福庵(1878-1960.3.2),原名王寿祺,后更名王褆,字维季,号福庵、福厂、屈匏,70岁后号持默老人,别署罗刹江民、印佣、锄石农、屈瓠、罗刹江民等,室名糜砚斋、春住楼,清·浙江省仁和县(今杭州市)人,晚年客居上海。
幼得家父亲炙,注重文学。
工书法,精篆刻,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中国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家。
晚清时期,幼承家学,喜爱训诂、词章、金石、书画之学。
10余岁即工书法、篆刻,弘扬印学,以书法篆刻有声于时。
年轻时供职铁路。
1904年25岁时与叶铭、丁仁、吴隐等人联合创设西泠印社于西湖孤山,“保存金石,研究印学”。
工书法,擅篆、隶,风格秀劲蕴藉,浑厚古朴。
隶书则多杂篆意,别有意趣。
篆书名作欣赏——王福庵篆书作品
篆书名作欣赏——王福庵篆书作品
篆书名作欣赏——王福庵篆书作品
王福庵(1879-1960)
原名寿祺,字维奇,后更名禔,字福厂(音“安”,同盦字),别号罗刹江民、持默老人、
麋砚斋,浙江杭州人,25岁时与叶铭、丁仁、
吴隐等创建西冷印社,。
他的篆、隶书都有独
到之处,篆刻则取法秦汉,兼及皖浙。
他是一位
十分注重书法的篆刻家,他认为书法是篆刻的
根本,只要有了很好的书法基础,才谈得上篆
刻创作。
所以他的一些作品,时有其书风的表
露。
他的白文印虽然取法汉代铸印,但又用浙
派的切刀法来表达,比起一些纯浙派的作品,更
显浑厚朴茂。
他的细朱文无论在用刀、章法还
是在格调上,都可见其用心之处。
著有《说文
部首检异》、《麋砚斋作篆通假》、《福庵藏
印》,自刻印集为《麋砚斋印存》。
他的篆刻作品风格秀雅而不失厚重,稳健而不失灵动。
现代篆刻家顿群(立夫)、吴朴
(朴堂)均为其弟子。
《篆书七言联》篆书,104x19.5CMx2
憨斋吴南生私人收藏释文:眼前好景真无尽醉里高歌妙入神书禀素词人集宋人郭应
祥齐天乐吕胜已卜算子词句应芝桐先生法家之
属即希正腕昭阳协洽辜月福厂王褆
王福庵(1879-1960)
《篆书八言联》
王福庵(1879-1960)
《篆书七言联》篆书,131x21厘米北京海王村画廊收藏
周庆云印
梦坡居士千载笔法留阳冰山鸡自爱其羽
秋月春风等闲度琅琊王禔。
王福庵书说文部首内容
王福庵书说文部首内容
摘要:
1.万国公法简介
2.万国公法的主要内容
3.万国公法的历史意义
4.万国公法的影响
正文:
1.万国公法简介
万国公法,全名《万国公法汇纂》,是一部关于国际法的著名著作。
该书由清朝晚期著名法学家、外交家伍廷芳编纂,于1904 年完成。
这部书旨在汇集各国关于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以便于中国在近代国际事务中维护自身权益。
书中广泛引用了各国的法律、判例和习惯,对于当时的中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万国公法的主要内容
万国公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国家主权:国家拥有独立的立法、司法、行政权力,不受其他国家干涉。
(2)领土:国家对其领土拥有完全的主权,包括领土的占有、使用、处分等。
(3)国际贸易:国家之间应遵循公平、平等、互惠的原则进行贸易。
(4)外交关系:国家在外交关系中应遵守国际法,尊重他国的主权与独立。
(5)战争与和平:战争应遵循国际法原则,和平解决争端。
3.万国公法的历史意义
万国公法作为一部系统性的国际法著作,对近代中国法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使中国的法学研究从传统的“诸夷之法”转向近代国际法,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万国公法对于提高中国外
交官在国际事务中的谈判能力,推动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4.万国公法的影响
万国公法在中国法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仅推动了国际法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国际法学者。
此外,万国公法对近代东亚地区的国际法学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福庵篆书对联.docx
[ 标签 :标题 ]篇一:篆书书写入门王福庵及其《说文部首》篆书书写入门:王福庵及其《说文部首》(组图)作者:沈晓英来源:篆书书写入门学习篆书应当从小篆人手,至于以哪本帖为范本,前人总结出不少成功的经验,无论是先秦刻石,还是清季诸家之帖,均对习篆者产生过很大影响。
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王福庵《说文部首》一经行世,习篆者多作为临摹范本,并受到广泛的赞誉。
王福庵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 ,原名寿祺,后更名噙,字维季,号福庵,晚号持默老人。
西泠印社主要创始人之一。
王福庵幼承家训,耳濡目染,博学滋养,十余岁即工书法篆刻,二十五岁就与丁辅之、吴石潜等创立了西泠印社,从此声名大振,曾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目睹了清官所藏书画器物精品,精审鉴定,使他的书法篆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王福庵的《说文部首》是他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其用笔纯净单一,提按、起止、转折都达到了圆润浑厚的立体效果,结体均衡准确又饶有韵致,篆法规矩又不失灵动,反映了他在小篆把握上的成熟和表现上的极致。
下面我们以此为蓝本,择字进行具体的技法分析指导,以期对小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初学者从偏旁部首入手,不仅能掌握小篆的结体、用笔,而且在识篆上,也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篆书范例:王福庵书《说文部首》12345篇二:王福庵王福庵王福庵( 1878-1960.3.2),原名王寿祺,后更名王噙,字维季,号福庵、福厂、屈匏,70岁后号持默老人,别署罗刹江民、印佣、锄石农、屈瓠、罗刹江民等,室名糜砚斋、春住楼,清·浙江省仁和县(今杭州市)人,晚年客居上海。
幼得家父亲炙,注重文学。
工书法,精篆刻,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中国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家。
晚清时期,幼承家学,喜爱训诂、词章、金石、书画之学。
10 余岁即工书法、篆刻,弘扬印学,以书法篆刻有声于时。
年轻时供职铁路。
1904 年 25 岁时与叶铭、丁仁、吴隐等人联合创设西泠印社于西湖孤山,“保存金石,研究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篆书应当从小篆人手,至于以哪本帖为范本,前人总结出不少 成功的经验,无论是先秦刻石,还是清季诸家之帖,均对习篆者产生过 很大影响。
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王福庵《说文部首》一经行世,习篆者 多作为临摹范本,并受到广泛的赞誉。
王福庵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原名寿祺,后更名褆,字维季,号福 庵,晚号持默老人。
西泠印社主要创始人之一。
王福庵幼承家训,耳濡 目染,博学滋养,十余岁即工书法篆刻,二十五岁就与丁辅之、吴石潜 等创立了西泠印社,从此声名大振,曾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目睹了 清官所藏书画器物精品,精审鉴定,使他的书法篆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 造诣。
王福庵的《说文部首》是他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其用笔纯净单一,提 按、起止、转折都达到了圆润浑厚的立体效果,结体均衡准确又饶有韵 致,篆法规矩又不失灵动,反映了他在小篆把握上的成熟和表现上的极 致。
下面我们以此为蓝本,择字进行具体的技法分析指导,以期对小篆 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初学者从偏旁部首入手,不仅能掌握小篆的结体、用 笔,而且在识篆上,也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篆书范例:王福庵书《说文部首》
篆篆书书书书书书写写写入入门:王福庵及其王福庵及其《《《说说文部首文部首》(》(》(组图组图组图)))
作者:沈晓英 来源:篆书书写入门
篆篆书书书书书书写写写入入门:王福庵及其王福庵及其《《《说说文部首文部首》(》(》(二二二)) 作者:沈晓英 来源:篆书书写入门
篆篆书书书书书书写写写入入门:王福庵及其王福庵及其《《《说说文部首文部首》(》(》(三三三)) 作者:沈晓英 来源:篆书书写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