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宏思微,以微窥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见宏思微,以微窥宏”
作者:杨波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10期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五个方面。在高中阶段,有很多物质结构和反应需要基于分子或原子结构进行解释,也就是通过微观结构来解释宏观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非常基础的任务。下面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详细阐述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素养。
注重化学元素的有效联系
在化学中,将宏观和微观这两个概念连接起来的最直接的纽带便是“物质结构决定性质”这个结论,这一点在有机化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对应关系,究竟怎样的结构会产生怎样的性质,这些问题都要理清楚弄明白,这样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的“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笔者就结合了宏观和微观的概念进行了教学。对于氯、溴、碘等卤族元素来说,从微观上来说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非常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进而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这种微观上的结构就决定了这些卤族元素在宏观上表现为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其化学方程式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点。除此之外,钠、钾、镁等碱金属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利用这一点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由于碱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这样其非常容易失去电子而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这些都是结构决定性质的很好的实例,同时也是连接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的直接纽带。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尽可能地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相关化学元素性质,然后以此为基础详细分析其具备某种性质的原因,这样相关化学元素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就能够得到有效联系。另外,学生学习知识的逻辑性和深入性都会都得到全面的提升。
量变引起质变中的辩证法
在化学中,量变可以理解为物质在数量上的变化,其可以被看做是微观层面的变化,而质变则是物质在整体上发生了质的改变,其是宏观改变的一种体现。而唯物辩证法则认为,物质的量变是引起物质发生质变的根本原因。这种结论用在化学学科中也同样适用,同时量变引起质变这一结论也是对物质的宏观和微观概念的进一步解释。
比如,在教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中的“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笔者就通过量变引起质变这一结论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铜与浓硝酸反应会生成NO2,而其与稀硝酸反应则会生成NO,这充分说明硝酸使用的量的多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