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73957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a.png)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 )A. 14千米B. 1400千米C. 100千米2.下列不是危险、可怕的自然灾害是()。
A. 地震B. 火山喷发C. 阵雨3.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一般就可以判断这段河床处在这条河的()位置。
A. 上游B. 中游C. 下游4.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
A. 鹅卵石B. 大石头C. 细沙5.莫霍面指的是地球的()。
A.2200米处B.2900米处C.33千米处6.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A. 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B. 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C. 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7.现在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根本原因是()。
A.粮食够吃了,不需要那么多的耕地了B.我们需要更多的木材C.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改善生态环境8.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
A. 地壳的运动B. 地下的温度太高C. 人类的破坏9.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出现这样不同的景观的原因是( )。
A. 水流的作用B. 冷热的作用C. 风力的作用10.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 )的土地受到的侵蚀最严重。
A. 坡度大、有植物覆盖B. 坡度小、无植物覆盖C. 坡度大、尢植物覆盖11.假如地震来了,下面的做法不对的是( )A. 跳窗逃生B. 躲在桌子底下C. 躲在卫生间里的墙角D. 远离高压电线12.我国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的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下列的解释中,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 外星人把海洋生物带到了喜马拉雅山,后来变成了化石B. 海洋生物化石被人类遗弃在喜马拉雅山C. 在远古时代,现在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13.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B. 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C. 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二、判断题14.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d3e8f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c.png)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
2.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
3.长白山天池是由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
4.河流会改变地形地貌:作用会带走河流两岸的泥土,作用会填平低要生出变文图洼的地形。
5.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不变的条件是、、。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在地形图上,绿色表示草原。
()2.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只留下砾石,就形成了戈壁。
()3.岩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4.水的作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林整黑博养突()5.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去,压力越大,温度越低。
()6.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猛烈的。
()7.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由地震形成的。
()8.我们一般使用对比实验的办法来研讨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9.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峻的灾难,不会带来任何优点。
()10.一般大江大河的卑鄙和人海口往往是丘陵。
()三、挑选题。
(每题2分,共30分)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属于()。
A.平原B.盆地C.高原2.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3.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4.地球内部活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以下现象中()不是地球内部活动引发的。
A、地震B.岩石的风化C.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5.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浮石B.页岩C.大理岩6.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孕()。
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B.山体滑坡C.烧毁森林7.(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风力侵蚀B.河流的沉积C.火山和地震8.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带答案(能力提升)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带答案(能力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835ce79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2.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黄土高原地表有沟壑,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挖掘B.流水侵蚀C.阳光照射2.地震对地表形状的改变是()。
A.短时剧烈的B.长期缓慢的C.无法确定3.在地形图上, 蓝色通常表示()。
A.海洋B.陆地C.盆地4.下列()组岩石是岩浆岩。
A.大理岩、板岩B.砾岩、砂岩、页岩C.玄武岩、浮石、花岗岩5.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 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是由于岩层断裂引起的B.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美丽的风是C.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二.填空题(共5题, 共20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
()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是由岩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
2.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 使土地受到(), 而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3.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大地震会使()、(), 严重危及人的()。
4.地震不能避免但是可以检测, 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创制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
5.在坡度()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容易被侵蚀。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岩浆在高温高压下, 会在地壳薄弱地带喷涌而出, 形成火山喷发。
()2.生物和人类的活动不会对地球表面造成影响。
()3.地震的发生地表形态没有任何变化。
()4.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改变。
()5.砾岩是岩浆岩。
()四.连线题(共1题, 共8分)1.牵线搭桥, 我厉害。
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2.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3.科学家探索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
4.简述沙漠和戈壁滩的形成。
5.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 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A4.C5.A二.填空题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侵蚀3.房屋倒塌;道路毁坏;生命安全4.候风地动仪;检测地震方位的仪器5.大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夺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夺冠)](https://img.taocdn.com/s3/m/b5b00a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01.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熟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2.“滚滚长江东逝水”, 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东西部差不多3.长白山天池是由()所形成的。
A.河水冲刷B.两大板块张裂C.火山喷发4.吐鲁番是个()。
A.盆地B.平原C.高原5.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三大类。
A.玄武岩B.砂岩C.变质岩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什么叫做沉积岩(), 什么叫做变质岩()。
2.根据岩石的成因,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和()三大类。
3.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4.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山地、丘陵、盆地等。
5.在坡度()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容易被侵蚀。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戈壁滩是风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2.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 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
()3.在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 土壤被雨水的侵蚀程度较小。
()4.从我国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5.砍伐森林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6分)1.连线题。
五.简答题(共5题, 共35分)1.地球上矿产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矿产?2.地震发生时, 要怎么办?如何进行就地避震?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 震级达里氏8.0级, 烈度达到11度, 共造成近10万人死亡或失踪, 是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那么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4.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当地震发生时, 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A5.C二.填空题1.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由沉积岩或岩浆岩在高温、压力影响下变质而成的岩石是变质岩2.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3.磨蚀4.高原;平原5.大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立法(制定法律法规), 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 不浪费水电, 防止钢铁制品生锈,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替代品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1c0d3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a.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地震大多发生在()。
A.陆地的城市中B.沙漠和荒野中C.海洋中D.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2.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 可能发生的是()A.石块变大B.石块马上碎裂成沙粒C.表面被磨平3.观察世界地形图, 可以发现地球表面居住的陆地面积()。
A.比海洋面积小B.和海洋面积差不多C.比海洋面积大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蓝色通常表示()。
A.盆地B.高原C.海洋5.沙子通常大量沉积在河道的()。
A.下游B.中游C.上游二.填空题(共5题, 共20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和()三大类。
2.风是由()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风蚀地貌主要有()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洞等。
3.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地壳下的岩石高温熔化成(), 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带——火山通道;在极大()作用下, 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 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4.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 ()、()、()等。
5.地壳在不断地运动, 地球内部的()在不停地涌动, 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从我国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2.地表有无植物覆盖不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3.水和风都会快速地改变地形地貌。
()4.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5.火山喷发只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没有任何好的作用。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选择下面的地形地貌与其形成原因。
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3.写出岩石变化的四个原因。
4.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5.地球的地形地貌的变化主要受到什么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4.C5.A二.填空题1.沉积岩;变质岩2.空气流动;雅丹3.岩浆;压力4.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5.岩浆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地震、火山等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https://img.taocdn.com/s3/m/df6744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d.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关于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只需记录降雨前后雨水的变化就可以了B.降雨时, 土壤和彩色的沙子被细流带动沿坡面向下移动C.实验后, 土壤和沙子会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D.为了便于观察现象, 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2.下列有关火山喷发的叙述, 不准确的是()。
A.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 掩埋农田和城市, 污染空气B.火山喷发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C.火山地热是一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3.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地震都会改变周围的地形地貌B.人类目前能精确地预报地震的发生C.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4.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大理岩、变质岩5.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 可能发生的是()A.石块变大B.石块马上碎裂成沙粒C.表面被磨平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长白山天池是由()形成的, 雅丹地貌是由()形成的。
2.2008年5月12日, 汶川大地震后, 山体滑坡阻塞河道, 形成()。
3.火山活动与()和()运动有关。
(均填“地核”“地幔”或“地壳”)4.地震一般发生在地球的()(选填“地壳”“地慢”或“地核”)部分。
5.地球的内部结构由()、()、()组成。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2.小明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 中间低平, 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盆地。
()3.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4.火山喷发只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没有任何好的作用。
()5.地震、火山和风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连一连。
五.简答题(共5题, 共45分)1.简述沙漠和戈壁滩的形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ff43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1.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地球表面有_ —平原、山地、——和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长白山天池的形成是由于,敦煌的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黄河第一湾一一乾坤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核三个圈层。
而组成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三大类。
4.流水对土地的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5.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
()2.我国地势西低东高,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多平原。
()3.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少、海洋多。
()4.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雨水越大,对土地的侵蚀就越严重。
()6.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但不会断裂或错动。
()7.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撤离到空旷地带。
()8.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9.地表不是一成不变的,陆地面积因河流不断把泥沙冲向海洋,所以正在迅速变大。
()10.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时,砂纸打磨岩石的方向是垂直方向。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 .( )属于平原的特点。
A.四周高中间低B.低又宽广C.高又宽广2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其中大理岩属于(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3 .( )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
内弯曲的岩层4 .在沙漠地区出现的“石蘑菇”,它的形成主要是(A.水B.风C.火山喷发5 .下面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0 A.火山喷出来的是地底下的岩浆B.火山喷发过一次后就再也不会喷发了C.火山喷发给地球表面带来的改变是缓慢的6 .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7 .( )给地球表面带来的改变是缓慢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带答案(精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带答案(精练)](https://img.taocdn.com/s3/m/ff4288d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剧烈表现形式B.火山喷发对环境只有坏的影响C.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地幔2.在《世界地图》上,你看到的白色通常表示()。
A.平原B.冰川C.山地D.沙漠E.海洋3.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A.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B.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面,西部多高原C.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4.要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下列无关的措施()。
A.植树造林B.绘制地形图C.改坡地为梯田5.戈壁的特点是()。
A.地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细沙B.地面被粗沙、砾石所覆盖C.长满水草,有很多鸟类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流水对土地的()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2.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压力越()。
3.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地壳下的岩石高温熔化成(),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带——火山通道;在极大()作用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会使土壤更加肥沃。
5.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和(),其中沉积岩又有()、砂岩和()等。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发生地震在室内无法及时撤离时,根据“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原则,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作用、流水作用、动植物作用等。
像这样由于受大气、动植物等作用的影响,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3.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页岩。
()4.火山喷发过一次后就再不会喷发了。
()5.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将地形与其特点连接起来。
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火山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又会带来哪些益处?2.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4860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e.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木星C. 太阳D. 水星答案:B2.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____个行星。
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C3. 行星运行的轨道形状叫什么?A. 圆B. 椭圆C. 方形D. 三角形答案:B4. 下面哪个是地球的伙伴卫星?A. 彗星B. 土星C. 月亮D. 太阳答案:C5. 下面关于水星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 水星没有大气层,没有空气和水。
C. 水星没有自转和公转。
D. 水星表面有很多大坑。
答案:C二、完成句子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小时。
答案:242. 星体分成地____(亮星)和____(黑星)两大类。
答案:白天,夜晚3. 什么是公转?是指星体_____在______上运动。
答案:行星,椭圆轨道三、简答题1. 什么是星球?答:星球是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太阳系中的行星。
2.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答: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个自转周期是24小时;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一个公转周期是一年。
3. 请说明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共同点是都属于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不同点是每个行星的大小、气候、表面特征等都不同。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提供简要解答。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16840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c.png)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一、选择题1.小明走过地势平坦的平原,也领略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风光,在参考祖国地形图时,他发现我国整体地形特点是()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东西部海拔一样高2.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B.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C.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3.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B.沉积C.侵蚀4.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壳、地核5.以下图片中的地形属于山地的是()。
A.泰山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C.黄土高原6.喜马拉雅山是两个板块()形成的雄伟的高山。
A.拉张B.碰撞C.平移7.地震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的()A.地壳B.地幔C.地核8.下列选项中,()不是风的作用造就的结果。
A.雅丹地貌B.东北平原C.撒哈拉沙漠9.上游河床中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出现这些不同的景观的原因是()A.冷热作用B.水流作用C.植物作用10.以下选项中,()是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
A.烧毁森林、房屋B.污染空气C.火山地热可作为清洁能源1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壳在地幔上层B.地球内部是静止的C.地震和火山喷发说明地球内部是运动的12.小明突然感受到房屋在晃动,桌上的杯子滑落在地,于是他迅速作出判断,这是发生了()。
A.地震B.火山喷发C.台风13.下列关于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表达正确的是()。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B.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C.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14.下面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热带雨林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https://img.taocdn.com/s3/m/b0049eb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b.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下列有关火山喷发的叙述, 不准确的是()。
A.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 掩埋农田和城市, 污染空气B.火山喷发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C.火山地热是一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2.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 主要与()有关。
A.风B.火山C.雨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大理岩、变质岩4.戈壁的特点是()。
A.地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细沙B.地面被粗沙、砾石所覆盖C.长满水草, 有很多鸟类5.下列地形与其主要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长白山天池—水的作用B.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C.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D.长江三角洲—地震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地面产生裂缝和塌陷、()、()等。
2.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
3.学习了“河流对土地的侵蚀”, 我知道了, 河流的()最容易被流水侵蚀, 河流的()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 鹅卵石通常会出现在河流的(), 细沙通常会堆积在河流的()。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4.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
5.植物对雨水的侵蚀具有()(填“加剧”或“减缓”)作用。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页岩。
()2.盆地四周地势较高, 中间低平。
()3.小明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 中间低平, 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盆地。
()4.砍伐森林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5.我们可以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选择下面的地形地貌与其形成原因。
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2.光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3.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4.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那么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5.写出岩石变化的四个原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d6730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0.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B.人类的活动C.陨石的撞击2.地震是一种会带来巨大灾害的自然现象。
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如果在一楼,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坚固的家具下C.地震发生时,应该走楼梯逃生,不应该坐电梯D.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3.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有()。
A.火热的岩浆B.惊天动地的声音C.产生许多珍贵的矿产4.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A.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B.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面,西部多高原C.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5.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通常表示()。
A.盆地B.高原C.海洋二.填空题(共5题,共18分)1.运动后,鹏鹏边看电视边吃早餐。
科普频道正在介绍地球内部结构,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从中国地形图可知,东部地区地势较(),多();西部地区地势较(),多()。
3.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发生褶皱、断裂,使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自然现象叫()。
4.中国地势特点是(),所以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
5.植物对雨水的侵蚀具有()(填“加剧”或“减缓”)作用。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火山活动能够形成新的陆地。
()2.地震、火山和风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
()3.地势宽广平坦的地方就是平原。
()4.砍伐森林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5.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好处。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根据地形的海拔连线。
高原丘陵山地平原盆地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为了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请写出五种常见地形)。
3.火山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又会带来哪些益处?4.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请写一写你的看法。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b1b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5.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
(60分)1“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南高北低2.小明同学想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结构模型,代表地壳的这一层应该制作得……()A.薄一些B.厚一些C.和其他层一样厚3.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 ()A.人类破坏了环境B.地表的变化C.地球内部剧烈运动4.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熔岩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5.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火山喷发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沉积作用C.风的侵蚀作用7.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Λ.高原 B.盆地 C.戈壁8.同一条河流,上游的岩石一般比下游的岩石表面更 ..................... ()A.光滑B.粗糙C.没差别9.某位同学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B.山地C.盆地10.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其中大理岩属于....................... ()A.变质岩B.岩浆岩C.沉积岩I1下列现象中,不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 ()A.地震B.岩石的风化C.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地隆起12.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风力侵蚀B.河流的沉积C.火山和地震13.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的现象是................... ()A.土豆泥纹丝不动B.土豆泥出现裂缝、冒气C.番茄酱涌出土豆泥14.在沙漠地区出现的“石蘑菇”,它的形成主要是....................... ()A.风的作用B.水的作用C.火山喷发的作用15.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内部运动B.水流冲击C.泥沙堆积16.“治水必须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植树、种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净化空气B.减弱噪音C.减缓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防止水土流失17.下列地形中,由土壤沉积形成的是.................................. ()A.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B.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C.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18.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19.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去地心旅游的想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6b27be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04.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岩石风化B.火山和地震C.雨水的冲刷2.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 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红色沙子是为了()。
A.使小山丘更美观B.增加小山丘的高度C.使实验现象更明显3.关于地球表面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不会造成地面隆起或出现裂缝B.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和变质岩两大类岩石组成C.人类的乱砍滥伐, 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D.海浪、风等外力作用不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4.要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下列无关的措施()。
A.植树造林B.绘制地形图C.改坡地为梯田5.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 番茄酱模拟的是()。
A.地壳B.岩浆C.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二.填空题(共5题, 共12分)1.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
2.下雨时, 随着雨量增大, 地面就有了()。
3.地球上()面积大, ()面积小。
(填陆地或海洋)4.运动后, 鹏鹏边看电视边吃早餐。
科普频道正在介绍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5.火山地热是一种()能源。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地势宽广平坦的地方就是平原。
()2.在科普频道, 鹏鹏和小城看到了深圳地形图。
他们发现深圳东部大部分是丘陵, 西部大部分是平原, 所以深圳的地形是西低东高。
()3.侵蚀会改变土地的地形地貌, 但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4.地壳的结构很稳定, 几千年也不会发生改变。
()5.乾坤湾是河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凸岸有悬崖、地形严峻;凹岸平缓。
()四.连线题(共1题, 共8分)1.牵线搭桥, 我厉害。
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请写出五种常见地形)。
2.火山喷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写出2点即可)3.敦煌地区的地表特点是怎样形成的?4.科学家探索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
教科版(新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新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651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8.png)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
2.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3.雨水降落时的力量会打散并带起土壤的微粒,一部分土壤被带走,这就是。
4.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地形有、、、高原、丘陵等。
5.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的。
(填“缓慢"或“剧烈")二、判断题6.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厚,陆地部分薄。
()7.火山喷发对人类有坏处也有益处。
()8.我们在做模拟风沙对岩石的影响时,打磨岩石的方向是竖直的。
()9.发生地震时,应尽可能撤离到空旷的地带。
()10.远望归航船队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是因为桅杆高。
()11.我国是世界上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目前农业灌溉中常用的滴灌技术是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12.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
()13.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流水的作用形成的。
14.携带沙尘颗粒的风能磨圆岩石,形成戈壁滩、沙漠。
15.从地壳到地核,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
()三、单选题16.小明生活的地方地势低,起伏较小,地面平坦,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盆地17.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的现象是()A.土豆泥纹丝不动B.土豆泥出现裂缝、冒气C.番茄酱涌出土豆泥18.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去地心旅游的想象。
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你将依次穿过的是()。
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19.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地震是人为造成的B.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核圈层C.目前人们已可精确预测地震的发生D.地球内部运动都有可能导致地震20.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A.地势的高低B.气温的高低C.植被的多少D.雨水的多少21.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们: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这说明()。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85005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f.png)
1.C
2.A
3.B
4.A
5.B
6.C
7.C
8.C
9.裂缝 塌陷 偃塞湖
10.火山喷发 风
11. 内核 外核
12.风
13.直线 反射
14.海洋 陆地
15. 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 由沉积岩或岩浆岩在高温、压力影响下变质而成的岩石是变质岩
16.山地坡度
17.地震 火山喷发
18.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21.地核内部温度最高。( )
2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这是因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
23.地表有无植物覆盖不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
四、连线题
24.把下列地形与对应的解释连起来。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高峰,被称为“世界之巅”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A.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
B.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
C.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
8.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作()。
A.泥石流B.火山爆发C.地震
二、填空题
9.地震发生会给地表带来改变,如地面出现、,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
B.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影响
2.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浮石B.页岩C.大理岩
3.发生地震时,如果不能逃离室内,下列求生方法中最有效的是()。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8c2d7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e.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
(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东非大裂谷是( )形成的。
A.两大板块受拉张 B.地震C.火山D.两大板块碰撞、挤压 2.下列各种自然现象,( )是因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A.涨潮退潮 B.地震 C.龙卷风 D.洪水3.( )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
A.冰川、火山. B.火山、地震 C.流水、风 D.地震、重力4.大雨过后,黄土高原上的大量泥沙被水冲走,下列治理方法中,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是( )。
A.将草原开发成耕地 B.植树造林C.建造大型水库D.把林地改造成果园 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平原是( )形成的。
A.地球内部运动 B.水流冲击 C.风的作用 D.泥沙堆积6.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B.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C.地震发生时,快速从窗户跳出D.来不及逃跑时迅速找枕头、被子等护住头部 7.下列地形中,( )更容易造成侵蚀。
A.草原B.光秃秃的山坡C.森林D.梯田 8.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降雨量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的影响”实验时,必须有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B.地球表面的地形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C.雨点降落在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D.风、冰川和海浪会使地形发生缓慢的变化9.钱塘江岸边的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于( )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A.水B.风C.地球内部D.气温 10.我们要去大草原旅游,应该选择的地点是( )。
A.内蒙古 B.海南岛 C.西藏 D.四川 11.下列选项中,由于地球外部力量形成的地形是( )。
A.喜马拉雅山 B.日本富士山. C.沙漠中的蘑菇石 D.东非大裂谷12.当风刮过地面的时候,风力能吹起黏土和细沙,风越强,它所携带的颗粒就越大。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7b190b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3.png)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验(闭卷考试,本考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40分钟)姓名班级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传播的。
3、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4、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5、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6、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了()。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8、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9、奥运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10、()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1、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过日影观测仪来()。
1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叫做投影。
13、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色物体吸热快。
二、判断题:(30分,每题2分。
)1、在灯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侧面的影子是相同的。
( )2、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两个条件。
( )3、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短。
( )4、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 )5、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这样比较美观。
( )6、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比用两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更亮。
( )7、有时为了需要,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 )8、在阳光下,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快。
( )9、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10、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1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 )12、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 )13、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 )14、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 )15、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97929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b.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大理岩、变质岩2.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玄武岩B.砾岩C.砂岩3.我们的家乡地形属于()。
A.山地B.高原C.平原4.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地壳相当于鸡蛋的()。
A.蛋壳B.蛋清C.蛋黄5.在王亚平阿姨的太空课堂上,我们看到一滴水在空中()。
A.完全分散消失B.变成一个水球C.还是一滴水浮在空中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2.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等。
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和()三大类。
4.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5.地球的结构可分成三部分,由外到内依次是()、()和()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地球表面的地形一直没有变化过。
()2.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让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3.通过对我国地形图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东低西高,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4.岩浆在高温高压下,会在地壳薄弱地带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5.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四.连线题(共1题,共20分)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主要成因连线。
五.简答题(共5题,共40分)1.请简单描述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好处。
2.什么叫风化?什么叫风化作用?3.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4.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5.(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2)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A5.B二.填空题1.磨蚀2.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3.岩浆岩;变质岩4.堰塞湖5.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好处:(1)增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更容易种植)(2)产生矿产资源(3)形成一些自然景观(如温泉)坏处:(1)增加形成酸雨的可能(喷发物中有二氧化硫)(2)火山灰会泯灭村庄,甚至城市(3)岩浆会引发火灾等(4)影响交通2.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风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 0分)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3.光是沿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色物体吸热快。
二、判断题:(每小空1分,满分1 0分)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
A、蜡烛B、太阳C、木星D、萤火虫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 )。
A、西—南—东B、西—北—东C、东—北—西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A、长---短B、短---长C、长---短---长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A、背光B、向光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
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7.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的铜镜取火.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8.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A.放大B.缩小9.同样材料的物体,放置的角度也相同,但表面涂上(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领就最大了.A.红B.白C. 黑10.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A.水平放置B.竖直放置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四、实验题(10分)1、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 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1 )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2 ) 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3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答:。
五、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0分)(要求:写出所用材料和简单步骤或者画出简单示意图)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5.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6.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7.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8.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
1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3.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14.在我国的北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的生态平衡,至使一些草原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
15.松树长着针状叶生活在高山,香蕉树长着宽叶生活在热带,仙人掌刺状叶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
第二单元光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屏。
4.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长。
5.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影子就越大;反之,影子越小。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0.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有额镜、潜望镜、反光镜等。
12.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表面粗糙物体。
反射本领最强的是白色的表面光滑物体。
13.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摆放时升温快。
1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
15.会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奥运圣火火种和太阳灶都是利用凹面镜原理的。
英国科学家普列斯特用凸透镜会聚光线制得了氧气。
16.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常见的地形: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球内部由外到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表面的变化一方面由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如地震和火山;另一方面是由于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
5、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作用、流水作用、植物作用、动物作用等。
6、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7、土壤在水中分层后,形成上细下粗。
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动植物残体。
8、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9、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0、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雨量的大小11、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
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3、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会侵蚀土地。
14、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注意:拉开的弓才有弹力,没有拉开的弓就没有弹力。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的推力,这个力称为反冲力。
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一定的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必须对物体用施加一定的阻力。
7. 弾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被称为弾簧秤。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9、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0、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越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
12、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皮、车把表面;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3、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14、要使小车速度加快,采取的措施有:增大动力,减小摩擦力,减小载重量等。
第二单元《光》一、基础知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
9、(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1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二、解释概念。
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发光。
三、举例。
1、你所知道的光源。
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答:①汽车反光镜②医生带的额镜③照明灯上的灯罩④教师的墙壁涂成白色⑤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⑥潜望镜⑦万花筒⑧观景箱……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