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教案
光的折射及透镜复习教学案
光的折射及透镜复习教学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光的折射知识和应用的现象2、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4、知道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5、能用光具座、烛焰、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6、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光的折射规律及应用。
2、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难点:1、光的折射规律及应用。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光的折射及透镜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知识整理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两侧.(3)折射角入射角(大于、等于、小于)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大于、等于、小于)3、光垂直射向介面时,传播方向,入射角= ,折射角= 。
4、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是界面,侧是玻璃,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
并标出光线的方向。
5、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所以也叫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所以也叫透镜。
6、凸透镜成像:7、补全折射的光路图第二部分:典型例题例1、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例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B.向右移动后静止D.仍在原来位置例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 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 cmB该透镜可作放大镜C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 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D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 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例4、观察水边风景照片,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由于()A、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B、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例5、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烛焰的像成在屏的右下边缘处。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的整章复习课。
教材章节包括:1. 光的折射:介绍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2. 透镜: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3. 放大镜和望远镜:介绍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3. 学会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了解其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运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放大镜和望远镜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光线演示仪、放大镜、望远镜。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知识讲解:(1) 光的折射:介绍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讲解折射定律。
(2) 透镜: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3) 放大镜和望远镜:介绍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光的折射、透镜和放大镜、望远镜的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光的折射透镜放大镜和望远镜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题(1)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
( )(2)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3)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 )(4) 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 )2. 题目:选择题(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A. 向正上方偏折B. 向正下方偏折C. 向垂直方向偏折D. 向原方向偏折(2) 下列选项中,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教学设计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折射定律和透镜公式的应用;•能够通过光的折射和透镜的使用解决简单的光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对光学领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 透镜的类型和基本原理; - 透镜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 透镜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3. 教学活动活动一:光的折射实验1.准备实验装置:玻璃直尺、直尺架、水槽、放射光源、半圆形透明容器等;2.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3.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并总结折射光线的特点;4.理论和实验结合,让学生探讨折射定律。
活动二:透镜成像实验1.准备实验装置:凸透镜、凹透镜、光源、屏幕等;2.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3.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并总结透镜成像规律;4.理论和实验结合,让学生推导透镜公式。
活动三:探究透镜的应用1.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讨论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应用场景,展示透镜的应用原理和效果;3.通过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加深对透镜使用的理解和认识;4.整理小结:学生回到座位上,整理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文字总结。
4.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采取以下评价方式: - 实验报告:鼓励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和结论,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能够正确应用折射定律和透镜公式; - 小组展示:评价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达,看是否能准确传达透镜的应用原理和效果; - 课堂提问: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问题,评价学生对光的折射和透镜的理解程度。
5. 教学延伸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应用,可以开展以下延伸活动: -观察近视和远视眼镜的构造和原理,了解光学成像在眼镜制作中的应用; - 实验探究透镜的焦距和物距对成像的影响,了解透镜成像的规律; - 研究折射和反射的差异与应用,比如太阳穿过水面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第三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三课时)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照相机的调节:若要使照相机胶片上得到的像变大,则应将照相机(靠近/远离)物体,同时将镜头向(前伸/后缩)。
眼睛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胶片。
2、投影仪、电影放映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立、______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胶片应_____插。
3、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经晶状体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方。
因此用透镜进行矫正,其作用是使像向移,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时,经晶状体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方。
因此用透镜进行矫正,其作用是使像向移,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4、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___透镜,目镜是___透镜;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是___透镜,目镜是___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是___透镜,目镜是___透镜。
二、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则该同学戴的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例题2】三个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做了一些简易光学器材,第一个做成了简易照相机,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第二个做了一台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使用,观察一只小昆虫,画出对应关系正确的连线。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第1课时)
文档: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2. 透镜的焦距: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叫做透镜的焦距。
3.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4.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的分类和焦距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2. 掌握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并能够利用这些光线解释一些光学现象。
3. 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能够用透镜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透镜的分类和焦距的概念,以及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
教学重点是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白纸、铅笔、直尺。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以及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放大镜、眼镜等,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透镜。
2. 讲解:讲解透镜的分类和焦距的概念,并通过实际的透镜进行演示。
然后讲解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并通过实际的透镜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透镜进行练习,掌握透镜的分类和焦距的概念,以及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
4. 讲解:讲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通过实际的透镜进行演示。
5.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透镜进行练习,掌握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一节透镜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透镜的焦距:焦点到透镜的距离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2.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3. 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 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第二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二课时)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和,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应用u>2f 倒立实像v=2f 等大测焦距v>2f 倒立实像u=f 不成像平行光源u<f 正立放大规律概括:(1)一倍焦距内外分________;(2)二倍焦距内外分__________;(3)实像都是_____立的,像物在透镜的____(同/异)侧;(4)虚像一定是____立的,像物在透镜的____(同/异)侧;(5)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
(可以记忆为物近、像远、像变大)(6)当u>v时,物大像小;当u=v时,物像等大;当u<v时,物小像大。
二、典型例题:【例题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点燃/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A.50cm-60cm B.60cm-70cm C.70cm-80cm(4)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像;(5)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填序号)。
【例题2】用三块透镜做实验,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得到如下数据,可知这三块透镜的焦距关系为()A、f A<f B<f CB、f A>f B>f CC、f C>f A>f BD、f A>f C>f B【例题3】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巩固练习21、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变大,像距变大B. 像变小,像距变小C. 像变大,像距变小D. 像变小,像距变大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4-2-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一直在努力地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次我设计的一次主题活动——光的折射和透镜。
一、设计意图这次活动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对光学现象产生兴趣,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光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原理。
2.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的性质。
3. 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原理。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操作和透镜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管、水、玻璃棒、放大镜、显微镜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实验材料,包括透明塑料管、水、玻璃棒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光的折射和透镜的主题。
2. 讲解:简单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原理,让孩子们了解基本概念。
3. 实验: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探究透镜的性质。
4. 讨论:每个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应用。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原理。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操作和透镜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次活动结束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身边的透镜,并记录下来。
通过这个作业,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光学知识。
在反思这次活动时,我认为活动的组织有序,孩子们的热情高涨,通过实验和观察,他们对光的折射和透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光学知识。
我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成长。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二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光的折射透镜》。
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光的折射现象,以及透镜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重点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了解光的折射定律,能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 让学生熟悉透镜的分类和基本性质,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运用,透镜焦距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光具座、激光笔。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彩虹等,引出光的折射现象。
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折射现象,让学生动手测量折射角和入射角,验证折射定律。
3. 透镜介绍(10分钟)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和光学性质,讲解透镜焦距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折射定律和透镜性质解决问题。
如:如何计算通过透镜的光线聚焦点、如何确定透镜类型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折射和透镜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三节光的折射1. 折射现象: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彩虹等。
2. 折射定律:n=sini/sinr。
透镜1. 凸透镜:会聚光线,物距小于焦距。
2. 凹透镜:发散光线,物距大于焦距。
3. 透镜焦距:光线聚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用一块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他发现当课本距离透镜10cm时,文字变得模糊,请问小明需要将课本移到多远的地方,才能使文字清晰?答案:小明需要将课本移到大于20cm的地方。
光的折射与透镜复习教案
光得折射与透镜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将光得折射与光得反射与光得直线传播构建成一个知识结构体系
2 了解光得折射定律
3 认识到凸透镜得会聚作用与凹透镜得发散作用
4 知道凸透镜得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得错觉、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得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得热爱、亲近得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光得折射规律,知道凸透镜与凹透镜及对光得作用及成像规律。
难点:解释简单得折射现象。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物理八年级上苏科版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教案(完整版)实用资料
物理八年级上苏科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案(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上节课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回去以后预习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大家完成的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同学们看课本上的“知识结构”。
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分别看一看,比较讨论回顾一下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二、概念的复习一1、光的折射:(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不等2、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0,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4、透镜有两种(1)、凸透镜:中间厚边沿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边沿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学习的知识点,并小结一下:(分组,讨论,回答)课堂练习一: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
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木绝对平行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三、概念的复习二本章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首先我们来填一个表格。
大家研究成像规律。
学生完成表格,并讨论。
刚才大家已经对成像规律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题目一:在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向透镜靠近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有什么变化?大家对成像规律有了近一步的认识,那么如何将它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实际问题!1、照相机的原理是:2、幻灯机的原理是:3、放大镜的原理是:4、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为了控制曝光量,一是用控制光圈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二是用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索,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透镜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知识和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瓶、水、彩笔、放大镜、小鱼模型等。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包括透明塑料瓶、水、彩笔、放大镜、小鱼模型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鱼,让他们注意到小鱼在水中游动时,看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小鱼在水中游动时,看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吗?”引导幼儿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讲解与示范:向幼儿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并用教具进行示范。
将透明塑料瓶装满水,放入彩笔,让幼儿观察彩笔在塑料瓶中的位置变化。
解释这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时候,会发生折射现象。
3. 动手操作: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操作,观察彩笔在塑料瓶中的位置变化。
鼓励他们积极提问、互相交流,引导他们发现光的折射现象。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放大镜。
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不同角度下的光的折射现象,并记录下来。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活动难点:让幼儿应用透镜的知识,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反应。
根据幼儿的表现,我会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设计这一复习导学案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回顾《光的折射透镜》这一章内容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透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规律,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采用了梳理知识点、实例分析、互动讨论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理解透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规律。
2.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性质,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胶片、玻璃杯、铅笔、直尺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如眼镜、透镜等,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基本性质。
2. 知识梳理: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光的折射透镜》这一章的主要知识点,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共同探讨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实践:布置一道课后实践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镜或望远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活动重点:透镜的基本性质,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我一直在努力设计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以帮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学案,旨在帮助孩子们巩固光的折射和透镜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原理。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运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光线演示仪、幻灯机等。
学具:每人一套透镜实验套具(包括凸透镜、凹透镜、光屏、光线演示仪等),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知识讲解:简要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3.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透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实践题目,让孩子们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运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学案时,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孩子们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作用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一、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4.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5. 眼睛的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像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2. 掌握透镜的分类和特点,能辨别各种透镜。
3.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了解眼睛的视物原理,能解释一些视力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透镜成像规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透镜的分类和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镜、光线演示仪、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
2. 学具:透镜、光具座、刻度尺、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利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解释折射定律。
3. 介绍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引导学生观察和辨别各种透镜。
4. 讲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利用幻灯机和实物投影仪,展示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讲解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5. 讲解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利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凹透镜成像的实验,讲解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6. 眼睛的视物原理:讲解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像的形成过程。
7.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5. 眼睛的视物原理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第15题。
答案:1.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光的折射透镜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 课时1复习知识点要求: 一、光的折射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2、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折射简单实际例子 二、凸透镜和凹透镜1、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及其焦点和焦距等基本概念2、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透镜例子并分析它们对光的作用4、会画出三条特殊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1、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实像的概念四、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显微镜 1、了解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简单构造 2、了解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原理3、了解望远镜的构造4、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5、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复习内容:一、光的折射现象正确理解折射规律:(一)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二) 对上述规律有几点注意:(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与法线的夹角,也不是和界面的夹角。
(2)、光线射向两种透明物质分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3)、光垂直射向两种透明物质界面时,通过分界面后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时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零度。
(4)、光从空气射入透明物质时,如果增大或缩小入射角,折射角就随着增大或减小。
光从透明物质射入空气时,如果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5)、折射现象的光路是可逆的。
(6)人在水面外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此虚像比原物体靠近水面(位置偏高);人在水中斜看水面外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此虚像比物体的实际位置也偏高.这都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能自己举出生活中光折射的例子二、透镜1、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教案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学案知识梳理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2、光的折射规律:⑴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 ,折射角等于 。
⑵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入射角。
3、生活中光的折射的现象有: 、 等。
4、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 弯折,这是 现象。
5、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要比其真实位置 一些;人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位置要比其真实位置 一些。
6.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如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学性质:a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b 、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c 、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请在右边的图中画出上述三条折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光线。
7.课堂巩固1. 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湖光映彩霞”一——光的反射现象 B 、“潭清凝水浅”一——光的折射现象 C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D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2.如上左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判断: 是入射光线,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在图中并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玻璃在 。
3.如上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度,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_______入射角。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4.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蜜蜂,则拍出来的照片( ) A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蜜蜂 B 、不会出现蜜蜂,但有一个大黑点C 、不会出现蜜蜂,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D 、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蜜蜂 5.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6.关于人眼视网膜上成的像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 、倒立缩小的虚像 C 、正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7.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 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 之间的关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 、60厘米B 、40厘米C 、20厘米D 、10厘米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 、b 、c 、d 、e 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9.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 点是2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教案: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复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光的折射和透镜的相关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光的折射定律、透镜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现象。
2. 了解透镜的分类和特点,能够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3.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分类和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模型,光具座。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折射定律。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光的折射定律,学生自主完成学生手册中的相关练习。
3. 透镜分类:讲解透镜的分类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透镜模型,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4. 凸透镜成像: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通过光具座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像现象。
5. 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镜或望远镜。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活动重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分类和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的方式,使学生巩固了光的折射和透镜的相关知识。
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光的折射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同时,可以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摄影、电影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光的折射定律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在设计这一节《光的折射透镜》的复习学案时,我的意图是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复习中巩固光的折射和透镜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能够正确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
3. 能够运用光的折射和透镜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运用,透镜焦距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透镜的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镜、光线演示仪、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四、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如眼镜的放大效果,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理论讲解: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理解折射定律的原理。
3. 透镜观察: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种类的透镜,如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4.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透镜实验,如测量透镜的焦距,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巩固透镜的知识。
5.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透镜来矫正视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运用,透镜焦距的计算。
2. 活动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透镜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和解决,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学案
光的折射透镜期末复习班级姓名一、复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用此解释某些现象。
4.透镜的应用二、知识梳理: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或水时,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 光从玻璃或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传播方向__________.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____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______________侧.3、透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能使平行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F叫做_____,这个点与透镜中心的距离f叫做__________,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4、实像:能在_____上呈的像,它是由________会聚而形成的.虚像:_______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由______或_______反向延长线会交而形成的.5、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10倍焦距时,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透镜的________.6、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 、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________,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___.幻灯机投影机电影放映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 、_______ 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7、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这都是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的成在___________上所引起的,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近视眼应戴________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像相对与晶状体向_________移.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远视眼应戴________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像相对与晶状体向_________移,使像清晰的成在_________上.8、伽利略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__镜,开普勒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镜,开普勒望远镜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更_______,特别适宜观察行星和月球,通常叫做开普勒天文望远镜.显微镜与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__镜,主要区别是两透镜的___________不同.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例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上,请画出玻璃内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例3.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光的折射知识和应用的现象
2、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
重点: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
难点:熟练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教学过程
Ⅰ:知识梳理(比一比看谁天的快)
1、成实像时,像与物侧,左右、上下相。
2、变化规律(1)物距变小,像距变,像也变
(2)物距变大,像距变 ,像也变
3、特殊点 F 点:是 像和 像的分界点 2F 点:是 像和 像的分界点
Ⅱ:例题讲解
例1、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
例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
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例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 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 该透镜可作放大镜
C 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 cm 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 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 cm 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例4、观察水边风景照片,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由于( )
A 、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B
、眼睛的一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