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中轴线
走进北京中轴线
走进北京中轴线目录一、北京中轴线概述 (2)二、北京中轴线的地理与文化背景 (2)2.1 地理概述与北京城的布局 (4)2.1.1 地理特点与环境影响 (4)2.1.2 北京城的规划与布局 (6)2.2 文化与宗教的融合与碰撞 (7)2.2.1 中轴线上的宗教建筑群 (8)2.2.2 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体现 (9)三、北京中轴线的主要建筑物 (10)3.1 天安门与长安街 (11)3.1.1 天安门的历史与象征意义 (12)3.1.2 长安街的现代与文化交流 (14)3.2 天坛与祈年殿 (15)3.2.1 天坛的历史与建筑设计 (15)3.2.2 祈年殿的建筑美学与文化涵义 (17)3.3 紫禁城与故宫 (17)3.3.1 故宫的规模与建筑特点 (19)3.3.2 太和殿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20)四、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管理 (21)4.1 保护措施与现状评估 (23)4.1.1 中轴线保护的法律法规 (24)4.1.2 现存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25)4.2 管理策略与发展规划 (26)4.2.1 界面与区域划分管理 (28)4.2.2 协同发展与未来规划 (29)五、北京中轴线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前景 (30)5.1 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新中轴线 (31)5.1.1 现代丘比特溢现代风貌 (32)5.1.2 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结合 (33)5.2 全球视野下的中轴线与城市发展 (34)5.2.1 与其他中轴线城市的对比 (35)5.2.2 全球文化交流的前景与中轴线未来的责任与挑战 (37)一、北京中轴线概述北京中轴线,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地带,是一条具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的历史名街。
它北起钟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公里,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典范之一。
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众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等,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的繁荣与辉煌。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
北京中轴线的景点介绍
北京中轴线的景点介绍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城的东、西对称轴,南起永定门,途经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公园,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公里。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最罕有的历史悠久、规模巨大、保存相当完好的城市中轴线,其形成经历了元、明、清三代和当代中国,时间跨度达700多年。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的脊梁,也是北京老城的灵魂。
沿着这条中轴线,北京城以天安门为中心,向南北延伸,整个城市布局严谨而对称,层次分明,气势恢宏。
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北京城市规划的灵魂和脊梁,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瑰宝。
沿着北京中轴线游览,可以领略到北京城的历史沧桑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游客可以参观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公园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都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中,天安门广场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也是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场所。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
景山公园位于故宫后门北侧,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园内建有亭台楼阁和人工山石,景色秀美。
此外,北京中轴线上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南锣鼓巷等。
这些景点虽然不如天安门广场、故宫等著名,但同样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和独特的魅力。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元代在元代,元大都城墙即为左右对称,南边正门丽正门即在中轴线上。
皇城坐落在中轴线上,也是左右对称的。
但自皇城以北,中轴线向西偏斜2°。
在这个偏斜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元大都的钟鼓楼已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
这个偏斜的中轴线顺延270余公里后,即为忽必烈入主中原前的国都元上都(今锡林郭勒正蓝旗兆奈曼苏默)。
明清除西直门以北城墙的一角外,明清北京城基本按元代的中轴线对称(从卫星地图上看北京故宫可以明显发现其西斜),但北部偏斜的中轴线被矫正过来。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箭楼(1957年拆除)、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2005年重建)、天桥(1934年拆除)、正阳桥坊(五牌楼)、正阳门(前门)箭楼,正阳门城楼、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除)、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北上门(1956年拆除)、景山门、绮望楼、万春亭、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1954年拆除)、万宁桥、鼓楼和钟楼。
从北往南依次为,钟楼、鼓楼、万宁桥、地安门、景山(寿皇殿、寿皇门、万春亭、绮望楼、景山门、北上门)、故宫(神武门、顺贞门、钦安殿、御花园、坤宁门、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乾清门、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中华门、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正阳桥坊、天桥、永定门城楼和永定门箭楼。
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崇文门─宣武门、太庙─社稷坛、东三座门─西三座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故宫的建筑多数东西对称。
太和殿等主要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
北京中轴线中的数学
北京中轴线中的数学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蜿蜒向南的道路,连接着北京城的北部和南部。
它是北京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皇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轴线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思想中的一些原则。
数学在中轴线的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中轴线的布局采用了对称的原则,这体现了数学中的对称性概念。
中轴线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北南延伸,两边的建筑、道路、景观都呈现出对称关系,形成了一种美学上的和谐与平衡。
其次,在中轴线的建设和修复过程中,测量和几何学的知识也得到了应用。
为了保证整个线路的直线性,工程师们需要运用几何学的知识进行测量,确保道路的直线程度。
同时,在建设和修复过程中,需要运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确保各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和位置的准确性。
此外,中轴线的设计还考虑了数学中的比例概念。
建筑物之间的大小和形状需要保持相对的比例,以保持整个线路的美感和协调性。
这需要工程师们运用数学中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和设计,确保建筑物的比例和线路的整体比例相协调。
总之,数学在北京中轴线的设计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对称性、测量、几何学和比例等数学原理,工程师们创造了这条连接着北部和南部的标志性道路,展现了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的智慧和美学理念。
北京城的中轴线PPT课件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2
6
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钟鼓楼
地安门
景山
太和殿
神武门
中华门
天安门 正阳门
永定门
7
•中轴线上的建筑有什么特 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 分析。
8
北京的中轴线汇集了北京古代建筑的精髓。
9
高潮
前半极点 前半尾声
序幕
起点(终点)
永 正中太 神 景 地
定 阳华和 武 山 安
门 门门殿 门
门
北 鼓钟 楼楼
10
像一首雄伟的诗,像一首铿锵有力的歌
11
——
建 筑 是 凝 固 的 音 梁乐 思。 成
12
•中轴线周围的建筑有什么 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 行分析。
13
北 京 城 区 分 区 图
14
北
德胜门
安定门
先农坛
天坛
15
☺了中具轴体线的是形一迹条走,抽甚象进至的文随直建线本筑,:高但度它的因起这伏些而建具筑有而了有
跳动的乐感。它的伟大不仅体现在中轴线及沿线 的建筑上,更体现在它独有的设计理念和因之形 成的城市布局和规模。所以作者盛赞道:“有这 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 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馆堂 内的梁思成铜像
2
☼本文是一篇介绍事物的特征的 文章。请思考:
☼文章介绍的事物是什么? ☼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关于北京中轴线的风俗
北京中轴线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城市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之一。
沿中轴线两侧分布着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景观,如故宫、天安门、天坛、鼓楼等,这些建筑和景观见证了北京城的变迁和发展,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北京中轴线上,有许多传统的风俗文化。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走中轴、拜皇穹”的传统。
每年农历的腊月和正月期间,人们会沿着中轴线游览,参观各个景点,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同时,在中轴线上还有许多传统的文化活动,如京剧、皮影戏等表演艺术,以及传统的庙会和集市等。
此外,北京中轴线上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如烤鸭、炸酱面、糖葫芦等传统美食,以及景泰蓝、紫禁城木榨油纸伞等传统手工艺品。
这些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也是北京中轴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风俗传统,是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北京中轴线的介绍
北京中轴线的介绍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重要景观线之一,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
它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线路,东起景山公园的中轴线标志牌,西至天坛,全长约7.8公里。
中轴线贯穿了北京市的许多重要历史和文化景点,如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等,成为了北京古都的核心标志之一。
在北京古都的规划中,中轴线被视为天人合一的象征物。
相传,明代皇帝朱棣在建筑故宫时,曾亲自站在天安门上观察山水及道路的走向,根据风水学原理挑选而成。
中轴线被认为连接了人类与自然的纽带,也象征着君主的权力和统治地位。
明、清两代的皇帝们在这条线上修建了一系列宫殿、寺庙、坛亭等宏伟建筑,形成了一片古老而庄严的皇城文化。
中轴线上最重要的景点当属故宫。
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轴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
故宫坐落在中轴线上,占地面积约为179公顷,建筑面积达到15.7万平方米。
它由外廷和内廷组成,外廷是行政办公区,而内廷是皇帝及其家族居住的地方。
故宫充满了古老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是游客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绝佳场所。
中轴线上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是天坛。
天坛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祭祀场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占地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祈年殿等。
圜丘坛是天坛的核心建筑,形似圆形坛,象征天地相合,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殿,皇帝在此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以祈求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天坛以其庄严而庄重的气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除故宫和天坛外,中轴线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天安门广场、景山公园、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这些景点既有古代建筑的庄严肃穆,又有现代建筑的雄伟气势,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总之,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古都北京的重要景观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游览中轴线上的景点,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皇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到现代北京的繁华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北京中轴线
前 门
中华门
中 华 门
中华门
• 明朝时期此门叫做大明门,后来清朝建立 以后,直接把牌匾翻过来,在背面写上了 大清门。到了民国时期,本想再反过来写 上中华门,结果发现背面已经用过,所以 重新做了一个牌匾,挂在了原来的位置上。 • 后来,因为天安门广场的修建,中华门被 拆除,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在中华门所 在地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
天 安 门
天安门
• 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 原名“承天门”。皇城城门的正门,即南 门。 • 最初时,它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 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天顺元年 (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八年后的成 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九间、进深 五间的城楼。
•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 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 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满语“受命于天, 安邦治民”之意。 • 在天安门城台的下部开有城门五阙。正中的门 洞高大宽敞,专供皇帝出入。 • 城门上原挂“天安门”牌匾,1949年前,曾 挂过蒋介石画像,1949年以后改挂巨大的毛 泽东画像。
乾 清 宫
交泰殿
坤 宁 宫
后三宫
• 后三宫,是紫禁城内廷中最重要的三 座宫殿,依序为;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这三座宫殿的总称。 • 乾清宫和坤宁宫各为皇帝和皇后的正 式寝宫。乾清宫代表皇帝和天,是阳 的象征;坤宁宫代表皇后和地,为阴 的象征,配上交泰殿,后三宫所象征 的意义即为:“阴阳交泰,万世昌 隆”。
天 桥
天 桥
• 天桥原为汉白玉石桥,三梁四栏。因明清 两代皇帝祭天时必经此路而命名为天桥。 • 天桥是个罗锅桥,据说站在天桥南边你看 不见前门,站在天桥北边看不见永定门。 • 解放前,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撂地,使得 杂耍表演成为天桥一大特色,不但项目繁 多,而且技艺超群。
北京中轴线原理
北京中轴线原理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它是指从北京市南池子向北到北海一线的一条直线,连接了北京的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和建筑物,如天安门、故宫、北海等。
中轴线的设计原理是以天地人三合为基础,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城市规划的理念。
中轴线的设计原理中的“天”指的是北京城的北部,也是北京市的中心地带,代表着天上的皇家之地。
在这个区域内,有许多皇家建筑和陵墓,如紫禁城、圆明园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力和威严。
中轴线的设计将这些皇家建筑串起来,形成了一条贯穿北部的线路,使人们可以沿着这条线路游览皇家建筑,感受古代帝王的气息。
中轴线的设计原理中的“地”指的是北京城的中部,也是北京市的地理中心。
在这个区域内,有许多商业街区和市政建筑,如王府井、西单等,体现了现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中轴线的设计将这些商业街区和市政建筑与皇家建筑相连接,形成了一条从北部到中部的线路,使人们可以在这条线路上感受到古代和现代的交融。
中轴线的设计原理中的“人”指的是北京城的南部,也是北京市的文化中心。
在这个区域内,有许多文化机构和艺术场所,如天安门广场、国家大剧院等,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艺术追求。
中轴线的设计将这些文化机构和艺术场所与商业街区和市政建筑相连接,形成了一条从北部到中部再到南部的线路,使人们可以在这条线路上感受到古代、现代和未来的交汇。
中轴线的设计原理不仅体现了天地人三合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理念。
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是以城市中心为基准,向外延伸,形成一条条主要街道和轴线,连接各个重要的建筑和景点。
这种城市规划的理念在北京中轴线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北京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除了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城市规划理念外,中轴线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不仅将北京的历史文化串联在一起,也体现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北京城的中轴线
《北京城的中轴线》一.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北京中轴线的概况。
2、掌握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学会从这些方面把握说明文。
3、感悟北京中轴线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二. 教学重点:1. 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北京中轴线的特征。
2.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三. 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中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1. 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知识。
2. 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一、介绍说明文的知识:1. 什么是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和阐明事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 什么是事物说明文以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的说明文叫事物说明文。
3.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4.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有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个体。
5.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画图表等。
二、授新课:第一课时1. 介绍作者梁思成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古建筑文物保护与研究和建筑史学家。
广东省新会县人,梁启超长子。
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梁思成于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随父返国。
1972年1月9日卒于北京。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系主任,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营建系)并任系主任直到逝世。
他还曾任中央研究员院士,美国耶鲁大学聘任教授、普林斯登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和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等职。
2. 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处理(chǔ)什刹海(chà)俯瞰(kàn)池沼(zhǎo)3. 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北京城的中轴线)4. 作者重点介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说明的?(中轴线的建筑布局,由北向南的空间顺序)5. 根据作者介绍的中轴线的建筑布局,请同学们画一张平面示意图。
北京城的中轴线
(长达8公里、最长 最伟大、贯穿全 城 规模宏大,气魄雄伟)
3.为何说中轴线是伟大旳? 中轴线伟大在何处呢?
4 .中轴线上旳建筑高度都一样吗? 高度相同和不同各给人什么感觉?
5 .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北京中轴 线旳平面图,并做简朴旳讲解。
永定门
北京城旳中轴线
南
北
6.时代在发展,北京在发展,北京中轴线 有无发展呢?
补充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为迎接亚运会旳召开,北京打通了北中轴线,这是元大都兴建
以来700数年间,中轴线第一次向北延伸,其长度由过去旳7.8公里增长到13公里。根 据北京市1991年至2023年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中轴线将由目前旳13公里延伸至25 公里。
《北京城旳中轴线》 《北京城旳中轴线》 梁思成
梁思成
主要内容
第一段:简介北京凸字形平面是逐渐发 展而来及对它旳评价。
第二段:简介北京中轴线旳规模价值、 建筑布局。
第三段:简介北京中轴线东西两侧及北 京城四面旳建筑特色。
1.朗诵全文,整体感知。 思索:本文要阐明旳事物是什么? 课文以什么顺序进行阐明? 北京城旳中轴线 空间顺序(从南到北)
北京中轴线
看到照片中间这条路吗?对,这就是北京的中轴线,从尽头的永定门城 楼开始,它会笔直地穿过北京城。
1:46
清冷的秋雨,清冷的街道。现在前门步行街的建筑 也是近年来建成的,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一种古城 风情。让我们共同祈祷这些建筑可以长命百岁,因 为至少在100年后,这些建筑也可以称为“历史建 筑”了。虽然这里的建筑缺乏历史感,但这里的吃 食还是非常有历史感的,著名的全聚德烤鸭店、都 一处烧麦馆什么
中轴线的形成
• 元大都实际上确定了现有轴 线的具体方位和走向。作为 中国封建政权中央集权的巅 峰,明清两朝耗数十代时间 打造和完善着中国最具皇权 象征意义的城市,整个帝都 围绕着紫禁城南北和东西方 向延伸,这种规划的影响到 现在依然明显。
中轴线的形成
• 实轴中轴线的特点便是,其 轴线并不是实际的道路,而 是在轴线上坐落了各种建筑, 以此来反应和强调整个轴线。
这是一个秋雨绵绵日子,是预示着北京准备完全进入冬季的日子。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天气绝对不是他们希望的,但绝对是我喜 欢的,因为这样的天气正好可以徒步。于是,我决定从位于北京中 轴线南部端点的永定门,步行到北部的端点钟楼。
这是1957年被拆除,又在2004年复建的永定门。11:07,我 从这里出发。
中轴线对北京城市布局的影响
图示高亮区域为改革开放后中 轴线上重点发展的区域,可见 影响直至4环以外。
北京的中轴线,是帝都百余年权力中心的真实写照,中轴线上的每座建筑,每块青 砖,都烙下了数个王朝兴衰沉浮的记忆,中轴线文化是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典型的 中央集权的表现,也是在用建筑和地理去书写一个权力中心的诞生和兴起,而百年 后,这些过往的象征似乎在新兴城市发展的冲击下残破不堪,却又在其中默默的书 写着仍属于数个世纪前的往事,而新时代下的中轴线,在活力和创新下展现着自己 蜕变后的文化精神。
北京中轴线讲解词
北京中轴线讲解词
北京中轴线,又称为皇城中轴线,是指北京市中轴线上集中了一系列历史名胜古迹,连接了故宫、天安门广场和天坛等重要景点的一条直线。
中轴线是北京城的核心轴线,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布局设计的典范之一。
中轴线的起点是天坛,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占地面积约为27.5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
的古代祭祀建筑群。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圜丘坛,它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以其独特的圆形设计和精美的建筑工艺而闻名于世。
从天坛出发,沿着中轴线向北行进,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
广场中央矗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青铜像,旁边是紧邻着的天安门城楼,城楼上悬挂着中国国旗。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人民伟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也是举行一系列国家庆典和重要活动的场所。
继续向北,就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故宫。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之一。
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群分
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外朝是表示国家权力的地方,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等。
内廷是表示皇帝权力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和后宫等。
在故宫的北端,是景山公园,它是皇城的后花园,同时也是人们欣赏北京城全景的最佳地点。
从景山公园往北,就是中轴线
的终点了。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布局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游览中轴线,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宏伟之处,感受到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北京城的中轴线
“林泉高致”叠瀑
景观湿地
• 公园的重要景观之一。通过在景观湿地内种植各 类湿地植物,一方面营造一个舒适、优美而又生 态的自然环境,同时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实地接 触各类湿地植物,了解其生长特性以及生态功能, 以达到教育展示作用。 • 功能上可分为 3 大区域:温室教育示范区、湿地 生物展示区及游览区,其中湿地生物展示区根据 湿地植物的自身属性分为沼泽区、浅水植物区、 沉水植物区以及混合种植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图
山体
• 中国风水思想中通常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负阴 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人造山体中以明清景山最 具代表性,可以认为以山体作为中轴线北端点是最为简明 和有效的中轴线端点的终结模式。 • 主山水框架布局的建构更是备受各方专家瞩目。整个设计 团队认真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若干古典园林,如北 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的山体形态、体 积、比例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 列深入细致的研讨。 • 经过反复推敲,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院士的建议,最 终得到调整后的山水设计方案——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 势取胜;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功能定位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 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 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长期目标 的需要。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成为北京市带给各国代表团、 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 山水休闲花园。 • 奥运会后,公园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 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 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 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 然与文化遗产。 • 综上,将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 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和休憩大 自然”。
中轴线
午门
•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 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
太和门
• 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北京故宫最大的 宫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称奉天门, 曾一度改称皇极门。门内为太和殿(俗称 金銮殿),堪称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门。 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重 建。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一千 三百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汉白玉基座, 梁枋等彩绘。门前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 的陈设铜器。列铜狮一对,左雄右雌,威 武凶悍,是故宫六对铜狮中最大的一对。
宫殿用途
• 明朝及清早期用途概况 •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 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 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 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 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 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 清顺治及康熙时期 • 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 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康 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 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
神武门
• 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 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 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内 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 居宫中时,神武门上的钟不鸣。城台开有三门, 帝后走中间正门,嫔妃、官吏、侍卫、太监及工 匠等均由两侧的门出入。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 入宫中均走此门。1924年,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 即由此门离去。门外上方匾额“故宫博物院”为 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
•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 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 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 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 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 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外东路南部 是皇子居住的撷芳殿,俗称南三所,北部是乾隆 皇帝营建的太上皇宫殿——宁寿宫。外西路南部 是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寿康宫,北部除皇太后 居住的寿安宫外,还有英华殿等佛堂建筑。
八年级语文《北京城的中轴线》学习要点
《北京城的中轴线》学习要点北京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
辽代以后,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很多。
如故宫、景山、北海、中南海、颐和园、天坛、地坛、长城——八达岭、慕田峪长城、周口店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遗址等。
很多建筑造型奇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
如天坛是一个圆丘,地坛却成方形,这正符合我国古代的“天圆地方”的说法。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对称的城市。
它以故宫为中心,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午门、神武门、景山到地安门、钟楼、鼓楼和安定门,组成了一根长达8公里,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贯穿全城的南北中轴线。
作者简介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古建筑文物保护与研究和建筑史学家。
广东省新会县人,梁启超长子。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形似字4.解释下列词语【承袭】沿袭【贯通】①(学术、思想等方面)全部透彻地了解。
②连接;沟通。
【峋峙】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气魄】①做事的魄力。
②气势。
【错落】交错纷杂。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二、课文学习:课文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文。
文章为我们介绍了北京城的凸字形平面的形成,北京城的中轴线的规模,中轴线上及其周围的建筑布局,突出了中轴线的雄伟气魄,强调了其重要价值,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1.结构分析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北京城的凸字形平面的形成及对它的评价,目的是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北京城的中轴线。
第二部分(第2段)具体介绍北京城的中轴线的规模、重要价值及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突出了中轴线的雄伟气魄。
这是课文重点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略的说――一贯到底的规模)概括介绍北京城的布局,引出“北京城的中轴线”这一说明对象,进而指出中轴线的规模及重要价值。
第二层(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起――安定门和德胜门)具体介绍了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突出了中轴线的雄伟气魄。
北京中轴线 负责
浅析北京中轴线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为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在二环路钟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后改名为北辰路,这条路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西边建造中华民族园,东边则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次向北延长,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
东边建造国家体育场(鸟巢),西边则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再向北,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该公园中间的仰山、奥海均在中轴线上。
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确定天安门等14处遗产点。
北京中轴线是一套完整的故事体系。
通过中轴线,能够了解中国人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识。
2022年11月7日,北京中轴线官网试运行上线。
官网不仅传达实时、全面的新闻资讯,还深度纳入中轴线保护研究信息,同步更新中轴线学术研究、考古发现、保护及监测等动态。
在设计上,官网采用一屏一景观、一步一洞天、一线一中轴的设计理念,细致地拆解了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价值和意义,创新性构建了中轴遗产、中轴历史、中轴文化、中轴保护、中轴导览、中轴线时空舱等核心版块。
这样的设计理念,映射了中轴线一步一景观的空间层次,每一屏都展示出不同视阈下北京中轴线的文化景观;采用“一步一洞天”的交互巧思,希望公众在浏览过程中能有别有洞天的交互体验;“一线一中轴”则是将中轴元素融入整体设计中,让公众在浏览官网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感受到中轴理念。
北京老城中心,从北端的钟鼓楼,经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天桥地区、天坛、先农坛,到南端的永定门,长达7.8公里,贯穿北京老城南北,并始终决定整个北京老城城市格局的庞大建筑群体。
在这一巨大建筑群中,汇集了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展现了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形态特征。
北京城的中轴线阅读答案
北京城的中轴线阅读答案明代把天坛、先农坛安排在中轴线起点的两侧,使中轴线一开始就有中心明显,整齐对称、相互呼应的特点。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北京城的中轴线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的中轴线①从北京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这条中轴线长达7.8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
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②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现有的规模。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低起伏错落,前后疏密有致,色彩对比强烈。
进永定门北行,一条笔直的大街会把你引向高大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一座宽大雄伟的牌楼和一座大石桥为其做了前卫。
过了正阳门,红墙黄瓦的建筑代替了青砖灰瓦的建筑,这就是雄踞于中轴线上的皇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华门,经长长的御路(民国时已拆除),到天安门,形成第一波的起伏变化。
从天安门开始,是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宫门和广庭,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高大的城楼、皇宫、庙堂一层又一层地起伏峋峙①,到神武门结束。
再向北,景山奇峰突起,然后再下滑到寿皇殿、地安门。
由地安门继续往北过一条长长的街市,在这里经过万宁桥这个小小的起伏过渡,接着就出现了高大的鼓楼、钟楼,在这两座建筑周围,成片的绿荫中间掩映着灰墙灰瓦的低矮民居院落。
鼓楼、钟楼传出的报时的鼓声、钟声,不时在这些院落、街巷上空回荡,中轴线就收束在这钟鼓声里。
③明代把天坛、先农坛安排在中轴线起点的两侧,使中轴线一开始就有中心明显,整齐对称、相互呼应的特点。
进入紫禁城,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对称地安排在紫禁城前面,昭示了左右对称、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紫禁城中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对称修建,例如御花园中以中轴线上的钦安殿为中心,左面的浮碧亭与右面的澄瑞亭都是四角攒尖顶的方亭,形式相同,形成对称;降雪轩与养性斋,建筑平面分别呈“凸”“凹”字形,形式互补,形成呼应。
北京城的中轴线
2. 北京城中轴线上规模 价值 建筑 中轴线
特征
规 模 宏 大
北京城的
气 魄 3.北京城中轴线两侧周围建筑特色 雄 伟
深入理解:
1.读1段 : 思考:本段的中心句?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1句. 引出说明对象.(北京城的中轴线)
2.读2段:思考:概括本段说明的内容?
学生质疑
教师质疑
1、通过研读第二段,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北京城的中轴线有怎样的特征? 3、中轴线上的建筑很多,作者是怎样解说清楚 的?
4、作者在解说中轴线时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5、文中“百余米”的地方,拦路是一座大牌 楼…“百余米”这词去掉好不好?
整体感知: 说明对象 内容 特征?
对象 内容
5. 这些城门上的门楼 箭楼及角楼又增强了全城三 度空间的抑扬顿挫和起伏高下 ( 原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这里指建筑物 高低起伏 建筑与建筑排列有转折 之间有距离) 6.但贯通这全部署的一根直线,一根长达8公里,全 世界最长. (连接;沟通.) 7.与因琼华岛塔和妙应寺白塔所产生的突出点,以 及许多坛庙园林的错落. (交错纷杂)
答:中轴线上东西两侧的布局
空间顺序(从东到西)
纵观全文:
首先介绍北京城凸字形平面的形成引出说 明对象(北京城中轴线)然后具体介绍北京 城中轴线规模(重要价值)建筑布局 最后 介绍中轴线东西两侧的布局.
相关链接,知识拓展。 1、时代在发展,北京也在发展,北京中轴 线有没有发展呢?请同学们从网上搜集的
结合句意解词
1.一方面是遵循或承 袭 过去的一般的制度 (沿袭) 2.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 峙 ,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 (形,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 (这里指气势) 4.在有了飞机的时代,由空中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