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知识的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把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应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也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促进知识迁移
根据迁移规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程度是实现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学习越扎实、雄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效果也越显著。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1.温故而习新,促使知识的纵向迁移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其同化,将新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同化”这个新问题,就能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知识实现从“故”到“新”的纵向迁移,并且使“故”也得到巩固。
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这一节是电学部分的重点之一,让学生自己设计与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里的有关“控制变量法”的知识情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因为压强和压力与受力面积都有关系,所以在研究时,是先保持压力F 不变,通过演示实验而得出P 与S 的关系,然后保持受力面积不变,通过实验再研究P 和F 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得出:P=F/S。应当指出,这里运用的研究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若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联系时,就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先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从而把所研究的问题首先转化为一个物理量与单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样使被研究的问题由复杂变简单,容易发现联系,最后将各个联系综合起来得到所需结论。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多变量问题的有力武器,所有多变量问题原则上都可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求解。通过以上的实验比较分析,对“控制变量法”更进一步理解,学生认知结构里的新知识引起同化,更有利于探究欧姆定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液体压强、电功、焦耳定律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的知识迁移启发学生,都获得很好的效果。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使知识的横向迁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际上就是学习者通过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找到与要解决的问题关联,从而把当前的问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从而解决了问题,也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一节时,选用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时,找到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关联(即氧气、氢气的制取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取原则相关联)。把新课题同化到学生已构建的“制取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取”认知结构中,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进行意义建构,促进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生活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课堂讲授中,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问题和现象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
如通过日常生活问题(问题情景), 引出蒸发概念:
①“凉衣服”过程中,衣服由湿变干,水到哪里去了?水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现象称为什么?
②组织学生讨论:同样湿的衣服,哪种情况会干得快些?引导学生讨论、联想、推理,得出结论。
三、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因素,以进行知识正迁移
思维定势是属心理学的范畴,指的是由于过去经验的影响而使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使心理活动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同类和相类似的课题学习中,在具有相似性的学习和应用情境中,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有助于促使迅速解决问题。思维的定势和方法的定势能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心理学告诉我们:两种学习情境的共同点越多,则前一学习对后一学习发生的迁移作用就越大。思维定势和学习定势是用同一种倾向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运用共同要素原理,设计相近式的问题与训练就可以培养发展学生的类比思维,从而促使学习的迁移。
如“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在这里可以指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这是一个多变量问题。因此应该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讨论。但是题目中没有控制变量,即没有说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因此无法下结论,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
像这一类型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流越大,产生的焦耳越多;质量越大,物体的密度也越大,等等。如果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那么就能触类旁通,不仅可运用于电学,而且可以贯穿整个科学,乃至于其他学科和领域,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四、落实双基,运用比较法,提高辨误能力,防止学生负迁移
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定势以及学习方法等局限产生负迁移,从而影响或干扰了新的学习。在讲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时,应尽量做到准确、透彻;对基本定律、规律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要交代清楚。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判断、评价和矫正,克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一知半解”的现象,以防止学习负迁移的产生。
溶解度概念教学中,通过下列固体溶解度的说法比较,掌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必须抓住以下四点: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100g 的溶剂里;③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④所被溶解的溶质质量(以克为单位)。
例如习题:判断下列说法对错。
A.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溶解的质量
B.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100g 饱和溶液里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
C.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D.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分析不难看出,固体的溶解度实质是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 溶剂里,该物质所能溶解的最大量(超过这个质量的溶质就不能再继续溶解了)。因此溶液必须达到饱和状态,既然是饱和溶液,就必须指明一定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人为规定为100g溶剂)。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