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酸和碱,区分酸和碱2.掌握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掌握酸的通性、碱的通性5.掌握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定义、实质6.掌握溶液酸碱性及强弱的判断方法教学重难点:1.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及其应用;2.掌握酸的通性、碱的通性3.掌握复分解反应书写4.掌握溶液酸碱性及强弱的判断方法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从个与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以及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课本复习,知识储备学生课前查阅课本、自主复习。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教师:本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首先了解一下本节的复习目标。

学生朗读,做到心中有数。

(三)、问题引领,探究合作教师:我们常见的酸有?常见的碱有?根据自己的课前复习,填写下列表格。

要求:默背填写(学困生对照课本填写)1.认识常见的酸和碱物质分类物质名称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俗称颜色气味 状态是否有挥发性溶解性溶液露至空气中变化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学生自主填写,巡视情况,发现疑点,点拨补充,学生交流 ①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打开试剂瓶会出现现象? ②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所以稀释操作的要点是?③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手触摸,溶液溅到皮肤上应进行的处理? ④为何归为酸?归为碱? 练习:1、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酸.请你填写下列酸的化学式;人的胃液里含有 ,食醋里含有3%~5%的 ,汽水里含有 .2、下列试剂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试剂 原因(文字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浓硫酸 浓盐酸 氢氧化钠固体 氢氧化钙溶液 生石灰点拨补充:①性质决定用途:可做干燥剂的是?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利用的是碱的那条通性? 教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酸、碱各自的化学通性2.酸、碱的化学性质师生共同小结酸、碱的通性及根本原因点拨:其中涉及的反应基本类型有?各自对应的性质是?请同学们根据序号写出各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两位同学进行板演)师生共同评价小结:①中单质铁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2价的亚铁盐②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③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后的H2CO3不稳定要写成H2O+CO2↑④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由沉淀、气体、水的生成。

常见的酸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引言:酸是化学中常见而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酸的性质、特点和应用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

为了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酸教案,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酸教案及其教学策略。

一、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引入酸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柠檬汁酸味强烈、胃酸能够消化食物等,让学生了解酸的基本概念。

2. 酸的性质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总结酸的常见性质,如酸的腐蚀性、酸的酸味、酸的电离性等。

3. 酸的pH值:介绍pH值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酸溶液的pH值,并讨论酸溶液的酸强度。

二、常见的酸及其应用1. 醋酸:介绍醋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如制作醋酸酱、除去金属氧化物表面的氧化皮等。

2. 盐酸:学习盐酸的性质和应用,如酸碱中和反应、清除钙镁碱性盐等。

3. 硫酸:介绍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如制备肥料、脱色剂和电池等。

4. 磷酸:学习磷酸的性质和应用,如肥料制备、水处理和食品加工等。

5. 碳酸:介绍碳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讨论碳酸与酸的反应,如制备二氧化碳和矿泉水等。

三、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通过实例,如酸性土壤中加入石灰能够中和酸性等,引导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酸碱的摩尔比例。

3. 酸碱指示剂:介绍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酸碱指示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的应用。

四、酸的应用和安全性1. 酸的应用:通过案例,如酸的应用于化学实验中的调节酸碱度、酸的应用于医疗和工业生产等,让学生了解酸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酸的安全性:学习和讨论酸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以及合理储存酸的注意事项。

结语:酸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合理的酸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讨论了一些常见的酸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在酸的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常见的酸》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的酸;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识图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化学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有关知识,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吃没有成熟的葡萄、桔子,大家感觉怎么样?【学生】很酸(有酸味)【教师引导】实验研究表明,物质有酸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酸,含有酸的溶液就会显酸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酸”。

环节二:新课讲授【提问】请大家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以及在化学课中,你接触或听说过哪些酸?【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醋、柠檬、可乐、盐酸、碳酸等。

【教师讲解】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和碳酸(H2CO3)等。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常见的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回答】食醋中含醋酸,用来调味;大多数饮料中含有碳酸。

【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解】我们的胃可以消化食物,是因为胃液中含盐酸。

盐酸在生活中常用作金属除锈剂。

图中的铅酸蓄电池中含硫酸,铅酸蓄电池即汽车常用的电瓶。

【教师提问】大家思考一下盐酸、硫酸、硝酸为什么储存在不同颜色的试剂瓶里呢?【学生回答】可能是硝酸需要避光。

【教师讲解】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环节三:巩固提高【多媒体展示】【教师提问】通过图片我们了解到酸雨的腐蚀性很强,那么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碳酸。

【教师讲解】碳酸不具有腐蚀性,其实酸雨中溶有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因而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几种常见的酸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常见的酸复习教案

常见的酸复习教案

探索酸的性质(复习教案)泗庄中学张春雨设计理念:1、理论联系实际,梳理知识要点的同时,突出生活应用。

2、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复习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并由此懂得在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2、会用酸碱指示剂等不同方法区分酸和碱,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探究出酸的化学性质。

复习方法:讨论归纳、问题探究法等复习重点:熟悉常见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复习难点:化学性质及用途的应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流程:一、谜语引入:出示:【谜语】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有危险,我与水合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二、知识梳理:1、常见的酸思考:⑴常见的酸有哪些?化学式如何书写?⑵已知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浓盐酸,一瓶是浓硫酸,你能快速鉴别出这两种溶液吗?看谁设计得方法多。

⑶出示练一练浓盐酸是色液体,有气味,打开浓盐酸瓶盖,会见到,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浓盐酸、浓硫酸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将如何变化?为什么?2、酸的化学性质:(1)出示图片,写出化学方程式⑵酸的共性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与盐(主要是碳酸盐)发生反应,生成酸和盐。

酸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小结:酸的共性3、检验SO42-的方法:检验Cl-的方法三、课堂练习•1、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方括号内的杂质,并写出化学方程式:•Cu[Zn]------------------------------------------•HNO3[HCl]•NaCl[NaOH]•Cu[CuO]•HCl[H2SO4]----------------------------------------2、出示推断题3、酸一旦泄漏,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但同时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酸有哪些用途?4、假如刚才图片中处理废酸(硝酸、硫酸、盐酸)时,加入的白色物质为氢氧化钙,环保检测人员决定对处理过的废液中最终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取少量废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结果不变色,下面推断中合理的是()A.溶液一定呈酸性B.溶液中肯定不含氢氧化钙C.溶液中不含氯化钙D.一定不含有盐酸5、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初中化学常见酸的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酸的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酸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够区分常见酸的特点和用途;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中和试验。

二、教学重点:
1. 酸的定义和性质;
2. 常见酸的特点和用途。

三、教学内容:
1. 酸的定义和性质
(1)酸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
(2)酸的性质:有酸味,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通常会变色和发生气体的反应等。

2. 常见酸的特点和用途
(1)盐酸:酸度最强,常用于清洗金属表面等;
(2)硫酸:腐蚀性强,常用于制造化肥等;
(3)硝酸: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制造火药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酸的定义和性质。

2. 示范实验(10分钟)
让学生观察盐酸、硫酸和硝酸的性质,并观察它们与金属、碱的反应。

3. 实验操作(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并记录实验结果。

4. 总结(5分钟)
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不同酸的特点和用途。

5. 课堂练习(10分钟)
进行简单的题目测试,巩固学生对酸的理解。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总结不同酸的化学式和用途,并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酸的理解和应用,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常见的酸的教案

常见的酸的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
教学目标:1.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3.强化实验以及生活的安全意识
重点:酸的性质
难点: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练习:
1.盐酸是酸溶液,它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遇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它使石蕊溶液变____,使酚酞溶液变______。

3.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碱溶液(如石灰水)变_____在紫色石蕊溶液滴入酸溶液(如稀硫酸)变______。

4.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碱溶液(如石灰水)变____,在无色酚酞溶液滴入酸溶液(如稀硫酸)显_____。

二引入:教师打开食醋,问学生有怎样的感觉,从而引入酸这个主题。

生活中的酸有哪些?
介绍生活中常见的酸: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还有磷酸(H3P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这节课主要学习盐酸和硫酸。

三教学新授:
学生查阅课本并找出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从浓硫酸的吸水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引入浓硫酸的性质
根据浓硫酸的吸水脱水性引出浓硫酸的在实验室中的重要用途——干燥剂
生活中使用的硫酸大部分是稀硫酸,那么我们怎样稀释浓硫酸呢?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课堂小结:
作业:学业评价 P54
板书:常见的酸
盐酸硫酸
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瓶口有白雾无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无
教学反思:。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2)能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3)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并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对实验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二、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1)酸的定义及特点: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具有酸味、腐蚀性和氧化性;(2)碱的定义及特点: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具有苦味、腐蚀性和还原性。

2. 酸碱的分类及性质(1)强酸和弱酸: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如盐酸、硫酸等;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如醋酸、碳酸等;(2)强碱和弱碱: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弱碱在水中部分电离,如氨水、氢氧化铝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2)酸碱的分类及性质;(3)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1)酸碱电离的原理和计算;(2)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酸碱的分类及性质;(2)实验法: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3)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酸和碱的图片、实验视频等;(2)实验器材:准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3)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酸碱的分类及性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酸和碱的图片,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几种常见的酸 教案三

几种常见的酸 教案三

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三【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酸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正确使用酸溶液进行实验操作。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2.酸溶液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酸溶液的实验操作技巧。

2.酸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试管、滴管、烧杯、玻璃棒等。

2.实验试剂:硫酸、盐酸、硝酸、醋酸等。

3.教案、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酸的概念和性质。

2.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酸?它们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二、探究几种常见的酸的性质1.硫酸a.介绍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粘稠的液体。

b.介绍硫酸的化学性质:强酸,具有腐蚀性。

c.介绍硫酸的用途:制造肥料、农药、火药等。

2.盐酸a.介绍盐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介绍盐酸的化学性质:强酸,具有腐蚀性。

c.介绍盐酸的用途:制造氯化物、盐酸溶液等。

3.硝酸a.介绍硝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介绍硝酸的化学性质:强酸,具有腐蚀性。

c.介绍硝酸的用途:制造肥料、火药、染料等。

4.醋酸a.介绍醋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介绍醋酸的化学性质:弱酸,具有腐蚀性。

c.介绍醋酸的用途:食品调味、制造醋酸纤维等。

三、实验操作1.实验一:观察硫酸和盐酸的反应a.准备试管、滴管、硫酸溶液、盐酸溶液。

b.将硫酸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c.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原因。

2.实验二:观察硝酸和醋酸的反应a.准备试管、滴管、硝酸溶液、醋酸溶液。

b.将硝酸溶液滴入醋酸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c.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原因。

2.反思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几种常见的酸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五、作业布置1.复习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2.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1.在实验操作中,要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受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优秀教学案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优秀教学案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酸碱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通过解答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酸碱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实验操作:本节课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酸碱的变化。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酸碱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5.总结归纳:在课堂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酸碱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和习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我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达到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及应用。
2.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自主构建酸碱知识体系。
3.强调酸碱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总结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
3.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常见的酸 复习教案

常见的酸 复习教案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3.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常备的化学试剂.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0,表明溶液呈酸性;
九年级化学教案
课题
15常见的酸
总课时
课型
主备人
审核
1
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知道酸的化学性质
2.了解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殊性,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的溶液,认识酸的腐蚀性
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
个体思考
主备思考
集备研讨
一、【预习检测】
1.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强,比盐酸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
三、【限时练习】见复习导源自案四、【小结评价】五、【布置作业】:
六、【总结反思】
③若某酸雨样本的主要成分是H2SO4,则加入B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典例解析】
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A.BaCl2B.H2SO4C.Cu(OH)2D.CaO
2.酸的水溶液中一般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2.去年,我市城区共采雨样243个,降水pH均值为5.12,城东降水pH均值为4.14。
由降水离子分析可知,2010年度市降水中阴离子浓度最大的是硫酸根,其次是硝酸根;酸雨呈硫酸雨型污染。

常见的酸课教案

常见的酸课教案

常见的酸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酸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酸的兴趣1.2 教学内容酸的定义和特点酸的命名规则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酸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酸的特点1.4 教学步骤引入酸的概念,让学生思考酸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酸的特点介绍酸的命名规则,让学生练习命名1.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估第二章:硫酸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对硫酸的认知能力2.2 教学内容硫酸的性质硫酸的用途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硫酸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硫酸的性质2.4 教学步骤介绍硫酸的性质,让学生了解硫酸的特点展示硫酸的用途,让学生了解硫酸的应用领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硫酸的性质2.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第三章:盐酸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盐酸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对盐酸的认知能力3.2 教学内容盐酸的性质盐酸的用途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盐酸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盐酸的性质3.4 教学步骤介绍盐酸的性质,让学生了解盐酸的特点展示盐酸的用途,让学生了解盐酸的应用领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盐酸的性质3.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第四章:硝酸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硝酸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对硝酸的认知能力4.2 教学内容硝酸的性质硝酸的用途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硝酸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硝酸的性质4.4 教学步骤介绍硝酸的性质,让学生了解硝酸的特点展示硝酸的用途,让学生了解硝酸的应用领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硝酸的性质4.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第五章:醋酸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醋酸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对醋酸的认知能力5.2 教学内容醋酸的性质醋酸的用途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醋酸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醋酸的性质5.4 教学步骤介绍醋酸的性质,让学生了解醋酸的特点展示醋酸的用途,让学生了解醋酸的应用领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醋酸的性质5.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第六章:碳酸和碳酸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碳酸和碳酸盐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对碳酸和碳酸盐的认知能力6.2 教学内容碳酸和碳酸盐的性质碳酸和碳酸盐的用途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碳酸和碳酸盐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碳酸和碳酸盐的性质6.4 教学步骤介绍碳酸和碳酸盐的性质,让学生了解碳酸和碳酸盐的特点展示碳酸和碳酸盐的用途,让学生了解碳酸和碳酸盐的应用领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碳酸和碳酸盐的性质6.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第七章:酸碱中和反应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认知能力7.2 教学内容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7.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7.4 教学步骤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机制展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7.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第八章:有机酸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机酸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对有机酸的认知能力8.2 教学内容有机酸的性质有机酸的用途8.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有机酸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有机酸的性质8.4 教学步骤介绍有机酸的性质,让学生了解有机酸的特点展示有机酸的用途,让学生了解有机酸的应用领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有机酸的性质8.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第九章:酸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酸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酸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9.2 教学内容酸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酸对环境的影响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酸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酸的安全使用方法9.4 教学步骤介绍酸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酸的安全使用规则讨论酸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了解酸的环境保护意义展示酸的安全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酸9.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常见的酸的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对酸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兴趣10.2 教学内容总结常见的酸的性质和用途介绍酸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方向10.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总结和分享学习心得通过展示和研究案例,激发学生对酸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兴趣10.4 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常见的酸的性质和用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研究生进行讲座,介绍酸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方向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酸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兴趣10.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总结能力收集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酸的定义和特点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酸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设计理念】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复习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

讨论归纳等【复习流程】一、酸和碱的概念1.酸常见酸的化学式:2.碱常见能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二、酸和碱的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状态气味密度打开瓶口的现象naohca(oh)2俗名颜色。

状态溶解性露置在空气中的现象三、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稀盐酸稀硫酸酸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zn+hcl-fe+h2so4-金属氧化物fe2o3+hcl-cuo+h2so4-碱fe(oh)3+hcl-cu(oh)2+h2so4-盐agno3+hcl-bacl2+h2so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碱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氧化物co2+naohso2+naohco2+ca(oh)2—酸naoh+hclca(oh)2+hcl—盐cuso4+naohna2co3+ca(oh)2例题: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能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四、ph应用1.溶液酸碱度测定方法在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__________或________将被测液滴到_______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2.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向此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溶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性,ph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呈____色,ph____,在整个实验中溶液发生了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

九年级《常见的酸》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常见的酸》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化学学习中,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酸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酸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探索未知领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通过实验、实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酸的性质、分类、应用等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6.针对本节课的课堂练习,教师筛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练习,以提高他们对酸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7.布置一道综合性的研究性学习题目,要求学生分组合作,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与酸相关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复习酸的定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 回顾酸的定义和性质,加深对酸的概念的理解。

2. 掌握酸的化学式和酸的离子化过程。

3. 了解酸的分类和常见酸的名称。

教学内容:1. 酸的定义:回顾酸的定义,强调酸的共轭碱和氢离子的关系。

2. 酸的性质:复习酸的离子化过程、酸的强度和酸的酸性常数。

3. 酸的分类:介绍有机酸、无机酸和混合酸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教学活动:1. 引导复习: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酸的定义和性质。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酸的分类和常见酸的名称,分享结果。

3. 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解答有关酸的定义和性质的问题。

评估方式:1. 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酸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酸的分类的了解。

3. 练习题:评估学生解答练习题的正确性和解题思路。

第二章:复习碱的定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 回顾碱的定义和性质,加深对碱的概念的理解。

2. 掌握碱的化学式和碱的离子化过程。

3. 了解碱的分类和常见碱的名称。

教学内容:1. 碱的定义:回顾碱的定义,强调碱的共轭酸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

2. 碱的性质:复习碱的离子化过程、碱的强度和碱的碱性常数。

3. 碱的分类:介绍有机碱、无机碱和混合碱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教学活动:1. 引导复习: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碱的定义和性质。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碱的分类和常见碱的名称,分享结果。

3. 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解答有关碱的定义和性质的问题。

评估方式:1. 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碱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碱的分类的了解。

3. 练习题:评估学生解答练习题的正确性和解题思路。

第三章:复习酸碱中和反应教学目标:1. 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过程。

3.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回顾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初中常见酸教案

初中常见酸教案

初中常见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和特点。

3. 学习酸的用途和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重点:1. 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和特点。

2. 酸的用途和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1. 酸的化学式的记忆和理解。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物质分类,引出酸的概念。

2. 讲解酸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介绍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和特点。

举例说明:- 盐酸(HCl):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是一种强酸。

- 硫酸(H2SO4):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是一种强酸。

- 硝酸(HNO3):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是一种强酸。

- 醋酸(CH3COOH):无色透明液体,有醋味,溶于水,是一种弱酸。

2. 讲解酸的用途和酸碱中和反应。

举例说明:- 盐酸的用途:制取氯气、制造化学品、钢铁除锈等。

- 硫酸的用途:制取肥料、制造化学品、电池等。

- 硝酸的用途:制取肥料、制造化学品、炸药等。

- 醋酸的用途:食品添加剂、制药、制造化学品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现象。

2. 演示硫酸与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现象。

3. 演示硝酸与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现象。

4. 演示醋酸与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现象。

四、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酸碱中和反应,观察并记录现象。

2. 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2. 强调酸碱中和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记忆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和特点。

2. 完成课后练习,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

常见的酸 教案

常见的酸 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教案标题:常见的酸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常见的酸的特性和性质;2. 掌握常见酸的命名规则;3. 能够区分酸和碱的区别;4. 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反应实验。

教学重点:1. 常见酸的特性和性质;2. 常见酸的命名规则。

教学难点:1. 常见酸的命名规则。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酸性试纸、酸碱指示剂等;2. 实验材料:盐酸、硫酸、乙酸等;3. PPT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酸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平时在哪些地方接触到酸?酸有什么特点?Step 2:讲解常见酸的特性和性质(10分钟)1. 通过PPT或教学课件,讲解常见酸的特性和性质,如酸的味道酸酸的、酸的溶液能够腐蚀金属等;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酸的溶液能够腐蚀金属?Step 3:讲解常见酸的命名规则(15分钟)1. 通过PPT或教学课件,讲解常见酸的命名规则,如盐酸、硫酸、乙酸等;2. 引导学生进行酸的命名练习,确保学生掌握酸的命名规则。

Step 4:进行酸碱反应实验(20分钟)1. 将盐酸、硫酸、乙酸等常见酸分别倒入不同试管中;2. 将酸性试纸放入每个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3. 将酸溶液与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反应现象。

Step 5: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常见酸的特性、命名规则以及酸碱反应;2. 提问:除了常见酸之外,你们还知道其他的酸吗?请举例说明。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常见酸的应用场景,并写一篇小作文进行描述;2. 下节课预告:将介绍常见碱的性质和命名规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常见酸的特性和性质,掌握常见酸的命名规则,并能进行简单的酸碱反应实验。

同时,通过实验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酸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酸复习教案

酸复习教案

课题:常见的酸高台三中理化教研室许保国教学目标:1.了解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特性。

2.掌握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3.通过学生合作进行稀酸的化学实验,相互指正实验操作,以便于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酸的通性教学难点:酸参加的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法:引导探究合作交流讲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1.寻找酸在日常生活中应有的例子参与讨论活跃气氛点题2.你没能总结一下常见的酸吗?交流讨论,联系生活,阅读教材p224页1.胃液中含有酸;电瓶中有酸;食醋中含有3%-5%的酸;酸雨中含有少量的酸和酸;可乐、啤酒中含有酸。

实验室中一般有、、三中酸。

知道常见的酸3.比赛写一下上述酸的化学式盐酸(氢氯酸);硫酸;醋酸(乙酸);硝酸;碳酸.巩固化学式的写法4.从酸的化学组成上分析什么叫酸?交流讨论:酸是由元素和组成的化合物。

实质上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离子的化合物归纳酸的定义,理解什么叫酸5.浓盐酸敞口放置会怎样?浓硫酸呢?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煽动闻气味并观察瓶口有什么现象,然后讨论原因。

证明浓盐酸具有性,敞口放置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会。

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质量会,硫酸的质量分数会是因为浓硫酸具有性。

温习煽闻法培养分析能力6.鼓励展示推选代表黑板上展示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培养展示能力7.课本p225页图8-2盛盐酸、硫酸的试剂瓶和盛硝酸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交流讨论:盐酸、硫酸见光不分解。

而硝酸见光。

所以盐酸、硫酸通常盛放在无色试剂瓶中,而硝酸要盛装到棕色试剂瓶中。

反之实验室中盛装到棕色试剂瓶中的药品道具有性。

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酸具有哪些化学通性?以稀盐酸和稀硫酸为例请同学们用提供的药品分组实验、讨论、交流。

第一组实验探究酸跟指示剂的作用第二组实验探究酸跟金属的反应第三组实验探究酸跟盐的反应第四组实验探究酸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第五组实验探究酸跟碱的反应各组推选代表在黑板上展示酸的化学性质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教案、教学设计
5.结合所学知识,向家人或朋友讲解酸的性质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科普传播能力。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酸的通性及其化学性质,常见的酸及其化学式,酸的应用。
2.难点:酸的性质与反应机理的理解,实验操作中的安全与准确性,酸与日常生活环境的联系。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引入酸的日常应用场景,如清洁剂、食品添加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酸的通性。
-设想案例:讨论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6.创设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实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思维碰撞。
-设想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互相解答疑惑。
7.教学评价设计,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酸的通性、分类、性质和应用等方面。
3.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酸的奥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柠檬汁会这么酸?醋为什么能用来腌制食物?”
2.学生分享自己对酸的了解和体验,教师总结并板书“酸”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酸的一些基本性质,如与金属反应、与碱中和等,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知识的讲授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系统地讲授酸的定义、分类、性质及其应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酸的通性,思考并举例说明酸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2)了解酸和碱的常见化学反应;(3)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的现象;(2)运用滴定实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3)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1)酸的定义及特性;(2)碱的定义及特性;(3)酸碱的相对性及离子化。

2. 酸碱的常见化学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2)酸碱滴定反应;(3)酸碱催化反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2)引导学生思考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观察:(1)安排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实验;(2)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3. 知识讲解:(1)讲解酸碱的相对性及离子化;(2)介绍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2)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酸碱滴定实验报告;(2)布置有关酸碱知识的练习题。

五、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1)滴定管;(2)烧杯;(3)试管;(4)酸碱指示剂。

2. 教学课件:(1)酸碱概念及特性;(2)酸碱反应示意图;(3)酸碱滴定实验操作步骤。

六、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安排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酸碱反应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讲授法:在讲解酸碱知识时,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酸碱概念及特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步骤1. 实验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教案)
设计理念:1、理论联系实际,梳理知识要点的同时,突出生活应用。

2、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复习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并由此懂得在使用酸碱时要注意的问题。

2、会用酸碱指示剂等不同方法区分酸和碱,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探
究出酸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方法:讨论归纳、问题探究法等
复习重点:熟悉常见酸碱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复习难点:化学性质及用途的应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常见的酸
第二课时常见的碱
复习流程:第一课时常见的酸
一、考点分析:
考点1、酸碱指示剂应用;
考点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性及重要特性;
考点3、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二、知识梳理: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等总结
(浓)盐酸(浓)硫酸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
特性
用途
思考:⑴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

⑵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___________冲洗,再涂上
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⑶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将___________沿着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中,并不断_________,
切不可将_______倒进___________里。

2、酸的化学性质:酸之所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_____离子。

⑴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色,____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⑵酸能与活泼金属(铝、铁、镁、锌)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 HCl= Fe + H2SO4 =
Zn + HCl= Zn + H2SO4 =
Mg + HCl= Mg + H2SO4 =
Al + HCl= Al + H2SO4 =
⑶酸能与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铜)反应,生成盐和水。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 + HCl = Fe2O3 + H2SO4 =
现象:________逐渐溶解,溶液变成_____色。

CuO + HCl = CuO + H2SO4 =
现象:______________逐渐溶解,溶液变成_____色。

⑷酸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 + H2SO4 = NaOH + HCl =
Ca(OH)2 + H2SO4 = Al(OH)3 + HCl =
_______和_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和_______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①酸雨使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可在土壤中加入__________。

②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_____________等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用服用含氢氧化铝等碱性药物,既可以满足与酸反应但又没有强腐蚀作用,生成的盐不会使人中毒,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酸与盐(主要是碳酸盐)发生反应,生成酸和盐。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 + HCl = CaCO3 + HCl =
NaHCO3 + HCl =
碳酸盐的检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蓝色
2、下列物质①FeCl3②ZnCl2③CuCl2④AlCl3,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容器能盛放酸的是()
A、铝制容器
B、镀锌容器
C、铁制容器
D、玻璃容器
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不变质的是()
A、水
B、烧碱
C、浓硫酸
D、浓盐酸
5、下列不属于稀盐酸与稀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能与锌反应放出氢气
C、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有色溶液
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

小明同学将稀盐酸滴在鸡蛋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说明鸡蛋一定含有()
A、Ca(OH)2
B、CaCO3
C、CaCl2
D、CaO
7、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

把盐酸滴在草木灰上,产生大量气泡,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这一实验现象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A、Na2CO3
B、K2CO3
C、KNO3
D、KOH
8、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糅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A、NaHCO3
B、Ca(OH)2
C、CaO
D、NaCl
9、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出来,此试剂是()
A、稀盐酸
B、铁
C、石蕊试液
D、氢氧化钠溶液
10、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工业上用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超市出售的一种麦片含有微量的颗粒极小的铁粉,常服用可治疗缺铁性贫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4.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重要特性;考点5.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二、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烧碱.火碱
B.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
C.盐酸.氯化氢.食盐
D.冰.干冰.水
2.我们已熟识的下列物质中,溶于水时不会放出大量热的是()
A.生石灰
B. 氢氧化钙固体
C.浓硫酸
D. 氢氧化钠固
3.向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色,此时溶液的pH ____,向此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溶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性, pH ____ ,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呈____色,pH ____。

在实验中石灰水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4.九年级A、B两个班利用酚酞鉴别稀盐酸和石灰水。

实验结束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废液缸中。

(1)若两个班的废液pH都是7,则废液中(除酚酞和水)之外还一定含有_______(2)已知A班的废液呈红色,则废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

又已知B班的废液pH<7,则该废液呈_____色。

若将该废液直接排入铸铁下水管道,会造成什么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处理A、B两班的废液,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