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免疫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外周免疫器官可快速应答,但产生 抗体的持续时间短,而骨髓可缓慢、持久地大量产生抗体, 是抗体的主要来源。
部分淋巴细胞前体 细胞在骨髓内继续 发育为成熟的细胞
部分淋巴细胞的前 体细胞随血流达胸 腺,继续分化发育。
二)胸腺
• 1、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胸腺上皮细胞产生多种 细胞因子和胸腺素等
• 3)髓质: • 髓索内含大量致密的淋巴细胞,主要为B 细胞和浆细胞,也含部分T细胞及巨噬细 胞等。 • 髓窦内富含巨噬细胞,有较强滤过作用。
• 淋巴结功能 • 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细胞占 75%,B细胞占25%。 • 2)免疫应答的场所 • 淋巴结中富含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利于 捕捉抗原、传递抗原信息及免疫细胞活化 增殖。
•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
迁移并定 血液 居于外周 •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 特定区域
淋巴细胞再循环:某些淋巴细胞离开淋巴 器官,进入淋巴液、血液,在体内游走, 最后携带抗原再返回淋巴器官的过程。
•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淋巴细胞不断进行 动态更换。 • 淋巴细胞→淋巴循环进出淋巴结,或→毛细血管 后微静脉→淋巴结,从而保持淋巴细胞在全身的循环。
• CD4分子也是HIV包膜蛋白gp120受体,与 CD4分子结合是HIV侵入并感染CD4+T细 胞-----获得性免疫缺陷缩合征(AIDS)。
CD4 抗原 辅助受体
CD4+ 细胞
HIV gp120 结合CD4 / 辅助受体
• (3)协同刺激分子
• 是提供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辅助分子,主要包 括CD28和CD40配体。 • CD28是协同刺激分子B7的受体。 • CD28与B7结合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在T细胞活 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 B7分子表达于专职APC上。
• •

• • •
免疫细胞的组成 免疫活性细胞——T、B淋巴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NK细胞 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 肥大细胞 红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 造血干细胞
一、细胞表面分子
• 细胞表面标志:免疫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物质 基础是细胞表面功能分子。 • 包括细胞表面的多种抗原、受体和其他分子。 • 1、CD分子 • 概念:是免疫细胞在成熟过程中,不同的分 化阶段表达不同种类、数量和功能的膜蛋白。 • CD是鉴定细胞种类、分化阶段和功能状态的 重要标志。 • CD编号已从CD1-CD247。
T细胞抗原受体(TCR-CD3)结构示意图
• (2)CD4和CD8分子 • 成熟T细胞只能表达CD4或CD8分子: + + 即CD4 T细胞或CD8 T细胞。 • CD4和CD8分子的主要功能: 1)辅助TCR识别抗原 2)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 CD4分子与MHC-Ⅱ类分子结合、CD8分子 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可增强T细胞与 APC或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TCR 识别抗原,所以CD4和CD8分子又称T细 胞辅助受体。同时使T细胞识别抗原分别 具有自身MHC-Ⅱ类和MHC-Ⅰ类限制性。
• 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发挥细胞毒作用: 一是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解酶、 淋巴毒素等物质直接杀伤靶细胞; 二是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CTL在杀伤靶细胞的过程中自身不受伤害, 可连续杀伤多个靶细胞。
• (1)T细胞抗原受体(TCR) 为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所有T 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在 T 细 胞 表 面 , TCR 分 子 是 由 两 条 糖 蛋 白 链 (或)以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TCR 与CD3分子构成TCR-CD3复合体。 CD3分子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 TCR可特异性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的MHC-抗原 肽复合物,CD3可将TCR双识别的第一信号传递 至T细胞内,引起细胞活化、增殖。 TCR识别MHC-抗原肽复合物时具有双重特异性, 即识别抗原肽的表位,也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 肽部位,也是T细胞识别抗原受MHC限制的原因。
•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增加了抗原与淋巴细胞接触机会,并 引起免疫应答。
第二节 免疫细胞
概念: 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 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 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 和红细胞等。
功能: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相互协作、相互 制约,共同完成对抗原物质的识别、应答 和清除,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T




红细胞
血小板 T 细胞
• • • •
1、T细胞亚群及功能 T细胞分类方法有多种。 1)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为: 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2)根据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的类型分为: TCR+T细胞、 TCR+T细胞, 分别简称T细胞、 T细胞。 3)根据免疫效应功能分为: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CTL、 TC)、调节性T细胞。 4)根据是否表达CD4或CD8分子分为: + + 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 + + CD4 T细胞主要有TH, CD8 T细胞主要有CTL。
②淋巴小结 (脾小体)
是B细胞定居部位,受 抗原刺激后可出现 生发中心。 ③边缘区 为白髓与红髓交界处, 含T、B细胞,以B细 胞为主,有较多的 巨噬细胞和和血细 胞。
3)红髓
脾索:为含血细
胞的索状淋巴组
织,连接成网, 主要含B细胞、 浆细胞、巨噬细 胞和树突状细胞 。
脾的功能
1)T、B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占60%, T细胞占40%。 2)滤血:部位是脾索和边缘区。含巨噬细 胞,清除衰老的血细胞。 3)免疫应答的场所:活化T、B细胞进行特 异性免疫应答。 4)造血:胚胎早期有造血功能,骨髓造血 后,在严重缺血时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 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 在各种腔道粘膜下有大量淋巴组织聚集。 • 其中最重要的是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 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弥散的无被膜淋 巴组织,以及一些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 桃体、阑尾、肠集合淋巴结等。除了呼吸道 和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外,乳腺、泪腺、唾 液腺等粘膜也存在。 • 人体粘膜是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入侵的 主要部位,所以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在消化 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抵御屏障的构成中 起重要作用,也是进行局部免疫应答的声所。
• 功能:是免疫细胞发生、增殖、分化、发育 和成熟的场所,同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 和全身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 • 一)骨髓 • 1、是免疫器官 • 2、是造血器官,各种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 都是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发育而来。 • 骨髓功能缺陷时不仅会严重影响机体的造血 功能,也将导致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 • 3、是发生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主要部位。
•1)TH细胞亚群及功能
• 初始CD4+ T细胞分化为3种TH细胞亚群: 即TH1细胞、 TH2细胞、 TH3细胞。
• TH1细胞主要功能:
• ①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机制,特别是抗细 胞内寄生菌的感染。(主要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②是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效应细胞,也称为迟发型
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主要介导细胞免疫 应答。
一、细胞表面分子
细胞粘附分子与CD分子的关系: • 细胞粘附分子与CD分子是根据不同角度命名。 粘附分子是以粘附功能来归类。 CD分子是用单克隆抗体识别、归类和命名, 范围广泛,其中也包括了粘附分子组。 因此大部分粘附分子已有CD编号,但也有部 分粘附分子尚无编号。 • 免疫细胞部分分化抗原的功能与分布见表P51。
2、脾
胚胎期重要的造血器官。 骨髓造血后,脾成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具有贮存血液,过滤血液及清除抗原性异 物,也是T、B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 的场所。
(二)脾
• • 脾 • • • • • 被膜
白髓 实质 脾索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 边缘区
红髓
脾窦
1)、白髓
①动脉周围淋巴鞘
即围绕在中央A周围的 弥散淋巴组织,主要 由T淋巴细胞构成,还 有巨噬细胞和交错突 细胞,为胸腺依赖区, 相当于淋巴结的副皮 质区。
• 来自骨髓的T细胞前体细胞 成熟T细胞
胸腺微环境
摘除胸腺的小鼠体内,无T细胞生成,且可出现严重的细 胞免疫缺陷和总体免疫功能降低。
2、支持其他免疫细胞生长分化,调节机体 免疫平衡,维持自身免疫稳定性。
二、外周免疫器官
• 功能:是免疫细胞定居和免疫应答发生的场 所。 • 包括:淋巴结、脾、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 1、淋巴结 位于:常位于浅表凹陷隐蔽处,如颈部、腋 窝、腹股沟等或存在于内脏器官门附近,沿 血管排列。 功能:过滤抗原,也是T细胞、B细胞定居 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 CD152也是B7的配体,但与CD28相反,与B7结合产生抑制性 信号,终止T细胞活化。
• CD40配体表达在活化的CD4 T细胞表面,能与 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传递细胞活化的第二 信号,促进T、B细胞的活化,并诱导Bm细胞分 化。
+
• (4) CD2分子(LFA-2):又称绵羊
红细胞受体,其配体主要是CD58。 • E花环试验:在体外若将绵羊红细胞与T细 胞混合,绵羊红细胞将围绕于T细胞周围 呈花环状。 • 意义:临床上常用此试验检测外周血中T 细胞数量,来判断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 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E花环形成率约6080%。
淋巴结表面有被膜,数条输入淋巴管穿过被膜通入被膜 下淋巴窦。被膜伸入实质形成小梁。淋巴结一侧凹陷为 门部,有血管、神经和输出淋巴管在此进出淋巴结。
• 1.淋巴结的结构:
小梁
• 1)浅层皮质:又称非胸腺依赖区, 是B细胞定居的场所。
2)深皮质区:位于浅皮质区和髓质之间 的区域为深层皮质区,又称副皮质区,又 称胸腺依赖区,是T细胞定居的场所。
持续病毒感染
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或畸变
恶性细胞
第一节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区别如下:
中枢免疫器官
器官 胚胎发生 作用 Baidu Nhomakorabea否受影响
外周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鸟类的腔上囊 淋巴结、脾、扁挑体等 早 使淋巴干细胞分化发育 功能不受抗原剌激影响 晚 免疫应答的场所 功能受抗原剌激影响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一、细胞表面分子
• 2、细胞间粘附分子(CAM) • 概念: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 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的统称。 • 粘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使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基质 -细胞间发生粘附和识别、活化及信号转导, 是免疫应答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 分子基础。
• 1)TH细胞亚群及功能
TH2细胞的功能
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 化和抗体生成,即辅助B细胞介导体液免 疫应答。
TH3细胞的功能
通过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可抑制TH1细胞 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部分活化的T细胞可分化为长寿的记忆性T细 胞(Tm),参与再次免疫应答。
2)CTL的功能
概述 组成
以上成分虽分散于全身各处,但可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免疫系统功能的生理与病理表现
功能 生理性反应(有利) 和其它抗原 病理性反应(有害) 超敏反应(过度) 免疫缺陷(不足)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性微生物
免疫稳定 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
免疫网络调控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病 肿瘤发生
第一部分 免疫学基础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免疫器官 • 一、中枢免疫器官 • 二、外周免疫器官 •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 • 第二节 免疫细胞 • 一、细胞表面分子 • 二、淋巴细胞 • 三、抗原呈递细胞 • 三、其他免疫相关细胞 • 第三节 细胞因子
教学目标
1、熟悉淋巴结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2、熟悉脾脏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3、熟悉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及功能。 4、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淋巴细胞 的分类及功能。 5、熟悉细胞因子及其作用。
二、淋巴细胞
总数: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20-45%。
分类: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
T细胞、B细胞还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亚群。 作用:是构成免疫细胞的主要细胞群体,在免 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
• (一)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的简称) • 来源于骨髓→在胸腺内发育成熟→定居于 外周淋巴器官并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 含量: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65-80%。 • 功能:执行免疫应答,参与免疫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