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学们谈地理说课课件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2a0e1f3c1ec5da50e2706c.png)
1.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2.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 综合地分析问题 4.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
决策
“ 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要用综合眼光,综合地分析问题。”
首先,展示一组人类所憧憬的景象。
我们愿见: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花草绕宅、鱼游鹰飞 我们追求:锦绣之衣、膏腴之食、华堂飞檐、宝马香车
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随后,展示一组现实景象的图片
看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气候,处处威胁我 们的发展:青山成光头,田野变沙漠;垃圾堆成山,污 水臭熏天;黄河旱断流,长江水成灾 。
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 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 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什么是地理以及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重要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具备地理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 积极性
四、教法学法
教法:
引导式教学法
我们组的 看法
第三步,说明存在差异的原因,使学生了解生活 和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 人”的含义。
第四步,展示课本上四幅图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讲述: 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是离不开地理知识的。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本课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围绕四个内容展开教学: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③综合地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关于“沙尘暴”席卷中国 的文字,并给学生一定时间组内讨论。
高中地理说课稿4篇(精编)
![高中地理说课稿4篇(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8055089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5.png)
高中地理说课稿4篇高中地理说课稿篇1(一)开场白(略)(二)教材简介《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陆地环境》中的内容。
本单元是自然地理知识最为集中、涉及面最广的一个单元;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土壤以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后而编排的,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从课时容量考虑,教材有选择地讲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危害、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是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是相吻合的。
(三)理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进行监测防御的重要性能力目标:1、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2、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3、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四)点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果能抓住各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质灾害知识点的要领。
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造成的危害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习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
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教材以动态和联系的观点分析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
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要密切联系旧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和图片,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46490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2.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1一、说教材【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商务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一部分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特征以及河流的水文特征等。
本课既是对前面“地形地势”“气候”的拓展和延伸,也为下面学习“长江”“黄河”打好基础,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学习完本节课后,能对我国河流分布及其特征有所了解,培养热爱自然的理念。
二、说学情【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八年级的学生个性鲜明,对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但是他们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相应的主动性,不适合自主学习。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顺应学生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找出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分析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通过读图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总结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3、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中国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分布及其水文特征。
【难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五、说教法方法【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讲授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法。
精品PPT与同学们谈地理
![精品PPT与同学们谈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b9013a0975f46526d3e106.png)
研究 地球 上 一切事物 的科学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我国人民生活的饮食为 什么有“南米北面”的格局?
地理研究什么?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 闻,列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 中,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 则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反面事例。
综合的分析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 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 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 里借用来的。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YXUMx7EXXD)1N&P0T)ECXtj oH1Dc YBcT kL#!MdsiSYxJj pZR)zl oF+Cb#Gl)D1oys3ux9tiKBZITj7fGb&XY&3cjlf0I1d4JZN74C xZJ Uj47rYxf3&XOCj#nF HpW& M0%ng#6* vICfM-aeec bcj yYr abw54viBlHz) 7$uMT %eG4F 7G1pD Er)ji$b0s mNAR7b&uNRLv9Ts2Pz s wOc% DdvlPL6- k1q0!)fYoTdG2Ed)&6Afh#7$g5r8iSGO5M052%REtmnxTgyx9xu)3LRch&j m5I)9dpwFNR QF kVqoHebBnGqV%shsYBu(Ru2H dVygle!mxlMG&O+VdoQvwPf$PTQKD y2) Sr W0A$IOfb$( wqLkg1E&7br zIQVLU4Bea8EJ mE8Y7(s0gRAyXC8K9!qU7ccqXD$AQBFQsJ xEvH2S%%U &dxQBtuHC&am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68ffb6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1.png)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说课稿《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一课时),所选教材为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设计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节,因此在学习方法上显得非常重要,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构建学生认识中国区域地理的“模”。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产业分布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材处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因此,我在教材处理时,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问题设计注意紧扣课标,一般问题和重点问题采用不同的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
3.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读图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②使学生明确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能够准确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主要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简要评价其优劣。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2节《海水的性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2节《海水的性质》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4ed28a479563c1ec4da7100.png)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2节《海水的性质》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海水的性质》。
第三章讲述地球上的水。
水是生命的摇篮。
具有丰富的水,是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
水的三态变化,使得水在不同水体之间、不同空间之间循环运动,促进了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水循环主要有哪些地理意义?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存在怎样的时空分布规律?海水的运动具有哪些特征?本章内容包括三节,讲述水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海水的性质,是关于海洋的知识,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8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二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接着教材以地图和活动形式阐述海水的温度变化及分布情况、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及环境的影响。
然后教材以图表、活动形式阐述海水的盐度分布情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最后教材以图表形式阐述海水的密度变化情况。
本节内容分为“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和“海水的密度”三部分。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资料、结合自然实际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了解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二)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学生通过对海洋的认识,理解人类与海洋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促进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培养读图、阅读、概括和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说课稿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说课稿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a409bcc5727a5e9846a6105.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说课稿汇总全册说课稿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们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初步具备地理的思考观念,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形容一个人博学,通常都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其实,天文和地理都属于现在地理学的范畴。
大家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地理又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这些相信都是同学们急于想知道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从先从这里入手。
板书:一、生活离不开地理提出问题:I.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都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现象与“地理”有关,并说出来?II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并选择一部分对应做出简单的解释。
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地理学生看书p2图片:I.从图上看到什么?提示: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差异?II.让学生分组,一组根据图提出问题,一组回答问题。
III.教师对各组的回答进行总结并说明这四幅图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详解,逐步让学生了解生活和生产与地理的关系,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观念。
教师讲述: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人总是会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过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必然的关系。
人类正是通过逐步的积累这些关系,从而形成地理学。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天文知识、地表的形态、天气、气候、人口分布等等方面,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处处都有地理。
好像一些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便能够充分说明我们生产和生活都要遵循一些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就是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我们学地理,就是要学会这些规律,让它们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更好的生活。
板书: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提问: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现象和奥秘是我们目前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的,同学们能列举一些吗?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也是以后我们要逐步要研究的问题,甚至有一些问题就连老师现在也搞不懂。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18aeed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7f.png)
学生展示:我们的吃、喝、穿、用都离不开农业。
➢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们具体了解农业与生活、生产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密 切联系,知道农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
探究分布
➢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 植业区》,请同学找出最明显的界限。 了解农业中主要的农业部门及其分布。
➢ 学生活动:
➢ 学生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东北、华 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 的农业特点。
➢ 设计意图:
以分组协作的方式探索影响农 业分布的特点,既锻炼学生的团队 合作的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北部地区
南部地区
探究原因
探究活动
1.分析我国东西部农作物的差异,并尝试分析形成差异 的原因, 2.了解南北方的农业差异及原。分析原因:气候(气温、 降水)、地形。
农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教材处理
教材内容:
农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01 内容整合
教内容紧凑,结构合理,所以课程设计时我才教材知识 点的分布顺序进行授课。
02 热点引入
引入现今的时代热点丰富教材内容,从生活事例来诠释 农业的相关知识,更容易学生理解其知识的内涵。
➢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设计环环相扣,学习了本节课的 难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实践活动
实践原则:
宜林则林、宜粮则粮 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 实践内容:
依据教材中农业因地制宜的原则的要求,放学观 察我校附近从事的农业的合不合理,有没有改进措施, 书写地理实践报告。
➢ 设计意图:
高中地理风向判断说课稿
![高中地理风向判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542e28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3.png)
高中地理风向判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中的风向判断”。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气象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风向的判断则是理解气象现象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风的基本概念、风向的形成原因、风向的判断方法以及风向的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风的基本概念。
风是由于大气中气压差异引起的空气流动现象。
当某一地区的气压高于周围地区时,空气会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风的方向即为空气流动的方向,我们称之为风向。
接下来,我们探讨风向的形成原因。
风向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系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会使风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太阳辐射是风能的主要来源,它通过加热地表,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进而形成气压差异。
地形地貌,如山脉和海洋,也会影响风的流动路径和速度。
气候系统,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等,会在更大的尺度上影响风向的分布和变化。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风向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教授学生判断风向:1. 利用风向标:风向标是最直接的风向判断工具。
通过观察风向标箭头的指向,我们可以知道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
2. 观察自然现象:在没有风向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来判断风向。
例如,观察烟尘、树叶的飘动方向,或者水面的波纹都可以提供风向的线索。
3. 分析气象图:在气象图中,风向通常由风杆和风尾表示。
风杆指向的方向即为风向,而风尾的长度则表示风速的大小。
4. 利用气象仪器:在更精确的气象观测中,我们可以使用风速计和风向仪等专业仪器来测量风向和风速。
最后,我们来谈谈风向的实际应用。
风向的判断在航海、航空、农业、环保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航海和航空中,正确的风向信息对于规划航线、保证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在农业上,风向对于作物的授粉、病虫害的传播和防治都有影响。
在环保领域,风向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控制污染物的扩散路径。
地理说课稿范文5篇
![地理说课稿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d855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0.png)
地理说课稿范文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理说课稿范文5篇地理说课稿范文1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0分钟地理说课稿7篇
![10分钟地理说课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cfb3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6.png)
10分钟地理说课稿7篇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的内容。
今天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课堂总结、说达标检测六个环节进行。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地球仪、地球的运动等四部分容。
“地球的形状”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有多大”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球仪”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地球的运动”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
因此,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地球仪”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地球的运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过观察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说教法。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1、情境引导法: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被确定为球形这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深入掌握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方面的知识。
三、说学法指导。
【地理课件】与同学们谈地理
![【地理课件】与同学们谈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fdf3bdcc22bcd126ff0c4c.png)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再见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