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压的原理和医学应用
渗透压计的原理及应用方法

渗透压计的原理及应用方法
渗透压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中溶质浓度的仪器。
其原理基于渗透现象,即水分子在溶液中存在浓度差时会通过半透膜(渗透膜)从低浓度侧转移到高浓度侧的现象。
应用方法:
1. 准备一台渗透压计,包括一个渗透膜和一个压力传感器。
2. 将要测量的溶液样品注入渗透压计中,保证渗透膜与溶液完全接触。
3. 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水分子从低浓度侧渗透至高浓度侧。
4. 压力传感器测量渗透过程中所施加的压力。
5. 根据测得的压力值,结合渗透膜的性能参数和温度等因素,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应用领域:
1. 农业领域:可以用来测量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以便调整灌溉水的盐分浓度,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2. 食品工业: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添加剂浓度,以保证食品质量。
3. 医学领域:可以用来测量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如血清钠浓度、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等,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4. 环境科学:可以用来测量水体中的溶解物质浓度,以评估水质污染程度。
5. 材料科学:可以用来研究材料中的溶质浓度对材料特性的影响,如半导体材料中的掺杂浓度等。
总之,渗透压计作为一种准确、快速测量溶质浓度的仪器,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渗透压原理在生物学的应用

渗透压原理在生物学的应用1. 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压是指解决液体中可溶质的浓度差所产生的压强差。
它是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物体内外的溶液浓度差异会导致水分的转移,从而影响生物体细胞的正常功能。
渗透压原理在生物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 细胞的渗透调节2.1 渗透压调节对细胞稳态的影响细胞内外渗透压的不平衡会导致细胞的脱水或过度水肿,从而破坏细胞的稳态。
细胞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来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当细胞外渗透压较高时,细胞内的溶质会向外排出,使细胞内的渗透压增高,从而防止细胞脱水。
当细胞外渗透压较低时,细胞会吸收外界溶质,使细胞内的渗透压降低,从而防止细胞过度水肿。
2.2 渗透调节机制细胞内的渗透调节主要通过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实现。
通过调节离子的进出和运输蛋白的活性,细胞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的溶质浓度差,从而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平衡。
这种渗透调节机制在生物学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 渗透压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3.1 植物的渗透调节植物细胞不具有像动物细胞那样的活动能力,因此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机制更为复杂。
植物通过渗透调节来控制根部的吸水和输送,从而维持植物细胞的正常功能。
植物根部通过渗透调节来控制根毛的吸水能力,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2 渗透压在植物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渗透压在植物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异会影响水分的转移,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
渗透调节可以帮助植物胚胎吸收和保持足够的水分,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
4. 渗透压在动物生理学中的应用4.1 渗透压在肾脏调节中的作用肾脏是动物体内主要的排泄器官,它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的渗透平衡。
肾脏可以根据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调节尿液的渗透压,从而维持体内外的水平衡。
4.2 渗透压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渗透压的升高会导致血液的滞留和凝固,从而影响血液循环。
渗透压调节可以帮助维持血液的渗透平衡,促进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渗透作用的原理应用

渗透作用的原理应用1. 渗透作用的定义渗透作用是指液体通过固体表面的现象和过程。
在科学中,渗透作用是指液体由于与固体表面的亲和力而自由渗入固体内部的过程。
渗透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等。
2. 渗透作用的原理渗透作用的原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渗透压和毛细力。
2.1 渗透压渗透压是指由于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而造成的溶液相对纯水产生的压力差。
当溶液和纯水隔离的时候,溶液会通过半透膜自由扩散,直到溶液与纯水的浓度达到平衡。
这一过程中,溶液会产生渗透压,驱动溶液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
2.2 毛细力毛细力是指液体在微小孔隙中上升的现象。
当液体与固体相互作用时,液体分子在固体表面受到吸引力,因而沿着固体表面上升。
这一现象是由于毛细作用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渗透作用的应用3.1 渗透作用在植物中的应用渗透作用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根系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渗透作用使得根毛和根细胞内部具有较高的渗透压,从而驱动水分和养分向根部输送。
3.2 渗透作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渗透作用在化学反应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化学合成和分离过程中,渗透作用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3.3 渗透作用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渗透作用在材料科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中,控制渗透作用可以实现粒子的选择性排列和分布。
3.4 渗透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渗透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传递和递送系统中,渗透作用可以用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传递途径。
4. 总结渗透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传递现象,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植物生长到化学反应,再到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丰富多样。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渗透作用,可以为不同领域的科学和工程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渗透压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渗透压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1. 理解渗透压原理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产生的渗透力。
它是指在两个浓度不同的溶液之间,溶质分子或离子在半透膜上产生的渗透力差。
渗透压原理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包括医学诊断、药物传递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2. 渗透压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2.1 利用渗透压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和尿素等生化指标渗透压测定是通过测量溶液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产生的渗透力来间接测定溶液中的葡萄糖、尿素等生化指标。
通过测定血液中的渗透压,可以对患者的代谢状态进行评估,提供诊断依据。
2.2 利用渗透压原理辅助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胎盘功能不全,造成胎儿供氧供养不足的一种情况。
利用渗透压原理,可以通过胎儿血与母体血的渗透压差异,判断胎儿的供氧供养状况,进而进行诊断和治疗。
3. 渗透压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3.1 渗透压调控药物输送速率渗透压可以影响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渗透速率。
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可以调节药物溶液的渗透压,改变药物的输送速率,从而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和长效作用。
3.2 渗透压控制药物在组织中的渗透渗透压可以用于控制药物在组织中的渗透。
通过调整给药溶液的渗透压,可以促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到目标组织,提高药物的疗效。
4. 渗透压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4.1 利用渗透压增加人工血管等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渗透压可以通过改变组织的细胞渗透压差,提高人工血管等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通过调节材料的渗透压,可以减少材料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4.2 利用渗透压控制组织工程结构的形成渗透压在组织工程中可以用于控制组织工程结构的形成。
通过调节细胞培养液中的渗透压,可以控制细胞聚集和组织生长的形态,促进组织工程结构的形成。
5. 总结渗透压原理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医学诊断中,利用渗透压可以快速测定生化指标,提供诊断依据。
在药物传递和组织工程领域,渗透压的调控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和组织工程结构的形成,为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渗透压通俗理解

渗透压通俗理解渗透压是指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浓度差异造成的压力差。
为了更好地理解渗透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考内容的介绍。
1. 渗透压的概念和原理: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梯度引起的压力差。
当溶液浓度较高时,溶质会吸引水分子进入溶液,使溶液的体积增加,形成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的浓度成正比。
2. 渗透压的重要性:渗透压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细胞在体内维持渗透平衡,依赖于渗透压的调节。
细胞内的渗透压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以确保细胞正常功能的进行。
3. 渗透压与渗透调节:大多数生物体通过调节渗透压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对于水生生物而言,它们通常具有特殊的适应机制,可以调节身体中的盐含量来控制渗透压。
植物通过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4. 渗透压与生物体的适应性:渗透压的变化可能导致生物体适应性的改变。
例如,在高渗透压环境下,一些细菌和藻类可以通过积累内源性物质,以增加胞内的渗透压,防止水分向外流失。
此外,一些植物可以调节渗透压来避免在干旱条件下失去水分。
5. 渗透压与生物医学应用:渗透压在生物医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血液透析中,通过调节渗透剂的浓度,可以有效地去除溶质并平衡体液。
此外,渗透压还用于细胞冻存和药物输送等技术中,以保护细胞和药物的完整性。
6. 渗透压的测量和计算:渗透压的测量可以通过渗透计或渗透计算器等设备进行。
计算渗透压的公式包括渗透系数、渗透度和渗透力等。
这些计算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准确地了解不同溶质及其浓度对渗透压的影响。
总结起来,渗透压是一个重要概念,在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环境生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渗透压的原理、测量方法和调节机制对于深入理解生物体内外液体平衡、细胞功能和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渗透压原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渗透压原理在临床中的应用1. 引言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之间存在的压力差。
在生物体内,细胞的渗透压与周围环境的渗透压之间的差异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渗透压的变化可以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因此渗透压原理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
2. 渗透压调节水分平衡渗透压在维持水分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会导致水分的自由流动,通过渗透调节可以控制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
在临床中,渗透调节可以用于控制体液的容量和浓度,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机体造成损害。
以下是一些渗透压调节水分平衡的临床应用:•水肿的治疗:水肿是由于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引起的,可以通过增加渗透压来促进水分的回流和排出,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血液透析:透析是一种通过渗透和超滤来清除体液中的废物和过剩的水分的方法。
在透析过程中,通过控制透析液的渗透压,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水分。
•高渗透溶液的应用:在某些疾病治疗中,可以使用高渗透溶液来促进水分的流动和排出,从而减轻病症。
•低渗透溶液的应用:在某些手术中,使用低渗透溶液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组织损伤。
3. 渗透压调节细胞代谢渗透压的变化可以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在临床中,可以利用渗透压来调节细胞的代谢,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渗透压调节细胞代谢的临床应用:•药物透过细胞膜:渗透压的变化可以影响药物透过细胞膜的速率和效果。
通过调节溶液的渗透压,可以改变药物透过细胞膜的速率,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细胞保护剂的应用:渗透压的变化可以影响细胞的稳定性和保护能力。
在某些治疗中,可以使用渗透保护剂来保护细胞,减轻病症和损伤。
•细胞灌流和冷冻保存:在组织移植和冷冻保存过程中,渗透压的调节可以减少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提高移植和保存的成功率。
4. 渗透压调节药物输送渗透压的调节可以影响药物的输送过程和效果。
在临床中,渗透压可以用于改善药物的吸收和运输,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渗透压调节药物输送的临床应用:•渗透促进剂的应用:通过增加渗透压,可以促进药物在皮肤或黏膜上的吸收和渗透。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0.154mol/L
Cos NaCl= iCB=2×0.154mol/L=308mmol/L
葡萄糖溶液:
50g/L =0.278mol/L 180g/mol
葡萄糖是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其校正因子i=1 Cos = 葡萄糖 iCB=1×0.278mol/L=278mmol/L 答:所以9g/L的NaCl溶液和50g/L的葡萄糖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浓度都是0.1mol/L的NaCl溶液和 FeCl3溶液。 Cos FeCl3 =3× 0.1mol/L ×103 =300mmol/L NaCl溶液的渗透压低于FeCl3溶液,因此把NaCl溶液叫做 低渗溶液,FeCl3溶液叫做高渗溶液。
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医学上的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是以正常人体 的血浆渗透压来做比较的。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特殊情况: 可使用少量高渗 溶液。
临床上在治疗脑水肿时,常使用20%的甘 露醇高渗溶液。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有: 2.78mol /L (500g /L即50%)葡萄糖溶液。 0.60mol /L (50g /L) NaHCO3溶液。
注意:
用静脉注射高渗溶液治疗疾病时,为避免 造成局部高渗引起红细胞皱缩,注射时用量不 能太多,速度要缓慢,少量的高渗溶液才能被 人体体液稀释。
(胀大→溶血)
(正常形态) (皱缩→胞浆分离→血栓)
二、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常用 方法之一,许多生物膜都是半 透膜。人体血浆中的红细胞膜 是半透膜,若输入低渗或高渗 溶液,都会使红细胞的形状发 生改变,影响人体健康。
输液时必须遵循一个根本原则: 要根据病人具体的血浆渗透压 来输入相应的液体。
渗透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渗透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1. 引言在医学领域,渗透原理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如药物递送、肿瘤治疗和组织修复等。
本文将介绍渗透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并描述其原理和方法。
2. 药物递送2.1 渗透增强剂渗透增强剂是一种可用于改善药物在组织中渗透的物质。
这些物质通过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加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并促进药物的吸收和转运。
常用的渗透增强剂包括辣椒素、聚合物和脂质体等。
2.2 渗透调节剂渗透调节剂是一种可以调节组织渗透性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改变组织的渗透压、细胞间隙的扩张或减小细胞膜的渗透性来调节组织的渗透性。
常用的渗透调节剂包括甘露醇、硝酸甘油和肾上腺素等。
3. 肿瘤治疗3.1 靶向药物输送渗透原理可以用于提高肿瘤靶向药物的抗肿瘤效果。
通过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渗透性,可以使药物更好地进入肿瘤细胞,并发挥其治疗作用。
渗透性的提高可以通过改变肿瘤组织的细胞间隙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来实现。
3.2 热疗法渗透原理在热疗法中也有应用。
渗透剂可以通过增加肿瘤组织的渗透性,使热疗药物更容易渗透到肿瘤细胞中,并提高热疗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热疗时间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4. 组织修复4.1 渗透修复法渗透修复法是一种常用的组织修复方法。
通过使用渗透剂,可以改变受损组织中的水分分布和渗透性,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此外,渗透修复法还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帮助组织恢复正常功能。
4.2 组织工程学渗透原理在组织工程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渗透剂,可以增加人工组织和器官的渗透性,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提高组织工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
渗透原理在肾脏、心脏和神经组织等器官的修复和再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5. 总结渗透原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药物递送、肿瘤治疗和组织修复等多个方面。
通过使用渗透增强剂和渗透调节剂,可以改变组织的渗透性,促进药物的吸收和转运,提高治疗效果。
渗透压的原理和医学应用

渗透压的原理和医学应用方凯(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05-1班, E-mail Kathy19861128@)摘要渗透压是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本文介绍渗透压的形成原理以及渗透压在医学上的一些应用关键词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首先来看一个小实验如果用一种半透膜将蔗糖溶液与水分开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一侧的液面不断上升说明水分子不断地通过半透膜转移到蔗糖溶液中这种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到溶液中的过程称为渗透作用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细胞膜人造羊皮纸和火棉胶膜等本实验中所用半透膜只允许溶剂水分子透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透过由于膜两侧单位体积的溶剂分子数不等单位时间内由纯溶剂进入溶液中的溶剂分子数要比由溶液进入纯溶剂的多膜两侧渗透速度不同结果是一侧液面上升因此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的分子数不相等由于渗透作用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的液面上升随着溶液液面的升高水柱的静压作用增大使水分子从溶液进入纯水中的速度增加当静水压增大到一定数值后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数目相等即达到渗透平衡渗透压力的定义是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需要加给溶液的额外压力渗透压是依数性其大小与单位体积中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分子或颗粒的大小无关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渗透作用在医学上却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在世界各地正逐渐兴起一个项目—婴儿游泳很多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对此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写也许多有关的论文著作认为婴儿游泳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婴儿游泳是将婴儿放入特定的水质水温的水中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的一项自主运动这其中特定的水质就与渗透压有关尤其是未满二个月的婴儿游泳时要在水中加入特定的仿羊水溶质这是因为婴儿刚出生时皮肤薄嫩相当于一层可通透的生物膜人体内的渗透浓度是0.9%NaCl如果直接将婴儿放入水中对机体会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在水中加入仿羊水溶质可以产生与人体一致的渗透压保护机体不受伤害使宝宝感到更加舒适在临床上与血浆渗透压一致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0.9%的NaCl溶液基本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是人及哺乳动物的等渗溶液通常把0.9%的NaCl溶液称为生理盐水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将哺乳动物红细胞置于此种溶液中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细胞逐渐皱缩皱缩的红细胞互相聚结成团若此现象发生于血管内将产生栓塞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低于细胞外液红细胞内的水向外渗透引起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将红细胞置于此种溶液中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细胞逐渐胀大最后破裂释放出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使溶液染成红色这一过程称为细胞溶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细胞内溶液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水向细胞内渗透所致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当为病人大剂量补液时要特别注意补液的渗透浓度否则可能导致机体内水分调节失常及细胞的变形和破坏临床常用渗透浓度为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渗透浓度为0.28mol/L的葡萄糖溶液在大量补液过程中细胞不致破坏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正常血浆渗透浓度约为313.8 mM/kg渗透压相当于7个大气压(711Kpa)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决定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一小部分由血浆蛋白产生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物质细胞膜可以允许水分子自由透过而钠钾离子不易自由透过因此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水电解质平衡起主要作用如果大量饮水细胞外液电解质的浓度就要降低晶体渗透压可能减小这时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子就要透过半透膜进入细胞内液严重时可产生水中毒向高温作业的工人供给含电解质类物质的汽水就是为了保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恒定毛细血管壁与细胞膜不同它允许水分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自由透过对于蛋白质等大分子溶质不表现通透性因此胶体渗透压力对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的相对平衡起主要作用如果由于某种疾病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和低分子溶质就会过多的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造成血容量降低而组织间液增多这是形成水肿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对大面积烧伤或失血过多等原因造成血容量下降的患者进行补液时由于这类患者血浆蛋白损失较多除补以电解质溶液外还要输入血浆或右旋糖酐以恢复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力并增加血容量尿渗透压也称尿渗量是反映单位容积尿中溶质分子和离子的颗粒数是评价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指标之一常与血浆渗透压共同使用尿渗透压下降反映了肾脏远端小管的功能减退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间质性病变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浆渗透压增高对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及脑功能损害的影响血浆渗透压增高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并发高渗性昏迷是危及患者生命的神经内科急重症常常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极易被漏诊而延误治疗使脑卒中后的治愈率降低因此监测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对脑卒中的病情转归及治疗和预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冻疮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病有人年年生冻疮严重的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其实冻疮也是与渗透压有关的有的时候冻伤的地方会形成水泡这是一种无菌性渗出性炎症反应是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渗出和微静脉过度扩张引起漏出的结果大量液体渗入冻区的组织间隙形成水泡同时血浆容量明显下降和蛋白质丧失过多的渗出引起血液浓缩血液粘滞度增高和血流减慢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局部严重水肿还可压迫微血管加重微循环缺血临床上大多数冻伤属于缓慢冻结细胞内不出现冰结晶而冰结晶只形成于细胞外这也与渗透压有关可能是细胞外液冰结晶的迅速扩展引起其溶质浓度增高使细胞内脱水和溶质浓度增高从而降低细胞内水的融点温度防止了细胞内冰结晶的形成渗透压的原理很简单但对人体的稳态起着关键的作用更是人体一些疾病症状的重要指标可见渗透压是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参考文献1邱兰钟节雄 (2004)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王玢左明雪 (2002)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魏祖期 (2004) 基础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渗透原理在临床上的应用

渗透原理在临床上的应用1. 引言渗透原理是指物质通过渗透压差驱动,在不同浓度或压力的环境中,从高浓度(或高压)自由扩散到低浓度(或低压)的过程。
这一原理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渗透原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列举具体的临床案例。
2. 渗透原理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渗透原理在药物传递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药物透皮给药领域。
例如,透皮给药贴剂通过药物在透皮给药剂中的溶解-扩散过程,借助皮肤的渗透性将药物输送到人体。
•用于减少局部组织渗出物的药物也常用渗透原理。
例如,局部渗透剂可通过提高渗透压,降低局部渗出物的渗透压,从而减少渗出物的产生。
3. 渗透原理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渗透原理在病理诊断中用于鉴定组织和细胞的渗透性变化。
例如,在肾脏疾病的病理诊断中,可以通过观察肾小球滤过毛细血管壁的扩张,以及渗透物质对肾小管的渗透性的改变,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肾小球损伤。
•渗透原理还可用于判断肿瘤的侵袭性。
肿瘤细胞对外界组织产生侵袭性转化,其机理之一就是通过改变细胞的渗透性,使得细胞能够穿过周围组织。
4. 渗透原理在脑脊液的吸收和排出中的应用•渗透原理在脑脊液吸收和排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在脑室内形成,并通过蛛网膜下腔和静脉窦等路径进入血液循环。
这一过程涉及到脑脊液和血液之间的渗透压差,使得脑脊液能够被有效地吸收和排出。
•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渗透原理的改变可能导致脑脊液排出障碍,从而加重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因此,通过调节渗透压差,可以改善脑脊液的吸收和排出,减轻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5. 渗透原理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渗透原理在组织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创伤后的组织修复过程中,渗透原理可用于促进局部组织的灌注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从而加速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渗透原理还可用于组织再生和移植领域,帮助细胞和组织在不同渗透条件下恢复正常功能。
6. 结论渗透原理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药物传递、病理诊断、脑脊液的吸收和排出以及组织修复等领域。
简述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简述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渗透压是生物体内外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参数,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上,渗透压的测定和调节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本文将从渗透压的定义、测定方法、生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述。
一、渗透压的定义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向溶剂分子扩散的能力,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的重要因素。
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浓度成正比,与温度和压力成反比。
二、渗透压的测定方法1.冰点降低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冰点降低来计算渗透压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和准确的测量仪器。
2.蒸发法:是通过蒸发溶液来测定渗透压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精确的称量和温度控制。
3.折射率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折射率来计算渗透压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精确的测量仪器和常数。
三、渗透压的生理作用1.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渗透压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的重要因素。
当细胞内外渗透压不平衡时,水分会从低渗透压的溶液向高渗透压的溶液扩散,导致细胞膨胀或萎缩。
2.调节血容量和血压:渗透压可以影响血液的渗透压和容量,从而调节血压和血容量。
当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时,水分会从组织向血液中扩散,增加血容量和血压。
3.调节肾脏功能:肾脏是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渗透压可以影响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
当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时,肾脏会增加尿液的排泄量,从而减少体内水分。
4.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渗透压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当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时,会导致神经细胞的萎缩和功能障碍。
四、渗透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1.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渗透压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会导致尿液中的渗透压异常,通过测定尿液中的渗透压可以判断肾脏的功能状态。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调节渗透压可以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康复。
2.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渗透压可以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会导致血液中的渗透压异常,通过调节渗透压可以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康复。
渗透压的原理及其应用论文

渗透压的原理及其应用论文1. 引言渗透压是生物体内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生理参数,它对细胞和组织液的体积调节、渗透调节以及体液输送等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渗透压的原理以及其在生物学、医学以及工程领域的重要应用。
2. 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压是指溶质分子在溶液中的浓度引起的溶液对溶剂的压力差,通常用osmol/L表示。
渗透压是维持生物体内液体平衡的重要参数,它的稳定性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3. 渗透压的调节机制渗透压的调节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渗透调节和体积调节。
渗透调节是指通过调节溶质的浓度以及溶液中渗透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而体积调节则是通过水分子的进入和排出来调节细胞的体积,从而维持渗透压的稳定。
3.1 渗透调节渗透调节是通过细胞膜上的渗透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来实现的。
渗透物质包括无机盐、有机溶质以及其他渗透物质。
细胞膜上的渗透物质可以选择性地穿越细胞膜,以达到维持渗透压稳定的目的。
3.2 体积调节体积调节是通过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来实现的。
当细胞外渗透物质浓度较高时,细胞内的水分子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部,从而使细胞膨胀;而当细胞外渗透物质浓度较低时,细胞内的水分子会通过渗透作用排出细胞,使细胞收缩。
4. 渗透压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渗透压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细胞培养、生物分离与纯化、生物反应器设计等。
4.1 细胞培养在细胞培养中,渗透压的控制是维持细胞生长和代谢活性的重要参数。
适当调节培养基中的渗透物质浓度,可以使细胞保持正常的生长状态,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
4.2 生物分离与纯化生物分离与纯化是生物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步骤。
渗透压可以根据溶液中不同物质的渗透能力来将其分离,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纯化。
4.3 生物反应器设计渗透压的调控在生物反应器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反应器中的渗透物质的浓度和温度等参数,可以调节反应器中的温度和渗透压,从而实现对反应过程的控制。
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压测量

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压测量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而渗透压是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异所引起的压力。
了解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和更准确地进行实验研究。
一、渗透压的定义和意义渗透压是指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另一种溶液所造成的压力差。
在渗透压作用下,溶剂会从低溶质浓度的溶液向高溶质浓度的溶液流动,直至两者浓度临近平衡。
渗透压在生物体内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动植物细胞而言,维持渗透压的平衡对于细胞内外溶质的正常分布、细胞的水分平衡以及细胞的功能活性都至关重要。
通过测量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异,可以揭示细胞内部的环境变化和细胞的生理状态。
二、测量方法1. 比重法:通过比较不同溶液中物体的浮沉情况来测定渗透压差异。
储水组织细胞中常常使用该方法,将浸泡在不同溶液中的纸片或植物切片观察其浮沉情况,进而判断细胞中溶质浓度的高低。
2. 定量方法:常用的定量测定方法有渗透计法、渗透压计法、冰点降低法等。
其中,渗透计法和渗透压计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渗透计法是利用渗透力对细胞的压力状态进行测定,通过测量渗透液过程中细胞质的流量和渗透液的渗透量来计算渗透压。
渗透压计法则是通过精密的仪器测量渗透过程中的渗透量和渗透液的渗透压值,进而推算出细胞内外溶液的渗透压。
三、应用和意义1. 植物生理研究:渗透压测量在植物生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可以揭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和适应策略。
例如,干旱逆境下,植物细胞会积累有机溶质以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异,维持水分平衡,而渗透压测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这一生理过程。
2. 细胞工程研究:在细胞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渗透压测量有助于评价细胞培养的质量和细胞的稳定性。
通过测量培养基中的渗透压,可以优化培养条件,提高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的效率。
3. 医学研究:渗透压测量在医学研究中也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肾脏病学和肿瘤学领域,渗透压测量可以帮助评估血液中溶质的浓度和肿瘤细胞的渗透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渗透压定律

渗透压定律
摘要:
1.渗透压定律的概念
2.渗透压定律的发现与发展
3.渗透压定律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4.渗透压定律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实践应用
5.渗透压定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正文:
渗透压定律是描述物质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现象的一个基本原理。
该定律由荷兰物理学家范特霍夫于1887年提出,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
渗透压定律的发现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的研究。
阿基米德通过观察发现,当一个物体被放入液体中时,液体会上升到一个特定高度。
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
在此基础上,范特霍夫提出了渗透压定律,从而更加深入地解释了物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现象。
渗透压定律在生物学中有广泛应用。
在生物体内,细胞通过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进行调控,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这一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例如,动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过程,以及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过程都受到渗透压定律的调控。
在医学和农业中,渗透压定律也得到了广泛实践应用。
例如,在医学上,通过利用渗透压原理,可以实现药物的透皮给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在农业中,渗透压技术被用于植物生长调节、保鲜和脱水处理等方
面。
渗透压定律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通过控制渗透压,可以实现食品的保鲜、脱水和浓缩等处理。
此外,在环境保护、化工和能源等领域,渗透压定律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渗透压定律作为物理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对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改造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渗透压定律

渗透压定律1. 渗透压定律简介渗透压定律是指溶液通过半透膜与纯净溶剂之间发生渗透现象时,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渗透压定律是生物学、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研究渗透压定律,我们可以了解溶液浓度对渗透压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渗透现象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2. 渗透压定律的原理渗透压定律的核心原理是渗透作用和渗透平衡。
渗透作用是指溶液通过半透膜向纯溶剂的渗透过程,这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存在浓度差而引起的。
渗透平衡是指溶液和纯溶剂之间的浓度差趋于稳定的状态,此时溶质分子的渗透速率与扩散速率相等。
根据渗透压定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浓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当溶液浓度增加时,溶液的渗透压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溶液中溶质分子的浓度增加,导致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向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渗透的速率减慢,从而增加了渗透压。
3. 渗透压定律在生物体内的应用渗透压定律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物体内存在着各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通过调节渗透压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以下是渗透压定律在生物体内的几个应用:3.1 细胞的渗透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异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是一个半透膜,可以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物质通过。
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细胞会吸收外部的溶质,导致细胞膜膨胀,最终可能导致细胞破裂。
相反,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时,细胞会释放内部的溶质,导致细胞膜收缩,最终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异,细胞可以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3.2 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可以限制细胞膜的膨胀和收缩。
当植物细胞处于高渗透环境中时,细胞外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导致水分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连接得到加强,细胞膜不会过度膨胀。
相反,当植物细胞处于低渗透环境中时,细胞外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细胞会吸收外部的水分,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连接得到减弱,细胞膜可能收缩。
渗透原理在临床的应用实例

渗透原理在临床的应用实例渗透原理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化学现象,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等领域。
在临床医学中,渗透原理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医生提供了更多治疗患者疾病的方法。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的临床案例,介绍渗透原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 渗透调节液体平衡**
在医学中,渗透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调节液体平衡。
例如,在治疗头部外伤患者时,由于颅内压增高,需进行脑室穿刺排除脑脊液,这时医生可以根据渗透原理选择适当的渗透剂,如葡萄糖溶液或氯化钠溶液,以减少脑脊液的体积,从而缓解颅内压。
**2. 渗透调节血糖水平**
在调节血糖水平方面,渗透原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临床医生可以利用渗透原理通过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或胰岛素溶液,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通过增加葡萄糖的血浆渗透压或促进胰岛素的吸收,有效调节血糖水平,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3. 渗透促进药物渗透**
渗透原理在药物输送方面也有着重要应用。
例如,肿瘤化疗时,化疗药物需要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才能发挥治疗作用。
医生可以利用渗透原理改变药物的渗透性,通过药物载体等方式帮助药物顺利渗透细胞膜,提高治疗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渗透原理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调节机体内液体平衡和血糖水平,还能促进药物渗透,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工作者应该深入理解渗透原理的原理和应用,不断探索新的临床应用实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本文介绍的渗透原理在临床的应用实例能为读者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渗透原理在临床的应用实例

渗透原理在临床的应用实例引言在临床医学中,渗透原理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法。
渗透原理通过使溶液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之间扩散,以实现药物递送、血液透析和其他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渗透原理在临床中的几个应用实例。
1. 药物递送渗透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系统。
例如,通过渗透作用,药物可以从药物递送系统中释放出来,并通过皮肤或黏膜渗入到患者体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递送系统的渗透原理应用实例:•贴剂递送系统:贴剂递送系统通过皮肤渗透递送药物。
药物被包含在胶性基质中,通过渗透作用逐渐释放到皮肤中。
•控释药物递送系统:控释药物递送系统通过渗透作用逐渐释放药物。
例如,药物可以被包埋在聚合物基质中,通过渗透作用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2. 血液透析渗透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过程中。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去除体内毒素和废物。
下面是血液透析中渗透原理的应用实例:•透析膜的渗透:透析膜通过渗透原理,将废物和毒素从血液中分离出来。
血液经过透析膜时,废物和毒素会通过渗透作用渗入到透析液中。
•超滤过程:超滤过程也是血液透析中的一种渗透原理应用方法。
在超滤过程中,通过控制血液和透析液之间的渗透压差,将过多的液体从血液中排出。
3. 其他临床应用除了药物递送和血液透析,渗透原理还有其他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实例:•高渗肺泡灌洗:高渗肺泡灌洗是一种治疗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
通过向肺泡内灌注高渗液体,渗透原理被用来减少肺泡内的水肿。
•渗透压测量:在临床医学中,测量血浆渗透压可用于评估体液平衡和肾脏功能。
通过测量渗透压,医生可以判断体液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结论渗透原理在临床医学中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法。
药物递送、血液透析和其他临床治疗方法都可以应用渗透原理。
这些应用实例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患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渗透原理,我们有望在临床医学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
渗透压定律

渗透压定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渗透压定律的定义
2.渗透压定律的实验验证
3.渗透压定律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4.渗透压定律的实际意义
正文
渗透压定律是指在一个半透膜系统中,溶质颗粒阻止纯溶剂自由通过半透膜的能力,其大小与溶质颗粒的浓度成正比。
这一定律由英国科学家奥斯本和阿伯特·普兰斯基于 1880 年代独立发现,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出。
实验验证渗透压定律的过程较为简单。
将两个半透膜分别置于浓度不同的溶液中,使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产生浓度差,半透膜上的溶质颗粒就会阻止纯溶剂自由通过半透膜,形成一个压力差,即渗透压。
通过测量这个压力差,可以得出溶质颗粒的浓度,从而验证渗透压定律。
渗透压定律在生物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动植物细胞的生存环境中,细胞与外部环境的渗透压平衡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关键。
当外部环境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会吸收或排放水分,以维持自身内部的渗透压平衡。
这一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至关重要。
渗透压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极为重要。
例如,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通过半透膜系统,可以将盐分从海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海水的淡化。
此外,渗透压定律在生物医学领域,如肾脏病治疗、药物输送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渗透压定律作为一门基础科学理论,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磁场渗透压的原理及应用

磁场渗透压的原理及应用导言磁场渗透压是一种利用磁场产生渗透压差驱动流体流动的方法。
它通过调控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使得流体中的磁性颗粒在磁场作用下发生磁导性变化,从而产生渗透压差,驱动流体流动。
本文将介绍磁场渗透压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物医学、环境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磁场渗透压的原理磁场渗透压的原理基于磁性颗粒在磁场作用下的磁导性变化。
磁性颗粒在外加磁场下具有磁导率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导致磁性颗粒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位移。
根据磁性颗粒的磁导率差异,可以获得渗透压差,从而驱动流体在磁场中流动。
具体来说,磁场渗透压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磁场施加:在待测流体中施加磁场,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控。
2.磁性颗粒磁导性变化:待测流体中的磁性颗粒在磁场作用下发生磁导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调控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以及磁性颗粒的特性来实现。
3.渗透压差产生:由于磁性颗粒的磁导率差异,产生渗透压差,这使得流体在磁场中发生流动。
4.流体流动:流体在磁场作用下受到渗透压差的驱动,从而沿着渗透压差的方向流动。
磁场渗透压的应用磁场渗透压作为一种新型驱动流体流动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介绍磁场渗透压在生物医学、环境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生物医学•药物输送:磁场渗透压可以用于控制药物在体内的输送。
通过施加磁场并调控磁性颗粒的特性,可以实现对药物的定位释放和目标治疗。
•细胞分离:利用磁场渗透压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分离,通过调控磁性颗粒的特性,实现细胞的精确分离和筛选。
环境工程•废水处理:利用磁场渗透压可以实现对废水中固体颗粒的分离和去除。
通过施加磁场并调控磁性颗粒的特性,可以将固体颗粒从废水中高效地去除。
•水污染治理:利用磁场渗透压可以实现对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
通过调控磁性颗粒的特性,可以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在磁性颗粒上,从而实现水的净化。
材料科学•智能材料:利用磁场渗透压可以制备具有响应性的智能材料。
渗透压 医学英文缩写

渗透压医学英文缩写
渗透压在医学中的英文缩写是"osm"。
全称是"osmosis"。
渗透压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血液透析中,渗透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血液通过透析膜与透析液接触时,水分和其他溶质会通过透析膜进行转移。
这种转移受到渗透压的影响。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对水分子的吸引力。
在医学中,渗透压通常用渗透单位来表示,一个渗透单位等于1000毫渗单位。
人体血液的正常渗透压为280-320毫升渗透压单位,相当于778-882毫渗单位。
在血液透析中,透析液的渗透压应该与血液的渗透压相匹配,以避免水分的过度流失或过度吸收。
如果透析液的渗透压过高,会导致水分从血液中转移到透析液中,从而引起脱水。
相反,如果透析液的渗透压过低,会导致水分从透析液中转移到血液中,从而引起水肿或高血压。
除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外,渗透压还在其他医学领域中有应用。
例如,在肾脏病、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生会监测患者的渗透压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任何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渗透压在医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血液透析中。
了解和监测渗透压水平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透压的原理和医学应用
方凯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05-1班, E-mail Kathy19861128@)
摘要渗透压是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本文介绍渗透压的形成原理以及渗透压在医学上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首先来看一个小实验如果用一种半透膜将蔗糖溶液与水分开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一侧的液面不断上升说明水分子不断地通过半透膜转移到蔗糖溶液中这种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到溶液中的过程称为渗透作用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细胞膜人造羊皮纸和火棉胶膜等本实验中所用半透膜只允许溶剂水分子透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透过由于膜两侧单位体积的溶剂分子数不等单位时间内由纯溶剂进入溶液中的溶剂分子数要比由溶液进入纯溶剂的多膜两侧渗透速度不同结果是一侧液面上升因此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的分子数不相等
由于渗透作用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的液面上升随着溶液液面的升高水柱的静压作用增大使水分子从溶液进入纯水中的速度增加当静水压增大到一定数值后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数目相等即达到渗透平衡渗透压力的定义是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需要加给溶液的额外压力渗透压是依数性其大小与单位体积中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分子或颗粒的大小无关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渗透作用在医学上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在在世界各地正逐渐兴起一个项目—婴儿游泳很多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对此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写也许多有关的论文著作认为婴儿游泳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婴儿游泳是将婴儿放入特定的水质水温的水中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的一项自主运动这其中特定的水质就与渗透压有关尤其是未满二个月的婴儿游泳时要在水中加入特定的仿羊水溶质这是因为婴儿刚出生时皮肤薄嫩相当于一层可通透的生物膜人体内的渗透浓度是0.9%NaCl如果直接将婴
儿放入水中对机体会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在水中加入仿羊水溶质可以产生与人体一致的渗透压保护机体不受伤害使宝宝感到更加舒适
在临床上与血浆渗透压一致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0.9%的NaCl溶液基本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是人及哺乳动物的等渗溶液通常把0.9%的NaCl溶液称为生理盐水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将哺乳动物红细胞置于此种溶液中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细胞逐渐皱缩皱缩的红细胞互相聚结成团若此现象发生于血管内将产生栓塞产
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低于细胞外液红细胞内的水向外渗透引起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将红细胞置于此种溶液中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细胞逐渐胀大最后破裂释放出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使溶液染成红色这一过程称为细胞溶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细胞内溶液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水向细胞内渗透所
致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当为病人大剂量补液时要特别注意补液的渗透浓度否则可能导致机体内水分调节失常及细胞的变形和破坏临床常用渗透浓度为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渗透浓度为0.28mol/L的葡萄糖溶液在大量补液过程中细胞不致破坏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血浆渗透浓度约为313.8 mM/kg渗透压相当于7个大气压(711Kpa)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决定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一小部分由血浆蛋白产生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物质细胞膜可以允许水分子自由透过而钠钾离子不易自由透过因此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水电解质平衡起主要作用如果大量饮水细胞外液电解质的浓度就要降低晶体渗透压可能减小这时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子就要透过半透膜进入细胞内液严重时可产生水中毒向高温作业的工人供给含电解质类物质的汽水就是为了保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恒定毛细血管壁与细胞膜不同它允许水分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自由透过对于蛋白质等大分子溶质不表现通透性因此胶体渗透压力对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的相对平衡起主要作用如果由于某种疾病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和低分子溶质就会过多的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造成血容量降低而组织间液增多这是形成水肿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对大面积烧伤或失血过多等原因造成血容量下降的患者进行补液时由于这类患者血浆蛋白损失较多除补以电解质溶液外还要输入血浆或右旋糖酐以恢复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力并增加血容量
尿渗透压也称尿渗量是反映单位容积尿中溶质分子和离子的颗粒数是评价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指标之一常与血浆渗透压共同使用尿渗透压下降反映了肾脏远端小管的
功能减退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间质性病变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浆渗透压增高对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及脑功能损害的影响血浆渗透压增高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并发高渗性昏迷是危及患者生命的神经内科急重症常常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极易被漏诊而延误治疗使脑卒中后的治愈率降低因此监测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对脑卒中的病情转归及治疗和预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冻疮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病有人年年生冻疮严重的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其实冻疮也是与渗透压有关的有的时候冻伤的地方会形成水泡这是一种无菌性渗出性炎症反应是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渗出和微静脉过度扩张引起漏出的结果大量液体渗入冻区的组织间隙形成水泡同时血浆容量明显下降和蛋白质丧失过多的渗出引起血液浓缩血液粘滞度增高和血流减慢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局部严重水肿还可压迫微血管加重微循环缺血临床上大多数冻伤属于缓慢冻结细胞内不出现冰结晶而冰结晶只形成于细胞外这也与渗透压有关可能是细胞外液冰结晶的迅速扩展引起其溶质浓度增高使细胞内脱水和溶质浓度增高从而降低细胞内水的融点温度防止了细胞内冰结晶的形成
渗透压的原理很简单但对人体的稳态起着关键的作用更是人体一些疾病症状的重要指标可见渗透压是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
参考文献
1邱兰钟节雄 (2004)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王玢左明雪 (2002)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魏祖期 (2004) 基础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