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质量通病(2017.4修改版版)
主体结构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及分析1
表面平整度
预埋 设施 中心 线位
置
预埋件 预埋螺栓
预埋管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允许偏差 (mm) +25 0
H/1000且 ≤30 8 10
5
5
15
抽验方法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
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某工程框架混凝土
某工程混凝土柱子阳角保护
混凝土梁柱接头
混凝土梁柱接头
钢筋保护层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性: 1、钢筋保护层过大,减少受力构件的有效高度, 降低构件的承载力,影响结构功能安全性。 2、钢筋保护层过小,导致混凝土和钢筋的咬合力 过小,影响钢筋受力,同时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 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钢筋外混凝土就失去了 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 低,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
1、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现象:混凝土未按配合比进行配料、未达到 设计和施工要求;
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抗压强度和 抗渗强度),混凝土性能不满足施工要求 (凝结时间、稠度等)
主要预防措施:通过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原 材料、搅拌时间、投料计量、运输方式、现 场浇筑等全过程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主体结构常见质量通病 原因及分析
一、主体结构工程的划分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 规定,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共划分为6个子分 部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凝土结构和砌 体结构。
分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混凝土结构 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
劲钢(管) 劲钢(管)焊接,螺栓连接,劲钢(管)与钢筋的连接, 混凝土结构 劲钢(管)制作、安装,混凝土
主体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并与柱墙模板紧贴,再用 铁钉将竖向背枋与后塞木枋钉牢
18
套模, 柱墙加固完成后应敲紧 贴模,有效防止漏浆。
根部套模防止烂根
不烂根、不漏浆
柱墙根部拆模后效果
不烂根、不漏浆
柱墙根部拆模后效果
主体工程----模板
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
3.原因分析: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厂严格控制弯曲角 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4.预防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如何准确见二、(三)预防措施部 分),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5.治理方法: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差值时,对于Ⅰ级钢筋,可以重 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调整(只可返工一次)。对于其他品种钢筋,不得重 新弯曲。
电渣压力焊 观感较好
现场实例
电渣压力焊 错位
电渣压力
焊观感较 好
主体工程----钢筋
电渣压力 焊错位
电渣压力 焊焊包不
均匀
67
主体工程----钢筋
单面焊焊缝不 合格
68
主体工程----钢筋
气压焊焊接钢筋 偏心
闪光焊焊接钢筋 偏心
69
主体工程----钢筋
套 筒 挤 压 接 头
主体工程----钢筋
4
主体工程----模板
现场问题:框架柱脚模板安装施工存在漏浆隐患。
主体工程----模板
主 体 结 构 工 程
现场问题:结构柱根部漏浆蜂窝现象。
改进措施:上下层柱交接处柱模底部缝隙用小模板封 闭,确保柱砼交接处不产生漏浆蜂窝现象。
主体工程----模板
主体结构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及分析 PPT
危害:混凝土冷缝是混凝土结构中粘结强度 较低、质量较差的一个危害严重的病害面。 混凝土冷缝面的抗剪承载力明显不足;冷缝 形成建筑物的渗漏通道;
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冷缝目前没有很好的处理 方法,只能是尽可能避免发生,尤其是在大 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要避免发生冷缝现象。 施工速度慢的时候,采取薄层施工方式避免 凝结;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
混凝土浇筑层厚度
混凝土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一)
蜂窝: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子多, 或搅拌不均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或浇筑 方法不当,或振捣不足,以及模板严重漏 浆。
麻面:模板表面粗糙不光滑,模板湿润不 够,接缝不严密,振捣时发生漏浆。
露筋:浇筑时垫块位移,或者漏放,钢筋 紧贴模板,或者因混凝土保护层处漏振或 振捣不密实而造成露筋。
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混凝土拌合物未按配合比要求投料搅拌,未 达到设计和施工要求
混凝土结构冷缝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混凝土结构裂缝 轴线偏移超过规范要求 结构截面尺寸偏差过大 梁板起拱不足或反拱
1、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现象:混凝土未按配合比进行配料、未达到 设计和施工要求;
上部断裂下部孔洞
柱子断裂
柱子断裂
柱子孔洞
柱子孔洞的处理
大梁钢筋影响混凝土浇筑造成断柱
柱子表面缺陷
柱子夹渣
柱子夹渣
楼梯施工缝清理不洁净,造成夹渣
三、钢筋工程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 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 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 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 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 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主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主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模板工程一、梁模板缺陷:1、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炸模;拆模后发现梁身侧面鼓出有水平裂缝、掉角、上口尺寸加大、表面毛糙;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2、防治措施(1)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2)梁侧模应根据梁的高度进行配制,若超过于60cm,应加钢管围檩,上口则用圆钢插入模板上端小孔内,若梁高超过700mm,应在梁中加对穿螺栓,与钢管围檩配合,加强梁侧模刚度及强度。
(3)支梁木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
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木模在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4)木模板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钉紧在支柱上,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炸模.(5)梁侧模上口模横档,应用斜撑双面支撑在支柱顶部。
如有楼板,则上口横档应放在板模龙骨下。
(6)梁模用木模时尽量不采用黄花松或其他易变形的木材制作,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
(7)模板支立前,应认真涂刷隔离剂两度.(8)当梁底距地面高度过高时(一般为5cm以上),宜采用脚手钢管扣件支模或桁架支模.二、柱模板缺陷:1、现象(1)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
(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3)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2、防治措施(1)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2)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3)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断面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成排柱模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
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用剪力撑及水平撑搭牢。
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
(5)根据柱子断面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0~800m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栓,防止炸模。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提要:主要原因是拉墙筋埋设不到位,造成拉墙筋位置无法按模数置于砂浆中,起不到拉墙筋的作用。
为了解决此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拉墙筋埋设方法,采用砼成型后打孔埋设的办法,确保位置正确。
房地产资料下载主体砼梁、柱模板拼缝处漏浆,表面不平整现象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木制模板时拼缝不严,或模板多次使用后已发生翘曲变形,或模板干燥后收缩及配制的模板时所钉的钉子松动造成。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首先改变传统的模板材料,选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成品木制木模,一是减轻了配模工作量,二是大大降低的模板的拼缝率,使得模板的缝隙相对较少,同时,对于模板之间的拼缝,为了确保不漏浆,在模板的端部加设一层接头补缝用的泡沫双面胶。
此种方法在近几年的工程实践中,已被广泛认同,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框架柱在层高位置出现柱头偏移歪斜,几何形状不规则的现象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该位置梁柱交叉,加之施工工序一般都是砼柱模板分两次安装,两次浇筑,造成柱头部位的模板刚度不够,而且不容易固定造成的。
为了解决该质量通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柱头模板专门配制,增加柱头模板与砼柱的搭接长度,增加模板的固定范围;2、增加模板的刚度。
在模板的四角加设角铁架,增加模板抵抗侧向砼施工时的侧向压力,减小模板变形;3、确保下部砼浇筑时上口不变形,保证柱几何尺寸,使得上部模板固定时,截面不变形。
砼柱表面流浆,观感不佳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部柱模板安装时与下部柱砼接触不牢,缝隙过大,造成流浆,同时,砼在浇筑时洒落造成的。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安装上部砼柱模板时,在端部的接触面上贴一层拼缝用的泡沫双面胶,将缝隙密封。
对于局部的流浆,在砼浇筑完毕后,进行及时的清理。
通过本措施,此类质量通病基本可以杜绝。
砼柱底烂根,出现蜂窝麻面,炸模等现象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缝处理不当,根部模板不严密,过振造成的。
解决此类问题: 、在处理接头缝时要将接头位置清理干净,在浇灌砼前先要浇灌10-20cm厚的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且每次砼分层振捣的厚度略小于振动器的长度,以便于振捣时,控制振捣的深度,不致过振;2、模板与底部砼相连接触的部位,粘一层泡沫双面胶,确保接触部位拼缝严密不漏浆;3、加强底部模板的刚度,增加一个固定的抱箍。
主体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三、先张法预应力构件翘曲
• 1、现象 • 先张法的预应力空心板、薄板、小梁、芯棒等构
件,在预应力筋放松后,构件发生翘曲。
• 2、原因分析
– 预应力张拉台面不平整。 – 预应力筋位置不正确。 – 混凝土质量差,强度离散性较大
主体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四、预留孔道位置偏移
• 1、现象 •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位置上下或左右偏移。 • 2、原因分析
主体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四、模板拼缝不严密
• 1、现象 • 模板间接缝有空隙,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 2、原因分析 • (1)含水率过大,安装时间过长,木模板干缩裂缝。 • (2)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没提前浇水湿润,接缝没
有胀紧。
• (3)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密,梁柱接头部位模板
尺寸错位、不吻合。
• 2、原因分析
– 预埋件或预埋螺栓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漏 振。在其周围混凝土有孔洞或蜂窝等。
– 预埋件固定不牢,混凝土振捣时将其碰松或 偏位。
主体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八、混凝土收缩裂缝
• 1、现象 • 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的呈龟裂状裂缝。 • 2、原因分析
–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骨料含泥量过大。 – 混凝土浇筑时,平仓、滚压及收浆工序操作马虎,没有压实,混
• 2、原因分析
– 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大,算料 尺寸不准。
– 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 时没有逐个对齐。
主体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C 混凝土分项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一、混凝土试件强度偏低
• 1、现象
• 混凝土试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 2、原因分析
–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 混凝土拌制时间短或拌合物不均匀。 – 混凝土配合比每盘称量不准确。 – 混凝土试件没有做好,如模子变形、振捣不密实,养护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1、编制说明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3)3、主体结构质量通病与防治 (3)3.1 模板工程 (3)3.2 钢筋工程 (7)3.3 混凝土工程 (8)4、质量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17)4.1 施工质量承诺 (17)4.2 质量目标 (17)4.3 质量保证体系:17主体结构质量通病与防治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由于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是房屋建筑工程中极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且现阶段施工已逐步进入秋、冬季施工,加上业主所有主体结构全面结顶的节点要求,通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病防治工作牵涉设计、业主、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及各施工阶段,为了更好地解决好质量通病问题,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克服质量通病,顺利完成业主节点工期要求,特编制此方案。
1.2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合肥中国铁建青秀城A地块(润园)一期建筑安装工程总承包工程建设地点:合肥市蜀山区,东至洪桥路,南至长岗路,西至青阳路,北至清溪路。
建筑项目内容及参数:本工程1#~3#、7#~10#楼为7栋高层住宅楼,33#~40#为幼儿园及商业配套用房,包含人防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为141704.17m2。
其中,7栋高层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幼儿园及配套商业用房为1~3层的框架结构,人防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地基形式均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
本工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住宅楼建筑耐火等级地上地下均为一级,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
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
屋面防水等级I级。
住宅楼地下室及车库防水等级为一级。
3、主体结构质量通病与防治根据业主节点工期要求,现阶段施工主要围绕主体结构的施工,由于工期相对较紧且施工环境、气候等原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又影响美观,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本措施将从现象到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
主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及质量标准
主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及质量标准第一篇:主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及质量标准主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及质量标准一、钢筋质量保证措施1、预防钢筋材料的缺陷的措施(1)严格执行钢筋进场的一整套验收制度,包括检查出厂证明书,作机械性能试验,进行外观检查,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等。
(2)发现脆断现象或焊接性能不良,应作化学成分检验。
(3)重视钢筋的保管工作,防止机械损伤或沾染油污。
需要在现场存放较长时间的钢筋应堆入仓库或料棚,并用垫木垫起20厘米以上,防止浸水或受到雨露浸蚀。
钢筋应按不同等级、规格分批挂牌堆放。
严禁各种钢筋无牌混杂堆放。
(4)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必须退货;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2、预防钢筋接头和锚固的缺陷的措施(1)分清受拉区、受压区中“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的规定。
配筋表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2)认真交底,认真操作。
(3)焊接机械设备应符合使用要求,焊条品种、规格与钢筋搭配合宜,钢筋端头间隙适当,坡口面加工平顺,角度准确。
焊工必须按规定持证止岗。
二、模板工程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1)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
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2)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3)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
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
2、漏浆的预防措施模板拼缝处应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要隔液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
3、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预防措施(1)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掉棱缺角为准。
一般非承重的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Mpa;门窗洞口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4Mpa,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
2017工程质量通病大全
2017工程质量通病大全目录第一章土方分项 (2)第二章钢筋分项 (6)第三章三、模板分项 (15)第四章四、混凝土分项 (24)第五章砌体分项 (29)第六章六、抹灰工程 (31)第七章七、卷材防水 (34)第八章八、门窗 (38)第九章电气 (38)第十章装修 (44)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第一章土方分项一、开挖边坡过陡土方开挖时往往开挖后的基坑边坡比方案中设计的边坡陡,而且边坡下口不直,甚至有的下口部位在基础边线以内,影响基础的施工。
边坡过陡下口不直不但影响基础的施工,而且还有可能引起边坡塌方的可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以上问题的主要解决办法是在基槽开挖前,向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书面交底,交代好基槽开挖的坡度和施工顺序,不但将基槽开挖的上口边线用灰线放出,而且将基槽下口的边线也用灰线放出,基槽开挖时先沿基槽下口的灰线开挖,然后再沿基槽上口的灰线进行修坡,修坡时应由上向下分层将土挖除,这样即保证了基槽边坡的坡度,也保证了基槽上口和下口的顺直,并留足300mm的余土采用人工修坡。
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并应加强过程监督控制,有施工操作不当时应立即纠正。
二、挖方边坡塌方现象: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基槽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落或滑塌,轻者影响现场的施工,重者造成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或造成人员伤亡。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基槽开挖较深,放坡不够,或将坡脚土挖去造成边坡失稳造成塌方。
2、边坡顶部堆土过多或道路离基槽边太近,造成坡体内剪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3、土层的土质不均,上硬下软,上部压力大造成边坡承载力不足,产生边坡失稳。
4、施工范围内的土质有的部位湿陷性黄土,有雨水浸透时土质出现松软,导致边坡塌方。
防治措施:1、基槽边开挖的坡度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坡度开挖,对于基底较深或土质松软的基槽应适当放大边坡的坡度。
2、基槽开挖时,基槽上口5米以内严禁堆土,现场的施工机械不得在基槽边行驶,以免增加基槽边坡的受力和震动。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也相应逐渐扩大,同时,房屋建筑施工工艺也愈趋复杂,在此形势下,房屋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最应该注意的问题。
而房屋建筑主体作为支撑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但在目前房屋建筑领域,由于受一些技术水平限制或监督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建筑主体工程质量通病。
本文通过分析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筋工程等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探讨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对策引言由于房屋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其中也会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材料、设备以及施工人员,若某一项出现差错,就会影响到建筑的工程质量。
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尤其是房屋建筑主体的工程质量必须得到保证,这是房屋建筑得以正常使用的前提,也是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的关键,在现如今建筑主体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必须引起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解决。
1、工程概况某某小区工程1~20#楼为20栋小高层住宅楼,21~25#为幼儿园及商业配套用房,其中包括人防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达到141704.17m2。
20栋小高层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幼儿园及配套商业用房为1~3层的框架结构,人防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地基形式均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
该工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住宅楼建筑耐火等级地上地下均为一级,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
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
屋面防水等级Ⅰ级。
住宅楼地下室及车库防水等级为一级。
2、工程施工介绍及特点一直以来,高层建筑的核心结构一般包括:砖、混凝土、钢结构三个部分。
不仅如此,建筑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也是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因素还包括:建筑施工材料的种类、建筑结构稳定性的理论计算、实际搭设过程是否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执行等等。
主体质量通病整改措施
目录1、钢筋方面 (2)1.1框架柱钢筋位移 (2)1.2钢筋漏筋防治 (3)1.3钢筋锈蚀、污染的预防措施 (3)2、模板方面 (3)2.1框架柱模板涨模 (3)2.2梁模板拼装不严等 (3)2.3板模板安装不平整,板缝拼接不严等 (4)2.4框架柱内锯末垃圾清理不干净,框架柱错台、根部跑浆气泡 (4)2.5顶板混凝土观感质量不好 (5)3、混凝土方面 (5)3.1混凝土夹杂 (5)3.2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产生的质量原因及处理措施 (5)3.3混凝土保护层偏差 (6)3.4混凝土表面缺陷 (6)3.5混凝土收缩裂缝 (7)3.6顶板面标高的控制 (8)3.7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8)4、管理措施 (8)目前的主体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质量缺陷(例如:钢筋间距、钢筋偏位、钢筋保护层、钢筋漏筋、锈蚀、污染;模板轴线偏位、接缝不严、胀模、变形;混凝土夹杂、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混凝土其它质量问题等),项目部组织召开质量专题会。
为了预防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通病问题,项目部制定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将着重就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从原因开始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案,尽量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加强过程中的控制。
对现场已经出现的问题,项目部报监理,监理、管理公司人员现场查看,结合现场实际解决问题;对目前主体工程尚未出现的质量缺陷在施工中加以防范,尽量少出现,并在后续施工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1、钢筋方面1.1框架柱钢筋位移解决方法:(1)框架柱纵筋的位置、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导致钢筋间距不均匀观感质量不好,钢筋绑扎必须牢固,扎丝随手弯向墙体内侧。
(2)框架柱钢筋绑扎时四角主筋必须绑扎在箍筋角点位置处,并采用“十字扣”绑扎。
为使框架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垫块放在框架柱箍筋外侧,四周每600mm放置一个。
(3)框架柱钢筋伸出顶板部分位移:对柱头外伸钢筋部分要加两道临时箍筋,第一道箍筋紧贴顶板钢筋上铁,第二道箍筋设置在距离顶板混凝土上表面15cm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结构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1、混凝土柱、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2、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空隙,模板使用次数过多,抛光模板表面变得很粗糙,木方使用次数过多造成木方翘曲,安装后不能紧贴模板,造成混凝土浇筑时漏浆,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个别区域出现孔洞漏筋。
3、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
4、混凝土主筋保护层过厚或过薄,甚至出现露筋现象,墙板内外排钢筋间距过小甚至变成一排钢筋。
5、双层楼板筋,上筋支撑不足。
悬挑板(雨篷、阳台板)主筋撑钩不足。
楼板及悬挑板上筋混凝土浇捣时被踩下,不及时校正。
、
6、(1)主筋位置放反(受拉、受压钢筋颠倒)。
(2)不设定位箍筋致使主筋偏位。
(3)板和墙钢筋网扎扣不符规范规定,缺扣,松扣较多。
(4)接头未绑三道扣。
(5)箍筋不垂直主筋,间距不匀,绑扎不牢;不贴主筋,接头不错开。
7、(1)钢筋加工车间外露半成品进行覆盖处理,造成钢筋为绑扎之前钢筋已经锈蚀。
(2)基础施工时,柱插筋长期暴露造成锈蚀。
8、现场钢筋锈蚀严重,表面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不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绣。
(GB50204)
9、采用电渣压力焊的钢筋,接头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3度,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高度,当钢筋小于等于25时,焊包不得小于4mm,当钢筋直径在28以上时,焊包不得小于6mm。
(JGJ18-2012)
1、存在问题:柱筋接头错开间距实测350mm甚至未错开设置(在同一截面),不符合规范规定。
2、存在问题:屋面边、角柱主筋端部未做弯锚收头。
3、存在问题:柱筋偏位,且无纠偏措施或技术处理措施不当(直弯)。
4、存在问题:①梯板筋长度不足(留有接头位置,未全长设置)
②梯板面筋未弯锚至底筋中。
5、存在问题:梁主筋设置在柱筋外侧(位置有误)。
6、存在问题:柱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偏包、偏心。
7、存在问题:楼梯施工严重滞后,且预留的钢筋接头在同一断面位置。
8、存在问题:剪力墙竖向钢筋端部未做弯锚。
9、存在问题:①穿墙套管未按要求设置加强筋。
②断开钢筋收头无弯锚。
10、存在问题:墙、柱筋扭曲变形严重,箍筋松散。
11、存在问题:次梁筋锚固长度不足。
12、存在问题:①地梁严重偏位。
②主次梁未同时浇筑。
13、存在问题:模板定位措施不当(烧伤柱主筋),造成结构安全隐患。
14、存在问题:柱主筋与箍筋漏绑。
(据规范规定:当梁腹高大于450mm或抗扭时,必须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构造钢筋,且构造钢筋间距不得小于200mm。
)
15、存在问题:①钢筋未架空、分类、挂牌堆放(沾淤泥、浸水)。
②金属门窗型材随
意搁置,易造成框变形。
①加强对材料堆放的规范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且应落到实处。
②钢筋堆放场地必须经硬化处理,且必须架空、分类、挂牌堆放。
③门窗框型材应稳定立放。
④监理对材料堆放也应作跟踪检查和管理。
16、存在问题:柱筋接头留设位置不规范(在非连接区域)。
规范规定:有抗震要求的结构首层柱筋接头应留设在楼层柱净高的1/3处(基础顶面嵌固部位算起)以上和上部梁底起柱净高的1/6或柱截面长边(圆柱为直径)或500mm的最大值以下的区段,首层之外的楼层柱筋接头应留设在各层上下柱净高的1/6或柱截面长边(圆柱为直径)或500mm的最大值以内区段不应留设柱筋的接头;非抗震设防结构为楼面(基础顶面嵌固部位)以上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不作要求)。
17、存在问题:钢筋锈蚀严重且使用前未采取技术措施处理。
①钢筋原材料进场外观质量把关不严或未进行检查验收。
②钢筋堆放场地未搭设防雨棚和地面未作硬化处理,堆放时未架空,受水浸湿。
③使用前,未作锈蚀处理。
要求:严把进场原材料质量关。
②钢筋进场后,堆放场地应搭设防雨棚,地面应作硬化处理,防止长期雨淋和处于浸湿状态。
③对锈蚀严重的钢筋在使用前应做好除锈工作,钢筋不得有片状老锈,不合格原材不得用于工程中,且应及时清离现场。
18、存在问题:①剪力墙钢筋保护层过大。
②墙身骨架有效截面过小,不符设计要求。
19、存在问题:箍筋开口方向位置未错开设置。
要求:①加强技术交底和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力度。
②箍筋开口方向必须相互错开,对悬挑梁的箍筋开口应放在梁下部。
20、存在问题:梁筋焊接接头质量不合格:焊缝长度、饱满度不足,钢筋未做微弯处理,焊渣未清理。
要求:②根据规范要求,焊接接头焊缝必须饱满,焊接长度应符合“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的要求,,焊缝厚度≥,焊缝宽度≥;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且≤3mm,作8度微弯;焊接完成后及时清理焊渣。
20、存在问题:①梁下部筋与箍筋未满绑。
②梁筋骨架有效截面尺寸变小。
要求:施工人员对梁主筋(不管是上部还是下部筋)与箍筋必须满绑,同时要注意确保梁筋骨架截面尺寸。
21、存在问题:①箍筋斜设。
②主、次梁交接位置主筋搁置方式错误,要求:①加强技术交底和钢筋下料、安装施工的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力度。
②梁箍筋必须按梁筋截面尺寸准确下料制作。
③在主次梁交接位置,次梁主筋应放在主梁主筋的上部(基础则相反)。
存在问题:梁筋末端未锚入柱内。
存在问题:柱筋底部第一道箍筋设置位置过高(超过5Cm)
24、存在问题:①双层双向板筋未满绑。
②梁筋骨架尺寸过小,不符设计要求。
要求;
①加强技术交底和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力度,提高操作工人质量意识。
②对双层双向和长宽比大于2的板筋必须满绑。
③梁筋下料尺寸和搁置位置应准确,必须确保梁筋截面尺寸。
而,单向板四边靠梁周边两排板筋也应满绑,其它可梅花绑。
25、存在问题:①暗梁位置剪力墙水平钢筋绑扎不到位(少设)。
②暗梁钢筋骨架截面尺寸过小。
要求:①加强技术交底和钢筋绑扎、搁置施工的过程检查验收工作,提高操作工人员质量意识。
②剪力墙顶在暗梁位置水平筋应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到位。
③剪力墙钢筋应采取水平定位和固定措施。
如:绑紧拉钩、用短钢筋做限位等。
④砼浇筑过程中应由钢筋工跟班检查,对绑扎、固定不到位的钢筋作及时调整。
⑤监理应加强旁站工作力度,旁站时要有所为.
26、存在问题:①穿梁套管未使用钢套管。
②管口周边未设加强筋。
③套管安装位置不当。
要求:①切实加强技术交底和套管安装、洞口周边加强筋绑扎的过程、专项检查验收工
作力度。
②熟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
根据规范规定:穿梁洞口必须设置钢套管,且洞口周边须设加强筋,洞口一般加强钢筋为梁两侧各不得少于八根12mm,且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laE。
③洞口宜设置在梁中间三分之一跨内,且洞口尺寸不应大于H/3(H为梁高)。
27、存在问题:柱筋偏位或者说扭向。
要求:①加强技术交底和对柱筋定位、固定、校正的跟踪、专项检查验收工作力度,特别是在砼浇筑过程中,有偏位或扭向的钢筋应要求跟班人员及时调整。
②柱筋生根定位时,应要求施工人员先弹出中心线,并对中心线位置进行准确复核,确保其准确性。
③加强对砼浇筑施工人员的教育,施工过程中应要求不得强行扳(撬)动钢筋。
28、存在问题:预留洞口未设加强筋。
要求:①加强技术交底和楼面预留洞口位置钢筋绑扎的检查验收力度。
②根据规范规定:对于边长(直径)大于300mm小于1000mm的洞口须做补强处理,设计未注明时,按每边配置2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截断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截断钢筋相同并布置在同一层面,两根补强钢筋之间的净距为30mm。
当洞口尺寸大于1000mm时,须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补强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