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新版)沪教版 (I)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物质的溶解性”是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第 3 节的教学内容,包含了三个
部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结晶。“物质溶解性的定
量表示”属于该节内容的第二课时。
溶解度的概念既是上节课饱和溶液知识的延伸,又是下一课时结晶的理论依据。教
材上对溶解度只是以单一的文字描述,略去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教学中
仅仅关注具体概念定义的简单识记和辨析,而是通过实验探究注重概念的生成和构 建过程,体验和感受概念的形成、深化和运用。
教学重点: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定量认识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合作探究、分组操练尝试教学法,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
手段
学空间,间以自主阅读、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等,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巧设情境】今天冷不冷?与昨天相比 巧设情境、激发
1/6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引入新课
溶解度概念建 立
齐声回答 思考、联想
呢?冷暖是我们对气温的定性认识,要比 较哪一天更冷,我们可以通过气温的定量 表示方法——温度来比较。我们上节课所 学的溶解性也是个定性认识,那么怎样定 量表示溶解性呢? 【板书】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律。配合开放性、
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 层次性的问题设
学 生通过 分析思 考 度时的溶解度相同。
置,引导学生
总结得出:
走势: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 如何读懂溶解度
1、大多数固体物质 影响越大。
曲线,了解溶解
的 溶解度 随温度 的 【提问】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1 (新版)沪教版
物质的溶解度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上节课介绍了物质的溶解性,已经了解了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同。
这节课溶解度是继物质溶解性后,怎样精确地衡量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通过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比较,让学生区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通过比较表格列数据和曲线查数据的不同,会画出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解度含义。
(2)学会区分物质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3)知道溶解度曲线,并会根据曲线查找相应的溶解度。
2. 过程与方法
(1)在掌握物质溶解性的基础上,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体验比较的方法。
(2)在结合数学曲线思想下,学会画溶解度曲线,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物质定性、定量的问题。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溶解度五要素。
四、教学用品
媒体:投影
五、教学流程
七、板书设计。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4 物质的溶解性 精品导学案 沪教版
第6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4课时)【学习目标】通过练习,结合溶解度曲线,加深对温度、溶解度、溶液的状态、溶液的质量分数之间联系的理解,能解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与溶液状态及质量分数的变化的对应关系【学习难点】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与溶液状态及质量分数的变化的对应关系【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在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5gA物质,在6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比较则是()A.A的溶解度大 B.B的溶解度大C.二者溶解度相等 D.无法比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4℃时,溶质N的饱和溶液120g中含N20g,所以4℃时,溶质N的溶解度为20gC.一定温度下,物质M的饱和溶液100g中含M物质30g,则物质M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D.20℃时,50g水中溶有溶质P 20g,则物质P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40℃时,若将4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 m(乙) (填“﹥”、“﹦”或“﹤”)。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讨论溶解度曲线图示中的点的运动问题。
如右图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点A、D所代表的是该物质的溶液。
欲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通常有以下3种,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应的C点变化的轨迹为: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C点变化轨迹为,若采用加溶质的方法,C点变化轨迹为,若采用降温方法,C点变化轨迹为。
活动二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A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B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B.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两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相等;C.在t1℃时,用两份等量的水分别配制成A、B的饱和溶液,这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D.在t2℃时,用等量的A、B分别配制成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依次为m1g和m2g,则m1<m2.3. 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a、b、c、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导学案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一、目标定向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如:食盐和蔗糖溶于水,而氢氧化钙溶于水。
(填“易”或“难”)②同一物质在的溶解性不同。
如:食用油于汽油,但却溶于水。
(填“易”或“难”)③溶解性还与有关。
对于多数物质随着升高,其溶解性(填“越大”或“越小”);而相反,温度越高,其溶解性。
2、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在水中难溶的物质,常用、等有机溶剂来溶解。
3、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①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方法:②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方法: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影响气体物质溶解性的两个重要因素?2、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吗?五、练习检测1、下列因素中,与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关的是()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③溶剂的量④温度⑤固体溶质的形状A.①③⑤B.①②④C. ②④⑤D. ①④⑤2、25℃时,从某饱和食盐水中取出一部分,则剩下的溶液一定是 ( )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浓溶液D.稀溶液3、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非常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4、下述方法中: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
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5、20℃时,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6、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导学案第6章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时)一、目标定向1、知道常见物质的结晶方法。
2、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称为结晶。
2、将溶液,使溶液达到饱和后,再,溶质就会结晶析出。
3、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还可以用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4、蒸发时,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5、加热时,应不断用,防止。
6、加热到蒸发皿中,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哪些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2、哪些物质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五、练习检测1.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A、酒精和水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C、氯化钠和硝酸钾D、铁粉和铜粉2.下列情况一定能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溶剂D、蒸发溶剂3.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D .n 点表示在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4.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二)填空题: 5.右图为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看出:(1)升高温度,物质的不饱和的溶液会变得饱和; (2)T 3 ℃时,A 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3)要将A 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以采取的方法,而要将B 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只能采取 的方法; (4)如果A 中混有少量B ,则经过 可以提纯A 。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2、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3、掌握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教学重点和难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2.掌握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教学过程:复习:1、什么叫做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叫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如何区别?如何转化?讲述:溶解性只是笼统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为了精确地表示一定量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我们用溶解度来表示。
板书: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1.定义:衡量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的尺度学生分析定义并得出注意点板书:(1)条件:一定温度(2)标准:100克溶剂(水)(3)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克讲述:即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克数,或某温度时,100克水中溶解多少克溶质,该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讲述:例: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克。
含义是什么?板书:温度溶剂最多溶解氯化钠饱和溶液20℃ 100克 36克 136克50克???? 272克练习: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2.硝酸钾溶液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
3.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
4.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
5.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克。
6.在20℃时,100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10克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克。
7.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即100克溶液中含有31.6克硝酸钾。
8. 20℃时,136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36克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9. 20℃时,5克A放入50克水中溶解达到饱和,0℃时,5克B放入100克水中溶解达到饱和,则A比B的溶解能力强。
提问: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你认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呢?板书:2.影响溶解度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注意: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多少无关。
九年级化学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1。
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2.知道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
教学重难点: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1。
消毒酒精中酒精的质量分数是多大?2. 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
工业制氯气通常采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我们知道,越浓的食盐水中氯化钠越多,得到的氯气越多,为什么工业上只用26%的食盐水溶液,而不用30%、40%甚至50%的食盐水来电解呢?交流讨论: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在水中是否都容易溶解呢?联想与启示:P166小结:一、溶解性1。
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活动探究:P166实验1填表:在室温条件下:结论:2。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即与溶质的种类(或性质)]有关活动探究:P167实验2填表:在室温条件下结论:(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即与溶剂的种类(或性质)]有关活动探究:P167实验3填表:结论:(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交流讨论:P167阅读:P167过渡:上述实验3中在室温下将3g硝酸钾加到5ml水中,硝酸钾没有全部溶解,说明了什么呢?(不能无限制的溶解,也就是不能无限制地提高溶液的浓度)那么,你能否解决上课前提出的问题:电解食盐水制氯气时,为什么不用50%的食盐水呢?交流讨论:那么,除了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以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呢?活动探究:P167小结:①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溶剂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量增多.②大多数固体,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溶剂的量增多,溶解量增多。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溶解现象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3沪教版
减小
减小
②恒温蒸发结晶
不变
不变
减小
减小
减小
不变
四、粗盐的初步提纯
【实验步骤】
1.称量与溶解:
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3.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
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
1.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的是(B)
A.蒸发结晶法 B.降温结晶法C.过滤法;
⑴食盐水中混有泥沙,欲从中分 离出食盐,应先C,再A;
⑵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应用B;
⑶食盐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应用A;
⑷欲从含有泥沙的水里得到较纯净的水,应用C;
6.20℃是食盐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将15g食盐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23.1%。若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26.5%,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 分离。
结晶的应用:如海水晒盐,工业化工原料和产品的生产。
【交流与讨论】填写饱和溶液结晶(晶体不含结晶水)时下列所列各项的变化关系。
饱和溶液
温度
溶解度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①降温结晶
降低
减小
不变
五.归纳总结
三、结晶:①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
②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四、粗盐的初步提纯
【实验步骤】1.称量与溶解;2.过滤;3.蒸发。
六.教学反思: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糖放入水中食粗放入水中师:下面同学们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生:实验并回答师:[追问]那么这些状态都是溶于水吗?生:不是师:既然不是,那么我们不能说物质在水中溶解,而只能说物质在水中分散,共有几种情况?[板书]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生:三种情况师;同学们看面粉分散在水中,振荡后,悬浮在水中的是什么状态的物质?生:固体师:我们把这样的混合物称为悬浊液。
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
生:自由回答[板书]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水中师:面粉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我们仔细观察:振荡静置后,面粉不是均匀分散在水中,会分层,我们就说它不均匀,不稳定。
那老师衣服上的面粉如何除去呢?生:洗师:用水洗后如不干净,可再次用水漂洗。
师:豆油分散在水中,振荡后,分散在水中的物质是什么状态的?生:液体师:我们把这样的混合物称为乳浊液。
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
生:自由回答[板书]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师:只要是里面存在不溶性固体物质的就是悬浊液,只要是油,无论是豆油、柴油、润滑油还是香油,分散在水中的形成的都是乳浊液。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悬浊液、乳浊液各有什么特点呢?生:悬浊液中分散的是固体,而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板书] 固体小液滴(加点强调)师:是否都均匀分散?是否都稳定呢?生:不是师:我们就说不均一,不稳定,这是两者的共同特点。
同学们再看盐、糖、醋放在水中有何共同特点?生:自由回答师:盐、糖、醋放在水中为什么消失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微观运动)。
师;同学们先考虑食盐是由什么构成的?水是有什么构成的?生;自由回答师:注意观察在谁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开始分散的?如何分散的?(再观察一遍)生;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分散[板书]均匀分散师:我们把像食盐这样的物质以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水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
[板书] 溶解:物质以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水中。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I)【学习目标】1.知道结晶的原理,熟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操作;2.能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结晶方法来分离混合物;3.会进行粗盐提纯。
【学习重点】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找到适合的结晶方法。
【学习难点】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溶解所需的仪器。
2.过滤所需的仪器。
3.蒸发所需的仪器。
4.物质溶解性随温度改变的变化趋势主要有三种类型:(1),如KNO3;(2),如NaCl;(3),如Ca(OH)2。
【新知导学】:怎样设计实验来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总结:什么叫结晶?结晶的方法有哪些?反思:如果实验1中用的是KNO3,实验2中用的NaCl,还会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什么?小结:结晶的方法和适用范围(1)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又叫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2)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活动二.混合物分离的方法(1)可溶性固体与不可溶性固体混合。
如:将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所得的二氧化锰提纯出来,用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物质。
如: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用方法。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物质。
如:从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中提纯氯化钠,用方法。
反思:你能说出上述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所需仪器吗?活用所学:现有一批混有泥沙的粗盐,如何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晶体?拓展:1.制取精盐过程中将其中可溶性的杂质除去的方法是: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泡。
你能说出其中包含的原理吗?浸泡的盐水能无限次的使用吗?为什么?2.对刚过滤出来的固体,其表面的可溶性的杂质清洗的方法有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总结活动一、二。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溶解现象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新版沪教版
【实验 1】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分别取出 20mL
加入 A、B 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向烧杯中加入 2g 硝酸钾晶体,
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不溶解
【结论】实验表明,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可溶解的
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精品文档
2019-2020 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1 新版沪教版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知识目标
教
关系;
学
教
目
3.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标
能力目标 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交流与讨论】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你认为要注意哪些
方面?请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
【实验 2】在 A 烧杯中再加入 5mL 水,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上加热 B 烧杯,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 情感目标 地位和应用
方
教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重点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材
法
自主探索
分 难点 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析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个人二次
1.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备课: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推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导学案:6.3物质的溶解性
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1. 学习目标①通过三组探究实验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与溶剂本身的性质以及温度。
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交流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③在学习溶解性与饱和溶液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知道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④学习描画溶解度曲线,并能利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2.【重点】①建立溶解性、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的概念。
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②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③学会描绘和使用溶解度曲线。
【难点】①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②正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
③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3.预习导航:①物质溶解性;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③浓溶液与稀溶液;④物质溶解性定量表示4.教学内容第1课时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溶解性定义:。
2、影响因素:。
(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性---------与有关。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性---------与有关。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性---------与有关。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下、里,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说明:(1)两个前提条件:、。
(2)某物质饱和溶液是指。
如:(3)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解的量是。
如:(4)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2】相互转化:(1)大多数物质:如:()()NO3饱和溶液NO3不饱和溶液()()()(2)少数物质如:()NaCl饱和溶液NaCl不饱和溶液()()(3)极少数物质如:()()Ca(OH)2饱和溶液Ca(OH)2 不饱和溶液()()()4、浓溶液与稀溶液: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的多少(1)定义:浓溶液是指一定质量的溶剂里含有的溶液;稀溶液则是指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含有的溶液。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导学案:6.3物质的溶解性(2)
第6章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2)班级学号姓名【学习任务】1.学会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四要素及影响因素。
2.知道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关系。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学习准备】1.我们通常用_________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_______,该物质在____克溶剂里达到_______时所溶解的质量。
如没有指明溶剂,则一般是指溶液。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 ,其含义是;在同温下,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20℃时,食盐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更强。
2.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来表示。
绘制时,以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先找出的点,再用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说出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举例a:温度溶解度,如;b:温度溶解度;如;c:温度溶解度;如;【我的疑惑】针对学习任务和学习准备,你有哪些困惑?...【学习探究】学习活动一:阅读交流展示1.定义:在下,该物质在(通常为)中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2.四要素:、、、。
3.溶解度的意义:如: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含义是。
溶解度S/g S≥101≤S<10 0.01≤S<1 S<0.01溶解性学习活动二:合作交流探究一.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溶解度曲线法纵坐标含义,横坐标含义是,绘制169页溶解度曲线。
总结:陡升型:举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
缓升型:举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缓增大。
下降型:举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例题: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1)当温度______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当温度______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图中P点表示KNO3对应的溶液是。
(4)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30℃,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到10℃,观察到,与原来相比,此时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导学案第6章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一、目标定向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如:食盐和蔗糖溶于水,而氢氧化钙溶于水。
(填“易”或“难”)②同一物质在的溶解性不同。
如:食用油于汽油,但却溶于水。
(填“易”或“难”)③溶解性还与有关。
对于多数物质随着升高,其溶解性(填“越大”或“越小”);而相反,温度越高,其溶解性。
2、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在水中难溶的物质,常用、等有机溶剂来溶解。
3、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①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方法:②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方法: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影响气体物质溶解性的两个重要因素?2、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吗?五、练习检测1、下列因素中,与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关的是()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③溶剂的量④温度⑤固体溶质的形状A.①③⑤B.①②④C. ②④⑤D. ①④⑤2、25℃时,从某饱和食盐水中取出一部分,则剩下的溶液一定是( )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浓溶液D.稀溶液3、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非常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4、下述方法中: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
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A.①②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⑥5、20℃时,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6、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导学案第6章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一、目标定向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
2、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
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固体物质溶解度表示该物质在。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表示。
2、观察表6-9,根据常温下的物质在水中溶解度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
3、绘制溶解度曲线,是以横坐标,以为纵坐标。
4、观看溶解度曲线表6-13,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是。
(后3空填物质化学式)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溶解度定义中注意的地方。
2、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五、练习检测1、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A.、增加溶剂量B、.充分振荡 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2、为了使熟石灰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固体熟石灰B、升高温度C、加入水D、降低温度3、物质的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A、温度的高低B、溶剂的多少C、溶质的性质D、溶剂的性质4、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_克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20℃时NaNO 3的溶解度为36g 表示 。
5、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b (1)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_________. (2)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c(3) t 3℃时,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4) t 2℃时,a 与c 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由上图你还能获的什么信息?__________________.六、补充学习1、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一个小空,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将食盐水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2(新
版)沪教版 (I)
第2课时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一)固体溶解度
1.概念:。
2.四要素:
例:20℃,100g水最多溶解36gNaCl--- 。
60℃,KNO
3
的溶解度为110克,其含义为。
3.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例:60℃,KNO
3
的溶解度为110克,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为。
练:60℃,KNO
3的溶解度为110克,,33克的KNO
3
溶在克水中刚好
饱和。
4.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
问题:20℃,某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0.5克,则该物质。
某物质在10克水中最多溶解0.5克,则该物质。
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6.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影响的表示--------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1)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
横坐标:;纵坐标:
(2)曲线的意义:①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③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即:
c
t
1 t
2
a.大多数固体。
b.少数固体。
c.极少数固体。
(3)点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
曲线上方的点:。
曲线下方的点:。
曲线上的交点:。
练习:(1)如图
①a代表,如:。
b代表,如:。
c代表,如:。
②点P表示。
③t
1
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从多到少。
④t
2时,等质量的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析出晶体从多到
少。
⑤t
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析出晶体的
是,
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⑥除去a中混有少量的b,采用,分离出a;
除去b中混有少量的a,采用,分离出b。
⑵教材P
20图中,80℃ NH
4
Cl的溶解度约为克,在此温度下,80克 NH
4
Cl
溶于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溶液。
⑶60℃时KNO
3的溶解度是110g,该温度下将50克KNO
3
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
形成的溶液是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将60克KNO
3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说明: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为
练习:40℃,KNO
的溶解度为64.0克,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3
为。
该温度下:
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 g的溶液,质量(1)64.0gKNO
3
分数为。
放入50水中充分溶解,形成 g的溶液,质量分(2) 30gKNO
3
数为。
放入50水中充分溶解,形成 g的溶液,质量分(3)40gKNO
3
数为。
D32122 7D7A 絺25063 61E7 懧,34355 8633 蘳
b25340 62FC 拼
l28104 6DC8 淈30698 77EA 矪37396 9214 鈔40521 9E49 鹉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