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发展概述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它可以自动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机器和设备。
PLC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本文将从PLC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PLC的发展历史1.1 20世纪60年代:PLC的起源PLC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工业自动化需求增加,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于是,PLC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可编程控制器,开始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20世纪70-80年代:PLC的快速发展在70-80年代,PLC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阶段,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PLC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PLC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成为工业控制的主流设备。
1.3 21世纪至今:PLC的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PLC在21世纪也在不断智能化升级,采用了更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更高效的工业自动化控制。
PLC已经成为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二、PLC的技术特点2.1 可编程性PLC具有很强的可编程性,用户可以通过编程软件对PLC进行程序设计和逻辑控制,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功能。
PLC的可编程性使得工业控制更加灵活和高效。
2.2 实时性PLC具有很高的实时性,能够实时监测和响应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号和事件,保证工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时性是PLC在工业控制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2.3 可靠性PLC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采用了工业级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保证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可靠性是PLC在工业控制中的重要优势之一。
三、PLC的应用领域3.1 制造业在制造业领域,PLC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线和机械设备的控制,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下是PLC发展历史的详细介绍。
1. 早期控制系统在PLC出现之前,工业自动化控制主要依赖于继电器和电气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复杂、维护困难,并且无法灵活适应生产线的变化需求。
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先进、可编程的控制设备。
2. PLC的诞生1968年,德国的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一种名为SIMATIC的PLC产品,标志着PLC的诞生。
这款PLC采用了可编程的存储器和逻辑控制器,使得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更加方便快捷。
3. 第一代PLC第一代PLC的特点是基于固定的硬件架构,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
尽管这些PLC的功能有限,但它们的出现为工业自动化控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4. 第二代PLC20世纪70年代,PLC经历了重大的技术革新。
第二代PLC采用了更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使得PLC的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这一代PLC还引入了基于Ladder Diagram(梯形图)的编程语言,使得编程更加直观易懂。
5. 第三代PLC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PLC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PLC的发展。
这一代PLC引入了更多的功能模块,如模拟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等,使得PLC可以完成更复杂的控制任务。
6. PLC的应用扩展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
除了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外,PLC还被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管理、建筑自动化等领域。
PLC的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使得它成为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核心设备。
7. 现代PLC的特点现代PLC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性能:现代PLC采用了更先进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技术,具有更高的运算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
- 多功能:现代PLC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如模拟输入/输出、通信、运动控制等,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控制需求。
- 网络化:现代PLC支持网络通信,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远程监控。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电子设备。
它可以接收输入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和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自动化过程控制。
PLC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下是PLC发展历史的详细描述。
1. 早期自动化控制系统20世纪早期,工业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设备和电气元件进行控制。
然而,这种控制方式存在许多局限性,包括不灵便、难以维护和调整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师们开始研究并开辟一种更灵便、可编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2. 发展初期20世纪60年代初,PLC的雏形开始浮现。
当时,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PLC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最早的PLC由可编程记忆器和逻辑运算单元组成,用于控制离散工业过程。
这些早期的PLC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和创造业的控制系统。
3. 发展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PLC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PLC的体积变小,功能更加强大。
此时,PLC已经可以处理更复杂的控制任务,并具备了更多的输入输出接口。
PLC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域。
4. 技术革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PLC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微处理器的应用使得PLC的运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
同时,PLC 的编程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使得工程师们能够更方便地编写和调试PLC的程序。
5. 网络化和智能化20世纪90年代,PLC开始向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PLC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变得更加方便,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
此外,PLC还具备了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故障诊断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求。
6. 现代PLC进入21世纪,PLC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不可或者缺的设备。
现代PLC 具备了更高的性能、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强的可靠性。
PLC系统不仅可以控制生产过程,还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优化。
此外,PLC还能够与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工业自动化控制。
浅谈PLC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浅谈PLC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引言概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集电气、机械、仪表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为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本文将从PLC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PLC的发展概况1.1 初期PLC的出现PLC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发明的,用于替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
它采用了数字逻辑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实现了对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1.2 PLC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PLC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70年代,PLC开始应用于汽车工业和机床控制领域;8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成熟,PLC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90年代,PLC开始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进入21世纪,PLC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1.3 PLC的优势和局限性PLC具有可编程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等优势,能够适应不同的控制需求。
然而,PLC的编程语言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同时,PLC的硬件成本较高,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可能不太经济。
二、PLC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PLC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的PLC将具备更强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工作环境和需求进行智能调整和优化。
2.2 网络化应用PLC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网络连接,PLC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企业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
此外,PLC还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协同。
2.3 安全性提升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对于PLC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PLC将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控制,采用更加可靠的安全机制,确保工业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三、结语PLC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设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发展历史,从其起源、演变到现代应用的全过程。
1. 起源和发展初期(1960年代-1970年代)PLC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工业自动化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的控制需求。
于是,PLC应运而生。
最早的PLC系统由一台计算机和一些逻辑模块组成,用于控制生产线上的机械设备。
这些系统具备了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和精度。
2. 技术突破和功能增强(1980年代-199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LC逐渐实现了更多的功能增强。
首先是硬件方面的改进,PLC系统的体积减小,性能提升,可靠性增强。
其次是软件方面的创新,PLC编程语言变得更加易用,可以进行更复杂的逻辑运算和数据处理。
这使得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3. 网络化和开放性(200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PLC系统逐渐实现了网络化和开放性。
通过将PLC与其他设备连接,如传感器、执行器和监控系统等,实现了更高级的自动化控制。
PLC系统也开始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以太网、Modbus、Profibus等,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互联互通。
此外,PLC的编程软件也变得更加强大和灵便,支持更多的编程语言和功能模块,为工程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4. 现代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今,PLC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创造业、能源、交通、建造等。
在创造业中,PLC被用于控制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输送带、仓储系统等,实现自动化生产。
在能源领域,PLC用于控制电力系统、水处理设备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交通领域,PLC被应用于交通信号灯、地铁系统等,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未来,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PLC将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为工业自动化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电子设备。
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输出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PLC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PLC的发展历程。
1. 早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PLC出现之前,工业自动化控制主要依靠继电器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使用大量的继电器和电气元件,布线复杂,维护困难。
由于继电器的可靠性和寿命限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受到限制。
2. 第一代PLC第一代PLC于20世纪60年代末问世。
它们采用固定的硬连线逻辑,由专门的工程师进行编程和调试。
这些PLC具有较低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通常只能处理简单的逻辑控制任务。
然而,它们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工作。
3. 第二代PLC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二代PLC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
这些PLC采用了可编程的存储器和微处理器技术,使得程序的编写和修改更加方便。
此外,第二代PLC还具备更高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控制任务。
4. 第三代PLC第三代PLC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它们采用了更先进的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技术。
这些PLC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控制逻辑和算法。
此外,第三代PLC还引入了模块化设计,使得系统的扩展和维护更加灵活和方便。
5. 现代PLC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PLC具备了更强大的处理能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的可靠性。
现代PLC通常采用开放式结构,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和网络协议,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远程监控。
此外,现代PLC还具备更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更强大的编程工具,使得工程师能够更快速、更高效地进行程序开发和调试。
6.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生产线、工艺过程等。
PLC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PLC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本文将探讨PLC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的重要阶段,并展望PLC未来的趋势。
一、PLC的发展历程1. 第一代PLC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由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更高效地控制工业设备的解决方案。
于是,第一代PLC诞生了。
它们采用了基本的运算逻辑(AND、OR、NOT)来处理输入信号,并根据设定的程序决定输出信号。
这些PLC拥有有限的功能,主要通过继电器来控制设备。
2. 第二代PLC的改进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PLC经历了巨大的改进。
第二代PLC采用了微处理器技术,运行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允许更复杂的控制任务。
此外,PLC还开始支持模拟信号处理和通信接口,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这些改进大大提高了PLC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使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第三代PLC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PLC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第三代PLC具备更强大的处理能力,高级编程语言的支持以及更加智能化的功能。
这些PLC集成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能够实现更复杂的控制逻辑和更高级的自动化任务。
此外,PLC 还开始支持远程监控、网络通信、互联互通等先进功能。
二、PLC未来的趋势1. 更加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未来的PLC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它们将能够自动学习和优化控制策略,实现更高效的工业自动化。
同时,PLC将更好地与人机界面结合,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更友好的操作和调试。
2. 更加灵活随着工业的快速变化,PLC需要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未来的PLC将更好地支持可扩展性和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快速配置和集成不同的控制设备。
此外,PLC还将更好地支持实时监控和远程访问,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
3. 更高级的安全性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引言概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电子设备。
它在工业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发展历史,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
一、起源1.1 发明背景: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兴起,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1.2 发明者:PLC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68年,由美国的发明家理查德·莫尔(Richard Morley)首次提出。
1.3 初期应用:最初,PLC主要用于汽车创造业和工业生产线的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发展阶段2.1 第一代PLC:1970年代,PLC开始商业化生产,采用基于硬线逻辑的控制方式,功能相对简单。
2.2 第二代PLC:1980年代,PLC开始采用微处理器,具备更强的计算能力和灵便性,支持更复杂的控制任务。
2.3 第三代PLC:1990年代,PLC的集成化程度大幅提升,支持更多的输入输出点,具备更强大的通信能力。
三、应用领域3.1 创造业:PLC广泛应用于各类创造业,包括汽车、电子、食品等,用于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3.2 能源行业:PLC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用于设备的监控和控制。
3.3 建造领域:PLC在建造领域中用于楼宇自动化系统,包括照明、空调、安防等设备的集中控制。
四、未来趋势4.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PLC将更加智能化,具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4.2 云平台应用:PLC将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3 安全性提升:PLC的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五、结论PLC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控制设备,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从最初的简单控制到如今的智能化系统,PLC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它可以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来控制机器和工业过程。
PLC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下面将详细介绍PLC的发展历程。
1. 创始阶段(1960年代)PLC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汽车制造业。
当时,汽车制造商面临着生产线上的控制问题,他们希望能够使用一种更灵活和可编程的控制系统来替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
于是,美国的一家公司在1968年推出了第一款商用PLC,这标志着PLC的诞生。
2. 发展阶段(1970年代-1980年代)在PLC诞生后的几年里,PLC逐渐受到了工业界的认可和采用。
1971年,德国的一家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可编程控制器,这进一步推动了PLC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LC的功能得到了扩展,它开始具备了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更多的输入输出(I/O)点。
在1980年代,PLC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PLC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制造业、化工业、电力行业等。
PLC的生产商也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公司推出了各种不同功能和规格的PLC产品。
3. 现代阶段(199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PLC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990年代,PLC开始具备了更强大的处理器和更大的存储容量,使得它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控制任务。
同时,PLC开始与其他自动化设备进行联网,实现了更高级的控制和监控功能。
2000年代以来,PLC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兴起,PLC开始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更智能化的控制。
PLC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包括智能家居、物流仓储、能源管理等领域。
总结PLC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从最初的简单控制器到现代的智能化系统,PLC不断演进和创新,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PLC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工业自动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引言概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数字计算机。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PLC已经在工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逐步介绍PLC的发展历史,并详细阐述其在工业控制中的重要性。
一、PLC的起源1.1 美国的控制系统需求-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需求迅速增长,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 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无法满足复杂的控制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1.2 发明PLC的动机- 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探索用数字计算机替代传统控制系统的可能性。
- 发明PLC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活、可编程的控制系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制造需求。
1.3 第一台PLC的诞生- 1968年,美国的一家公司发明了第一台PLC,名为Modicon 084。
- Modicon 084采用了可编程存储器和逻辑运算器,成为了PLC的先驱。
二、PLC的发展与演进2.1 技术的进步-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PLC的功能不断扩展。
- 1970年代,PLC开始支持模拟输入/输出和通信功能,使其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得以应用。
2.2 硬件和软件的改进- 1980年代,PLC的硬件和软件得到了显著改进。
- 采用更先进的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使PLC的运算速度和可靠性得到提升。
2.3 开放式系统的出现- 1990年代,PLC开始支持开放式系统,使不同厂商的PLC可以互相通信和交互。
- 这一改进使得PLC的应用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三、PLC在工业控制中的重要性3.1 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PLC可以根据不同的控制需求进行编程,适应不同的工业场景。
- 这种灵活性使得PLC成为工业控制中的重要工具。
3.2 高效性和可靠性- PLC的硬件和软件经过严格测试和优化,具有高效和可靠的性能。
- 这使得PLC能够实时响应控制指令,并确保工业过程的稳定运行。
3.3 可扩展性和互联性- PLC支持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升级。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数字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发展历史,从其起源、发展到现代应用,以及对工业自动化的影响。
1. 起源与发展初期PLC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使用广泛,但存在诸多缺点,如布线复杂、维护困难等。
于是,工程师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电子技术改进自动化控制系统。
196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工程师Richard E. Morley首次提出了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概念,并于1971年获得了PLC的专利。
2. 发展阶段2.1 第一代PLC(1970s-1980s)第一代PLC采用了离散电子元件和继电器,具有一定的逻辑功能和存储能力。
这些PLC主要用于简单的控制任务,如流水线控制、灯光控制等。
然而,由于硬件限制,第一代PLC的功能和性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2 第二代PLC(1990s-2000s)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二代PLC出现了。
这些PLC采用了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具有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此外,第二代PLC还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使其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远程监控。
这使得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大。
2.3 第三代PLC(2000s至今)第三代PLC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进。
PLC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性能更强大。
现代PLC具有高速处理能力、多通道输入输出、模拟信号处理等功能,可以满足复杂的控制需求。
此外,PLC的编程软件也更加友好和强大,使得工程师能够更便捷地进行PLC的编程和调试。
3. 现代应用现代PLC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3.1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PLC被用于控制和监控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
PLC可以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判断和控制,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引言概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PLC在工业控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PLC的发展历史出发,探讨其演变过程及重要里程碑。
一、PLC的起源1.1 20世纪60年代,PLC的前身——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1.2 美国的Modicon公司于1968年推出了第一台PLC1.3 PLC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二、PLC的发展与普及2.1 20世纪70年代,PLC开始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2 80年代,PLC的功能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主流2.3 90年代,PLC技术逐渐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三、PLC技术的进步3.1 硬件方面,PLC逐渐实现了小型化、模块化和智能化3.2 软件方面,PLC编程软件功能不断完善,用户友好性得到提升3.3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PLC系统的联网和远程监控提供了支持四、PLC在工业4.0时代的应用4.1 PLC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控制设备,与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实现无缝连接4.2 PLC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控制4.3 PLC系统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多可能性五、未来PLC的发展趋势5.1 PLC系统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5.2 PLC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实现更高效的工业生产5.3 PLC系统将更加开放,与其他工业设备和系统实现更紧密的集成结语:通过对PLC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我们可以看到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性和不断演进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PLC将在未来发展出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的控制系统,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PLC的历史发展

PLC的历史发展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设备。
PLC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静态继电器到动态逻辑控制,再到集成控制的变革,成为了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流设备。
一、PLC的起源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家工厂提出了一项需求,要求一种能够替代传统继电器的控制技术。
当时继电器有以下缺点:带电接触、寿命短、占用空间大等。
因此,工程师们开始研发一种新的控制器,这就是后来的PLC。
1968年,美国的Bedford公司推出了第一款PLC,这款PLC被命名为MODICON,意为"Magnetic Disk Control"。
MODICON的问世标志着PLC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PLC成为了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二、PLC的发展PLC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静态继电器控制、动态逻辑控制和集成控制。
1、静态继电器控制阶段PLC最初是用来替代静态继电器控制的,此时的PLC只能进行简单的开关控制,且操作比较麻烦。
英国的Ferranti公司生产的受继电器控制已经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不断进步,推出了一个更加灵活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它的控制核心是一个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异步串行通信接口模块,于1969年开始出售。
2、动态逻辑控制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LC开始具有了动态逻辑控制的能力,使得PLC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控制。
随着PLC功能逐渐完善,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PLC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影响逐渐加深。
此时的PLC运用程序设计与自动逻辑控制相结合,具备更快的处理速度,可同时控制多个系统。
3、集成控制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PLC进入了集成控制的阶段。
随着电气自动化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PLC的应用领域也做出了新的拓展。
PLC开始与其他系统进行整合,如人机界面、数据采集、CIM等。
同时,PLC从单纯的数控装置变成了可编程、可扩充的现代化控制系统,使得PLC逐渐具备了工业控制方案的总体设计、数据流分析等新功能。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编程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广泛应用于工厂、机械设备、交通系统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PLC的发展历史。
1. 早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工厂和机械设备的控制主要依靠电气继电器和电路来完成。
这种控制方式存在着线路复杂、维护困难、可靠性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生产需求。
2. 第一代PLC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PLC问世,标志着自动化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一代PLC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发,它采用了数字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通过编程来实现控制功能。
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相比,PLC具有编程灵活、可靠性高、易于维护等优势。
3. PLC的发展与应用扩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LC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LC的功能不断增强,支持更复杂的控制逻辑和更多的输入输出点。
同时,PLC的体积也不断减小,成本逐渐降低,使得更多的企业和行业能够采用PLC进行自动化控制。
4. PLC的网络化与开放性20世纪80年代,PLC开始向网络化和开放性发展。
PLC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分布式控制和远程监控。
此外,PLC的编程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采用了更友好的图形化编程界面,使得工程师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编程和调试。
5. PLC的智能化与集成化21世纪初,PLC进一步智能化和集成化。
PLC开始支持更多的通信协议和网络标准,能够与其他自动化设备实现无缝对接。
此外,PLC还具备了更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控制算法和任务。
6. PLC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工业4.0和物联网的兴起,PLC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PLC将更加注重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结合,实现更智能、更高效的自动化控制。
同时,PLC还将进一步提升在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的性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业需求。
浅谈PLC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浅谈PLC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引言概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
本文将从PLC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PLC的发展概况:1.1 诞生背景:PLC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如布线复杂、维护困难等。
1.2 技术演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PLC逐渐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成为自动化控制的主要设备。
从最初的硬线控制到现在的可编程控制,PLC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3 应用领域:PLC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高效、稳定的控制解决方案。
二、PLC的发展趋势:2.1 网络化: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兴起,PLC越来越多地与其他设备进行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
这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2.2 智能化:PLC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控制,还可以进行复杂的算法运算和数据处理。
未来的PLC将更加注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实现自主学习和优化控制。
2.3 安全性: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PLC的安全性也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的PLC将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防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PLC的发展挑战:3.1 技术标准:由于不同厂商的PLC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系统集成和升级存在一定的难度。
未来的发展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以促进PLC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3.2 人才培养:PLC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PLC工程师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PLC人才相对不足,需要加强相关专业的培训和教育。
3.3 安全风险:随着PLC与互联网的连接,系统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防范和解决。
四、PLC的发展前景:4.1 自动化程度提升:PLC作为自动化控制的核心设备,将在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PLC将实现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它可以编程来控制和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机械和电气设备。
PLC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下是PLC发展历史的详细描述。
1. 早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主要依赖于电子管、继电器和电气逻辑控制器等设备。
这些设备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但它们的功能有限,且配置和维护复杂。
2. 第一代PLC的出现1968年,德国的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第一台PLC,名为SIMATIC 505。
这是一种基于集成电路的控制器,它使用了逻辑门和计数器等电子元件,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
SIMATIC 505的出现标志着PLC的诞生,为工业自动化控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3. PLC的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PLC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各大工业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PLC产品。
这些PLC设备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支持更复杂的控制算法和通信功能。
PLC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4. PLC的功能扩展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PLC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除了基本的逻辑控制功能外,PLC还可以实现模拟控制、运动控制、通信控制等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的扩展使得PLC在各个行业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等。
5. PLC的网络化和互联网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PLC的网络化和互联网应用也逐渐成为了趋势。
现代的PLC设备支持以太网通信,可以实现PLC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远程监控。
同时,PLC也可以与其他工业设备和计算机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实现更高级的自动化控制和信息管理。
6. PLC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PLC的发展也将继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PLC有望进一步提升性能和可靠性,支持更复杂的控制算法和智能化功能。
浅谈PLC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浅谈PLC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PLC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编程控制输入输出信号,实现对工业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PLC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PLC逐渐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设备。
一、PLC发展概况1.1 初期发展阶段PLC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它主要用于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
PLC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大大简化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工作。
1.2 技术革新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PLC的功能不断增强,体积不断减小。
从70年代开始,PLC逐渐采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来实现更复杂的控制任务。
此外,PLC还引入了人机界面和通信接口等功能,使得PLC系统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1.3 现代化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PLC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工业自动化领域,PLC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PLC逐渐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联网,实现更高级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管理。
二、PLC发展趋势2.1 高性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PLC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不断提升。
未来的PLC将具备更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控制逻辑和算法,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控制。
2.2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PLC将逐渐具备学习和决策的能力。
未来的PLC将能够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自动适应不同的工况和生产环境,实现更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
2.3 网络化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PLC将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更紧密的网络连接。
未来的PLC将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实现更便捷的设备管理和数据交互。
2.4 安全性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安全性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它可以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PLC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下是PLC发展历史的详细介绍。
1. 早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工业生产过程主要依赖于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系统。
这些控制系统通常使用继电器和电磁开关来实现逻辑控制,但配置和修改这些系统非常难点,且成本高昂。
2. 第一台PLC的诞生1968年,由德国公司西门子开辟的第一台PLC问世,它被称为SIMATIC (System IMproved Automatic Controller)。
SIMATIC采用了可编程的存储器和逻辑电路,使得控制系统的配置和修改变得更加灵便和简便。
3. PLC的商业化随着PLC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采用PLC来替代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
PLC的商业化使得控制系统的配置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灵便性。
4. PLC的功能扩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LC的功能也得到了不断扩展。
在20世纪70年代,PLC开始支持摹拟输入和输出,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
在80年代,PLC开始支持网络通信,实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概念。
5. PLC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为了促进PLC的广泛应用和互操作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73年发布了PLC的国际标准IEC 61131。
该标准定义了PLC编程语言、数据类型和通信接口等方面的规范,使得不同厂家的PLC能够互相兼容和交互操作。
6.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用于控制各种生产过程,如汽车创造、化工生产、食品加工等。
PLC的可编程性和灵便性使得工业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可靠和安全。
7. PLC的技术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PLC的性能和功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代PLC采用了更快的处理器、更大的存储器和更强大的通信能力,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控制任务,并与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数字计算机。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重要里程碑、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
起源:PLC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广泛使用,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布线复杂、维护难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师们开始研究开辟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即PLC。
重要里程碑:1. 1968年,德国的工程师Richard E. Morley发明了第一个可编程控制器,被称为Modicon-05。
这是PLC的雏形,采用了固态逻辑和存储器来实现控制功能。
2. 1971年,General Motors公司开始在汽车创造工厂中使用PLC,用于控制生产线上的各种操作。
3. 1973年,PLC开始在石油和化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用于控制流程和监测设备状态。
4. 1980年代,PLC的功能不断扩展,开始支持更复杂的控制算法和通信协议。
此时,PLC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主流的控制设备。
技术进步:1. 硬件方面:PLC的硬件不断优化,从最初的固态逻辑发展到现在的高性能微处理器。
现代PLC通常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多的输入输出端口。
2. 软件方面:PLC的编程软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最初,PLC的编程是通过低级的指令列表进行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图形化的编程环境,如梯形图和函数块图。
3. 通信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LC的通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现代PLC 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如以太网、Modbus和Profibus,使得PLC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远程监控。
应用领域:PLC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创造业、能源、交通、建造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 创造业:PLC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的控制和监测,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2. 能源:PLC用于控制和监测发电厂、输电路线和配电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概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发展历史,从PLC的起源、发展到现代PLC的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1. 起源:PLC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这种系统存在着布线复杂、维护难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PLC应运而生。
2. 发展:1968年,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率先推出了第一款PLC,名为SIMATIC 505。
这款PLC采用了集成电路技术,具备了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之后,PLC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970年代,PLC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控制设备。
PLC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涉及到创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19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PLC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PLC的运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加强大。
同时,PLC的编程方式也得到了改进,使得操作更加简便。
19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PLC开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
这使得PLC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3. 现代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PLC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现代应用领域:3.1 创造业:PLC在创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控制生产线上的各个工艺过程,实现自动化生产。
例如,在汽车创造业中,PLC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实现车身焊接、喷漆等工艺。
3.2 能源行业:PLC在能源行业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它可以控制发机电组、输电路线等设备,实现能源的高效、稳定供应。
同时,PLC还可以监控能源消耗情况,匡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3.3 交通运输:PLC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通信号控制方面。
它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情况,智能地控制交通信号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发展概述组别: 2班级:41132 指导教师:***目录:1.PLC的诞生································2.PLC发展历史·························3.国外PLC发展现状························4.国产PLC的发展现状···················5.PLC分类························6.PLC主要品牌······················7.PLC的未来发展······················1、PLC的诞生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已广泛普及,成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
可编程控制器最先出现在美国,1968年,美国的汽车制造公司通用汽车公司(GM)提出了研制一种新型控制器的要求,并从用户角度提出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以下十大条件:(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2)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即用美国的电网电压);(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9)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要很小的变更;(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B。
条件提出后,立即引起了开发热潮。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应用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
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
紧接着,美国MODICON 公司也开发出同名的控制器,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成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他们的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2、PLC发展历史起源: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DP—14,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PLC。
1969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PDP-14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DCS-81973年,德国研制出第一台PLC1974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PLC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
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
此时的PLC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
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
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
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
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
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20世纪末期,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
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3、国外PLC发展现状现在,世界上有200多家PLC生产厂家,400多品种的PLC产品,按地域可分成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三个流派产品,各流派PLC产品都各具特色。
其中,美国是PLC生产大国,有100多家PLC厂商,著名的有A-B公司、通用电气(GE)公司、莫迪康(MODICON)公司。
欧洲PLC产品主要制造商有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AEG公司、法国的TE公司。
日本有许多PLC制造商,如三菱、欧姆龙、松下、富士等,韩国的三星(SAMSUNG)、LG等,这些生产厂家的产品占有80%以上的PLC市场份额。
由于种种原因,国产品牌的plc在国内plc市场份额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中国目前市场上95%以上的plc产品来自国外公司。
目前中国plc市场主要厂商为siemens、mitsubishi、omron、rockwell、schneider、ge-fanuc等国际大公司,欧美公司在大、中型PLC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日本公司在小型plc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公司在小型plc领域也有一定市场份额。
国内正在使用的众多plc的品牌中,西门子、三菱及omron占据绝对的优势,60%左右的用户使用了这些品牌的plc产品,而rockwell/ab、ge-fanuc和富士等品牌也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4、国产PLC的发展现状我国从1974年也开始研制可编程序控制器,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目前它已经大量地应用在楼宇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商业、公用事业、测试设备和农业等领域,并涌现出大批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新型设备。
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具备设计、调试和维护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对电气技术人员和工科学生的基本要求。
作为离散控制的首选产品,PLC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PLC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以来,应用增长十分迅速。
PLC进入中国时最初是从成套设备引进应用,由于PLC价格昂贵,引进的PLC主要用于冶金、电力、自动化生产线等大的设备和系统。
在引进国外PLC产品的过程中,我国也曾组织了相关单位消化、吸收PLC的关键技术,试图对PLC进行国产化。
到80年代在上海、北京、西安、广州、长春等20多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工厂研制和生产PLC产品,但终因缺乏资金和后续研究力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都没有成功实现产业化,PLC产品运作是否成功不是由简单的一两种因素决定的。
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设备开始采用PLC进行控制。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PLC生产厂家约有三十家,国内PLC应用市场仍然以国外产品为主。
国产PLC厂商主要集中于台湾、北京,浙江、江苏和深圳,台湾的品牌有:永宏、台达、盟立、士林、丰炜、智国、台安。
各个厂商规模也不一样,北京和利时(其PLC生产基地在浙江杭州)和浙大中控都是在DCS系统具有优势之后,再渗透PLC市场,和利时已于2000年开始推广PLC,现在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知名度,浙大中控从最近两年开始推广PLC,杭州还有浙大中自生产PLC。
但是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产品系列上都无法与国际大厂商抗衡,而且国产PLC 生产厂商生产的PLC主要集中于中小型PLC(大部分为小型),其中生产中型PLC 的厂商主要有盟立、南大傲拓(刚刚进入市场)等,深圳欧辰和亿维都是做西门子PLC的配套IO模块,黄石科威生产嵌入式PLC。
因此国产PLC面向的大多是OEM行业,也有很多是贴牌生产或是仿造生产,真正自主研发生产的企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国产厂商中台湾厂商比大陆厂商做得好5、PLC分类PLC种类外观典型I/O点数范围典型应用微型PLC固定I/O点,砖块式<32点替代继电器,分布式I/O小型PLC砖块式,模块式33-128点工业机器开关控制和商业用途中型PLC模块式,小机架129-512点复杂机器控制和一些分布式系统大型PLC大机架>513点分布式系统,监控系统PC插卡式PLCISA或PCI总线卡式>129点机器控制,监控系统PC兼容控制器模块式,大或小机架>129点机器控制,监控系统6、PLC主要品牌三菱PLC、施耐德PLC、犹尼康Unitronics(以色列)[1]台达PLC、松下PLC、欧姆龙PLC、富士PLC、西门子PLC、GEPLC、光洋PLC、永宏PLC、LGPLC、顾美PLC、日立PLC、罗克韦尔PLC、德维森PLC、ABB-PLC、A-BPLC、科威PLC、嘉华PLC、信捷PLC、研华PLC、和利时PLC……三菱PLC三菱PLC英文名又称:MitsubishiPowerLineCommunication,是三菱电机在大连生产的主力产品。